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5篇)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5篇)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1

“唸了你一輩子,想了你一輩子,欠了你一輩子。”帶着母親的遺憾,帶着自己的悔恨,也帶着病重的身體,在與親生妹妹杜思珩分別60多年後,生活在上海的老年知識分子杜思瀚(陳寶國 飾),來到內蒙古大草原,開始了一段尋親之旅。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就這樣,波瀾不驚地開始了。在上映前的一天、一週,甚至一年,我都以爲這部根據歷史上“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會像它的這個開頭一樣,平實、質樸,或者像陳寶國的表演一樣,內斂、節制,但120分鐘之後,我收穫的是滿滿的意外,意外的盡頭是大愛與感動。

一段離散

做舊的光影裏,時間回到20世紀60年代,新中國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糧食短缺困擾着全國各地,大批孤兒的溫飽問題更是迫在眉睫。爲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請纓,3000多名南方孤兒被送往物資相對有保障的大草原,與當地牧民組成了新的家庭。“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烏蘭夫的承諾擲地有聲,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佳話也就此開啓。

原以爲,電影會是羣像式的,像是徐徐展開的圖卷,滿滿當當擠下大時代裏的老老少少,畢竟三千個孩子背後是三千個家庭,是三千個故事。但,《海的盡頭是草原》只講述其中的一段離散,只講述這樣一個充滿遺憾和疼痛的故事。可以說,擅長現實題材創作的導演爾冬升,這一次把他的鏡頭透過宏大的背景,對準了這卷史冊中的平凡家庭和個體,細心勾勒出一幅感動人心的溫情畫卷。導演自己說,在影片創作期間,他和主創團隊收集、研究了諸多有關資料,看遍了手邊能找到的相關影視作品、書籍文獻,也走訪了多位當年真實的“國家孩子”。但他也說,無論是內蒙古電影製片廠還是博納影業,出品方一直都說只想要一個能令人感動的戲,“那我知道了,我儘量把所有人善良的一面拍出來。我也不敢用‘大愛’這種詞,我覺得把真正人性裏善良的方面呈現出來,就好。就用很簡單的方法去做,沒有想太多。”

一個心結

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乘坐火車,跨越半個中國前往內蒙古。來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環境,這些“國家的孩子”收穫了來自當地牧民們毫無保留的熱情和呵護,原以爲哪怕說着不同的語言,但樸素而深沉的善心會成爲他們共通的交流方式,小女孩會很快適應草原,愛上那裏的牛羊和天空,也愛上草原額吉、阿爸和兄長。但沒想到,從吃不慣奶豆腐、睡不慣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銀幕上拉拉雜雜花了近一個小時,現實裏或許要花上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哪怕經歷了10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經學會了說蒙古語,也吃慣了奶豆腐,還能夠騎上駿馬在草原上飛馳,甚至擁有了一個對她寵愛備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裏面始終小心地藏着地圖上“南方”的那個城市,藏着拋下她的媽媽和哥哥杜思瀚,她執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問問媽媽爲什麼捨棄的是她。

一句問答

終於,有一天,她以爲自己做足了準備,帶足了乾糧,奔向“南方”。但她失敗了,她不但沒能回到上海,還一輩子留在了草原。悠揚的旋律戛然而止,陽光下少年單純的笑臉再難重現,在前半段平穩鋪墊之後,電影的最後20分鐘可以說充滿了意外。但因爲編劇和導演認真做了各種伏筆,讓這些反轉和衝擊,來得紮實而充滿力量,叫人爲角色的命運心疼、心痛。

當杜思瀚最後站在親生妹妹、一個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婦女面前,他們的對話並不激昂,卻洶涌澎湃地藏下浩蕩的時代。哥哥終於問出了那一句,“恨過我們嗎?”妹妹想了想,認真地答道:“小時候曾經有過……”

