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一秒鐘》觀後感(通用20篇)

《一秒鐘》觀後感(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秒鐘》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秒鐘》觀後感(通用20篇)

《一秒鐘》觀後感 篇1

張藝謀導演作品《一秒鐘》由演員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講述了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故事靈感來源於張藝謀導演早期經歷,是其一貫對文化展開追憶和尋根的風格。

七十年代中期,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西北某地,沒趕上場次的張九聲悵然若失,他悄悄從農場溜出來,就是爲了看一場電影。此時他恰逢流浪兒劉閨女,冤家路窄的兩個人,原來同是天涯淪落人。一個是失去女兒的父親,一個是失去父愛的女兒;一個想要看某一場電影,一個想要12.5米廢膠片,目的完全相反,最後卻殊途同歸,因爲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秒鐘》觀後感 篇2

如果說17,18年是吳京年,那麼19,20年必定是張譯年。只有熱愛表演的人才能將影片演好,三個主演:張譯,範偉和熱度頗高的謀女郎劉浩存,心中也肯定都有着一個電影夢。影片圍繞着《英雄兒女》電影展放,將三個完全不同背景人物的時間線交織在了一起。張藝謀電影的構圖和審美沒得挑,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

故事發生地主要在一個小鎮子上,影片也沒有什麼大場面,影片的主題是特殊時代背景下父母和子女的情感。也許經歷過那些年的長輩們會更加感同身受。

有些時候羣體會表現出智力低於個體的現象,而且羣體中的某些思潮會以很快的速度得以傳播,個體收到羣體的影響程度可能超乎自己想象。所以,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永遠不要停止思考。

《一秒鐘》觀後感 篇3

直播大咖羅永浩今天下午髮長文談張藝謀電影《一秒鐘》觀後感,他是範偉的鐵桿粉絲,並且還誇讚劉浩存清純像當年的章子怡、鞏俐和周冬雨,前途不可限量。

由張藝謀導演,張譯、劉浩存、範偉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今天是上映第二天,首日票房兩千多萬,今天也一千多萬票房了。說到張藝謀的電影,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特別是一些年輕人,相對來說很多都是有一些年代感和歷史背景的,但是如果喜歡就是非常喜歡。他的電影不僅呈現的是畫面,更多呈現的是道理、哲理和故事背後呈現反應的深意。都是挺有深度的電影,所以張藝謀的電影很多都能拿獎。

豆瓣也給出了評分,評分是7、9,這個分數不高也不算低。

今天下午,羅永浩還專門髮長文講述他對這部電影的觀後感。羅永浩稱因爲工作的原因,有幸提前看了這部電影,因此分享一下他的感受,但是沒有劇透。

羅永浩分爲幾個點來講述,首先他說到這部劇的簡單劇情和故事線索,講的是一個父親爲了在電影院的熒幕上觀看女兒出現僅一秒鐘的片段艱辛經歷。其次,他聊到了張譯和範偉,都是非常好的演員,特別範偉,他說自己是範偉的鐵桿粉絲。

羅永浩還專門用一段文字聊到了劉浩存,沒洗臉沒洗頭看起來也很清純v,suiran在影片中有城市感,沒有和鄉土基調完美融合,可能是商業上的考量。最後他說劉浩存和當年的鞏俐、章子怡、周冬雨一樣,前途不可限量!來自羅永浩這樣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

同時,羅永浩還去了張藝謀工作室瀏覽了一番,對張藝謀的評價更高,幾十年如一日地創作電影,轉眼張藝謀都70歲了,當聊到電影卻神采飛揚似少年。

是啊,張藝謀導演確實爲了電影事業付出了特別特別多,而如今70歲了還在爲了電影事業努力奮鬥,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他導演的電影,還能清楚地記得《一個都不能少》,這麼多年了依然是經典。

《一秒鐘》觀後感 篇4

範電影顛倒黑白,人民不分是非

範電影!出大事了!

因爲範電影自己的兒子拉車不仔細,把片子拖在地上走了幾里路導致壞了,卻在範電影口中全部變成了送片員楊河的鍋。楊河這個片頭還在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大哥是場長的,因爲摩托車壞了拜託了範電影的兒子送片,從此就沒有出現在片中。

急於看電影的人們,覺得範電影說的什麼都對。他說是楊河的問題,那一定是楊河的問題,楊河就是老鼠屎。在場的人沒有一個站出來說這明明是你兒子的錯、、、大家都在聽範電影的,齊心協力拯救髒了的片子。

(雖然楊河確實吊兒郎當,首先能被劉閨女偷,然後又所託非人,但也不至於成了毀壞片子的大惡人)

留作紀念吧

爲什麼不去看望真人,爲什麼這麼執着於片子?豆瓣上不止一個評論在說這個。其實電影中很多地方也在隱晦地表現。

14歲,和大人爭什麼爭。爲了爭先進,好抵消你給她的影響吧。

一秒鐘太短,不夠。

留作紀念吧。範電影把剪下來的片子塞進張譯口袋,一臉的不忍心。

還給我!!!!還給我啊啊!!!你們還給我!!!(因爲那是最後的留念了)

