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寒假觀看《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後感

寒假觀看《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導語:近年來,中國的經濟不斷快速增長,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在全球範圍的影響日益擴大,世界各個國家都將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國。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紀錄片《大國崛起》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寒假觀看《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後感

  《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後感【1】

當我知道中央電視臺大型歷史記錄片《大國崛起》的時候,它已經在電視臺播放完了。如果不是我們系一個行政專業大四的學長告訴我這部片子的話,我可能得等到大國衰弱的時候才能知道它的存在。好不容易上個大學,以爲生活會多麼豐富多彩,實際情況卻是十分乏味無聊,呆在這麼個閉塞停滯的地方對外界一無所知。好在互聯網和光碟的發達,讓我可以兩次看了十二集的《大國崛起》,也頗有些感慨。

《大國崛起》講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一共九個自公元1500年前後曾經或者正在具有全球性影響力的大國先後崛起的故事。因爲在公元15——16世紀以前,世界各個文明之間都相對處於一種孤立的狀態,相互之間交流比較有限,是15世紀末的航海時代打破了這一格局,使世界逐漸形成了一個密切聯繫的整體。公元1500年也就成爲了世界史的一個重要的劃分標準。西方也有些歷史學家認爲並非如此,《世界體系:500年還是5000年?》中就有歷史學家認爲是早在公元十三世紀的蒙古帝國最早建立起了全球體系。當然,《大國崛起》中也已經說明,是“絕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爲”,公元1500年具有劃分歷史的重要標準意義。

網上對《大國崛起》的評論不在少數,我也看了一些,有褒揚有批判,而且各種褒揚或批判自身也出於不同的目的或原因。《大國崛起》本身確實具有明顯的優點,比如製作的精美、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等。片頭衆多電腦合成的鏡頭在各個國家之間的轉換給人感覺非常具有想象力和連貫感,引人入勝。片中絕大多數關於海外的鏡頭都是在實地拍攝完成,對觀衆很有吸引力。而背景音樂無論是片頭還是片中,都能恰好的與情節相符,這樣以來,觀衆很容易就會被帶進片子的節奏中去。在一集一集講述的過程中還能不斷回顧以往幾集的內容並對同時代其他國家情況進行對比,顯得具有全局性。這些優點也與該片的製作者是中央電視臺這一具有相當雄厚實力的單位和官方的支持是分不開的。片中各個國家衆多的教授、學者、企業家、行政官員甚至前政府首腦的出現以及每集片尾出現的一連串被致謝的大使館就已經證明了這個片子絕對不是誰都有實力拍出來的。尤其是當《大國的興衰》的作者,我個人非常景仰的美國耶魯大學教授保羅·肯尼迪出現的時候,我大腦就一片空白了!

更令我比較滿意的是該記錄片與以往其他中國官方所倡導的歷史記錄片、專題片相比有一定的區別和特點。雖然在《大國崛起》中也很多提到“資本主義”的問題,並且以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的發展作爲主線,但是似乎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觀點和中國以往對西方的態度已經不再以一種“絕對真理”的姿態出現,其他學說和理論也被接受,打破以往官方意識形態的絕對束縛,這是一種相當的進步。

