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精選19篇)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精選1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精選19篇)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

很久沒有去過草原了,對草原連綿無盡一直是心心念念。今晚看的“海的盡頭是草原”這部電影滿足我心裏對草原的無限憧憬!原汁原味的視覺享受。此部電影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描述了一段充滿悲歡離合的故事。將上世紀五十年代情景展現在電影中,電影色調有濃厚的歷史感,鏡頭通過不同視角進行拍攝。令人驚訝的是劇中的惡狼也是真的!在電影中有很多素人(當地居民),還有蒙古當地的演員,貼近實際。電影中草原是那樣和諧美好,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遠處牛羊成羣結對,小孩子們在嘻戲,少年們趕馬放羊。治癒觀衆的心靈。影片情緒飽滿,在這裏最要稱讚的就是馬蘇的演技。漢族人馬蘇爲了拍攝此部電影學習蒙古語數月,樹立出良好的草原人民形象。馬蘇飾演的薩仁娜,從眼神中就透露出濃濃的牧民熱情與淳樸。

最後的哭戲,也哭在我的心坎裏,崩潰就在那一瞬間我也不禁落淚。演員陳寶國,老戲骨,演技無可挑剔,真實動人,每一滴眼淚都是發自內心的悲傷。人性之美,都蘊含在曲折的故事情節中娓娓道來。飾演草原阿爸(阿雲嘎)演出草原人民寬廣胸懷與善良的心靈,用無私的愛接納了來自遙遠南方的孩子。哥哥那木汗(王鏘)演出草原人民有種骨子裏的熱情,他們會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一個素不相識識的南方孩子。是那麼的真誠。

電影從民族精神上、情懷上還原了當時那一代人。丁程鑫飾演少年馬正元,首次登上大銀幕便展現出不俗演技。一個實力與魅力兼具的演員,爲觀衆奉上一個充滿誠意又無比動人的故事。這是一部謳歌民族團結、傳遞人間真情與人間大愛的動人之作。展現出草原人民質樸善良的心靈如海般孕育出遼闊的愛!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2

海的盡頭是草原,根據歷史上“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改編。影片以癌症晚期的老年杜思瀚遠赴內蒙,尋找當年被送到草原上的妹妹杜思珩爲主線,用一種非典型公路片的拍攝手法,在現實和歷史的不同維度中展開敘事:老年杜思瀚的尋找之路和童年杜思珩的遷徙之路,是兩條不同時代的橫向線;童年杜思珩到青少年杜思珩的成長之路,是一條時間維度上的縱向線。三條不同的路,縱橫捭闔,像撒向歷史長河中的一張網,就這樣網住了一對兄妹和兩個母親的一生。

有趣的是,影片使用了不同的調色,以區別這三條不同的路:童年杜思珩的遷徙之路,使用了一種黑白暖色;杜思珩的成長之路,使用了一種飽和度較低的暖彩色;老年杜思瀚的尋找之路,則使用了正常的彩色。由於影片中有大量的倒敘內容,加之登場人物繁多,使用這樣貼心的調色,就不會讓觀衆暈頭轉向了。

這是一部關於“原諒”的電影,更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困擾了杜思珩一生的心結,終於在見到老年杜思瀚的那一刻解開了,但此時的她早已選擇了放下。養父養母在悲劇發生後並沒有遷怒於杜思珩,而是依然對她不離不棄,這種偉大的“原諒”,讓杜思珩將自己全部的愛獻給了草原。因爲拋棄女兒,杜思珩的親生母親愧疚了一輩子。然而千頭萬緒,當初的“拋棄”是爲了讓兩個孩子都能夠活下去,這是一種既殘酷又悲憫的愛。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3

觀影過程中,看到阿爸在沙塵暴中趕來把杜思珩緊緊抱入懷中永不言棄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看到那木汗爲了救毫無血緣關係的妹妹而被流沙吞沒,孩子們哭了;

看到阿爸對着長空明槍,放生了那木汗生前的坐騎,白馬長嘯一聲飛奔而去,孩子們哭了;

看到杜思珩從此改名叫那木汗,爲他續寫生命,不是他甚是他,與親哥哥相認、相互傾訴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看到額吉百歲生日,爲思珩已經過世的母親祝福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影片,觀看過後,同學們也各抒己見。通過觀影,他們被遼闊的大草原所震撼,爲可愛的小羊、駱駝而興奮,爲民族大團結而自豪。康龍興被那木汗的真情所打動,王偉丞爲蒙古族對大自然的敬畏所吸引,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黃詩淇深有感觸地說:“我之前去過內蒙古、雲南等地遊學,親身體驗過內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數民族的熱情好客。今天通過這部電影,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們國家的各族人民都團結友愛!“同樣受到影片強烈震撼的顏夢霏同學表示:“我深深地爲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富強明主、和平幸福的國家感到欣慰,作爲新時代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們會更加努力,長大了爲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影片雖已結束,但民族大愛的種子已經種在孩子們的心裏,慢慢發芽!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4

《海的盡頭是草原》本質上講,它是一部講述救贖的故事,看完整個故事你會發現,原來他們都不像是表面上那麼溫暖和善良。

先說杜思珩的親生哥哥杜思瀚,說他有愛是不錯,但他也很自私。在當年,聽到母親說要把身子弱的留在身邊,送走另一個身子好的。於是,他跑到雨中淋雨把自己弄生病了。順理成章,他是那個留在母親身邊的人。或許正是因爲這份自責,他終身未娶,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並未主動去尋找親生妹妹,只是在母親即將離世,和自己身患絕症時日不多時纔去往內蒙尋親。再說善良的養母,對於養女杜思珩百般疼愛,但是她終究有沒有私信呢?在電影裏沒有明說,但據說影片有被剪輯掉關鍵信息。從故事中其實不難發現,她親生兒子那木汗因爲生病導致失聲,因此一直沒有女孩願意嫁給他,後面的劇情裏也能看出,他是對杜思珩的情感不僅僅是兄妹之情。所以,養母也可能藏着自己的“小心思”。這一點也能從養母親生兒子因流沙意外身亡後也能看出來,養父養母原本計劃丟棄掉杜思珩遠赴他鄉重新生活,但最後在杜思珩真情跪地後纔得到諒解,最終更名爲“那木汗”成爲他們真正的“女兒”。

