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科普的工作總結(精選8篇)

科普的工作總結(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是時候仔細的寫一份工作總結了。那麼工作總結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普的工作總結(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普的工作總結(精選8篇)

  科普的工作總結1

  一、領導重視,加大投入,營造良好的科普宣教氛圍。

經過多年來的科普宣傳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在街道上下已蔚然成風,成爲大家的共識。爲了加強科普宣教工作的力度,提高宣傳教育的效果,進一步推進科普宣教的廣度和深度。街道專門成立了由社區書記全面負責,其他成員主要負責的科普宣教工作領導小組,經常召開領導小組工作會議,佈置落實科普宣教工作,定期召集科普工作者的幹部研討科普宣教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一套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獎勵制度,大大提高了科普宣教工作的實效。

  二、抓好科普幹部和科普志願者的業務培訓

科普工作是一個廣義的概念,與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科普內容涉獵範圍廣,內容豐富複雜,而我們的科普幹部和科普志願者不可能樣樣精通,抓好這支隊伍的建設,落實培訓工作,直接關係到街道科技教育質量。因此街道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和科協的老師作科普知識講座,對街道科普幹部和科普志願者開展系列科普講座,這些講座有效地提高了科普幹部和科普志願者的科普知識水平和科普輔導能力。這些科普幹部和科普志願者在街道內廣泛組織開展科技活動,在培養居民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三、積極探索,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

科普宣教工作貴在堅持,一年來通過街道,社區,學校多方聯動的方式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爲廣大居民喜聞樂見的科普宣教工作

1、文體活動。“全民健身、重在參與”。我們充分利用社區內各類文化資源,先後舉辦了籃球比賽,全民健身操舞比賽“在歡樂中參與,在比賽中提高”這是居民們的共同心聲。以李(梨、桃)花爲載體,已成功舉辦了三屆鄉村旅遊節暨李(梨、桃)花節,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贏得了居民羣衆的普遍好評。

2、讀書活動。20xx年是社區大力開展“科普知識進社區”的一年,“科技以人爲本,全面建設小康”是我們開展社區科普工作的主題內容。街道舉辦了“《要做就做最好的》讀書交流活動”“《青少年保護條例》”知識答題活動,消防知識等活動。在參與中,居民們深深感受到:“讀書讓我更快樂”。

3、服務居民,開展各類健康教育講座。爲使培訓工作落到實處,社區以“政府推動、部門主辦、農民收益”爲原則,於今年10月上旬,與縣就業局聯合開辦了農民工技能培訓班。就培訓的目的、意義、勞動力輸出、返鄉就業、實用技術培訓促農增收的先進典型進行了廣泛宣傳,提高了農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通過此次培訓,切實提高了農民工的勞動技能水平和就業服務能力,切實做好農民工技能培訓工作,解決農民工的培訓難、就業難和生活難等問題,切實提高廣大農村青年的就業創業素質,培養有技能、懂技術、會務工的新型農民。與此同時,我社區結合社區羣衆的不同需求,舉辦了“中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識講座”,“養生知識講座”和“計生知識講座”等,爲普及健康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營造宣傳氛圍開展科普活動科普宣傳。做好科普宣傳資料的發放工作,每月按時發放社區科普報、科普雜誌,以及上級部門下發的有關科普材料。在今年全國科普日期間,街道舉行了廣泛的科普宣傳活動並專題搞了一次科普板報評比,各居委熱情參與。街道經常組織居民開展體質測量活動,充分發動社區居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革除陋習,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居民科普意識。

5、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增大信息接收面。爲了更好地做好社區科普工作,街道本着“立足社區、突出特色”這一服務宗旨,開放了社區信息苑。我們將永興小學、永興中學等相關教育培訓知識有機地融合起來,逐步形成社區居民教育網絡,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居民們通過信息苑的網絡,學習養生保健、生活百科、計算機等知識。居民們高興地說,“在社區這所大學裏,我們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感謝社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和幸福。”

6、爭優創先活動。爲了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整體素質,,我們在社區大力開展“科普知識進樓棟”活動,“科普板報評比”活動。通過此類“倡導科學生活、創建文明社區”活動,使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社區面貌有了較大改觀,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信科學的熱情普遍高漲,社區科學氛圍濃厚,文明向上的社會風氣基本形成,現在街道治安良好、無一起民族分裂、非法宗教和重大封建迷信活動的發生。目前,我街道正積極開展代表着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科普活動,讓居民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和美好,爲使我們的明天更美好,讓科普之光永遠照耀我們生活的社區。

