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少年的你觀後感8篇

少年的你觀後感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少年的你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少年的你觀後感8篇

少年的你觀後感1

每個人也許都有一個關於年少的夢。夢裏,年少的自己在故鄉的街道上飛一樣的奔跑着。我們處在長大和孩子的邊緣,長大了,就逃跑吧。帶上食物和水,跑去江邊消失的地平線,跑去鐵路消失的遠方。每一次的逃離,最終都以晚飯前回家告終。

《少年的你》這部影片簡單來講,就是由校園霸凌引發的血案,女主角陳念18歲學習好,性格低調,長相甜美。正是花一樣的年紀,也許是因爲口吃的原因,她總是安靜的坐在角落。可這護身符也抵擋不了她被霸凌。保安巡邏時,發現教學樓前地板磚上一塊血泊,胡小蝶的屍體碎在裏面。胡小蝶是校花,最後卻落了個最醜的死法。她的死讓陳念想要逃離這座城市的想法越來越強。曾經面對胡小蝶的求救,陳念沒有給予幫助,她很內疚…也正是因爲這件事他碰到了一個小混混-“劉北山”

可逃不出的青春總是步履蹣跚。

那天放學後陳念回家,等走到家附近的小巷子。乒乒乓乓是鍋鏟敲打鐵鍋,還有拳打腳踢的聲音。他心如擂鼓,揪緊書包帶。角落裏一羣小混混在揍人,一個男生躺在地上沒有反抗。她目不斜視快速的走過,轉過彎掏出手機才摁兩個鍵,後衣領就被人揪住。陳念摔在那男生的身上,臉頰火辣,她後悔了。可一個惡俗的吻,兩個本該永不相交的少年,開始了不一樣的人生。

劉北山逞兇鬥狠,但他的內心卻是一個純情的人。因爲陳念“一起走出去”的夢,他的生活有了目標和重點。之後陳念多次被欺凌、嘲諷,甚至威脅求助警官無果後,只能求助劉北山來保護自己。穿過隧道,溫暖的陽光灑落下來,前面就是小北的家,雖然破敗,但卻是陳唸的安全屋。在那裏陳燕不用擔心半路被推倒和別人的“惡作劇”,因爲有個人對他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想活命就閉嘴”從漫不經心與你無關的痞笑,到故意爲之留下線索,再等到警察破門而入的撕心裂肺,你們在小孩與大人的轉角慢慢長大。

對於幸運的人來說,沒有接觸過欺凌事件無疑是幸福的,而但凡接觸過的人,可以說或多或少都有傷害。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的感同身受,甚至無法想象這些被欺凌者的傷害是有多大。劇中陳念說:“高考過後我們就是大人了,可是從沒有一節課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成爲一個大人。”孩子也許是用來掩飾罪行的藉口,而他們表面上有着與同齡人一樣的青春活力,可他們的內心卻是如此的黑暗醜陋!

“不以惡小而爲之”校園暴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會讓人不敢愛也不相信愛,也許你的惡趣味玩笑可能會成爲一個人多年的夢魘。“劉北山”重新定義了少年這個詞,他勇敢、堅強、熱情、陽光、堅定且無畏。在樹葉慢慢變黃,飄落的一個秋季,他們再也不是陰溝裏的少年了。

希望每一個陳唸的背後都有小北,希望校園裏的孩子們能夠永遠快樂幸福,希望所有人都能夠遠離校園暴力!

少年的你觀後感2

《少年的你》上映比較緊促,上映之前主演和劇組沒來得及進行路演和宣傳。一直到正式上映當天,纔看到易烊千璽和主創們出現在影院首映禮的現場。易烊千璽在影片中演技突破很大,大部分觀衆都對這部電影表示認可,幾乎都在誇千璽演得好,導致容易害羞的易烊千璽,現場一直在臉紅傻笑。

本來以爲現場的易烊千璽會一直傻笑害羞,沒想到編劇張繼的一句話,引起了易烊千璽極大的反應,張繼在發表看完影片感受的時候,說到:“易烊千璽你是一個演員,你不是偶像。”易烊千璽剛聽完這句話的時候,還有些不敢相信,默默的點頭,然後,他把臉轉向側面,並在與導演曾國祥對視的時候,眼眶泛紅,幾乎是要哭出來了,有眼淚,也是激動的眼淚。

