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12篇)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奪冠觀後感(精選12篇)

  電影奪冠觀後感1

電影廳裏,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電影的開始。原本就昏暗的燈光突然就熄滅了,變得黑漆漆的一片。

今天,正是我們期盼已久的日子。自從王老師告訴我們今天會出來看電影《奪冠》後,我每一天都是掰着手指頭數着過的。我之所以會如此盼望出來看電影,一方面是想逃離作業的“苦海”,另一方面也是因爲一直都很仰慕女排精神,想要好好把握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在大家的期盼下,大屏幕終於出現了亮光,電影開場了!在觀影過程中,所有同學都格外專注,被電影所講述的一個個女排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注意到不少同學的眼眶都微微泛紅,眼角泛出了絲絲淚水。

“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這是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啊,正是因爲女排姑娘們日日夜夜堅持不懈地訓練,他們捨棄了自我,心中只有團體,只有民族的榮譽,才使他們拿下了“五連冠”這樣輝煌的成績。在那時,這不僅僅是國際舞臺上一張亮麗的名片,更是在中國走向復興的道路上,給予中國人民心中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時光流轉,世事滄桑,在這三十多年來,中國女排有過榮獲世界冠軍的榮耀與輝煌,也有過跌落谷底的迷茫與無助。可女排姑娘們在最艱困的情況下,一次次奮起,而沒有絲毫放棄。在郎平總教練的帶領下,沉寂了多年的中國女排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再次爲祖國贏得了世界冠軍。

中國女排,流血流汗不流淚。這種女排精神使我頗爲動容,又有什麼事是會永遠一帆風順的呢?如果不爲之付出些什麼,又怎麼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呢?學習亦是如此。我想,也許學習並不是所謂的“苦海”,反而是我們實現人生目標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世間萬物都是相通的,若我們在學習上也能擁有女排精神,盡全力去拼搏,那麼成功或許也並不那麼遙遠了。

暗黃的燈光又忽然亮起,兩個小時眨眼就消逝了。我們緩緩退場,心中卻依然惦念着電影中的情節,細細回味着女排精神……

  電影奪冠觀後感2

電影原名《中國女排》,後來改名《奪冠》。這個名字放在今年的大背景下,卻是極具戲劇性。因爲《八佰》剛剛問鼎了今年的全球票房第一,這是中國電影的首次奪冠。只是這個奪冠與其說是中國電影的勝利,倒不如說是中國抗疫的勝利,畢竟全球疫情啥樣大家心裏都有數,但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何況這算是綜合國力的勝利,並不全是運氣。

體育類電影本來就冷門,即使搭上了中國女排的大品牌,也因爲老人對女排的耳熟能詳,新人對女排的一知半解,導致大衆觀影熱情不高。而我之所以走進影院,也是因爲最近迷茫得有些累了,又有點不甘沉淪,只好四處找雞湯,恰好奪冠上映,所以就決定是它了。

女排精神出現在一窮二白的80年代,可以說是新中國奮鬥的代名詞,很多人以爲它的核心是奉獻和犧牲,其實並不是。女排精神首先講求的是團結協作,其次是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無論是現在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是80年代的“振興中華”,都需要團結爲先。排球區別於乒乓球的地方正在它是一項團隊協作的運動,乒乓球影響力不如排球的原因也在於此。

從電影觀賞性和難度看,描繪衆生相的電影和闡述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自然是後者更具觀賞性,而且主線貫通,容易理解。羣像電影要描述的人物太多,時長有限,鏡頭分散,所以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有前期瞭解,觀影體驗一般不會太好。《奪冠》需要在兩個小時內描述好新老女排兩代人,時間跨度40年,因此需要一個主線串聯起整個故事。陳可辛選擇了郎平作爲整個紐帶。作爲世界排壇的傳奇人物,中國排球十次奪冠,郎平參與了八次,由她作爲紐帶,絕對衆望所歸。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新女排隊員的演員,超越了本色出演,達到了本人出演。