在第一集的片頭有一組畫面中,連續出現了蒙古帝國的軍隊,非洲人、美洲印第安人、印度人的一系列肖像鏡頭,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諸如《文明》、《國家的崛起》、《帝國時代》等以文明爲國家和民族區別的計算機遊戲。以文明的差異而不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作爲區分人類社會的標準,能從一種更新的角度豐富地而不是生硬地看待歷史,很難得可貴。這裏面更多體現了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而不是馬克思的東西。對馬克思的引用也不再侷限於對西方世界和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在對待某些歷史問題上也能承認一些其他學術流派的理論。例如在英國那部分中,對於工業革命前很多商人努力創造財富和追求利潤的行爲,片中承認是受到基督教新教的影響而沒有說是因爲“萬惡的資本家的貪婪和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而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恰恰是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著名理論。在卡爾·馬克思與馬克斯·韋伯的理論流行於歐洲的時代,曾有過兩家理論信徒的爭論,而馬克斯·韋伯的理論也曾經被馬克思主義者批判爲“唯心主義”。就我個人來說,似乎從小學到大學,不管是小時候對世界的認知還很欠缺的時候還是後來很多觀念開始確立的時候,我們在學校和主流媒體所受到的關於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攫取利潤的教育,都說是因爲資本家的貪婪和“資本主義的黑暗”,而且同時資本家必然被塑造成一個窮兇極惡、惟利是圖的形象,從來沒有歷史書和歷史課教過我們資本主義的出現跟人們受到宗教情緒的影響有關。其實對於國民和學生關於西方世界、資本主義的那些妖魔化的形象的塑造和教育,本身就是一種“赤裸裸”的思想專制。《大國崛起》能在一定程度上兼容幷蓄,這一點可以說讓人耳目一新,非常成功。而且整個片子中,確實是對歷史史實的介紹居多,灌輸式的“定性”很少。對於世界上衆多學者紛繁的學說和觀點,片子裏更多是單純地介紹給觀衆,讓觀衆自己去評價、分析和決定誰的觀點應該怎樣接受,而不是生硬地讚揚或者批判。從這個角度看來,《大國崛起》反而更像一次精神上的“自助餐”,片子只是把各種食物都盛在盤子裏面擺在大家面前,至於吃哪個不吃哪個就由觀衆個人決定了。

  《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後感【2】

誠然,《大國崛起》是由中央電視臺精心編導製作並由國內衆多知名學者支撐的記錄片,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和學術性,但是也跟以往央視的知識性節目一樣帶有一些“值得商榷”或者錯誤的地方。我的知識水平有限,只能挑我知道的說一說。

首先,第一集中關於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部分,解說詞中說伊比利亞半島一直不停地發生着征服和反抗,羅馬人、日爾曼人、摩爾人都曾經入侵過這裏,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一刻不停止同入侵者抗爭。這段話多少說的有些莫名其妙。伊比利亞半島上最早的民族伊比利亞人本身就是從北非遷移的“外來者”,另一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民族利古里亞人是從法國和意大利遷移而來,後來與伊比利亞人和利古里亞人融合的凱爾特人還是外來的遷移民族,而他們融合後形成的克爾提比利亞民族是受到了“入侵者”羅馬人的文化的影響和民族的融合才形成了西班牙人自己的民族文化,日爾曼人和阿拉伯——摩爾人都一定程度上與當地民族有民族的融合。可以說,解說詞中所謂的“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抵抗侵略者”實際上就是前一個侵略者抵抗後一個侵略者的歷史,這裏似乎無所謂“侵略者”,因爲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是“侵略者”。

第一集中介紹15、16世紀時候歐洲各個國家正在戰亂之中的鏡頭所閃現的軍隊服裝和使用步槍、火炮等武器也已經達到了18、19世紀的水平,在15、16世紀的戰爭裏,還只有比較初級的火繩槍和火炮,長矛、劍和盔甲還大量使用在戰場上。畫面資料的選取上與史實存在誤差。

而講述英國的第三集上部中,對於1588年的英西海戰則有更多的內容出現了不嚴謹甚至錯誤的地方。影片中說到,當時迎戰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英國艦隊是“一支由商船和海盜組成的小型艦隊”,實際上當時的英國確實沒有國家性海軍存在,英國艦隊裏也有不少在伊利莎白一世默許下的海盜和臨時拼湊的武裝商船,但是英軍真正的主力是英國女王擁有的一支由34艘戰艦組成的私人艦隊。英軍真正參加戰鬥的也就是女王的這些艦隊和少數其他船隻。僅以“一支由商船和海盜組成的小型艦隊”來概括英軍艦隊不僅不嚴謹而且容易給人一種西班牙艦隊是被商船擊敗的感覺,而英國的武裝商船基本沒有參戰,很明顯這樣的感覺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英國甚至還得出使用武裝商船非常失策的結論,認爲其主要就是起到充充門面的作用,使艦隊看起來非常巨大而已,對會戰本身幾乎沒有什麼作用。相比之下,反而西班牙無敵艦隊中有44艘的武裝商船存在,而且相當部分參加了戰鬥。