可能大家不熟悉這個編劇張繼,人家是北京魯迅文學院作家班畢業的,寫過很多精彩的影視劇劇本,像家喻戶曉的“鄉村愛情繫列”就是出自張繼之手。被專業人士誇獎,本身就是對千璽演技最大的認可,主要是張繼這句話也很戳中千璽的內心,所以張繼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千璽雖然沒有流淚,但說話都有些哽咽,甚至害怕自己眼淚流下來,還默默低下頭回味這句話。

其實這句話很簡單,總結下來也就是“偶像“到”演員“的一個轉換,但是很多娛樂圈的偶像,用了十多年的時間,也無法達成這樣的一個身份轉變,而易烊千璽卻在18歲的年紀聽到了,特別能理解他激動的心情。易烊千璽知道這個過程有多不容易,這樣的評價或許讓千璽回憶起了拍戲的日子,當初付出很多辛苦,如今終於得到了認可,所以心裏很受觸動。

當然除了得到業界專業人士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得到演員前輩的讚賞,就在今天演員張譯也到影院觀看《少年的你》,看完之後還和千璽分享觀後感說,這部電影是今年看過最好的電影。其實易烊千璽早在配音《小王子》的時候,就和張譯認識過,之前採訪還表示自己的偶像,就是演技派張譯老師,今天也算是追星成功,得到最欣賞的前輩認可,真的很不容易。

當然得到那麼多觀衆和專業人士認可,也是因爲這部電影的質量很高,雖然說沒有過多的宣傳,但是無論是題材,還是劇情,都讓觀衆很好奇。而易烊千璽作爲第一次觸熒的新人,必須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才能達到正常效果。而爲了這個“正常效果”,千璽很拼,之前和易烊千璽搭戲的演員還說過,千璽在裏面有一場嘴裏含着刀片的戲份很危險,但是千璽冒着危險,還演出十分自然的效果。

當然,從偶像到演員的道路還有很長,雖然這條路上很困難,但是幸虧千璽年紀尚小,機會也更多,相信好好的把握,積累經驗之後給觀衆帶來優秀的作品角色,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千璽的演技,演員易烊千璽加油!

少年的你觀後感3

想看《少年的你》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大概是在復讀那一年吧,有天晚修後習慣性地躺在牀上刷手機時,突然看到關注的電影博主轉載《少年的你》的海報,一下子便被封面上的易烊千璽的寸頭給吸引住了。我對這個組合裏的三個人都有些好感,王俊凱與我同爲周杰倫的歌迷,秉持着「天下傑迷一家親」的態度,我對他是最有好感的,況且他的長相看起來滿滿的日系少年感,這麼舒服的顏實在讓人討厭不起來。而易烊千璽的話,說實話一開始知道他的時候,我認爲他的長相是在三人裏面最不出衆的,然後自從前兩年刷到他的一張時裝雜誌封面後,便覺得他越長越開,這張臉往上一放,就是時尚感。

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我從來都不是易烊千璽,或者說是他所在的組合TFBOYS的粉絲。甚至在那個網智未開的年代,我也曾在QQ空間上轉發過各種抹黑他們的段子,否定他們的謠言。當時的我並不討厭他們,對他們的瞭解更是停留在一首《魔法城堡》與《青春修煉手冊》上。只是在一個全民狂熱的風潮裏,很多時候,還沒等你察覺過來,你便已被身後的波浪淹沒。可是我們大部分人卻沒有逆流而上的勇氣,縱使我們會爲了暗戀的女生偷偷去了解他們,出於好奇心理去收聽他們,可當回到男生面前卻還是要火力全開。在我的初中時代,如果有一個男生說他喜歡EXO,TFBOYS,他是要被當成一個異類來看待的,儘管這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這一點在電影裏面也是有所體現的。校園欺凌事件中的施暴者爲什麼施暴?是因爲他們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嗎?答案顯然不是,他們當然知道這樣做不對,只不過,在他們衡量是非之前,他們更願意享受基於欺凌別人而獲得的快感,在歪曲的心理裏,欺凌他人而受到的種種會被誤解成「風光」。那些旁觀者呢?當一件錯誤的事情在一個羣體裏面成爲了某種「政治正確」的事情後,他們爲了不被孤立,爲了不與衆不同,他們選擇的是磨滅自己身上的那一點山丘,那一點棱角。所以,陳念一開始並沒有選擇與那個跳樓的女生成爲朋友,因爲她也害怕受到大家的欺凌,所以她選擇逃避,選擇漠視。

