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太陽》說課稿 15篇

《太陽》說課稿 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太陽》說課稿 ,歡迎大家分享。

《太陽》說課稿 15篇

《太陽》說課稿 1

1、知識技能目標: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和方法,學會“請、性”等十個生字,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2、過程方法目標:以學定教,通過創設情境,討論、表演、朗讀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朗讀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教育學生學習愛迪生從小遇到問題就積極動腦動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中,根據第一學段的要求,1、2兩個目標是教學重點,我們學生對愛迪生這位科學家和他發明的電燈等比較熟悉,因此,理解愛迪生如何幫醫生克服手術光線困難,感受愛迪生遇事積極動腦動手的精神,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是教學難點。

我準備安排三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通過圖文對照,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在語境中認識生字,指導學生端正、勻稱地書寫“請、急”等6個生字。

第二課時:藉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反覆有感情朗讀課文,幫助他們讀懂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遇事要多動腦動手。指導學生繼續端正勻稱寫好“醫、性”等四個生字。

第三課時: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課文的基礎上,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情感。指導學生閱讀新補充閱讀,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

下面,我着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本課時我打算分四個環節進行組織教學

複習導入,整體感知;精讀感悟,悟中升情

個性作業,拓展延伸;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下面我具體地來說一下:

先說說第一環節:複習導入,整體感知

我先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無可奈何、一本正經”等由生字組成的新詞,並相機地進行正音,接着啓發學生交流初讀課文後所瞭解的知識,然後通過教師生動的導入語,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去細細地感受。

第二環節:精讀感悟,悟中生情

1、在學生自讀課文第一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簡單介紹課前搜索到的愛迪生在科學上的巨大貢獻,從而更好地瞭解愛迪生,結合課外知識介紹急性闌尾炎的知識,想象在這種情況下不做手術的後果,加深學生體會,指導有感情朗讀。

2、引讀課文第2段,在學生自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油燈的光線很暗”,結合“猶豫”請學生想象醫生在猶豫些什麼?動作演示“爸爸無可奈何搓着手”,扣住“一分一秒、手心攥出了汗水”體會愛迪生的焦急。想象爸爸和愛迪生當時在想些什麼?心情怎樣?結合“媽媽痛苦地呻吟”來體會當時情況的緊急和糟糕。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重在自悟。接着我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先立足於學生自己體會感悟,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愛迪生想出了一個怎樣的好辦法?”引導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先讀有關句子,再說說體會。在全班交流時,扣住“眼睛一亮”、“醫生的搖頭”體會愛迪生想出了好辦法,可醫生卻還不明白,間接襯托出愛迪生的聰明。我預計學生對愛迪生想出的方法並沒有深切的體會,因此我藉助多媒體,播放當時情境,來體會簡易手術檯前的一片光明,進一步感受愛迪生的善於思考。

在引讀第3段的基礎上,請學生通過換位思考:“假如你當時在場,你會說些什麼?”結合醫生的話感悟愛迪生的聰明,從小遇事就積極動腦動手解決問題。

自讀課文第4段,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創設表演情境,通過採訪形式,抓住“媽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請學生想象此刻媽媽最想說些什麼,來體會媽媽以有這樣的兒子引以爲豪,理解愛迪生所說話中第一個太陽是指白天生活中能發光的太陽,聯繫下文理解晚上的太陽是指“電燈”,結合學生回答及時點明課題。扣住“一本正經”“真的”引導學生體會正是因爲愛迪生從小就善於動腦,並且一直這樣去做,長大才能有偉大的發明創造。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第三環節:個性

作業,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存眷學生的個別差別和差另外學習需求”,爲此,我還部署了自選課外作業:

1、讀讀課文,用本身的說說這個故事。

2、找找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故事,,再讀一讀。

3、上彀或查資料相識愛迪生其他的發明和對社會的孝敬。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讓學生本性作業,可以進步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四關鍵、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出示“醫、性”兩字,請學生自學筆順表,在學生交換字形時,我從旁點撥和引導,邊樹模板書,醫第二筆是撇,內裏部分末了一筆是點,末了再寫豎折。性要寫得左窄右寬。細緻字要寫得雅觀勻稱。在學生謄寫時,我巡視引導,改正寫字姿勢,教育學生“提筆既是練字時”,造就精良的謄寫風俗。

《太陽》說課稿 2

一. 說教材

《四個太陽》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兒童的口吻,敘述了小朋友要畫四個太陽,分別送給夏天,秋天,冬天跟春天,表達了自己的美好心願,抒發了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 說教法

課文的內容很短,這裏我先朗讀一遍課文。(朗誦課文)可以看出,課文的語言優美,充滿童趣,相信是一篇學生愛讀的課文。

到現在爲止,學生已經掌握了漢語拼音這一識字工具,基本上能做到用拼音主動識字,在拼音的幫助下進行閱讀活動。

三.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跟學生實際,以及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一是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在識字跟寫字中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寫習慣。

二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小朋友的美好心願,在朗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的落角點主要在於識字,朗讀跟興趣習慣的培養,同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這也是教學本課的重點跟難點。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的基本過程是:

第一步: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太陽的笑臉後,啓發學生: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誰啊?是啊,今天太陽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咱們熱情地跟太陽打聲招呼吧!你們喜歡太陽嗎?爲什麼?有一位小朋友,他也特別喜歡太陽,他更有神奇的魔法,畫了四個太陽,分別送給四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四個太陽〉。

板書課題時,重點指導學生寫“四”字跟“陽”字,認識“陽”字的偏旁,讓學生書空,描紅。

第二步:試讀課文

請學生藉助拼音,試着讀一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把字音讀準確,在讀中自己認識生字。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指學生輪流讀課文,瞭解學生試讀的情況。

第三步:指導朗讀

首先,朗讀第一自然段。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先指名學生朗讀,學生讀後,出示“掛 街”這兩個字,請學生記住這兩個字,積累詞語,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認識這兩個字後,把字還原到課文中,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綠綠的太陽”給夏天帶來的“清涼的”感覺,讀得背誦下來。

接下來,用同樣的方法,指導學生朗讀第二,三,四個自然段。在朗讀中識字,在朗讀中積累背誦,發展學生的語言。

第四步:感悟內容

首先,師生一起朗誦全文。然後出示課件,讓學生填空:

夏天 綠綠的

秋天 太陽 ————

冬天 ————

春天 ————

學生填空後,啓發學生展開想象:小朋友,現在讓我們也來畫畫太陽吧,在春,夏,秋,冬四季裏,你想畫什麼顏色的太陽呢?爲什麼?鼓勵學生交流,在交流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的語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最後一步:指導學生寫漢字,在寫字的過程中,注意指導跟評價,培養學生的還習慣。

總之,本課的教學,我以讀爲主線,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培養興趣跟習慣,在讀中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太陽》說課稿 3

說目標

1、讓幼兒學習用問答句的形式演唱歌曲《金色太陽》;

2、引導幼兒用肢體節奏感應歌曲;

3、通過活動,認知方位並嘗試創編歌曲;

4、幼兒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難點

目 標 1

重點

目 標 2、3

說準備

(錄音帶 各色太陽圖片 呼啦圈 黑板畫)其中各色太陽圖片和呼啦圈是這一活動準備中的關鍵和亮點,因爲憑我們的感官,只看見太陽外表的顏色—紅色,出示各種顏色的太陽圖片,可以幫助幼兒創編歌曲,突破重點:創編歌曲。同時用呼啦圈扮太陽,也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地方。

說過程

1、遊戲

通過遊戲“找一找”,導入活動,讓幼兒很快的投入到學習興趣中來、併爲後面的活動作好鋪墊;

2、進入主題活動時

①、利用教具(各色太陽)和播放錄音,給幼兒直觀的感覺,同時讓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

②、通過學習用身體某些部位感應歌曲節奏,這樣可以邊聽音樂邊完整地用肢體節奏演奏歌曲,達到目標2;

③、在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分發給幼兒圖片顏色、方位,通過教師問幼兒答、分組幼兒互問互答的形式,嘗試創編歌曲;

④、利用呼啦圈扮太陽,進行遊戲,使幼兒在遊戲中鞏固歌曲,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營造快樂的氣氛。

設計意圖

在日常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我們一般就注重讓孩子們學唱歌曲,而忽視了孩子們創編歌曲的能力和想象力;僅限於用嘴唱、用耳聽,很少把動作、舞蹈和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還有爲了讓孩子們上課時保持安靜,老師經常會採取拍手的方式,讓孩子們也跟着拍。但孩子們拍節奏僅限於用手,對於嘗試用身體的其他部位拍節奏,卻很少。在這次音樂活動《金色太陽》教學中,我嘗試用我學習到的粗淺的奧爾夫音樂教學原理,結合《綱要》中提到的:“選材的內容既要符合孩子的現有水平,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讓孩子們學習用身體的部位學拍節奏,用肢體語言打招呼,即興創作等,通過遊戲的方式,從而創設快樂的活動,營造快樂的氣氛,引導幼兒快樂大膽地表現。綜合以上因素,我就設計了這節音樂活動《金色太陽》。