人性是不可估量的,這一生中每個人都在自我救贖,都在尋求那份心底裏的安寧。影片最後,親兄妹杜思瀚和杜思珩相見,擁抱和解,是一個大圓滿的結局。不過我倒希望結束停留在杜思珩被流沙吞沒那段,但我更擔心編劇或導演很難寫出後面的劇情,因爲那樣的人性思考或許更爲複雜。影片是將主題昇華到了大愛的高度,但在我看來能夠治癒他們的不是愛,而是冗長的時間,只有時間才能做到如此寬容。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5

昨天有幸去看了爾導的《海的盡頭是草原》這部新片的首映,觀影中被故事的溫柔打動了,感動的模糊了雙眼。不管是當初歷史上的民族大愛,還是故事裏額吉一家,對於妹妹的溫柔情感,都是能直戳大家的心。

電影從一個雙胞胎哥哥尋找妹妹的故事爲主線,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未,全國在遭遇重大自然災害後,將三千名孤兒送入草原,由淳樸的牧民來收養的孤兒的真實故事…雖好整體劇情很平淡,但就是這種平淡的劇情才能更打動觀衆的心!所有演員們的表演都是可圈可點的,尤其陳寶國老師不愧是老戲骨,每個細節都拿捏得非常恰到好處,堪稱驚喜之作,有笑點,淚點也多,演員演技都不錯,尤其是馬蘇,把牧民偉大母親演的活靈活現,沒想到電影中出現的蒙語都是她通過背誦記憶發音來完成的。

第一次演電影的阿雲嘎和丁程鑫真的都很出色,尤其阿雲嘎用溫柔與帥兼備的那種成熟的且負責任的演繹很值得肯定!小演員羅意淳尤其最最讓人驚喜的,她的倔強及機靈的感覺把握得非常到位,太招人喜歡了!看了這部電影非常想去看看遼闊的草原,他的壯美,還有內蒙人的善良淳樸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如同畫卷一般呈現在大家眼前,那是美的、在流淌着的,也時刻浸潤着人心的。影片整體是真實的草原牧民生活,真實而感人,有愛能跨越一切山海!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6

《海的盡頭是草原》講述六十多年前“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真實事件的電影,感謝爾冬升導演,將一段關於愛的塵封歷史以這樣鮮活動人的方式展現給20xx年的觀衆,主旋律電影也可以拍得如此真摯動人。打動我的,不僅是片中遼闊壯美的內蒙古草原景色,無邊的草原,奔馳的駿馬,熱鬧的那達慕,更是片中草原牧民對孤兒們那無私的愛。“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多麼樸實有多麼有力的口號,孩子們的生命和健康成長就是他們最大的責任。

陳寶國老師扮演的雙胞胎哥哥是本片的線索人物,他對同胞親生妹妹的尋找和追憶,一路帶領着觀衆回顧那段動人往事。我們今天可能無法想象那個年代艱苦的生活條件,漫天風沙、豺狼出沒、物資匱乏,對於當年草原牧民們來說,他們還是盡全力用最好的牛奶、糧食和愛哺育了這些新中國的孤兒們,讓他們成爲建設者和棟樑之才。

影片中大部分對話都是蒙語,有很多蒙古族演員出演,但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漢族演員馬蘇扮演的薩仁娜額吉,全程幾乎都說蒙語,無論造型、神態還是動作都非常貼近蒙古族婦女,成功塑造了一個善良溫柔無私奉獻的母親,特別令人驚豔。

扮演她兒子那木汗的王鏘,則將一個寡言沉默卻勇敢有擔當的哥哥演得非常動人,他爲了救妹妹不幸被捲入流沙的情節非常催淚。再次感謝爾冬升導演,讓我們瞭解到那段塵封已久卻無比感人的歷史往事,只有不忘記歷史,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生活下去。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7

《海的盡頭是草原》,帶給觀衆的是一次美好的觀影體驗。通過回憶的畫面,讓觀衆再次重溫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情境,瞭解了上一輩的長者爲孤兒的健康成長而付出的艱辛與努力。通過寫實的鏡頭拍攝,將天高雲低、草豐水美的草原風光盡情展現:蔚藍的天空、透明的雲朵、碧綠的草場、溫暖的氈房;暮色裏一盞馬燈點亮,映照着人們的笑臉如油畫一樣的色調;賽馬場上伴隨着豪放的歌聲策馬馳騁的奔放騎手;馬背上一起長大,打打鬧鬧直到白頭的兄弟夥伴。一幅幅畫面帶給觀衆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長的人們會擁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懷和無畏的品格。影片還通過閃回、倒敘、插敘等手法留足了懸念,讓觀衆的心跟隨尋親的步伐跌宕起伏。

觀影全程會有一些淡淡的憂傷,我們爲特殊年代下的無奈、負疚、遺憾而心懷唏噓,但更慶幸自己身處這富足、安寧、衣食無憂的美好時代,不必再去經受生離死別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對進退兩難的決擇、更不必去揹負歉疚終生的煎熬。觀影之後的回味,則是深深的感動。海的盡頭是草原,上海、內蒙古,只是兩個地域的名字,無論時間、空間相隔多麼久遠,也無論漢族、蒙古族風俗習慣如何不同,只要我們同樣心懷美好,便會收穫同樣的愛,這份愛,會跨越地域、跨越種族、跨越血緣,跨越時空......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8

《海的盡頭是草原》,我很喜歡這個片名,它充滿了詩意和鄉愁。看完電影我才明白,海就是上海,草原就是內蒙古。是什麼把這兩個遙遠的地方連接在了一起?這個名字應該還有下半句,就是“海的盡頭是草原,而草原的盡頭是人。”我不會說蒙語,可以說半句都聽不懂,但是看完電影后覺得蒙語是那麼好聽,裏面的人是那麼美。薩仁娜、伊德爾、那木汗……他們的音容笑貌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散去,還有那美麗的大草原。

電影改編自中國的真實事件,歷史背景聚焦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大批南方的孤兒面臨營養不足,餓死的邊緣。在這個緊要關頭,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動請纓,將上海的一大批孤兒接到大草原,他們最後都被當地牧民領養。因爲爾冬升的電影,這段塵封的往事被重新提起,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段歷史是隱藏的,不爲人熟知的。至少作爲80後的我是第一次聽說,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想去一探究竟,我想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它可以將歷史照進現實。