這一刻,叫人淚涌。曾經有過,但大草原上,質樸無私的蒙古族同胞,用愛維繫着一個又一個超越血緣的家庭,彌合了這一道道傷痕。曾經有過,但未曾謀面的兩位母親,跨越“海”和“草原”,用愛共同養育了一個孩子,生活可能有時很殘酷,但愛、善良和同理心最終叫人釋懷,也叫人勇敢。曾經有過,正如演員陳寶國所說的,走進影院的我是幸福的,“在我們國家這麼遼闊的土地上,從來沒有缺過愛的故事,這是其中的一個,特別動人的一個。”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2

“要把工作組織好,把孩子安排好。”一個重大決策在內蒙古自治區化成一場場愛心接力行動。

“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一聲鄭重承諾在新中國史冊書寫出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佳話。

連日的暴雨,倒塌的房子,無家可歸的災民,被拋棄的孩子,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是新中國史冊中凝重的一筆。

上世紀六十年代,受災害的影響,上海、江蘇等地保育院涌入大量孤兒,他們嚴重營養不良,受到疾病和生命的威脅。面對面黃肌瘦、哭鬧不止的孩子們,奶粉短缺、保育員人手不夠的現實困難,受當時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所託,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的烏蘭夫提出將孩子們接到內蒙古,讓有條件、有能力的牧民們撫養孩子,周總理欣然答應並再三叮嚀要照顧好這些“國家的孩子”。

一趟趟北上的列車,跨越大半個中國,運送三千孤兒進入內蒙,帶去希望和未來。廣袤無垠的藍天,浩瀚無際的草原,奔馳的駿馬,追逐的羊羣,茁壯成長的孩童,都是草原最靚麗的風景。原本相隔千里,毫無血緣關係,如今卻骨肉相連,生死相依。三千孤兒入草原,演繹了一段跨越血緣、民族、地域的歷史佳話。

視覺總要比文字更給人震撼的衝擊力,言語的記載也不能完全書寫出現實的困難。我從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中窺得一些歷史往事,現實的無奈、親情的羈絆,還有那些被隱藏的情感。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3

《海的盡頭是草原》,我很喜歡這個片名,它充滿了詩意和鄉愁。看完電影我才明白,海就是上海,草原就是內蒙古。是什麼把這兩個遙遠的地方連接在了一起?這個名字應該還有下半句,就是“海的盡頭是草原,而草原的盡頭是人。”我不會說蒙語,可以說半句都聽不懂,但是看完電影后覺得蒙語是那麼好聽,裏面的人是那麼美。薩仁娜、伊德爾、那木汗……他們的音容笑貌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散去,還有那美麗的大草原。

電影改編自中國的真實事件,歷史背景聚焦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大批南方的孤兒面臨營養不足,餓死的邊緣。在這個緊要關頭,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動請纓,將上海的一大批孤兒接到大草原,他們最後都被當地牧民領養。因爲爾冬升的電影,這段塵封的往事被重新提起,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段歷史是隱藏的,不爲人熟知的。至少作爲80後的我是第一次聽說,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想去一探究竟,我想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它可以將歷史照進現實。

電影中的人物可能是虛構的,但是情感和故事無疑都是真實的。杜思瀚和杜思珩是一對親兄妹,沒有工作和經濟來源的母親帶着他們來到上海找丈夫,然而沒有找到,又趕上自然災害,饑荒,災民一批又一批,無助的母親帶着兩個年幼的孩子寄宿在上海的一個好人家裏。無奈之下,母親只能選擇將妹妹放到兒童福利院,因爲這樣,孩子纔可能不會餓死,有口飯吃。相信普天下的母親,沒有哪個願意將自己的孩子拋棄。可是在那樣的年代,朝不保夕,人並沒有選擇的權利,大家都是那麼渺小。就像有一雙命運的大手,推着這一家人往前走,杜思珩自此開始了漂泊的一生。她緊緊拽着一條小毛巾,那是媽媽留給她唯一的東西,上面刻有她的名字——杜思珩。她不想忘記自己的漢語名字,那是證明她來過的地方——上海。因爲此後,她需要聽着另一種語言,過着另一種生活,事實上,杜思珩一開始一直抗拒着內蒙古的大草原,她一直有一個心結,媽媽說會來接她,如果她不回去,媽媽就找不到她,在內心深處,她認爲內蒙古不過是一個暫時落腳的地方。正是因爲這樣,她和別的孩子不同,她一直沒有找到真正的歸屬感,直到那木汗的死。

