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認識方程》說課稿

《認識方程》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認識方程》說課稿

《認識方程》說課稿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方程》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方程》說課稿1

一、教材簡析和教學目標

(播放視頻)剛纔,大家看到學生們正在輕鬆地玩,你能猜到這是哪部分知識點嗎?是的——《認識方程》,我將靜態知識進行了動態化處理。

評委老師,下午好!

《認識方程》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八冊的內容,屬於“數與代數”領域,學生已經學習“用字母表示數”,同時又是即將學習“解方程”的基礎。

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通過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含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生活情境中的等量關係;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經歷從生活情境中尋找等量關係到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等量關係的過程;

情感與態度:讓學生體會到發現、創造的樂趣,經歷數學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思路

我的教學思路是讓學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經歷“數學化”的過程---建立方程模型---然後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

本課的教學不拘泥於方程定義的文字描述,而是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經歷尋找等量關係的過程。

基於以上思考,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自主學習.感知方程;實踐運用,拓展延伸。)

三、教學過程

首先,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撲克遊戲、激疑引趣

我設計了一個“撲克牌猜數”遊戲。拿出13張撲克牌,分別代表數字1—13,讓學生從中任抽一張,不讓老師看見這張牌。然後跟學生說只要你們用這張牌上的數字按要求計算後把結果告訴我,我就能快速猜到所抽的數字。

學生應該會興致勃勃地上來抽一張牌,按要求計算後報出結果,比如得數是75,我猜到數字6,學生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再次玩遊戲,比如這次學生的計算結果是45,我猜到數字3.

(2)導入課題、提出問題

在激發學生的疑問和興趣後,我趕緊介紹幫我忙的就是數學王國中的“方程”,導入課題。(板書:認識方程)

然後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我順勢確定兩個作爲本節課將要研究的大問題。“什麼是方程?”“爲什麼要學習方程?”(板書:“什麼是方程?”“爲什麼要學習方程?”),關注學生問題探究意識的培養。

2.自主學習感知方程

我設計了四個活動幫助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經歷尋找等量關係的過程。

(1)想象遊戲

在學生明確“天平平衡,表示天平兩邊的質量是相等的”之後,我和學生們一起進入想象遊戲狀態:“伸出你的雙手,閉上你的眼睛,現在我們都變成了一架天平。請注意,您的左盤放進了10克砝碼,緊接着您的右盤放進了30克物體。此時此刻,左盤來了救兵——20克砝碼。親愛的天平們,oPENYoUREYEs,您現在怎樣了?”

(課件演示上面天平的過程.快速的)“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相等的狀況嗎?”學生很容易說出“10+20=30”。

想象遊戲中多感官的參與,幫助學生建立“等式”概念。

(2)不同方式表達

“同學們,我們繼續玩天平!”(課件動態演示:左盤先放一個櫻桃,右盤放20g砝碼)“要使天平平衡,該怎麼辦?”學生應該會說“在左盤放上物體吧”。(課件演示)在創設了櫻桃生活情境後,我尊重學生的已有學習經驗,開放地處理爲: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天平兩邊相等的狀況。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形:

a.生活語言櫻桃的重量加5克等於20克

b.生活+數學語言櫻桃+5克=20克

c.圖片+數學語言《認識方程》說課稿+5g=20g

d.數學語言X+5=20

“請思考:你覺得他們寫的都對嗎?這幾種表達之間有沒有什麼聯繫?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學生們在觀察、思考、對比、評價和選擇的思維撞擊過程中,逐漸清晰這幾種表達方式之間有着本質的聯繫:那就是等量關係完全相同。順利從物化天平中抽象出數學語言X+5=20,充分感受數學表達方式的優勢:簡潔明瞭。(板書:X+5=20)

