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1

教學目的:

1、讓幼兒用油畫棒與水粉顏料相結合,畫出有趣的下雨天。

2、在幼兒想象畫出人物動態情景的基礎上通過有趣的玩色遊戲,學習色彩的明度,冷暖,色相對比。

教學準備:

1、色彩大拼盤圖一張。

2、幼兒用紙、筆、顏料、卡紙 、每人一份。各組棉籤、棉線、擦布若干。

教學過程:

一、認識色彩明度對比討論。(出示色彩大拼盤)

1、你們看到了這色彩大拼盤有什麼感覺?

2、上面有那些顏色?(有了這些顏色產生強力 對比)

3、那些顏色最亮?那些顏色最暗?那些顏色最深?那些顏色最淺?

4、怎樣使顏色變淺呢?(一種原色加白)

二、講解玩色方法

今天,我們來玩色彩冷暖對比,明度變化的遊戲。

1、色彩冷暖對比: 如畫雨點,我們可用五彩繽紛的顏色來畫。比如 色調畫彩雨時,首先要考慮畫紙底色的對比,最好用冷色的卡紙作雨天的.背景,如(深藍、紫色、黑色)等。

(試一試:師生一起在自己的紙上用棉線蘸以暖色爲主的顏料拖畫雨點或用棉籤點畫。)

2、色彩明度變化:如畫水花,我們可用筆蘸普藍或深藍色加上白色再加點水的顏料畫出有透明度的水花。(請幼兒試畫)

你們看這樣玩色有趣嗎?你們想玩嗎?

三、幼兒操作、探索

1、我們在玩色前,先用蠟筆勾畫下雨天發生的許多趣事的情景,然後用顏料在畫面上用棉線拖、棉籤點等方法進行玩“雨天、水花等有趣的玩色遊戲。

2、鼓勵幼兒大膽創作、想象、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去畫,去感覺色彩的對比,畫出有趣的下雨天。

四、欣賞、交流

1、讓幼兒互相欣賞玩色中又發現了什麼?

2、講一講,我畫的雨天人們在幹什麼,發生了那些”趣事“?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2

教材分析:

美術課程被公認爲是對創造力培養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而在幼兒園繪畫領域的人物畫繪畫活動中,常常出現幼兒不理解人物內心情感變化,無法產生共鳴,從而導致很難靈活地運用畫筆來創作,唯有機械地臨摹出人物面部表情。針對這一點,我展開了圍繞以人物有趣的表情變化爲主線,符合中班年齡特點,貼近幼兒實際發展水平的富有心理撫慰功效的主題式繪畫活動。本節課爲系列課程的第一課時,設計生動有趣、富有挑戰與創意的遊戲情節和操作環節等,旨在啓發幼兒通過初步觀察喜怒哀樂的表情下,人的眉眼鼻嘴不同的變化;給予幼兒發揮個性的自由,表現獨特個性的空間,在初步感知、瞭解人臉部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從而發展其想象力與創造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多感官參與,幫助幼兒理解喜怒哀樂時,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變化規律。(教學重點)

2.學習運用線條、色彩和形狀,初步繪畫出人物生動而豐富的表情。(教學難點)

3.鼓勵幼兒細緻觀察,激發其對人物畫的繪畫興趣。

教學準備:

1.幼兒用具準備:繪畫紙、彩筆、五官操作教具、小鏡子。

2.教師教具準備:音樂、展臺。

教學過程:

1. 師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遊戲情景中體驗高興、害怕、生氣等情緒。

2. 出示表情拼圖,請幼兒根據需求,自由選擇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臉型和五官造型來進行拼擺。

3. 交流小結:你拼擺出的'"臉兒"是什麼樣的表情,照着小鏡子學一下。

4. 提問:這樣的表情說明他心裏怎麼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幼兒回答:皺眉的表情說明他不開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說明他非常開心……

5. 教師小結:我們的心裏藏着一間小房子,當你不開心時,小房子裏就會黑黑的,塞滿了東西,感覺悶悶的堵堵的。如果這樣下去時間一長,人就會生病。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像出去走一走、聽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讓小房子打開窗,投進陽光,真正讓自己快樂起來。

6. 提供繪畫材料,請幼兒自由繪畫有趣的臉。(教師提出繪畫要求:幼兒邊照鏡子邊做出各種表情,啓發其認真觀察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並主動嘗試繪畫創作。)

7. 幼兒間講述自己的美術作品,遊戲:學一學(模仿好朋友畫紙上的面部表情)。

8. 自然下課。

活動延伸:

1.親子繪畫活動:微笑的媽媽,打呼嚕的老爸

2. 幼兒園季節課程:小樹葉的表情3. 結合日常生活,啓發幼兒善於觀察,會簡單的自我排解煩惱和幫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緒。

3. 在區角遊戲區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繼續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變化的規律。

4. 名畫欣賞:達芬奇《蒙娜麗莎》,畢加索《夢》,蒙克《吶喊》等。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認識樹葉的顏色、形狀和特徵,培養孩子仔細觀察的能力。

2、學習畫樹葉,提高孩子的繪畫水平。

3、遊戲"幫樹媽媽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審美情趣,培養孩子關愛樹木的意識。

活動重點:學會畫樹葉

活動難點:怎樣幫樹媽媽穿衣服才美麗

教師準備:樹葉的實物,課件《美麗的樹葉》,畫有大樹輪廓的圖畫紙

幼兒準備:彩色畫筆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讓幼兒聽兒歌《小松樹快長大》進入課堂,教師問:"小樹快長大離不開誰呀?"(樹葉,樹根,樹幹)"那大樹的寶寶是誰呀?"(樹葉)今天老師帶領小朋友學畫樹葉好不好呢?

二、觀看樹葉

1、教師出示樹葉:幾種形狀不一的樹葉:楓葉、竹葉、梧桐樹葉、槐樹葉、銀杏樹葉等。

2、讓孩子觀察樹葉的顏色(紅、黃、綠)

3、讓孩子觀察樹葉的'形狀(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讓孩子意會一下,不需要都說出形狀的名字。

4、讓孩子摸一摸樹葉的構造(葉柄、葉脈、葉片)

5、導入畫樹葉

三、學畫樹葉

1、讓孩子仔細觀察教師示範畫樹葉的步驟

2、孩子學畫,教師巡視指導

3、孩子練習畫樹葉

四、遊戲"給樹媽媽穿衣服"

1、教師播放課件《美麗的樹葉》讓孩子觀看樹葉的美麗。

2、大樹因爲有了樹葉而美麗,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樹葉都離開了樹媽媽,大樹不再那麼好看,而小樹葉多想念自己的媽媽呀!他們都想快快回到媽媽的身邊,請小朋友幫幫他們好嗎?

3、發給每個孩子一張畫有大樹輪廓的圖畫紙,讓孩子在上面添畫樹葉,可以進行創意性的繪畫,看誰畫得最美麗。

4、作業展示:評選出好的作品進行鼓勵表揚,把作業粘貼在好孩子園地上,以供大家觀賞學習。

五、戶外尋樹葉

在音樂聲中領孩子到外面去撿拾樹葉。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4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大拇指和小手指蘸黃顏料印出小鴨子的外形特徵,培養幼兒對手指印畫的興趣。

2、幼兒用紅、黑、藍三色棉籤各畫出小鴨子的嘴、脖子、眼睛及河面的波紋。

3、培養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教學準備:

紅、黑、藍三種顏料、棉籤、調色盤等

 教學過程:

1、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大拇指和小手指),我們一起來唱首《大拇指和小手指》的.歌好嗎?

“大拇指哥哥和小手指妹妹一對好朋友,今天,他們要一起做遊戲,小朋友想不想看他們做遊戲?