電影前半段非常感人、也讓人振奮,本來就是衝着這個去的,算是值回了票價。難得的是電影后半段多了一些思考。電影重現了08年郎平作爲美國隊主教練帶領美國隊擊敗了東道主中國隊的一幕,觀衆的噓聲讓我想起了曾經的自己,當年我也是高呼賣國賊的一員,回頭再看,賣國賊這個稱呼絕不屬於數次臨危受命,挽救中國女排的郎平。電影中一句“還是不夠強大”讓我明白了自己的狹隘。真正的強大不是不會輸,而是輸得起。就像《奪冠》一樣,目前看,它的票房已無力趕超《八佰》,更不用說來勢洶洶的國慶檔電影,但各人有各人的精彩,不是非得奪冠不可,踏踏實實的人生也有別樣的精彩。

  電影奪冠觀後感3

中國女排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電影《奪冠》力求從更深的層面對細節進行發掘,力求展現中國女排爲奪冠而經歷的艱辛歷程。影片同時也提出了女排精神是否過時的疑問。

據說當初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後,人類幸好還保留了一件東西,那就是希望,正是希望讓人們堅持向前。中國女排低谷時期,臨危受命的郎平說過,她只是給人們帶來暫時的希望。話雖這樣說,郎平卻竭力把這希望發揮到了極致,最大程度激發隊員蘊藏的能量,她更想要的是一支積極陽光的中國女排,看重的是樂在過程以及精神的永存,並不是寄全部希望於奪冠。在與實力相當的巴西女排決賽中,理性地說勝負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退其次了。事實上,不管曾經幾連冠,長勝不敗是不可能的。

你爲什麼打排球?這個問題並不是可以簡單回答,甚至都無法用語言來確切表述,但又是一個不得不回答的根本問題。朱婷打排球最初就是爲了能夠離開農村,爲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但在老一輩女排精神的激勵下,她將自己的目標擴展並逐漸得到昇華,成就了球隊以及自己人生的輝煌。奪冠路上每個隊員的人生中,都具有類似的昇華過程。當然能有中國女排這樣的平臺,她們是幸福的。

郎平率領女排奪冠的經歷再次證明,解決思想問題是首要的。到了一定年齡才能體會到,快樂和解放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是件多麼難求的事,但它又會激發出多麼大的能量。推及我們每個人正在做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問自己是爲什麼,可以嘗試在心底回答一下。

其實每個人都有着追求的天性,追求更多精神的愉悅,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用社會學專業名詞來表述,就是具有自我實現的欲求。但追求是要付出的代價,就如同看電影《奪冠》要花錢買票一樣。每個人欲求的目標應該是無上限的,就看你願意付出多麼大的相應代價,這可不是說說那麼容易,更不是電影所能夠完全展現出來的,例如朱婷深夜裏的獨自痛哭。越高的目標越容易產生灰心的情緒,因爲難度等級會讓你對正在和將要的付出產生懷疑,從這個角度說,對影片中自願退出發隊員,應該是可以理解的,誰又不曾知難而退呢?做不了英雄不可怕,只要心中依然敬慕英雄。

雖然個體的目標最初往往顯得私人、零碎、渺小,但當心往高處的時候,普通人的大事小情足夠昇華出意義。如此,對自己的存在便少一些懷疑,不再糾結是否身體殘疾,不再糾結能力大小,最大程度地享受人生就好。精神昇華了,付出大約等於收穫的公式也就容易成立了。這不是雞湯,是切切實實的事實。

不可否認,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觀衆正是被女排精神召喚走進影院的,試圖尋找某種東西。推薦觀看《奪冠》,在觀衆的潛意識裏,必然能夠得到某種激盪,作爲一名辛勞的普通公民,不斷的激盪也許是不可少的強心劑。女排站上領獎臺,國歌響起,你是否油然而生出莊嚴和激動呢?往大了說,家國多事之秋,恰恰最需要振奮的女排精神,電影《奪冠》正當其時!

