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新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

新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教學實踐,用習慣去反思,越反思越見真諦。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新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

  【新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1】

我是1991年參加教育工作的,從教16年做了15年的班主任,雖然沒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但也做了許多嘗試,現將自己的工作情況與各位同仁交流如下:

第一,在班主任工作思路上,我始終主張這樣一個理念:作積極的人,持樂觀的精神,不斷完善自我,向着理想堅持不懈的努力,遇到再大的困難和挫折也不言棄、不放棄,這樣纔會給學生樹立榜樣,使學生感到有主心骨,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初接一個班尤其是半路接班,與學生見面之前,我必須先通過各種渠道瞭解班級狀況,找準優點和癥結,以便在見面會上能一針見血講到要害之處,在學生面前樹立起自己的威信。教師節我收到學生這樣一條短信:”黃老師,我是***,當年令您頭疼的亂學生現在已做了深圳一家合資企業的質量總監(這家企業比較大,有6000多名員工),真謝謝您常對我們說的六個字‘不言棄、不放棄’,使我從職高考大學、上本科,最終取得了這份工作,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二,在班級管理中,我很欣賞教育家魏書生先生說的一句話:“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教師要理解學生,順應學生,最後要有能力改變學生。”對此,我深有體會。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覺得,最好的管理是心靈的管理,最好的交流是心靈的交流。於是,對於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我會用心揣摩學生的心理,思索學生的動機,站在學生角度體會學生的感受,然後對症下藥,採取措施……例如:去年冬季我任3、13班班主任時,感覺班內學習風氣不濃,競爭意識不強,優生羣體不穩,課餘時間利用不主動。針對這種現狀,我制定了學習標兵和進步生的評選制度,每月評選一次,在教室張榜公佈,並以書面的形式通知家長,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時間不長,正氣樹立了,學風變濃了,班風扭轉了,成績也提高了。

第三,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中,我時刻牢記我國清代思想家魏源曾說過的一句話,那就是:“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要想把學生教育好,就必須全面瞭解學生,具有“知人之明”,才能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每當接到一個班後,我總是先與同學們談心,瞭解每個學生的思想情況、成績狀況、家庭情況及主要優缺點等等,並從生活上、思想上、學習上無微不至地關懷他們。使每個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感到無比的溫暖,這叫“愛得深”。在與學生接觸過程中,我力求使學生感到我確實是真心實意地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因而使他們對我產生一種崇敬的心理。對那些偶爾犯錯誤的學生,我或表現得比較豁達、或表現得比較寬容,促其內疚。有時,我真覺得這種方式比批評、訓斥的作用還大。這叫“愛得真”。我愛學生,是讓學生感到我確實是始終如一地愛護着他們,爲他操碎了心,費盡了心血。讓他們覺得如不好好學習或如再犯錯誤,實在對不起老師了。這叫“愛得久”。當然,愛學生,並不是無原則的愛,更不能因爲愛而遷就他們的一些缺點或錯誤,而是既愛護他,又要嚴格要求他們。這叫“愛得嚴”。我稱這種德育教育的方法爲:“愛”滿心中,“嚴”貫始終,“真”寓教中的愛心德育,實踐證明,有一定的效果。

第四,在協調班級任課教師工作方面,我是這樣做的:1.協調我與任課教師之間的關係。我經常與任課教師聯繫,溝通情況。並主動向他們介紹班級學生的情況和建設班集體的目標和活動安排,同時,還認真聽取各任課教師對學生情況的反映和對班級工作的看法、建議,以便統一對學生的要求。2. 協調任課教師之間的關係。一個教學班的任課教師在年齡、性格、工作經驗等方面可能存在着許多差異。爲了縮小這些差異,我又經常去協調各任課教師之間的關係,力求使他們彼此溝通、和諧配合,發揮優勢,共同做好班級工作。3.協調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當任課教師與學生髮生矛盾時,我總是實事求是,做好工作。力求既維護教師的威信,又使學生心悅誠服。這樣,使班級工作形成了一個戰鬥堡壘,增強了凝聚力和戰鬥力。

回想這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覺得自己是在全身心地付出,雖然我在這項工作中還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可我依然熱愛班主任這項工作,並且“快樂的工作着”,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我堅信有領導的支持和同志們的幫助,我會成爲一名出色班主任的。

  【新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2】

被稱爲“班主任工作專家”的任小艾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曾說,“皮膚飢餓”在醫學界是很出名的說法,但在教育界卻經常被忽略。人的一生當中有三大“皮膚飢餓”期,即嬰兒期、青春期、更年期。嬰兒期,孩子如果能夠經常被大人撫摸,日後一定更聰明;更年期正是因爲缺少這種關愛,才表現出煩躁易怒;青春期的孩子有兩面性,一半是兒童一半是成人,而家長們往往只看到孩子渴望成人的一面,忽略了他們依然存在着孩子的心理,他們其實希望得到父母的一個擁抱和更多的關愛。

