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精選40篇)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精選4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精選40篇)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1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影片故事情節很簡單,充滿了好萊塢的傳奇色彩:被誣謀殺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銀行家安迪被判終身監禁來到了肖申克監獄。他的與衆不同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並最終結成了很好的朋友。安迪總是沉默寡言並儘可能地維護自己作爲一個正常人應該保有的一切。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用自己豐富的金融知識幫助獄卒們“合法”地逃稅,甚至幫助典獄長洗錢,以此換得一些對囚犯、對自己稍微寬鬆的待遇。他甚至不厭其煩地給州政府寫信,並在幾年後得到了迴應---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贈了圖書、唱機、甚至史無前例的監獄圖書基金—每年500美金。然而安迪終於從一個新來的囚犯那兒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殺的真相,當他向典獄長提出申訴的要求時卻遭到了粗暴的回絕。因爲此時貪婪的典獄長已將安迪當作自己謀取暴利的搖錢樹,他甚至不惜殺掉那個知情的囚犯從而將安迪永遠地留在肖申克來滿足自己對於金錢無止境的貪慾。安迪對於法律公正的幻想破滅之後,終於不動聲色地走上了救贖自己的道路—在一個月黑風高、閃電交加的深夜,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來挖成的祕密通道,重新獲得了自由。

影片中有幾句話是非常經典的。(1)瑞德:監獄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2)安迪: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於自己。瑞德:你指什麼?安迪:希望。瑞德:朋友,我告訴你,有希望才危險。希望能把人弄瘋,希望無用,你最好認命。

這無疑是部具有深刻內涵的影片。高大森嚴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象徵,彷彿我們在現實中經常遭遇的一種冷酷的權威的代表。當我們對自己還懵懂無知的時候,我們便開始不斷地接受這種權威的訓練、鍛造和暗示,我們不斷地被告誡要完全清除乾淨自己內心的道路,竭力地、由衷地接受它的教化,從而贏得它的獎賞,以期獲得我們做人的一切需求:被尊重並實踐自己單純的夢想。但權威卻正不可感知地、潛移默化地變成了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我們的心臟和呼吸擁有了權威所賦予我們的統一的節奏,而我們自己對此卻一無所知。他形象的表達了制度化之下的人是順從制度失去自我,還是懷有希望找尋自由。

它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讓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應該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從而珍惜你現在還擁有它的機會。因爲我們人類始終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才又拼命地去爭取奪回來,然後又不去珍惜。希望、自由、友誼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麼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繫嗎?

同時安迪的形象也刻畫得非常出色。他看上去懦弱,但實際卻非常堅強。他不怕毒打,堅持自己的意見。他聰明而有學識,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從沒忘記自己是個有尊嚴的人,從沒忘記希望和自由。

瑞德(獨白):於是呢,在完工前一天,49年春的公差犯人,在早上十點坐成一堆,喝着冰涼的啤酒。鯊堡歷來最狠的獄官請客,這王八蛋還裝大方呢。陽光灑肩頭,彷彿自由人,像在修繕自家屋頂,我們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安迪呢,他窩在陰涼下,臉上掛着奇異微笑,看着我們喝他的酒。你可說,他想拍獄方馬屁,或想博取囚犯友誼,但我認爲他只想重溫自由,即使只一剎那。

他敢於冒險卻很細心。當瑞德認爲用一把小錘要100年才能打洞逃生的時候,他實際只用了19年就做到了。他有信心和勇氣。

說實話,我被這部影片徹底的震撼了,灰色高大的圍牆隔開了目光,隔開了一切。漫漫無期的歲月,寂寞無望的日子,精神一點點被磨蝕,靈魂逐漸在扭曲,心靈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經感覺不到麻木。哀大莫過於心死,所謂的“希望”,“信念”已然連同他們的肉體一同被禁錮起來。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當一片羽毛緩緩飄蕩的時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優美的圓舞曲,因爲不管拿到的是什麼,巧克力永遠都是可口的。只有《費加羅的婚禮》響起的那個一刻,所有的犯人被這恍如隔世的聲音震撼了——一絲來自俗世的氣息帶着自由的感覺。哪怕只是剎那的停留,哪怕只如一個飛掠而過的閃光,卻似乎喚醒了囚犯心底裏一絲尚未完全泯滅的東西。或許這片刻的清醒,剎那的釋放,將帶來更沉重的壓抑,就如揭開傷口上的血痂。

《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2

最近看了部好電影,叫《肖申克的救贖》。感觸頗多。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叫安迪的銀行家因被污告殺人,無辜入獄,謀劃了二十年成功越獄的故事。肖申克是那所監獄的名字。希望和自由是貫穿整部影片的重要線索。而正是擁有希望和自由的信念,一個囚犯纔有能力有決心實現救贖自己。

安迪作了囚犯後,是否也失去了自由?我想,是沒有的。至少他會時不時地召喚自由的降臨。在陽臺上,陽光盡情散在他和朋友肩頭;他讓音樂飛遍肖申克,甚至是那最無人問津的角落,告訴每一個不自由之身,聽,這就是自由。他用六年撰寫了一段自由傳奇--那就是他一手復舒的圖書館。在裏面每一個不自由的人至少擁有一個讀書的自由權。正如影片所說有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爲它的翅膀太過耀眼。是的,安迪正是這種鳥。自由便是翅膀,一隻永不失翅膀的鳥,怎肯永屈於欄杆之下,畢竟鳥會飛。安迪用二十年用一把小刀挖出了鳥的翅膀,記得那夜電閃雷鳴。有五十個橄欖球場的長度的下水道又如何,置之死地而後生,何況那只是下水道。全身惡臭又如何,人的外在莫不過皮囊一張,何況只是髒了囚衣。正如破繭的蝴蝶,安迪從下水道鑽出時,上帝賜於了他渴望以久的翅膀,這雙翅膀不再是虛無飄渺的,它真實的如同手腳。喊吧,安迪,叫吧,安迪,讓雨水沖走蚩伏於你身上的一切一切的惡臭。哭吧,安迪,我想,正如天上的電閃雷鳴,淚和着雨一起殞落。

一個人因有了希望纔會想擁有自由。當希望佔據一個人的心時,他就會想“我需要自由”。畢竟自由有種魅力,它可以去觸摸希望。瑞德似乎最明白這點,至少他知道希望在肖申克不是件好東西,會令人發瘋。他學會忘記希望,告訴安迪希望不可再妄想。肖申克的銅牆鐵壁,足以讓一切希望成爲笑話。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失去希望的自由人。當他尋不到活下去的意義時,他選擇了死亡。死亡解脫自己又無礙於他人。生死對自己已毫無意義,對於他人又值什麼呢?老布,一個假釋犯,一個老頭子罷了。相同的命運似乎也要降臨到瑞德身上,然而安迪的一封信,幾張鈔票,填充了瑞德的希望空白。在老布辭世的房間,瑞德提起行李,起程了。爲看一看太平洋的海是否藍得正如他所希望的。

安迪是偉大的,一個人的自救,那是勇者,一個人自救的同時,又實現他人的救贖,那是聖人。芝華塔尼歐某個海岸邊,有家小旅館,旁邊有一條舊小艇。上面站着一個人,是安迪。安迪,看,瑞德來了,該出發了。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3

主人公安迪蒙冤入獄,被判終身監禁。無望的歲月裏,面對的不僅僅是惡劣的環境,兇惡奸詐的典獄長,更多的是內心的痛楚和體制對人性的控制和左右。他身處的監獄好似一條僵硬腐化,教條密佈般的鎖鏈。被關進去的人被鎖鏈鎖着,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思維,他們習慣於服從,習慣於“不犯錯”的活着。奇怪的是很多人對此沒有意見,甚至還把這裏當作自己的家和心靈歸屬的地方。

但是安迪是一個高學歷的囚犯,看似柔弱的外表下,他有一顆非常清醒的頭腦。他做的事,在常人看來——不可理解,然而他做到了:他不懈地寫信爲監獄的圖書館迎來的擴建的資金,他教那些'無希望的人'文化,他用十幾年的時間挖開了在朋友瑞德的眼中要挖600年的隧道,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裏,他通過這條生命的通道,在500尺的污水管道里匍匐前進,在地獄和天堂的一線之隔間匍匐前進,終於,在對那一片湛藍的天空和大海的嚮往下,安迪重獲自由,並且懲罰了有罪的典獄長等人。

很多時候,自由是自己爭取的。只要你沒有犯錯,何必怕惡勢力。只要你有聰慧的頭腦,石牆外的世界等着你去探索。只要你的毅力夠堅定,只要你的心夠絕,你的嚮往會隨之實現。只要你敢,只要你行動,一切都是能漸漸實現的。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4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位影迷。可是當我偶爾看到《肖申克的救贖》後,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影片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鏡頭都是值得慢慢回味的。儘管影片的大部分場景只是在灰色基調的監獄裏,可是你卻絲毫感覺不到壓抑,看《肖申克的救贖》就像聽一位老朋友的娓娓訴說。或許是因爲當前我的情緒多少有些低沉的緣故吧,我覺得《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一劑困境中的強心針。

由於典獄長利用安迪的知識和才能爲他洗錢,那個殺死他妻子的真正凶手的出現也未曾給安迪帶來一絲光明,那個可憐的孩子在典獄長與他在獄牆外的一次談話後而永遠的消失(越獄假象),所以安迪註定是一輩子不能離開肖申克的。在我們看來安迪應該徹底絕望了,然而命運青睞有準備的人,一把藏在聖經裏的岩石錘,一張掛在牆上足可以封住洞口的美女海報,再加上20年的時光(鑿洞用了19年),終於給了安迪自由。相信上帝,更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自由,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安迪不僅救了自己,救了好友瑞德,也拯救了黑暗的美國司法。

以下僅談談看《肖申克的救贖》的幾點體會:

1、環境改變人

影片中有一句臺詞“體制化”。該片中被體制化的象徵人物是監獄圖書管理員老布,他被關押了50年,這幾乎耗盡了他一生的光陰。然而,當他獲知自己即將刑滿釋放時,精神近乎崩潰,他竟要製造一起“殺人”事件,因爲他已經離不開這座監獄,他要繼續留在肖申克。

監獄使他們完全有時間被環境所征服,老布成爲環境的一部分,一旦脫離了原有的環境,一切失去了意義。他從內心深處依戀着那間剝奪了他的自由的監獄,所以在出獄後,完全迷茫了,他終於選擇了自殺來尋求自己永遠的寧靜。

2、即便別人有錯誤,也要在自身找找原因

安迪的妻子背叛了他,難道都是妻子的錯嗎?安迪成功越獄後也不得不反思了自己,從某種程度講,是他導演了這場悲劇,安迪不是直接的殺妻兇手,心理卻揹負着深深的愧疚,他先前在事業、後來在肖申克都是是成功者,然而他卻是一個失敗的婚姻經營者。

3、勿以貌取人

安迪外表柔弱,以至於入獄第一夜勞瑞爲他輸掉了兩包煙。當監獄上空飄着《費加羅的婚禮》的時候,所有犯人都驚呆了。最難忘是當獄友們在樓頂上喝着安迪用勇氣和智慧換來的啤酒時,安迪倚着矮牆那一次難得的微笑,就如同刺破黑暗的一縷強光。這個世界終究是少數精英的世界。

就像片中那句膾炙人口的臺詞:有的鳥是不會被關住的,因爲它們的羽毛太美麗了。幾十年裏,人們只有承受,當絕大多數囚徒早已麻木,慢慢失去了對自由的渴望的時候,可在安迪的內心世界一直堅守者自己最初的信念,那就是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偌大的肖申克,漫長的時光裏,只有一個安迪改變了肖申克的世界。

4、不放棄,相信上帝更要相信自己

“希望是人最美好的東西,只要自己不放棄,希望就會永遠相伴隨。”

犯人走進肖申克,典獄長的第一句話就是:“把靈魂交給神,把身體交給我。”可是真正可怕的還不是肖申克的高牆,而是被犯人們被監獄的體制化所逐漸打磨掉的勇氣與希望。

然而,當安迪冒着被看守長推下房頂的危險,用替警官逃稅爲夥伴換來啤酒時,當安迪堅持6年給政府寫信終於迎來了肖申克的犯人圖書館和講習班的時候,當監獄上空飄起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的時候,原因只有一個:無論我們曾經怎樣的沉淪和不羈,怎樣的失去光明,但千萬不要放棄理想,放棄那份希望,人類追求自由與公正的腳步是無法阻止的。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5

劇中的安迪因爲妻子及其情人被殺而被誣陷入獄,並被判無期徒刑,由一個風光的銀行家副總裁變成了一個囚犯,並在監獄裏飽受着各種精神和肉體上的摧殘,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的一個人,心裏還滿懷着希望和夢想,就是這樣的一個堅強的不可理喻的人,在那種很絕望的環境下生活了20年以後,在出獄根本就沒有希望情況下,還能有勇氣向他最好的朋友瑞德繪聲繪色地描述他出獄後想要的生活。他在監獄裏所說的那些好象天方夜譚的夢想,都是有根據的:讓吝嗇的警長請獄友們喝酒;會在太平洋的某小島度過餘生……最後都實現了。不管現實怎樣,即使是在絕境面前,我們都應該心存希望,不是嗎?就像安迪,當他最開始憧憬着要在澤華塔尼開個小旅館買一條小船,日落看星辰,走到沙灘,踩着海浪,感受自由的時候,澤華塔尼還在墨西哥,遠在天邊,而他在美國的肖申克,在監獄裏,連最基本的自由都沒有。然而他最終還是到了那個他夢想中的沒有回憶的地方,美的像天堂一樣的地方。希望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無論你自由還是不自由,在困境中或是在悠閒地享受生命,還在掙扎着或是已經置所有的一切以度外,你都可以擁有,並讓你可以更加堅強地面對現實。人是要活在希望中的。

當瑞德告訴安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面對殘酷的現實,安迪卻以實際行動告訴瑞德:“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翼充滿希望的光輝”。怯懦囚禁靈魂,希望還你自由。人就是不能失去希望,有理想纔會對未來有必勝的信念。是的,就因爲希望,安迪堅持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二十年的時間。安迪拿來幹嗎去了呢?他不斷的在活出自己的價值和展示他自己的才華,他一豐在鼓勵着其他人要擁有夢想,不要輕易放棄。在那樣的絕境下他都能深謀遠慮,足足用了20年時間去打造一條自己的人生路。安迪說:“有人忙着活,有人忙着死。”。