2、示範講解手指印畫小鴨子的方法,知道印畫的順序及方法。

①大拇指哥哥穿着黃顏色的衣服先出來了,(用大拇指蘸黃顏料在紙上印出鴨子的身體)你們看,大拇指哥哥一個一個分開站好了。

②小手指妹妹穿上黃衣服也出來了,有的站在哥哥的前面,有的站在哥哥的後面,有的站在哥哥的上面,有的站在哥哥的下面。(用小手指蘸黃顏料在鴨子的身體上下左右各印畫鴨子的頭)她們呀,和大拇指哥哥肩並肩手拉手地唱起了歌。(用棉籤蘸紅顏料把鴨子的身體和頭相連接)

③小手指妹妹可漂亮了,她頭上戴着一隻美麗的紅蝴蝶,她唱歌唱得更起勁了。(用棉籤蘸紅顏料畫上小鴨的嘴)

④他們“呷呷呷”的歌唱得非常好,老師要獎給他們一粒小黑豆,大拇指哥哥說自己比小手指妹妹大,小黑豆給她吧,小手指妹妹謝謝大拇指哥哥把小豆給她。

3、欣賞範例。

小朋友看看,現在變成了什麼呀?用小手指印出小鴨子的哪裏?小鴨子喜歡在哪裏玩呀?(用棉籤蘸上藍顏料在空白處塗畫上河面的波紋)

4、佈置幼兒作畫任務,指出有關注意事項,進行個別指導。

5、評價作品,老師以鴨媽媽的口吻表揚畫得多,動態不一的作品。

鴨媽媽來了,她來看看哪個小朋友把她的孩子畫得最可愛、最快樂。

小朋友,小鴨子玩累了,要休息了,請你們把我的鴨寶寶送回家好嗎?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5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紙編活動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紙編活動

一、生成活動

在我園的民族教育活動中,我班的民族工藝展示臺上,展示着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其中有各類編織的物品。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着一個竹編的小動物好奇地問:“咦?這是什麼做的呀?真好玩。”他的一句話馬上吸引來幾名幼兒。他們又拿起其它的幾件編織的物品,看着、摸着、說着。幾天後,班上的小朋友先後拿來了竹編、草編、布編、繩編等各種編織物。見孩子們的興趣越來越濃,我準備就編織開展幾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編織物品,激發幼兒參與學習的慾望。培養幼兒多種能力。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活動

目標:

⑴ 觀察編織物的特點,激發幼兒參與的慾望;

⑵ 瞭解幼兒對圖示的理解水平。

材料:各種編織物品若干,紙編作品若干,彩條若干,說明書一份。

過程:

⑴ 出示展示臺,讓幼兒欣賞,並介紹自己所帶的物品,找異同點,引導幼兒小結用的材料不同,都是編織而成的;

⑵ 教師出示紙編作品組成的畫面,讓幼兒欣賞,引起幼兒的興趣;

⑶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出示作品所用的材料,並出示相關的紙編說明書,提出探索問題上面符號代表什麼,和以前看過的.摺紙圖示有什麼不同;

⑷ 幼兒熟悉材料,嘗試看圖學習直編。

分析:幼兒對參與活動,尤其是說明書的投放很感興趣,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熱情,但是說明書的第五步對幼兒較難,需成人指導,所以在說明書的旁邊應投放相應的供幼兒拆編的紙編作品,提高對圖示的理解。

(二)操作活動(一)

小組活動㈠

目標:引導幼兒能自己看說明書,進行直線編。

材料:說明書,彩條及相關成品,教師邊觀察邊幫助小組。

過程:

⑴ 幼兒分組自選編織成品,學習看說明書直線編,發現說明書中圖示的規律;

⑵ 幼兒自由編織,教師輔導個別幼兒;

⑶ 引導幼兒在仿編後進行變化;

⑷ 請幼兒介紹自己作品。

分析:幼兒基本學會了看說明書,在第五步時,不少幼兒藉助旁邊可拆收的作品。但投放的彩條的寬度要有變化,以利於幼兒選擇組畫。幼兒的作品種類少,主要是因爲幼兒間的相互模仿和幼兒的感性經驗少所造成的。針對這種情況,應從豐富幼兒的經驗入手。

操作活動(二)

目標:引導幼兒自己看曲線編的說明書。

材料:說明書,彩條等。

過程:

⑴ 幼兒小組自學曲線編的方法;

⑵ 和幼兒共同總結曲線編織的特點,教師輔導個別幼兒;

⑶ 組織幼兒賞析幼兒作品。

分析:幼兒能根據說明書自學曲線編,個別幼兒不再需要教師的輔導,但有十名幼兒需旁邊的輔助說明纔可以編。

操作活動(三)

目標:

⑴ 鼓勵幼兒利用兩種編織方法編織出自己需要的形 象,

⑵ 鼓勵幼兒大膽地創新,並能與同伴協商合作。

材料:彩條,膠棒,各色彩紙,水彩筆,大白紙等。

過程:

⑴ 請幼兒自由組合,協商所要組合的畫;

⑵ 引導幼兒按自己的主題分工;

⑶ 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組畫過程中的分歧意見;

⑷ 作品展示,引導幼兒自評、互評。

分析:幼兒經過相互協商,把各自喜愛並想表現出來的作品歸納爲三類,並自覺分組,組合出的三幅畫是:海底世界、森林小動物、公園一角。幼兒情緒高,興趣濃厚,當不知道的形象出現時,幼兒會去相關的區域尋找答案。幼兒學會了協商解決問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另外,幼兒衝出了紙條的侷限,能使用多種材料進行組畫。(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屈老師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6

活動背景

中班幼兒能感知和發現常見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徵,並能進行分類。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開展了“有趣的圖形”主題活動。中班幼兒能運用繪畫、手工製作等方式表現自己觀察到或想象的事物,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能力水平,我們組織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發現不規則線條畫裏的幾何形狀,尋找出不同的小魚圖形,並能根據已有經驗進行添畫。

2.能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體驗圖形變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黑板,示範用線條畫1張(內含三角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裝飾好的不同形狀和不同裝飾方法的小魚範例4條。

2.線條畫5大張(內含三角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黑色勾線筆人手1支,水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線條畫範例,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師:這是一張神奇的線條畫,在畫裏藏着許多祕密呢,仔細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師:再仔細看看,線條畫裏還有和它一樣的形狀嗎?線條畫裏有其他的形狀嗎?

教學建議:在幼兒發現一種圖形後,引導幼兒繼續尋找相同的圖形,進行歸類;鼓勵幼兒在線條畫中尋找和發現不同的幾何圖形。

2.遊戲導入,示範尋找和添畫出魚的圖形。

(1)師:再告訴你們一個祕密,許多調皮的小魚就躲在這些形狀裏,跟我們玩捉迷藏遊戲呢,你找到它們了嗎?

(2)教師示範在其中一張線條畫中添畫出小魚外形。

①師:老師已經找到一條小魚了,想不想看看它躲在哪兒?(教師示範找一條長方形的小魚,添畫出小魚的眼睛、嘴巴、鰭、尾巴)

②師:xx形的小魚找到了,剛纔老師添畫了什麼,就變成了小魚了?