電影中的人物可能是虛構的,但是情感和故事無疑都是真實的。杜思瀚和杜思珩是一對親兄妹,沒有工作和經濟來源的母親帶着他們來到上海找丈夫,然而沒有找到,又趕上自然災害,饑荒,災民一批又一批,無助的母親帶着兩個年幼的孩子寄宿在上海的一個好人家裏。無奈之下,母親只能選擇將妹妹放到兒童福利院,因爲這樣,孩子纔可能不會餓死,有口飯吃。相信普天下的母親,沒有哪個願意將自己的孩子拋棄。可是在那樣的年代,朝不保夕,人並沒有選擇的權利,大家都是那麼渺小。就像有一雙命運的大手,推着這一家人往前走,杜思珩自此開始了漂泊的一生。她緊緊拽着一條小毛巾,那是媽媽留給她唯一的東西,上面刻有她的名字——杜思珩。她不想忘記自己的漢語名字,那是證明她來過的地方——上海。因爲此後,她需要聽着另一種語言,過着另一種生活,事實上,杜思珩一開始一直抗拒着內蒙古的大草原,她一直有一個心結,媽媽說會來接她,如果她不回去,媽媽就找不到她,在內心深處,她認爲內蒙古不過是一個暫時落腳的地方。正是因爲這樣,她和別的孩子不同,她一直沒有找到真正的歸屬感,直到那木汗的死。

電影很好的描繪了小女孩的心理變化,從起初的抗拒到最後的完全接納,其中的生死考驗,起承轉合並不生硬。從哥哥的尋親之旅開始,中間穿插着各種回憶,我們彷彿跟着人物一起走進了那個神祕的大草原。電影很好的融合了紀錄片和劇情片的風格,牽涉到真實歷史背景的時候,就像在看紀錄片一樣嚴謹剋制,而牽涉到具體人物的時候,又從小入手,細緻入微,哪怕是配角也不例外。比如帶陳寶國飾演的哥哥杜思瀚到內蒙古尋人的司機,一出場就是遲到,但豪爽地和陳寶國道歉保證,說明他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再到車子壞了和修車的哥哥吵架,在陳寶國的勸說下,和哥哥重修舊好,劇本寫得幽默又有人情味,把普通人的狀態刻畫的入木三分。這裏也暗合了親情關係,杜思瀚失去了妹妹,餘生都在思念中度過,所以不希望明明有眼前人,卻不懂得珍惜。還有和小女孩杜思珩一起長大的幾個哥哥,大哥、二哥、三哥,他們一起騎馬、一起趕狼,妙趣橫生。草原的片段讓人看着非常舒服,彷彿透過那個大屏幕就能聞到草地的清香,看到藍藍的白雲。

影片中有兩個媽媽,一個是杜思珩的親生母親,她柔弱無助,因爲記憶久遠,她一直面容模糊,唯有繡小毛巾的畫面深刻地留在孩子的心裏。還有一個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蒙古族媽媽,馬蘇飾演的媽媽充滿了母愛的光輝,無論是照顧孩子還是做家務做菜都是一把好手,她活得長命百歲,充滿了悲憫之情。這兩個媽媽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一個永遠的刻在心裏,卻無法相見,一個在身邊陪伴,卻總是傷害她。最後,蒙古族媽媽用自己無限的愛和憐憫成爲了杜思珩永遠的媽媽。

那木汗的死無疑是全劇的高潮,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由王鏘飾演的那木汗是一個從來不說話的“啞巴”,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他不是啞巴,而是小時候發高燒燒壞了喉嚨,幾乎無法發聲。直到最後將陷在流沙裏的杜思珩救出來,在他臨死的那一刻,他發出的呼喊是“不要過來”,他在用生命保護從小一起長大卻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妹妹,哪怕這個妹妹從小到大還惦念着回到上海。草原上的人表達愛的方式是淳樸的,他們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你吃,奶茶、奶豆腐,但是因爲南北差異,在他們看來最珍貴的東西,卻是你無法下嚥的。

一邊是親情的魂牽夢繞,一邊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呵護陪伴,杜思珩的成長伴隨着這樣的撕裂,親生父親早已不知所蹤,母親和哥哥只存在於遙遠的記憶中,而現實生活中的蒙古族媽媽和哥哥又那麼的無微不至,大草原的一切從最初的不適應也漸漸被愛包圍。和幾個蒙古族的哥哥們一起騎馬上學,學會在空曠的草原上挖個坑上廁所,把狼認成小狗的危險,慢慢學會了蒙語。長大成人後穿着傳統的蒙古族衣服參加一場傳統的蒙古族婚禮。走在外面,她就像一個從小在大草原上長大的少女。然而,上海,依然是揮之不去的夢,要怎麼才能回去?騎馬走出草原然後扒火車?這條路真的好遠好遠。

雖然這個女孩很任性,但是我們完全能理解她,可以和她共情。因爲不是她不願意接受自己現在的身份,而是一個人的出生是刻在基因裏的烙印,就像內蒙古人吃不慣水煮雞蛋,而漢族人吃不慣奶豆腐一樣。最後,能融化這刻在骨子裏的南北差異的,唯有人和人之間最真摯的愛。

在生死攸關時刻,那木汗救了這個妹妹,這個從上海遠道而來,命運將彼此聯繫起來的緣分存在,在那一刻,他在想什麼?他會想我要不要救她,我該不該救她?不會,那是一種本能,就像真正的一家人,哥哥總是保護妹妹,媽媽總是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那木汗死了,本來薩日娜和伊德爾完全可以拋棄杜思珩,然而,他們沒有,伊德爾兌現了他曾經的諾言“我永遠也不會拋棄你”,就像一個真正的父親那樣,無論孩子做了多大的錯事,最後,我們都能原諒他們。從此,杜思珩在心裏暗暗下了決心,她要留在這個草原上,替那木汗活下去。從此,她隱去了自己的漢族名字杜思珩,改名叫“那木汗”。

這個故事的精巧之處在於,一個女孩,通過自己的身份轉換,完成了兩代人的“愛的連接”。只有真正的“愛”才能讓人有歸屬感,家人在哪裏,哪裏就是家。杜思珩失去了上海的那個家,但是她擁有了草原上的家,她在那裏長大、結婚生子,她和這片草原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所以,當她的親哥哥杜思瀚找到她的時候,她應該沒有遺憾,唯一的遺憾是,她的另一個哥哥那木汗死了。

當這些人站在草原上,面對着鏡頭,當草原的落日漸漸下沉的時候,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美好。相信爾冬升導演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是真正愛着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的,因爲“愛”不會騙人。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9

作爲北影節備受期待的開幕影片、爾冬升導演《海的盡頭是草原》,在看似平淡的敘事語調之中,卻有一股勁風吹過草原的力道,人世的悲愴與大愛,就在那沙塵暴起、流沙肆虐的時刻,一覽無餘地出現了。

這部電影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來自南方的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威脅,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下主動請纓,將近3000名孤兒接到大草原,牧民們本着“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並養育了這些孤兒。