  電影奪冠觀後感4

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必觀影片,沒有刻意的煽情,沒有過分的渲染,更沒有過多的電影套路,有的只是對女排精神最樸實的描繪和最真摯的展現!

記得最初得知陳可辛導演將要拍攝這部影片時,我內心久久難以平靜,一直以來,我都非常期待有一部優秀的電影能夠來向當代的新青年展示出女排精神,我們這個時代真的太需要女排精神了。這不禁把我帶回了當初和媽媽一起看女排比賽的那些美好時光。那時候的我還在上小學,調皮的我時常把家裏的抽屜翻的亂七八糟,有一次我翻出了媽媽珍藏在鐵皮盒裏的一本日記本,上面印着一個打排球的女孩兒。我就覺得很好看就順手在比較本上畫起了畫!媽媽聞訊趕來時,不出意料我被媽媽狠狠的揍了一頓。那時的我一手擦着眼淚,一手指着筆記本對媽媽吼說:“不就是一個筆記本嗎?至於嘛,我還沒一個筆記本重要?”後來我才從媽媽的嘴裏知道,那個打排球的女孩叫郎平,也是媽媽一直的偶像!以前的我對中國女排並沒有太多的注意,每次媽媽在看排球比賽時,我總是搶着要看偶像劇,不過最後還是老媽說了算。

直到那一天,我看了2010年世界女排大獎賽中國隊對陣荷蘭隊的比賽,在那一場比賽中,惠若琪第一次肩膀脫臼的時候仍然在場上奮力拼搏,最終受傷離場。說實話那是我第一次被感動,當時的我一直在想,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量支持着她在受傷的情況下還要堅持比賽,後來我明白了,這就是女排精神!從此之後,我就慢慢成爲中國女排的忠實粉絲了!

話說回來,因爲一直在外求學,沒能有機會帶爸爸媽媽去現場看中國女排的比賽。所以,在去年,電影《奪冠》宣佈春節上映時,我提前一週就買了預售票,準備在大年三十這個特殊時節,帶爸爸媽媽去電影院看《奪冠》。爸爸媽媽最開始因爲心疼錢,也一直沒去電影院看過電影,我就騙媽媽說電影院做活動免費贈票,終於讓爸媽奢侈一回去電影院去看電影!但終究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在電影上映前幾天突然宣佈撤檔了,沒能帶爸爸媽媽去看《奪冠》,這是我一大遺憾。在今年9月中旬得知電影即將上映,我第一時間買了9月25號晚上的票,準備在第一時間去電影院爲中國女排加油助威,唯一的遺憾是在外求學沒法帶着爸爸媽媽一起去影院觀看。在影院我遇見了幾位已到耄耋之年的奶奶,她們多是由女兒攙扶着相約一起來觀看電影,他們雖然步履蹣跚但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激動,我想這可能就是女排精神帶給我們的感動吧!

影片中既有笑點又有淚點又不顯得過分刻意,確實是值得一看的好電影!影片中朱婷模仿皮划艇教練說的那句“閨女,你這腿往哪擱呢?”逗笑了在場的所有人,還有鞏俐飾演的郎平的那一句“中國女排沒有你,也沒有我,只有我們”,這時的我不禁潸然淚下!是啊,中國女排從來都只有“我們”。片中,郎導的女兒飾演的青年郎平可以說是高度還原了郎導當年的點點滴滴。那個時代的女排,沒有豐厚的物質基礎,當國外已經在訓練中加入了計算機分析系統時,中國女排還沒有一臺自己的計算機,當時的條件確實非常艱苦。但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中國女排硬是靠着那一股拼勁拿到了世界冠軍,爲中國女排點贊。現在中國女排奪冠,不再會出現當時的家家戶戶拿出鍋碗瓢盆跑到街上歡呼雀躍的壯觀景象,但是這從來都不意味着我們不需要女排精神,而是我們現在正需要女排精神來支撐我們以最好的狀態投身到各行各業的建設中去,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而添磚加瓦!片中鞏俐飾演的郎導刻畫的入木三分,尤其是郎導輕微駝背和賽場上指揮比賽時推眼鏡的動作都那麼的相似,這讓我這個十年的女排老球迷都對鞏俐肅然起敬。片中還使用了衆多的女排隊員,真實再現了北京奧運會和里約奧運會時的場景,沒有太多的刻意,只有真摯的表達。片中還將中國女排幕後辛苦付出的教練組和陪練推上大熒幕,告訴大家,中國女排是一個團體,更是永遠的“我們”!