兩年之後出來立馬回來找,結果只留下了一望無際的黃沙。

看完這部片子,我只感到深深的遺憾。不止因爲影片裏劇情的結局。

《一秒鐘》觀後感 篇5

《一秒鐘》講述了張九聲(張譯飾)、劉閨女(劉浩存飾)和電影放映員範電影(範偉飾)三個人因電影而結下一場不解之緣的故事。

影片圍繞着膠片電影而起,重現膠片電影時代的真實記憶。

在當時沒有手機、沒有網絡,甚至沒有電視的年代,兩個月放映一次的電影,成爲了人們重要的精神食糧,看一次電影,就像過年一樣。

正如範偉特輯中所描繪的:小時候看電影,是萬人空巷,歡呼雀躍的,大夥的臉上洋溢着真摯的笑容。

《一秒鐘》講述的關於膠片電影的故事,也是範偉記憶中的故事,光影投射的印記,膠片輪轉的聲音,很遙遠,但很親切。

作爲故事中的標誌性角色,範偉力求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回歸到那個時代去。

從走路、夾煙的手勢,到如何拿片子放片子,再到搶救片子過程中,怎麼澆水、如何擦乾範偉與張藝謀導演一起不斷對角色進行打磨,共同回到記憶中的膠片時代。

電影《一秒鐘》也是張藝謀、範偉首次合作,他們的強強聯手,勢必爲觀衆帶來最有戲的角色、最精彩的表演。

爲看女兒影像不惜冒重罰穿越千里黃沙的張九聲(張譯飾),偶遇尋找廢舊膠片做燈罩的劉閨女(劉浩存飾)和從不失誤的電影放映員範電影(範偉飾),並結下不解之緣的故事。

此次發佈的終極預告,更爲完整地展示了一位父親循着電影的蹤跡,踏遍萬里黃沙的故事線。

張九聲因何從農場逃出,爲何如此暴躁崩潰,又爲何對這場電影如此執着,之前的種種疑問,在終極預告中透露了些許真相。

原來,張九聲因其壞分子的身份不能與女兒相見,甚至連見女兒一秒鐘的影像,都極其艱難。

他穿越漫漫黃沙千里追尋,爲保護片子與劉閨女鬥智鬥勇;片子損毀了,他比放映員更盡心拯救;放映員不給放,他甚至持刀相威脅......

經歷了重重困難,張九聲終於看到了女兒那一秒鐘的影像,轉身淚流滿面。

預告裏張九聲的崩潰嘶吼和結尾處的再看一遍吧的喃喃自語形成了極大反差,其中蘊含的愧疚之情與深沉父愛令人動容。

《一秒鐘》觀後感 篇6

如果說17,18年是吳京年,那麼19,20年必定是張譯年。只有熱愛表演的人才能將影片演好,三個主演:張譯,範偉和熱度頗高的謀女郎劉浩存,心中也肯定都有着一個電影夢。影片圍繞着《英雄兒女》電影展放,將三個完全不同背景人物的時間線交織在了一起。張藝謀電影的構圖和審美沒得挑,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

故事發生地主要在一個小鎮子上,影片也沒有什麼大場面,影片的主題是特殊時代背景下父母和子女的情感。也許經歷過那些年的長輩們會更加感同身受。

有些時候羣體會表現出智力低於個體的現象,而且羣體中的某些思潮會以很快的速度得以傳播,個體收到羣體的影響程度可能超乎自己想象。所以,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永遠不要停止思考。

《一秒鐘》觀後感 篇7

張藝謀導演作品《一秒鐘》由演員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講述了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劉閨女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故事靈感來源於張藝謀導演早期經歷,是其一貫對文化展開追憶和尋根的風格。

七十年代中期,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西北某地,沒趕上場次的張九聲悵然若失,他悄悄從農場溜出來,就是爲了看一場電影。此時他恰逢流浪兒劉閨女,冤家路窄的兩個人,原來同是天涯淪落人。一個是失去女兒的父親,一個是失去父愛的女兒;一個想要看某一場電影,一個想要12.5米廢膠片,目的完全相反,最後卻殊途同歸,因爲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張藝謀此次親自參與編劇的電影《一秒鐘》講述了七十年代中期,講述了膠片時代一代人的回憶與情懷,在物質與精神皆匱乏的年代,人們對電影世界產生無限的好奇與熱情。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流浪兒小吉林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劇情與張藝謀早期經歷略有重疊,亦是其一貫對社會歷史、文化展開追憶和尋根的風格。

《一秒鐘》觀後感 篇8

多年合作團隊全力打造繼《歸來》之後,張藝謀導演攜多年合作的幕後團隊,重拾現實主義題材,講述這段深藏在記憶中的光影故事。

《一秒鐘》可以稱得上是他迴歸初心的作品,無論是鏡頭語言還是故事的敘述方式,都體現出了他強烈的個人風格。

在海報的製作上,他也選擇了曾經在《影》中合作過的黃海,海報通過視覺與光影的衝擊,讓觀衆在看到海報的第一眼,就能抓取到屬於那個年代的印記。

而這些也在張藝謀的親筆信中有所體現。

一場追尋一份熱愛

在那個匱乏的年代裏,娛樂與精神的出口是稀缺的,電影是照進生活一束神奇的光。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那時的人們懷揣着各自對電影的執念......