《太陽》說課稿 4

說活動教學

思想美是一種藝術,美的因素無所不在。審美作爲一種高級的情感體驗,在我們的兒童時代更是發展爲強烈的審美情感。幼兒園的審美啓蒙教育是將各領域的審美體驗交織、滲透、強化,最終提高幼兒的審美素質。就美術活動而言,應該將啓迪智慧與美好的心靈作爲教育的首要目標,努力在創設富有詩情畫意的情景中,給幼兒以豐富的感官刺激,鼓勵他們將發自內心的強烈感受用自己的表達方式自由地釋放出來、從而得到審美心理的滿足和情感的昇華。所謂美術,美是體驗,術是表現。兩者必須和諧統一。但是在教育實踐中卻很容易出現兩者對立的情況:一是有美無術,幼兒只是在接受一些十分概念化的圖式,因而失去了表現和創造美的熱切願望。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到美與術的統一,如何將各種美的因素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完整的審美體驗,我想這是我們審美啓蒙教育要努力追求的目標。所以我想在這一方面作一個初步的嘗試。

說話動教材

《背太陽》這一內容選自一篇優美的文學作品,它講述了一個帶有一絲童話色彩,情節不斷變化的故事。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將人人熟知的太陽作爲主人公,將房子、大樹等比作地球上的朋友,爲了讓太陽工作得輕鬆一點,朋友決定輪流出來背太陽。故事雖簡單、卻充滿了兒童情趣,而在幼兒繪畫創作中,欣賞感受始終是第一位的。幼兒表現創作的慾望只能通過充分感受才能萌發,又只有在表現創造的親身體驗中才能領悟美的真諦。這裏所說的情趣即爲審美情趣。在繪畫創作中。技能水平可以有高有低,但情趣是不能沒有的,所以我想用這篇富有情趣的童話故事《背太陽》作爲貫穿始終的線索,營造一個優美動人的意境來感染幼兒,大膽地表現美,創作美。

說活動目標

作爲一次美術活動,我想教師應該十分注意美的形式對激發孩子審美體驗的重要作用。本次活動在技能目標上必須解決的問題是運用重疊的方法來表現前後關係。在構圖上,那些連成一片的房子,鬱鬱蔥蔥的樹林或是手拉手的雲朵等襯托着一個半圓形的大大的太陽,大與小、名與少的對比配合。給人以平衡的美感。

在情感目標上,我想讓孩子感受道德情感的美應是整個活動的靈魂。故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心,羣體之間的互相幫助及團結的巨大力量,這些抽象的情感品質通過內容語言及圖象會給孩子一種具體、真實的體驗和感受,並使幼兒通過自己的創作進一步體會到這些美麗情感品質的美、而這種美會使整個活動極有光彩。

說活動準備工具與材料是美術創作的必要條件。恰當地選擇工具將會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更主動地投入創作。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供給他們常用的水彩筆和蠟筆外,還提供了記號筆和多種顏色的水粉顏料及大號的水粉筆,便於幼兒表現大面積的色塊,嘗試多種作畫方法,可以用記號筆描線,可以用蠟筆勾邊,也可以用油水分離法。這樣一來,無疑又構成了美術創作中的形式美。

說活動過程

1、主題引入爲了更好地把握幼兒對內容所產生的強烈的情感體驗,滿足幼兒運用更好的方法大膽表現自己體驗的要求,我設置了這樣的主題引入:“太陽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們商量着怎麼讓它工作得輕鬆一點。”從而引出後面的演示討論,許多房子、許多大樹、許多花草都來背太陽。使這種情感體驗逐步深化與昇華,並能貫穿於整個美術活動的全過程。

2、提問設計在感受物體重疊關係時,我用了簡單的動畫效果,視覺效果較好。在活動設計中,爲了讓幼兒理解創作技能或爲了提出讓幼兒爭論的話題、我很注重設問的技巧。如:一級提問(較爲籠統的問題)、二級提問(有各種答案的問題)、封閉式提問(即尋求標準答案的問題)等等。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有時往往會注意了設問的內容如何爲目標服務,而忽視了完整性,教師則成了既是情景的創設者又是情景的破壞者。

爲了設問內容與情景巧妙地結合,在引導觀察房子間重疊關係時,我設計了這樣一組提問:“一幢房子背太陽背得動嗎?”提示幼兒應有許多房子才能背太陽。演示二三幢房子後又問:“咦!這幢房子怎麼造了一半就背太陽了?”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這幢房子給別的房子擋住了。所以只看見一半。讓幼兒感知房子怎麼擠進去呢?從而告訴幼兒重疊的表現方法:看見邊就停,看不見當看見跳過去,提示房子與房子可以不斷地重疊。當許多房子終於將太陽背起的畫面出現後,孩子們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

有了以上的觀察感受,下面的嘗試就變得簡單了。用大樹作爲相關繪畫經驗的遷移爲孩子在後面的創作打下了基礎。同樣的,教師在示範講解時所用的設問都圍繞着文學作品情節的展開而設計的。

3、活動拓展在引導創作時,我用“一年有幾天”的問題激勵幼兒想像各種圖象、拓展創作思路。如果說,在欣賞與討論環節教師面對的是幼兒整體的話,那麼在指導創作中的教師面對的則是不同層次水平的幼兒個體。教師必須用敏銳的眼光及時捕捉幼兒創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新奇的構想或預設外生成的問題,並通過語言這一媒介將信息整理反饋給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使幼兒充滿激情地投人創作。

爲了保持活動的完整性,這個環節教師富有情境性的語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創作中由於兒童對重疊與省略的認識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幼兒時期也只是這一過程的初步認識階段,在這裏是沒有對與錯之分的。教幼兒一種方法,只是爲了讓幼兒更大膽地表現,而不是限制。美的構圖形式是多變的,對於幼兒所表現出的各種圖式,教師的隨機指導顯得尤爲重要。

講活動特色審美教育的根本在於幼兒情感的培養,個性的陶冶。“背太陽”這個活動旨在讓幼兒體驗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快樂。我想在活動結束後的評價中教師不應單純功利性地評價誰的房子畫得好,誰的小花畫得美,而應從請來了哪些背太陽這個角度進行評價:第一天房子背太陽、第二天請了誰背太陽?……在不斷介紹幼兒創作內容的過程中使幼兒的心靈得到淨化。這樣一來,將重疊與省略這一枯燥乏味的技能訓練,融會在優美感人的文學作品的意境中。這樣幼兒最後得到的體驗是“勤勞工作的太陽得到了地球上許許多多朋友的關心和幫助”,而不是僅僅學會了重疊和省略。

俗話說:“畫無成法,教無定法。”我想那種“爲追求技能而技能至上”的做法在幼兒園的美術活動中是應該避免的。

<向日葵>

說活動教材《向日葵》是法國偉大的畫家凡高的作品。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爲其中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爲之震顫,激情也噴發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人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值得幼兒欣賞和學習的是:畫面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然而對於城市的大班幼兒來說,孩子缺乏對“向日葵”這種植物的真實的感知,孩子不知道向日葵這種植物的外形、色彩、特徵以及它的象徵。而這些恰恰正是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的經驗基礎。新《綱要》強調:“幼兒的學習要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爲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習,對於幼兒來說是空洞乏味的,美術欣賞教學也是如此。因此在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之前,我認爲幼兒應該豐富的經驗可以包括:色彩、線條、構圖等美術欣賞要素方面的經驗,這一點大班幼兒已逐步積累;另外教師要幫助幼兒認識向日葵這種植物,幫助幼兒建構有關向日葵的知識經驗。那麼我相信在幼兒擁有了如此豐厚的經驗之後,他們的欣賞活動會更加生動獨特。

基於兩種經驗的積累,我們可以圍繞向日葵的欣賞活動構建這樣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包括:實地參觀活動引導幼兒通過實地實物的參觀、認識,建立對向日葵的初步感受和認識。然後認識向日葵的色彩、外形、特徵及作用和象徵意義,幫助幼兒建立對向日葵的完整認識。還有一個種植活動幫助幼兒瞭解種植的要素,這樣幼兒就建立了足夠的生活經驗。另外教師還通過欣賞凡高其他作品的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凡高,瞭解凡高的作畫特點、瞭解凡高的一生,幼兒有關的美術經驗也隨之形成。

說活動日標

1、活動目稱

(1)引導幼兒欣賞凡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2)鼓勵幼兒大膽欣賞與評價,發展幼兒對藝術作品的解釋和評判能力。

2、活動重點:欣賞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3、活動難點:瞭解畫面中的情感是可以通過形象、色彩、筆觸等要素傳達出來的。

【分析】

目標(1)綜合了對美術要素的認知以及對作品的情感,是以認知和情感並重的目標。開展幼兒美術欣賞活動。是引導幼兒通過對藝術作品的理解、感受和體驗,逐步豐富幼兒美的經驗,提高幼兒對美的作品的感知和評判的能力,同時學得美術的技能和技巧。這兩個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

其中“瞭解畫面中的情感可以通過形象、色彩、筆觸等要素傳達出來”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因爲從幼兒對作品表面的感受和理解達到如何內化爲自身的情感,從而更好地體驗作品、更好地體驗創作者的情感是比較難的。

目標(2)是能力目標,我認爲美術欣賞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爲了美術技能技巧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體驗,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創造。但是技能技巧的學習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了技能技巧的提高才會促進幼兒的創作。

說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實地參觀向日葵種植園地,給向日葵拍照。觀察認識向日葵。欣賞有關凡高的其他作品,幫助幼兒建構有關向日葵的認知經驗及美術欣賞經驗。

2、環境創設準備:有關向日葵的照片、圖片,《向日葵》作品圖片每兩位幼兒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燈片一幅,凡高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燈片。