然而一切卻如魯迅所說「無盡的人們,無窮的遠方,都是我們有關」。我一直都認爲,我們每個人與任何一個其他人是分不開的,人在社會裏生存,勢必會影響到他人與被他人影響,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總在一些事情上,我們會是少數羣體。今天你站起來爲同性戀羣體發聲,明天他們就能站起來爲貧困羣體發聲,後天他們就都能站起來爲受校園欺凌羣體發聲,我們能保證我們永遠不會是那一小撮嗎?也許會有人說,就算我們現在發聲會有用嗎?有意義嗎?但我一直覺得我們選擇做一件事,並不是因爲它有沒有用,而是因爲你心中認爲它值得去做,那些我們現在所推崇的偉人,在他們成立他們一生的豐功偉績時,他們也不知道有沒有用。而玫瑰本身即玫瑰,花香的意義也在人爲。所以,我們不要自我放棄,再偌大的畫布也覆蓋不了那片陰雲,但一隻手,卻能遮住整個天空。

少年的你觀後感4

少年二字,代表着年輕而健康的身體,代表着自由而敏感的靈魂,代表着尚未可知的遠方,也代表着他們值得一切美好的愛情。世間美好少年萬萬千,他們有熱情明媚如七月的森林,生機盎然,鬱鬱蔥蔥;有執着挺拔如荒野的風,凜冽倔強,無所畏懼;有清朗明淨如山間的泉,自在不染,歲月靜好。

當然,也有這樣一羣少年,他們純粹細膩如五月的花,敏感馨香,獨自美麗。以花相稱的少年,身上大多也帶着花的特質:美好,驕傲,對外界不設防,脆弱易折。或許正是因爲這樣,才使得他們格外的稀少而珍貴。

在我有幸觀看過的數百部影片裏,能擔得上這般形容者寥寥無幾,而第一個將這個概念植入我腦海的人,是《暹羅之戀》中的new。我很喜歡他和tong的愛情,是兩個少年的相互依偎,溫暖着孤獨的對方。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在某一個時刻不小心弄丟了最珍貴的部分,於是我們一路尋找,終於在另一個人身上,找到了自己曾經遺失的情感,只有和你在一起時,我纔是完整的自己。可就像木偶找不回自己遺失的鼻子,new終究還是要一個人走,向日葵失去了他的太陽,new的花,敗了。

成長最殘忍的部分,在於它把一個個形態各異自由的靈魂狠狠敲碎,溶解,然後倒入準備好的千篇一律的模具中,塑造成討喜的樣子。而我們都無可避免的要去面對這件事,彷彿做了一場花團錦簇的夢,終有醒來的時候,就像《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埃利奧同奧利弗的愛情,一段明知不會有結果還忍不住開始的愛情。在這段不不容於世俗的感情裏,即便奧利弗始終清醒自持,但面對十七歲少年這樣單純而熱烈的喜歡,他還是忍不住陷了下去。不僅是奧利弗,我想沒有誰能夠拒絕這樣一位少年,他如同清晨開在陽光下的茉莉,帶着毫不自知卻令人恍神的美。

最好的悲劇,就在於把最美好的東西,毀得驚心動魄。與埃利奧驚爲天人的美不同,《隱祕而偉大》中的李海真像是一株雨後新蕊,從裏到外透着清亮。少年心思單純而專注,他毫無保留的信任着自己的組長,把得到的每一分的溫暖都放在心尖上小心收藏,國家和信仰於他而言都不如守在那個人身邊重要。在故事的最後,李海真同組長擁抱着從天台跌落,如同一樹櫻花在一個狂風驟起的雨夜措不及防的落了一地。

我親愛的那些少年們,上天讓你們在最美的時光裏遇到了最珍貴的人,彼時陽光正好,花開正盛,連同你們的心事毫無保留的綻放,引得旁人駐足欣賞。只可惜朝來寒雨晚來風,人間終究留不住那些過分美麗的事物,而自你凋落,這世間萬千景緻,從此少了那一抹顏色。