張九聲(張譯飾)是一個從勞改農場出逃的逃犯,爲了能看到女兒在膠片中“一秒鐘”的畫面,穿越沙漠,與偷電影膠片的劉閨女(劉浩存飾)偶遇,展開一場“膠片爭奪戰”;又因膠片意外受損而進行了一場“膠片救援”搶修;用流水沖刷了膠片上的泥土,小心地擦拭風乾,終於膠片上的影像逐漸重現。

張譯範偉同框飆戲

主演張譯是實力雄厚的老戲骨,此前在電視劇《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軍人形象都十分深入人心,進軍大銀幕之後,更是奉獻出如《金剛川》、《紅海行動》、《親愛的》、《山河故人》等一系列優秀作品。

張譯此次出演一位底層勞改犯人,爲了貼合人物形象,爲了更貼近角色形象,演員張譯堅持減重20多斤,在烈日下暴曬來讓皮膚變黑粗糙。最後被導演評價“完全像個當地人”。“一秒落淚”也看得人格外揪心,細緻地刻畫了一個父親爲了看到女兒的“一秒鐘”決心和深沉的父愛。

素有“演什麼,是什麼”的影帝範偉也塑造了一個被人敬重的電影放映員形象,小馬甲、大茶缸和略帶驕傲的神情,和張譯對峙的鏡頭,戲劇感十足,讓人十分期待故事的發展。

新“謀女郎”劉浩存

劉浩存參演了張藝謀的《一秒鐘》和《懸崖之上》,還與易烊千璽攜手合作《送你一朵小紅花》。

本次在《一秒鐘》飾演了一個爲了給弟弟做膠片燈盞不惜冒險偷膠片的“劉閨女”,眼神率真又倔強,而這也是她第一次擔任電影女主角。也讓影迷期待這位新“謀女郎”在電影中的表現。

《一秒鐘》觀後感 篇9

講電影的一秒鐘,張譯老師飾演的張九聲拼盡全力,逃跑出農場,趕到一分隊,電影已結束放映,再到二分隊,與劉閨女、範電影迂迴,就爲趕上放映《新聞22號》,只是看上他女兒出現的一秒鐘鏡頭。他的一秒鐘,太短,不夠,這裏飽含着對女兒無盡的思念與愧疚。

講歷史的《一秒鐘》,《一秒鐘》是歷史羣像中的一粒塵埃,通過《一秒鐘》簡單的幾個人物又構建了厚重的戲劇張力,四兩撥千斤展現了歷史年代的社會風貌。張藝謀導演在《一秒鐘》裏對歷史的描述、對膠片電影的回憶,會成爲史詩,往後恐怕再難有人能超越。對特殊時期自然風貌和人文情懷的把握,只有真正經歷了特殊年代的人才能真正描繪出它的真實圖景;對膠片電影歷史的每一秒每一幀的珍視,可通過範偉老師飾演的放映員範電影一角,如何清洗膠帶、如何恢復放映,可以更爲形象感知特殊年代電影在民衆心目中的特殊地位,電影在當時的時代是稀缺的精神糧食。

人性的一秒鐘。圍繞《一秒鐘》展開的`故事,張九聲的一秒鐘是愛與思念,極度渲染悲傷的氛圍,14歲的孩子,爭什麼啊,是吶喊、是呻吟、是心痛、是無力。範電影的一秒鐘體現在他的職業素養,對放映工作的一絲不苟,以及對放映員身份帶來的特權的一種享受,他是現實與清醒的,是他成全張九聲一秒鐘,無限的一秒鐘,也是他報告了保安隊,想保住自己的放映員身份,他世故,。劉閨女的一秒鐘是意外,又是情理之中,她爲了弟弟偷膠捲做燈罩,可也成全張九聲的一秒鐘而歸還膠捲。三個有溫度的人物,三個講人性的角色,構成的《一秒鐘》顯得分外有張力。沒有父親的張閨女,和失去女兒的張九聲,最後似乎在對方身上找到了心理慰藉,他們更懂得面對生活。沙浪滾滾,一秒鐘早已逝去,揮別過去,昂首闊步,迎接朝陽。

最後,我必須大聲喊出來,張譯老師您就是我的偶像!國產電影之光!。劉昊然再好,李現再帥,也不及張譯老師在我心目中的分量。此處不接受任何反駁!

強烈建議朋友們去影院支持《一秒鐘》!

《一秒鐘》觀後感 篇10

電影《一秒鐘》劇情並不複雜,但卻波瀾不斷,很吸引人。主要人物只有三個,張譯飾演的在逃勞改犯張九聲,劉浩存飾演的劉閨女和範偉飾演的範電影。

三個人物塑造得都很成功。張九聲的執拗瘋狂與不顧一切,劉閨女的聰穎狡猾與善良,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讓我最有感觸的是劇中的配角——範電影,他帶給我更多的思考。

範電影是電影放映員,工作了20多年,從未出過一次意外。他第一次出現是在禮堂門口,看上去非常體面。白白的襯衣外面套着馬甲,頭上戴着鴨舌帽,與灰頭土臉的老百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笑容滿面、氣定神閒,對吵吵嚷嚷的環境見怪不怪,自有一種儒雅的風度。