活動延伸:

“我的向日葵”激發幼兒學習模仿或創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說設計理念

1、教學活動注重經驗的構建和積累。幼兒的學習活動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美術欣賞教學也不例外。在欣賞活動之前教師注重幼兒有關美術經驗的積累,如欣賞凡高的其他作品,幫助幼兒瞭解凡高繪畫的特色及筆觸。同時教師還發現幼兒有關“向日葵”的生活經驗不足,注重幼兒生活經驗的補充,使幼兒在活動中有話可說,有感而發,爲更好的欣賞作品做好鋪墊。

2、欣賞活動緊扣美術欣賞要素。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值得幼兒欣賞和學習的是:畫面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以及作品的構圖。在教學中引導幼兒從最突出的色彩人手,欣賞感受色彩的亮麗、同色系的組合及對比色運用的恰到好處。同時引導幼兒感受大膽誇張的線條帶給我們的富有靈動和生命的感覺。

3、欣賞活動中尊重幼兒的感覺,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兒童都是藝術家。兒童的藝術是兒童生命本能的自然凸現。因此在欣賞中教師和幼兒的對話是平等的,尊重幼兒對作品的感覺和表述,而不是以自己的權威壓制幼兒。

4、注重多種欣賞方法的運用。對話法是美術欣賞教學的基本方法,教師除了鼓勵幼兒大膽與作品、教師、同伴之間互相對話,表述對作品的理解、同時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實物、圖片和繪畫作品的不同,教師還運用幻燈片的放映給幼兒一個完整美麗的感受,同時欣賞感受到更多的“向日葵”作品。

5、欣賞活動注重幼兒情感的激發。畫面中,鮮豔亮麗的黃色和橙色以及大膽、誇張、扭曲的線條充分流露出創作者強烈和炙熱的感情,流露出對向日葵的熱愛。教師從色彩、線條等人手,運用對話、對比等方法引導幼兒感受作品表達出的情感,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太陽》說課稿 5

各位評委,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太陽能熱水器》

一、教材分析:

該課是寧波版初中信息技術教材第一冊第六課的內容,屬於課程指導綱要中的“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模塊中的開始篇,是在上一課中的文件文件夾操作基礎上對小學階段用計算機作文的相應知識的提高和拓展,同時也是下一課學習內容的基礎,所以在教材中處於承上啓下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分析和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及具體的教材內容,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對太陽能說明書製作,學生在Word中學會:

段落間距設置和頁邊距、紙張大小、頁眉頁腳等頁面設置,學會使用項目符號;

(二)過程與方法:在太陽能說明書的製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協作(、知識應用、創新思維、口頭表達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太陽能熱水器說明書的分析製作和美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探索與成功的快樂,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於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在小學裏有所涉及,操作比較簡單,所以只把文檔編排中項目符號的使用和頁眉頁腳設置定爲本節課的重點,同時由於圖片項目符號的使用和頁腳中插入頁號和日期有一定難度,把它定爲本節課的難點。

四、教法、學法:

本着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理念,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及心理特徵,這節課我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先讓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通過交流探討將任務分解成一系列的可行的子任務,然後以任務(製作太陽能熱水器說明書)爲載體,在課本、幫助文檔、老師的啓發性提示、學生之間交流協作等支架的幫助下,通過自主探究,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

五、教學資源:

爲了順利完成上面目標,我準備了以下的教學資源:

1、幫助文檔一個,用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2、在校園網上準備一個介紹太陽能及應用的欄目,爲本課內容提供素材,將學生從低效搜索中解放出來。

3、任務書一份,內有包含本節課全部目標的兩個操作任務。

4、樣例作品三個(兩個已編排好其中一個使用項目符號,還有一個未編排),供學生分析、製作、美化說明書文檔時參考。

5、多媒體視頻文件一個,用於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6、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一個。

六、教學過程:

經過上面的分析和準備,我將教學過程設計成以下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創設一個:讓學生觀看太陽能在我國西部地區應用的視頻,然後展開太陽能應用的討論的情景。

(設計意圖是:通過視頻與討論,使學生明白太陽能熱水器具有安全、節能、經濟、環保等諸多優點,提高學生環保意識,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由此導入新課。)

(二)、展示任務、分析任務:

具體通過展示任務書中的任務一(製作一份太陽能熱水器說明書)。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探討,得出要完成製作任務一,需要將其分解成以下三個可行的子任務:

(1)、讓學生參考樣例說明書,得出太陽能熱水器說明書應該有結構特點、主要部件真空管性能參數、使用時注意事項等組成,並用Word製作說明書;

(2)、讓學生上網查找所需的各部分資料,並將找到的資料信息一一通過選擇性粘貼複製到Word中,同時加以整理;

(3)、讓學生比較樣例文檔,得出對已複製到Word中的文檔進行編排的意義和編排內容,明白使用項目符號、設置頁眉頁腳的作用。

(設計意圖是:(1)培養學生思維能力;(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三)、自主探究與交流協作:

讓學生在上面的基礎上,及有關支架幫助下,通過自主探究,完成“說明書”的製作任務。並就製作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作必要的提示或演示。

(設計意圖是:通過完成說明書的製作任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交流協作能力,提高學生搜索、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複製信息的操作水平;同時學會文檔編排中的頁面設置、段落和項目符號等格式化設置、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挑戰自我、勇闖難關:

在任務一基礎上,通過多媒體廣播系統展示任務二:刪除文檔中已添加的項目符號,插入圖片項目符號和在頁腳中插入頁號和日期。讓學生相互交流探討、嘗試任務二,並按進展的情況作相應的指導和學生演示完成任務二的操作過程。

(設計意圖是:利用學生嘗試中碰到困難,來引起學生在突破難點時的注意力,以便學生學會這部分技能。)

(五)、作品評價與作業佈置:

1、選擇幾份有一定代表性學生作品,按照“說明書”內容是否到位、結構是否合理、編排是否協調等作爲評價標準,先讓學生進行討論,然後師生一起以發展的眼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一一作出合理的評價。

2、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用到的知識點及操作方法。

3、佈置學生:課後完成練一練或爲家裏的某件電器產品製作一份功能介紹說明書。

4、讓學生談談本節課學習後的感想。

(設計意圖是:使學生通過評價和課後練習,達到鞏固新知,促進其不斷進取、不斷髮展目的。)

經過上面幾個環節,使學生以製作《太陽能熱水器說明書》的任務爲載體,在有關的支架幫助下,通過自主探究學習,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其中學生探究過程中:(1)可能碰到的問題主要有:信息下載到Word中粘貼和爲什麼要使用項目符號!(2)碰到困難時,提示學生可問其他同學、上網搜索、請教老師、使用幫助、查看課本和幫助文檔等。(3)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對Word文檔具有初步的編輯操作、審美能力及基本會使用因特網搜尋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4)文檔進行編排的意義是爲了較好的視覺效果;編排內容包括頁面設置、段落和項目符號等格式化設置操作;使用項目符號、設置頁眉頁腳作用是使說明書層次更加清晰、更加專業化。)。

《太陽》說課稿 6

《“番茄太陽”》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文以“我”的見聞爲主線,按時間發展的順序敘述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她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字裏行間飽含着對盲童的喜愛之情。課文極具感染力,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教材,也是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使學生懂得要關愛別人的好體例。學生沒有接觸過殘疾人,對殘疾人的內心世界更是缺少了解。

基於以上對教材簡析和學情分析,我擬訂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藉助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體會“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

其中目標2、3是教學重點,目標3是教學難點。課前佈置學生通過調查與訪問了解殘疾人的生活情況以及他們的內心世界,爲學習課文作好鋪墊。我預設用兩課時完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準備採用三個層面的讀,首先聯繫生活,激疑導入:板書課題:“番茄太陽”,指導讀題並質疑,接着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掃清字詞障礙,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檢查初讀情況,相機對盲童的盲,忙碌的碌正音,對文中比較長的語句重點加以指導,並通過理解艱難、捐獻等詞語的意思,在讀通順文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以“課題爲什麼叫”番茄太陽“?再次走進文本,進而幫助學生梳理課文層次,並指導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最後佈置摘抄好詞佳句的作業。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

第二課時,我將在第一課時教學的基礎上,安排複習導入、精讀感悟、拓展延伸這幾個環節引導學生感悟“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體會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

1、複習導入:

上課伊始,組織學生回顧上堂課的學習,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簡筆畫笑臉,從而自然呈現出“明明的笑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的學習,也就進入本課的第二環節。

2、精讀感悟。

這篇課文儘管篇幅較長,但文章是圍繞兩條線索展開抒情:一、是明明的笑,二、是明明的笑對作者的感染。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圍繞課始的這一問題,我將進行這樣的預設:

(一)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有感受的地方寫上批註,給學生創設自主閱讀的空間。

(二)在充分研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再進行全班交流。

1、發現“笑”的語句,初悟“番茄太陽”的含義。

第一步: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明明的笑的語句,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番茄太陽”的含義分別是明明心中的太陽、明明的笑臉、明明真誠的愛心。板書簡筆畫。

第二步:朗讀自己最喜歡的笑的語句,再次感受,品味,想象明明的笑臉。

第三步:指名朗讀喜歡的笑的句子,並相機媒體播放明明的笑聲,追問“這笑聽起來……讓我們感受到……我們彷彿看到女孩……”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悟出一個鮮明的明明,她親切、天真、可愛。