  四、大致工作思路

爲實現科普工作應與街道各項工作發展相一致,以創建學習型、健康型、科學型社區作爲載體,實現好社區全體成員五方面素質教育,重點突出科學文化素質的教育,繼續深化創建工作,在科普居委全覆蓋的基礎上,繼續加大科普宣傳力度,鞏固科普街道創建標準並以此爲準繩,不斷完善科普教育成果。

  科普的工作總結2

城東小學位於武進高新區賀北社區,現有中隊18個,隊員900人,教師40人。學校佔地面積19000多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5687平方米,整個校園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如一座大花園。

20xx年,爲了讓這個寶貴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學校和市國土資源局、地質博物館達成共識,把標房建成了具有科普、環境教育功能的科普館。校科普館先後被命名爲市科普教育基地、常州市青少年地學科普館、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地球科學教學研協作試點單位、常州市環境教育基地、國土資源科普基地,成爲青少年接受地學科普教育和宣傳環保知識的窗口。學校利用基岩標和科普館爲切入口,因地制宜地開展科普環保教育。20xx年5月,學校向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活動專業委員會成功申報國家級課題《基岩標少年科學院的建設與活動研究》,在全國學會的領導下,開始少年科學院的建設與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向各位領導、專家彙報如下,不到之處,謹請批評指正。

  一、領導高度重視,保障活動開展。

學校科普工作由校長親自掛帥,大隊輔導員具體負責,精心挑選有一定特長的輔導員和隊員組成校級科技輔導員骨幹隊伍,並且保持這支隊伍的穩定性。有計劃有選擇地派遣科技骨幹參加各種培訓活動,提高他們的自身素質和能力。逐步組建一支由少先隊部門、國土資源部門、科協、地質學會的專家、科研人員(包括學生家長)組成的校外科技輔導員隊伍。保障科普活動的經費投入,有一定的專項經費用於科普教育活動和改善科普設施。

  二、加強組織建設,體驗活動快樂。

我們根據少年科學院組織機構與少年科學院建設與發展的要求,大力加強少科院組織建設。在少科院中下設“科普宣傳隊”、“基岩探祕隊”、“植物研究所”、“污水研究所”四個研究分院。每個研究隊、所,活動內容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基岩探祕隊側重於節水的重要性,通過活動讓每一個公民意識到節水迫在眉睫;污水研究所側重於水資源的重要性,水污染的嚴重後果;科普宣傳隊側重於科普宣傳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周邊的一切資源,走出校園,走向社區,走向社會宣傳科普知識;植物研究所側重於利用校園資源開展植物種養活動,提高隊員科技種植素質,增強隊員綠色環保意識。爲了使“基岩標少年科學院”更好地開展活動,我們要求各隊、所都必須落實一箇中隊,一戶家庭,對口一個單位。這樣,每個研究院都拓展出多種多層多元的不同活動,活動時間充分,活動範圍寬廣,活動形式紛呈,最大程度地實現了活動的豐富性和多樣化,每個小研究員沉浸在快樂的活動中,體驗到了開展研究的無限樂趣,提升了科研素養。

  三、開發校本課程,完善活動研究。

學校結合綜合實踐活動以及校本活動校本課程開發理論,進行了以少科院實踐活動爲基礎、開發少先隊校本特色活動的相關實驗研究,設計了“挖掘資源,開發潛能,創建特色,發展內涵”的少先隊校本活動課程開發方案,把培養隊員科學素養、人文精神以及實踐創新能力作爲少先隊校本特色課程開發的總目標。2006年,學校曾與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常州市國土資源局聯合編制了《我愛地球》的校本課程,分爲低、中、高三冊。低年級主要是認識美麗的地球、海洋、高山、河流、地下寶藏、野生動植物等;中年級主要是認識地球的內部構造、運動、生命的奧祕等;高年級主要是認識地球上的資源,並養成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行爲習慣。在《我愛地球》校本課程開發的基礎上,課題組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每學期學校計劃中,少先隊校本教研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要求,堅持集體備課研討活動。在課時安排上,教導處把少先隊校本活動課程納入正式課表,統一安排固定課時,各中隊每週一節。學校還進一步探討研發研究活動課程模式、評價體系,並在實踐中不斷去完善。