(3)自我挑戰

緊接着,我拋出這樣一個問題“沒有天平了,你怎麼找平衡?”我將教材中後面兩個例題處理爲挑戰題。放手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小組學習彙報的探究學習過程。學生可能會知識正遷移地說“我在腦子裏想象有一架天平,左盤放4個月餅,等於右盤的340克”。也可能會說“我去找等量關係:兩個熱水瓶的盛水量+180毫升=2000毫升”。

緊扣本課的重點“在生活情境中經歷尋找等量關係的過程”,讓學生經歷由淺入深、由直觀到抽象的探究過程。(板書:4y=3402n+180=2000)

(4)闡述“方程”

(老師將黑板上的方程用紅粉筆圈起來)“同學們,這些都是方程!請仔細觀察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說說你理解的方程是怎樣的?”

此時,學生們已經比較充分積累了活動經驗,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方程也就水到渠成了。(板書: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3.實踐運用拓展延伸

這個環節我分層次設計了兩個練習。

(1)看圖列方程

學生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

(2)前後呼應、揭示謎底

“同學們,現在我們來看看“方程”到底是怎樣幫了我的忙呢?”我把撲克牌上的數看作X,根據之前學生的兩次計算得數現場編輯兩道題目。要求學生根據文字中的等量關係嘗試列出方程,然後我告訴學生,我就是通過解方程求出6和3,它們就是你們抽的撲克牌數字。

“那到底怎樣解方程呢?後面我們將繼續學習。”

利用“撲克猜數遊戲”資源,前後呼應進行解密的同時,讓學生參與共建課堂,將知識點指向“解方程”,也爲後面的學習埋下了伏筆,可謂一舉多得。

四、總結陳述

各位評委,剛纔我描述的這個教學過程,我認爲是一個“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的過程。主要是讓學生經歷將現實生活中的等量關係數學化、符號化的活動過程,然後運用方程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我並不是否定語言的交流功能,但是實際上,好多事情都是無法靠語言傳達的。”這是日本暢銷書作家養老孟司在《傻瓜的圍牆》一書中強調的一句話。我想,我們的說課也是這樣。

謝謝!

  《認識方程》說課稿2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是內容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方程》的第一課時。主要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分析及構思

本節知識,是在 “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編排的。方程是表示等量關係的一種模式,學習方程最重要的方面是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找出等量關係列出方程。教材編排時,創設了多方面的問題情境,使學生通過對多個實例的討論,發現了方程能刻畫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從而體會到方程的作用,併產生積極的學習願望。這對於學生學習方程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設計預案時,基本遵從教材體系。

二、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理解並掌握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2 、能力目標:正確地應用方程的意義辨別方程,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分類思想。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的學習品質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3 、情感目標: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獲取新知;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啓蒙教育。

教學重點: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學難點:正確區分等式與方程的含義。

以上是根據新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認識特徵而確定的。

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以學生髮展爲本”必須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高提供更爲有利的條件。那麼教師只能通過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及教材特點,這節課,我主要採用直觀教學法、演示操作法、觀察法等教學方法,爲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數學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學習數學,平等交流各自對數學的理解,並通過相互合作共同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我設計瞭如下三個方面的教學手段:

1 、用直觀的操作和演示,讓每位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理解和歸結出結論。

2 、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努力促進本節課教學目標的實現。

3 、充分利用身邊的事物,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能在輕鬆、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圍中理解、掌握知識。

說學法

爲了使學生獲取 “ 方程的意義 ” 這部分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知識的自信心。讓學生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識,培養學生探索、發現和創新能力。

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渠道,根據教學要求爲實施教學計劃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將教學過程分爲以下四部分。