2、深入“笑”後背景,再悟“番茄太陽”的別樣意義。

第一步:讀了這麼幾句明明笑的語句,你有什麼問題?引導學生質疑,順勢引出第六自然段,悟出明明是個盲童的背景。

第二步:引導學生聯繫課前的調查展開討論:明明是怎麼和外界接觸的?會碰到哪些困難?感受明明的可愛讓人“隱隱心疼”。

第三步: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再讀明明笑的語句,使學生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對比,震撼,爲明明雖是盲童卻如此堅強、樂觀、開朗而感染。

第四步:我面對這樣一位堅強、樂觀、開朗的女孩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抓住體現我心情變化的語句中的表示心情的詞語灰暗,溫暖,喜歡,快樂,感動,朗讀品味體現我心情的語句,體會我被明明的笑深深感染了,明明就是一個溫暖人心的“番茄太陽”。

3、迂迴“笑”的內涵,三悟“番茄太陽”深層內涵。

第一步:出示句子“我彎下腰,她附在我的耳邊輕聲說:阿姨,媽媽說,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給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長大了,我把我的`腿給你,好不好?”反覆朗讀,使學生體會到明明寧願自己再變成殘疾也要讓阿姨站起來。使學生心中也和我一樣除了涌動着真誠的感動外,還體味到了愛心包含的含義。

第二步:是什麼能使盲童擁有這樣燦爛的笑,引導學生抓住第3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來回撫摸、耐心、媽媽也在笑”使學生感悟到父母對明明的濃濃的愛,抓住14自然段中我耐心的回答女孩的問題,並介紹作者背景資料感悟我對女孩純真的感懷。抓住15自然段“有人爲明明捐獻了眼角膜體會社會上的他人對明明純純的愛,使學生對愛心的理解進一步昇華。

最後進入第三個環節總結課文,拓展延伸,推薦閱讀《飛吧,斷翅的小鳥》互相談談感受,佈置作業,積累勇於面對困難的名言警句。

板書“番茄太陽”

(簡筆畫)笑臉

太陽

愛心

《太陽》說課稿 7

《太陽》是小學語文第一冊(北師大版)第10單元的第2首兒歌。依據教材和一年級兒童學習的心理特點,我在教學本課的第一課時,做了如下教學設計

一、巧用故事激趣,揭示課題。

針對本課中描寫:大海上,太陽是從水裏跳出來的。草原上,太陽是從草裏冒出來的。山村裏,太陽是雄雞叫出來的。森林裏,太陽是鳥兒唱出來的。兒童的意識理念中會產生天上有好幾個太陽的想法。課前,老師使用多媒體制作后羿射日的畫面,在背景的襯托下繪聲繪色地講述《后羿射日》的故事,進而自然引入今天要學的兒歌題目就叫:太陽。學生在故事中知道了現在天上爲什麼只有一個太陽。精彩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老師乘興提出問題:“你們喜歡太陽嗎?爲什麼?”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說:“我喜歡太陽,因爲太陽給人們帶來光明。”有的說:“我不喜歡太陽,因爲太陽太熱,夏天常常會流汗。”《后羿射日》的故事使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子高漲,也爲下面識字鞏固“幫后羿摘太陽”遊戲做鋪墊。

二、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以境生情,激發學生對美的追求。

多媒體在自主探究中發揮着優勢。課件製作豐富多彩,這是本堂課的一大特色。《太陽》這首兒歌短短6行就描繪了人們從不同觀察點看到的日出美,表達人們對太陽的喜愛、讚美之情。如何讓學生身臨其境感知兒歌的美麗情景,吸引兒童喜歡學習這首兒歌呢?課中,我設計了讓學生一起和他們熟悉的丁丁、鼕鼕看日出的課件,解決這一疑難。課中,(課件)聆聽着美妙的鋼琴聲,學生來到大海邊看到太陽慢慢兒升起、跳出海面;來到草原看到太陽悄悄地從草叢裏冒出,光芒四射;來到山村裏看到雄雞一叫天就明;來到森林裏鳥兒的歡歌聲唱醒了太陽;最後看到太陽照出了美麗的世界。伴隨着一幅幅奇妙的畫面、悅耳的音樂背景,老師的範讀入於學生耳,印於學生腦。一系列的日出情境從視聽等角度將文字與現實生活接軌,把學生放回到一幅幅動人的生活畫面,抽象的文字變得鮮活可愛。學生在體驗日出的美麗意境,整體感知兒歌內容中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激發學習的情感、興趣,自覺地參與到愉快的學習中去。

三、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突破識字教學重、難點。

廈門地區的學生受方言、地域的影響,平翹舌音往往被忽視。針對這一難點,我在學讀兒歌中設計了:

1、學生仔細聽老師讀兒歌,注意哪些字要翹舌。引導學生真正把思維、感覺器官運動起來,主動尋找兒歌中的翹舌字。

2、學生把翹舌的字找出來,老師相機點擊成紅色,視覺上引起學生的注意。

3、學生齊讀翹舌的字並讀準。

4、把字放回到兒歌中,再讀兒歌。學習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疑難,自得自悟。

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能借助拼音進行生字學習,並在文中找出本課的生字、畫上圈。課中生字教學我設計如下:

1、師問:兒歌中哪些生字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學生找出兒歌中的生字,師相機點擊課件,相應的生字變爲紅色,引起注意。字娃娃調皮地從兒歌中的字跳下排成兩列。

2、同桌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扮演小老師的角色,互相糾音、互助學習。

3、老師請一名小老師指着字娃娃帶領全班再讀生字,小老師教得很投入,底下的學生也學得認真。

4、開火車抽讀生字卡片,比一比哪列火車開得又好又快,檢查字音並糾正。

四、設計遊戲,讓學生在快樂中參與學習。

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教學中,我設計“幫后羿摘太陽”遊戲:看,這裏就是傳說中的十個太陽,照得大地多熱呀。草不生,樹不長。小朋友們誰來幫后羿把太陽射下來呢?不過,有個要求:每個太陽後面都藏着一個字,如果你能讀出後面的字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小問題,你就幫后羿摘掉太陽。9個太陽後面各藏有今天要學的生字:太、陽、從、跳、出、草、叫、林、鳥。學生在摘太陽,讀出太陽後面的字的同時,還要回答老師的問題,例如:“叫”字,小貓怎麼叫,小狗怎麼叫?早上,雄雞怎麼叫?“跳”字,你能用動作表示這個字的意思?“太”字,你是怎麼記住這個字的?“從”字,老師比個動作(老師從桌子上拿了一根粉筆),請你說個句子,句子裏要有個“從”字。“鳥”字,動物園裏有什麼鳥?“出”字,你是怎麼記住這個字?……

學生做遊戲的同時,又進行了語言訓練。枯燥的生字變爲學生遊戲的夥伴。學生在積極、快樂的參與中,調動起自己的眼、耳、口、腦去完成遊戲中的各個要求,不僅使他們學得主動,而且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五、再現情景,讀中感悟,體味語言美。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說課稿太陽:語文教學以朗讀訓練爲經,語言訓練爲緯。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隨文學詞學句,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體味語言美。課中,我把朗讀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並注重讀出層次。學生通過自讀、同桌互讀、全班讀、四人小組比動作讀等多形式讀準字音,讀懂課文。在朗讀指導上,我還通過再現課件,讓學生創設情境讀,讀出感情來。學生身臨其境,領略日出的奇妙,讀中感悟,讀得津津有味,讀出對太陽美的讚歌。

《太陽》說課稿 8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四個太陽》是統編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心願”主題單元中的第4篇課文,內容是以一個小朋友的口吻,用第一人稱視角描寫了“我”爲每個季節畫了不同顏色的太陽,給世間萬物帶來美好。四個段落結構相似,都是先寫了“我”畫了什麼顏色的太陽,再寫“我”爲什麼這樣畫的原因。作者借用畫太陽表達了美好的心願,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四季的變化,全文充滿了童真童趣,非常適宜學生朗讀。

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鞏固課文中的新詞。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3、情感目標:感悟作者藉助畫太陽表達的美好心願,通過文章的閱讀,體會作者善良的心地及詩化的願望。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積累詞語,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表達的美好心願。

二、說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應注重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薰陶感染作用,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語感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生情感體驗的過程,通過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三、說學情

一年級學生喜歡閱讀充滿童趣、語言簡潔、優美的課文。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表達能力。他們對太陽比較熟悉,對一年四季的特點也有簡單的瞭解。在學習本單元的前三課時,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提取文中明顯信息。由於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以直觀、形象爲主,體會課文抽象的語言文字有一定的困難,需要教師創設情境去喚醒他們的生活經驗,從而引導學生實際感悟小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美好心願。

四、說教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施教之功,貴在得法”。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規律,在本節課教學中中,我選用了動畫視頻朗讀、談話、討論、觀察等方法,讓學生去認識瞭解小朋友爲什麼要畫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給每一個季節。我把觀、讀、說、寫相結合,利用多媒體將圖片與文本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文中部分詞語。整堂課採用直觀教學法、情境創設法和以讀代講法創設了一種有言、有色、有聲的教學情境,讓全體學生快樂的、有效地參與教學全過程。

五、說學法

1.朗讀法。新課標規定:“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學習本課着重從朗讀入手,通過欣賞課文動畫朗讀、自由讀、齊讀、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通過更多的朗讀訓練,他們很容易感受到語言的生動有趣,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的喜悅感。