  四、增強學科滲透,提升科普素養。

學科教學也是普及、滲透科普教育的重要陣地。我們積極引導全體教師用現代化教育的理念指導學科教學,用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把握課堂教學,結合新課程的實施,營造和諧、自然的課堂教育氛圍,“潤物細無聲”地開展科普教育。課題組要求教師以“基岩標少年科學院的建設與活動研究”爲基點,以學校的校本課程《我愛地球》爲切入口,努力做到把握教材,挖掘教材,使教材更好地爲我們教育所用、及時反映我校的課題研究成果。堅持在學科教學中有機滲透有關節約用水、節能環保等知識的教育,增強隊員的環保意識,促進學隊員情感、意志行爲習慣等方面的全面提高。學校建立了多媒體校園網絡,設立了專題網站,開闢了課題概況、科普論壇、成果展示等欄目,在教師、中隊、家長、隊員中架起了網絡交流平臺,共同探討,相互交流環保習慣養成教育的好經驗,把孩子的良好行爲習慣培養作爲學校、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標,統籌規劃,科學探究,有效實施,注重實效。

  五、構建評價體系,培養“晨曉少年”。

學校結合科普教育實際,挖掘科普教育資源,在基岩標少年科學院中提出了“晨曉少年”評價目標,並逐步完善其評價體系,構建多元開放的評價機制。“晨曉少年”是我校“基岩標少年科學院”中特有的爭章活動,並伴隨着少科院的發展、壯大而越來越受到隊員們的鐘愛青睞。

  科普的工作總結3

根據省、州局關於加強科普宣傳工作力度的相關文件精神,我局結合實際開展了20xx年度食品藥品安全科普活動,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組織有序,制定方案

年初成立了以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xx年度科普宣傳活動領導小組,制定《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xx年度食品藥品安全科普活動方案》。

  二、結合實際,積極開展

(一)結合工作實際,大力開展多形式宣傳活動

今年,我局充分結合職能職責,組織及參與了包括“12315”、“12331”、標識標籤主題宣傳、安全生產月、食品安全周在內的多項宣傳活動,大力藉助手機報、站、電視等平臺宣傳食品藥品和法治方面相關知識,將宣傳工作與食藥監管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實現了宣傳工作常態化。宣傳期間發放《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行動相關知識》、《安全飲食用藥安全》、《安全用藥、健康生活》、《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手冊》等科普資料

(二)食品藥品科普宣傳工作開展情況

截至目前,我局共組織和參與了9次宣傳活動,出動工作人員59人次,發放相關宣傳資料1550份。開展宣傳工作過程中,我局切實將開展飲食用藥安全科普知識宣傳作爲加強食品藥品監管的重要舉措,作爲營造我縣食品藥品安全良好氛圍的重要內容,緊密結合實際,抓好落實,注重實效,注意調動社會各方參與的積極性,發揮各經營單位的積極性和新聞媒體的導向作用,共創幸福和諧美麗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局將繼續把食品藥品科普宣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提高認識,加力搞好各項宣傳工作,爲廣大羣衆的飲食用藥安全保駕護航。

  科普的工作總結4

今年,我縣按省、市關於舉辦“科技之春”科普活動的通知精神,結合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圍繞縣域經濟發展和提高全民科技素質,精心部署,周密安排,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

  一、提高認識,加強科普宣傳活動組織領導

爲了加強對科普宣傳活動的組織領導,我縣成立了由分管副縣長爲組長,科技局局長、科協主席爲副組長,縣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爲成員的科普宣傳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安排和具體實施。縣科技局作爲“科技之春”科普活動主要責任單位,及時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工作機構,提供經費保障,以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二、統籌安排,營造科普宣傳活動輿論氛圍

我縣圍繞“創新驅動、引領發展”這一主題,進行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以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爲宗旨,大力推廣科技成果,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全民素質。活動中共出動科技人員1000餘人次,發放科技圖書、資料5萬餘份(冊),展銷大宗糧油優良品種、中藥材、乾果苗、特色農副土特產品等70餘種,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82期,參訓人員達6000餘人次,義診病人1500餘人,參加科技創新大賽活動青少年達1.8萬人,在全縣掀起了科普宣傳活動熱潮。