電影很好的描繪了小女孩的心理變化,從起初的抗拒到最後的完全接納,其中的生死考驗,起承轉合並不生硬。從哥哥的尋親之旅開始,中間穿插着各種回憶,我們彷彿跟着人物一起走進了那個神祕的大草原。 電影很好的融合了紀錄片和劇情片的風格,牽涉到真實歷史背景的時候,就像在看紀錄片一樣嚴謹剋制,而牽涉到具體人物的時候,又從小入手,細緻入微,哪怕是配角也不例外。比如帶陳寶國飾演的哥哥杜思瀚到內蒙古尋人的司機,一出場就是遲到,但豪爽地和陳寶國道歉保證,說明他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再到車子壞了和修車的哥哥吵架,在陳寶國的勸說下,和哥哥重修舊好,劇本寫得幽默又有人情味,把普通人的狀態刻畫的入木三分。這裏也暗合了親情關係,杜思瀚失去了妹妹,餘生都在思念中度過,所以不希望明明有眼前人,卻不懂得珍惜。還有和小女孩杜思珩一起長大的幾個哥哥,大哥、二哥、三哥,他們一起騎馬、一起趕狼,妙趣橫生。草原的片段讓人看着非常舒服,彷彿透過那個大屏幕就能聞到草地的清香,看到藍藍的白雲。

影片中有兩個媽媽,一個是杜思珩的親生母親,她柔弱無助,因爲記憶久遠,她一直面容模糊,唯有繡小毛巾的畫面深刻地留在孩子的心裏。還有一個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蒙古族媽媽,馬蘇飾演的媽媽充滿了母愛的光輝,無論是照顧孩子還是做家務做菜都是一把好手,她活得長命百歲,充滿了悲憫之情。這兩個媽媽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一個永遠的刻在心裏,卻無法相見,一個在身邊陪伴,卻總是傷害她。最後,蒙古族媽媽用自己無限的愛和憐憫成爲了杜思珩永遠的媽媽。

那木汗的死無疑是全劇的高潮,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由王鏘飾演的那木汗是一個從來不說話的“啞巴”,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他不是啞巴,而是小時候發高燒燒壞了喉嚨,幾乎無法發聲。直到最後將陷在流沙裏的杜思珩救出來,在他臨死的那一刻,他發出的呼喊是“不要過來”,他在用生命保護從小一起長大卻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妹妹,哪怕這個妹妹從小到大還惦念着回到上海。草原上的人表達愛的方式是淳樸的,他們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你吃,奶茶、奶豆腐,但是因爲南北差異,在他們看來最珍貴的東西,卻是你無法下嚥的。

一邊是親情的魂牽夢繞,一邊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呵護陪伴,杜思珩的成長伴隨着這樣的撕裂,親生父親早已不知所蹤,母親和哥哥只存在於遙遠的記憶中,而現實生活中的蒙古族媽媽和哥哥又那麼的無微不至,大草原的一切從最初的不適應也漸漸被愛包圍。和幾個蒙古族的哥哥們一起騎馬上學,學會在空曠的草原上挖個坑上廁所,把狼認成小狗的危險,慢慢學會了蒙語。長大成人後穿着傳統的蒙古族衣服參加一場傳統的蒙古族婚禮。走在外面,她就像一個從小在大草原上長大的少女。然而,上海,依然是揮之不去的夢,要怎麼才能回去?騎馬走出草原然後扒火車?這條路真的好遠好遠。