少年的你觀後感5

“北望今心,陳年不移。”

這電影講的就是校園欺凌引起的血案。兩個不幸的少年,一個是家長口中的社會小混混,一個是老師眼中十足的學霸,一個桀驁不馴、勇敢無畏,一個乖巧文靜、柔弱細膩。他們同是十六、十七歲稚氣未脫的少年;他們同是缺乏愛與關懷的可憐孩子;他們同是勇敢堅強,默默扛起一切的“大人”;他們也同是被欺凌的受害者。她從開始的懦弱隱忍,到糾結痛苦,到坦白一切,卻又遭欺凌;他從開始的無拘無束,到默默站在她的身後,到勸她自自。他們都是孤獨的,他們都是無助的,他們也都是堅強的,他們更是勇敢的。

一個又一個結痂了的傷口,一處又一處綻開了的肉,一次又一次懦弱地躲避,一句又一句不敢說出的真話,一件又一件因欺凌而發生自殺的血案。欺凌,已不再是偶爾劃過天空的流星,它更像是一團可怕的火焰蔓延着,漫布到美好校園的每一處角落,並愈燒愈旺,難以遏制。純真,美好的花季少年、少女卻與暴力、欺凌、喋血掛上了鉤。欺凌者可以是任何人,可以是看上去單純無辜的“優質”學生,可以是道德敗壞的校霸,可以是毫無存在感的“小透明”,也可以是同學焦點的“明星”。自然,這給遏止欺凌的任務加了不少難題。

欺凌者,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從一出生就是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成長的,他們或多或少地有一種“別人必須服從於我”的心理。他們只以自己爲中心、漠視他人,當他人無法做到他們理想狀態時,便會實行所謂的“欺凌”。這欺凌不僅是行爲上的“仇殺”,更有言語上的侮辱,然而言語上的“欺凌”則傷人更甚,像電影中魏萊借陳年母親欠債未還來嘲諷陳年。這種欺凌,則給被欺凌者留下了更大的陰影;被欺凌者,他們不一定都是懦弱的,但他們都一定想過去面對去舉報,或又一次次退縮了,顯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了。

誠然,絕大多數學校很難發現並管理關於欺凌的這類事。很多學校懲戒攻能的喪失,導致老師的權力也有所下降,不能夠照顧到全班四五十個學生,從而使那些性情暴戾的孩子“有機可乘”,他們認爲老師不能夠解決學生之間地矛盾,或是認爲老師的評判不夠平等,到頭來還是依靠自己的蠻力來解決心頭恨。

再者,不要去做一個欺凌者,隨意欺侮他人,無論是以行爲還是以語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不可以蠻力做事;也不要去做一個被欺凌者,一昧地吞聲嚥氣,勇敢些,去揭發,去舉報這黑暗。

欺凌,不應充斥着任何一個人美好的青春;欺凌,不應出現任何一個校園的角落。請拋下欺凌,記住即使生活在陰溝裏,也要仰望星空。

少年的你觀後感6

電影給我總的感覺是冷漠、冷酷、無情的氣氛!

學校在一味地追求高考升學率的目標上,可以忽略學生除學習成績以外的任何品質;老師的眼裏只有分數、成績一切都是以這個指標來評判學生;家長心中最在意的也只是成績,孩子你是媽媽的希望……在成人的世界裏好像對於初高中生只有成績、分數。冷酷地讓人無法呼吸。甚至連警察給人的感覺也不是那麼專業,從專業的角度明顯可以判斷出,提供線索的陳念是需要提供人身安全保護的,結果沒有給她提供任何這方面的協助。總之給人的感覺就是——“冷”、太“冰冷”了。

關於校園霸凌,人們傳統意義上認知多是男生之間的,其實有時最殘酷、殘忍的霸凌是發生在女生之間(女生易嫉妒、愛搞團體孤立等)。這個電影給我觸動很大,也把我帶到幾年前輔導的一個校園霸凌的案子。是一個女生糾集一羣女生,把班級裏的另一個女生給霸凌了。因爲干預的及時,是第一次被霸凌,被霸凌女生很快達到康復。面對霸凌案件,最需要進行干預的是霸凌者,因爲的她/他的認知已經扭曲了。我這個案子裏的霸凌者跟電影裏的霸凌者特徵很相似——成績好、人長得也挺漂亮,表面給所有人的感覺都很好,讓人跟霸凌者不能直接聯繫在一起,尤其是家長覺得他們家教很好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

