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紅河谷觀後感

紅河谷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紅河谷》影片觀後感看了紅河谷的第一感覺,感動是無疑的.這樣一部戰爭和人性相結合的電影,難免不讓秂有種五味雜陳之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紅河谷觀後感,歡迎來參考!

紅河谷觀後感

  篇一:電影紅河谷觀後感

今天,帶着些許的激動,我參與了人生的紅展播的活動。一部名爲《紅河谷》的電影,着實令人感動。

紅河谷講述了一個被封建迫害的女子雪兒爲逃避成爲祭祀品的遭遇,跳入黃河,被一個藏族家庭救起並融入了這個貧苦然而純美的地方。她有了個美麗的藏族名字——雪兒達娃。就這樣,她在這個純淨的地方快樂地生活着,在遼闊的天空下,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中,漸行漸遠,風吹動她的秀髮,身邊還有個深愛的男子格桑。好美的一幅畫面!這樣純淨自然的生活似乎讓她漸漸淡忘了此前不堪回首的遭遇。即使其間也摻雜着頭人的女兒丹朱威脅她的愛情及英國攝影師瓊斯“闖入”他們的生活,但這一切都是美好的,因爲無論是誰,他們心中都有愛。

然而,時代賦予了這篇淨土聖潔也賦予了它不平的經歷。伯克曼作爲大英帝國的將軍,再一次闖入了西藏。這次他不是來探險,而是慘絕人寰的屠殺。他首先用奸詐的手段,騙開了西藏軍隊的主力軍隊,然後在他們認爲和平外交可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竟然展開了殘忍的攻擊。炮聲、槍聲在這片淨土上空久久徘徊,揮之不去。英國軍隊踩着藏族同胞的屍體,前往下一個欲征服地。他們挾持了頭人的女兒丹朱,並剝下她的衣服以極其侮辱的方式逼以頭人率領的鄉民們投降。然而,他們沒有想到本以爲輕而易舉可攻佔的土地竟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丹朱拾起身邊的,以同歸於盡的方式結束了大部分英軍的有生力量。接着格桑在奮戰的血泊之中,抱着深受重傷的雪兒達娃,點燃了炸藥。

在這場本可避免的戰爭中,雙方都損失慘重,只因可惡的霸權主義,只因心中無愛。

本片以清末列強入侵爲背景。夾雜着愛情、親情及友情。有對封建社會的鄙夷、也有對同一個中國的堅持、更有對美好生活最單純的追求。本片以一個封建的活人祭祀戲劇性開場,再以西藏這個聖潔美麗的`地方爲背景,賦予了本片獨特的視角及神祕。其間穿插着格桑、雪兒達娃及丹朱的愛情糾葛,使本片在大仁大義之下表現出人之常情,從而使本片顯得生活化,觀衆容易接受。而英國攝影師瓊斯的良知及對藏族女孩丹朱的愛慕,更顯示了世界上人人平等。在本文末尾,那個十惡不赦的英國將軍伯克曼本想救當年的救命恩人格桑未果,所說的一句話:爲什麼我們成不了朋友,更是使本片得到了昇華。

本片導演的拍攝技巧也值得稱讚。其以小男孩的自述、英國攝影師瓊斯的自述來展開故事。在片末之處,藏族同胞負隅頑抗之時,他們唱起了一首藏語歌,將氣氛帶到了高潮。通過這一細節表明,即使列強徵服了自己的人,但永遠征服不了那顆渴望和平、自由的心。

和平是本片至始至終貫穿的主題。放在今天的大背景下,依舊顯得如此深刻。無論何等強大的文明,都沒有任何理由去幹涉甚至侵略其他文明。戰爭只會帶來屍橫遍野、廢墟殘垣還有孩子的眼淚。

  篇二:電影紅河谷觀後感

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被一部電影感動了,一部關於戰爭與人性的電影,一部關於征服與感恩的電影。由音樂而電影,由電影而文字。在西藏的時候,耳畔繚繞着紅河谷中雪兒達娃的節奏。應該說是《紅河谷》在我心中種下了一個西藏夢。悠揚明快的鋼琴聲,讓雪山在腦海中久久盤旋。

影片開始,老阿媽揹着小孫子,搖擺着去喇叭寺去乞靈。老人緩慢地講着雪山女神珠穆朗瑪的故事,聲音彷彿穿過歲月,一直悠遠到現在。

而影片最初的平靜在瓊斯跟羅克曼進到雪山的時候開始瓦解。打着用西方的文明拯救西藏的名義的羅克曼,與對雪山充滿祟拜的瓊斯。還有那個來自西方的打火機。第一次,它做爲給救命恩人的禮物,羅克曼把它給了格桑。第二次,格桑用它結束了這場戰火,侵略者與被侵略者同歸於熊熊大火。一切平靜了。依然只有老阿媽跟小孫子,還有那個搖擺着的轉經筒。

影片最動人的是寧靜站在雪山腳下唱起的藏族古老的歌謠,空靈,神聖,那一刻,似乎就連不滅的生命在這裏也就顯得那麼多餘。在那一塊從未被文化浸潤而一切都被靜止了的空間裏面,故事本身的悽愴和美麗則屬於另一個主題而被永恆的闡述,當我們滿盈着熱淚越過那一個個真實而又感性的場面,看見那一個粗獷的康巴漢子顫着雙手點燃照亮人性至暗的那一絲靈光。

侵略者帶着洋槍大炮入侵我們的家園,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我們的先輩們沒有退縮,同可惡的侵略者進行了一場英勇頑強的殊死抗爭。在英帝國主義猛烈的炮火下,成千上萬的藏族人民英勇地倒下,整個山谷遍佈着藏族人民的屍體,血流成河。雖然烽火狼煙的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戰場上的嘶殺聲還在我們的耳邊迴盪,也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

於是我們先撇開侵略者的醜陋實質不說,一種先進的外來文明帶來的洋槍大炮和落後多年的長矛弓箭在這裏在展開一場肆虐與維護的對抗,到了最後荷槍實彈的英國人在玩弄着權術和機變的同時將善良的當地人和着血踩在腳下,也就如願以償地登上了他們做夢都想要跨越的那個高地,然而他們卻在人性的荒野中節節敗退,隨意那個長着大鬍子的英國人在完成了帝國賦予他們莊嚴的使命後無可厚非的死卻更象是一種贖罪,一種對承諾用以欺騙最後卻不得不做出的贖罪。白髮霜鬢的老祖母攜着渾身稚氣的小孫兒在嘆息中悄然遠去,更象是對人世世代代一種未盡的闡述,被風霜侵蝕了的石獸還佇立如昔,永遠不停在轉動着的陀鈴則是對人生生不息的一種嚮往和延續。

至少雪山還會告訴我們,記憶正趨於遺忘並待以保存。

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十七條協議》,西藏宣佈和平解放,從此,西民永遠擺脫了帝國主義的羈絆,現在的西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西民從黑暗走向了光明,從貧窮走向了富裕,從封閉落後的舊西藏建設成爲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新西藏。我們要繼承革命前輩英勇不屈的精神,要珍惜現在的和平、快樂的生活,珍惜我們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我們要奮發圖強,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