2、自主探究。課堂上,調動各種手段,引進激勵機制,把學生的眼、耳、腦、手各個感官調動起來,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在這個過程中感悟作者藉助畫太陽表達的美好心願。

六、說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由猜謎語導入新課,接着看動畫視頻,讓學生通過欣賞動畫視頻朗讀,對課文產生興趣,把學生的情感、思維調動起來,進一步激發學生“想讀”的衝動和慾望,教師提出自讀要求:一是標註出自然段序號。二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接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互動學習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紮實過好字詞關,是語文教學必須達到的基本目標。結合低年級孩子的認知規律,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大意。爲此我設計了識記生字、自讀課文以及設置送水果回家、開火車的小遊戲讓學生讀詞語,檢查字詞學習情況。讓學生體驗讀的快樂,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使學生感到識字無時不充滿了樂趣。通過集體交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課文中的小朋友畫了四個怎樣的太陽?分別送給了誰?教師相機貼出“紅紅的太陽、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彩色的太陽”四張圖片,並在相應圖下面板書春夏秋冬,讓孩子們明白課文的主線條和大致輪廓,獲得整體上的印象,在視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2、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描寫的四個栩栩如生的太陽形象。通過交流、小組合作學習、說話訓練、指導朗讀等形式進行學習,理解小朋友爲什麼要畫四個不同的太陽送給每個季節。在學習過程中,我用圖畫、音樂等多種形式,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想像、品味,讓課堂瀰漫濃濃的快樂氛圍。

在學習第1自然段時,結合多媒體畫面理解“清涼”一詞,感受到“綠綠的太陽”給大地帶來的陰涼。通過問題“你還能想到綠綠的太陽還讓哪些地方也變得清涼?”拓展學生思維理解詞語“到處”的意思,並設置了用詞語“到處”練習說話。通過引導和練習,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第2自然段,讓學生走入文本,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秋景圖,引導學生理解“金黃”和“香甜”兩個詞語。讓學生充當“金黃的落葉”,表演“邀請小夥伴”,既讓學生過了一回“表演癮”,又在表演中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學習第3自然段時,創設情境“北風吹,雪花紛紛飄落,到處是白茫茫的世界,這時候,小朋友的手和臉都凍得紅通通的,像個紅蘿蔔。這時,他們多麼需要陽光啊,我們給他們送上一個什麼太陽呢?”來理解“凍僵”一詞,感悟冬天的寒冷。在學習第4自然段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領悟“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在學生學習中,指導學生將觀察畫面與朗讀、想像與朗讀、表演與朗讀結合起來,有效落實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三)、延展學習

1、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說一說自己的收穫,讓學生及時分享收穫。本模塊我結合板書,引導學生回憶本課學習重點,迴歸文本,深化主題,在學習後引導學生回憶課堂內容,加強學習效果。

2、發揮想象,拓展延伸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我進行適當的拓展,讓孩子們充分想象,畫太陽表達自己美好的心願,最後展示作品,發表想法和意見。這一設計,我把美術和語文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又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一篇課文精華的體現。板書設計時,採用簡潔的圖文結合式板書,出示四個不同顏色太陽,簡潔明瞭的展現出文章的行文脈絡。

《太陽》說課稿 9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太陽能熱水器是一種光熱轉換器,具有節能、環保、安全的優點

2、太陽能熱水器的效能和所採用的材料、結構、運用的原理有關

3、產品的設計,不僅要考慮構造,還要考慮材料的選擇、依據的科學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實用

過程與方法

1、能根據研究任務和要求進行有目的的設計

2、按一定的格式寫出本小組的設計方案

3、在全班交流介紹方案的設計思路、原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樂於合作、交流、反思和改進

2、體會到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

3、體會到任何一種科技產品的開發和設計,融合了多種知識和技術

4、認識到科技的發展能促使人們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規律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有關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竈的構造及工作原理的課件及圖片

分組實驗:製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的材料(紙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裝水的塑料袋或飲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蓋、黑色紙、鏡子或錫箔紙等)

三、教學重、難點

設計太陽能熱水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太陽能熱水器怎樣工作

1)太陽能熱水器是利用多種科學原理設計出來的一種節能裝置,它的構造怎樣?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學生彙報收集到的資料

3)教師介紹(最好有課件、圖片)

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集熱器、保溫箱、控制系統

工作過程

設計的細節

2、設計製作太陽能熱水器

1)學生閱讀書上的提示與要求

思考:爲了使熱水器儘快地升溫,需要考慮哪些問題?採取哪些措施?

主要應該包括哪兩部分?

選用什麼材料做?

2)閱讀書上的設計方案後,學生分組自行設計

3)小組之間交流各自的設計金點子

3、完善我們的設計方案

六、作業設計

製作太陽能熱水器,準備下節課展示

七、板書設計

《太陽》說課稿 10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畢淑敏老師的《離太陽最近的樹》,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設計等幾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如有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說教材

《離太陽最近的樹》是重大出版社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該單元以“用心靈去感悟自然,用行動去保護環境”爲主題展開。本文語言流暢雋永,含蓄蘊籍,作者將冷峻的敘述、精微的描寫、深刻的議論、大膽的想象及貼切的比喻融爲一體,寄寓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蘊含着強烈的感情色彩,熔鑄着作者對生活和生命的真切感悟以及對人與自然這一永恆主題的深刻思考,具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爲本課確定了2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融冷峻的敘事和描寫於一體,寄寓豐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寫作特色。

2、運用引申和聯想,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蘊含着的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感情和對保護生存環境的憂患意識。

另外,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爲:領會頌歌與悲歌之間的關係。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和點撥法。講授法的使用可以讓教師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主張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中將採用的具體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設計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課堂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環節1導入新課:

我設計的導語是:在我們的生活裏,每天都應該瀰漫着綠意。綠色是地球的基本顏色,孕育着生命和未來。如果沒有了綠色,我們這個地球將是不可思議的。近年來,由於人們無限度地過量的開發砍伐、耕種、放牧等不合理的活動,極大程度的破壞了我們自然界當中寶貴的綠色植被,水土流失,土地大量沙漠化,沙塵暴肆意橫行,人們飽受風沙之苦。然而就是三十年前,在西藏的阿里,人們卻親手毀滅了他們生活中唯一的綠樹。當代國家一級作家畢淑敏老師的《離太陽最近的樹》,就以平靜而深沉的筆調爲我們真實地描述了當年那段故事。

此導入語以當前時下熱門的環保話題展開,比較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簡單介紹作者情況。之前學生並沒有學過畢老師的作品,爲了讓學生對本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有個初步的瞭解,我將簡單的介紹一下作者的生平情況。

由於紅柳樹是生活在高原地區的一種特有的綠色植物,在低海拔地區是無法看見的,因此,接下來我將利用一首現代詩和幾幅圖片引出紅柳樹,讓大家對於這種植物有個初步、直觀的印象。

再接下來,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這爲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在此基礎上,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脈絡。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爲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較好地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

環節3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此環節中,我準備通過三讀課文,以提問分組討論的方式來達成目標。

一讀課文:請學生找出文中描寫紅柳的句子,反覆朗讀,思考兩個問題。

1、作者爲何要寫紅柳樹對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微笑一詞用得好不好?

2、體會紅柳樹的外形美和內在美。

再讀課文:找出文中人們挖掘紅柳樹的句子和段落,着重思考兩個問題:

1、作者詳寫司務長和我算帳的過程有何用意?

2、作者爲什麼要詳細描寫人們挖掘紅柳的艱難過程?

一、二次讀課文中問題的設置是一脈相承的,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和討論,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之後,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進而將解決教學目標1。

三讀課文:全面深入理解文章深刻的含義,體會作者深沉的感情,思考討論兩個問題:

1、體會標題的深刻含義和結尾的妙處。

2、你是如何理解本文既是一首頌歌,又是一首悲歌的?作者全部的激情和深刻的思想,是怎麼體現出來的?

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將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

環節4拓展延伸

根據課文內容展開聯想,請學生就《他有足夠的理由活下去?》這幅漫畫聯繫實際,展開討論。

好處:此環節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同時也解決了我們的教學目標2。

環節5課後作業

好處: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做到學以致用。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設計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太陽》說課稿 11

教材解讀

本篇課文的作者憑着豐富的想像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代表了不同的季節。夏季——綠綠的太陽掛在太空,給高山、大地、校園送來了清涼。秋季——金黃的太陽帶來金黃的落葉和豐收的果實。冬季——紅色紅的太陽溫暖了小朋友的手和臉。春季——彩色的太陽把大地打扮得多彩多姿。作者借用畫太陽表達了美好的心願,用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四季的變化。同時描繪了美麗的四季、美麗的自然、美麗的生活。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方法目標;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通過自讀、同桌讀、展示讀等多種方式來感悟課文的內容,在讀文中獲得語言的美感。

3、情感態度目標: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願。

教學重點:認識掛、臉等1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通過畫 太陽要表達的美好心願。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上課開始,我採用談話的交流方式,引入本課。最後一個問題“四個太陽到底是怎麼回事?”讓學生產生疑問並能帶着問題去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初步識字

出示生字詞,採用自讀、小老師領讀的方式進行。然後再糾正字的讀音。

2、探討識字方法

全班交流,談自己是怎麼樣記住生字的。這樣能加強學生利用拼音及已有的識字經驗自學生字和同學間互學的引導。目的是逐步培養低年級

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能力和方法。

3、複習鞏固生字詞

(三)激發興趣,感悟課文

第一步:提出主線問題,讓學生通過動手畫一畫的學習方式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太陽。