女排精神從來都不過時,女排精神是我刻入骨子裏的信仰。每次想偷懶或者覺得累的時候總會摸摸桌上的排球,心裏就會立刻充滿力量。也是因爲心中的信仰,我毅然決然來到中國排球學院繼續我的研究生學業,有幸結交到一羣同樣熱愛排球的海南朋友們,現在的我會每天堅持着去排球館和一羣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相約打球,用我們的方式去訴說和傳遞“女排精神”。希望以後的中國電影市場可以多出現一些有正能量的電影,最後,再次強烈推薦大家去電影院一起爲中國女排打call,一起加入到排球運動中,盡情享受排球帶給我們的歡樂吧!

  電影奪冠觀後感5

這個國慶假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外出遊玩的快樂,也不是在家看書的安逸,而是觀看電影《奪冠》帶來的感動……

《奪冠》中有三個場景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影片開始不久,老教練站在訓練場上,對新來的陪打教練和老女排隊員說:“中國女排是什麼?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我的心一顫,“我們”是誰?我帶着疑問繼續往下看。當我看到7號隊員負着腰傷上陣,爲主攻手郎平贏得寶貴的休息時間時,這不正是“我們”嗎?當我看到面對日本對手遙遙領先,女排隊員凝成一股勁、咬牙死瞌、要球不要命、絕地反擊時,這不正是“我們”嗎?當我看到女排奪冠,大家都衝上大街敲鑼打鼓、搖旗歡呼吶喊時,這不正是“我們”嗎?我明白了,正是因爲女排隊員心裏裝着“我們”,用五連冠一次次證明了“我們中國人行”,作爲新時代的我們,在生活中更應該多想到“我們”而不是“我”。

影片放到2008年中美女排大戰,美國女排戰勝中國女排時,鏡頭拉近,椅子上球衣USA字母映入眼簾,美國女排教練郎平平靜地站起來,拿起球衣,背上球袋,緩慢地走出賽場,對身邊的歡呼聲、吶喊聲、怒罵聲充耳不聞,眼裏卻分明閃着點點淚光。這點點淚光啊,刺得我的心一痛,似乎感應到了她心裏的糾結、矛盾和哀傷。是啊,作爲一名曾經的中國女排隊員,一名中國人,她當然希望中國女排再次奪冠,但作爲一名職業的美國女排教練,她也希望自己帶的隊伍能奪冠啊。這“點點淚光”不正是我們中國人對祖國深沉的愛嗎?

鏡頭來到2016年中國女排備戰里約奧運會,新女排隊員狀態不佳,不明白“爲了誰打球”、“愛不愛排球”,郎平教練把她們帶回當年老女排的訓練基地。一天深夜,曾經的陪打教練來到基地,摸着牆上的球印對夜宿球場的新女排隊員說:“這牆上的每個球印,就是以前那幫傻姑娘,一個球一個球給鑿出來的。”“我們那時什麼都沒有,但我們有‘這個’。”教練指着心口說。我的心一震,“這個”是什麼呢?當我看到新女排隊員迎戰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女排,她們拋下包袱,放開了打,豁出去了打,頑強拼搏,把比分一分一分咬下來,最後逆轉奪冠時,我明白了“這個”是什麼。要知道當時的女排處於低谷,排名下滑到世界第七,多少年沒站在冠軍領獎臺了。“這個”不正是一代代女排不放棄、不言輸、竭盡全力奪冠的團隊精神嗎?“這個”不正是我們國家從貧困落後走向繁榮富強的精神源泉嗎?