二十年,如果換成是我,我會怎麼樣?是會變的和肖申克監獄裏任何一個普通的犯人一樣,被現實折磨的放棄思想和希望,變成一個麻木的體制化了的人,被徹底改造,混的好一點的話可能會和老布差不多,再好一點最多也就和瑞德一樣了,在監獄裏做一個能夠弄到東西的人,繼續發揮自己的作用,活得更接近一點正常人。還是和那個與安迪一起進來的胖子一樣,在一開始就向現實投降,不再掙扎,哭着求饒,最後被獄警活活打死。這些人我都不要做,我一定要成爲安迪一樣的人,不放棄希望和夢想去改變現實。因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沒有象安迪承受的那麼多災難,就更沒有理由放棄勇氣和希望,努力就是救贖,就有希望。換個角度來想一下,其實我們現實的生活和他們也是一樣的,只是環境不同罷了。在我們的這個環境裏面,我們都活的和他們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不管一開始我們會有怎麼樣的理想,會有多麼堅定的意志,不管我們是多麼的想要把現實的生活變成自己想要的種種,最後我們都只能是被它所同化了,這也許只需要一瞬間的時間,也許會用上10年、20年、30年甚至是像瑞德一樣的40年,我們的意志一點一點地被各種事實消磨殆盡,我們的理想最後也會被自己所拋棄或者忘記,然後我們會象肖申克監獄裏的犯人們一樣,懶散地接受命運給予我們的各種安排,這就是生活——大多數人的生活。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看到太多的人因爲一點點的挫折就輕言放棄;當環境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樣時就只會埋怨這個社會,看完了這部片子後我一直在想我應該怎樣面對困難和挫折,應該活出真我的價值呢?我又將怎樣去影響身邊的人呢?將來我們又能給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什麼樣的回憶呢?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6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講的是銀行家安迪被人誣陷,進了肖申克監獄。他在監獄待了整整十九年,十九年間,他並不是坐以待斃,而是利用這些年挖了一個通道,逃出了肖申克監獄。

那個幫助主人公安迪逃出來的通道是一條正常人需要六百年才能夠挖通的,而他僅僅用了十九年!這不僅僅是因爲安迪懂地質學,更因爲他超乎常人的毅力和他的聰明才智。安迪挖的通道只能與下水道接通,所以他是忍受着下水道的惡臭與骯髒逃出來的。

這是部深具教育意義的電影,主人公安迪身上也具有許多令人敬佩的品質,更重要的是他進入監獄後的沉着冷靜。進入肖申克監獄裏的人大都是已經絕望的,而安迪卻逃了出來!

做人更是要這樣,如果沒有毅力,做事半途而廢,只能離成功越來越遠,看不到勝利的曙光。也要從艱苦的環境中找出對自己有價值的條件,抱着必勝的決心脫離苦海。

生活中不乏人們因爲沒有毅力而失敗的例子,我有時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堅持下去,總有成功的那天!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7

一部太富哲理的電影總會給我們這些迷茫的人太多遐想。

我們站在人生的不同角度都看懂了什麼!

它總會以最殘酷的現實來給我們以指引,因爲我們的生活並不會像電影裏一樣慘烈,所以當我們看過了,想想,會感到慶幸,慶幸我們不會有那樣的人生,慶幸我們即便面臨那樣的困境也學會了怎樣去面對。

人生就像你與魔鬼之間的遊戲,他給你的每次選擇都是戰戰慄慄,每次的結果也都是痛不欲生。雖然如此也要面對!

週末困於家中,近日內心彷徨,晝夜難眠,惶恐度日,在我眼裏曾經的清幽小院現已失去往日的風景,竟然成爲將我困於家中的牢籠,徘徊其中惶恐不安!苦思,明日如何?人生如何?我應如何?面對這樣的人生洗禮我將經歷怎樣的蛻變!此刻看了《肖申克的救贖》。

“救贖”我猜是聖經裏的詞彙,用來挽救人的心靈。

當我沒有選擇,我必須試着去接受,並且從中找到希望。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只有希望才能使我們有繼續活下去的勇氣。

也許有一天我會被判終身監禁,那時我一定痛苦、憤怒、無助,後悔爲什麼我沒真的殺了他們,同樣的判決,至少值得。但我是冤枉的,莫須有的罪名,不容辯解,我的餘生將在高牆裏度過,這不是我想要的。可漸漸的,我開始思考,我要離開這裏。

一段背叛的感情會付出代價,上天會安排來懲罰他們,但你同樣痛苦,所以珍惜是互相的。那樣就不會有終身監禁的事情發生。

當我落入像監獄一樣的困境,不要忘記自己最強烈的感受,就是“我要離開這裏”,雖然我會付出很多,可能那時我已白髮蒼蒼,但我也要堅持,也要爲之努力。

不要忘記,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也要幫助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同樣受困的人,找到希望——對未來的嚮往。

人活着就要有價值,即使在監獄裏,哪怕是被利用的價值。

若果你有陰謀,不要讓你的對手知道,直到你成功爲止。在枯燥的生活中,一點小小的情趣,會讓一切變得不一樣,否則枯燥的生活會把我逼瘋。

即使用不到,也不要嘀咕知識的力量。

堅持不懈的努力,努力要用時間來衡量,10年、20年直至一生!

找到你想要的!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你需要的工具。

任何對名利的追求也不敵對自由的嚮往,也許我會終其一生,去追求金錢、權利和對慾望的滿足。可能到死才明白,自由纔是我想要的,簡單的生活纔是最幸福的。

如果走入絕境,除了靠自己,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任何閃失都會把你送回原點。

友誼,朋友是最值得珍惜的,不要忘記把你的聯繫方式留給你最好的朋友,快樂是用來分享的!

警醒!不幸的生活若追隨你一生,那將磨滅掉你追求理想的信念,慢慢接受,並習以爲常,當有一天改變的時候,也很難適應。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8

二十六年後,當安迪?杜佛尼在肖申克監獄外千里之遙的墨西哥邊境小城齊華坦尼荷享受陽光、歡愉、自由時,他一定不會忘記二十六年前向瑞德借小錘子的那個上午,他也許不會想到興之所至的偶然會成就他後半生的自由。

同樣,當瑞德聽到安迪到齊華坦尼荷的邀請時,他也絕對不會想到,數年之後,垂暮之年的自己真的會踏上前往這個異國小鎮的旅程。

還有,當讀者在卷首獨到安迪被判無期,入獄監禁時,也絕對不會想到,二十六年後,安迪會以自己的方式出獄,並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毋庸置疑,《肖申克的救贖》是一本傳奇之書,斯蒂芬·金用許多不會想到,構成了讀者肖申克監獄的全景旅行式欣賞,也構成了安迪基督山伯爵式的逃亡與救贖,更讓每個人都體驗了一次自己的肖申克。

初讀《肖申克的救贖》,就已經爲斯蒂芬金所構築的那個世界的真實與殘酷所震撼,不禁感佩於作者筆力的深厚,在讚歎的同時也過一些思考與體味,但是因爲當時年齡太小,沒有能夠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思考,也沒能系統的將其整理出來。而今,再讀此書,加以自己以前的感受,拋卻文學性的因素,感到的只是自由與希望的可貴以及人生命的原始張力。

我相信,任何人在蒙受不白之冤時,都會委屈、痛苦,也會抗爭。但是,當這種冤屈達到了你無法抗爭的時候,你會怎麼辦?放棄,絕望?抑或是繼續?我不敢揣測別人會怎樣,但對於我來說,我也許會失望並放棄,繼續抗爭的機率很小。我很難像安迪一樣,一直抗爭,二十六年一直抗爭,並且在數次絕望的情況下還能繼續。更爲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這個抗爭的過程中,還能煥發出個性與理智的光彩,感染並改變着周圍的環境和人。我們可以看到,從安迪進入監獄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有停止過抗爭,他就沒有喪失過希望。他反抗“姐妹”們的騷擾,他挑戰典獄長的權威,他改變監獄的環境,他改善獄友的狀況,他關心自己的案子,他永遠沒有喪失過出獄的希望。很難想象,當他聽到湯米談及他的案子的真相時的激動,又是怎樣在這種激動中受到諾頓的打擊、要挾與報復,並堅持着自己的抗爭;很難想象他是如何在幾近絕望與窒息的監獄環境中維持着自己的理性與希望,並運用它們周密計劃自己的逃亡事宜,充分考慮各種可能性,一直不被發現。不得不說,安迪是一件希望、理性和勇毅加在一起的奇異的作品。他真的能教會我們很多:理智、勇敢、希望。因爲希望,他沒有沉淪於監獄的環境,磨滅掉自己的個性;因爲理智,他能沒有過於和諾頓理論;因爲勇敢,他敢於同那些違揹他價值觀的行爲抗爭。這些是我們應該學也必須學的。

在當今浮躁的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明顯已無法適應,他們早已拋卻了對生活的希望,失去了作爲人的理智,丟掉了起碼的勇敢。因此,我們看到自殺率越來越高,年輕人越來越脆弱,社會的神經繃得越來越緊。其實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想想安迪,想想肖申克。我們大可以像他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即使周遭的環境如肖申克一般:不公、混亂、絕望。我們也不能因此變得沒有目標,變得沉淪現實,變得隨着這個社會而失去了我們個性中的亮點。儘管有人可能像諾頓一樣:僞君子、真小人,並來欺壓們,儘管也許你所面臨的困難難以與之抗爭,我們可以像安迪一樣,靜下來,好好想想,我們該怎做,有一個計劃與方案,去實施,去執行,去追求。真的,我們,應該像安迪一樣:我們,應該好好想想自己的肖申克。

好了,文行至此,話已不多,早該作結,只是突然想到舒婷的一首詩,叫《這也是一切》,其中的最後兩句,我覺得可以用來貼切的形容肖申克中的安迪,也可以作爲我們的自勉,閒暇無事時可以仔細體味、感受,去體會生命真正的況味——希望,並且爲它鬥爭,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9

這部影片裏有兩種人,一種是像老布一樣大半輩子時間生活在牢裏,被體制化了。還有一種就是主人公安迪那樣追求自由,不放棄希望的人,引用其中的一句話:“我得經常同自己說,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他們的羽毛太鮮亮了。當它們飛走的時候,你心底裏知道把他們關起來是一種罪惡,你會因此而振奮。”

安迪是位銀行家,被告殺死了妻子和情夫被判無期徒刑,進入了鯊堡監獄,其實他想過要殺了他們,可是並沒有下手。剛來到監獄,作爲“菜鳥”的新囚犯又被“老鳥”們拿來打賭,他們賭誰會在來監獄的第一晚哭泣,其中黑人瑞德賭安迪,因爲他看上去弱不禁風,但是安迪並沒有哭,瑞德輸掉了十條煙。瑞德一直關注着他,他是個不簡單的人。

長時間以來,安迪一直不和其他人交流,監獄中的”三姐妹“總找他的麻煩,一個月後,安迪找瑞德買一把石錘,他說他對石頭感興趣,平時喜歡雕刻一些小玩意。

後來,安迪和瑞德的幾個兄弟一起外出勞動,勞作時聽見看守長講上稅的事,安迪走上前去想和看守長談一談,差點被扔下屋頂,他告訴看守長可以合法的免交一切稅,條件是請他的幾個哥們每人三瓶啤酒。

從此,瑞德的名聲漸漸擴大了,監獄裏的每個警員都請他幫他們免稅,監獄長也是,有一次監獄長突擊查房,來到安迪的房間,看見安迪正在看聖經,就和他聊了幾句,監獄長說:“救贖之道,就在其中”,後來監獄長讓安迪去當圖書館管理員,這對安迪們來說是一份美差,因爲在這裏可以看書,他在這裏認識了老布,老布是這裏原管理員,安迪在這裏持續寫信,爭取圖書館有更多的新書,之後監獄長要安迪幫他洗黑錢,同時安迪掌握着監獄長所有的黑錢收入,他等着自己越獄後把這些告訴警察和報社,還給自己又訂了一個身份,改名換姓,該有的證件都有。

老布呢,是個體制化的象徵,他在鯊堡監獄被關押了50年,這幾乎耗盡了他一生的光陰。然而,當他獲知自己即將刑滿釋放時,不但沒有滿心歡喜,反而面臨精神上的崩潰,因爲他離不開這座監獄。他適應不了外面的生活,他不知道外面的變化有多快,每夜難以入眠,實在不習慣,最後自殺了。

後來監獄又來了個湯米,告訴了他妻子和情夫死亡的真相,安迪找到監獄長希望能翻案,可是監獄長拒絕了,他想讓安迪永遠留在監獄裏幫他洗黑錢,還有就是如果安迪出獄了,監獄長洗黑錢的事就很有可能曝光。監獄長還把湯米給殺了。真是秦始皇一般的人物額!

安迪決定自己救自己,他在幫監獄長洗黑錢的同時,還在海報後面打洞,就用那麼小小的一把石錘打了20年,他終於挖穿了牆,通過自己挖的隧道到達排污管,再爬過排污管到外面的小河,瑞德好像說過用這把石錘越獄,要鑿600年。那排污管有500米。安迪在忍受着惡臭中堅持的一直向前爬,終於逃出來了!

原來,安迪一直把小石錘藏在聖經裏,聖經裏真的有“救贖之道”,還有安迪挖牆挖的土都藏在了褲子裏,走路時,把褲子一抖,土就掉出來了。他太聰明瞭!