  三、精心組織,確保科普宣傳活動取得實效

一是繼續在縣電視臺開辦《紅土地》科普專欄,傳播農經信息、實用技術,報道致富典型、特色產業發展電視節目12期,深受全縣老百姓歡迎。二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縣、鄉、村三級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及時準確地把技術、信息傳遞給農戶,架起了聯接企業和農民與市場的“互動橋”。三是充分發揮農業科技“110”作用,接受科技諮詢120餘人次,實現了“農業與科技”、“專家與農戶”的對接,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四是按農事季節編印《農村科技信息指南》、《科普小常識》、《實用技術》等資料發放到農村,指導農業生產和產業發展。五是邀請縣內各行業專家深入銀木耳種植基地、茶葉生產基地、天麻栽培基地進行技術指導服務,讓企業和農戶掌握新技術、新方法。六是組織相關業務人員深入企業就項目申報、實施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進行業務指導,提高了企業科技項目的管理水平和知識產權意識。七是組織科技小分隊走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宣講惠農政策,發放科普資料,切實解決了農民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八是協同衛生、計生部門深入鄉鎮開展送健康惠民活動,發放各類衛生資料5000餘份,免費發放藥品30餘種,義務就診1500餘人次。

通過開展“科技之春”科普月活動,全縣掀起了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信科學的熱潮,全民的科普素養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科普的工作總結5

我鎮20xx年文化工作,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縣文化廣電局大力支持下,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結合本鎮實際,大力發展公共文化,豐富羣衆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鎮羣衆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全鎮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全鎮文化工作,領導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並且成立了以鎮長爲組長,分管副鎮長爲副組長,鎮文化站、學校及村兩委負責人爲成員的領導小組,全力抓好全鎮文化工作,落實了活動經費,保證了文化活動正常開展。

  二、夯實基礎,加強文化陣地建設

1、加強幹部業務知識培訓。不斷充實文化幹部業務知識,通過學習,改造思想,增強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信念,更好地投入到文化工作中去,服務廣大羣衆。

2、組織羣衆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每年春節開展以村主辦,鎮文化站協辦,各村參加的春節文藝體育運動會,併成立了籌委會,組織,協調運動會各項工作。一共組織了4個小組共34名工作人員,分別是競賽組、會務組、後勤組和安全保衛組,各小組各司其職、分頭落實。競賽組從籌委會召開會議後就開始着手運動會競賽規程和秩序冊的編寫、打印、分發,多次召開裁判員會議;會務組組織成立彩旗隊、秧歌隊,通過統一安排、集中訓練,爲開幕式隆重舉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後勤組根據我鎮實際情況,購置獎品包括水壺、不鏽鋼盆子、筆記本等,還提前落實大會所需的飲水及所需物資的採購、製作等,同時負責攝像、音響的佈置調試等。各村、組根據鎮政府要求開展了大量宣傳工作,特別是開幕式的彩排、賽前的組織發動等,各項細緻的準備工作成爲本屆運動會成功的前奏,並有村、樑家河村、東淮村3個村的業餘文藝隊表演了文藝節目,爲運動會增添了氣氛,受到了廣大羣衆好評。

3、積極組織村、樑家河村文藝隊參加了XX縣首屆廣場舞比賽,榮獲“優勝獎”。

  三、加強家書屋管理服務工作

我鎮始終把農家書屋建設放在文化工作的首位,全鎮5個村農家書屋都確定了管理員,並對其進行業務培訓。各村管理員每天按時開放農家書屋,每週不少於40小時,方便羣衆借書。同時結合搞好文化器材的管理和使用,協助本村搞好文藝活動。鎮文化站全年免費向羣衆開放達280天,借閱圖書320餘冊,從而使羣衆在家門口享受到獲得知識的便利。

  四、認真做好廣播電視工作

今年主要是對戶戶通廣播電視管理和維護,全年維護戶戶通50餘臺,解決無法收看電視節目20戶,同時加強了電影放映管理和登記工作。

  五、存在問題

1、羣衆文化藝術人才缺乏。

2、文化活動經費不足,無文化專幹。

3、文藝節目單調,數量較少,農村傳統文藝節目少。

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黨的文藝方針,切實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發展農村文化藝術,繼續抓好文化建設,推動全鎮文化工作的開展,讓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讓人民文藝紮根人民,豐富羣衆文化生活,爲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鄉村而奮鬥。

  科普的工作總結6

20xx年雨城區科普日活動,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爲主題,嚴格按照市科協的總體要求,結合雨城區實際,精心組織,在全區進一步掀起了全國科普日活動的熱潮,凝聚和動員全區廣大人民羣衆和社會各方的力量,營造了良好的科普活動和宣傳氛圍,現對我區開展的系列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行動迅速,思想統一