如何將這個遼闊的時空交代清晰,又讓如此“巨大”的歷史背景投射在普通人的身上,這很考驗主創的功力,而《海的盡頭是草原》還是用“人性”去牽動敘事,讓觀衆在一對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中感受到了無邊和煦。草原人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了這些孩童,也原諒了他們的青澀幼稚,在付出巨大代價後,這恩情並沒有斷裂,而是變成了另一種聯結,承諾以生命,流淌於心田。

影片的女主人公杜思珩,有一個化解不開的執念,她懵懂於自己的身世,從上海到內蒙的這段路途,在童年的記憶裏要坐很長很長的火車,從此隔開了故土親人,就算她來到草原生活了十多年,就算善良的額吉對她溫柔如水,就算她已經有了離不開的”父親“,就算她已經能夠策馬馳騁如履平地,她還是無法跨過自己心裏的那道傷痛裂痕。

杜思珩的人生際遇與時代的軌跡相吻合,她是三千孤兒中的一員,她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獨特印記,又有着脆弱孤獨的共性,他們都在努力地融入草原,但那永遠的鄉愁也是無法割捨的。這是悲情的起始,也是大愛登場的壯麗,這道傷痕,已經太深了,草原上那如同親生父母般的愛,就算持續了十年、二十年,都可能會被吞噬,也許只有一生那麼漫長的不離不棄,甚至以生命爲代價,才能彌補。

而這正是作品細膩紮實的地方,影片中的每個人都是在愛與善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私心”。杜思珩的私心是要去明瞭一個真相;草原額吉和杜思珩之間有一種天然的緣分,然而,額吉也有着對於自己兒子那木汗未來的考量;而杜思珩的同胞哥哥在面臨分離時,也是在做着“自私的決定”,因此,影片不是在用歷史來套住故事,而是從人的角度出發,用不同人的人性起伏去織就歷史,使得這段歷史不空洞,而是帶着人間的氣息和熱度,用海一樣的胸懷去承接那悲歡離合的淚水,然後又化爲大愛無聲。

影片中,杜思珩在上海的親生母親和草原上的母親從未謀面,卻因爲撫養了同一個女兒而有了情感的共通,讓人感慨命運的無常,而這其中冷酷的一面,風雨飄搖中的.無助和飢餓,卻要用人與人之間傳遞的良善和真誠去化解。這讓影片始終被一種明亮的、暖暖的氛圍烘托着,就像是阿雲嘎在蒙古包外擎起的那盞燈,在黑暗中,那團光暈不足以明耀四方,卻能夠照亮眼前的彼此,讓每位觀衆的眼睛也泛起淚光星輝。

導演爾冬升和編劇對於影片節奏風格的把握有一種溯洄而上的從容,演員對於角色的詮釋也是層次豐富,精準到位。陳寶國飾演的哥哥一角可謂滿腔都是複雜的情緒,而他卻能夠在每個線索的機關閃現時,都能冷靜地處置,讓角色在抑揚之間,展現內心深處的溝壑與閱歷。馬蘇飾演的“額吉”薩仁娜能夠讓觀衆忘記她是馬蘇,而去體會她一顰一笑中流淌出的草原母親的寬容與慈悲;阿雲嘎飾演的父親有着一種凜然正氣,其中一場與女兒星空下的對談,展露出鐵骨柔情;王鏘飾演的“草原兄長”那木汗以及時代少年團成員丁程鑫飾演的馬正元都洋溢着青春意氣,給影片加入了少年人特有的情愫。而杜思珩的倔強與哀愁,也爲人物最終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從上海到內蒙,長空碧草與滄桑人面,如同書頁一般,組成了一本生命之書,歷經了那麼多的歲月,遇到了那麼多的人,一個人的故事成爲了一羣人的守望相助,在兩個有着不同語言的民族之間傳唱,那海的浩瀚,草原的寬廣,也只是人心大愛中的一隅,連綿無盡,一往而深。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0

首先拋開命題作業和時代大背景,我一直問自己就針對一個劇情片來說,它是一個合格的作品嗎,算,但是實在是稱不上優秀。不知道是不是年齡的原因,爾冬升港片時代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溫情煽情則都是套路感滿滿。而且我覺得一個電影切入的視角也決定了作品的高度。本片的視角是陳寶國扮演的杜思瀚,作爲一個扯線頭的人,由他的尋親線扯出了整個故事當年的模樣,但是他作爲親情線的主角也不是故事的親歷人,於是他還得聽第三者講述,這就導致這個故事太過擰巴,親情?但是全片都是旁觀者視角。紀實?卻又處處體現着主觀的情感表達。所以視角主體轉變成小杜思珩或者薩仁娜都有很多故事情感可以作文章,而陳寶國作爲尋情線,最後出現一下即可,當然,你如果說是爲了之後的反轉和煽情做的鋪墊,那當我沒說。

然後整個故事的設定,這個不得不說的時代大背景下人的渺小,每個人都是歷史的推動者,每個人也都是時代背景下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存在,時代會肆意碾壓過每個人,所以如果想拍出史詩感(當然也可能是我自作多情,爾導並沒有想過),光有美好是不夠的,真善美每個人都愛看,真善美的背後可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很多電影都喜歡放大個案,然後說這就是全部,但是這真的是全部嗎,對那些默默付出,無處發聲的人,公平嗎?當然這是命題作業,不多評價。

最後是人物的設定,是太過上帝視角下的產物,雖然看起來電影裏每個人都淳樸友善,但是幾個人物的情感都很功能化和擰巴!比如薩仁娜的爲國養女的情愫,那木汗對妹妹超越兄妹的情感,還有阿雲嘎和那木汗說要悉心照顧妹妹讓她忘記傷痛走出困境,然後扭頭送她一個指南針,以及最後杜思珩的出走,作爲一個十幾歲父母又很開明的孩子,只是爲了執念想搞清心裏的疑問,還要回來的,沒有道理一聲不吭揹着所有人出走啊!讓那木汗的犧牲就很套路和難受。

最後時代的創傷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但是創傷在杜思珩杜思瀚的身上體現的又是不一樣的,每個生活在這個時代下的人們都沒有選擇,但是如何繼續活下去,怎樣活下去,我們有的選,但是導演貌似也不想深揪。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1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影片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古”的真實事件改編:上世紀50年代末,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大批南方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問題。在這個關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請纓,本着“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將這批孤兒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給淳樸善良的牧民們收養。在這裏,遠離家鄉的孩子們學着融入新的環境和家庭,面對新的家人。他們所有的不安與傷痛,都被感天動地的人間大愛化解。

