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讀書心得大綱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讀書心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心得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心得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讀書心得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讀書心得1

暑假期間,我讀了前蘇聯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禮。我被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師的敬業精神、教育機智和靈活性所打動,深深地被大師的理論所折服,被大師的教育實踐所吸引。大師書中字裏行間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

作爲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是愛孩子。愛孩子,就要成爲他們的知心朋友。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僅要成爲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爲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而只有這樣,孩子纔會把一切都告訴他。”這一點,對於我們音樂教師尤爲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作爲教師我們對學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是一種無私的愛。因爲每個學生最初都是以張空白的試卷。我們每一筆書寫,都是未來的答案。愛學生就是要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賞識教育,事實上,當孩子們在犯錯誤的時候,他們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

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孩子。身爲音樂教師,我們更應該利用所任學科的特點,賞識那些後進或處於困境中的學生,賞識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音樂所獨有的情感藝術中得到薰陶,。由此可見我們愛學生、賞識學生,其根本目的就在於讓學生用同樣善良,真誠之心去愛他們、愛集體、愛社會,從而的達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師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頭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爲一個教師,要想得到更多孩子們的愛戴,就應該學會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給他們信心,這應該是對所有孩子而言的。對一個靦腆的孩子、對一個木訥的孩子、對一個經常是表現平平的孩子,教師往往一句不經意的稱讚的話語,一個微笑,一個親切的小動作,就會溫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給他們信心,同時也亮麗了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

感謝給我推薦這本書的朋友,感謝書本給我知識與力量,讓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爲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要以蘇霍姆林斯基爲榜樣,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傳承和踐行他的教育思想,學習他爲孩子健康成長,爲教育事業發展而忘我工作,鞠躬盡瘁的無私奉獻精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去愛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並讓這種愛在我所教的學生身上得到延續。我想,這就是愛的價值;這就使愛的奉獻!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讀書心得2

冰心說過:“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部書將這句話做了很好的詮釋。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學生學習時絕不死記硬背,而是在遊戲、故事、美、音樂、幻想和創造的世界中進行朝氣蓬勃的智力活動。他希望孩子們能成爲這個世界中的旅行者、發現者和創造者。

他帶領兒童認識自然和社會,用各種方式學習小學階段需要掌握的知識,如用“環球旅行”讓學生認識國家和社會,用在校園和灌木叢創建“美麗角”讓學生認識各種植物和花草,用“童話室”世界引導學生開展語言和優美故事的學習,他的全部施教活動豐富多彩,伸向自然和社會的各個層面,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知識的入門。在這本書中闡述得淋漓盡致。也有人說過:“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爲不平凡的人。”

那次去外面聽課學習,回來了不禁感嘆,那些孩子文學素養高,知識面廣,課堂中總是精彩不斷,而自己班的孩子,相同類型的題目,反覆講卻怎麼教也教不會。弄得自己快沒耐心了,心裏很煩躁,很想對他們發火。我去和一位老師傾訴時,這位老師和跟我分享了一句話“我們現在都認爲,教了學生就應該會,會是正常的,不會是不正常的。而我們有時連一句表揚的話都沒有;要批評,甚至要懲罰。學生來學校就是爲了學,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因爲他們還在學。”憶起這堂課,當我拋出第一個問題時,他們答不上來,我有些不高興了第二個我面露難色,開始批評了。學生配合不默契,自然互動開展不下來了。我想應該去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

愛學生,就要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求者。”教低年級的孩子時,他們在文字的表情達意上有它的侷限性。語文課上可以在理解詞語和課文時用上音樂、動作、甚至繪畫、視頻……幫助學生理解。不僅開發了學生的智力,使學生變得聰明,而且讓學生時時體味來自學習的快樂和幸福。

記得學生畢業不久的那個下午。我靜靜地坐在教室裏心裏有感動也有失落、孩子們畢業了他們回來看我,並表示以後會想念我的,心中泛起一圈又一圈感動的漣漪。可是,平時我關注很多的侯浪、鍾楚棟、卻沒來,回憶這些年來點點滴滴,在他們身上我傾注了太多,一次一次找他們談話,一次一次給他們鼓勵,一次一次單獨輔導,一次一次與他們的朋友式的交流,而如今,他們……

有時我會想想是不是我的要求太嚴格了?我們的.語言是太刻薄了?我們的脾氣是不是太急躁了?是啊,我們“恨鐵不成鋼”,我們“愛之深”,但表現出來的卻往往是“責之切”。像這種“只給好心,不給好臉”的愛,學生豈能接受?你給學生一縷春風,學生不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溫暖;你給學生一句話,卻讓他感受到六月寒。

真誠的讚美,發自內心的鼓勵,無私的關心和幫助,是沁人心脾的玫瑰,是滋養萬物的陽光雨露,作爲一名教師,把愛心留給學生,不斷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邁進!

  《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讀書心得3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教育名著,我深深被他的理論折服,被其教育實踐所吸引。蘇霍姆林斯基用自己的行動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瞭方向,激勵我們用童心喚醒愛心,用愛心滋潤童心。

在這本書中蘇霍姆林斯基所寫的教育實踐字裏行間流露出他的愛,這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他說:“要成爲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作者深愛着這些孩子,他親暱地稱他們爲“小傢伙、小鬼”,他認爲教師首要的職責就是“愛孩子”。因爲愛,他期望每一個孩子都有着健康的體魄;因爲愛,他也竭盡全力去幫助孩子們學會學習。愛孩子,應該說是作爲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但如果是始終如一的愛,堅持不懈的愛,面向全體的愛,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愛孩子,很重要的一點是愛得要純粹。不是施捨,不攙雜功利。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於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告誡教師們:“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師愛是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望、賞識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我們上課時,向學生露出的親切笑臉,投去的友善目光,;下課時,我們留在教室和學生們談心,說笑話……都是師愛的表現。當學生感悟到這種師愛後,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有了愛,纔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纔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學生纔會把我們當朋友,敞開心扉,讓我們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如果我們發自內心地向學生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語言去打動他們、啓發他們、感化他們、誘導他們,讓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讓他們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奮起直追,最終他們會成爲生活和學習的強者。

蘇霍姆林斯基曾多次在書中強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知識的入門。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傑也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必將成爲他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生對學習有無興趣,既是反映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標誌,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爲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應該成爲每個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追求、探索的重要內容。愛爾維修如是說:“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爲不平凡的人。”

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讚歎,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們是哺育萬物的陽光雨露,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作爲一名教師,我們當把關心留給社會,把熱心留給學校,把中心留給教育,把真心留給同事,把耐心留給自己,把愛心留給學生;讓我們真正做到:把整個心靈獻給每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