今年的科普日活動。雨城區科協嚴格按照市科協要求,迅速召開了專題會議,充分認識到科普日活動的重要性,專題研究科普日活動方案,組織科普成員單位召開會議,對活動作了細緻的安排部署,明確了各自職責,統一了思想,確保了整個科普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二、主題鮮明,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9月19日上午,由區科協牽頭,23家成員單位參加雨城科普日大型科技宣傳活動在草壩移民廣場舉行。這次活動得到了區科技局、農業局、發改局、計生局、衛生局、工會、紅十字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全國科普日”活動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的主題,結合我區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和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的實際,面向青少年、農民、城鎮勞動人口、外出務工人員等重點人羣,面向我區產業發展特色和發展項目,開展針對性科普主題廣場活動。活動現場發放科技圖書1000多冊,科普資料3000份,科普掛圖500張。參加科普活動的羣衆達5000多人次,現場技術諮詢100多人次。本次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參與率高,向觀衆充分展示和宣傳了節約能源、珍惜資源、重視環保、保障健康的科學知識,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9月20日上午,雨城區科協邀請市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專家趙鬆梅在我去東城街道育才路社區爲中老年居民開展了社區健康知識科普講座。講座現場通過多媒體展示,對中老年易患的風溼和類風溼病進行了生動的講解,讓社區中老年人對易患病的防制有了正確的認識,對風溼骨病的日常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有了初步的瞭解。科普講座採取了互動和答疑形式,到會聽講者興趣濃厚,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同時,專家還進行了義診活動。此次講座,共有100餘人參加聽講,義診近20人次。通過講座培訓不僅普及了居民的醫療衛生知識,還有助於社區居民尤其中老年人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受到居民羣衆的一致好評。活動期間,區科協會同相關部門對歷年的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項目進行了回訪。尤其對我鎮草壩種養殖協會科普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瞭解,並提出了今後協會及協會科普工作的具體意見和要求。同時,區科協對各鄉鎮科協、相關單位開展活動情況進行了指導。區電視臺對有關科普活動內容的進行了宣傳報道,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三、工作紮實,成效顯著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23家科普成員單位積極組織參與,爲開展好全國科普日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工作獻計獻策。此次活動成員單位共組建了60多人的宣傳隊伍,參加科技專家、科技人員達30多人;參加活動的羣衆市居民達5000多人次。宣傳範圍廣,影響面大。

2、搭建科普平臺,整合了科普資源

區科協系統、成員單位要充分整合了各方的科普資源,充分利用區電視臺“科普大篷車”欄目、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活動站、科普活動室等科普資源,舉辦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發揮社會科普資源效益。

3、科普活動開展取得實效,深受羣衆歡迎

科普日活動從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出發,通過一張張科普掛圖、一份份科普宣傳資料、一本本科普宣傳小冊了,一次次諮詢、解答的服務活動,向廣大羣衆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使科學方法紮根於羣衆中,不斷增強了公衆的科學意識,對提高我區民衆科學文化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

  科普的工作總結7

平泉縣xx中學是燕山深處的一所農村初級中學。學校始建於1956年,有着50多年的辦學歷史。半個多世紀來,學校歷屆領導、教師勵精圖治、嘔心瀝血,使得一個原本薄弱的農村學校傲然崛起,成爲塞上教育的一顆璀璨明珠,不斷聚焦着世人的目光。xx年完成校區合併,校址由原校址遷到xx村。學校現有38個教學班,2363名學生,170名教職工。學校先後獲得“全國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河北省文明單位”、“河北省國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河北省優秀業餘少年軍校”、“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河北省依法辦學示範校”、“中華傳統美德百佳示範校”、“十二五中華美德,民族精神實驗基地”、“河北省優秀少年軍校”、“承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創建工作先進單位”、“承德市國防教育樣板單位”等40多項榮譽稱號。

學校十分重視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積極響應省、市提出的“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要求,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全面動員,人人蔘與,以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爲契機,開展了一系列“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實踐活動,把防震常識、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求生技能、應急設施、工程防震等普及到廣大師生中,宣傳工作的紮實開展爲應急工作打下了堅實的輿論和思想基礎,師生應急意識得到極大提高。