我有幾個疑問:爲什麼安迪要開展圖書館?爲什麼要讓監獄裏的人學習?冒着生命危險去放歌聽呢?是不是想讓監獄裏的人們知道自由是美好的,想讓他們都充滿希望,雖然他們都不是什麼好人,曾經做過壞事,但有希望的人生纔有意義吧。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10

何謂成長?有人說“成長需要堅持,成長需要友誼,成長需要關懷”。或許,成長需要一個目標,達到目標遠遠不夠,有的人一帆風順到達終點,但是有的人生活中充滿坎坷,第二類人更充滿魅力,因爲成長更需要挫折。

有時挫折會使你在生活中摔倒,可能摔得狼狽不堪。每個人都會遇挫折,挫折能使人變得更強大,我也不例外。

我曾經爲了得到學校裏評比的第二屆“優秀畫作”比賽的獎項,於是我在書櫃裏找啊,找啊,如同大海撈針一樣,才終於找到了一副滿意的畫交給了評委老師。我期待着比賽的結果。

過了幾天,評比結果出來了,我沒有入選“優秀畫作”那天,烏雲密佈,樹上再也沒有聽見小鳥的歌唱。“叮—咚—叮—咚”放學鈴一響,我便如同箭一般衝出校門,往家的方向跑去,一進家門,我便趴在牀上,淚水像溪水一樣,連綿不斷,把我整個人都“清洗”了一遍。面對這個打擊,我該怎麼辦呢?是放棄畫畫,還是面對挫折,絕不言棄?不行,我要直面困難!想到這裏我振作起來,決定再次投稿。我拿出紙張,重新構圖,一筆一畫,一絲不苟地進行着,塗色時採用顏色搭配,五彩繽紛,即使已經筋疲力盡,但我依然堅持着,凌晨12點,這幅畫終於完成了!下班回家的媽媽看到了這幅畫,批評我不務正業,還不睡覺。但我知道,這不是不務正業,這是我面對挫折的頑強。

第二天一早,便把畫交給了評委老師,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靜靜地等待了,時間過得真慢,度日如年,每個課間我都盯着布告欄,等着,等着……

一天,我看見了布告欄上寫着我的名字,我開心極了,天是那麼藍,鳥兒的歌是多麼動聽。我成長了,我成功了,我克服了挫折!

挫折,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顏色,挫折使我成長,挫折,使我離目標更進了一步。成長需要挫折,讓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越來越強。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11

安迪: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於自己。瑞德:你指什麼?安迪:希望。瑞德:朋友,我告訴你,有希望才危險。希望能把人弄瘋,希望無用,你最好認命。

這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對話了。其中的安迪嚮往自由和充滿希望。在他逃出監獄的那一刻,他自由了,他的希望也都達到了。

這一次,如往常一樣,安迪算好了賬就回到了自己的監獄裏,在熄燈的那一刻,也就是安迪走向自由的那一刻,安迪到達下水道,藉助雷聲把下水道砸開,以免讓別人聽到聲音,這樣就走不了了。雷聲很配合,安迪在雷聲的合作下成功的在下水道那砸了一個口子,從下水道穿過,安迪終於離開了那個監獄,來到一條小溪裏,他擺了一個飛翔的手勢,這可充分證明,他自由了。也就是說,他的希望不是泡影,而是真實存在的。

因爲安迪的聰明勇敢自信,敢於冒險,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堅持自己的意見,從不忘記自己是個有尊嚴的人,從不忘記自己的希望與自由,所以他成功了。

其實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就是,不管怎麼樣都不能忘記自己最初的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12

週末明媚的下午,悠閒着,把放在電腦裏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重看了一遍,這是我看這部電影的第3遍了,反覆的將電影重溫,在以前,我卻是從來沒有過的。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年輕的銀行家因被判決謀殺自己的妻子罪名成立,被送往美國的肖申克監獄終身監禁。外表看似懦弱、但內心堅定他,從進監獄的那天開始就決定一定要離開這裏。他在監獄裏遇見了因失手殺人被判終身監禁的摩根費里曼飼演的瑞德,兩人很快成爲好友。肖申克監獄是當時最黑暗的監獄,監獄長利用罪犯做苦役,爲自己撈了不少好處。獄警對囚犯亂施刑罰,甚至將囚犯活活打死麪對這樣的環境,他沒有自甘墮落,他辦監獄圖書室,爲囚犯播放美妙的音樂,還利用自己的知識幫助大家打點自己的財務。典獄長很快的發現了他的特長,讓他幫助自己清洗黑錢做假帳。在監獄的黑暗生活裏,他從未放棄過對自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他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現對自己的救贖!最後,終於如願脫逃出這個黑暗的地方。

初次接觸這電影,是在網上看到介紹,很多的論壇,都在力薦這部電影,於是,便試着下下來看看,而將這部電影下下來後,卻又放了有個把月,纔在一個週末的下午爲打發時間而開起來看。初看電影,第一感覺就是這十足是部低成本小製作的電影,不知道是否由於這是九十年代中期的產物的印象已經在自己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了,認爲比起十多年後的今天,根本不可能有什麼能另自己眼前一亮的作品,所以,剛開始出現的在法庭上的那些枯燥的陳述我都把它拉過去,從主人公從車子下來邁進監獄看起,而“肖申克”的意思,是在從獄警開頭向犯人說的“歡迎來到肖申克監獄”才明白的意思,隨後,便以平凡的心態,觀看這部電影了,感覺這就是一部平常的電影,沒什麼感觸,述說着主人公安迪在監獄裏面的生活描述極其經歷。直到,安迪越獄後的第二天,獄警例行查房,不見安迪出來報道,隨後前去他的囚房,發現人已不見,看到那時,自己心裏也感覺他是怎麼不見的,就連自己也爲他的不見而不可思議。而後,監獄長等人也前去囚房,也爲人的無故消失而大發脾氣之時無意間用石子仍破牆上粘貼的海報,發現石子不見落地,隨即聽到滾動的聲音,纔在撕去海報發現裏面的通道,從監獄長驚訝的眼神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個通道的長度。看到那時,自己突然間有種強烈的佩服,像是火紅的太陽從海平面升起,告訴着大地早晨的來到,瞬間打破黑暗的沉寂一般,有種偉大的力量。接下來,便描述安迪是怎麼出逃的,以及在雷雨夾雜的晚上用石頭擊破下水道管,在狹小而噁心難聞的下水道管中一步一步地爬過四個足球場長度的距離。

本片看完後,讓人頓時好象有種成熟的昇華。使自己認識到,懷抱希望,原來是這等的美好。安迪的越獄成功,雖說是各方面因數都具備了,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安迪在獄中,由於憑藉自己的會計能力,爲獄長洗黑錢從而獲得特殊的照顧,使獄警對他更放鬆警惕,而後,自己對地理土質的認識,又使它能夠偶爾發現牆壁土質的鬆弛,致使監獄的土質結構性質,更爲安迪的出逃鋪平的道路,這些個因數,使安迪能夠爲以後的越獄成功備足了條件,但最重要,還是安迪懷着希望,不離不棄地在深夜大家都在熟睡時、一小把一小把的挖掘通道,一直持之以恆的進行近二十年的辛苦挖掘,可見其對希望這個信念的保持。而幸運女神,往往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在安迪爬過自己所挖的通道那天,天空是暴雨雷鳴的,打雷的聲音,把安迪鑿破下水道管道的響聲掩蓋掉,使安迪順利地爬過下水道出去,暴雨,又把安迪逃跑路過時流下的氣味衝散掉,讓警犬發覺不了安迪逃跑的方向,最後安迪順利的出逃。

而看過影片後給人的回想,更深層次的感覺是自己對希望的理解和對待。告訴人們,心中保持着希望,努力地做自己想去完成的事,認真的去對待,不用去擔心最後的結局,不用去計較最後的得失,幸運的天平,最後也會向你的方向而傾斜。也許,正如影片即將結尾時安迪寫給瑞德的信上說的那樣——記着,希望是件好東西,也許是件最好的東西,好的東西便不會消逝!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13

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題記

任何經典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跨的了時間的維度。《肖申克的救贖》雖不是時代的寵兒,但其鋒芒亦不可擋。

在這個特殊的寒假,突然增多的閒暇時光,讓我們有了一次機會沉澱下來好好看一本書亦或是重賞一部電影。這次是我第三次觀看《肖申克的救贖》,影片雖然再次結束,但安迪那強大的精神信仰和他將近20年的堅持與隱忍依然讓我感觸頗深,我不是一個專業的影評人,只是一個普通的觀衆,沒有辦法寫出深刻的評論,只能寫下自己的拙見。我曾經問過自己,如果像安迪一樣,我會活成什麼樣子,我給自己的答案是不知道,但其實是我自己不敢承認罷了。在肖申克的圍牆裏生活20年,毫無疑問大多數人都會被體制化,影片借瑞德之口說道:這些圍牆很有趣的,開始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時間久了,你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布魯克斯就是被體制化的典型,他與社會脫節幾十年,面對突如其來的假釋機會,他慌了,他甚至想要用傷害同伴的方式來獲得繼續生活在肖申克的機會,儘管最後他穿上正裝,踏出鐵門,像個真正的社會人一樣試着去融入社會,但當年老的他面對街道的車水馬龍時,面對夜裏把自己驚醒的噩夢時,面對與自己格格不入卻非常忙碌的世界時,他選擇了一種在外人眼裏看着極端,在自己眼裏覺得舒緩的方式結束了他暗淡無光的一生,我想,對布魯克斯來說能救贖他的方式只有兩種在肖申克當圖書管理員直到生命的盡頭或是被世界孤立到獨自去天堂,安迪是肖申克里獨一無二的光,他有多明亮,布魯克斯的影子就有多灰暗,布魯克斯是一個悲劇,一個我們無法挽救的悲劇。

布魯克斯的怯懦來源於他精神上的禁錮,在監獄的日子裏他親手給自己的心鑄造了牆,但安迪卻不同,他至始至終都未曾放下手裏的槍。我想象不出安迪是有多大的勇氣才能在面對姐妹花的不堪折磨時選擇隱忍,有多麼的執着才能堅持六年每週不間斷的給州政府寫信,有多強的信念才能花19年的時間用一把鶴嘴鋤鑿出一條自由之道,在肖申克的20年時間裏安迪從未放棄過懷抱希望和嚮往自由。

他用自己的智慧爲在屋頂勞動的每個同伴贏得了三瓶冰啤酒,當久違快樂的同伴們享受冰啤酒帶來的快感時,安迪只是坐在一旁說了句我戒酒了,瑞德說他那樣做的目的只是爲了感受下自由,哪怕只有一會兒......當《費加羅的婚禮》響起在高牆之中時,是溫和的柔風吹拂過每一個肖申克人的臉龐,在瑞德眼裏,希望是個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可安迪卻告訴他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正因如此,安迪用20年鑿開了瑞德認爲六百年都鑿不開的隧道,當他穿過隧道,爬過五百碼的惡臭污水道,脫掉囚服,張開雙臂,接受雨水的沖刷時,他就已經徹底洗去了條條框框的禁錮,他用全部的希望去感受並且獲得了牢房外的自由,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強者,他的自我救贖像污水道里的一束光,雖然無法照亮整個管道,卻告訴了人們只要忍臭向前希望的光芒就會愈發盛放。安迪是強者,亦是一個聖者,他與瑞德之間的聖哈塔尼奧約定讓出獄後半體制化的瑞德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看見了人生的方向,當再次見面的兩人相視一笑時,大海變的格外的藍,在這個沒有記憶的溫暖地方他們都救贖了自己。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永遠自由的與希望爲伍,以堅定的信念爲槍去對抗命運的玩笑。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14

這部影片,在各大論壇上都認爲是人生必看影片,也有的說是男人必看十部影片,不看這部影片,可能就不能稱之爲男人。這話還真有點強迫,逼迫我去看男人的電影。

影片客觀來講,是一部大片,首先爲演員的演技點贊,一個個都是大牌,都是影帝。這個不必多說了,除了佩服,無話可說。

關於電影,有以下的感受。

一、電影應該是很勵志的。主人公,由於誤判入獄。在監獄那樣的環境裏,主人公並沒有放棄,並沒有隨波逐流,與大家一同沉淪在人性的黑暗中。他的內心中,始終存豐着一個叫做希望的東西,這個希望,隨着日子的一天過去,而變得更加的明晰。希望如同一個太陽,一直閃耀在主人公的內心,不曾有一絲一毫的減少。這也是打動人,感動人的地方,在現實的社會中,我們太容易隨波逐流,靈活應變了,慢慢就迷失了自己,看了這部影片,有一種對人生的重新審視,也開始關注自己的人生意義。

二、作爲一個心理諮詢師,這部影片所展現的與心理學相關的部分,在我個人看來有這樣一點。老布,在監獄呆了大半生,有一天從監獄出去,而不能適應社會,最終自殺。片中稱,這是體制化。我個人這樣認爲,一個人在一個環境中長期的存在,就會被環境慢慢同化,最終成爲這個環境裏的一分子,帶着這個環境的常常的烙印。老布不能適應外在的環境,是因爲他已經把自己的身心烙上了監獄中的印記,適應並接受了。於是人雖然不在監獄,但內在,心靈還是在監獄中。所以,一個人可以遭遇逆境,可以接受逆境,但不能放棄自己,迷失自己,要保持自己對於自己的主宰,而不是放棄,讓環境來主宰自己。

三、關於人性,老布的放棄,同化。主人公的堅持與執著,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同樣鮮明的還有,在監獄這樣的一個惡劣的環境中,在這樣的人性最扭曲的團體中,還有一個生命,對於希望的強烈的追求,對於美,對於愛,對於神,對於自由的無限嚮往與追求。這是一個極大的反差,也是一個對人性極致的讚美。人的內在總是有一種更高更遠更大的追求,在召喚着我們,前進,永不停止。

四、電影最精彩部分,就是主人公穿越排污管道,爬出了監獄重獲自由。這裏有夢想終於實現,終於獲得自由的一種極大釋放。同時,我也聽到旁白,安迪,爬過那條管道,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救贖,也實現了自己生命的重生。這裏面的話,讓我感慨的是,西方社會中對於重生,對於寬恕對於放下的一種宗教意義與層面的釋懷。在西方,都有一個寬恕的儀式,比如去教堂懺悔,比如向牧師懺悔,在儀式結束後,生命得到了寬恕,生命有了重新開始的機會。而在中國沒有宗教信任的當下,我們只有藉助於佛教的放下,個人的修煉。或者儒家所講的'君子之道,仁義之道。這裏面更多的是要求我們的個體,從自身層面去做一些內化與接受,影片這部分給我的衝擊很大,很爲這樣的重生而感動,而讚歎。

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這部影片,我覺得應該是:在最惡劣最艱苦的環境中,盛開了一朵最純潔的人性之花,環境的艱苦,沒有擊垮反而成全了花的芬芳,這種人性中的堅持與執著,總是在黑暗的之中,如同太陽一樣閃耀在不屈的靈魂心中,陪伴着這樣的靈魂,走過最長的暗夜。

夢想,希望,總是需要有的,於是,炎風也一直在堅持着,在這樣的力量的影響下,我們一步步走來,我們還會走下去,就這樣。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15