據悉,在影片創作期間,導演爾冬升帶領主創團隊收集、研究了諸多有關資料,看遍了能找到的相關影視作品和書籍文獻,也走訪了多位“國家的孩子”,從他們孩童時期的片段式記憶裏抽離、概括出真情實感,還請教了內蒙古牧民、民族學專家、歷史顧問,深入瞭解當地歷史與民俗,在電影中還原了諸多細節,例如當時對收養家庭的資格審查、對孩子意願的考慮等。通過電影畫面,觀衆與角色們一同經歷60多年前那段震撼人心的往事,見證草原人民如山海般遼闊的大愛以及中華民族相互扶助的精神。該片出品人、總製片人,博納影業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於冬說:“這段歷史佳話觸動了我們所有主創的內心,也希望影片傳遞的精神力量能感染當下的年輕人。”

影片將鏡頭對準大時代背景下的兩個小家庭,講述了一對兄妹在不同時空各自開啓尋親之旅的故事。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與孤兒們一起乘坐火車,跨越半個中國,來到完全陌生的草原。善良的牧民用珍貴的食物和無盡的呵護培養這些孩子長大,孩子們從吃不慣奶豆腐、沒見過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經歷長時間的磨合,逐漸與草原額吉、阿爸、兄長成爲最親近的家人。

由陳寶國飾演的哥哥杜思瀚,在與親妹妹分離60多年後,終於踏上了尋找她的路途。關於這一角色的複雜心理,陳寶國表示:“他心中有對自己小時候裝病導致母親送走妹妹的懺悔,有他對親情的留戀,有身患重病的他對生命的追尋,還有要完成母親臨終託付的堅定信念。”觀衆跟隨他的腳步,逐漸揭曉妹妹杜思珩的人生軌跡,猶如翻開一本貼滿回憶的舊相冊,背後每段故事都令人感慨。

影片悉心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溫情畫卷,賦予了影片如片名般詩意且富於神采的意境。影片的敘事結構也受到業內專家肯定,認爲“在前半段平穩鋪墊之後,結尾的反轉十分有力。導演認真地做了各種伏筆,才能形成最後的衝擊力,給觀衆帶來驚喜和感動”。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2

在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裏,每一個空鏡頭,都彷彿是一幅風景畫。在凝視着風景的過程裏,我似乎是真實地置身於銀幕裏的草原,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觸着草原的遼闊與壯美。當然,電影編導之所以不竭餘力地去展示草原的風景,其用意絕不是單純地去製造視覺上的美學。

致力於視覺藝術研究的學者馬爾科姆·安德魯斯在其著作《風景與西方藝術》一書裏提到,“風景越來越多地被視爲一種文化工具,而不是被簡單地當成視覺的、具體的對象”[1]。對於“三千孤兒”來說,當他們看到草原風光的時候,在震撼於其美好的同時,也或多或少意識到要面對的水土不服。

具體到主人公杜思珩的身上,她所面對的水土不服不僅僅是飲食的不適應,更重要的是她對於“新家庭”的難以融入。而這個問題的根源,便在於杜思珩內心深處的一個“執念”。對於杜思珩來說,只有弄清楚她爲何是被“放棄”的那一個,她才能夠真正地“走進”自己的新家庭。

因爲那場意外的悲劇的發生,一個新的身份重新給予了杜思珩融入新家庭的可能,同時也徹底“阻斷”了杜思珩內心深處的執念。緊接着,與杜思珩的“執念”形成遙相呼應的,是杜思珩親生母親的一次又一次尋找。這份“執念”於杜思珩親生母親而言,是思念,也是愧疚。

等到兄妹重逢的時候,隨着真相的揭開,也就理解了爲何杜思瀚以前從來不陪母親尋找妹妹——因爲不願面對當年的自己。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杜思瀚帶着“贖罪”的心理踏上了這段尋親之旅,無疑,這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標誌性戲劇動作。正如導遊最後鼓起勇氣向哥哥說了“對不起”,杜思瀚亦鼓起了勇氣去向姐姐表示了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不同角色之間形成的分形與鏡像對照,豐富了電影文本的容量和層次。爲了事業而不能經常在家的兩個父親,養育了一個女兒的兩個母親,這些角色雖然都“未曾謀面”,但是電影文本用敘事的邏輯將他們之間聯繫在一起,從而去完成電影編導對於人情的表達和塑造。

當人物走進風景裏以後,也自然而然,成爲了畫裏的一個角色。此時,風景“借景抒情”的特質,被進一步放大。不管是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還是瀰漫了整個銀幕的風沙,當角色置身其中的時候,角色雖然看起來很渺小,但卻成爲了故事的焦點所在,能量所在。

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爲焦點、能夠散發着能量,或許正因爲他們所秉持或者聯結的,是至善至美的人情。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3

“唸了你一輩子,想了你一輩子,欠了你一輩子。”帶着母親的遺憾,帶着自己的悔恨,也帶着病重的身體,在與親生妹妹杜思珩分別60多年後,生活在上海的老年知識分子杜思瀚(陳寶國飾),來到內蒙古大草原,開始了一段尋親之旅。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就這樣,波瀾不驚地開始了。在上映前的一天、一週,甚至一年,我都以爲這部根據歷史上“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會像它的這個開頭一樣,平實、質樸,或者像陳寶國的表演一樣,內斂、節制,但120分鐘之後,我收穫的是滿滿的意外,意外的盡頭是大愛與感動。

一段離散

做舊的光影裏,時間回到20世紀60年代,新中國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糧食短缺困擾着全國各地,大批孤兒的溫飽問題更是迫在眉睫。爲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請纓,3000多名南方孤兒被送往物資相對有保障的大草原,與當地牧民組成了新的家庭。“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烏蘭夫的承諾擲地有聲,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佳話也就此開啓。

原以爲,電影會是羣像式的,像是徐徐展開的圖卷,滿滿當當擠下大時代裏的老老少少,畢竟三千個孩子背後是三千個家庭,是三千個故事。但,《海的盡頭是草原》只講述其中的一段離散,只講述這樣一個充滿遺憾和疼痛的故事。可以說,擅長現實題材創作的導演爾冬升,這一次把他的鏡頭透過宏大的背景,對準了這卷史冊中的平凡家庭和個體,細心勾勒出一幅感動人心的溫情畫卷。導演自己說,在影片創作期間,他和主創團隊收集、研究了諸多有關資料,看遍了手邊能找到的相關影視作品、書籍文獻,也走訪了多位當年真實的“國家孩子”。但他也說,無論是內蒙古電影製片廠還是博納影業,出品方一直都說只想要一個能令人感動的戲,“那我知道了,我儘量把所有人善良的一面拍出來。我也不敢用‘大愛’這種詞,我覺得把真正人性裏善良的方面呈現出來,就好。就用很簡單的方法去做,沒有想太多。”