範電影是這裏有頭有臉的人物,老百姓對他熱情而尊敬,他臉上的笑容顯示了心裏的熨帖,他很欣喜地享受着人們的仰望,就連走路的姿勢都透露着優雅。

傻兒子(小時候誤喝了清洗膠片的藥水,因醫治不及時而變成了二傻子,不能接替父親體面的工作,只能趕大車)的出現讓一切走了樣,範電影的臉皮被撕破,體面打了折,一切都變得清晰而赤裸。

傻兒子趕着大車回來了,拖回來的還有長長的一大團膠片。看到這不可收拾的情景,範電影有點驚慌失措,但很快又鎮定下來。他認爲是膠片轉送員的責任,這時的他一臉正義,義正辭嚴地要追究責任。後來得知是傻兒子闖的禍,他的態度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極力掩飾眼前的尷尬,沒有心思再追究責任,而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瞭如何補救上。

這個情節有點誇張,有點戲劇性,但又很真實,範電影的態度變化迅疾,很有喜劇效果。但我想,面對此情此景,也許爲人父母者都會有這樣的反應,這就是“舐犢情深”吧!當自己的孩子陷入窘境時,父母的保護欲陡然變大,別的事情已無法顧及,只想把孩子遮蔽在自己的“翅膀”之下,不願讓他們受一點點的傷害。就像影片中的範電影,爲了兒子,他不得不開始——洗膠片——這一項浩大的工程,只要能平息老百姓的怒火,只要大家不再追究傻兒子的責任,無論費多少力氣,範電影都會心甘情願地去做。

範電影讓有經驗的張九聲幫忙纏膠片,他坐着板凳搖着纏膠片的簡易設備,張九聲蹲在地上理膠片。範電影知道膠片對張九聲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覺得自己儼然是他的救世主,言語之間頗有些頤指氣使,一會兒批評他理得太快了,一會兒又指責他理得結了疙瘩。範電影發現了張九聲書包裏的膠片,厲生呵斥他偷東西,這時張九聲露出了猙獰的面目,承認是偷跑出來的勞改犯,並拔出了刀子恐嚇範電影。被攝服的範電影不敢聲張,兩人繼續工作,此時的範電影變得畏手畏腳,對張九聲的態度也是畢恭畢敬。他把自己的板凳兒讓給張九聲,滿臉堆上諂媚的笑意,言語也變得小心翼翼。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人性中的某些東西卻已袒露無疑。當你弱小時,別人給你的是冷眼,是不屑,是冷言冷語;當你凌駕於別人頭上時,別人給你的是尊重,是畏懼,是卑躬屈膝與做小伏低。電影中人物的變化之大惹人捧腹,但笑過之後想想,此類情況在現實世界並不少見。

張九聲一遍一遍地看着電影,悲痛不能自已。範電影悄悄溜出去向保衛科告了密,還不失時機地加上一句:“我這次算立了功了吧?能不能讓我接着放電影?”這種感覺就如同是小孩子幫媽媽做了事情,等着媽媽獎勵一樣,這一刻,卑微、討好、期待都寫在範電影的那張胖臉上,這時的他很像一隻搖尾乞憐的狗。可是他是爲了生活,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生活,哪一個成年人沒有爲了生活低下過頭顱呢?

張九聲被保衛科的人綁了起來,範電影向他坦白了舉報的事實,並誠懇的道歉,還把有他女兒影像的兩張膠片塞在他的衣兜裏。這一情節彰顯的應該是範電影善良的一面,他舉報張九聲也許是出於正義,也許是爲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但終究覺得對不住張九聲?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得到良心的救贖。

範電影,只是一個小人物,卻把人性中的善與惡,美與醜展露無遺。他讓我們看到生活的不易與無奈,看到人生的光鮮與不堪。生活的洪流浩蕩,我們都被裹挾着前進,都努力扮演着各種角色;人生境遇複雜多變,我們因之有了一張張不同的面孔,是虛僞,是滑稽,還是對生活的屈從?

範電影,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一秒鐘》觀後感 篇11

電影裏印象最深的一個情節是,最後保衛隊的人把勞改犯張九聲帶走,從他的口袋裏把範電影給他塞的膠片拿出來,看了一眼就扔掉了。即使張九聲苦苦哀求,都不願意將膠片還給他。因爲他是勞改犯,是壞分子,是不需要考慮他的訴求的。即使大家都是文革環境下的受害者———物資匱乏、生活貧困,張九聲甚至需要因爲打架承受多年的牢獄之災。可是同爲普通羣衆的保衛隊隊員,在面對更爲弱勢的勞改犯時,連一絲善意都不願意給(手動加粗)。其實在全片中,充滿了這種類似於互鬥一樣的情節,當時在電影院看的時候,腦子裏冒出一個詞————底層互害。這個詞一個方面的體現是,一些拿捏到一絲絲權力的人,在面對更弱勢的人時,會將那一絲絲權力運用到極致。當代的例子有,將證件丟到地上的工廠管理、對街道環衛苛刻要求的官員、回信霸道的使館工作人員……至於文革,我們理應清楚的這段歷史,我認爲某種程度上就是開頭提到的這段場景的擴大版———通過政策突然獲得權力的普通人殘害另一羣普通人。