1588年英西海戰部分另一個錯誤的地方是片中首都師範大學劉新成教授所謂的英國艦隊“擁有更先進的火炮”一說。當時歐洲各國戰艦上裝備的火炮主要分爲兩種,一種是最大射程2000步、炮彈重50磅的加農炮,一種是最大射程2500步,但炮彈重只有17磅的長炮(culverin)。此外還有一些副炮,例如小型的加農炮和長炮,炮彈更輕;一些只能發射4、5磅重炮彈的小型火炮,都主要用來殺傷人員;以及一種射程很近,叫做皮里爾的過時的大炮。所不同的是,西班牙戰艦上裝備的射程較近但威力較大的加農炮共163門,同樣的加農炮英國裝備了55門,西班牙具有3:1的優勢,而射程較遠但威力較小的長炮,英國戰艦共裝備1874門,同樣的火炮西班牙戰艦裝備635門,英國具有3:1的優勢。以前有資料說英國是因爲擁有更多射程更遠的火炮而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此時西班牙無敵艦隊因爲火炮夠不着敵人所以無法發揮作用。這個說法明顯有問題,一個是同時英國數量更多的長炮威力也不足,一個是長炮射程雖遠但是當時火炮射擊的精確度極差使遠射程失去了意義,即使是長炮也必須抵近射擊才能保證命中,而這樣以來西班牙數量更多且比長炮威力更大的加農炮反而更能發揮作用了,因此就從當時雙方火炮特點的實戰使用效果來看並不能得出英國艦隊“擁有更先進的火炮”的結論。而且就當時的加農炮和長炮的特點本身來看,本來就是相同時代相同技術水平的兩種用途不同的火炮而已,相比較來說並不能分出誰在技術和質量上更具有優勢,就好比一個人更高另一個人更胖從而兩個人體重近似的結果一樣,實在無法得出英國艦隊“擁有更先進的火炮”的結論。

那麼英國人的優勢在哪裏呢?就戰艦來說,西班牙的戰艦雖然龐大但是比較遲緩笨拙而且無法逆風航行,而英國的戰艦則更爲輕捷靈巧可以逆風航行;就船員來說,英國的水手和炮手技術水平較高,也很習慣在當時相對惡劣的氣候條件下作戰,西班牙戰艦上不僅搭載了很多不習海戰的陸軍,而且船員則技術較差,也不適應在惡劣氣候下作戰;就從火炮來說,英軍主要火炮的總數量更多,裝備1972門,而西班牙只裝備1124門。而最根本的優勢是英軍當時採取的戰術思想。西班牙海軍當時使用的作戰方式與古典時代的古希臘羅馬和中世紀時期的海戰的作戰方式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首先依靠船頭的撞角對敵艦進行衝撞,然後進行接舷戰,由士兵登上對方戰艦進行戰鬥。雖然當時戰艦基本已經不再使用撞擊戰術,但是西班牙戰艦的重型火炮仍然普遍都放置在船頭,力圖能在衝向敵艦側舷的時候直接將炮彈射進敵艦船體,然後進行接舷戰,側舷大多裝備威力較小的火炮。而英國人則在側舷裝備很多重型火炮,戰鬥時用側舷對敵,集中火力轟擊而避免接舷戰,呈縱隊陣容。這樣把側舷暴露給敵人的方式在古代海戰中完全是自殺!但是在火炮大量應用的時代則是一種理所應當的方式。再加上英國戰艦的靈巧,始終處於西班牙艦隊的上風方向,使西班牙人無法靠近進行接舷戰,笨拙的西班牙戰艦加上技術低下的海員又使西班牙人即使在近距離上也無法發揮數量衆多的加農炮的威力——無敵艦隊的失敗幾乎是註定的。