(3)幼兒嘗試尋找不同的形狀,添畫小魚外形。

①師:其他形狀裏也藏着很多小魚呢,誰找到了?試試把它們畫出來吧。(請兩名幼兒在線條畫中指出小魚,添畫眼睛、嘴巴、鰭、尾巴)

②小結:線條畫裏藏着圓形的小魚、三角形的小魚、長方形的小魚、半圓形的小魚。

教學建議:在教師示範添畫小魚外形時,如果有幼兒提出他已找到小魚,則請幼兒來示範添畫,教師可在一旁提示要添畫完整,可用“哪裏是小魚的頭”、“小魚的眼睛在哪裏”、“看看小魚還少了什麼”等進行提示。請幼兒來嘗試尋找和添畫時,提醒幼兒尋找與範例不一樣的圖形小魚,兩名幼兒可同時添畫不同形狀的小魚,這樣節約其他幼兒等待的時間,又給幼兒多種形狀的小魚外形的感受。

(4)出示裝飾好的小魚,貼在相應的圖形上。

師:我也找到了幾條小魚,你們瞧,這是圓形的點點魚、三角形的波浪魚、長方形的斜線魚、半圓形的小花魚,它們都穿上漂亮的衣服啦。

教學建議:裝飾好的小魚儘量選擇小圖形,因爲大多數幼兒在示範時喜歡找大的圖形,這樣裝飾好的小魚貼在相應圖形上,就不會遮住幼兒之前的範例,能較好地尊重和展示幼兒的創意。

3.幼兒操作,尋找和添畫魚的'外形。

(1)師:你們想不想找小魚?在桌上的線條畫裏還藏着許多各種形狀的小魚,裏面還有跟黑板上不一樣的圖形呢,找到小魚後就幫小魚畫出頭、眼睛、鰭、尾巴,還可以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我們趕緊去找一條吧。

(2)幼兒操作,教師提醒幼兒要添畫完整的魚,畫得快的幼兒可用水彩筆添畫魚身花紋。留意找到不同圖形的小朋友的作品。

教學建議:幼兒操作的線條畫比範例多了梯形和橢圓形的圖形,給幼兒更多挑戰和遷移經驗的機會。重點引導幼兒尋找小魚圖形,並添畫完整,鼓勵幼兒尋找多條不同形狀的小魚。

4.拼圖欣賞,分享圖形變化的小魚。

(1)拼圖遊戲。

與幼兒一起將操作桌子拼起來,使畫面變成大拼圖。引導語:中間的小朋友站兩邊,小魚小魚找朋友,變成一張大拼圖。

(2)分享交流。

師:線條畫裏藏着的各種形狀的小魚被我們找出來了,誰找到了跟黑板上不一樣形狀的小魚?有趣的圖形能變出有趣的小魚,你最喜歡哪條小魚?

師:喜歡找小魚嗎?線條畫裏還藏着很多小魚呢,我們把畫帶到班級裏去,繼續找小魚吧。

教學建議:拼圖遊戲時,可請幼兒幫忙一起拼桌子,讓他們親歷自己的作品變成大拼圖的神奇和驚喜;分享交流可用自己介紹、相互推薦、教師提示的方式講評,結合現場情況,幫助幼兒提升創作經驗。

活動延伸

1.將作品展示在班級美工區牆面上,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時,繼續尋找“藏在圖形裏的小魚”,繼續創作,讓大拼圖更加完滿。

2.可在美工區提供其他形狀的圖形紙,開展“圖形變小魚”活動,並展示孩子的作品,鞏固認識多種圖形,進一步分享添畫和裝飾的方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始終處於一種發現——創作——再發現——再創作的動態過程中,不斷給孩子帶來驚喜和挑戰。孩子興致盎然,畫面充滿稚趣。我發現“變化”是本次活動成功的祕訣,變化出新意,變化出神奇。

營造變化的遊戲情境。活動開始,“一張線條畫,藏着祕密”,一下就激發了孩子們發現的熱情;“圖形裏藏着小魚”,讓線條畫的範例蘊藏玄機,“和小魚捉迷藏”讓孩子們的發現之旅充滿趣味,操作時,孩子們不斷喊出“我找到××形的小魚啦”,可見,“捉迷藏”的遊戲情節已深入孩子心中;單幅畫變成大拼圖,讓孩子們的遊戲熱情再次升級,不禁紛紛感嘆:“哇,好大的畫啊,好多的魚啊!”活動的每個環節都是一個遊戲,不斷變化的遊戲,吸引着孩子們持續發現和創作。

採取變化的引導方式。示範添畫時,孩子提出了他已找到小魚,我就請他來示範添畫,改變了原先設定的教師首先示範的策略;3名示範幼兒的作品不盡相同,比如頭部位置、眼睛的畫法、鰭和尾巴的形狀,我一一給予肯定,避免了範例給孩子造成的思維定勢;變成大拼圖時,幾個男孩子主動幫忙移桌子,我就順勢說:“大家一起來幫忙,變出大拼圖嘍。”大部分的孩子都參與移桌子和拼畫的過程,雖然只有短短几十秒時間,但避免了孩子的等待,而且合作親歷變化,讓這一環節更有意義。

鼓勵變化的表現手法。幼兒操作時,我發現一些幼兒畫的眼睛、魚鰭和尾巴形狀各異,我還發現部分幼兒裝飾小魚採用混合的方法,如點點和線條結合,平塗加上花紋等,我鼓勵孩子繼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添畫和裝飾,並在結尾點評時,與全班孩子一起分享他們的經驗。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1、利用圖案畫裝飾花瓶,鞏固對稱、均等、中心花、邊花、角花等概念。

2、發展樂於設計樂於創作,熱愛繪畫的學習品質。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廢舊掛曆紙剪成的花瓶紙型。根據幼兒要求提供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1、工人叔叔燒出—批白色花瓶,但現在外貿出口需要把它們變成花卉的,請小朋友來裝飾一下,要求設計要精美,圖案要細緻,有中心花、邊花和角花。

2、幼兒可以說說自己準備用什麼工具,畫什麼圖案,達到小組內互相啓發的目的。

3、自己動手,繪製花瓶。

活動建議:

活動前教師找一隻用圖案畫形式裝飾的工藝花瓶,請幼兒欣賞。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8

目標:1、認識虛線和實線,學習畫圖。

2、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練習均勻的塗色

3、積極快樂的參加美術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過程:

1、 以故事的形式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熊貓拿着他最喜歡的氣球去草地上玩耍。突然颳起了一陣大風,等風吹過去後他的氣球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出示掛圖)

2、 探討氣球的畫法,教師示範。

師;小熊貓真可愛,我們來看看小熊貓有幾個氣球啊(引導幼兒數小熊貓手裏的線)

1)第一個氣球——塗色

師;我們來看看小熊貓的第一個氣球變成什麼樣了?

幼:沒有顏色

師:那我們來給他塗上漂亮的顏色吧,小朋友可以塗自己喜歡的顏色。老師喜歡紅色,所以我請紅色的蠟筆寶寶來幫我一起給小熊貓的氣球畫上漂亮的顏色。塗色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從上往下塗,而且要均勻用力塗,不能留白色。不過要小心點,顏色不能塗到氣球外面去了要不然氣球就破了哦。

2)第二個氣球——沿虛線畫實線。

師:小熊貓的第二個氣球被大風給吹破了,我們來想想辦法幫他把氣球修好吧。第二個氣球跟第一個氣球有什麼區別/

幼:第一個氣球的線沒有斷,第二個氣球的線斷了。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我們叫這個斷斷續續線條叫虛線,沒有斷的我們叫實線。我們把虛線之間的線段連接起來變成實線小熊貓的氣球就補好了。補好後我們再塗上漂亮的顏色,小熊貓的第二個氣球就找回來了。

3)第三個氣球——學習自己畫圓

師:哇!這個大風太可惡了,把小熊貓的氣球都吹不見了,現在請我們的小朋友給小熊貓畫一個漂亮的氣球吧。

3、 幼兒自由繪畫,教師在旁邊指導。

三:展示幼兒作品

師:小朋友們都把小熊貓的氣球找回來沒啊,沒找回來也沒關係我們下午接着找。現在請小朋友把你們的畫給旁邊的老師們看看吧,看老師們喜歡誰的畫,爲什麼?