歷史不能像那段膠片一樣,最終被沙塵所掩蓋。人性中的惡也應當要有制度去限制,而不是反借制度肆無忌憚地表現。

《一秒鐘》觀後感 篇12

佩服《一秒鐘》強大的宣發造勢能力,見是一個表現父女親情的主題,就帶着女兒走進了首日映的電影院。然而乘興而入,失望而出。影片情節支離破碎,主題表現寡淡如水。

影片講述的是七十年代一個發生大西北國營農場的故事。七十歲的張藝謀導演無疑是從那個火紅的年代過來的,無論是場景的搭建、服裝的安排、羣衆演員的塑造都很好地再現了那個灰色單調貧瘠荒涼卻又激情澎湃鬥志如鋼的年代。

然而這只是一個大背景,影片主題是通過“一秒鐘”反映親情這樣一個博大厚重的話題,從這一點說,影片表現不盡人意,留下遺憾。主人公爲了到電影院看一秒鐘的新聞紀錄片中的女兒影像,不惜從勞改農場跑出來,一路經歷磨難。然而這個“一秒鐘”的主題卻是突兀孤立的,由於“一秒鐘”的緣由和對主人公的無比重要前面沒有交代,沒有循序漸進的鋪墊烘托,所以引不起觀衆的情感共鳴。即使主人公因爲“一秒鐘”滿面淚水,觀衆內心也是水波不興。

影片色調上也讓人壓抑。也許是爲了配合主人公心境,影片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都是在夜幕裏呈現,加上荒涼貧瘠的背景,讓人總想掙脫一種無形的束縛。就像野百合也有春天一樣,生活需要五彩光,內心需要精氣神。不能總是灰色調。張藝謀是大導演,但本片硬件是個小製作,一共就兩個大場景,電影院和沙丘,幾個零星小場景、一羣羣衆演員。電影院的場景搭建不會需要多大投入,沙丘更是直接取景。

本片有三個主演,張譯飾演的“無名”主人公,新人劉浩存飾演的無依無靠的“劉閨女”,範偉飾演的放映員“範電影”。電影宣發對三個演員的表現特別是女主做了濃墨重彩的渲染,這給了我先入爲主的印象,期待甚高。張譯的表現可圈可點,人物拿捏到位,宣傳中說的爲了貼近角色,餓瘦了二十斤是可信的;新人劉浩存只能說中規中矩吧,角色的外在一直像是個煤堆裏出來的小女孩,衣衫似乞丐,但是綿柔的女聲又與形象反差太大。我倒覺得最後在明媚陽光下呈現的那張毫無修飾原生態的臉是最大亮點;老戲骨範偉本片中表演感覺一般,主要是語言和肢體仍然有那麼一些在趙本山系列影視中的風格和痕跡。

影片中一些小細節刻畫的生動形象貼近生活。比如攀爬到窗子上吊着腿觀影的人們;電影開場前舉着自行車等各種物件通過放映機燈光投影的人羣;散場時扛着梯子而出的人;全場觀衆跟着電影一起合唱《英雄讚歌》那澎湃激昂的氛圍……當然也有一些小瑕疵。一是“劉閨女”手上的彈簧刀,又稱跳刀,那個年代可是稀罕物,僅僅是在大城市裏高級混混手裏纔會有;再就是“範電影”的一身“行頭”白襯衫小馬甲黑皮鞋,與周遭一片灰色調形成鮮明對比。放映員技術活有優越感不假,但是畢竟不是幹部,並沒有多高地位——所以“衣冠楚楚”的範電影恭恭敬敬請衣着普通的場部保衛幹事爲自己美言的場景就有些滑稽了。總之細節反映生活,細節見匠心。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算是自己的一點觀後感吧。

《一秒鐘》觀後感 篇13

光影藝術創造畫面表現力是“意境”決定性因素之一,“留白”是意境展現的主要渠道。張導在《一秒鐘》在電影中大量的留白充滿了張力。含蓄作爲中國詩學的重要範疇,是藝術美的一種理想狀態。辭短意長,隱而不露,意在言外,回味無窮。在影片中張九聲在與劉閨女爭執中冒出一句“搶什麼搶,有什麼搶的”,並沒完全完全交代女兒的後續,但從張九聲的情緒表現中,可知是交代了人物命運的走向,起到了完結故事情節的作用。但沒有將人物的命運和結局交代清楚,從藝術審美效果而言,不僅給作品留下了空白,也就打開了受衆的想象之門,給受衆製造了藝術再創造的條件,凸顯了藝術的張力。但留白之處也往往給受衆帶入一種幻象。比如容易給陷入宏大的歷史大潮的批判和個人命運的歸宿想象中,會忽略時代的特徵性,糾結於個體主義、自由主義與集體主義的衝突,誤陷人定的文明範疇中去追求自由平等;又如西方文明覆興追崇的自由主義的遠離現狀,會讓一些精緻的個人主義更爲披掛在身,可抵禦社會和世界的進襲。

空鏡頭加深了對“一秒鐘”的渴求程度。導演多次將鏡頭轉向戈壁灘的風沙。在刻意渲染的景物和感覺中,交代了大時代背景的特徵化和環境的惡劣,更能體現人物對“一秒鐘”的渴求,起到一種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風沙呼嘯,一望無際。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情緒。比如在被保衛團帶走時,保衛團搶走張九聲兜裏有女兒存在的膠片底,那風沙的呼嘯與張九聲的情緒的交融,更是將大時代背景下個體命運與社會產生的矛盾的可悲。但從歷史的發展的潮流中,在以人爲約定成俗的絕對情景中,集體主義、文明可能會奴役着人,也會阻礙個體意識的發展,窮固思維;難免也會誤陷在視客觀化的集體真實價值爲最高價值。