一個心結

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乘坐火車,跨越半個中國前往內蒙古。來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環境,這些“國家的孩子”收穫了來自當地牧民們毫無保留的熱情和呵護,原以爲哪怕說着不同的語言,但樸素而深沉的善心會成爲他們共通的交流方式,小女孩會很快適應草原,愛上那裏的牛羊和天空,也愛上草原額吉、阿爸和兄長。但沒想到,從吃不慣奶豆腐、睡不慣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銀幕上拉拉雜雜花了近一個小時,現實裏或許要花上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哪怕經歷了10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經學會了說蒙古語,也吃慣了奶豆腐,還能夠騎上駿馬在草原上飛馳,甚至擁有了一個對她寵愛備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裏面始終小心地藏着地圖上“南方”的那個城市,藏着拋下她的媽媽和哥哥杜思瀚,她執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問問媽媽爲什麼捨棄的是她。

一句問答

終於,有一天,她以爲自己做足了準備,帶足了乾糧,奔向“南方”。但她失敗了,她不但沒能回到上海,還一輩子留在了草原。悠揚的旋律戛然而止,陽光下少年單純的笑臉再難重現,在前半段平穩鋪墊之後,電影的最後20分鐘可以說充滿了意外。但因爲編劇和導演認真做了各種伏筆,讓這些反轉和衝擊,來得紮實而充滿力量,叫人爲角色的命運心疼、心痛。

當杜思瀚最後站在親生妹妹、一個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婦女面前,他們的對話並不激昂,卻洶涌澎湃地藏下浩蕩的時代。哥哥終於問出了那一句,“恨過我們嗎?”妹妹想了想,認真地答道:“小時候曾經有過……”

這一刻,叫人淚涌。曾經有過,但大草原上,質樸無私的蒙古族同胞,用愛維繫着一個又一個超越血緣的家庭,彌合了這一道道傷痕。曾經有過,但未曾謀面的兩位母親,跨越“海”和“草原”,用愛共同養育了一個孩子,生活可能有時很殘酷,但愛、善良和同理心最終叫人釋懷,也叫人勇敢。曾經有過,正如演員陳寶國所說的,走進影院的我是幸福的,“在我們國家這麼遼闊的土地上,從來沒有缺過愛的故事,這是其中的一個,特別動人的一個。”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4

《海的盡頭是草原》是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詮釋。

因爲自然災害嚴重,在上海福利院的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被送到內蒙古。這些“國家的孩子”被當地滿足條件的牧民們收養,從電影描述的三個小孩杜思珩、馬正元、黃寶哥等可以看出來,這些孩子都被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和善待。

電影的主線是小女孩杜思珩。爲了讓她有口飯吃,不至於被餓死,她被媽媽送到了福利院,分別的時候,媽媽給了她一條小毛巾,上面繡着她的名字,那是媽媽留給她唯一的東西。她一直記着媽媽對她說的會來接她的話。所以,她走到哪兒都帶着她的小毛巾,一直抗拒着內蒙古的大草原,等待她的媽媽來接她。

她和其他的孩子們不同,她一直認爲內蒙古不過是一個暫時落腳的地方。哪怕她最後選擇了薩仁娜做自己的額吉,哪怕薩仁娜額吉全家都對她很好,他們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她吃,奶茶、奶豆腐,他們給她搭建專屬的廁所,在草原上給她找遺失的小毛巾,教她學騎馬,一點一點的治癒她。

但這個女孩是任性的,任性到讓人覺得不識好歹。直到那個夜晚,伊德爾和她坐在漫天星空的賬外,教她識別北極星,送她指南針,讓她學會在任何時候都能準確的辨認出南方,她問他,怎麼才能回到上海,她說害怕自己長大,這樣媽媽就認不出她。

看到這裏的時候,我潸然淚下。血緣關係是這麼重要的,是一個人出生時便刻在基因裏的烙印,就像內蒙古人吃不慣水煮雞蛋,而漢族人吃不慣奶豆腐一樣。

然而,血緣關係又沒有那麼重要。

在女孩成長的過程中,一直缺乏父愛,伊德爾教她騎馬,告訴她怎樣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保護自己,告訴她要勇敢,一點點的填補她父愛的缺失。

她第一次打開自己的心房,應該是騎着馬,在滿天風沙中去找伊德爾的時候,她匍匐在地上,被伊德爾抱在懷裏的時候,她說,爸爸不要離開我。伊德爾承諾她,永遠不會拋棄她。自此,她喊伊德爾爸爸。

隨着她長大,她漸漸融入了這個家庭。可能這個時候更多的是執着,爲什麼媽媽捨棄的是她。她只是想問個明白,這是她的心結。所以,她計劃着和馬天元私自離開。

在離開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流沙,沉默寡言的哥哥那木汗,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她。哥哥給她的遺言是照顧好父母。爲了不觸景傷情,伊德爾和薩仁娜決定搬家。女孩落寞的跟着馬車後面。伊德爾對她說,他會遵守承諾,永遠不會拋棄她。以後她就叫做那木汗。像一個真正的父親那樣,無論孩子做了多大的錯事,最後,父母都會原諒和包容。

其實,可能真正的家人,如果哥哥是因爲妹妹而死去,父母也不一定會諒解的。更何況,還是爲了守護養女,親生兒子死去了。從這裏,可以看出,在養父母心裏,她真的如同親生的女兒。

從這一刻起,女孩真正的放下了原生家庭,她要爲救了她性命的哥哥活着,她成了那木汗。她守護着善良的養父養母,守護着這片用無私的愛接納她的大草原。

接着我們說,黃寶哥,這也是“三千孤兒”中的一個,他一瘸一拐的在草原裏走,說自己要騎馬。聲音引起了當地老師的注意,老師知道他腿受傷後,主動給他做了柺杖,呵護他。老師問,願不願成爲他的家人。瘸腿的小男孩點了頭,於是他們的一生就是家人了。

馬正元是多年後,長大重逢的。但從長大後的情景來推測,他也被家人照顧的很好。比如,第一個發現他們要離開草原回上海的便是馬正元的家人。如果不是關懷的,不會那麼快就得到信息的。再者,當那木汗爲了救他們而死去,馬正元的家人打他的時候,也是一種保護和愛。