【範例】

一、設計思想

喜歡畫畫,是孩子的天性,在紙上留下的每一根線條,每一個色塊,都是他們表達情感的結果。因此,繪畫便成了幼兒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方式。“新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遍地飄香的瓜果、金燦沉甸的稻穀、玉米……把秋天裝扮得多麼豐盈和美麗,更讓辛勤耕耘了一年的農民叔叔、阿姨們樂開懷、喜歡欣。在這碩果累累的美麗秋天裏,引領孩子們去感知秋天的美麗和富饒,去如同身受地感受、體會農村小朋友家豐收的無比喜悅心情,激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去表現這美好的景象非常的有意義。不僅讓孩子們的表現慾望得到了滿足,而且能很好激發孩子們心中對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嚮往和熱愛情感。爲此,我們中班組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品,選擇秋天豐收果實裏的典型性碩果——南瓜爲表現內容,以激發幼兒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慾望和情感,在愉悅、積極的感知、體驗後能拿起畫筆大膽、自信的表現出豐收的各種南瓜形態及其表達出豐收的快樂情景爲目的設計了這一繪畫活動。將以孩子們喜愛的遊戲形式和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貫穿始終,引領孩子們快樂、主動地體驗和學習。

二、教材分析

南瓜是秋天豐收果實裏的典型性碩果,其圓鼓鼓的形狀、黃、綠、棕交錯的顏色、清晰相間的脈絡構成的外形十分有特點,不僅會讓孩子們喜歡,而且適合中班孩子的繪畫表現水平,易讓孩子們獲得成功而體會到快樂。通過引領孩子們充分與南瓜親密接觸,觀察、感知、認識南瓜的外形特徵,在觀察、分析南瓜的外形結構的基礎上學習用橢圓形、線條、漸變色來創造性地表現出擬人化的“快樂南瓜娃娃”的外形特徵,感同身受地體會農村小朋友家豐

收的喜悅,不僅能有利促進孩子們觀察、分析能力、表現能力的培養和自信心的獲得,而且能促進孩子們社會性美好情感的形成。

三、學情分析

南瓜對於在城市裏生活的大多數孩子來說顯得很陌生。孩子們雖然吃過南瓜湯、南瓜餅等南瓜食品,但對於南瓜長什麼樣並不知曉。只有一些祖輩家還住在農村的孩子可能有所見聞。對於南瓜豐收的景象更是沒有感知過。要讓孩子們深切感受到秋天豐收的喜悅,並能大膽、自信、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可愛的“快樂南瓜娃娃”的形象,沒有濃厚的豐收景象氛圍的感染,不與真實的南瓜親密接觸是難以實現的。

平時發現,孩子們喜歡塗塗畫畫,但到正式的繪畫活動中讓畫具體的事物時,往往有的孩子就不敢下筆畫了。有的敢下筆畫的孩子顯得也很拘謹,畫得很小,放不開。反思其中原因,可能有兩方面:一是孩子們對組成物體結構、形態的線條、圖形等這些基本知識、技能認識、掌握不足,不知如何下筆,怎樣組合;二是缺乏大膽表現的自信心。南瓜的外形特徵看似不復雜: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橢圓形的,有的是葫蘆形的,身上都有許多清晰的經脈。但對於那些不敢下筆畫畫的孩子來說,從何下筆,怎樣畫仍是難題。如果不在方法和技能上給予清晰的引領和指導,讓他們知道從何畫起,怎樣來畫,這些孩子仍然不敢下筆而沒辦法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樹立不起繪畫的自信心。因此在課前,我們先作一些相關的鋪墊:認識並學畫橢圓形、各種線條,特別是表現南瓜外形特徵時將要用得最多的弧線(不同方向的:上弧線、下弧線、左弧線、右弧線)以及瞭解認識漸變色及其塗色方法。這樣會避免在一次活動中新的內容太多,孩子們接受、消化不了而影響學習興趣。

四、教學目標

根據《綱要》對中班幼兒在情感、態度、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目標要求,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接受水平以及對南瓜外形結構形態的分析,我們認爲,此次活動將從實現兩方面的目標來開展活動:一、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它滿載着農民們豐收的喜悅和快樂,引導孩子們去感同身受地感受和體會其中的喜悅,激發孩子們積極、愉悅地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南瓜這一秋天豐收果實對孩子們美好情感的形成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二、用橢圓形和線條能將南瓜的外形特徵較形象地表現出來,並能將之擬人化成生動、活潑的“可愛南瓜娃娃;,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慾望。引領孩子們學習用橢圓形和線條來表現出“快樂的南瓜娃娃”十分恰當,而且很符合中班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於是將活動的目標合理地擬定爲:

1、學習用橢圓形和弧線表現出南瓜的主要特徵。

2、嘗試用線條添加出南瓜的五官和四肢,將南瓜擬人化成“快樂的南瓜娃娃”。

3、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

五、重點和難點

只有當孩子們體會到豐收南瓜的喜悅,對豐收的南瓜產生喜愛之情,孩子們纔有表現南瓜的慾望;只有讓孩子們瞭解、掌握表現南瓜基本特徵的方法,他們才能大膽、自信、自如地富有創造性地去表現出栩栩如生的“快樂南瓜娃娃”的特徵和姿態。因此,將活動的重點擬定爲:

“感受到豐收的喜悅,能用橢圓形和弧線條表現出南瓜的主要特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要讓孩子們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地表現出表情、姿態不一的“快樂南瓜娃娃”對於孩子們現有的經驗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在活動過程中採取恰當的方法加以引導和指引。因此,將活動的難點確定爲:

“嘗試用線條表現出不同姿態的“快樂南瓜娃娃”。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只有讓幼兒全身心投入活動的教學纔是成功的教學,也是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以遊戲爲主要教學手段。”建構主義理論認爲:“課程改革使幼兒成爲課程的主體,學習不只是記憶,更是理解和創造的過程,師生關係不只是‘授與受’的關係,而是交互主體關係……。”“在課程活動方法上,應該注意探索的、親身體驗的、問題性的、合作性的學習。”在這些課程理念的指引下,爲了能讓孩子們積極、主動、快樂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很好地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根據中班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爲主的特點,採用遊戲式的手段來組織教學,並在活動中採用形象化的兒歌來幫助孩子們掌握基本的作畫方法,採取讓孩子們當“小老師”教畫南瓜的師幼合作方式參與主題範畫的講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注意以飽滿的熱情、富於啓發性、激勵性的語言和語態來感染和激發孩子們的參與熱情以

及大膽、自信地作畫的信心吸引孩子們充分參與活動,改變“教師主講、幼兒臨摹”的傳統框架結構。讓幼兒在愉悅的遊戲情境中繪畫,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和技能。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藉助電腦大屏幕展示農民叔叔、阿姨豐收南瓜的喜悅景象,並用許多南瓜實物和自制的滕、葉佈置一個“瓜園”。活動開始,播放豐收的樂曲,以“農村小朋友—丫丫”邀請小朋友們到她家幫她豐收南瓜引起孩子的好奇和興趣,引出活動,帶孩子們來到活動現場,然後以丫丫的口吻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充分觀察、感知“瓜園”裏南瓜的外形特徵和屏幕上農民叔叔、阿姨豐收瓜果的無比開心的快樂表情,引導孩子們幫丫丫豐收南瓜,同丫丫一起圍着南瓜隨着歡快的音樂跳豐收舞來慶祝豐收,體會豐收的喜悅,從而使孩子們不僅對南瓜的外形特徵有充分的感知和認識,而且引發了孩子們表現南瓜的慾望,爲後面學習畫南瓜的活動作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環節,學習用繪畫形式來表現南瓜的基本外形特徵。這一部分是活動的重點。孩子們只有掌握了表現南瓜基本特徵的方法後,才能在此基礎上大膽、自如地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地來畫出生動、形象的南瓜。怎樣才能讓孩子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畫南瓜的活動中來呢?我們首先用“丫丫”的口吻來引發孩子們用繪畫形式來表現南瓜的慾望:“我家豐收的這些南瓜好可愛啊!我好喜歡,想幫它們都畫一張漂亮的畫像,小朋友,你們喜歡它們嗎?可是你們離開我家就看不到它們了,有什麼辦法讓你們時常都能看到這些可愛的南瓜呢?”。然後始終以“丫丫”的角色組織活動,採取生動、有趣、直觀的方法引領孩子們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中去學習畫南瓜的基本特徵:一、出示用橢圓形和弧線組合畫成的圓形南瓜圖,引導孩子們觀察、發現圓形南瓜圖的外形組成結構:“這是我剛纔給圓圓形狀的南瓜畫的一張像,你們看像嗎?仔細看看,是用幾個什麼圖形和幾條什麼線條組成的?這個圖形象什麼?這些線條是什麼線?是南瓜的什麼?猜猜我是先畫什麼?再畫什麼?纔會把南瓜畫得這麼形象?”讓幼兒憑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來分析、猜測。二、“丫丫”用邊念兒歌邊根據兒歌內容作畫的方法來介紹自己的畫南瓜的方法:“小丫丫畫南瓜,先畫一個雞蛋蛋,再加兩半雞蛋蛋,左弧線畫一半,右弧線畫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夠大,再來加兩半,左弧線畫一半,右弧線畫一半。哈哈!大南瓜畫好了,添個瓜柄拎回家”。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和藉助生動、有趣的兒歌來了解、學習南瓜基本特徵的畫法。三、出示順序打亂的畫圓形南瓜步驟圖,以“丫丫”考小朋友的方式來引領孩子們進一步掌握畫南瓜的基本方法:現在我來考考誰最聰明,學會了畫南瓜的方法和步驟,這些是畫南瓜的方法步驟圖,可順序不對,誰能根據我念的兒歌來找出正確的步驟圖?”“丫丫”每念出一句兒歌,便請小朋友們將相應的步驟圖找出來按順序排列。並不斷用誇獎的語言和手勢激勵孩子們,以不斷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當步驟圖正確排列出來後,引領孩子們看着步驟圖邊念兒歌邊用右手食指跟着空畫來加深對圓形南瓜畫法的掌握。四、引導孩子們在探討的過程中學習畫橢圓形的南瓜。採取讓小朋友們當“小老師”教“丫丫”畫的方式調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小朋友們,我好想也給橢圓形的南瓜也畫張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應該怎樣畫,哪個聰明的小朋友願意來當我的小老師教教我呀?”鼓勵幼兒大膽上臺展示、介紹自己畫橢圓形南瓜的方法,然後,老師以“丫丫”的角色引領大家討論:“畫的象嗎?”若畫得形象,方法得當,便引領大家學習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當,畫不形象,便加以引導:“畫得怎樣?哪裏不象,應該怎樣畫?”