英西海戰部分第三個錯誤就是片中說到“西班牙無敵艦隊一半被英國人擊沉海底,一半奔逃回家”。西班牙無敵艦隊一共組織了130艘各型艦船(其中一個支隊共4艘沒有出發),最後回到西班牙的只有43艘,確實是大概一半回到了家,但是損失的'另一半並非如片中所說那樣“被擊沉海底”。海戰中真正被英國人擊沉的西班牙戰艦隻有2艘,即使無敵艦隊與英國艦隊脫離接觸進入北海之後也還剩120多艘,大多數損失的戰艦都是因爲海上的天氣原因而不是英軍的炮火。當時的火炮發射的炮彈更多的是殺傷人員或者使敵艦喪失戰鬥力,擊沉敵艦很困難,像片中所說一下就擊沉了幾十艘戰艦,這在當時幾乎是不可能的。

還有一個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是講述美國的第十一集,在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部分,片中說到當時的美國“作爲世界第一經濟和軍事強國”加入了二戰,但是實際上二戰前夕美國的軍力十分有限。如果說美國是以“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身份加入的二戰,還不如說是二戰使美國成爲了世界第一軍事強國。1940年時美國裝備的坦克數量甚至還沒有日本多,1941年美國生產的坦克也更多運送給同盟國,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也只有海軍實力可以撐起門面,陸軍大部分武器還很陳舊落後,人員缺乏訓練和經驗,系統內部效率低下官僚成風,空軍也沒有大量裝備優勢技術性能的戰鬥機,更多的美國工廠可能在生產轎車和冰箱。但是由於美國具有無可比擬的經濟實力,世界最強大的工業能力,人力,物力,財力和組織協調的能力,使美國在短時間內成爲了巨大的兵營和軍火工廠。1942年一年,美國生產的坦克數量就比1941年超出10倍!但就珍珠港事件之前的美國,還沒有實力被稱爲世界第一軍事強國。

  《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後感【3】

《大國崛起》每一集的時間基本都在45分鐘左右,有些國家需要介紹的內容比較多,就使用了兩集分別介紹。實際無論是45分鐘還是90分鐘都無法將一個國家幾百年的興衰事無鉅細地表現完整,因此在記錄片中對歷史事實有所取捨是很正常的。但是就《大國崛起》取捨的方面和內容來看我們似乎可以看出某種特殊的含義和信息。片中對於一些事情是能不說的就不說,不能不說的就儘量少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雖然《大國崛起》的編導人員也說過,《大國崛起》更多的是在單純講述歷史事實而不是對歷史的硬性評價,歷史事實也確實不能篡改,但《大國崛起》卻將歷史事實“換了一種方式表達”。歷史事實不能歪曲,但卻可以“忽略”,歷史事實不能否認,但卻可以“迴避”。

《大國崛起》在極力地迴避戰爭,尤其是迴避侵略戰爭。可以說,人類的歷史是由一次次的戰爭連接起來的,而歷史的記錄也表明,人類歷史上全球都處於和平狀態的時間相比有戰爭的時間則少之又少,自公元1500年以來崛起的大國也都無一例外的進行過對外戰爭甚至通過對外戰爭進行崛起,而《大國崛起》似乎對此相當忽視。