看完《奪冠》,我明白了,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心裏想着“我們”、眼裏含着“淚光”、胸裏懷着“這個”,就都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奪冠”。

  電影奪冠觀後感6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一部名氣很大的電影,名叫《奪冠》。我被這個電影深深吸引住了,這個電影實在太好看了,而且這一次我還是第1次看完整電影。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中間有一個隊員犧牲了。可能因爲她太過於努力,腰骨折了。郎平是她以前的隊友,她死的時候,郎平陪在她的身旁。她說:“下輩子我們再做隊友吧”,郎平被她給說哭了!郎平感受到了他們那一代女孩揹着沉重的包袱打着比賽,沒有放鬆的打、享受着打。郎平說的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曾經一位外國記者問我,你們中國人爲什麼這麼看重一場排球比賽的輸贏呢?郎平說:因爲我們的內心還不夠強大,等有一天我們內心強大了,我們就不會把‘贏’作爲比賽唯一的價值。”

郎平以前是美國排球主教練,所以我們中國人很多都罵他幫美國打中國(最後郎平辭去美國女孩主教練,當了中國排球主教練)。她說:我是美國的排球主教練,我有義務幫助他們打排球。我覺得郎平很有敬業精神。

最後我堅持看完了他們的錄製人員名單,我感到,一部電影要通過多少人千辛萬苦、團結協作才能創造出來呀!我覺得我們學習也要像中國女排的“女排精神”一樣,努力學習、艱苦奮鬥,爲了自己而學,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電影奪冠觀後感7

中國女排的精神是怎樣的一種精神?女排精神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之後的經驗總結。是一種不驕不躁,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他詮釋的是:“爲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友好,堅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這種精神曾是時代的主旋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影響了幾代人積極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當中。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我一直將這句話作爲我的座右銘。一直激勵着我。古人云:“人貴能持之以恆。”這句話也不證實了這個道理嗎?正如中國女排,他們在經歷了11年的低迷期,在關鍵時候壓不彎,踩不扁,打不垮,頂的住,扛得起,最終榮登世界之巔。中國女排因爲努力,因爲堅持,他們成功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堅持,不努力。

我們要向中國女排學習,學習他們吃苦不怕累的精神。人生有苦也有甜,想過舒服的生活。就得吃得苦中苦。應該用汗水,淚水刻苦鑽研,苦中作樂,無所畏懼,迎難而上,勇攀高峯。

《奪冠》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應該不言辛苦,踏實肯幹,勇於創造,奮力拼搏,銘記初心,牢記使命,將女排精神融入生活,融入學習,融入工作,融入人生。爲祖國繁榮昌盛,實現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電影奪冠觀後感8

天高雲淡,看看《奪冠》。

這是兒子的假期作業,也是我的假期安排。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任何文藝作品的解讀都有多面性,哪怕如《奪冠》這樣的國慶檔期主旋律電影都不例外。有人把它看成《郎平傳》,有人把它看成《郎和陳的故事》,我看到的是價值觀的變遷,集體和個人關係的變化。

老女排能取得五連冠,這是集體主義的勝利,外在條件貧乏不堪的情況下,正是強調“我們”而非“我”,才最大限度凝聚了力量,用強大的精神力量彌補了技術和科技的不足。這也是我們理解的女排精神的第一個層面,拼搏,努力,即便一身傷病,也無怨無悔。