雖然這個女孩很任性,但是我們完全能理解她,可以和她共情。因爲不是她不願意接受自己現在的身份,而是一個人的出生是刻在基因裏的烙印,就像內蒙古人吃不慣水煮雞蛋,而漢族人吃不慣奶豆腐一樣。最後,能融化這刻在骨子裏的南北差異的,唯有人和人之間最真摯的愛。

在生死攸關時刻,那木汗救了這個妹妹,這個從上海遠道而來,命運將彼此聯繫起來的緣分存在,在那一刻,他在想什麼?他會想我要不要救她,我該不該救她?不會,那是一種本能,就像真正的一家人,哥哥總是保護妹妹,媽媽總是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那木汗死了,本來薩日娜和伊德爾完全可以拋棄杜思珩,然而,他們沒有,伊德爾兌現了他曾經的諾言“我永遠也不會拋棄你”,就像一個真正的父親那樣,無論孩子做了多大的錯事,最後,我們都能原諒他們。從此,杜思珩在心裏暗暗下了決心,她要留在這個草原上,替那木汗活下去。從此,她隱去了自己的漢族名字杜思珩,改名叫“那木汗”。

這個故事的精巧之處在於,一個女孩,通過自己的身份轉換,完成了兩代人的“愛的連接”。只有真正的“愛”才能讓人有歸屬感,家人在哪裏,哪裏就是家。杜思珩失去了上海的那個家,但是她擁有了草原上的家,她在那裏長大、結婚生子,她和這片草原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所以,當她的親哥哥杜思瀚找到她的時候,她應該沒有遺憾,唯一的遺憾是,她的另一個哥哥那木汗死了。

當這些人站在草原上,面對着鏡頭,當草原的落日漸漸下沉的時候,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美好。相信爾冬升導演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是真正愛着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的,因爲“愛”不會騙人。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4

沒有血緣關係,就沒有辦法成爲家人嗎?

《海的盡頭是草原》是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詮釋。

因爲自然災害嚴重,在上海福利院的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被送到內蒙古。這些“國家的孩子”被當地滿足條件的牧民們收養,從電影描述的三個小孩杜思珩、馬正元、黃寶哥等可以看出來,這些孩子都被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和善待。

電影的主線是小女孩杜思珩。爲了讓她有口飯吃,不至於被餓死,她被媽媽送到了福利院,分別的時候,媽媽給了她一條小毛巾,上面繡着她的名字,那是媽媽留給她唯一的東西。她一直記着媽媽對她說的會來接她的話。所以,她走到哪兒都帶着她的小毛巾,一直抗拒着內蒙古的大草原,等待她的媽媽來接她。

她和其他的孩子們不同,她一直認爲內蒙古不過是一個暫時落腳的地方。哪怕她最後選擇了薩仁娜做自己的額吉,哪怕薩仁娜額吉全家都對她很好,他們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她吃,奶茶、奶豆腐,他們給她搭建專屬的廁所,在草原上給她找遺失的小毛巾,教她學騎馬,一點一點的治癒她。

但這個女孩是任性的,任性到讓人覺得不識好歹。直到那個夜晚,伊德爾和她坐在漫天星空的賬外,教她識別北極星,送她指南針,讓她學會在任何時候都能準確的辨認出南方,她問他,怎麼才能回到上海,她說害怕自己長大,這樣媽媽就認不出她。

看到這裏的時候,我潸然淚下。血緣關係是這麼重要的,是一個人出生時便刻在基因裏的烙印,就像內蒙古人吃不慣水煮雞蛋,而漢族人吃不慣奶豆腐一樣。

然而,血緣關係又沒有那麼重要。

在女孩成長的過程中,一直缺乏父愛,伊德爾教她騎馬,告訴她怎樣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保護自己,告訴她要勇敢,一點點的填補她父愛的缺失。