《肖申克的救贖》作爲一部位居在豆瓣等著名影評網站的榜單前位的電影,具有着它獨特的電影地位。它主要講述了主人公肖申克從無辜入獄到最後救贖自己的故事。然而在這裏我想說的並不是肖申克,而是一位在影片中佔據不到十分鐘的一個小人物,那位走出監獄上吊自殺的老人——老布。

你無法想象一位在監獄裏生活了幾十年有着他的朋友,管理着圖書館,大家尊重他,他有着自己的身份的老人走出監獄後的茫然無措。出獄後他在超市中當着收銀員,被人嫌棄,無法適應這改變後的社會規則。最終他走向自我的解脫,在上吊的門欄上留下了“brook was here”,他想讓大家記得他來過。瑞德說:“他只不過是被體制化了,在這兒,他是個有地位的人,一個有教養的人,到了外面,他什麼都不是。但我得告訴你,這些圍牆很奇怪,剛來的時候,你會恨它,慢慢你就會習慣它,日子久了,你會發現你離不開它,那就是被體制化了。”然而在監獄中不止老布一人不想離開監獄,有的甚至傷害同類爲了繼續留在監獄裏。在監獄中的每一個人都試着去尋求生存法則,然後逐漸去適應它,當他們處於這個叢林中生活下去,最終他們被同化了,這就是體制。就像大自然的物競天擇般,適應了體制生活你就生存,脫離了體制你就失去了自我,被淘汰。在同一年有着許多同類型的電影,《阿甘正傳》就是其中的一部。

阿甘似乎從一開始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智商不高卻勇敢善良,不斷挑戰這個制度化的底線。因爲跑的快而進入橄欖球隊、參加戰爭、甚至歸來時敢於說出戰爭的殘酷。就是這樣的一個傻小子卻不斷獲得成功,他敢於挑戰,敢於突破常規。我想有時候線條般的思考方式,纔是他真正突破制度化的動力在嚴復翻譯《天演論》時,他把達爾文叢林生存法則帶進人類的社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理論一直延續到至今。當今大火的996的工作制,9點上班,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無疑壓迫着當代想出頭的年輕人,不付出超越別人的時間和努力,怎麼成功?你不努力,你就不會成功,你拼勁全力,你可能會成功。這是成功法則,而作爲員工似乎已經默認了這個理論,於是犧牲自己時間,無償加班,消耗自己。適者生存,爲了生活,我們在體制規則裏默默承受,不敢懷疑,抱怨也不會過明天。

或許,我們應該開始反抗?還是選擇繼續原來生活?

關於體制化的心理解讀:心理學中有一個社會化的概念,是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語言、規範、價值觀等社會行爲方式和人格特徵,適應社會並積極作用於社會、創造新文化的過程。個人成長就是一個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過程,也就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所在環境會對我們規範相應的行爲和思想。但是因爲某種原因,比如移民、比如入獄,人們需要再社會化,就是重新學習相應的規範——老布從在正常生活中的狀態再社會化到適應監獄,從恨、習慣到依賴的過程就是再社會化的過程,然而當年邁的老布走出監獄需要再一次再社會化的時候,他有恨卻沒有習慣,由於無法融入高牆外的世界才最終選擇了自殺。

習慣是個很可怕的東西,現在的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如何能做到不斷適應社會,不與時代脫節,乃吾輩之責!喝過雞湯,我們就去奮鬥吧,該適應就適應,該突破就突破!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16

《肖申克的救贖》值得看兩遍,甚至更多遍。大部分電影如同時裝,趕一個時髦,過上一把癮,就永遠過去了。可是確實有些電影是能夠沉下來的,它將在這個世界永存,比如《肖申克的救贖》。

有些電影,給我們感官上的快感,讓我們暫時降低智商,如孩童般地歡樂;有些電影,給我們人世間沒有的奇景,滿足我們白日間想入非非的幻想;而《肖申克的救贖》不一樣,它是一部感動我們心靈的電影。—這真是好萊塢式的——電影竟然不給我們這個充滿必然的杯具結局。安迪沒有被命運毀掉,他獲得了一個完滿的結局。他重獲自由,懲罰了監獄長等惡人,還與老友阿瑞在海邊重逢。明白這情景是夢,好萊塢製造的夢,但我們仍然感激這夢,因爲它實在是太完美了。回想一下這部影片,雖然講了那麼多殘酷的事,但留在我們腦海中的竟然都是完美的記憶。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隊長進言,爲獄友們贏得了一箱啤酒,大家在陽光下暢飲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顧一切進入監獄長辦公室爲大家播放《費加羅的婚禮》的場面:你從來沒有覺得自由的陽光是如此燦爛,莫扎特的音樂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裏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這一瞬間都變得高尚美麗,容光煥發……

這時你就明白了:爲什麼人類在經歷了那樣多的苦難與沉淪之後,還能生存,因爲完美永在,期望永在。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17

這個監獄,是座人間煉獄,不僅僅是因爲它那裏獄卒殘暴、獄霸橫行,並且是因爲它對人的精神的磨蝕。在那種漫漫無期的禁錮中消磨生命,似乎僅有全部放棄期望變成行屍走肉才能生存下來。可是在監中服無期徒刑的安迪不一樣意這樣,他像是用一件無形的護身罩護住自己,心中永遠有期望。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什麼感動了我們是安迪歷經20年的牢獄之災、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最終在一個雷雨交加之夜從500碼長的污糞管道中爬出,奔向自由是安迪的朋友阿瑞在被關押40年後在假釋審查官面前那番看似無謂,卻令人動容的話(“我沒有一天不在後悔,我回過頭去看看往昔,那個愚蠢的男孩兒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見了,只剩下這個厭物,垂垂老矣。”)

是這些,卻又不僅僅是這些。電影是在一點一滴的敘述中漸漸滲入我們的心靈的。如果要全講述出來,就要把電影整個重講一遍。是的,一點一滴地敘述,那撞擊我們心靈的東西在你不設防間直觸你的內心深處。即使在唯一能證明安迪是無辜的證人被監獄長槍殺了以後,安迪仍不肯放棄期望。阿瑞看到他在神思恍惚間講述自己心中最完美的記憶與夢想,以爲他快要精神崩潰了,“人的忍耐總是有限的……”他這樣解釋安迪。其實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也會如此原諒安迪:曾有多少人被殘酷的環境毀掉啊!

可是——這真是好萊塢式的——電影竟然不給我們這個充滿必然的杯具結局。安迪沒有被命運毀掉,他獲得了一個完滿的結局。他重獲自由,懲罰了監獄長等惡人,還與老友阿瑞在海邊重逢。明白這情景是夢,好萊塢製造的夢,但我們仍然感激這夢,因爲它實在是太完美了。回想一下這部影片,雖然講了那麼多殘酷的事,但留在我們腦海中的竟然都是完美的記憶。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隊長進言,爲獄友們贏得了一箱破,大家在陽光下暢飲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顧一切進入監獄長辦公室爲大家播放費加羅的婚禮的場面:你從來沒有覺得自由的陽光是如此燦爛,莫扎特的音樂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裏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這一瞬間都變得高尚美麗,容光煥發……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18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勵志型影片。我個人把它作爲保留影片的原因就是因爲它的深遠主題。它給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讓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應該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從而珍惜你現在還擁有它的機會。因爲我們人類始終是這樣: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才又拼命地去爭取奪回來,然後又不去珍惜。希望、自由、友誼是我們最基本、最起碼的感覺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麼難道還祈求別人去珍惜和維繫嗎?

本片在逃獄電影中突破了類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類作品罕見的人情味和溫馨感覺。蒂姆。羅賓斯扮演被誤控殺妻而判入獄二十年的銀行家,他定下了逃獄大計,但表面上不動聲色,反而利用他在稅務上的專業知識跟獄方職員打成一片,又跟囚犯中的老大摩根。弗里曼結成好友,從根本上改變了獄中文化。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當一片羽毛緩緩飄蕩的時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優美的圓舞曲,因爲不管拿到的是什麼,巧克力永遠都是可口的。只有《費加羅的婚禮》響起的那個一刻,所有的犯人被這恍如隔世的聲音震撼了--一絲來自俗世的氣息帶着自由的感覺。忙着去活或是忙着去?《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肖申克的救贖是我們簡單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東西。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19

整部電影看完了,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安迪爲在監獄擴展圖書館而做出的努力和最後的逃亡。安迪,一個在銀行中工作的人,自然滿腹經書,學富五車。他精通所有政治、經濟,給我的印象是一個數學天才,只要是關於經濟的,似乎沒有什麼能難倒他。也因爲這樣,他得到了監獄長的重用,目的是洗黑錢,他自然而然的成了監獄中的名人。

一次他被調到了圖書館工作,他對同獄的說他要要錢去擴展圖書館,他們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就每週一封信寫給政府,日復一日,他的信只有寄出去,卻沒有寄回來的,一年過去了,仍是這樣,但他並沒有放棄,還是堅持的寫,又過了一年,他的努力有了小小的成果,他開始每週寫兩封信。他驚人的堅持不懈使我難以相信。19年的牢獄讓他難以忍受,他要離開這鬼地方,他從他挖的19年的通道早逃走了,又穿越了下水道,那惡臭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而且還是長距離……

安迪的忍耐力可真難想象,挖了19年的通道,寫了三年的信。這種毅力實在令我佩服,我應像他一樣在學習方面刻苦努力,爲達目標堅持不懈。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20

由弗蘭克·德拉邦特執導,兩位金獎演員摩根·弗里曼、蒂姆·羅賓斯主演,改編自暢銷作家斯蒂芬·金著作《麗塔·海華絲與肖申克的救贖》的《肖申克的救贖》,當年上映時,票房慘遭滑鐵盧,卻能夠在上映後迄今長達25年的多數時間稱霸IMDb和豆瓣電影Top250的榜首。

初看《肖申克的救贖》時,雖覺得電影各方面確實精彩,但總會挑剔它結局過於夢幻不切實際,比如說在關鍵的夜晚之際風雨交加,宛如爲了烹煮雞湯而採用的機械神蹟。如今再看時,卻有些改觀了,無法否認那依舊機械神蹟的情節編排,卻讓我信服了蒂姆·羅賓斯飾演的安迪確實是有能力創造神蹟的人物,也讓我看到他如何救贖全片的敘述者——摩根·弗里曼飾演的瑞德的這一層面。

也難怪電影安排瑞德作爲旁白敘述者,他讓我們與他一起在一旁觀看安迪這個角色,一同見證安迪超乎常理的作爲與他帶來的影響,也能從這位監獄老鳥得知諸多有關鯊堡監獄的殘酷事實,像是新人最難熬的第一個夜晚,老鳥們用香菸賭誰先崩潰,在夜晚裏以別人之苦取樂;監獄中會霸凌他人、強迫與其發生性關係的惡霸「三姐妹」;監獄如何讓囚犯「體制化」;以及在他向安迪表述說「希望是危險的」時,我們早已看到他仍抱有假釋出獄的念頭,期望重獲新生。

而《肖申克的救贖》也是今年剛憑藉《1917》獲得第二次奧斯卡最佳攝影的羅傑·狄金斯,第一次提名該獎項的作品。如果注意這部電影的攝影,這部攝影在敘事上也默默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

比如說一開始的監獄空拍,我們看到鏡頭隨着載犯人的囚車劃過綠地,帶到石牆裏面冷峻的監獄情景,這是電影少有的寬闊遠景,卻若有似無地告訴我們,這些犯人的未來將會遠離色彩;囚犯第一次見典獄長的時候,通過鐵窗外的光線,他們背對着光,陰影拉得長長的落在地上,然後鏡頭緩緩移到典獄長的身後,我們知道,鐵窗外的光線就是打在他的身上,然後他走向前,此時鏡頭才反拍到他的正面,他的西裝上有個閃閃發亮的十字架,他說監獄裏的首要鐵則——不能褻瀆上帝——而鏡頭告訴我們他就是這座監獄的上帝。

這些看似一般敘事的鏡頭,也許初看的時候沒什麼感覺,重看的時候感官就放大了,或許這是身爲觀衆的詮釋,但也要歸功於攝影帶來的視覺意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遐想。

像是許多人都津津樂道的安迪在屋頂上爲衆人爭取啤酒的場景便是絕佳例證:偏冷的色調建立了整部電影的調性,而安迪一行人來到屋頂幹活,讓我們暫時離開那冷冰冰的建築,並從角色們的身後可以望見開頭建立的綠色風景。這是獄中老手瑞德用賄賂替這羣人帶來的福利,然而在聽到獄警隊長海德利在抱怨美國的稅收制度時,安迪放下手邊事務,手無寸鐵的走到警衛身邊。飾演安迪的蒂姆·羅賓斯帶來的精湛演出固然是帶給觀衆的第一印象。而鏡頭輔助的敘事也是絕大功臣。

從這個場景所見,一開始雖然來到屋頂,電影偏藍的色調依舊,而安迪與海德利警衛對談的場景,是以仰角來拍攝安迪,而海德利則是用些微的俯角所拍。一般不會以仰角拍攝地位較低的人物,但這個場景,鏡頭角度首先告訴觀衆,安迪是佔上風的。隨後海德利將安迪推至屋頂邊緣時,切換爲鳥瞰的正上方視角,強調屋頂之高,安迪處境之危險,隨着安迪逐漸說服海德利,鏡頭向下直搖,直到平視兩人,從安迪身後我們再次望見遠處的綠地,我們便知道海德利將會被說服。接着下個鏡頭切換至衆人喝酒的場景,色調明顯轉爲暖色,像是夕陽光線灑在他們身上,而瑞德的旁白卻表示這發生在白天早上,我們才知道羅傑·狄金斯的攝影已超越了現實,將這鯊堡監獄史無前例的一刻添加了魔幻氛圍。

而電影托馬斯·紐曼的配樂在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在上述的鏡頭中,當安迪說服了海德利,配樂立刻點亮了某種精神勝利的情境,更添安迪的神聖性。除此之外,在這部敘事長達20年的電影中,主要以旁白串起事件,事件間不見得存在明顯的邏輯關係,音樂也成爲提供轉換氛圍的媒介。更值得注意的是,電影主題曲同時流淌出沉重與清亮兩種感觸的相互剋制,像是獄中瑞德與安迪的價值觀對立,又像是角色幽暗情感裏的希望帶來掙扎,掙扎中漸漸明亮起來,久久繚繞於心。