一、藉助生活經驗,感悟等量關係

師談話引入:這是我們在科學課裏用到的天平,它和大家玩過的蹺蹺板非常相似。當蹺蹺板平衡時,說明蹺蹺板兩邊人的體重有什麼關係?(學生肯定會異口同聲回答道:一樣重)。那麼如果我在天平的右邊托盤裏放一個300克的砝碼,請你們在左邊放你喜歡的東西,使天平平衡,你會放什麼東西?(學生自由說,師引導學生體會到只要放上的東西的質量是300克都行)。接着展示教材例1天平圖,老師提問:看看這幅圖,誰能說一說這兩種東西的質量關係?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聯繫了生活實際,較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從自由放東西的過程中較自主的體會到等式的特徵(左右兩邊相等)。

二、探究學習,發現方程

出示例2情境圖

師問:第一張圖天平往左邊下垂說明什麼?(左邊物體的質量大)天平左邊托盤裏物體的質量可以怎麼表示?右邊的質量呢?怎樣用數學算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質量的不相等關係?另外三個算式請同學們自己填寫。

寫四個式子時,對學生的要求由扶到放。圓圈裏的關係符號都要學生填寫,學生在選擇“=”“>”或“<”時,能深刻體會符號兩邊相等與不相等的關係;符號兩邊的式子與數則逐漸放手讓學生填寫,這是因爲他們以前沒有寫過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與不等式。

教學至此學生陸續寫出了等式,也寫出了不等式;寫出了不含未知數的等式,也寫出了含有未知數的等式。這些都爲教學方程的意義提供了鮮明的感知材料。老師在這時及時指出方程的定義:像x+50=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讓學生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點是“含有未知數”,而且也是“等式”。

3.根據方程編數學情景。X+5=12,8x=48(大家都有能夠根據數學情景寫方程了,反過來,你能根據我的方程編數學情景嗎?同桌相互說來聽聽。現在我請一位同學說一說。)逆向訓練,有助於學生開闊數學視野。

四、 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內容,你覺得方程在數學裏、在生活裏有什麼用?(學了方程我們就可以很輕鬆的表示多個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老師覺得今天大家很能幹,其中,有46個孩子表現超級棒,有X個孩子還如果再認真一點,全班50個孩子就都超級厲害了。請大家根據我們班今天的表現情況寫一個方程。準備好了,跟老師一起說:x加……爲我們自己的精彩鼓掌。這樣,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學生易於接受。

五、個性作業。(A基礎題:書P2練一練第⑶和練習一⑴、⑵、⑶題;B拓展題:哥哥有180枚郵票,弟弟有60枚,哥哥借弟弟的郵冊看了後,弟弟發現兩人的.郵票一樣多了。你認爲發生了什麼事情?你能寫出一個方程嗎?你能想辦法驗證你寫的方程是否正確嗎?)分層對待,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同時又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慾望。

這時爲了使學生更深刻理解方程含義,老師讓學生對兩道例題裏寫出的其他算式不能稱爲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釋。

在學生對方程含義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老師讓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程,(實際我在這裏暗示了學生找方程只要從等式當中去找就可以了)通過這樣的提示學生就很容易理解等式與方程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包含與被包含關係。另外,這道題裏有既以x又有以y爲未知數的等式,使學生對“未知數”有正確的理解,防止把方程狹隘地理解爲“含有x的等式”。接着安排學生討論“等式和方程有什麼關係”,學生可能討論出一下幾個結論:

⑴等式包含方程。

⑵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⑶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⑷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對於學生的這些結論,我給予及時的表揚和充分的肯定,以調動他們學習的激情。

三、運用方程,解決問題

爲引出運用方程解決問題我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看來大家對方程已經很熟悉了,大家想想,你覺得學了方程有什麼意義呢?