在這裏,運用的是“自主擇讀”的策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來讀。

第二步:重點講讀第二自然段。注重重點詞進行朗讀感悟,其中穿插練習說話部分。

第三步:總結學習的方法。

第四步:會用學習方法學習其他的段落。

(四)昇華:通過說一說你想畫個什麼樣的太陽送給誰?感受大家的美好心願。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四個太陽》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作者憑藉着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在四個不同的季節立畫四個不同的太陽,表達了作者善良的心得與美好的心願。這樣的課文有景,有情,有境。在寫法上纔有並列的形式,讓人讀來朗朗上口,其間運用形象擬人的手法,充滿了兒童情趣,從訓練角度來看本文是對學生感知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熟記語言,創造訓練語言的好課文。

2.說學情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動,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性,很容易對新鮮的事物,活動的事物產生興趣。思維方式以形象,直觀爲主同時又存在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差的特點。

3.說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和理解,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以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認識“掛,街”等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溫暖,凍僵”等詞語。

(2)過程方法目標: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集中精讀,賞讀中積累詞彙,獲得語感美。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作者畫太陽體會作者美好的心願。

4.說重點難點

《小學語文教學法原理》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是關係到培養讀寫能力和發展智力的一種發展性閱讀。因此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因爲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他們的閱讀能力,要在語言文字中真正品出語言的味道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文的教學難點是理解不同太陽的含義。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情景教學法:理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文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情境。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與美麗的畫面中進入課文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朗讀慾望,更加深入形象的感受理解課文。

朗讀教學法:“讀”時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

語言訓練法:學以致用,不管如何學最終是要回到自我表達,這樣才能使文本變成自己的知識,爲以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說學法

與教學相應,以學生爲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索,感悟,朗讀四結合的學習方法。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三.說教學流程

1.組織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由於我上第二課時,當然少了新鮮感。學生很容易厭煩,所以剛開始時的組織教學就會顯得尤爲重要。所以我在剛進教室時就與學生做了一個有趣的遊戲,我拍手或做其他的動作,要求學生和我做相反的動作,這樣他們會興趣大漲。有了這樣好的狀態,那麼學習的動機就會極易被調動起來。

2.感受課文形象,領悟課文神韻

學生在萌生“激情”之後,緊接着就是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文學巨匠巴爾扎克說過:“作家必須看見他所要描寫的對象。”因此,在引導學生從進入“品讀”的過程中,我總是飽蘸着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用圖畫的、音樂的、表演的藝術形式,在學生面前再現課文描寫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並在感受課文,領悟課文中,緊抓學生看,聽,說,讀的訓練,同時注意各部分的銜接過渡,力求毫無雕飾,自然流暢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我先範讀課文,讓學生注意聆聽,並提出要求,“看看自己可以聽到什麼?”在聽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感受課文的感情還可訓練學生的聽話能力。隨後的教學中我沒有按照課文順序與四季順序來進行教學,而是在學生讀完課文後先說出自己讀懂了什麼?並隨機設計問題“爲什麼他要畫不同的太陽送給不同的季節”然後順着學生的回答進行教學。如:學生回答“冬天畫了紅紅的太陽是讓冬天變得暖和。”

我先讓學生觀看冬天的圖片,聽冬天呼嘯的北風,這樣孩子們很快的進入情景,感受到的冬天的寒冷。我有隨機問道“你們站在操場上的時候有什麼感覺”“活動方便嗎?”在學生回答之後,我出示“凍僵”一詞,自然而然學生就理解了這個詞語。然後又讓學生觀看冬天出現紅太陽的場景,學生自然感覺到溫暖,也就理解了爲什麼冬天畫了紅紅的太陽,同時也在音樂中感受到了歡樂喜悅的情緒,這又爲朗讀做好鋪墊。在此後的銜接上我出示一個夏天的圖片,上面畫有紅紅的太陽,我問學生“現在這個紅太陽你還喜歡嗎?”答案不用多說,之後便進入夏天部分的教學,我按照“觀看情境——聯繫想象——朗讀感悟”的方法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接着進行秋天與春天的教學,這部分我主要讓學生感悟語言,訓練語言。爲了讓學生有話可說,我準備了大量的關於春秋兩季的圖片,美麗圖片自然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看了圖片之後會有話可說,這一有意識的讓學生抒發情感的語言訓練,學生自會深刻地領悟“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秋天是個金黃的季節”,教學難點也被輕鬆突破。最後結合圖畫抓住“邀請,多彩,香甜”等詞進行朗讀教學。使觀察,想象,朗讀相結合,進而落實教學重點。

3.在領悟課文的基礎上移情。

在學生通過觀察圖畫,聆聽聲音,感情朗讀中已被文本深深的吸引。這是他們已經是學習的主人,這是我順勢總結四季爲什麼畫不同的太陽的原因,然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認爲畫太陽的孩子的孩子是一個什麼養的孩子?”根據孩子的回答引出“有愛心,善良”這樣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美好的心願,情感目標自然達到。

4.在表達情感的語言中訓練抒情

學生感受加深了,情感自然會被調動起來,這是趁熱打鐵播放音樂《種太陽》在學生快要產生疲勞的時候音樂會讓他們爲之一振,當然聽的過程中要求他們注意歌詞,在音樂聲中學生情感是很容易被激發的,隨後一句“你想畫什麼樣的太陽送給誰?”這時候語言成了學生抒發感情的最好渠道,各種奇思妙想便會涌動而出,這樣既訓練了說話又真正變文本爲自己所用。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以節課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我在本課設計的板書是圖文結合,既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有利於複述課文

板書設計:

春(多彩)

夏(涼爽) 美好的心願 冬(溫暖)

秋(豐收)

五.說教學特色

本課設計以情感爲紐帶,以朗讀貫穿始終,加以語言訓練。,力求爲學生創設愉悅、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理念。課堂教學有情感紐帶的牽動、維繫,變得更富感染力和誘惑力。學生的好學精神得到更加有效的培養,促使他們在愛學、樂學中逐漸懂得了愛,懂得了熱愛崇高,追求美好,以至達到豐富知識,增長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獲得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太陽》說課稿 1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年級下冊第4課《四個太陽》,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板書設計、課堂評價、資源開發七個方面和大家一起來交流。

一、說教材分析

《四個太陽》是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文章。從一年級的教學要求:要讓學生認識到,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只要動腦筋,就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到二年級的教學要求: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可以看出教材的編寫意圖,從培養學生有動腦的意識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現了語文課程是實踐性的課程,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實踐和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教師不能以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四個太陽》這一課正是一篇有景、有情的好課文。它憑藉着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在四個不同的季節裏畫出了四個不同的太陽。表達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願。文章語言簡潔、生動、優美,充滿了兒童情趣,更對學生在進行感知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上起到了訓練作用。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意圖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第1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和能力目標:認識“太、陽”等13個生字,會寫“太、陽”等7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學習識字、感悟、交流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悟作者的美好願望和善良人格。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孩子要“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然處在低年級學段,那麼本文的教學重點就是指導學生識字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閱讀能力,本文的教學難點是理解“凍僵、多彩的季節”等詞的含義。

二、說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處於啓蒙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雖然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識字、寫字和閱讀能力。但如何體會作者的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還是具有一些難度的。從縱向的知識層面上我們可以看到,本組內容處在知識體系的最初階段,在以前學生們沒有從課本上接觸過這樣主題的文章。但是在一年級上冊的一些識字課程中都有滲透關於“動腦筋”這一類型的文章,並且幼兒園的一些如《人有兩樣寶》這樣的小兒歌、《狼和小羊》這樣的小故事,也在潛移默化地提醒着學生,讓學生意識到“遇到問題要動腦,大腦是我們的寶”。同時本組教材還起着啓下的作用,爲二年級上冊的第四專題“怎樣看問題、想問題”,二年級下冊的第四專題“用心思考、勇於創造”的學習做鋪墊。

三、說教學模式

在本文的教學中,我採用了以“快樂學習”爲主線的教學模式。我的教學模式分爲四個環節:

(一)激趣導入,快樂開始。

(二)自主識字,快樂分享。

(三)情趣閱讀,快樂感悟。

(四)快樂寫字,情感昇華。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快樂是什麼?其實,快樂就是一種心情,一種感覺。本文情與景交融,創與畫共生,是一篇充滿快樂的美文。如何引導學生到這快樂的文本中去快樂地暢遊?又如何讓孩子們享受到這具有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童真童趣?我想,應該引導這些一年級的孩子們在主動和積極的狀態中,去親歷語言文字的感悟和積累,享受到審美、創造的樂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情境創設法和以讀代講法。創設了一種有言、有色、有聲的教學情境,讓全體學生快樂地、有效地參與教學全過程。

四、說教學設計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本節課設計了以下六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猜謎激趣,快樂開始;

環節二:初讀課文,快樂升級;

環節三,讀文感悟,快樂正濃;

環節四,寫字之中亦有樂;

環節五:拓展昇華,令心飛揚;

環節六:結束本課,佈置任務;

下面我具體說一下每個環節的具體做法:

(一)猜謎激趣,快樂開始

富有趣味的開課,就像師生心靈之間的橋樑。我先出示一則謎語“晚上不見,白天出現,又紅又圓,照亮地面”,調動學生的思維;在學生猜出是“太陽”之後,我順勢在黑板上畫下一個太陽,接着問學生:“你們喜歡太陽嗎?爲什麼?讓我們來誇誇它吧!”學生的視覺、語言表達、想象等“多頻道”的開始運作,讓他們的心靈開始活躍起來。隨着學生的誇獎,我板畫出太陽的萬丈光芒“你們看,太陽聽了你們的誇獎,放出萬丈光芒來”,進一步拉近孩子與太陽的距離。然後提示課題:有一個小男孩和你們一樣,也告別喜歡太陽,他一口氣畫了四個太陽,將“四個”放大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說說讀了課題後的疑問:天上明明只有一個太陽,他爲什麼畫了四個太陽呢?他畫了四個什麼樣的太陽呢?這些疑問好像一塊塊磁鐵,吸住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初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快樂升級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首先範讀課文,讓學生在教師的範讀中初步感受到課文語言文字的優美,進一步激發他們“想讀”的衝動和慾望,接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放手讓學生自讀,教師提出自讀要求:一是藉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二是自學生字,看看自己能發現什麼;三是想一想小男孩畫了四個什麼樣的太陽,他把這四個太陽分別送給了誰。

在生字學習反饋中,主要採用多種形式讀生字,如指名讀、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等讓學生體驗讀的快樂;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在生字的鞏固中主要採用猜謎、做遊戲等方式,使學生感到識字無時無刻不充滿了樂趣。

在檢查學生讀課文時,指四名學生分段讀,讓聽與讀的學生互動交流,使孩子明白自己在讀或聽時應注意什麼。在學生交流第三個自學要求時,教師相機貼出“紅紅的太陽、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彩色的太陽”四張圖片,並在相應圖片後分別板書春、夏、秋、冬,讓學生明白課文的主線條和大致輪廓,獲得整體上的印象,在視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三)讀文感悟,快樂正濃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描寫的四個栩栩如生的太陽形象。我先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太陽形象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用圖畫、音樂、表演等多種形式,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想象、品味,讓課堂瀰漫快樂的氛圍。

在學習第1自然段時,結合多媒體畫面理解“清涼”一詞,感受到“綠綠的太陽”給大地帶來的陰涼;學習第2自然段時,讓學生走進文本,充當“金黃的落葉”,表演“邀請小夥伴”,既讓學生過了一回“表演癮”,又在表演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學習第3自然段時,創設情境“寒冷的冬天,北風呼呼地吹着,你站在大街上等車,等了好久好久,這時你的手和腳會有什麼感受”來理解“凍僵”一詞,感悟“寒冷”的反義詞就是“溫暖”;在學習第4自然段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領悟“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指導學生將觀察畫面與朗讀、想象與朗讀、表演與朗讀結合起來,有效落實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四)寫字之中亦有樂

本課時指導寫“太、陽”二字。在寫字之前,教師先表揚學生:“同學們讀得真好!看來,你們真的很喜歡這四個太陽。我們一起來寫寫它們的名字。”從而將寫字與課文形象結合起來,讓學生感覺到讀是一種快樂,寫會有另一番快樂。這兩個字比較簡單,教師可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的結構、筆畫在格中的佔位,再進行描紅書寫。在學生寫字時,要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五)拓展昇華,令心飛揚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我進行適當的拓展,讓學生們充分想象,畫“太陽與未來世界”,同時播放音樂《種太陽》,讓學生們邊聽邊畫,最後展示作品,發表想法,提出意見。這一設計,我把音樂、美術和語文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又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六)結束本課,佈置任務

1、把你的心願說給爸爸媽媽聽。

2、背誦課文。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意圖:我的板書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形象直觀地抓住重點詞語。這樣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思路,同時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爲一體。]

六、說課堂評價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課我主要從識字寫字、閱讀兩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識字寫字方面,要求學生會認本課的13個生字,學生在交流自己的識字發現時,我特別鼓勵學生用心去發現,不管是識字方法上的、還是偏旁結構上的,只要學生能發現,我都用欣賞者的眼光去看待,用欣喜的語氣去誇獎,實實在在地讓學生體驗到“自己能發現、會發現”是多麼自豪的一件事;寫字方面,能夠自主尋找關鍵筆畫,根據老師的範寫抓住把握框架結構,規範書寫“陽”一個生字;寫字姿勢要正確。識字寫字的評價在第二個和第四個環節中進行落實。閱讀方面:重在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朗讀讓學生學習識字、感悟、交流的方法。其評價重點在於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自主體會。閱讀評價的落實貫穿於第二個和第三個環節中。

七、說資源開發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大力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能否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直接決定着課程目標的實現與否。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開發了學生的生活資源,通過學生對自然環境的初步認知及其自身的生活經驗,初步體會課文內容,讓課文貼近孩子的生活。同時我還注重開發網絡資源,從網絡上搜集各種圖片,通過直觀的印象,讓學生體會不同季節的不同風光,同時結合課本上的關鍵詞語,做到心中有畫,畫中有詞。從而達到語言積累的目的。最後在第五個教學環節中,我採用了把各個學科整合到一起的方法,讓孩子把語文內容通過音樂、美術等的形式體現出來,從而實現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性。

《太陽》說課稿 1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21課《太陽》,我將從教材理解、教學策略、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四大版快來闡述。

【教材理解】

本課位於本冊教材的第六單元,主題爲“神奇的科技世界”,學習教材,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獲得相關的科學知識,同時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太陽》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採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課文內容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別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第二部分講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係。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學習說明文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二是更多地瞭解太陽的特點,培養熱愛科學的情趣。因此,我認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太陽的特點,難點是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爲了突破重點和難點,我準備用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第一課時:1、學習本課生字詞,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1-3段,瞭解太陽的特點。第二課時、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學習4-8段,瞭解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係。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生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組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制訂爲: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莊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較、殺菌、預防”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說教法】

是一篇說明文,它不是藉助藝術形象傳授知識的,而是在觀察某些事物的基礎上,用準確、通俗的語言來說明事物和傳授知識的。所以我是這樣來教的:1、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2、先扶後放,教給學生學習方法;3、藉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對課文的寫作方法的理解;4、注重對學生的人文性評價,激勵孩子自主合作,自主探究;5、通過朗讀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說教學過程】

我將用四個板塊的設計來實現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1、故事導入,激發興趣。2、初讀課文,認讀字詞。3、集體交流深入品讀。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我國教育家程頤提出:"教育未見其趣,必不樂學。"這就是說濃厚的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啓迪其智力潛能,並使之處於最活躍的狀態。因此,第一步,我採用學生感興趣的《后羿射日》神話故事導入新課。第二步,我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讓學生了解去探索太陽的奧祕。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首先,我給學生提出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書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課文講了太陽的哪些特點?本課課文思路清晰,這樣設計目的是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

第二步,學生自由讀書後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字詞教學仍是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重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因此,我利用課件出示本課生詞,學生自己讀,指名讀,老師相機指正多角度評價鼓勵學生,最後齊讀,加深記憶。

第三步,學生默讀,我提出: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寫太陽的三大特點的?哪些自然段是寫太陽與地球的密切關係的?

【這一環節,讓學生再次從整體上更深一步地感知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特點介紹事物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在快速閱讀中捕捉信息的能力,把學習權利交給學生,爲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三)聚焦特點深入品讀

第一步,指名學生交流課文講了太陽的哪幾個特點。教師相機板書:遠大熱

第二步,瞭解太陽的特點是本文的重點,我採用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先請學生默讀有關段落,體會一下文章是通過哪些詞句寫出太陽的遠、大、熱的呢?並畫出有關詞句,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四、聚焦“遠”字,習得學法。

【這一部分的教學,我意在教會學生掌握學習列數字,作類比的說明方法。授之以漁,爲下面兩個自然段的小組合作學習打好基礎。】

第一步,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哪些詞句突出了太陽離我們遠。

1、學生談到數字,教師相機總結:大家看,文章列舉了幾個具體數字就把太陽離我們很遠這一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再鼓勵學生談對步行和坐飛機兩個例子的體會。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子和列數字等說明方法說明太陽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這樣引導學生接觸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突破難點。

2、抓住“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學生自由讀後指名談談自己的體會。我會相機引導學生明白反問句更能突出太陽離我們遠。

學生通過讀書很容易能感受到太陽離我們很遠,這裏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陶行知說:"創造力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並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峯。

第二步,指導朗讀:通過朗讀深入感受太陽“遠”的特點。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情感的體驗和積累,而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因此恰當地、充分地運用朗讀手段,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和陶冶情感。】

第三步,我小結學習方法:同學們,剛纔我們通過抓重點詞句體會朗讀的方法,學習了太陽的遠,下面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自學太陽的“大”和“熱”。

五、聚焦“大”“熱”,自主學習。

這一環節,我意在指導學生怎樣學習,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給學生自主的權利,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纔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困生進行學習,以防他們無所適從。逐步培養學困生的能力。

第一步,學生自主學習,然後集體交流。

1、先指名學生讀描寫太陽大的段落。讓學生談體會,學生談到“130萬個地球”和“一個太陽”時,師相機提問:這樣比較有什麼好處?