她第一次打開自己的心房,應該是騎着馬,在滿天風沙中去找伊德爾的時候,她匍匐在地上,被伊德爾抱在懷裏的時候,她說,爸爸不要離開我。伊德爾承諾她,永遠不會拋棄她。自此,她喊伊德爾爸爸。

隨着她長大,她漸漸融入了這個家庭。可能這個時候更多的是執着,爲什麼媽媽捨棄的是她。她只是想問個明白,這是她的心結。所以,她計劃着和馬天元私自離開。

在離開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流沙,沉默寡言的哥哥那木汗,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她。哥哥給她的遺言是照顧好父母。爲了不觸景傷情,伊德爾和薩仁娜決定搬家。女孩落寞的跟着馬車後面。伊德爾對她說,他會遵守承諾,永遠不會拋棄她。以後她就叫做那木汗。像一個真正的父親那樣,無論孩子做了多大的錯事,最後,父母都會原諒和包容。

其實,可能真正的家人,如果哥哥是因爲妹妹而死去,父母也不一定會諒解的。更何況,還是爲了守護養女,親生兒子死去了。從這裏,可以看出,在養父母心裏,她真的如同親生的女兒。

從這一刻起,女孩真正的放下了原生家庭,她要爲救了她性命的哥哥活着,她成了那木汗。她守護着善良的養父養母,守護着這片用無私的愛接納她的大草原。

接着我們說,黃寶哥,這也是“三千孤兒”中的一個,他一瘸一拐的在草原裏走,說自己要騎馬。聲音引起了當地老師的注意,老師知道他腿受傷後,主動給他做了柺杖,呵護他。老師問,願不願成爲他的家人。瘸腿的小男孩點了頭,於是他們的一生就是家人了。

馬正元是多年後,長大重逢的。但從長大後的情景來推測,他也被家人照顧的很好。比如,第一個發現他們要離開草原回上海的便是馬正元的家人。如果不是關懷的,不會那麼快就得到信息的。再者,當那木汗爲了救他們而死去,馬正元的家人打他的時候,也是一種保護和愛。

從這三個孩子的身上,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血緣關係爲根基的親情固然是重要的,但因爲緣分而走在一起的家人也是彌足珍貴的。

在領養孩子的時候,牧民們說,他們是相信緣分的。有時候,一眼就註定了一生的緣分。所以他們會認爲,孩子來到自己身邊,就是神明賜予他們的禮物。

在電影裏多次隱晦的提到了大自然對人類的殘酷,有突然颳起的沙塵暴,有虎視眈眈的狼羣,有讓老人痛失家人的恐怖大火,有奪去那木汗生命的流沙……伊德爾說,“大自然對我們很殘酷啊”。也許正因爲這樣,牧民們更相信天意、命運、神明,他們對不懂的東西都存着敬畏之心,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守着爲人善良的本分。

我們現在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緊密,可爲什麼心靈的距離越來越疏遠,感情的牽絆越來越淡漠,這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最後,以過了百年之歲的薩仁娜說的那句話作爲結尾,這也是整部影片裏最能觸動我的話:雖然未能見面,謝謝你把杜思珩生下來,這樣我們才能共同把她撫養成人。

從這位內蒙古額吉的.身上,我學會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除了愛和善良,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東西。

觀看《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5

海的盡頭是草原,一個多麼有詩意的名字。必須承認,當初就是被這個名字“種了草”。再看簡介,果然與一望無際的內蒙草原有關。最後再看導演……嗬,竟是久未露面的爾冬升。

一個香港導演能駕馭的了一部發生在60年代的現實題材電影嗎?更何況這段歷史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也是鮮爲人知的。帶着這樣的疑惑,我走進了電影院。兩個多小時後,我哭着出來了。可能整個影院都找不到第二個比我更傻的人了——我把疑惑帶足了,卻沒把紙巾帶足。