1、看圖列方程:

出示試一試第一張情境圖。對於看天平圖列方程,學生已經很熟悉,因而很容易就能列出方程2x=500。教師追問:你列出方程的依據是什麼?(生回答:天平兩臂平衡,表示它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相等)。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列方程關鍵是尋找等量關係,這一題的等量關係就是天平左邊物體的質量=右邊物體的質量。接着出示試一試第二張情境圖,列方程表示帶括線的圖畫裏的等量關係。這裏突出的是兩個或幾個部分數相加等於它們的總數。這一題學生可能會找到多種等量關係,如:

⑴文具盒的價錢+筆記本的價錢=總價錢

⑵文具盒的價錢=總價錢-筆記本的價錢

⑶筆記本的價錢=總價錢-文具盒的價錢

列出的方程分別是:12+x=20、12=20-x和x=20-12。教師指出:提倡大家列第一種方程,第二種方程是可以的;但第三種x=20-12堅決不提倡。因爲這仍然是過去列算式的思路,不利於學生體會數量間的相等關係,對以後的學習也是有弊無利的。

2.根據題意列方程。樹上原來有x只小鳥,飛走了6只,又飛來了8只,樹上現在一共有23只小鳥。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尋找等量關係、列出方程,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

  《認識方程》說課稿3

【說教材】

《認識一元一次方程》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第一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的運算、代數式的基礎上,首次接觸有關方程的知識,是中學階段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開端,也是今後學習用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是學生體會數學價值觀、增強學數學、用數學意識的重要題材。

《認識一元一次方程》提取於學生的切身體會,其中滲透了數學結構模式思想和歸納、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必備的數學修養和素質。本課時是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課時的內容,設計了切合學生興趣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慾望。主動探究情境中包含的數量關係,體會方程是刻畫實際問題的一個有效的數學模型。

【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歸納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②感受方程作爲刻畫現實世界有效模型的意義。

(2) 過程與方法

①經歷和體驗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初步認識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建立相等關係,提高思維水平和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②讓學生理解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數學問題的嚴密性。

③嘗試在方程建模過程中,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體會數學與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

②敢於面對挑戰、大膽嘗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通過豐富的實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展現方程是刻畫現實生活的有效數學模型。

【教學難點】

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一元一次方程

【說教學方法】

給學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間。使整個數學活動生動活潑、成爲一個主動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有色彩、有動感的畫面,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

【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閱讀章前圖

內容1:請一位同學閱讀章前圖中關於“丟番圖”的故事。(大約1分鐘)

丟番圖(Diphantus)是古希臘數學家.人們對他的生平事蹟知道得很少,但流傳着一篇墓誌銘敘述了他的生平:墳中安葬着丟番圖, 多麼令人驚訝, 它忠實地記錄了其所經歷的人生旅程.上帝賜予他的童年佔六分之一, 又過十二分之一他兩頰長出了鬍鬚, 再過七分之一,點燃了新婚的蠟燭.五年之後喜得貴子, 可憐遲到的寧馨兒, 享年僅及其父之半便入黃泉.悲傷只有用數學研究去彌補, 又過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出自《希臘詩文選》(T h e G r e e Anthlg)第 126 題

目的:通過閱讀章前圖中的故事,激發同學們探索丟番圖年齡的興趣,進而引導學生通過列方程解決問題,感受利用方程可以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有效地模型。

內容2:回答以下3個問題:(大約4分鐘)

1、你能找到題中的等量關係,列出方程嗎?

2、你對方程有什麼認識?

3、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什麼?

目的:第一個問題考查學生根據等量關係列方程的能力,對於解方程這裏不做要求。第二個問題意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方程進行描述,鍛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第三個問題強調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尋找等量關係。

環節二:情境引入

內容:與學生共同分析完成課本呈現的五個情境:

(1)小遊戲:猜年齡

第一個問題學生可通過算術方法和方程兩種方法解決;

第二個問題只能通過方程解決,體現方程的進步性。

(2)小穎種了一株樹苗,開始時樹苗高爲 40 c,栽種後每週樹苗長高約 5 c,大約幾周後樹苗長高到 1 ?

如果設 x 周後樹苗長高到 1 ,那麼可以得到方程: 40 + 5 x = 100

(3)甲、乙兩地相距 22 ,張叔叔從甲地出發到乙地,每時比原計劃多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