郎平執掌中國女排,女排隊員已經是九零後,這代人已經不是靠空洞的雞湯和體制的壓力所能動員。所以會有陳鹿離開考大學,丁霞會說她心中的那個人就是她自己,朱婷會咆哮“我會成爲你,你滿意了嗎?”郎指導不愧是具有國際視野的金牌教練,她的三大改革除了戰略戰術的意圖,還有很核心的一點,就是尊重每一個個體,所以會變“主力——替補”爲“首發非首發”,會鼓勵球員們談戀愛,會對朱婷說“你們應該打出你們自己的排球,你不用成爲我,你只要成爲你自己。”我覺得這可能是電影表達的女排精神的第二個層面:尊重每一個個體,讓每個人成就自己,而非僅僅只是在爲集體去努力。

集體主義和尊重個體其實並不矛盾。新一代女排讓我們不僅看到了更加精彩的比賽,還看到了同樣精彩的隊員,惠若琪、張常寧、丁霞等等,我們喜歡這批女排隊員,不僅僅因爲她們獲得了冠軍,不僅僅因爲她們膚白貌美大長腿,還因爲她們真實而個性紛呈。

讓每一粒種子都能肆意蓬勃,春天會更加溫暖而熱烈。

  電影奪冠觀後感9

嗯!不得不說,陳可辛導演的新作《奪冠》真的是部用心之作!首先要說的就是最能體現導演用心的細節之處。就兩個例子吧。第一是鞏皇扮演的郎指導在給隊員開準備動員會的時候,紅色外套的衣領一邊平順一邊卷折,巧妙的設計突出了郎指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賽前比賽準備會上。第二處是黃渤扮演的陳忠和指導送郎指導出徵2016年奧運會,在機場候機喝着咖啡聊天時,郎指導手邊的中國護照,這一設計表明了郎導還是中國國籍!更多的細節,各位可以到影片中自己找尋。其次,再來說說故事線,陳可辛導演通過最關鍵最具代表性兩次比賽,把中國女排奪冠之路的艱辛表現的淋漓盡致!

又通過2008年轟動一時的“和平之戰”表現了中國女排精神的薪火相傳精神!最後要說的就是所有的演員了,一句話讚揚:“所有人的表演,讓你覺得就是在看一場戰勝自己的表演!”總結,《奪冠》是部上乘的良心作品,是春節檔期非常值得“品嚐”的'一道極品大菜!

  電影奪冠觀後感10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爲: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峯。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着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爲國爭光,爲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爲傳頌,家喻戶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爲中華民族的騰飛頑強拼搏。

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終代代相傳,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爲我們在新徵程上奮進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女排人,身體力行地傳承着“女排精神”。正因爲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讓大家敢於期待來年在東京奧運會的女排賽場上,再次迎來升國旗、奏國歌的榮譽時刻。

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爲刻苦奮鬥的標杆和座右銘,鼓舞着他們的士氣和熱情。更關鍵的是,它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成爲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昇華爲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它一直與女排的得失、沉浮緊緊聯繫在一起,併成爲評價中國女排的最難以割捨的標準。

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遠遠比“五連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國人。

郎平看來,中國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難贏,也竭盡全力。昨天,她更新了“女排精神”的內涵: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有團隊精神,踏踏實實,做好工作。

隊長朱婷認爲,“女排精神”就是傳承,從最早的5連冠輝煌延續至今,“女排精神”的實質沒有變化,新一代隊員一直在豐富內涵,一起努力,永不放棄。

張常寧認爲,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就是,哪怕只剩1%的機會,也要100%地努力。

  電影奪冠觀後感11

中國女排曾奪得1981年和1985年世界盃、1982年和1986年世錦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冠軍,創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個五連冠”,後又在2003年世界盃、2004年奧運會、2015年世界盃、2016年奧運會四度奪冠,共九度成爲世界冠軍。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獲得冠軍獎盃的隊伍。