第三環節:引領孩子們用自己學到的方法來大膽、自信地表現出自己喜愛的南瓜的外形特徵。首先引導孩子們學習合理佈局畫面,鼓勵大膽、自信地下筆畫南瓜,然後巡迴觀察,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孩子加以引導和指導,重點激發那些怕下筆的孩子的自信心,並給予適宜的幫助,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而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第四環節:引導孩子們嘗試用線條添畫五官和四肢,將南瓜畫像變成“可愛的南瓜娃娃”。 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孩子們按自己的意願用自己喜歡的線條來表現出“南瓜娃娃”的快樂表情和靈動的姿態。給予孩子們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地表現提供了機會和條件。爲了讓孩子們能用不同的線條富有個性地表現出表情、姿態不同的“可愛南瓜娃娃”,我們請孩子們上臺做出不同的快樂表情和擺出各種姿勢讓大家觀察、討論用什麼樣的線條表現恰當?怎樣表現?“xxx小朋友的表情可愛嗎?眼睛變成什麼樣?可以用什麼樣的線條來表現?誰來畫畫看?嘴巴呢?用什麼樣的線條來表現?手和腳什麼姿勢?用線條怎樣表現出來?”,讓孩子們充分感知後再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南瓜圖上添畫自己喜歡的五官和姿態,併爲那些繪畫表現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態的南瓜娃娃畫像給予他們啓發和指引。重點鼓勵孩子們自己創造性地表現,不要與別人的相同。

第五環節:“給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首先引導孩子們表述出南瓜有那些顏色?用什麼塗色的方法能將南瓜的顏色較爲恰當、美觀地表現出來?從而引導孩子們用漸變色的塗

色方法來裝扮南瓜:“可用那些顏色漸變來給南瓜塗色?怎樣塗才美觀?”然後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搭配給自己的南瓜娃娃塗上漸變色。

最後環節:用“丫丫”邀請小朋友和南瓜娃娃一起同她舉行“豐收舞會”的形式來讓孩子們在歡快的氣氛中愉悅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進一步體驗成功和豐收的快樂。讓孩子們美好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抒發和引發。

七、課前準備

(一)幼兒的學習準備:

1、認識並學畫各種線條,特別是不同方向的弧線,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特徵。

2、認識漸變色,掌握漸變色的選配和塗色方法。

3、知道秋天是瓜果、糧食豐收的季節。

(二)教師的教學準備

1、認真觀察、分析南瓜外形特徵,確定畫南瓜的方法和步驟。

2、精心思考、設計活動組織的形式、方法和引導語。

2、結合畫南瓜布驟圖創編生動、形象、有趣的繪畫步驟兒歌。

(三)教學環境的設計與佈置

1、在電腦大屏幕呈現農民叔叔、阿姨豐收南瓜的喜悅景象。

2、用許多南瓜實物和自制的滕、葉佈置一個“瓜園”。

(四)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

1、用橢圓形和弧線組合畫出的圓形南瓜形圖一張(不圖色)

2、圓形南瓜繪畫步驟圖一套。

3、不同可愛表情和姿態的南瓜娃娃圖。

4、形象可愛、表情愉悅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豐收舞曲》、畫紙、記號筆、油畫棒。

第二部分: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出示並操縱可愛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和活動的慾望:“小朋友們好!我是農村的小朋友,名字叫丫丫。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裏,我們農村小朋友家裏每天都要豐收許多的瓜果和糧食,今天我家又要大豐收了,我真開心啊,誰想知道我家今天豐收的是什麼嗎?是什麼樣的嗎?”“想知道就幫我一起去豐收吧”,帶幼兒來到佈置好的“瓜園”。

(二) 師生互動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導幼兒感受豐收的氛圍。(體驗豐收的喜悅和快樂,誘發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豐收的是什麼啊?哇,豐收這麼多的南瓜,可以用來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們大家一起吃了,我好開心啊!你們呢?”

(2)指大屏幕上:“瞧,農民叔叔阿姨們在幹什麼?他們爲什麼笑的那麼開心?我們同他們一起來跳豐收舞表達表達豐收的快樂心情吧”。(帶領幼兒圍着南瓜隨《豐收舞曲》的旋律開心地舞動身體)

2、引導幼兒感知獲取南瓜的有關信息。(瞭解、認識南瓜的外形特徵,爲繪畫南瓜作鋪墊)。

(1)以“丫丫”的角色引導幼兒:“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聞一聞,你發現了南瓜的什麼祕密?”(讓幼兒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徵)

(2)引導性提問:“南瓜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身體上有些什麼?摸上去有什麼感覺?頭上有什麼?(幫助幼兒梳理清對南瓜外形特徵的認識)

3、學習畫南瓜的方法(引領幼兒在積極主動的過程中掌握畫南瓜的基本方法,爲幼兒能富有個性地表現南瓜的外型特徵和姿態奠定基礎)

(1)出示用橢圓形和弧線組合畫成的圓形南瓜圖,以“丫丫”的角色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我給什麼形狀的南瓜畫的像?是由幾個什麼圖形和幾條什麼線條組成的?這個圖形象什麼?這些線條是什麼線?表現的是南瓜的什麼?”(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組成圓形南瓜圖的基本元素,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猜猜我是先畫什麼?再畫什麼?纔會把南瓜畫得這麼形象?”(訓練幼兒的分析能力)

(2)用有趣、形象的兒歌引領幼兒學習畫南瓜的方法。(通過熟練的演示和利用有趣、形象的兒歌幫助幼兒清楚瞭解、記憶畫南瓜的方法和步驟)

“丫丫是這樣畫圓形狀的南瓜的”,邊念兒歌邊演示畫南瓜的基本步驟:“小丫丫畫南瓜,先畫一個雞蛋蛋,再加兩半雞蛋蛋,左弧線畫一半,右弧線畫一半。哎呀呀!南瓜不夠大,再來加兩半,左弧線畫一半,右弧線畫一半。哈哈!大南瓜畫好了,添個瓜柄拎回家”。

(3)給圓形南瓜繪畫步驟圖正確排序。(引領幼兒在積極主動的狀態中加深對圓形南瓜繪畫步驟的掌握)

出示順序打亂的畫圓形南瓜步驟圖,讓幼兒根據“丫丫”念出的兒歌找出相應的步驟圖依次排列,然後並邊念兒歌邊用右手食指進行空畫練習。

(4)引導幼兒在探討的過程中學習橢圓形南瓜的畫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學習將

已學到的知識遷移和變通)

以“丫丫”的角色引領:“小朋友們,我好想也給橢圓形的南瓜也畫張漂亮的像,可是我不知道應該怎樣畫,哪個聰明的小朋友願意來當我的小老師教教我呀?”