在電影中有一片刻安迪也讓囚犯們見證音樂帶來的感動,恍如久降甘霖,讓時空凝滯,進而引導出這部電影的主題——希望。

希望,安迪之所以非凡,正是心中抱持的希望所帶來的堅毅,所以他能每每不畏獄中的惡霸、所以他能忍受20年之久的冤獄、所以他膽敢挑戰警衛,甚至典獄長,也因爲這樣,只有當我們跟着瑞德看着他度過種種難關,隨着安迪穿越那黑暗又污穢的排糞管,就像忍受很久冷色色調看見暖光的感動,那海水的湛藍、陽光的和煦,才讓我們再次體會到希望的完滿。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21

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主要講述了一位銀行家安迪,因謀殺罪,鋃鐺入獄,被送往肖申克監獄終身監禁。該片通過剝削人生自由和高度體制化的特殊背景,來展示“時間流逝,環境改造”帶來的恐懼和無奈,來傳遞主題——“希望”。

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主人公安迪身上傳遞的無處不在的希望和正能量。安迪被“三姐妹”欺負、毆打,他一言不發。因爲他明白進入肖申克,便與外面的世界永遠地隔絕了,你不知道在這會發生什麼,要麼忙着生存,要麼趕着死亡。很顯然,他選擇了前者。無論是被“三姐妹”欺辱、毆打,還是他人惡語相向,亦或是關監禁,他都一言不發,毫不在乎,眼裏希望的光芒從未消散。

在監獄枯燥乏味的日子裏,他卻從未失去對生活的態度。他親手打造了整個英格蘭最好的監獄圖書館。在這樣充滿體制化,日日如一、年年如一的地方,他卻依然心懷希望。就如他自己所說的——希望是永遠不會消散的,它一直在我們心底,是別人抹滅不了,拿也拿不走的;希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

是啊,希望是最美好的事物啊!希望誰也無法抹滅,除了你自己。要麼選擇心懷希望,要麼自甘墮落!因爲心懷希望,所以才使安迪有了越獄的膽量;正因爲心懷希望,所以安迪纔有了拯救生活的念頭。因爲心懷希望便可讓自己所向披靡!所以,經過20年的堅持不懈,在一個雷鳴電閃、風雨交加的夜晚,安迪悄無聲息的從那個瑞德曾誇下海口說要600年才能挖通的隧道逃離出去了,他得到了救贖!因爲心懷希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因爲心懷希望,一切又都在意料之外!

影片中有一句對白髮人深省,讓人感同身受。“肖申克沒有一個人有罪”,這句話微乎其微,卻極富諷刺。無一人有罪,監獄裏的犯人竟無一人有罪,多麼諷刺啊,可笑至極!明明無罪,卻要入獄;明明無罪,卻要替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揹負一輩子的罵名;明明無罪,卻要將牢底坐穿。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只能將生死存亡寄託在一個人的隻言片語中,又或者一張冰冷的審批書上。法律沒有公平可言,看似有罪的犯人實則無罪,而那些看似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君子”的軀殼內裏卻是一顆血腥、醜惡、貪婪的黑心!

影片留給我太多的感悟和感嘆,我們要怎樣面對這紛繁複雜的人世?我想:這個世界不一定完美無缺,不一定事事公平公正,但只要你我都能循着心生活,都能心懷希望,好好生活。正所謂“強者救贖自己,聖人普渡他人”,心懷希望,一切都能迎刃而解;心懷希望,就是對心靈最後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22

影片中主人公安迪入獄後,面對着陰險的典獄長,粗暴的獄卒,還有那些變態的囚犯,陷入了一個巨大的困境,然而他成功越獄了並獲得來自由。

在看到安迪越獄後,心中不禁泛起了漣漪,因爲我看到了一個強者在困境中不斷掙扎,絕地反擊。

也許是從小接受着祖輩們既來之,則安之的教育,通常來說我們面對困難大多靠躲,基本不會選擇正面對抗。不過安迪的事告訴我一個道理,面對困境必須去掙扎,想盡一切辦法走出去。無論你犯了多少錯,或者你失敗了多少次,你都走在了那些不曾嘗試的人前面。

記得和安迪一起入獄的不知名胖子,他就是一個沒學會掙扎的人,他哭喊着,然後被打死。其實他註定會死去的,因爲他是一個弱者,不會掙扎的弱者,只有在困境中不斷掙扎的人才是強者,然而弱者不會掙扎,只能死去。

我們爲什麼要在困境中學會掙扎,原因很簡單。溺水的時候,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幹一件事,拼了命地向上遊,想抓住那根救命稻草。那個時候就掙扎。那些不掙扎的人,他們或許沒了力氣,或許他們放棄希望,他們都可能對自己說:“放棄吧,做不到的。”他們也同時被生命淘汰,失去活下去的機會。

說實話,處於當今時代,你在困境中,不放棄也未必成功,但是,你如果說:“做不到”,你將永遠站在失敗的一邊。好比,你若覺得數學太難,你說我做不到不學了,那麼你數學考試只好說我不會啊;如果你覺得學做飯太難,你說我做不到不學了,那麼你將組建家庭要親自做飯了,你只好說我不會啊。

如果你真的拼了命去掙扎,會不會又是另一番風景呢?有一個人他流落海島,獨自一人在荒島上生活了二三十年,他在困境中掙扎活了下去,回到了故鄉。他叫魯濱遜;還有一個人他爲了信仰被關進了黑暗的監獄,他在困境中掙扎,他爲犯人朗讀詩歌向每一個人灌輸信仰以及他的理想,他在監獄裏的唯一一片草地上種上了小番茄,他出獄時感化了每一個失去希望的囚犯,感化了冷酷的獄卒,也感化了他的敵人,並完成了他一生的理想,他叫曼德拉。

我們每一個人應如安迪一樣學會在困境中掙扎,不要害怕改變,儘管你可能因此失去一些東西,但你可能會得到一些更好的東西。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23

片中,瑞德望着監獄的高牆說:“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這就是監獄中的體制化。

“體制化”這個詞不單指體制,制度,放在如今可以說是大衆所依賴的一種習慣;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體制化。

將近一生都在監獄中度過的老布得知自己將被假釋,甚至做出不惜傷害獄友也要留下的舉動。出獄後更無半分驚喜,在街上惶恐無措;蹣跚地爲商品裝袋,惶恐不安深刻於他滿臉的皺紋中。最終,他選擇了永遠地離開人世……

老布懸掛在那的身軀不僅象徵着身體的死亡、生命的消逝,更是象徵着個性與思想的死亡。幾十年的監獄生活磨去了他的棱角,只有獄中才有符合他形狀的格子,高牆外的一切,與他格格不入。

瑞德出獄後有句臺詞:不報告的話就撒不出一滴尿。笑了過後不禁顫慄:體制化如此恐怖!讓人想起魯迅作品中的話:我翻開歷史一查……每一頁都寫着“仁義道德”……仔細看了半夜……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體制化吃的不單是身體,更是我們的精神。

反觀自己,似乎心中早已有了那一堵圍牆。如今活在大衆眼中也成爲圍牆:幼時活在長輩眼中,長大後活在朋友同學眼中,工作時活在上司眼中……各種各種目光互相交錯搭建成一堵堵長長的圍牆將我們禁錮其中。我們只在不斷地用目光來評價自己,卻未曾問過自己是否快樂是否幸福。甚至於別人沒要求自己就不知道怎麼做,精神已麻木,人生迷亂。體制化無處不在,步步侵蝕身心。

怎樣才能避免被體制化?答案存於影片中:希望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要麼忙於生活,要麼忙着去死。體制化或許是需要存在的,它可以提供快捷通道,卻也侵蝕人心。我們不是體制的內容,我們是人,並不是活於別人的眼中的玩偶或成爲某一體制的部分。理想與尊嚴不可放棄,我們是人,追求自由的物種,要懷着“人”的尊嚴而生活,而不是陷入體制的恐懼!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24

早就聽說《肖申克的救贖》是神作,最早聽說還是看斯蒂芬金的《黑暗塔》時的作者簡介看到的,再早一點相關的就是之前在加基森所在的區域(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地方啊)接到過一個40+級的任務叫謝申克的救贖。

扯太多了觀衆老爺子會生氣的,我就直說觀後感了。

這部片子的確是部神作,真的,去看看就好。

看了這部影片,真的讓我什麼話都說不出來,這實在難以用語言形容,已經死了3個人了還有一個被打殘了,哎。

主角進來的時候被3姐妹打,沒有人幫他。

可是後來,主角幫了海利,3姐妹再打主角後,bobs(貌似吧)就被海利打殘了,雖然主角剛進來的時候我對這3個人人深惡痛絕,但是他被海利打殘的時候還是觸動了我那脆弱的心靈。

說真的,我覺得這整部影片表達的主旨就是安迪寫的一句話:記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一般的文章中心句都在後面,這句話也出現在影片的結尾處。

看到這部片子我想到一件事,就是日本發生的,一個老人因爲沒人養老,就去搶劫爲了入獄起碼比在社會的生活好。片子裏有一個類似的人:brook,他已經被體制化了,在監獄生活的都比在社會好,這也能讓我們想到爲什麼當他得知他會被假釋的時候會做出那麼瘋狂的舉動。從監獄假釋後,他因爲適應不了外邊的社會而自殺了,當然這裏面我也不否認他太老了什麼事都做不成。可能brook的事情也是斯蒂芬金在小說的主旨上穿插的一個插曲吧,他告訴我們即使生活在監獄很長很長時間做着機械化的事情,也不能讓自己適應了這種機械化的生活,自己必須有自己的靈魂來控制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再看看典獄長,雖然道貌岸然,卻做着那麼骯髒的事情,我覺得他掛在牆上的主的審判即將到來後的保險櫃也是他這種外表與內心不符的寫照吧,這廝我覺得是以爲自己利用了安迪,實際上是安迪利用了他。

安迪很聰明,真的,否則他怎麼可能成爲一個大銀行家呢。安迪最開始就想得很周到,他先拿了個小鋤頭準備刻石頭,後來發現有人在監獄牆上留名,他也留名了,卻發現有一個小洞於是他開始盤算他的越獄計劃,整整20年啊,晚上挖洞,白天把自己身上的土去掉,這是多麼驚人的毅力!還有1周1信(6年)和1周2信(沒有交代)他爲監獄長做事,我認爲,他利用了監獄長爲自己出獄後的經濟做保證,他虛構名字在別人看起來是高明之舉,不會被發現犯罪,實際上就是要用虛構的那個名字做出獄後的經濟保證。至於他用海報擋着洞和把鋤頭藏到聖經裏這兩件事就不多說了。接下來說他爲什麼會成功,毅力,才華我們都說了,還有人緣。他爲海利做時候要啤酒,說是爲了夥伴們,還不如說是收買人心。如果他沒有收買人心,能成功麼?

在此我反對我舅舅說過的話:人緣是沒有用的,如果人緣沒有用,那麼安迪逃出去靠的是什麼?沒有人緣誰幫他整理圖書館,誰幫他撿小石子來做象棋。這裏的人緣,有朋友的意味,也有利用的意味,比如海利,明顯是被利用了,沒他3姐妹還會禍害人間。安迪成功還有一個,就是吃苦,當然這也可以算在毅力這裏,因爲等待也是一種苦。500碼的下水道,讓你爬,你爬麼?安迪之所以能成爲大銀行家,應該就是這4項組成的:人緣,才華,毅力,吃苦。雖然安迪成爲銀行家的過程沒有說,但從他成功越獄這裏便可體現出他怎麼成功的。

這影片表達的太多了,但是他的主旨還是:記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希望!

hope!

瑞德說希望沒有用,安迪卻說,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即使自己的肉身被禁錮了,希望卻不會被禁錮!

安迪希望自由!所以他才逃出去!瑞德難道不希望自由麼?!那麼他那麼多年的申請假釋是爲了什麼!這麼多次的失敗,讓他已經沒有了希望!但是!當他看到安迪逃出去的時候!他心中的希望也被喚起了!於是他又去申請假釋,終於成功了!德很巧的,假釋後就在之前老布的房間,也差點走上老布的歧途!但是他知道他要去見安迪,於是他的希望又被喚起了!於是就構成了完滿的結局!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25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高牆森嚴的肖申克監獄,每一個進入這裏的人漸漸都變得麻木不仁,似乎只能聽天由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安迪含冤入獄,如果他聽天由命,大概這輩子都將永遠被留在監獄裏,爲監獄長賣命,每天只能仰望高牆上四角的天空。

但是他選擇用漫長的二十年時間,僅靠一把小鑿子,苦堅持,不放棄,一點一點爲自己挖出了一條逃生之路,一條自由之路,他用行動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我命由我不由天。

很多時候我們想做某事、想改變,但是隻停留在想象的階段,尚未到那種非去做不可的地步,似乎也給自己留了一些後路。

也許我們書看了很多,課也聽了很多,內心卻還是恐懼,恐懼失敗,恐懼自己做不好,恐懼不知道怎麼做

其實,有時候是我們的想法限制了自己,有人說,人的潛力無限,事情只有做或者不做兩種選擇。

是呀,你不去做怎麼知道自己不行,你不去做怎麼知道,也許事情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複雜。

試過了,如果不行,大不了還是回到現狀,並沒有損失些什麼。如果萬一成功了呢,總好過你原地等待。

有人說,寧願做過了之後感到失望,也不要錯過了之後覺得後悔。

還記得《肖申克的救贖》裏那句經典臺詞麼?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

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

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上帝在哪裏?

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總有些人,他們勇於嘗試,敢於試錯,不斷挑戰自己!