衆所周之,合理的語言文字練習設計和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是相統一的,我在學生理解課文中有機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在比較的過程中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第二步,按照先展示讀然後談體會再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學習太陽的熱。

【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需要,隨機抓住學生彙報進行板書,使整節課亂中有序,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點,此板書簡潔明瞭,起到引領作用。

附:板書設計

21、太陽

遠1.5億公里

特點大130萬個地球

熱6000攝氏度

【說效果】

總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始終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爲宗旨,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思考,積極地去探究,注意發掘文本固有的教育因素,培養學生的情感。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延伸相結合,課堂成了學生展示生命活力與靈活性的廣闊天地,充分發揮文本啓迪人,教育人的功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太陽》說課稿 1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來自#,擁有專業的教學技術才無愧與我即將從事的教師這個行業,希望自己今天的說課不會讓大家失望。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本節課選自高中地理新課標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課將安排1課時的時間,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

這個時期的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了與太陽輻射有關的知識,在物理課中也學習波長的知識,這些爲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提供了很好的知識鋪墊。

學生平時對課本知識的學習比較重視,但是缺乏對課本知識深入挖掘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較弱,也沒有養成知識遷移的習慣。

那麼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將採用這樣一種教學思路呢?

具體說就是既注意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又注意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多角度,多層面豐富理解知識,注意知識的實踐性。

新課標中對本節課的要求是“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本章內容的主題是宇宙中的地球,本節課主要是爲了說明地球是一個既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而服務的。

針對本節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能夠舉例說出太陽輻射中各種波長不同的光。

2學生能夠說出太陽輻射和太陽常數的概念。

3學生能夠舉例說出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那麼有了這些目標,我將採用下面的哪幾種方法來實現呢?

根據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發現學習的方式,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而不是教師一味的講解和灌輸。所以我將採用下面三種學習方法組織教學:

1 知識遷移法

在心理學遷移理論中,注意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可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認知策略和思維操作方式的能力。

2 小組討論法

我在這裏舉一個例子,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還是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那麼交換一下就是兩種思想甚至是更多的思想。這就充分說明了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法

教學時,從學生周圍的生活出發,利用視頻等手段提供新的材料和問題情境輔助教學,對高中生來講,不能只談問題,要結合實例,拓展講解解決問題的途徑。

那麼這些方法我將應用到哪些知識點上來進行教學呢?

我的教學過程將分爲下面4個環節:

1 知識回顧,導入新課

2 知識遷移建立學科之間的聯繫

3 討論法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

4 課內外活動 理論聯繫實際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環節——知識回顧 導入新課

回顧已經學過的太陽輻射的知識點,讓同學們說出太陽大氣層的結構。

對於思維敏捷的同學可以複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對於知識掌握的不是很紮實的同學可以很好的導入新課,不至於造成知識的斷層。

第二個環節是知識遷移建立學科之間的聯繫,針對的知識點是太陽輻射中各種波長不同的光。

在物理課上同學們已經學習過了有關波長的知識,那麼請同學們說出太陽輻射中有哪些波長不同的光呢?

這樣從其他學科中提取地理信息,溫故而知新,通過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繫,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

第三個環節是討論法突破教學中重難點。針對的知識點是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這是本節內容的重點。

我會將學生分爲三組進行討論,歸納出太陽黑子,耀斑,磁暴和太陽風對地球的影響。

讓每一位同學在討論中都擁有一個角色,都有一個明確的責任和分工,讓他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團結合作的意識,享受到學習地理的樂趣。

在本節課的最後我將安排一場小型的辯論賽:

正方: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利大於弊

反方: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弊大於利

這樣創設了一種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真正活起來,動起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從而達到了使學生掌握相應知識,培養相應能力的目的。

傳統的教學形成了“教師教課本”“學生記課本”“考試考課本”的教學,使學生對於課本以外的東西不想學,不會學,所以我將給學生布置一個研究性課題,就是調查父母或其他親屬的手機信號質量問題,概括出影響信號的非人爲因素,說出太陽活動對通訊行業的危害。

從學生日常的生活和平時感興趣的話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節爲完成上面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模塊,從“是什麼”到“爲什麼”,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將其與學生的求知緊密結合在一起,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是學生的助學者,任務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完成任務的監督者,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夥伴”,實現教與學的互動,教師引導學生,學生啓發教師,最終實現教學相長。

我的說課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太陽》說課稿 15

一、教材分析:

《能量與太陽》是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能量》的第八課。本課是該單元的最後一課,在學生認識了電能,電與磁的關係後鏈接的一個相關知識點。其中涉及的能源爲煤、石油、天然氣。課文的編排是爲合理使用能源、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奠定理論基礎。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從生活中,從科學課學習中,對能量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已經在使用“能量”這個詞。他們知道太陽的光和熱是太陽能,知道食物能供給我們身體需要的能量,甚至知道電能、水能、風能。但是在學生的頭腦裏還沒有一個關於能量更一般意義的概念。 能量概念是抽象的,我們能觀察到的只是具體能量所產生的某種效應。本課不是從抽象的定義出發來演繹各種能量形式,而是選擇了學生較熟悉的煤來認識太陽能,瞭解我們現在使用的絕大部分能量都是來自太陽能的。

三、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煤、石油和天然氣所具有的能量都是儲存了億萬年的太陽能。

2、能源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人類正在開發新的能源。

過程與方法:

體驗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的重要性。

能將自己的分析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同珍惜能源、節約能源的觀點。

教學重點:認識生活中的能源及來源,節約能源

教學難點:探究、邏輯推理、想象等能力的培養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蒐集有關能源的資料

教師準備:煤的化石、能源儲量資料等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打算用下面這句話來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進行一項“超級大偵探的活動”,看下誰是真正的“偵探家”,能夠找出能量與太陽的關係。

這一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需要,形成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出本節課探究的主題。

二.偵探活動一:煤帶給我們的信息

用多媒體展示大量煤塊的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找出煤塊上面的蛛絲馬跡,看看煤塊上有哪些“線索”。

接着出示有關信息:

在研究煤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一些重要信息:

(1)我們常常能在煤塊上看到植物枝、葉的痕跡,甚至還發現了具有完整樹幹狀態的煤。

(2)埋藏的煤大多夾在古代沉積的泥沙變成的岩層中。

(3)煤在地下的岩層中是一層一層分佈的。

(4)億萬年前地球上氣候溫暖,雨量充足,植物生長非常繁茂

充分利用這些證據,讓學生小組討論,推測一下煤的形成原因。

學生可能的回答,是植物和樹木變成煤。彙報時,對學生的每一項猜測都要追問一個“證據是什麼”,“這樣想象的依據是什麼”。讓學生經歷這個過程是很有必要的。

三.偵探活動二:儲存了億萬年的太陽能

1. 多媒體播放科學家研究的煤的成因——“煤的形成過程”的短片

2.瞭解石油、天然氣的形成過程。

課前,我讓學生利用書籍、網絡蒐集能源的有關信息。現在,請學生根據課前收索的“線索”分組彙報說說石油,天然氣的形成過程。然後觀看視頻,瞭解石油、天然氣的形成過程。

小結:根據不少證據推測,石油、天然氣的生成也是古代低等動、植物,主要是繁殖量最大的浮游生物的遺體被沉積保存,經過細菌分解和高溫高壓而形成的。而天然氣比石油輕,所以常位於石油上部。

3、瞭解三大能源和太陽能的關係。

教師提出問題:煤、石油、天然氣是目前我們使用的主要能源,他們所具備的能量是從哪裏來的?它們與太陽能有關係嗎?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後各小組彙報交流的結論。這裏,應鼓勵學生充分表達,教師給予恰當評價。

通過研討,學生認識到:植物利用光合作用製造養料,長成“身體”,就是把太陽能轉化成了自己生長需要的能量,動物的食物結根到底也是植物,所以煤、石油天然氣最終是來源於太陽,是儲存了億萬年的太陽能。

4.引導學生用箭頭表示出“太陽能”、“動植物體具有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氣的能量”三者轉化、儲存關係 .

設計意圖:使學生學會用能量轉化、傳遞、儲存的視角去解釋描述身邊物體的變化。從認識身邊的能量和能量轉化擴展到宏觀的太陽能及其轉化與儲存,從比較純科學的認識能量到結合社會生活認識能源。

四.節約能源,尋找新能源

教師出示最新的《20xx年世界能源儲量表》,瞭解目前人類探明的煤、石油、天然氣的儲量及最多使用年限,爲了突出其有限性,我將數據設計成了醒目的紅色,旨在提醒學生,這些能源的儲量十分有限,不斷使用終將枯竭。

學生觀看後,教師提出問題:這個材料,告訴我們能源在如何變化呢? 學生思考後得出:這些能源越用越少,無法再生。

那麼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它們,讓它們爲人類的發展服務更長時間呢?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做?通過小組討論後,學生將認識到,節約能源是一個較好的辦法。

在這一課的學習中,爲了豐富學生的知識,我還將展示相關資料;將能源分類。黑色能源:煤、石油、灰色能源:核能;未來的綠色能源,風電太陽能,潮汐;藍色的能源:天然氣。同時介紹各種能源的優缺點,這也是爲學生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做一個輔助的教學。

學生問答後我給予充分的肯定,再啓發學生:我們還可以怎麼做,那就是尋找新能源,我適時加入以下的小結語,世界能源結構先後經歷了認薪紫爲主 ,以煤、石油、天然氣爲主的時代,現在正向天然氣爲主轉變。同時,水能、熱能、核能、風能、太陽能也得到更廣泛的利用,未來在發展常規能源的同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將受到重視。

課的最後,請各小組交流彙報課前收集的有關新能源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