鼓勵幼兒大膽上臺展示、介紹自己畫橢圓形南瓜的方法,然後,老師以“丫丫”的角色引領大家討論:“畫的象嗎?”若畫得形象,方法得當,便引領大家學習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當,畫不形象,便加以引導:“畫得怎樣?哪裏不象,應該怎樣畫?”

4、幼兒在畫紙上畫南瓜。

教師巡迴觀察,引導孩子們學習合理佈局畫面,鼓勵大膽、自信地下筆,重點激發那些怕下筆的孩子的自信心,並給予適宜的幫助,讓他們完成作品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而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5、嘗試用線條添畫五官和四肢,將南瓜畫像變成“可愛的南瓜娃娃”。(給予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地表現提供了機會和條件)

分別請幼兒做出不同的快樂表情和擺出各種姿勢,引導大家觀察、討論:“用什麼樣的線條表現恰當?怎樣畫?”

幼兒在自己的南瓜圖上添畫自己喜歡的五官和姿態,併爲那些繪畫表現能力不足的孩子提供不同表情和姿態的南瓜娃娃畫像給予他們啓發和指引。重點鼓勵孩子們自己創造性地表現,不要與別人的相同。

6、“給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練習漸變色的搭配和塗色方法)

提問:南瓜有那些顏色?用什麼塗色的方法能會把南瓜娃娃打扮得更美?可用那些顏色漸變來給南瓜塗色?”

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漸變顏色搭配裝扮自己畫的南瓜娃娃。

7、同“南瓜娃娃”一起開“豐收舞會”。(展示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隨着歡快的《豐收舞曲》旋律快樂地向大家展示並有節奏舞動自己的作品。

第三部分:教學後記

這是一個根據我們中班組教師對有效性繪畫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感到困難而從所當前所開展的主題活動《我愛秋天》中選擇、確定出來進行“一課多研”活動的設計、觀摩與研討後,羣體智慧優化出來的有效性繪畫教學活動方案範式。整個研討過程歷經了四次觀摩與研討活動。第一次活動中,教學策略採用:“觀察南瓜、給南瓜粘貼上不同的形狀的五官讓它變成南瓜娃娃、學畫南瓜、展示作品。”在學畫南瓜的過程中,老師逐一講解、示範不同形狀南瓜的畫法。

教師親切的教態,生動的語氣吸引着孩子們積極地去參與活動,活動氣氛看似熱熱鬧鬧,但到幼兒自己作畫時,許多卻不敢動手畫。導致老師一一去把着孩子們的手才能畫出來。活動後,我們及時進行研討、分析其原因,認爲老師教學畫的方法仍是注入式的傳統方法,沒能給予孩子們充分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練習的主動學習的機會,孩子們被動接受,故印象不深,掌握不到位。並認爲,採用“先畫一個大圓或橢圓,再在其中畫出幾條縱向的弧線表現南瓜的經脈”的表現方式不能將南瓜的外形特徵形象地表現出來,通過認真觀察、分析南瓜的外形特徵後認爲:用中間一個橢圓,兩邊4條以上的弧線組成的圖形來表現南瓜的特徵較形象。

並且發現,活動中缺少豐收的氛圍,可創設豐收情景來增強氣氛。於是第二次活動,教師根據前次研討中的討論,結合自己的一些有益經驗優化了活動方法:佈置了豐收場景,繪製了由中間一個橢圓,兩邊4條弧線組成的南瓜圖。在學習南瓜畫法的過程中,先出示畫好的南瓜外形結構圖引導幼兒觀察:“南瓜圖是由什麼圖形和什麼線條組成的?”,讓幼兒發現其組成元素後,再採取提問式的方法引導幼兒學習畫南瓜,並進行空畫練習,接着鼓勵幼兒在紙上給南瓜畫像當老師教老師學畫採取形來表現南瓜的特徵較形象。當孩子們畫好後又才引導孩子們學習用橙色和黃色進行漸變地給南瓜圖色。由於教師準備的範畫得當,活動程序和引導清晰、有序,讓孩子們易於接受,讓孩子們很好地掌握了方法,因此作畫時孩子們均能大膽、自如地表現南瓜的外形特徵,且也較形象。但覺得仍然缺乏豐收的濃郁氛圍以及沒有活躍的課堂氣氛,導致孩子們的參與活動不那麼積極,分析原因認爲是老師的沒有飽滿、熱情的情緒和富有感召力的語言來感染、帶動孩子們。

同時發現省去表現南瓜娃娃的表情和姿態的環節讓孩子們失去了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現的機會。於是又在此基礎上優化了活動方案後開展了第三次研討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執教教師不僅創遍了直觀、有趣的兒歌來幫助孩子們記憶作畫步驟,而且還繪製了步驟圖引導孩子們通過聽兒歌排列步驟圖的方式來進一步鞏固、記憶畫南瓜的方法。注重引導孩子們在探索、發現、練習的過程中去主動學習。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爲,活動時間太長,可減少念兒歌反覆畫和空手練習畫的次數。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應再富有感召力些,課堂氣憤會更好。

決定在此基礎上全面優化目標、方法、策略與過程後再開展一次較爲優質、有效的活動。就這樣,全體教師吸納了前三次活動中的優點完善了方案後又開展了第四次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啓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春天常見水果的名稱和形狀。

2、表現前後重疊的關係,學習簡單的構圖設計。

活動重點:瞭解常見水果的名稱和形狀

難點:表現水果前後重疊的關係

活動準備:幼兒美術用書《春天的水果》、剪刀、膠棒等

活動過程:

1、認識水果,瞭解它們的名稱和形狀

教師出示相關水果的圖片。

“你們認識這些水果嗎?它們叫什麼名字?它們是什麼形狀的?”

(教師和幼兒共同給這些水果命名,觀察它們的外形特徵。)

2、理解簡單的`重疊關係和構圖

(1)幼兒來擺放水果

使幼兒理解水果的重疊關係

“當這些水果都要放在一隻果盤裏時,怎樣放才能覺得很舒服呢?”(幼兒邊放邊交流)

(2)教師幫助幼兒瞭解近大遠小、前後重疊等空間概念。,初步瞭解構圖的均衡性。

3、幼兒操作

幼兒將美術用書上的水果圖案剪下來,在擺放的過程中,體驗“近大遠小、前後重疊”的空間概念。

4、相互欣賞製作好的“春天的水果”。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10

活動目標:

1.觀察、交流,知道用 1個圓至幾個圓拼貼、添畫,可以變成各種有趣的事物。

2. 遷移已有經驗,藉助範畫擴展想象,創造出各種有趣的圓形事物。

3. 樂意參與美術創作活動,體驗創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三種大小(大、中、小)的圓。

2.由圓變成的物體範例。

重點和難點:

重點:指導幼兒能用一個至幾個圓變成各種物體

難點: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製作和別人不同的作品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看過魔術表演嗎?是什麼魔術表演 ?你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 師:我來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變魔術要有道具,下面把道具請出來。(出示大、中、小三個不同顏色的圓)

問:這是什麼?它們有什麼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

師:今天我要用圓變魔術,那怎麼變呢,你們要睜大眼睛看,看誰能發現老師是怎麼變的。

二、瞭解圓能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㈠欣賞一個圓變成的各種有趣的東西。

教師表演魔術:在一個紅色圓上畫上蘋果的葉子就變成蘋果了。

問:我是怎麼變的?