從這三個孩子的身上,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血緣關係爲根基的親情固然是重要的,但因爲緣分而走在一起的家人也是彌足珍貴的。

在領養孩子的時候,牧民們說,他們是相信緣分的。有時候,一眼就註定了一生的緣分。所以他們會認爲,孩子來到自己身邊,就是神明賜予他們的禮物。

在電影裏多次隱晦的提到了大自然對人類的殘酷,有突然颳起的沙塵暴,有虎視眈眈的狼羣,有讓老人痛失家人的恐怖大火,有奪去那木汗生命的流沙……伊德爾說,“大自然對我們很殘酷啊”。也許正因爲這樣,牧民們更相信天意、命運、神明,他們對不懂的東西都存着敬畏之心,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守着爲人善良的本分。

我們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緊密,可爲什麼心靈的距離越來越疏遠,感情的牽絆越來越淡漠,這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最後,以過了百年之歲的薩仁娜說的那句話作爲結尾,這也是整部影片裏最能觸動我的話:雖然未能見面,謝謝你把杜思珩生下來,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把她撫養成人。

從這位內蒙古額吉的身上,我學會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除了愛和善良,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東西。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5

《海的盡頭是草原》影片以三千孤兒入內蒙爲藍本,用細膩的鏡頭感爲我們講述了那段曾經真實發生過的往事,感受到那種沒有血緣關係卻勝似親人的大愛。

爾冬升導演這次還是以平常人的視角,用現代和回憶雙條線交叉進行,爲我們娓娓道來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

影片除了讓我們領略到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的壯闊美麗之外,更是讓我們看到了草原人民那種善良淳樸,這次最大驚喜就是馬蘇。沒想到這次她會灰頭土臉真實演繹了一個付出全部愛和真心的內蒙額吉。而且全程用蒙語。原來不明白片名的意義,看完之後才略曉其中含義——海洋有時波濤洶涌,讓人容易產生不安恐慌,就好比入蒙之前發生的狀況。

只有無私的大愛和胸懷才能驅散這種陰霾。就像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一樣。真的是56個民族永遠團結如一家。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6

看電影之前,預期到了,草原的景色一定美的驚人,卻沒想到,草原上的少年,騎在馬上的樣子竟也帥的這樣驚人。

預期到了,電影一定有很多淚點,但沒料到,幾乎整個電影都讓我沉浸在淡淡的難過與感動中。

預期到了,杜思珩一定不會就那樣被淹沒在流沙中,卻沒有想到哥哥那木汗的結局,成了我的意難平。

太喜歡這個幾乎不講話,卻總是帶着淡淡的微笑,溫柔的眼神,默默守護着思珩的哥哥了。

思珩剛剛從上海被送到內蒙古的時候,身體一直不好,高燒不退,是那木汗帶着衛生員去衛生院拿藥,薩仁娜對衛生員說,那木汗說不好話,但是他什麼都懂。

那木汗小的時候,發燒燒壞了嗓子,他會講話,但是發音不標準,聲音不好聽,便也不愛講,可是他很勇敢,去衛生院的路上,因爲擔心流沙,馬兒怕了,衛生員也怕了,但那木汗不怕,他輕輕拍着馬兒,用很難聽的嗓音說,有我在,別怕。

思珩被薩仁娜領養之後,薩仁娜教思珩在草原上方便,思珩不願意,那木汗就給思珩做了一個廁所,三面用籬笆擋着,中間在草地上挖了一個小土坑,又有愛又好笑。

思珩一個人跑出去,被羣狼圍追,是那木汗騎着馬帶着朋友們把狼趕跑,看着他騎馬而來,就讓人覺得,這個憨憨的少年,給出的守護,是那樣的溫柔又強大。

思珩丟了親媽媽給她的小毛巾,那木汗便和朋友們一起滿草原的找,那是思珩第一次對他說:“謝謝哥哥。”那木汗高興的滿眼是光。

後來妹妹長大了,在朋友的婚禮上,有個小子一直盯着妹妹看,那木汗奶兇奶兇的擋在了那小子前面。小子往左看他就往左擋,往右看他往右擋,實在擋不住,就拉着好朋友一起擋。

但是依然沒有擋住妹妹想離開的心。

那個一直盯着妹妹看的男孩子,是妹妹小時候的玩伴,馬正元,他們一起從上海被送來內蒙古,她發燒的時候,一直是馬正元形影不離的陪着她。

他們有10年沒見,思珩說要馬正元陪她一起扒火車回上海,她一直想不明白,爲什麼當初媽媽把她而不是哥哥送去了孤兒院,難道因爲她是女孩嗎?她想回去找到媽媽問個明白。

於是她和馬正元偷偷的查路線,偷偷的攢糧食,在某一天,兩個人騎着馬“私奔”了。

那木汗帶着朋友們去追思珩,薩仁娜說,如果思珩真的想回上海,那就送她回去。可是那木汗找到思珩的時候,她和馬正元都已經半截身子陷在流沙裏了。

那木汗慌了,他拿着木棍去救,但流沙的力量太大,思珩抓不住木棍,整個人還是被流沙吞沒了,那一刻那木汗痛苦的喊聲,簡直是撕心裂肺了。

看到妹妹被流沙吞沒,那木汗不再顧忌自己的安危,他親身踏入流沙去救妹妹,可是妹妹和馬正元被救出來後,流沙卻沒有放過他。

這個溫柔美好的少年啊,就那樣和大地融爲一體了。

思珩跪在薩仁娜面前哭着認錯,薩仁娜只是仰天痛哭,卻並沒有對思珩有任何責罵。

伊德爾放了那木汗最心愛的馬兒,一家人離開了和那木汗共同生活的地方。

伊德爾對思珩說,我說過,永遠不會拋棄你,以後你就叫那木汗吧,那木汗死在了流沙裏,你要替他活下去。

再後來思珩就在大草原上真正的紮了根,結婚生子,子又生孫,到幾十年後親哥哥杜思瀚找到她的時候,她的曾孫都已經出生了。

她曾經因爲被自己的親媽媽拋棄而耿耿於懷,想要問個究竟,終於在薩仁娜、伊德爾和那木汗的守護和深愛下,得以治癒,度過了幸福而完滿的一生。

電影裏有太多讓我感動的場景。

領養大會上,內蒙牧民爲了能領養孩子,彼此之間據理力爭。他們帶着各種玩具和吃的,使勁渾身解數,哄孩子們開心,希望孩子能願意成爲他們的家人。那個因爲自己長得太粗狂,導致沒有孩子願意被他收養,甚至想強行讓思珩跟他叫爸爸的蒙古族大叔,真是可愛極了。