我們深知個體對真理的認識大多是模糊的,融入羣體,更多的是屈服於真理,而真理往往是羣體意識所決定,而羣體的決策者往往是遵循於文明,決策者個人的價值觀、態度、信仰、背景有一定的侷限性,在一定程度上與個體是存在矛盾的。但我們從影片中得知張九聲的女兒是響應號召,是建立在具有時代特徵性的前提下,以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當作行爲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動機。儒家思想的個人價值在於對他人和社會的貢獻,對社會沒有貢獻的,個人就沒有價值。張九聲的女兒作爲女學生,接受了新思想的學生,正值青春,在思想上還是受到一定儒家思想影響。社會上沒有抽象的個人,只有承擔着各種社會角色的具體的個人。生活中個體的活動就是社會活動,於其中不免有社會投射。

個人與社會是個體與整體的關係,是有機聯繫的。社會中的個人是有價值標準、有行動目的、與他人發生聯繫和互動的個體。比如張九聲是勞改犯,先不論他因何獲罪,但有一點可以揣測到的是個體意識與羣體意識在相對的情景中是不相融的;在限定的環境中意志是自由,是充滿的個性,然而也正是自由抉擇的因素,他的價值取向與行動目的與他人發生的聯繫,更多是遵循個體的自由。個體主義更多是採取“非社會主義”的立場以及綜合主義的思維策略的。

《一秒鐘》觀後感 篇14

張藝謀導演作品《一秒鐘》由演員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講述了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故事靈感來源於張藝謀導演早期經歷,是其一貫對文化展開追憶和尋根的風格。

七十年代中期,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西北某地,沒趕上場次的張九聲悵然若失,他悄悄從農場溜出來,就是爲了看一場電影。此時他恰逢流浪兒劉閨女,冤家路窄的兩個人,原來同是天涯淪落人。一個是失去女兒的父親,一個是失去父愛的女兒;一個想要看某一場電影,一個想要12.5米廢膠片,目的完全相反,最後卻殊途同歸,因爲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秒鐘》觀後感 篇15

《一秒鐘》是張藝謀簽約歡喜傳媒的首部導演作品,同樣由張藝謀導演的《堅如磐石》和《懸崖之上》也即將上映。幾部影片題材類型各有突破,諜戰題材和城市刑偵題材,都是張藝謀此前未曾涉及的領域。

電影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在物質與精神皆匱乏的年代,人們懷揣着各自對電影的執念,一個是失去女兒的父親,一個是失去父愛的女兒;一個想要看某一場電影,一個想要12.5米廢膠片,目的完全相反,最後卻殊途同歸,因爲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

男主角張譯在電影中暴瘦、剃光頭的形象突破很大。電影劇情與導演自身早期經歷略有重疊,傾注了其不少心血。新任謀女郎劉浩存和張譯搭伴而行,在西北大漠戈壁上經歷九死一生。

張九聲(張譯飾)是一個從勞改農場出逃的逃犯,爲了能看到女兒在膠片中一秒鐘的畫面,穿越沙漠,與偷電影膠片的劉閨女(劉浩存飾)偶遇,展開一場膠片爭奪戰;又因膠片意外受損而進行了一場膠片救援搶修;用流水沖刷了膠片上的泥土,小心地擦拭風乾,終於膠片上的影像逐漸重現。電影放映員範電影振臂高呼:電影可以放了!,等待的觀衆們欣喜萬分。

當看完女兒的畫面後,張譯含淚說的那句一秒鐘,太短也讓觀衆看到了一個平凡父親的對女兒深沉的愛。

漫天黃沙中張譯的身影堅定且有力量,滿場膠片後範偉沖洗擦拭的動作認真且打動人心,新晉謀女郎劉浩存小小的身軀後桀驁的眼神,都讓觀衆忍不住猜測,究竟是什麼樣的故事,能將這三個人緊密聯繫在一起。

主演張譯是實力雄厚的老戲骨,此前在電視劇《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軍人形象深入人心,進軍大銀幕之後,更是奉獻出如《紅海行動》、《親愛的》、《山河故人》等一系列優秀作品。

此次出演一位底層勞改犯人,爲了貼合人物形象,張譯將皮膚曬到黝黑,演技上一秒落淚也看得人格外揪心,張譯細緻地刻畫了一個父親爲了看到女兒的一秒鐘決心和深沉的父愛。

素有演什麼,是什麼的影帝範偉也塑造了一個被人敬重的電影放映員形象,小馬甲、大茶缸和略帶驕傲的神情,和張譯對峙的鏡頭,戲劇感十足,讓人十分期待故事的發展。

年僅20歲的劉浩存出生于吉林長春,她精於舞蹈,當年以藝考第一名成績考入北京舞蹈學院,她同時參演了張藝謀的《一秒鐘》和《懸崖之上》,還與易烊千璽攜手合作《送你一朵小紅花》。