海的盡頭是草原,根據歷史上“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改編。影片以癌症晚期的老年杜思瀚遠赴內蒙,尋找當年被送到草原上的妹妹杜思珩爲主線,用一種非典型公路片的拍攝手法,在現實和歷史的不同維度中展開敘事:老年杜思瀚的尋找之路和童年杜思珩的遷徙之路,是兩條不同時代的橫向線;童年杜思珩到青少年杜思珩的成長之路,是一條時間維度上的縱向線。三條不同的路,縱橫捭闔,像撒向歷史長河中的一張網,就這樣網住了一對兄妹和兩個母親的一生。

有趣的是,影片使用了不同的調色,以區別這三條不同的路:童年杜思珩的遷徙之路,使用了一種黑白暖色;杜思珩的成長之路,使用了一種飽和度較低的暖彩色;老年杜思瀚的尋找之路,則使用了正常的彩色。由於影片中有大量的倒敘內容,加之登場人物繁多,使用這樣貼心的調色,就不會讓觀衆暈頭轉向了。

這是一部關於“原諒”的電影,更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困擾了杜思珩一生的心結,終於在見到老年杜思瀚的那一刻解開了,但此時的她早已選擇了放下。養父養母在悲劇發生後並沒有遷怒於杜思珩,而是依然對她不離不棄,這種偉大的“原諒”,讓杜思珩將自己全部的愛獻給了草原。因爲拋棄女兒,杜思珩的親生母親愧疚了一輩子。然而千頭萬緒,當初的“拋棄”是爲了讓兩個孩子都能夠活下去,這是一種既殘酷又悲憫的愛。

這同樣是一部關於救贖的電影。沉默寡言的納木汗,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杜思珩的新生。從這一刻起,杜思珩變成了那木汗。她用自己的一生,守護着善良的養父養母,守護着這片用無私的愛接納她的大草原。從那些幫助過妹妹的人口中,杜思瀚逐漸明白了妹妹受過的委屈和得到的關愛,也懂得了草原上的人,他們的熱情、他們的堅韌和他們的脆弱……不知不覺,杜思瀚這趟尋親之旅,已成爲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向死而生。杜思瀚甚至還幫助了兩位脾氣倔強的兄弟,使他們重歸於好。大草原用它的博大胸襟“拯救”了杜思瀚,杜思瀚再回報以草原。

這就是草原,它是美麗的,也是無常的。杜思珩的養父伊德爾說,“大自然對我們很殘酷啊”。是啊, 這裏白天有突然颳起的沙塵暴,夜晚有虎視眈眈的狼羣,還有讓老人痛失妻和子的恐怖大火,更有奪去那木汗生命的流沙……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皆懷有一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正是因爲這樣的敬畏之心,使他們大多數都天性善良。這就是爲什麼杜思珩犯了大錯,養父母也沒有責罰她的原因。“人和動物都有自己的命數啊!”養母薩仁娜感慨說。這種萬物有靈論的信仰,既是大草原的無常,也是它生生不息的寫照。

願我們心懷敬畏,像愛護草原上的每一個生靈那樣,愛護這片大草原。就像童年的杜思珩,第一次看見馬吃奶時綻放的笑容。那是一種情不自禁的好奇心,和無師自通的生命情感。就像伊德爾朝天鳴槍,放跑了那匹白馬。當老年杜思瀚親吻着它的後代時,你很難解釋這到底是一種宿命,還是一種生生不息的輪迴。塵歸塵,土歸土,我們向歷史叩問答案,可是答案依然在風中飄揚。“我們並未見過,但我們共同撫養了一個女兒。”這是影片快結束時,100歲的薩仁娜對杜思珩剛剛去世的生母說過的話。一切終將都會放下,活着的人還會活着,陸地的盡頭是海,而海的盡頭是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