隨着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步伐的加快,留守學生這一特殊羣體的規模不斷擴大。這些孩子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引導和教育, 很多孩子成了生活上的困難生, 學習上的後進生, 思想、行爲上的問題生。青春期是人生的關鍵時期,若學生的教育、情感、心理等問題未得到及時地解決,給青少年的一生必將造成嚴重的後果。近幾年以來,農村“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爲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

我在家訪時,發現留守學生有早戀現象:楊某,女,14歲,六年級的一名學生。以前上課專心聽講、遵守紀律,學習成績進步挺大。最近組長反應她有幾次家庭作業沒有完成,上課時我留心了一下,她有點心不在焉的樣子。到她家家訪時,其母告訴我,楊某是家中的長女,家中還有一弟弟,和媽媽長期生活在一起,爸爸在外地打工,一年回不了幾次家。楊某最近講究穿着打扮,還給鄰居,也是班上的一男生寫信……

我班的楊某就屬於青春期“皮膚飢餓”。從弟弟出世後她就感覺媽媽給她的愛少了,自己和爸爸更親密了,有什麼事兒總願意跟爸爸交流,而爸爸近兩年又出外打工了,一時間感覺缺乏父愛了。她的這種“皮膚飢餓”在家無法滿足,她就會去同齡人中尋找。我曾做過統計,凡是早戀的孩子,都缺乏家長的愛。

愛是世界上共同的語言。有的教師視學生早戀爲“惡性事件”,一旦發現哪個學生有早戀行爲就採取嚴厲措施,如公開點名批評或含沙射影的暗示批評,或用譏諷挖苦的語言當衆羞辱學生,或向家長打電話反映,借家長之手嚴加管教。這些簡單粗暴的處理方法,極大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可能促使個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留守學生出走,重者甚至輕生。那麼,面對這些早戀的孩子,教師該如何做呢?

首先,教育者應充當傾聽者。一個成功的教育者應該具有足夠的耐心與寬容,那麼,面對學生中存在的早戀問題傾向更應具有這方面的修養。要想成爲一個傾聽者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同一個高度上,把自己當作是他們的朋友,樂意聽他們訴說,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只有這樣纔可能知道學生最真實的想法,並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在傾聽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引導的方式。引導得好,學生的心門會被輕易打開;引導得不好,他們會守口如瓶。通過一些教學實踐,我發現許多學生喜歡在訴說前先“探聽”老師的口風,並設想自己則可能遇到的情況,一旦發現情況的發展不利於自己則可能很敏感地關上自己想傾訴的嘴。這時老師必須充分表現出一種過來人的大度和寬容。我班的楊某就問過我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師,我們班目前存在許多‘早戀’問題,恐怕會起大的混亂,怎麼辦?”我猶豫了一下想到其實她就是“早戀”大軍中的一員,於是我故做輕鬆地說:“此言差矣!‘早戀’有,而混亂則太誇張了,異性同學存在着好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這是許多人成長過程中所必經的,只要不過分,沒有必要刻意扼制。聽說你也有一些小情況,不妨說來聽聽?”如此輕描淡寫的一番話讓這位女生覺得老師並不是對此深惡痛絕,也沒有將我的問題不弄清楚誓不罷休的目的,於是很自然地和我掏了心理話,將自己的想法都告訴了我。

其次,教育者不妨充當“偏袒者”的角色。學生大多不願意家長與老師知道自己的“感情祕密”,除了害怕外,更多的是因爲他們的羞怯。那麼,老師一旦發現學生中存在這種情況時不妨讓自己充當一個“偏袒者”。雖然家校配合是教育中的關鍵,但適當地替學生保守隱私,以此做爲教育過程中的“籌碼”,不但不會使問題擴大,而且更易於老師工作的開展。因爲有些學生一旦發現自己隱私已在長輩前一覽無餘時反而會有“既然你們都有已知道,我就不妨公開這麼幹”的逆反心理,事態也會進一步擴大。一天晚上,我打電話給一個有早戀傾向,又獨自逃了一個下午的課的學生家長,家長得知情況後對學生拳打腳踢,但孩子始終三緘其口。後來我要求家長將電話交給孩子,我問這個學生爲什麼逃課,他說頭痛去吹風。我說頭痛吹風這不符合事實,一定有什麼事你解不開才頭痛。孩子沉默了,我突然意識到孩子的家長在近旁,讓他如何開口,於是我對他說我出是非題讓他進行選擇,他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即可,我答應爲他保密。其實我早明白致使他逃課最直接的原因是感情問題。於是,爲了孩子在父母前不過於尷尬,我要求孩子第二天到校後再找我面談,並要求家長當天晚上不要對孩子太嚴厲,並答應第二天瞭解情況後與家長交流。第二天上午上課前學生便主動找我談了自己在處理感情過程中的矛盾心理。最終,決定將感情暫時放在一邊,以學習爲重。正是因爲老師與學生之間有了真誠的交流,最終達到指導學生選擇正確方向的目的。

總之,對待留守學生早戀問題應當耐心、寬容,加以合理的引導,結合他們心理髮展的特點,進行科學的青春期教育,促進他們認識情感,把握青春的能力,纔是解決早戀問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