對於他們,生命的每一天,都忙碌着讓自己活得更好,他們哪信什麼聽天由命!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26

先從片名解釋一下,肖申克不是一個人名,而是一個地名,叫做鯊堡監獄,是的,故事是在一個監獄裏發生的,沒有多彩的顏色,而是單調,灰暗的場景,這所監獄可稱的上是人間煉獄,肉體上的摧殘和折磨在所難免,更多的是在那漫漫無期的禁錮中消磨生命,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毫無生機,毫無希望的煎熬着。這是一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故事發生在1947年,講的是一個銀行家安迪因爲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無期徒刑,意味着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他的餘生。該片通過監獄這個強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爲個人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所謂的救贖,並不是安迪本身,因爲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獄友。面對獄友的拯救體現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讓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貴,這兩個人,在安迪真正獲得救贖的時候又走到了一起。

之所以說這是一部感動心靈的電影,是因爲他是從開始一點一滴的滲透的我們的心裏,包括每一句話,每個片段,每個場景,甚至主人公的每個眼神,如果一一說出來,那麼只能把電影從頭複述一遍,因表達能力有限,我只能談一點自己的小體會,劇中有兩位在獄中渡過了大半生的囚犯被釋放出去以後,因爲已經被監獄的所謂體制化深深的桎梏,以至於他們都以同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在監獄外的生命,而第三位,也就是本劇的男二號,同樣住在那間自殺過兩個獄友的房間,做着他們之前同樣的獄外工作,同樣的夜晚失眠,但是最後,他選擇了突破這個給自己設置的牢籠,去尋找他的希望,尋找那份自由。可見,人生很多時候都在於選擇,安迪曾經對那個年輕人說過一句話,人,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人生的不同境遇,在於人的選擇,有時候是死亡,有時則是繼續生存下去,當面對是絕望的時候,你會怎麼選擇,死亡還是生存下去?一個人能夠在痛苦的監獄生活,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所以他成功了,獲得了自由。

這是一部崇尚自由的電影。重要的是,它向人展現了取得自由的過程,它告訴你,自由不可能那麼輕而易舉,它也許要曲折,也許要在黑暗裏瑟瑟發抖,甚至可能會依靠向強權妥協來換取自身的生存,它告訴你自由是那樣一個艱難甚至是必須穿越猥瑣與骯髒的過程;換句話說,它給了自由甚至說是理想一個完整的定義。

同樣影片給了我們一個悖論:當自由突然而至的時候,它也許已經失去了光輝,因爲沒有了生活的支持,沒有了生存意義的賦予,自由對於你來說,不過是另一座監獄。

自由源於心,自由源於愛,真正能救贖我們的有自己內心的聲音,和對生活的熱愛!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27

今天我爲大家推薦的一部由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此片1994年上映,在IMDB當中被超過160萬以上的會員選爲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這也是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高達9、7分,我看過這部電影三遍,現在我想淺談一下我對這部神片的看法。

Andy是一名年輕有爲的銀行家,卻被指控殺害自己的妻子,被冤枉送入監獄,面臨着20年的監獄。面對這飛來橫禍,Andy沒有在這座陰沉的監獄裏消沉下去,而是努力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非凡的毅力逃出了這座監獄。

我覺得這步電影有幾個關鍵詞,首先就是希望,面對困境,面對監獄的鐵柵欄,Andy不像其他犯人一樣,整天百無聊賴的活着,而是對未來充滿着希望,他深知自己是無辜的,所以從他來到監獄的第一天起,就下定決心要逃離這裏。Andy在享受着生活,他會悠閒的在監獄的廣場上散步,會用監獄裏的大喇叭播放動聽的意大利歌劇,在監獄裏辦起了圖書館,教授犯人們知識但他並不是一味的樂觀,他深知自己應該去做什麼,他有這自己的計劃:逃離監獄,來到太平洋上的一座美麗的小島,開家酒店,開始新的生活。

另一個關鍵詞就是才能,就像影片裏的一句話那些羽毛鮮豔的鳥,從不會被籠子所困住。Andy在監獄裏就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到了極致。他通過分析岩石的結構類型,判斷監獄的牆壁可以挖洞,他憑藉學識爲監獄每個獄警報稅,甚至到後來成爲了典獄長的御用洗錢手,得到了他們的信任,也提高了自己在監獄裏的地位,這對他之後的越獄也提供了可能性。

一個人即使身處困境依然不會放棄對未來的希望,依然能冷靜分析現實,努力發揮自己的才能,最終就能重獲自由,我想這就是這部影片想給我們傳遞的現實價值。就像Andy在片尾給Red的信中說到:希望是好事,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28

今天是我的生日,今天是自己最後的28歲。1981的這天,母親把我帶來這個世界,那晚天空飄雪,雪冰清玉潔,so曾經我的小名叫小潔。走着腳下的路,我長大了,從一株幼嫩的纖草,長成一朵向日的葵花。時光,流逝的斑駁光影啊,猛然雙手輕啓塵埃更迭的記憶鐵匣,細數曾日的一幕一幕,時間是這樣的匆匆。以素顏的至真,釀一壺純情的美酒,奉獻給自己的爹孃……今晚的母親讓我動容,推卻了重要的聚會,專心在家裏爲女兒準備晚餐,隨性的我對生日其實是總會忘記,每每竟是她總提醒並記起。和爸媽端起酒杯,暢飲。

外面風很大,也很冷,二十幾年前我是在這樣惡劣天氣出生。回到自己家,選了《肖申克的救贖》給自己,距離FrankDarabont締造這部偉大作品,時光已蹉跎十六載。一部不朽的電影,它反映了“人性之韌”。就算在奧斯卡角逐失利,也改變不了這現實——一部看了便不願忘記的影片。

它描繪了主人公安迪的作爲和因他而得到救贖的肖申克監獄的每一位囚徒。安迪堅強的心、堅毅的信念與從未改變的對自由的追求,深深打動了我。希望是可怕的東西,尤其對他們這樣的被囚禁者。惡劣環境,孤寂折磨都未曾讓他放慢通往自由的腳步。肥胖的典獄長諾頓對他說:“把你的信念交給聖經,把你的賤命交給我。”他貌似宛若不可觸及的權威高聳在那裏,而安迪卻恰恰通過他實現了對自己的救贖,並賦予自己一種持久的力量給予萬物救贖,最終他掘通了自己的自由。有理想而無勇氣,那理想等於無。“要麼忙着生存,要麼忙着死去”,這一句話表現了安迪對生存的渴求和從未曾熄滅過的對希望的忠誠祈盼。情節中晦澀的表達會讓你我認爲安迪在獲取希望or喪掉希望過後了命。但任憑你禁錮他的身軀,他卻永未屈從別人給他靈魂套上的鐐銬。整部電影一直安靜,從頭到尾的安靜,契合了我的內心,它不夾帶半點狂躁。

一部不朽的作品可以時而浮現在自己靈魂最寂寥的時刻,並給予撫慰。比如希望、比如救贖、比如努力……安迪的計劃完美宏大,安迪之所以完成了救贖,並讓諾頓等人得到該得的下場,依憑的是他的智慧。有執着、有勇氣,沒智慧,最終往往期待不到成功,而是挫敗,理想仍然還是遙不可及。安迪不顧一切在監獄的喇叭裏放莫扎特的樂聲,鏡頭平靜移動,讓我看清了每一張在廣場上放風的囚犯與獄警的臉。他們靜立,拋卻怨懟、憤懣,沐浴從未如此自由的陽光,將他們的面孔與心靈濯洗得純淨至極。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收起“動盪”的思緒,想着曾經弱小的我慢慢成長,懂得了追求的快樂,明瞭了掙脫標籤的幸福。堅定自己的理想、認清自己的價值,讓生活更深刻並有意義。“有些人能清楚聽見自己心靈的聲音,並按這個聲音生活,這樣的人,不是瘋了,就是成了傳奇。”心中有丘壑,不必行走在高山大漠——高山大漠,是內心的影跡。步履在現實裏,畢竟,我還平凡,我也確實平凡,其實又有幾人可以拋卻現實而真正義無反顧。

別把時光淹沒在別人的故事裏,別被世俗束縛,別讓他人主張擴散的聒噪淹沒你內心的聲音。請遵從內心與直覺,它們更明白你。用安迪般堅強的心、堅毅的信念與從未改變的對自由追求的執着,成爲自己想成爲的那樣的人,其他是次要。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29

電影主人公安迪因莫須有的謀殺罪而被判無期,他在獄中結識了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的瑞德,心懷希望的安迪一邊幫忙改善監獄裏沉悶麻木的氛圍,一邊用小鶴嘴鋤挖洞,二十年如一日終得自由,和獲釋的老友瑞德重逢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人生多變幻,命途多坎坷,在影片中監獄裏的灰暗色調和殘酷規章制度中透出的希望之光則更能直射人心,正如安迪在留給瑞德的紙條上所寫的一樣:希望是件美麗的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是永不消逝的。

一個人不論在處境多麼糟糕的時候,也要提醒自己別丟掉了希望,哪怕心靈承受着重壓,也要讓希望在胸口搏動,希望不滅,未來仍然可見。安迪的獄室裏有一本藏鶴嘴鋤的《聖經》和三張用來遮住洞的女星海報,書的第一頁上寫着“得救之道,就在其中”,這代表着安迪心中對自由的嚮往;而海報上瑪麗蓮·夢露的微笑背後,則是一條耗時二十年成就的自由之路,諸多小細節都展現了一個永恆的主題“希望”。心懷希望的人常有偉大力量,能拋開歲月傷痛,拋開鄙夷眼光,不卑不亢、一往無前地直達心中彼岸。希望是種種美好事物的開端,試想安迪若不試着用小鋤觸及那面牆,他便不會發現連散落在地上的碎泥裏,都滿是自由的味道,也更不會擁有一片寬廣的碧海藍天。

“堅強的人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拯救他人”當安迪在獄中放起歌劇唱片,那些被命令禁錮着的人們擡頭注視着老舊的廣播喇叭,一顆顆沉淪已久的心靈,在這一刻都掙脫枷鎖飛向深邃天空。要讓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希望的確並非易事,但看看當下,我們正活在一個榜樣層出不窮的年代,周圍總有美好事物在感染你我,就如同在黑暗中舉起火把總能照亮身邊人們的臉龐,希望就像火光,照亮的是一羣人,溫暖許多顆心,只要願意,我們隨時都能選擇做一個以希望爲人生信條的精神傳遞者去溫暖更多的人。

當電影鏡頭定格在海洋與沙灘的交接處,眼裏一片蔚藍,心也隨着波濤自由盪漾。不怕此時此刻的一無所有,只要心中常懷希望,失去的會在將來重逢,更美好的都在不遠處默默守候。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30

西裝革履,神情肅穆,雕刻的手微微發抖。

這位在監獄裏面待了幾十年的老人,一旦離開肖申克監獄這個籠子,竟然沒有半分的欣喜,而是選擇了死亡。自由,現實的社會,對他而言,竟然似沒有圍牆的監獄,比有圍牆的監獄還要可怕。半夜驚醒,因爲恐懼而睡不着。沒有人引導,沒有同類,無法適應這陌生的世界。在超市裏蹣跚地爲貨物裝袋,滿臉的每一條皺紋都帶着惶恐,都在絕望地下沉。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孤獨勝過肖申克監獄裏的小格子。唯一的願望,是那有了自由的鳥兒是否會回來看一看這位孤單的老人一眼。

這是社會懲治罪犯的目的麼?多年前,或者他曾經十惡不赦,然而幾十年後,他只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但他走在跟他的認識之間相差了幾十年的社會,看到對他而言奇形怪狀的新科技,無所適從。這是時候,你是否想過走進銀幕,安慰這個老人?他不是跟我們的爺爺一般年紀麼?他已經沒有危害社會的力量了。

多少人看《肖申克的救贖》被阿迪的個人的英雄主義所傾倒,當然,我也會震撼他的求生能力。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力量。事實上,教室裏有第一排,也有最後一排,都必然要人有去坐。社會有偉人,也有罪犯,有人推動歷史的前進,也有人拉歷史的後腿。我們能做的,就是讓整體的水平提高,而不是人人都傾慕偉人。畢竟,偉人是少數中的少數,英雄也一樣。用所有的力量去培育一個英雄事實上是不現實的,你願意成全他人麼?所以不如讓大家都努力前進。

所以我願意相信導演是在用講述英雄主義的手法來提倡人文關懷。雖然他說“有的鳥是不會被關住的,因爲它們的羽毛太美麗了!”但是這樣的鳥是不多的。這個世界只有一部《肖申克的救贖》,當然你可以說還有《越獄》。不錯,“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Michael在實踐這句話的同時,也表明了一種態度,他們都是爲了無罪而做的努力。如果制度完善到沒有冤案,他們也就不會出現。是因爲社會沒有關注這個方面,所以他們纔會浮出水面。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樣,也沒有無緣無故有的反抗。

我想我會永遠緬懷老布出監的憂傷和孤獨,那是被忽略的一個羣體的無聲的抗掙。阿瑞和老布以同樣的孤獨而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這是希望所迸發的力量。安迪與其說是一個引導的聖者,不如說是一種思想力量的代表,一種頑強自救的態度,一種抗爭意識。我們不願意讓導演創造的這種“奇蹟”成爲“ 曇花一現”的絕響,所以,影片流傳幾十年。每個人都感受到影片帶給人的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自救,也可能救人,只要你願意。

影片結尾出現的大片藍藍的海水,與監獄的壓抑成鮮明的對比,那是我所見過的最耀眼最舒暢的藍色,那是自由的顏色。當你跨越你所認爲的不可能,你也可以擁有你生命中繁華盛開的美景。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31

看過很多電影,在過程觀影的過程中會哭會笑會吵鬧,但隨着結尾曲的想起,觀影也就這麼結束了。可是看完肖申克的救贖,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影片折射出社會中的種種跡象,每一個點都能讓我產生深深的思考,我想能夠讓觀影人產生獨立思考的電影纔是好電影吧。印象深刻的片段讓我產生對人性對社會的思考,老布的自殺讓我感到吃驚,但是又在情理之中,老布進肖申克監獄50年了,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在老布是記憶裏,他的光輝歲月應該就是在監獄了,在監獄裏他是個能識文斷字的圖書館管理員,他有傑克小鳥的陪伴,他能夠發揮他的價值,他還能爲獄友提供一些幫助,當他被釋放時,他去想要再次犯罪能夠留在監獄裏,因爲他害怕出獄後的生活,他覺得在獄中才是正真自由安全的生活。這也是爲什麼他出獄後會自殺的原因了,馬斯洛需求理論,在獄中他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以及自己價值實現的需求都能過滿足;而出獄後他無法體現出他的價值,他沒有朋友沒有交流,他覺得自己是無用的,就像瑞德說的一樣被制度化了。細想老布是被肖申克監獄制度化了,那我們是否是被現在的社會制度化了呢?我們生活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爲了掙錢?爲了買房?還是爲了地位?自己是否又靜下心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纔是自己的生活?自己心中是否還懷有希望,如果老布對世界還充滿着好奇,還想着學習各種知識,我想他是不會輕易自殺的。

影片中的主人公安迪是個有才華積極樂觀善於幫助別人的英雄,從開始被冤入獄他都心懷希望,並且一直幫助着他的獄友,他近自己的努力建立圖書館,給監獄以希望和傳奇,一個人的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慶幸的是安迪願意把自己知識分享給大家。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32