師:要把圓變成蘋果,離不開這隻神奇的筆,只要畫上幾筆,圓就會變成有趣的東西了。 問:你學會了嗎?給你們一個圓,你要把它變成什麼呢?

幼兒自由回答,指名到前面用圓變魔術,並說說是怎麼變的。

小結:這個魔術你們已經會了,其實用一個圓變魔術很簡單,小班的弟弟妹妹都會,你們看他們變出了很多不同的東西。(出示幻燈片:範例)。

㈡討論。

師:咱們要變更難的魔術,用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變魔術,你會嗎? 指名讓幼兒說說會用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變成什麼物體。

師:其實用多個圓還能變出很多東西,不是你們不會,只是你們沒想到而已。請欣賞(出示範例幻燈片)。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㈠交代任務。

師:你們知道了圓可以變很多東西,那你們想不想親自動手變一變?

1. 不同級別的魔術師。

出示作品展示板。

師:你想成爲什麼級別的魔術師?

合格的魔術師:能用不同數量的圓變出簡單的東西。(可以看範例:氣球、小雞、毛毛蟲……)

優秀魔術師:能用不同數量的圓變出比較難的東西(如:葡萄架上掛了一串串葡萄、草

地上有許多小雞在吃草、盛開了許多的花還有美麗的'蝴蝶等)。

特級魔術師:變出了和別不一樣的、圖片上也沒有的東西。

注:出示範例。

2. 介紹材料、提要求。

師:有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請你們先想好你想用幾個圓變成什麼東西,然後找到你所需要的圓,用膠棒把它粘在紙上,再把它添畫好。我們小朋友把圓變好了,可以互相參觀,也可以請後面的老師參觀,告訴老師,你把幾個圓變成什麼東西了。最後,把你的作品貼到展板上。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鼓勵他大膽變圓。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變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

4.評價。

誰的有創新。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11

活動目標:

1、能夠用手工製作等表現自己觀察到或想象的事物。

2、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溫暖,愛父母、長輩。

3、喜歡承擔一些小任務。

活動準備:

棒棒糖圖片、實物棒棒糖、彩泥、吸管。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我的家人。

2、教師和幼兒講解長走活動的目的並給幼兒分配小任務。

基本部分:

(一)

1、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棒棒糖的圖片。

2、幼兒討論有什麼味的棒棒糖並研究如何製作棒棒糖。

(二)

1、幼兒選取自己喜歡顏色的彩泥。

2、把不同顏色的彩泥分別搓成細條。

3、將搓好的.彩泥細條一圈圈的捲起來。

(三)

把做好的棒棒糖一側插上吸管進行展示。

結束部分:

琪琪小朋友所做的棒棒糖,顏色搭配合理,操作方法準確。而且在顏色的選擇上具有自己的想法。

活動延伸:

小朋友把自己所做的棒棒糖送給家人做禮物。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12

設計意圖:

點彩派是19世紀80年代法國興起的新印象畫派。一些畫家嘗試用原色色點組成畫面藝術形象,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我將點彩畫引入幼兒園的美術活動,讓幼兒通過點點畫畫進行表現表達,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力、創造力。

在“美麗的斑點魚”活動中,我注重讓幼兒獲得審美感受和審美體驗,幫助幼兒積累有關點的多種排列和組合的經驗,使幼兒從中吸納一些元素,從而完成從模仿到重組到再創造的過程。

第一個活動環節是通過引導幼兒觀察斑點魚的局部,發現點從簡單到複雜、從黑白到彩色的變化組合,以引起幼兒對點變線和麪的興趣。

第二個活動環節是繼續引導幼兒欣賞魚身上各種用點組成的圖案,幫助他們進一步掌握點的排列和組合方式,豐富他們的經驗,擴大他們的視野,爲後面的創作作好鋪墊。

第三個活動環節是鼓勵幼兒運用豐富、有趣的材料自主創作。通過引導幼兒操作和交流,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激活幼兒的思維,使他們體驗再創造的樂趣。

目標:

1.感受點的變化美、圖案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點畫小魚的不同花紋。

2.體驗點彩活動的樂趣。

準備:

1.裏面裝有點彩大魚的彩色袋(用粉色卡紙製作,根據裏面藏着的點彩大魚身上的圖案,剪出三個大小適宜的口子,並把它們做成可以自由打開的小門)。

2.點彩魚幻燈片,用淺色卡紙剪成的魚若干,由各色各樣的點組成的簡單圖案若干。

3.幼兒分組,每組的操作材料爲:記號筆、油畫棒、棉籤、胡蘿蔔、黃瓜橫切面、打孔機打出的彩色圓紙片、顏料、糨糊。

4.《水族館》的音樂,CD機。

過程:

一、初步感受點彩畫由點成面的造型和用色特點

1.出示彩色袋,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神奇的魔術袋,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着什麼?

2.逐一打開魔術袋上的小門,引導幼兒觀察點彩大魚的局部,發現圖案是由許多點組成的,感受其造型和用色特點。

(1)教師打開第一扇小門,請幼兒說說看到了什麼。

師:你看到什麼?這些點點組成了什麼圖案?

幼:許多點點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圓。

(2)教師打開第二扇小門,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感受點的造型變化。

師:這次你看見了什麼?還發現了什麼?

幼:像塊三角形的餅乾。

幼:我覺得像寶塔。

師:仔細觀察一下有幾個三角形?都一樣大嗎?是由什麼變出來的呢?

幼:下面有一個大三角形,中間有一個小一點的三角形,上面還有一個更小的三角形。它們都是用點變出來的。

師:小點點們一個挨着一個排着三角形的隊伍,三個三角形疊起來就像一個寶塔。

(3)教師請幼兒打開第三扇小門,引導幼兒觀察、感受點的造型和色彩變化。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打開最後一扇小門,看看這次的點點、圖案和剛纔的有什麼不一樣,有幾種顏色的點點。你最喜歡裏面的.什麼顏色。

幼:是美麗的小花。有紅色、綠色、黃色,很多顏色。

師:小點點們穿上了五彩花衣裳,變出了一朵朵美麗的小花。

3.欣賞由各色各樣的點組成的圖案,進一步感受點彩畫的色彩美和圖案美。

師:小點點們真能幹,你猜它們還會變成什麼呢?

(教師出示由各色點點組成的圖案,如由黃瓜橫切面蘸顏料點成的大圓點,由各種大小的點組成的長方形、橢圓形以及香蕉、草莓、小兔頭、鑰匙、勺子等圖案,以引導幼兒欣賞,拓展視野。)

(析:該環節按照由易到難、由黑白到彩色的順序,引導幼兒在觀察和欣賞中逐步發現點的大小、色彩、造型的變化,爲後面的創作作好準備。)

二、尋找大魚身上由點組成的圖案

1.出示完整的“魚媽媽”,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由點組成的圖案。

師:神奇的魔術袋裏到底藏着什麼呢?現在我們就把它請出來吧!你們聽到“芝麻芝麻關門吧”就閉上眼睛,聽到“芝麻芝麻開門吧”就睜開眼睛。)

師:原來是美麗的魚媽媽。魚媽媽身上有許多什麼?

師:魚媽媽身上有許多小點點,她是一條美麗的斑點魚。現在要請你們找一找,斑點魚媽媽身上有沒有我們剛纔看到的那些由點點組成的圖案?

幼:我看到了三角形。

幼:我看到了大圓和小花。

幼:我還看到了一根香蕉。

師:原來我們剛纔看到的圓、三角形、小花,都是魚媽媽身上的圖案。

2.播放幻燈片,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點彩魚,進一步感知點的色彩美和圖案美。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點點在美麗的魚身上還變出了什麼?(邊播放幻燈片邊和幼兒一起欣賞。)

幼:變成了一串氣球。

幼:變成了彎彎的線。

師(小結):小點點們可真神奇啊,能變成魚身上的各色各樣的美麗花紋。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點組成各種圖案。

師:如果請你用點點來變一變,會變出什麼呢?