現將我們的主要做法彙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創建工作認識

1、明確分工,密切配合。爲了確保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開展,更好的起到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我校防震減災工作在上級領導下組織實施,成立了“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成員由學校班子人員組成,政教處、總務處主任爲防震減災辦公室主要成員,主要負責防震減災具體事務,校長室爲指揮部。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格局。

2、師資隊伍:各班主任作爲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教育輔導員,每學期要求做到“四個一”即:召開一次防震減災主題班會,出版一期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板報,舉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練,觀看一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影片,爲我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3、學科滲透:學校教導處每學期的教學常規中明確要求各學科教師必須將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與學科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學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學資料,加強地震科普與學科知識的滲透,找準切入點,拓寬學生防震減災科普知識,保證學生對防震減災的認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由於分工責任明確,工作力度大,加強了對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組織領導,提高了學校師生對防震減災教育意義的認識,激發了師生積極參與防震減災科普示範校創建工作的積極性,也有力提高了師生對防震減災的認識,深刻認識到防震減災事業是一項特殊的社會公益事業,關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學生生命安全意識

我校在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活動中,緊密圍繞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開展了以防震減災爲主題,以災害防禦科普知識教育爲主線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動,增強師生的防災抗災意識和自覺性,提高災害防禦和自救互救能力。

1、開展防震減災知識科普教育。學校推薦xx、xx兩位老師爲專職科普教師,具體負責本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由各班班主任爲本班兼職科普教師,具體落實開展班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學期初將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確定防震減災知識作爲專題教育的內容,制定教學計劃,安排兼職科普教師定時、定點、定內容,有條不紊的開展地震知識教學實踐活動。

2、成立“防震減災”科普興趣小組。爲了增強廣大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覺性,提高地震災害防禦和自救互救能力,促進“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學校成立“防震減災”科普興趣小組,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活動。

3、設立防震減災知識科普場所。爲了促進創建活動正常、持續、有效地進行,我校還設立相對固定的防震減災科普場所;平時還經常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向學生進行大型的地震知識宣講。設有防震減災知識科普宣傳欄,還結合黑板報、校刊等陣地,定期及時更換宣傳內容。學校備有防震減災活動指導用書及科普資料,配備了防震減災科普展板、科普圖書以及光盤等,數量充足,能夠滿足師生們瞭解地震科普知識的需求。

4、聘請專家作講座。我校特別邀請縣地震局的專家專程來校舉辦防震減災專題講座,通過豐富的圖片資料向學生講解了地震形成、海嘯的形成、防震抗災的方法等知識,學生在專家的深入淺出的講解中,生動了解地震相關知識,深刻認識防震減災的`重要意義。

5、組織學生觀看系列防震減災錄像。學生通過錄像資料一方面瞭解了地震小知識,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識等,拓寬了知識面,激發了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另一方面看到了地震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使學生在歷史事實面前認識到防禦自然災害必要性和重要性,從小就樹立防災減災的意識。

  三、凸現內引外聯,推進工作長效發展

我校還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校園網站等公用媒體向社會宣傳,增強廣大師生、社區羣衆自覺識別地震謠傳,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我們發動學生自願擔任義務宣傳員,組織了社區防震減災宣傳實踐活動,號召學生與家長共同學習防震減災知識,共同編制防震減災手抄本,以帶動周邊社區居民提高防震減災意識,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建設順利進行,並取得了一定效應。

目前,科普教育活動正在我校蓬勃開展,通過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普及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探索中學防震減災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強了學生防震減災意識和自覺性,提高學生地震災害防禦和自救互救能力,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良好校風的形成。

回顧一年多的創建活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科普活動形式以傳統型爲主,創新型活動較少;組織發動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科普活動的力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大型活動的組織開展的實效性值得繼續研究;社會化社區科普平臺有待進一步擴大。我們深知這項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我們將不斷努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工作做得更實更細,將防震減災工作引向深入,促進我校防震減災科普工作躍上新臺階!