本次在《一秒鐘》飾演了一個爲了給弟弟做膠片燈盞不惜冒險偷膠片的劉閨女,眼神率真又倔強,也讓影迷期待這位新謀女郎在電影中的表現。

一秒鐘,是張九聲見到女兒的瞬間;

一秒鐘,是劉閨女舉起燈罩的瞬間;

一秒鐘,是範電影保證放映的瞬間。

短不過一秒鐘,長不過一輩子。

《一秒鐘》觀後感 篇16

或許是冥冥中產生一種緣分,2018年1月,張藝謀給張譯寫信,邀請他出演《一秒鐘》的“張九聲”一角,是關於“看電影”的故事,張譯滿口答應。30年前,張譯站在幕布後面看電影的經歷,被導演拍到了電影中,那場戲,張譯特別激動。

其實,演這部戲,張譯壓力特別大,因爲跟角色差距很大,他擔心,張藝謀在監視器前會搖頭嘆息,覺得選錯人了。張譯找了些有類似閱歷的朋友,講了些他們印象中的那個年代,後來又找了些資料,對他進入角色啓發挺大的。

從籌備到開機,張譯減重20斤。他覺得,減肥不僅僅是從形象上能夠幫助他接近角色,還會讓他變得有些壓抑,因爲導演希望這個角色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剛進組的那段時間,正是張譯最抑鬱的時候,因爲剛剛減下體重,一天吃一頓飯,頭暈眼花的。

幾個月來,張譯沒有吃過麪食。有一場吃麪的戲,對他身體挑戰很大,開機之前他就擔心,身體條件會影響拍攝質量,吃完第一碗,張譯就有點頂了,連着吃了十幾碗麪後,導致胃部不適,出現了胃痙攣。

《一秒鐘》觀後感 篇17

我喜歡看電影,經常爲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的片段所着迷,也曾經夢想過成爲一名演員,演自己的電影。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這句話說的確實有道理。電影看多了,也開始從欣賞轉變到鑑賞。雖然我的見解不是很有見地,但我喜歡以我自己地瞳孔看世界。

在電子成像技術發明不久,《星球大戰》隨即上映。盧卡斯用電腦程序爲我們描繪出來未來世界的美好景象。一艘艘龐大的宇宙飛船,一場場激烈的大戰,一次次場面宏大的爆炸,無不震撼億萬觀衆的視角。在《終結者2》中,液體金屬殺手自由變形,奪得億萬觀衆的眼球,至今,網上的點擊率只高不低。而在《黑客帝國》中,則爲我們描繪了一個虛擬的真實世界。

但真正讓它們成爲億萬觀衆所喜歡的電影,不僅僅是它們那些精彩地畫,還有其後面隱藏着的一個真理。因爲每一部電影都是導演凝聚衆多的情愫的結晶,都有其深刻的意義。

《007》中,邦德聰明、機智、勇敢、身手不凡,幾乎可以說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完人。英國無非是在炫耀其強大的間諜網和國力。美國最近的《變形金剛》不也是在顯示自己的軍事實力嗎?

阿諾施瓦辛格主演的《第六日》向我們講述了對於克隆人的想法,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一旦克隆人的技術落於手中,後果將不堪設想。在他的另一部作品《毀滅者》中,則向我們展示了狡兔死良狗烹的殘忍的局面,雖然最後以圓滿結尾,但細想一下,在現實的生活中,有幾個特務有好下場的。

而批判現實的殘忍的人性的作品數不勝數。《殺殺人跳跳舞》中,將這種現實可以說是演繹到了極點,一些警察的人性竟不如一個殺手,這不再是可笑了,而是可悲。還有便是現在的警察破案,不應這樣說,應說證據破案。沒有證據一切事實都是扯淡,只能當睜眼瞎。在《殺破狼》、《導火線》中,便沉重的痛斥了這一現象。這兩部影片中,最後都是以“叛逆者”勝利而結束,這大概是導演對現實寄予最後一絲希望吧。

電影有很多,而有意義的可以扣起人們的心絃,發人深思。我對電影的瞭解只是皮毛,見解也不是很有見地,有的可能完全違背了原意。而想真正的瞭解,你就要親自去看,去領悟。

《一秒鐘》觀後感 篇18

電影《一秒鐘》就在全國各大藝校尋找女主角,那時還在讀高中的劉浩存被導演發現,作爲《一秒鐘》女主角候選人之一,準備開始培訓,但後來改劇本,角色年齡調大了幾歲,就算了。張藝謀對劉浩存說,你等着,什麼也別亂演,保持一張白紙,我遲早會再找你。就這麼一說,張藝謀開始忙其他的了,兩年過去了,等他再轉回來拍《一秒鐘》的時候,忽然想到了劉浩存,就讓副導演找一下,那個小女孩還在嗎?是不是已經被別的公司簽了,是不是成網紅了?找完之後,發現她還在念書呢,還等着呢,什麼也沒做。張藝謀說,那太好了,開始培訓吧。

爲了這部戲,三年裏,每個週末寒暑假,劉浩存都堅持參加培訓,放棄了其他機會。2018年5月17日,張藝謀最終確定劉浩存爲《一秒鐘》女主角。在張藝謀看來,劉浩存身上有一股勁,眼睛大、會說話,就像兩個燈一樣,還有她沒有接過任何戲、任何廣告,就像一張白紙,是他心中女主角的最佳人選。