記得當時霸凌女孩分享了她霸凌的原因:她(被霸凌者)學習不好,還有那麼多同學喜歡她,並且她的爸爸媽媽對她沒有那麼多要求,她憑什麼天天還那麼開心!我若在學校裏表現不好了回去也不敢跟爸爸媽媽說,就是不允許我出任何狀況。有時我覺得委屈時,憋得快要爆炸了也不敢告訴爸爸媽媽。在學校裏總擔心自己成績不好了,老師就不喜歡我了,我怕被批評。其實我一點都不開心、所以我看到她天天那麼開心,我就討厭(或者說嫉妒跟準確)她,很早就想打她了。

當我把上面霸凌女孩的敘述內容跟她的父親分享時,他父親聽完後最直接的是否定——不可能的,她是在你們的誘導下說的這些。這位家長的反應跟電影裏霸凌女孩家長的反應差不多,他們瞭解的都是表象的孩子,可以說幾乎從來沒有過心理關懷。

這個電影的另一個大背景就是,父母對孩子教養的不負責任!不是給好吃好喝好住就是教養,這充其量是養,有的連養都沒有更不用說教了!

還有就是每個學生個體的冷漠,這是學校和家長的責任,除了成績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品質。在你覺得是保全自己的冷漠的.時候,也許同樣的事情很快就會發生在你的身上。就像被害的女孩說的那樣,當我被欺負的時候,你們都看到了,爲什麼你們什麼都沒有做?

如果社會、學校、老師、家長、同學只是一味地追逐分數、成績、升學,只在乎教書而離開了“育人”,我想未來呈現在你我周圍的都是冷漠!

少年的你觀後感7

《少年的你》,人之初,真的應該是性本惡吧。

當日光灑滿大地,令人感動的是融融暖意;當月色幕布人間,心曠神怡的是那份陪伴。人生日日月月的貫穿生命始終,孤獨的生,孤獨的死,這個世界是一場平臺,人間演場戲,總有收場的那一天。那麼這一生,到底要追尋的是什麼呢。

人類從被強迫出生開始起,做的每一件事情,就該是順從本意的。生命對於食物的慾望和獲得的需求,是與生俱來的本性,這些本來也不是一種錯誤,而是一種屬性。但是屬性這件事是可以被定義的。

我是不太喜歡小孩子的。是因爲不太喜歡小孩子本身這個事情。年幼的時候看過很多溫暖,也看過很多故事。故事裏一般都沒什麼好人,學會偷和搶,懂得栽贓與反咬,明白什麼是對自己有利的,心有虛榮,亦有顧忌。人生就是帶着這樣的本性,一走到底的。

電影《少年的你》,看過會哭的,會喜歡的,會憤怒的,會驚訝的,會痛苦的人,都太多了,那些情感圍繞着電影的,很難一一敘述,其實我們都懂,感受深刻與否也就都是那些了,但是我想說的是,校園暴力本身就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但是是特別自然的一件事情。這就好像一種運氣,有些人一生都在讀書的方式裏前進,他們可能一生都沒見過一次暴力對待,但是有的人苦苦求索的短暫歲月裏,可以體無完膚的嚐盡所有的苦難。這有時候無關性格和態度,有人是因爲宿命,有人是因爲運氣,當然,這從來就不該代表好的命數和運氣吧。

很多年前很想寫校園暴力的書,後來感覺無法下筆,作罷了。校園故事遠比我們在現實裏能看到的故事精彩多了。成年人的世界勾心鬥角,孩子們的世界其實更加肆無忌憚。那些成年人之所以可以去變壞,也是在過往中積累了很多思路,年紀大了,可操作性強了,實戰能力有了,一切更開掛了。孩提時期還無法掌握的很多刺痛,都需要時間,但是萌芽就在那裏哈哈大笑着等待灌溉,而灌溉其實是早晚的事。