肖申克,當你走進這個地方,轉身門閘鎖上,你才明白這是玩真的,眨眼間,一生就毀了,只留下無窮的悔恨,你不知道自己會在這裏待上多久,也許也將忘記自己已在這裏度過了多少歲月,恍惚間記得典獄長說:“把信仰寄託給神,把賤命交給我。”

在肖申克漫長的監禁生涯中,真正囚禁的並不是監獄的高牆,而是被肖申克漸漸打磨、鍛造得失去了自己的內心,失去了正常人對生命本質的欲求,即那些真正支持人們渡過困境的情感支柱,比如說對生活的熱情、夢想以及希望。在無數的時間中,正如瑞德所說的,你沒有事情也得找事情幹,安迪也是這樣,他選擇重新收集石頭,當然是小規模的收集,石英、雲母、沙質花崗岩……瑞德是監獄中那種有特殊手法弄到東西的人,爲他提供小錘子和磨石布。在一個下午,當瑞德拿着他的一虛石雕時,也安靜下來,也許他想到了什麼,你是不會在運動場上尋找石英的,它應該是屬於跳躍着的小溪的東西,被流水洗刷得光潔,被陽光染上了異樣的光澤,也許這便是在灰牆中久違了的東西,希望和自由,也正是始終裝在安迪心中的東西,他的信仰。

瑞德說:監獄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在大多數人中,他們只是無精打采地在場地上消磨時間,在一日將盡時,垮着肩膀,拖着沉重的腳步,回到牢房去面對另一個無盡的夜,這便是坐牢的心態。不同的只是安迪,他似乎披有一層隱形外衣,擡頭挺胸,腳步輕快,隨意地接着石子,走得優雅而愜意,就像在公園裏散步,陽光中揚起腳邊的陣陣灰塵,就好像,好像一個自由人。

正如所料想的,安迪最終走了,有些鳥兒的顏色太鮮豔了,它們是關不住的,安迪的海報後面有一個水管狀的洞,用的是他採集石頭時所用的肖錘子,瑞德曾開玩笑用它挖地道需要620年,但事實上安迪只花了20年。

也許,肖申克能給我們更多。你有沒有想過,在現實中當我們面對着壓力,嘗試和挑戰,是不是已經不再勇敢和熱血沸騰,轉而放棄和逃避,找到淡然和寧靜的漂亮藉口。就像影片中在肖申克渡過了半個世紀的老囚犯在終於獲得了他盼望已久的自由之後,竟然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而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在監獄中,他是有身份,被人信服的老人,管理圖書館,而在這個社會中,他什麼也不是,甚至連一張借書證也辦不到,他已經習慣了監獄的生活,並向囚禁屈服,終於,孤獨、無所適從和一種對於未來漫長歲月的絕望徹底摧毀了他,他只有在死亡那種終極的寧靜中找到了想要的一切。

而安迪不同,在最初兩年的地獄一樣的生活中,安迪必須象一隻機警而又無辜的野兔面對獄中的不公平和不人道,每一次都被折磨得遍體鱗傷,儘管他經歷了此多黑暗和折磨,但他從未忘記自己的信仰和希望。也許正如梭羅所說:“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這就決定了他的命運,或者說,指明瞭他的歸宿。”安迪始終帶着一種含義不明的表情,沉默卻意志堅定,機敏過人卻從不無謂地冒險,去實現他的目標。當安迪終於爬出五百碼惡臭的污水管道,站在瓢潑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奪目霹靂,亮光之下,我懦弱的靈魂在安迪張開的雙臂下現形,並且顫抖,久久無法平息。

等待別人來救贖的人,怕是永遠都無法真正等到救贖的。所以,能夠救贖我們的,恐怕只有我們自己,只有熬過漫漫長夜,只有在孤獨中堅持與堅守,我們的靈魂才能得到拯救。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33

人來到世界的目的是什麼?看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人來世上的目的就是要讓你周圍的人因爲你的存在而有所改變。

主人公安迪入獄前是一個銀行家,他因妻子與情夫被殺而被指控爲殺人犯,判處終身監禁後被送往肖申克監獄。肖申克監獄是一個關押重刑犯的監獄,很多人進來之後一呆就是一輩子,所以,這裏的人們,根本不知道字典裏還有“希望”兩個字,很多人已經“被體制化”,即使被有幸釋放了出去,也會因爲在監獄的時間太長而不再適應獄外的生活而選擇自殺。

但安迪的到來,在一點點改變着這些。他似乎不是一個囚犯,而是一個救贖者,在盡力挽救那些人的靈魂:他利用自己的特長爲監獄長做事,只爲了給囚犯們換回幾瓶破喝,讓他們像個男人,享受享受自由的感覺;他從每週寫一封信到每週兩封信往外投遞,就是爲了贏得些贊助建一個監獄圖書館,改變犯人們的閱讀情況;他教初入獄的、年齡最小的、人最聰明的湯米認字,幫助湯米考試,鼓勵他要有信心堅持下去;他利用監獄廣播播放費加羅的婚禮震撼犯人們的心靈,即使面臨着懲罰的威脅;他用20年的時間和一把小斧頭鑿透監獄厚厚的牆壁,打開了一條通往自由的路;在逃出監獄之前,他給瑞德的一番話,讓出獄後的瑞德沒有選擇自殺……

這樣的安迪,是囚犯嗎?不,他不是囚犯,而是上帝派來的救贖者,他來這裏就是要救贖這些要被關押一輩子的人們。給他們帶來希望,他給他們帶來靈魂的震撼,讓他們知道,在監獄裏,還可以過這樣一種生活,還可以這樣生活。

看到這裏,不由得聯想到我們的現實。多次在講座時我都會就“職業幸福感”做一小調查,但調查的結果並不如意,感受到職業幸福的人寥寥無幾,看得出,大多數教師僅僅爲了“稻粱謀”才從事着這個工作,而不僅僅是因爲喜歡和熱愛。有一個學校,幾十名教師中,只有八位是男教師,其中還有四位是領導。

爲什麼那麼多男教師選擇了逃離?真的是教師這一工作沒有意義不能創造價值嗎?看看電影,身處監獄中的安迪爲了救贖監獄中的人們,還在盡最大努力做着什麼,還在盡力用自身的能力影響着別人改變着別人,那麼,我們這些做教師的,是否真的要自問自己一點什麼了?

我們就來問問自己吧:教師這一職業真的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嗎?先看看我們的工作對象,我們工作的對象是一羣純真無邪、對生活充滿美好希望的孩子;再看看我們的工作內容,我們是要帶着這羣純真無邪的孩子走向美好的未來。在和他們相遇的這段日子裏,他們要走什麼樣的路,看什麼樣的風景,在這條路上有什麼樣的感受和體會,都撒於教師。想想,比起那些囚犯來說,這羣孩子該多麼可愛,看着他們一天天地成長,看着他們從懵懂無知到最終成爲一個睿智聰慧的少年,甚至,有時候我們呢還能聽到他們成長的拔節聲,這樣的體驗,我們怎麼會沒有快樂感和成就感?

很多時候,有無成就感撒於我們的內心。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是靈魂,再次審視自己的工作,我一直想說: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有了安迪的精神,我們都能很好地珍惜工作中的每一天,珍惜和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天,讓孩子們因爲遇到你,而有一個降幸福的童年,那麼,我們的內心,該是如何的富足?

做一個救贖者,做一個自救者,讓這個世界因爲你的到來而有所不同,讓你周圍的人因爲你的存在而有不一樣的感受。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是靈魂……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34

影片《肖申克救贖》可以說整體的基調是蒙上了一層凝重的灰色的,在肖申克監獄裏上演的一幕幕人性的貪慾、陰險、奸詐在不公平的命運中人性的絕望、掙扎、渴求用平緩而沉重的語調娓娓道來,匯成讓人深思的汪洋。而那在高牆內微弱醞釀的希望星火,諾頓絕不會料到真的像那句原本是給囚犯們看的話一樣上帝的審判比預料的來得快,艾迪點燃的希望照亮了通往靜樂土的路,燒燬了這個利益的囚犯的全部乃至生命。

年輕有爲的銀行家艾迪的妻子出軌遭人謀殺,艾迪深愛他的妻子卻被指控爲兇手,被冤入獄。在肖申克監獄服刑的十幾年裏,典獄長諾頓威脅控制艾迪利用他銀行家的身份爲自己創匯,艾迪在逆境中仍不放棄希望。他用執着爲囚犯們建起圖書館,用勇氣爲監獄奏響美曲,用真誠與囚友們換來尊重當他用耐心換來囚友湯姆一個意外祕密時,湯姆卻因爲能作證艾迪的清白被諾頓引入圈套擊斃。湯姆之死使得艾迪實施了他的越獄計劃他對地質學頗有研究,通過觀察他發現自己牢房的牆壁很容易挖鑿。他便每天用一把破舊的鈍錘子挖洞,洞藏在一張海報後面。終於,一天夜裏,他順着洞、順着骯髒的下水道逃了出去,逃去了他夢中的世外桃源墨西哥的一座小島。他最真摯的囚友瑞德獲得假釋後也通過艾迪留給他的線索找到了艾迪。

皆大歡喜,閉眼沉思。

這部電影流溢出太多。然而我想,它最主要的意思還是表達出在逆境中,在壓制下,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希望。我相信,這是每一個觀衆都能一眼看出並且領悟的,因而在此我想從多角度、從細微之處來感悟本片其他的含義。開頭布魯克斯的死,無疑就是一個讓人悲涼唏噓的情節。布魯克斯因爲在監獄裏生活了50年,出獄後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世人的冷眼奚落、孤獨的淒涼滋味,像洶洶而來的洪水使得布魯克斯惶恐不安,他甚至曾想再犯一次罪、再回到家裏。起碼,那裏有他熟悉夥伴。

可能我老了,不行了。是的,他的遲暮之歲使得他不能這麼幹。他像一隻舊了的、再沒有人牽引的斷線的風箏,孤身在浩浩泱泱的天空中漫無目的地隨風飄蕩。他再沒有了活下去的動力。他最終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房樑上,然後去了天堂。這個情節竟讓我這身經百戰的人眼睛發酸,布魯克斯蒼老的淡藍眸子中的目光像酸味的泉一樣染得我徹骨的涼。雖然我沒有那樣的經歷。我想,當一個人面臨突然而至、翻天覆地的陌生變化時,他該如何?布魯克斯去了天堂,那天堂可是他的救贖?布魯克斯用50年的牢獄生活贖罪,出獄後的短短几天去連贖罪也是一種奢望,他贖了,救何在?我爲命運的深淵、時光的洪流、人心的脆弱而悲、而涼。我知道這篇作文終究應該和本片一樣是昂揚、積極、皆大歡喜的,但我對無力掙扎這一詞組的嗅覺有那麼敏感。縱然布魯克斯的命運只是他自己的,但它折射出的冷冰冰、硬生生的東西是真實的,那惶恐、那無奈、那孤獨、那嗟嘆是確實存在的,只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是其他未知的形態。

寫到這我想我不知道怎麼收尾,《肖申克的救贖》救贖了很多,但也沒能救贖很多。救贖年輕湯姆的毛躁、布魯克斯的悲哀、諾頓被污染的心那片天空,似乎始終是陰沉的。

但就算這樣也不會消極,我們的主角們在陽光海灘上擁抱,我們的現實生活依然繼續,我依然快樂。

揪出那些沒被救贖的悲哀,爲了救贖我們目睹的悲哀的記憶。揪出那些沒被救贖的悲哀,爲了給幸福與歡樂留下純淨的空白。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35

電影開篇就是安迪被誣陷爲殺人犯(當時的法院爲什麼這麼糊塗的辦案),然後被送入肖申克監獄,開啓長達二十年的生活。

影片中常會出現這句話:肖申克監獄中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不是被冤枉的。監獄中各任務的形象分別如下:

典獄長諾頓高高在上,當時他第一次查安迪的房間時我對他還有點好感,因爲他看到安迪手裏的書籍和安迪牆上貼的海報時,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並鼓勵他找點事情做。我的直覺是這個典獄長應該是個“知人善任”的上官。但是恰恰相反,他平時道貌岸然,對聖經倒背如流,實際上攫取利益時不擇手段,殘酷、陰險而貪婪。人命在他手裏無足輕重。與警長海里和其它警員,兇狠殘暴,充當諾頓的打手,草菅囚犯的人命。

囚犯中也有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瑞德就是其中一個。它可以說是整個影片的一個線索,甚至剛開始看時我覺得他是男一號。他是個睿智且善良的人,他在監獄裏面混的非常好,可以說是“犯人們的需求”沒有他搞不到的,但是他也曾告誡過安迪: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這是智者之言。這也是肖申克監獄的本質。儘管瑞德看清看透了城堡的本質,但他沒想過去抗爭,更不用說是影響和改變別人,他只是順應城堡的規則以求自保。直到安迪的出現,改變了他,並最終引導他走向了自由的彼岸。

湯米,一個年輕的主人公,他是最晚到達城堡的,她和安迪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並在安迪的幫助下爲之努力,但是他太年輕幼稚而不懂得自保,結果在即將獲得成功的時候因爲知道安迪被冤枉的真相而諾頓和海利謀殺。

圖書管理員布魯克斯,這是最讓人震撼的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的反映了“體制化”下人的一生。在碉堡度過了大半輩子,終於被假釋,獲得了自由,但是他離開了生活了一輩子自己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他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體的自由,但其實他的靈魂早已被碉堡扼殺,屬於他自我的世界已經被壓縮到了最小。最終他只能選擇從這個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失。試想如果沒有安迪出現,老布是不是就是瑞德和監獄裏其他人的未來呢?