影中劉浩存印象最深的也是兩場哭戲。有一場在沙漠裏,對着太陽看膠片的戲,那是她第一次當着全劇組的面演哭戲,因爲經驗不足,拍了很多條。有一個工作人員悄悄跟導演說,“導演,還有15分鐘天光就沒了。”導演批評了那個工作人員,今天拍不了還有明天,明天之後還有後天,總有一天會拍好,劉浩存聽到後,很感動,接下來的哭戲就拍得特別好。

還有一場劉浩存的殺青鏡頭,張九聲被保衛科帶走,劉浩存比較不捨,有點難過,情緒比較飽滿。張藝謀爲了讓演員有情緒,前面什麼人也不能站,沙漠是空的,插一個小紅旗,跟劉浩存說,那個小紅旗就是張譯,你現在想的是張譯慢慢被帶遠了,空空蕩蕩的沙漠只剩一個小紅旗很快就調動了她的情緒,一次就成功了。

《一秒鐘》觀後感 篇19

《一秒鐘》反覆地運用膠片“丟了”這個梗強硬地造故事,女主偷膠片,男主追膠片,無人區倆人爭膠片,厂部範電影處送還膠片,膠片滑落大家一起清洗膠片,整理好的膠片再次丟失,男主重新找膠片,男主誤會女主偷膠片,男主最後看到了膠片電影。一個矛盾梗,被反覆用,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祥林嫂式的敘事。當編劇對於故事本身缺少基本的情感溫度的時候,纔會把一個梗反覆用,實現一種祥林嫂式的絮叨。

無論是《歸來》,還是《一秒鐘》,張藝謀導演都無法逃出一種絮絮叨叨的狀態,他的電影文本已經近乎架空了時代典型環境,只做一種情感上的努力感人狀態。祥林嫂哭訴自己孩子的時候,也搞出努力感人的狀態來。可久而久之呢?電影文本,不能光在情感上絮絮叨叨、努力感人,電影文本,需要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一秒鐘》有嗎?文本之內,顯然沒有。文本之外,老謀子認嗎?

客觀來說,《一秒鐘》一個多月的密集宣傳效果確實不如一句撤展,《一秒鐘》取消金雞獎首映#的話題直接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給影片帶來不少宣傳。

此外,因爲導演張藝謀和主演張譯、範偉、劉浩存個個自帶品質保證。再加上爲了塑造好張九聲這個外形瘦弱但卻心如磐石的角色,主演張譯減重二十斤,另外由他參演的電影在今年密集上映,因此張譯也成功“出圈”,給電影《一秒鐘》帶來不少熱度。

《一秒鐘》觀後感 篇20

《一秒鐘》的故事非常簡單,還在看膠片電影的年代,男主因爲打架鬥毆被進行勞動改造,他改造的過程當中,他收到了女兒的來信,女兒拍攝了一段膠片內容,作爲電影放映之前的新聞內容播放。男主因此逃出自己的勞動改造地點,而去別的廠區看電影,找電影當中的閨女。最終,他找到了閨女出鏡的一秒鐘。厂部的工作人員,將男主重新送回勞動地點。

在《一秒鐘》當中,張藝謀導演努力還原出一個還在看膠片電影的年代,但這個時代到底是哪個時代,還是相對模糊的。每一位影迷,估計都可以對應出一個自認爲的時代,而不是導演告訴影迷的時代。這就是《一秒鐘》文本“缺失”的部分。比如,在影片當中,範電影去旁邊的小店兒裏邊吃飯,喊的是“服務員”。這種稱謂,就是讓很多老影迷詫異的。我們以前都是叫同志的,改開之後好幾年,纔開始叫服務員啊。

甚至於在《一秒鐘》之後,還有類似的詫異存在,比如,劉閨女說自己的名字是派出所給隨便起的。我們對警察叔叔們有這種稱謂,也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如果這部電影的敘事背景是改開之前的話,我們一般的語言習慣是“公安給起的”。很多類似的橋段語言,讓老影迷們摸不着頭腦。顯然,《一秒鐘》缺少作爲典型特徵出現的典型時代環境。這是一部時代背景模模糊糊的作品。

重新回到這個男主要看電影找閨女的文本上來,這個故事,其實被很多文學作家都寫過,並不新鮮。而這個文本,最重要的藝術價值點,不是看電影,也不是找閨女,更不是父女情深,而是典型環境當中的父親,爲何只能通過電影去找閨女,去實現情感寄託。顯然,典型環境當中的父親,是真正的敘事重點,繞開這個重點,表演看電影、找閨女等等,都是把邊角料當正菜用,是喧賓奪主。

在張藝謀的《一秒鐘》當中,影迷無法看到典型環境對於男主看電影的實質性阻礙力,甚至於無法看到男主行爲的正義性。影片當中,男主想要看到女兒那一秒鐘鏡頭的各種阻礙力,都是刻意的,甚至於可以說是編劇故意安排的,並且是典型環境當中的必然。什麼是典型環境的實質性阻礙力?比如,男主所在的厂部,不讓看電影嗎?男主在影片當中的表達,似乎沒有證實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