  科普的工作總結8

爲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推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科普工作的有效手段,全面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和《少數民族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我校應國家民委和中國科協聯合依託建立“少數民族大學生雙語科普宣傳隊”,開展了雙語科普工作,現將創建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我校於開學之初,即九月份就積極圍繞組建“少數民族大學生雙語科普宣傳隊”着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考慮到民族高校是少數民族人才高度。中地區,故決定充分發揮和利用我校充足的優秀學生和專家資源,在我校校團委老師的帶領下,通過學生會組織日常校園文化活動、社團組織、社會實踐三下鄉、教學實習、志願者服務等一系列活動,積極調動學生學習雙語,爲少數民族地區服務的積極性,在我校掀起了一陣“雙語科普”熱潮。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1、我校着手成立了少數民族大學生雙語科普社團,邀請我校知名教授及語言學家xx任社團顧問,並聯合xx市阿語培訓學校,舉辦每週一期的少數民族語言學習活動,多次舉辦了以“少數民族民俗及地方特色”爲主題的少數民族語言演講比賽及徵文大賽,此項活動不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熟練掌握少數民族語言的雙語學生,而且加強了各民族同學之間的相互瞭解,消除了民族間的隔閡,併爲進行少數民族大學生科普宣傳隊培養了豐富的學生資源。在20xx年烏魯木齊“七五”事件發生後,我校的學生都能夠站在民族團結的立場上,明辨大是大非,積極配合所在學院做好新疆學生的思想開導工作。此外,我校還通過廣播站、校報等信息傳播途徑,定期播出“名族科普之聲”節目,向全體師生介紹少數民族科普宣傳的意義及重要性,讓更多的人們關注及投身於少數民族科普的工作中去。

2、我校團委及學生會定期舉行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民族科普之窗”校園科普文化活動。由於語言溝通及普通話普及問題,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的科技水平往往較爲落後。通過舉辦“民族科普之窗”活動,及定期在主樓及餐廳等人數。中地門前陸續設置展板100多塊,部分爲雙語展板,展示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活及文化面貌,讓同學瞭解少數民地區的科普現狀,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智慧爲少數民族地區科普事業的發展奉獻一份力量。

3、我校少數民族大學生雙語科普隊的志願者們充分利用寧夏的回族節日開齋節及古爾邦節,深入社會,在回族羣衆中間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貼近回族羣衆生產生活、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實用性、操作性較強的科普宣傳活動。科普宣傳的內容,着重以提高回族地區青少年和農民獲取科技知識和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發展生產、保護環境、改善生活質量的能力,提高廣大農民反對愚昧迷信、革除陳規陋習爲重點,努力使民族地區青少年和農民的科學素質有明顯的提高。

4、我校少數民族大學生雙語科普宣傳隊通過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積極有效地爲少數民族地區的科普事業做出了貢獻。

20xx年十月份,我校少數民族雙語科普宣傳隊在團委xx老師的帶領下,深入寧夏回族貧困地區xx縣展開調研活動,科普隊同學分別深入各個鄉鎮基層,以村爲單位進行走訪,調查,與當地村民展開交流、溝通,收。了不少第一手材料,回校後大家在一起交流心得、切磋經驗,根據民族地區的特點,商量出切實有效的科普宣傳政策,並在校內報刊和雜誌上發表了一系列相關文章。此次活動,使同學們明確了民族地區科普的重點對象和重點工作。

此後,他們和xx縣組成了科普宣傳互助小組,通過定期邀請xx縣中小學生走進xxxxxx大學,參觀實驗室等常規科普宣傳活動,開闊了他們的眼界,豐富了他們的科學文化知識。青少年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未來,通過對他們進行輻射教育,提高了農村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運用新技術、健康成長、科學生活的能力,爲少數民族地區的科普工作做了長久的打算。

20xx年暑假,我校團委幾位老師放棄了假期,帶領科普宣傳隊同學再次深入寧夏貧困地區xx縣,開展了爲期兩個月的科普宣傳志願者工作,此次活動,活得了當地羣衆的一致好評。

首先,他們在xx縣建立少數民族科普宣傳小分隊,充分。合資源,搭建社科服務平臺,開發運用社會科技、科普資源,爲民族地區羣衆提供所需科技知識,實用技術和專業培訓,讓他們多渠道瞭解掌握科技信息,運用實用技術,學會經營管理。其中生科院幾位同學運用平時所學知識,深入田間地頭,積極指導xx村羣衆,開展科技幫扶工作,爲他們答疑解惑,並幫助他們在塑料大棚蔬菜的培育和xx的飼養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其次,他們諮詢校內語言及民俗專家,在他們的指導下,組織雙語優秀的同學根據寧夏回族地區特色,爲同心縣羣衆研究開發、創作、編印了適合回族特色的回漢雙語科普宣傳圖書、圖片、掛圖、音像製品、科技文藝作品等科普資料20xx餘份,以改善一方面民族科普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另一方面民族地區科普資料又嚴重短缺,科普宣傳形式單一等,不能滿足社會公衆科技知識需求的現狀。