主人公安迪他是一個真正的人,他救贖的不僅是自己,他也盡一切努力救贖身邊的人,實際上整部影片關於他挖隧道逃生的情節是惜墨如金,以至於安迪逃走那一幕讓我感覺相當突兀,這說明神乎其神的逃獄並不是影片的主題。而且瑞德告訴了我們,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後並沒有立刻逃走,他最終離開是因爲湯米的死讓他看清了諾頓們的殘忍無情,看清了自己並沒有能力救贖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說,儘管安迪已經做好了逃獄的準備,他也沒有馬上逃走,雖然他有擁抱自由的極切渴望——在他逃出鯊堡之後站在小河裏擁抱風雨的那個俯視鏡頭相信觀者都會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鯊堡幫助那些“無希望的人”。影片主要就是在這方面進行描寫,我想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贖》的原因。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36

觀看這部影片,我們學習到了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希望,只有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是能成功的。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着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瑞德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成爲了肖申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菸,糖果,酒。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就賭誰會在第一個夜晚哭泣。瑞德認爲弱不禁風、書生氣時足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但同時也使瑞德對他另眼相看。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裏很悠閒地散步,就像在公園裏一樣。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小的鶴嘴鋤,他的解釋是他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他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作爲交換,他爲十幾個犯人朋友每人爭得了監獄官請的啤酒。喝着啤酒,瑞德說多年來,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不久之後,湯米的來到讓安迪打破了獄中安靜的生活。湯米告訴安迪真正的兇手,但不久,湯米就被殺害了。安迪用鋤頭鑿通道逃出了監獄,之後瑞德被假釋了。最後,安迪和瑞德相遇了。

這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性。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37

開始以爲肖申克是個人~然後才知道它是個讓人感到恐懼,暗無天日的監獄!但有些人確實閃閃發光的!所以有時候會說同樣的環境也會有不一樣精彩的人生。

肖申克里面關押的是犯了大大小小事兒不會被放過的犯人,但是大家許多是被不得已冤枉而判刑來到這兒的。在肖申克監獄裏有的是姐妹花,有的是舊犯對新犯的壓迫,有的是每天監獄的例行檢查……總之來到這兒就是讓你像剛來到這個世界時那麼幹淨!

安迪也是像所有監獄裏的人一樣,經歷了每個新成員所要經歷的一切。但是不同的是他與別人的結局截然不同。

首先我看到的是希望。因爲安迪渴望自由,追求自由,從進去監獄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可以在看似暗無天日環境中找尋出路。慶幸的是他最終成功了。安迪是一個銀行工作者,他被指證殺了他的妻子和妻子的外遇,所以不得不來到這個監獄。在最初的一個月裏,他沒有和任何人打交道,也沒有像許多犯人一樣熬不下來。一個月以後他和瑞德開口了,是需要他幫忙尋一把小錘子,後面接着是海報。也許海報給予他更多的是對外面世界的信念,儘管二十多年過去了依然可以堅持!

還有在片子中有段是安迪自己利用自己的銀行工作者的才能爲大家贏得了啤酒,那是在修建監獄頂層的時候。瑞德說過:安迪冒着巨大的危險換來的啤酒不僅使他增添了朋友,而且更多的也是讓這裏的大家覺得彷彿是給自己家修建屋頂呢。安迪臉上洋溢着奇怪的微笑面對這一切。

在這裏你會明白知識可以贏得生命的價值。即使在監獄裏大家都會有書讀,並且在後來安迪利用監獄長得野心來實現大家的利益,通過自己每天寫信申請最終擴大了監獄圖書館規模(這個過程也是艱辛而漫長的)大家可以讀更多的書甚至有人還可以拿到大學文憑。這一切都跟安迪有關。

安迪善於觀察,瞭解世事,所以抓住典獄長得心理,爲他牟利,減少稅收讓其依賴他。後來出去也拿到了一筆自己二十多年來應得的報酬。所以也用自己的智慧成就了自己。

目前想到的只有這麼多了,但我覺得作者塑造了一個非常有魅力的角色!他有知識,有氣魄,是一個真正心有一片海的人!他只是常常會在嘴角閃現一道微笑。二十年過去了依然不忘初心,即使他面臨着有可能失敗,有可能出去後不適應(畢竟在裏面他還是有地位的)出去後一切都是新的,即使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年!當看到電影裏他在雷聲中敲破下水管道有東西噴出來的時候你真的會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整部電影看完了,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安迪爲在監獄擴展圖書館而做出的奮力和最終的逃亡。安迪,一個在銀行中工作的人,天然滿腹經書,學富五車。他精通所有政治、經濟,給我的印象是一個數學天才,只要是關於經濟的,似乎沒有什麼能難倒他。也因爲這樣,他得到了監獄長的重用,目的是洗黑錢,他天然而然的成了監獄中的名人。

一次他被調到了圖書館工作,他對同獄的說他要要錢去擴展圖書館,他們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就每週一封信寫給政府,日復一日,他的信僅有寄出去,卻沒有寄回來的,一年過去了,仍是這樣,但他並沒有放棄,還是堅持的寫,又過了一年,他的奮力有了小小的成果,他開始每週寫兩封信。他驚人的堅持不懈使我難以相信。19年的牢獄讓他難以忍受,他要離開這鬼地方,他從他挖的19年的通道早逃走了,又穿越了下水道,那惡臭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並且還是長距離……

安迪的忍耐力可真難想象,挖了19年的通道,寫了三年的信。這種毅力實在令我佩服,我應像他一樣在學習方面刻苦奮力,爲達目標堅持不懈。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38

由弗蘭克·德拉邦特執導,兩位金獎演員摩根·弗里曼、蒂姆·羅賓斯主演,改編自暢銷作家斯蒂芬·金著作《麗塔·海華絲與肖申克的救贖》的《肖申克的救贖》,當年上映時,票房慘遭滑鐵盧,卻能夠在上映後迄今長達25年的多數時間稱霸IMDb和豆瓣電影Top250的榜首。

初看《肖申克的救贖》時,雖覺得電影各方面確實精彩,但總會挑剔它結局過於夢幻不切實際,比如說在關鍵的夜晚之際風雨交加,宛如爲了烹煮雞湯而採用的機械神蹟。如今再看時,卻有些改觀了,無法否認那依舊機械神蹟的情節編排,卻讓我信服了蒂姆·羅賓斯飾演的安迪確實是有本事創造神蹟的人物,也讓我看到他如何救贖全片的敘述者——摩根·弗里曼飾演的瑞德的這一層面。

也難怪電影安排瑞德作爲旁白敘述者,他讓我們與他一起在一旁觀看安迪這個主角,一同見證安迪超乎常理的作爲與他帶來的影響,也能從這位監獄老鳥得知諸多有關鯊堡監獄的殘酷事實,像是新人最難熬的第一個夜晚,老鳥們用香菸賭誰先崩潰,在夜晚裏以別人之苦取樂;監獄中會霸凌他人、強迫與其發生性關係的惡霸「三姐妹」;監獄如何讓囚犯「體制化」;以及在他向安迪表述說「期望是危險的」時,我們早已看到他仍抱有假釋出獄的念頭,期望重獲新生。

而《肖申克的救贖》也是今年剛憑藉《1917》獲得第二次奧斯卡最佳攝影的羅傑·狄金斯,第一次提名該獎項的作品。如果注意這部電影的攝影,這部攝影在敘事上也默默扮演重要推手的主角。

比如說一開始的監獄空拍,我們看到鏡頭隨着載犯人的囚車劃過綠地,帶到石牆裏面冷峻的監獄情景,這是電影少有的寬闊遠景,卻若有似無地告訴我們,這些犯人的未來將會遠離色彩;囚犯第一次見典獄長的時候,通過鐵窗外的光線,他們背對着光,陰影拉得長長的落在地上,然後鏡頭緩緩移到典獄長的身後,我們明白,鐵窗外的光線就是打在他的身上,然後他走向前,此時鏡頭才反拍到他的正面,他的西裝上有個閃閃發亮的十字架,他說監獄裏的首要鐵則——不能褻瀆上帝——而鏡頭告訴我們他就是這座監獄的上帝。

這些看似一般敘事的鏡頭,也許初看的時候沒什麼感覺,重看的時候感官就放大了,或許這是身爲觀衆的詮釋,但也要歸功於攝影帶來的視覺意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遐想。

像是許多人都津津樂道的安迪在屋頂上爲衆人爭取啤酒的場景便是絕佳例證:偏冷的色調建立了整部電影的調性,而安迪一行人來到屋頂幹活,讓我們暫時離開那冷冰冰的建築,並從主角們的身後能夠望見開頭建立的綠色風景。這是獄中老手瑞德用賄賂替這羣人帶來的福利,然而在聽到獄警隊長海德利在抱怨美國的稅收制度時,安迪放下手邊事務,手無寸鐵的走到警衛身邊。飾演安迪的蒂姆·羅賓斯帶來的精湛演出固然是帶給觀衆的第一印象。而鏡頭輔助的敘事也是絕大功臣。

從這個場景所見,一開始雖然來到屋頂,電影偏藍的色調依舊,而安迪與海德利警衛對談的場景,是以仰角來拍攝安迪,而海德利則是用些微的俯角所拍。一般不會以仰角拍攝地位較低的人物,但這個場景,鏡頭角度首先告訴觀衆,安迪是佔上風的。隨後海德利將安迪推至屋頂邊緣時,切換爲鳥瞰的正上方視角,強調屋頂之高,安迪處境之危險,隨着安迪逐漸說服海德利,鏡頭向下直搖,直到平視兩人,從安迪身後我們再次望見遠處的綠地,我們便明白海德利將會被說服。之後下個鏡頭切換至衆人喝酒的場景,色調明顯轉爲暖色,像是夕陽光線灑在他們身上,而瑞德的旁白卻表示這發生在白天早上,我們才明白羅傑·狄金斯的攝影已超越了現實,將這鯊堡監獄史無前例的一刻添加了魔幻氛圍。

而電影托馬斯·紐曼的配樂在其中也扮演重要主角,在上述的鏡頭中,當安迪說服了海德利,配樂立刻點亮了某種精神勝利的情境,更添安迪的神聖性。除此之外,在這部敘事長達20年的電影中,主要以旁白串起事件,事件間不見得存在明顯的邏輯關係,音樂也成爲供給轉換氛圍的媒介。更值得注意的是,電影主題曲同時流淌出沉重與清亮兩種感觸的相互剋制,像是獄中瑞德與安迪的價值觀對立,又像是主角幽暗情感裏的期望帶來掙扎,掙扎中漸漸明亮起來,久久繚繞於心。

在電影中有一片刻安迪也讓囚犯們見證音樂帶來的感動,恍如久降甘霖,讓時空凝滯,進而引導出這部電影的主題——期望。

期望,安迪之所以非凡,正是心中抱持的期望所帶來的堅毅,所以他能每每不畏獄中的惡霸、所以他能忍受20年之久的冤獄、所以他膽敢挑戰警衛,甚至典獄長,也因爲這樣,僅有當我們跟着瑞德看着他度過種種難關,隨着安迪穿越那黑暗又污穢的排糞管,就像忍受很久冷色色調看見暖光的感動,那海水的湛藍、陽光的和煦,才讓我們再次體會到期望的完滿。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39

今天,我與父母一起看了《肖申克的救贖》這一部電影。看完之後,我深有感觸,收穫了非常多。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銀行家因被人誣告而關入了鯊堡。開始他無法忍受那裏的一切。過去了十四年之後,因爲他富有才學,爲鯊堡謀取了利益,但最後他看出他們是在利用他。他深深看透了鯊堡的罪惡,當典獄長殺死了唯一證明他無罪的人之後。他再也無法忍耐,但又無法逃脫,不過,他發現牢房的牆壁直通下水管道,而製作的材料又十分軟,便燃起了希望,製造了一個完美無缺的計劃,花了五年的時間挖通了一個直通下水管的隧道,成功地逃出了鯊堡,向衆人告知了鯊堡的罪惡後自己遠走高飛了。從這一部電影我深切地體會到了有希望,纔有機會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從這部電影中,我想到了我自己那一次。我考圍棋的決勝局到了,我現在勝五負三,若這一局勝了,我便能入選;若敗了,那這就得聽天由命了。但是,與我下的選手的戰況竟是七勝一負。我當時就嚇得魂飛魄散,心想媽呀!這可完蛋了,怎麼會抽到他!悲劇了。

我又轉念想:不,一切皆有可能,我要挺住,不能讓他嚇破膽。我漸漸有了信心。下棋了,他執黑先下,懷着信心的我平常心應戰。不一會兒,棋快下完了。但是,我雖然在中間佔了一大塊地,但是她卻佔了三個角和兩條邊,在中間也有佔地,我又一次心灰意冷,但是我漸漸燃起了鬥志。“黑方:185,白方:176,但由於黑先下,白方再加26,白方勝。”隨着裁判的一聲清脆的宣判,我歡呼雀躍,我勝利了。

從此以後,我更加堅信這一句話了,讓我們共同對什麼事都有希望,迎接更好明天。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觀後感 篇40

趁着記憶還新、感受最真的時候,寫下對這部經典之作的所感吧

肖申克的救贖,很久沒有看過這麼精彩的片子了,一部勵志之作。看完之後主人翁的點題之句一直縈繞在耳邊:只要心懷希望,就會永遠有希望。

安迪,一位大銀行家,有着對數學和數字天生的敏感,不幸的是妻子以及妻子的情人遭人謀殺,而自己卻被誤認爲是兇手,兩次無期,被判到了肖申克監獄。於是長達二十年的監獄生活開始了!像劇中說的,他並沒有認爲來到監獄是一種煎熬,反而覺得像是在公園散步一樣,是如此的淡定!這二十年,是安迪進行自救的二十年,錘子、海報、以及幫典獄長“逃稅”…一切都是他預置好的,只等那個暴雨夜晚的來臨,伴着閃電雷聲逃離出了肖申克監獄…

在劇中,有幾段兒,我一直有點疑惑,就是安迪在獄長反對的情況下,還毅然的播放那段音樂,我是沒有弄清楚那是怎樣的一段音樂,是嚮往自由和解放?還有一段就是安迪一直都很想在監獄建造一個圖書館,由於資金的匱乏,他便一週一週的向有關部門寫信進行申請資金,最後便是一週兩封…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下去,試想一下,安迪建造這樣一個圖書館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到了好多..監獄裏很多的人知識水平都不高,甚至停留在很久以前,像老布一樣出獄之後根本適應不了當今的社會,甚至不能生存,最後的結局只有一種——老布自殺了。還有,劇中一直在強調一個詞“希望”,也可能安迪是想讓監獄裏的所有人心裏都懷着希望吧,懷着生存的希望,無時無刻!

故事的結局也是亮點,特別是最後瑞德去那顆樹下尋找安迪留給他的東西,一封信、一些錢,好像這些都不是很重要,但我覺得安迪留給瑞德的是希望,是活下去的希望,至少是安迪拯救了他!

只要心懷希望,就會永遠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