幼:我想用小點點變出小海星。

幼:我想用小點點變一顆大大的愛心。

幼:我會變出草莓。

幼:我想變出一朵花。

(請幼兒徒手跟隨教師變一變。)

師(小結):你們有的用點點變出了小海星,有的用點點變出了愛心,有的用點點變出了草莓,還有的用點點變出了美麗的花,點點們可喜歡和小朋友玩這個“變變變”的遊戲了。

(析:這是該活動的難點。教師在引導幼兒邊欣賞邊交流的同時,要強化幼兒對圖案造型的感受,否則幼兒有可能因過於關注色彩變化,而忘記用不同大小的點去表現各種造型,從而影響幼兒對點彩風格的體驗和表達。)

三、嘗試創作點彩畫

1.引出魚寶寶,交代任務。

師:今天魚媽媽還帶着它的寶寶一起來到我們班。她想請你們也用大大小小的五顏六色的點給魚寶寶變出各種美麗的花紋。你想幫魚寶寶用點點變出什麼好看的花紋呢?

幼:我想變出太陽/我想變出三角形/我想變出蝴蝶。

2.介紹操作材料。

師:老師爲你們準備了棉籤、顏料、記號筆、油畫棒、黃瓜、胡蘿蔔、彩色圓點、糨糊等材料。你們可以嘗試一下,看看怎麼用它們變出點點和美麗的花紋來。

3.在《水族館》的音樂聲中,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造。

四、展示和欣賞作品

1.引導幼兒評價作品。

師:你最喜歡哪條魚寶寶?爲什麼?×××用點點組成了什麼圖案?用了什麼顏色?

2.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魚寶寶哪裏最漂亮,和別人的魚寶寶相比在圖案和色彩方面有什麼不一樣。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13

教學目的:

培養幼兒對刮畫的興趣。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培養其創造能力。

教學準備:

1、每位幼兒一張刮畫用的蠟紙。(用較硬的紙上塗上一層各種顏色的.蠟筆, 再用深色如棕色、黑色、或深蘭色等塗上覆覆蓋住底色。

2、 各種刮畫工具, 如竹籤、刀片、小勺、螺絲刀、叉子及各種形狀的齒狀積木、舊梳子等。

3、老師刮畫範畫一張, 已塗好的蠟紙一張, 刮畫工具一套。

 教學過程:

1、老師出示刮畫工具, 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這些叉子、竹筷和小刀 他們有什麼用處呢?除了你們說的用處之外, 他們可以用來幹什麼?

2、嘗試活動。

請幼兒用各種工具在已塗好的畫紙上試刮一下。 看看能畫出一些什麼圖案。

3、老師總結各種工具可以刮出不同的美麗的線條和圖案。

4、老師示範刮畫長頸鹿。

用竹籤刮出一個圓, 圓下有兩條線, 又是一個橢圓, 下面是四條柱子, 刮出眼睛和嘴巴、耳朵, 身上有色塊,

用小刀塊,脖子上的皮毛用梳子刮,長頸鹿見到小朋友十分高興, 就唱起了歌, 用叉子刮出波浪狀的五線譜。

5、出示範畫 請幼兒看一看、講一講, 老師用什麼工具, 刮出了什麼?

6、幼兒刮畫:請小朋友用各種工具來刮一張畫吧。

7、總結:重點表揚大膽作畫的幼兒。

這麼多美麗的刮畫作品, 我們來把它佈置成一個刮畫作品展, 請別的班級的小朋友也來參觀吧。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14

一、活動目的:

以學校的“魚峯歌圩”爲平臺,開展慶國慶繪畫比賽,讓孩子們用色彩鮮明的.畫來表達廣西的山水美、傳說美、山歌美。表達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對幸福生活的讚美,營造熱烈、喜慶的氛圍,並促進學校文化建設,決定在學校開展“魚峯歌圩,歌配畫”繪畫比賽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1年9月22——28日

三、活動對象:

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

四、活動要求:

1.內容要求:

參加繪畫比賽的學生以少數民族的人民“慶國慶”爲本次比賽主題創作一幅畫,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對幸福生活的讚美。

2.繪畫要求:

A.繪畫形式不限,兒童想象畫、剪紙畫、布貼畫等均可,繪畫材料不限。

B.畫紙統一用4開。

C.色彩要鮮明,畫面要清晰,整體色調要協調。

3.比賽設兩個組

少年組(4-6)年級兒童組(1-3)年級

五、作品報送時間、地點及要求

1.每班上交10幅作品參加比賽,上交時間:201年9月28日

2.政教處組織人員對參賽作品進行統一評比,並按比例進行表彰獎勵。(優秀作品展出在學校宣傳欄)。

中班美術活動方案15

活動目標:

1知道月夜的特點,能用油畫棒和顏料來表現夜晚月亮星星掛在天空中的美麗意境。

2能用語言描述學着用語言描述夜晚的安靜和甜美。

重點:學畫學畫月亮星星,用水粉畫背景。

難點:用語言講述月夜的安靜和甜美。

活動準備:教師範畫,油畫棒,水粉顏料,水粉筆,擦布,瞭解月夜的各種樣子,歌曲。

活動過程:

(一)引題,欣賞《搖籃曲》

師:小朋友聽這是什麼音樂啊?

幼:搖籃曲

師:是搖籃曲小朋友應該怎麼樣啊?

幼:睡覺

教師出示圖片

師:哦,天黑了,要睡覺了。媽媽坐在寶寶得旁邊哼着搖籃曲,搖着搖籃。寶寶閉着眼睛,安安靜靜的睡着了,外面的月亮和星星都笑眯眯的看着她們。小朋友猜外面應該是什麼時候啊?

幼:晚上

師:外面是怎麼樣的啊?

幼:黑黑,很安靜……

師:是不是很美啊?

幼:是的。

(二)教師示範

師:那今天我們就用畫筆把月夜畫出來。老師先來示範一下,今天我們要用新的方法,我們先畫星星和月亮用蠟筆塗上顏色,給他們塗上什麼顏色啊?

幼:黃色

師:現在我們要來畫背景了,我們用水粉顏料來畫,應該塗什麼顏色啊/

幼:黑色。藍色……

師:那老師每個顏色都試試看,塗水粉顏料的時候可以從蠟筆上塗過去,蠟筆是油性的,水粉顏料不會覆蓋上去。

師:哪個顏色最漂亮啊?

幼:深藍色……

(三)幼兒作畫

師:小朋友都說深藍色好看,那我們今天就用這種顏色作畫。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師:小朋友都把月夜畫好了,那你們跟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安靜的月夜你在幹什麼呢?

幼兒討論

(四)

師:小朋友回家以後都觀察一下,看看安靜的晚上人們都在幹什麼?

教材分析:“夜晚”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而且夜晚可以讓人產生很多想象,針對這個內容開展本次活動,結合生活中的觀察用水粉顏料來描繪,知道油畫棒是油性的,水粉顏料不會覆蓋上去。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用自己的思維,不同的.色彩來創作。同時在活動前引導幼兒回憶月夜,讓他們對活動產生興趣。活動反思:這是一堂美術活動主要是在幼兒學會蠟筆畫的基礎上,學會用水粉顏料畫背景。開始時我用搖籃曲和圖片引出晚上,讓小朋友說出夜晚的顏色,然後用顏料畫出來。這堂課的不足之處:一開始我用蠟筆示範畫星星的時候用黃色,應該用深色可以讓小朋友看得更加清楚一點。第二我限定了幼兒用黃色畫星星和月亮,忽略了小朋友的想法,應該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用他們喜歡的顏色來畫。總體來說小朋友對這堂課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畫的也挺漂亮的,不足之處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