此外,他們成立了雙語科普宣傳文藝隊,選舉有一定文藝表演基礎的大學生組建“少數民族大學生雙語科普宣傳文藝隊”。取文藝匯演和雙語科普宣傳相結合的方式,配合xx縣文化局在xx縣開展雙語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增強了大學生對民族地區的瞭解和服務意識,並在同心縣本地的青年團員中培養了一隻科普自願者隊伍,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展科技信息。科普資料。和組織科普知識宣傳,真正發揮生力軍作用;並在科普自願者中選定科普信息宣傳員,建立一支有素的基層科普宣傳員隊伍。建立了大學生與少數民族地區羣衆長期的互動聯繫,爲我校對民族地區的科技幫扶建立穩定的渠道,並探索適用、長效的科普服務模式。此次xx縣社會實踐活動不但鍛鍊了同學們的雙語科普宣傳能力,並且使同學們更深刻地認識和了解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活面貌,也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科技進步。

5、我校少數民族學生佔全校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又因寒暑假時期是學生放假回家的。中時期,故我校充分利用這個時機,引導學生回家在少數民族地區對當地羣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雙語科普文化宣傳工作,並對有特殊成績的同學給與一定的獎勵。20xx學年度我校“道德模範獎”獲得者xx同學,暑假回家期間參加當地“維護民族團結活動”,配合當地公安人員,提供有用線索,併爲公安機關在案件審。過程中進行維語翻譯工作,對抓捕疑犯、偵破案件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工作中的問題及下年度工作的重點

雖然我校的少數民族大學生雙語科普宣傳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是初次舉辦此類活動,沒有現有的經驗模式可以借鑑,一切都處於探索時期,所以工作中也存在着諸多的問題。但只有發現問題並以認真端正的態度解決之,一個。體才能不斷進步。

理論與實際聯繫不足是雙語科普工作的難點。在制訂計劃初期,科普宣傳隊的老師及同學有許多美好的設想,可是由於自身客觀條件的限制,故有許多沒有地方沒有予以落實,這些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有了上一年的經驗及教訓,在今後的工作計劃及實施過程中,我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科普宣傳隊工作會穩步前進。

資源不足及利用不均是我校少數民族大學生雙語科普宣傳隊工作中的又一障礙,由於初次舉辦此次隊伍建設,故在經費預算時較爲保守,但後來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力不從心的局面。在以後的隊伍建設過程中,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資金,以加強隊伍建設。

在下年度的工作中,我們會不斷吸取教訓,在上年度工作的基礎上,穩中有升,着重加強以下幾點:

首先,加強隊伍建設,在團委的帶領下,把我校大學生雙語科普工作隊打造成一個標準且規範的團隊,以切實提高我校少數民族大學生雙語科普工作隊的服務水平。結合我校自身特色和雙語科普工作隊組織機構、工作範圍、人員結構等實際,着力在隊伍建設上下功夫。一是要加緊健全內部各項管理、考評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形成依照制度辦事,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激勵人,培養團隊同學想事、幹事的良好作風,調動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

其次,要結合雙語科普的工作性質,不斷加強同學們的雙語水平及理論、業務、科技知識、政策方針及相關知識,以提高團隊同學學習、領會國家民委教育科技司、中國科協科普部的精神,明確雙語科普試點的工作方針和工作目標,以較爲豐富的科技文化知識和綜合能力參與雙語科普工作。

再次,加強信息網絡建設,建立健全民族地區科普工作網絡體系。重點依託我校網絡資源優勢建立面向全校師生服務民族地區的信息網頁,不斷完善和擴充新網頁,以達到社會宣傳、理論研究、技術培訓等目的,運用網絡信息提升少數民族科普公社的社會影響力。

回顧我校20xx年的雙語科普工作,大家團結努力,勇於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次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和讚揚。並獲得了科普工作先進。體、校級科普扶貧先進。體、農村科普工作先進。體等多個獎項。在我校團委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對民族地區科技幫扶的穩定的渠道,也初步探索出了適用的模式,這是值得我們欣慰的事情。但,以後的道路還很漫長,以後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也是艱鉅且任重而道遠的。然,荀子曾曰: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要我們鍥而不捨,永不放棄,我們一定會將民族地區的科普工作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爲我們的科教興國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做出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