“女排精神”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之後的經驗總結。當代“女排精神”可概括爲無私奉獻、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棄、自強不息。

“女排精神”的關鍵人物當數“鐵榔頭郎平。”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女排和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僅是贏得冠軍,更是知道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郎平這樣鼓勵她的“戰士”。

30多年來,中國女排就是以這樣的拼搏精神激勵自己,戰勝困難。就算狀態處於低谷,就算實力不佔上風,但她們咬牙堅持,絕不後退。正是在高峯與波谷的顛簸中,在讚美與質疑的嘈雜中,在勝利與失敗的摔打中,在誘惑與謾罵的交替中,中國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動搖,把所有的困難照單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爲動力,任驚濤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態帶給我們驚喜與感動。“再難的逆境也絕不言棄”,“可以被打敗但是絕不會被打倒”,“哪有什麼洪荒之力,不過是在咬牙堅持”,中國女排正是憑着這樣的執着勇毅去拼搏去奮鬥。

其實我是個怕困難的女生,“女排精神”對我有很大的鼓舞,今後我要把女排的這種精神用在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習中碰到難題,不要退縮,要開動腦筋,尋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難不要馬上向大人求助,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做個迎難而上,積極立志的女生,加油!

  電影奪冠觀後感12

現在,電影《中國女排》的尷尬,只能由陳可辛才能解決,但據最新的報道,陳可辛還沒作出任何迴應!而對於陳忠和不服預告片中,因出現醜化他的畫面和歪曲女排歷史的鏡頭,陳可辛卻無視,才導致現在網上輿論不斷,支持陳忠和的佔絕大多數!而對於郎平來講,被無辜捲入,也相當無奈。

近日,郎平在接受《風雲會》採訪時,也談到了這部讓大家非常期待的電影《中國女排》,而對於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事,郎平表示自己現在也非常忙,不太知道陳忠和因預告片中出現醜化他的鏡頭問題,並坦言對於電影那不是自己分內的事,還是要相信導演!看來,郎平也沒辦法,明擺着,這事不找陳可辛找誰?再說,郎平也沒看過劇本,怎能評判電影中的一些細節鏡頭!

對於陳忠和的要求,之前陳可辛沒認爲有什麼不妥,反而認爲那是電影藝術要求,但現在陳忠和的反應如此之大,估計也出乎陳可辛的意料之外吧!

不過,按預告片中陳忠和年輕時的鏡頭,不管觀衆是誰,確實都認爲是在醜化陳忠和,要知道,陳忠和是功勳人員,也是中國女排三代黃金時期的主帥之一,被陳可辛這樣“搞笑藝術化”,換作誰都無法忍受!

有球迷就認爲,本來想在大年初一,好好地欣賞這部被大家很期待的電影《中國女排》,現在才發現電影竟然是這樣的,都已改變主意,要緩一緩再說到底要不要去看!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就是把陳忠和的鏡頭、人物、劇情等刪除或改掉不就行了!雖然這要花上一點時間,也許可能導致大年初一無法按時上映,但也比現在這種局面要好很多,不然,等影片呈現出來卻讓觀衆不認可時,到時想改變就真的沒辦法了。

陳忠和是中國女排這麼多年以來,絕對無法忽視的一位功勳人員,從球員到助教再到主帥,長達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國女排前前後後,大事小事,哪件事他不清楚,現被陳可辛這麼一弄,陳忠和一看,畢竟電影內容是違背真實的,他怎能無動於衷?

讓陳忠和不服的是,電影《中國女排》拍得偏向娛樂化,實在講,觀衆看到的預告片也顯示,陳可辛的表現手法,並沒有呈現出中國女排這個大集體應有的風貌!確切地說,說不上有什麼深度,難怪被陳忠和斥責爲博眼球,是爲了票房!

至於陳可辛,到現在還沒能理解,中國女排這個大集體,要正確通過電影形式呈現出來,相當有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