伊德爾在部隊帶回來雞蛋,那木汗和薩仁娜第一次嚐到雞蛋時那個嫌棄的眼神呀,簡直把雞蛋當做了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

那木汗吃薩仁娜的醋,跟伊德爾告狀說,媽媽對思珩比對他還好,可是他自己對思珩的愛,卻一點也不輸給媽媽,甚至最後豁出了自己的命。

伊德爾補全了思珩一直缺失的父愛,他是全家唯一會講漢語跟思珩交流的,他教思珩騎馬,告訴思珩怎樣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保護自己,告訴她要勇敢。

電影最後,一百歲的薩仁娜、思珩,帶着全家人,一起祭奠剛剛過世的思珩的親媽媽,薩仁娜感謝思珩的親媽媽給了她一個美麗的女兒,而我想,若是思珩的親媽媽知道,自己女兒是被這樣的一家人用一生來愛的,她也可以不帶遺憾的瞑目了。

以前不知道“三千孤兒入內蒙”這段歷史,因爲這個電影,讓我對那段歷史,對當時所有爲照顧這些孩子做出貢獻的人,心生敬畏。

爾導用一個普通家庭的尋親故事,把這段歷史呈現出來,又是這樣的細膩深情,這樣的溫柔動人,給觀衆看到了草原的美景,內蒙牧民的熱心溫情,看到了伊德爾、薩仁娜、那木汗以及其他所有內蒙牧民對孩子們的民間小愛,也看到了貫穿在歷史長河中的民族大愛。

我被深深的打動了。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7

《海的盡頭是草原》講述六十多年前“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真實事件的電影,感謝爾冬升導演,將一段關於愛的塵封歷史以這樣鮮活動人的方式展現給2022年的觀衆,主旋律電影也可以拍得如此真摯動人。打動我的,不僅是片中遼闊壯美的內蒙古草原景色,無邊的草原,奔馳的駿馬,熱鬧的那達慕,更是片中草原牧民對孤兒們那無私的愛。“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多麼樸實有多麼有力的口號,孩子們的生命和健康成長就是他們最大的責任。

陳寶國老師扮演的雙胞胎哥哥是本片的線索人物,他對同胞親生妹妹的尋找和追憶,一路帶領着觀衆回顧那段動人往事。我們今天可能無法想象那個年代艱苦的生活條件,漫天風沙、豺狼出沒、物資匱乏,對於當年草原牧民們來說,他們還是盡全力用最好的牛奶、糧食和愛哺育了這些新中國的孤兒們,讓他們成爲建設者和棟樑之才。

影片中大部分對話都是蒙語,有很多蒙古族演員出演,但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漢族演員馬蘇扮演的薩仁娜額吉,全程幾乎都說蒙語,無論造型、神態還是動作都非常貼近蒙古族婦女,成功塑造了一個善良溫柔無私奉獻的母親,特別令人驚豔。

扮演她兒子那木汗的王鏘,則將一個寡言沉默卻勇敢有擔當的哥哥演得非常動人,他爲了救妹妹不幸被捲入流沙的情節非常催淚。再次感謝爾冬升導演,讓我們瞭解到那段塵封已久卻無比感人的歷史往事,只有不忘記歷史,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生活下去。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8

無論處在多麼艱難的時代,總有一些散發着人類閃光的時刻,讓我們對人類保有一絲希望。

《海的盡頭是草原》絕對是一部有價值的作品,同一個家庭三個不同時期從不同視角進行敘事,最後交匯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終救贖。

由陳寶國扮演的哥哥杜思瀚爲了完成已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媽媽遺願,抱病踏上了尋親之路,也揭開了中國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遺忘的歷史。

但電影並沒有沉醉於宏大敘事,而是把落腳點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個時空的,除了杜思瀚對母親的愛之外,還有他對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後一種情緒一直到最後才最終揭曉,也爲觀衆解答了當年杜思珩被送進孤兒院之迷。

124分鐘的電影裏喜歡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內蒙古的成長生活,真實取景讓人對內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體驗,草原的空曠和蒼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純淨的白雲和藍天、甚至兇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塵暴都讓人難以忘懷這片純淨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風土人情,喜歡內蒙文化的觀衆一定不要錯過~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19

看完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後,我覺得爾冬升導演非常懂得如何引導觀衆的情感,影片情感方面的處理非常細膩,以至於恍惚間讓我覺得不像中國電影。而鏡頭裏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上海和內蒙熟悉的場景和年代感,把中國當時的經濟情況和人民生活的困苦體現的淋漓盡致,大環境下小人物的艱辛讓當下的我們也同樣感同身受。

不管過了多少年,早已年邁的母親臨終時話不多,卻句句離不開對失聯多年的女兒的思念,以及對拋棄女兒的愧疚。“思念”這個詞沒有從任何一個人口中說出來,“杜思珩”這個名字卻無時不在,“愧疚”這個詞也同樣沒有從任何一個人的口中說出,但是每個人低頭沉默時,眼眸中閃過的情緒都含有一絲愧疚。陳寶國飾演的杜思瀚童年時爲了留在母親身邊,故意淋雨生病,成年後也以工作忙爲藉口逃避和母親一起尋找妹妹,卻在母親暮年、得知自己患有絕症時纔敢踏出尋找妹妹的腳步,讓自己有生之年不留遺憾,而一段過去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故事也即將慢慢展開。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內蒙草原和南方城市上海完全不是一個畫風,雖然人們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是相比嘈雜擁擠的上海,中國的內蒙草原讓人豁然開朗,來到這裏的小杜思珩執拗的帶着母親給的小毛巾不放手,可是我覺得其實她早已對這裏的額吉產生了不一樣的感情,雖然執念很深,杜思珩依然帶着觀衆領略到了草原人的熱情豪爽、寬容,對大自然的敬仰以及順應自然和命運的樂觀精神。來到了遼闊的內蒙草原,爾冬升導演的鏡頭裏即使沒有萬馬奔騰,跟着那幾個草原漢子在草原上騎着駿馬奔跑追逐,身姿挺拔,狂野又瀟灑。

半個多世紀的歲月,一段不長的歷史,人類卻經歷了一生,風雲變換,時代和人的心境都發生了改變,新的牽掛不斷出現,舊的事情就不得不一個接一個的放下,與大小無關,與血緣無關,或許這只是“命運的指引”。

影片結尾那句“我們共同的女兒”讓我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