在第一集中,雖然也提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全球範圍的殖民擴張,尤其對西班牙的遠洋航海介紹頗多,但是西班牙的遠洋航海是去幹什麼了呢?難道是去發展旅遊業了?《大國崛起》也介紹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屠殺和掠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遠洋航海探索新大陸本身並不能帶來財富,而恰恰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利用遠洋航海發現的新大陸進行的掠奪帶來了財富,而《大國崛起》卻將重點放在遠洋航海上而儘量避免對戰爭的介紹。對荷蘭介紹也儘量避免談全球範圍西班牙與荷蘭的戰爭,對荷蘭佔領中國臺灣也就是提了一下,或許臺灣對荷蘭根本不重要?而介紹英國,只對來來回回打了三次、最後確立英國海上優勢的英荷戰爭一帶而過。對於英國在全球範圍建立的廣大的殖民地到是有介紹,“全世界向英國提供原料和市場”,但是那都怎麼來的?豈能是以一句憑藉堅船利炮打開大門就能概括的?如果不是英國四處侵略建立起的殖民地,僅靠英國國內的各種情況,又如何體現“崛起”呢?對於法國與英國、荷蘭、西班牙打的羅圈仗也是泛泛之說,好不容易說到拿破崙,重點還放在了他的法典上而避免說軍事和戰爭,尤其是拿破崙對於世界軍事發展的重大貢獻。而即使是說到德國,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只是再次的一帶而過,彷彿這些慘烈的歷史無足輕重,最多就是在描述其的語言上下些功夫。只有提到日本的時候才能多說說這個侵略成性而且也多次與中國有過過節的民族進行的戰爭,即使這樣,對日本長期統治朝鮮的部分似乎也未能細說。談到俄國和後來的蘇聯時,再次一如既往的將俄羅斯在歐洲、亞洲二百多年的擴張歷史一帶而過(時間過的真快啊!),葉卡捷琳娜在中亞34年的侵略用一句話就說完了。而蘇聯對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的強行吞併,蘇聯侵略芬蘭的蘇芬戰爭,蘇聯斯大林對蘇聯內部的大清洗和二戰中蘇聯與德國對波蘭的瓜分乾脆都是提都沒提,彷彿“偉大的社會主義蘇聯”只打過對侵略者的衛國戰爭,從來沒有也不可能侵略別人。一個更有趣的現象是,《大國崛起》中對蘇聯解體也是很少涉及,對蘇聯當時政治體制的不合理和政治腐敗不願深談,只講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崛起而避諱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衰弱,這其中耐人尋味啊!即使在說到美國的時候,也就說了無法避免的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對於1821英美戰爭、美墨戰爭、美西戰爭也都沒提,絲毫不說美國人在西進運動中對印第安人的屠殺(《大國崛起》的學術指導錢乘旦說不提屠殺是因爲大家都知道,這恐怕對中國民衆的歷史知識水平估計過高了),兩次世界大戰再次一帶而過,也沒有說美國因爲世界大戰而大發橫財,二戰之後美國一系列的對外戰爭也都是一個沒提!

另一個被迴避的就是民主。除了在英國那一集中說明了英國作爲傳統的議會制度,中西“封建社會”概念的不同,國王和貴族關於權利義務的契約等等以外,對於法國從拿破崙帝國滅亡之後用了幾十年才艱難建立起來的民主制度則根本沒說而直接跳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於美國著名的三權分立制度則乾脆提都不提——關於這方面的資料很好找,都聲稱“三權分立制度不適合中國國情”。對此網上已有諸多的評論,多是對《大國崛起》迴避民主的不滿和批判。而《大國崛起》的製作人員都似乎對此頗爲“不屑”,認爲僅以“民主”來評判一個國家的的強大是“片面”的,而且在言語之中還顯得對“民主”頗爲“厭煩”、“不喜歡”。對於《大國崛起》的這種詬病,《南都週刊》的副主編長平先生已經進行了批判。歷史的進步,最終應該是人的進步,是人的自由程度應該不斷擴大化。《大國崛起》似乎更加註重技術和經濟這些看得見的進步和強大,而對人本身的權利關注很少,對於政治制度,尤其是民主制度對社會進步的巨大動力不願多談。我也感覺到很好笑,《大國崛起》的製作人員能認爲僅談民主制度的是片面的,還有經濟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等等,那麼我想問是不是不談民主制度就是全面的呢?還有人居然說因爲美國經常以人權和民主爲旗號進行侵略戰爭,所以民主和人權之事不談也罷——按照這樣的說法,現在還有一些迷信也是打着科學的幌子,難道我們就應該因此而拒絕科學嗎?暨南大學的教授莊禮偉也認爲,一個國家的崛起更應該關注清廉指數、人民的痛苦指數、新聞監督權指數等等。恐怕,這些都是《大國崛起》所不敢“關注”的吧?

這或許也就是《大國崛起》的精明之處,它所呈現給你的歷史是一個真實的歷史嗎?從這一點看,《大國崛起》並沒有篡改歷史,它告訴你的都是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但是這並不代表歷史上所有發生過的事情它都告訴了你,告訴你的是一個片面的歷史,是一個它想讓你知道的歷史。對於不想讓你知道的歷史,要麼表達的很曖昧,要麼少說,要麼就根本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