每每這樣的時候我就在想,孩子到底是爲了什麼而經歷孩提時期的。進學堂是爲了學習知識,還是爲了剔除我們自身的缺憾,那些殘忍的戾氣,都要靠着知識的武裝和道德的約束,慢慢長成一個懂點兒事兒的人,這不就是個笑話嘛。

看電影《少年的你》,覺得悲哀。有時候覺得生命很寶貴,人生來一趟,可是被傷害的人生要堅持下去,到底是愉快的呢,還是悲哀的呢。能夠堅持的人是爲了突破一切,是爲了期望中的希望,可是如果希望根本就不復存在呢,人生又到底是爲了什麼呢。優秀的人,永遠都不等於善良的人。我承認的優秀,永遠都不代表本質。這就是本質。

電影確實不錯,因爲痛苦,然後一切感受針扎般的凌厲,而痛苦,是獲勝的最好武器。電影就不說了,見仁見智吧。

少年的你觀後感8

緣起

上週和於兄一起看了電影《少年的你》,發了個朋友圈,很多朋友問我怎麼樣。所以我想寫一篇文章,說說我的看法。我既不是學電影的,也不會寫影評,這篇也就是隨便記一記而已。純屬個人意見!!

我上次去電影院看電影大概是十幾年前小學的時候,在兒童影劇院。此後這麼多年再也沒去過電影院,大概是不愛去電影院看電影。這次於兄邀請,打算嘗試一下。於兄告訴我是一個校園霸凌題材的電影,也不是特別感興趣,主要是爲了中午喝酒。

觀後感

觀後感這個詞是讓我很頭大的,因爲小學的時候,每次看完電影必須要寫觀後感,每次我都寫不出來。

看完這個電影,感覺這真是一部好片子。首先,很少有電影看完之後,好幾天心裏一直在念念不忘,好像依依不捨故人的感覺。

當然也不是說我就認爲很完美。首先就劇情來講,前半部分的劇情就比後半部分好很多,前半部分感覺是真實故事,後半部分就像是編劇,真實性少了很多。比如小北處理魏萊屍體的過程,還算比較有計劃,完全不像一個孩子的感覺。再比如說一說起報警,魏萊會非常恐慌,甚至跪地求陳念原諒她,前後的態度轉變太大。與前面見警察談笑自若的恨人樣子反差太大。

故事的結尾讓我大跌眼鏡,怕違反法律造成不好的影響,結局編設令人感到怪異和違和。前半部分既然已經痛快淋漓,元兇一死,陳念親手報了仇,頗有水滸之氣。如果這樣就結束了我覺得可能也不錯,那豈不是與基本法律價值觀不符了?緊接着筆鋒一轉就變成了重案六組。雖然說結局還算圓滿,不得不說有種香港大片的感覺。

我覺得這部電影,校園霸凌是主線,陳唸的愛情是副線,但是在電影院的感覺是大部分人被副線感動了。而讓我念念不忘的只有那條主線,校園霸凌讓我深思。

主演

對於周冬雨,我只看過她一部《山楂樹之戀》,感覺她又清純又好看,對於演技沒啥感覺。至於易烊千璽,我開始以爲是個組合的名字,甚至不知道是個人名。

就這個電影來說,周冬雨的塑造很成功,動人心絃。對於情緒的把握和人物理解塑造都感覺很真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她是個娃娃臉,一點不顯老,就給人一種高中生的感覺。有一個細節很有趣,電影中給她的臉很多特寫,有雀斑哈哈。

易烊千璽在電影裏的演出也很不錯,他年紀小,這種感覺很不容易,但是比起周冬雨,還是遜色了很多。

感想

誰小時候還沒欺負過同學,想起來真是可恨。等明白了已經長大了,也很後悔小時候的無知,很難說那是一種什麼心態。

如果把我換成陳唸的位置,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忍?我忍不了!報警?如果解決不了呢?很難說不能做出林沖之事,老實人是惹不得的。好在現在法律更完善了,這樣的情況少多了。實話實說,剛來時看到魏萊那副嘴臉我真恨不得手刃她!但是不得不承認,魏萊的扮演者小姑娘長得很漂亮,我如果是審問她的警察,看她嫣然一笑怕是也要動心了,哈哈!

來源:會員投稿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