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科教工作計劃集合5篇

科教工作計劃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何不好好地做個工作計劃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工作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教工作計劃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教工作計劃集合5篇

科教工作計劃 篇1

在***衛生局及市政府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醫院黨政班子領導下,在全院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院20xx年科教工作保持了穩中有升的良好發展態勢,在獲得的科研項目數、論文發表數、教學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現總結如下:

一、科研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1、 科研基金取得新的成績

20xx年我院獲科研項目數取得了新的突破,共獲市級科研項目二等獎項,三等獎項,四等獎項。同時,我院科研人員更加重視同企業以及相關協會的合作。

2、科研論文創歷史新高

我院今年已發表論文篇,其中,國家級刊物篇,省級以上刊物 篇,論文質量也較以往有了顯著提高。

3、科研成果及專利

今年院內共組織申報科研項目項,其中 。

二、高水平科研隊伍建設成績顯著

1、學科帶頭人州內外學術地位和影響不斷提高

我院帶頭人在州內外的學術地位和影響獲得進一步提升,目前我院有人擔任省級醫學會分會委員,人擔任州級醫學會分會 。

2、中青年學術骨幹迅速成長

通過我院人才培養計劃, 在今年科研項目申報工作中,共有人獲得科研項目資助,體現了醫院青年人才培養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3、高水平人才引進成效顯著

高水平人才的引進,是迅速提升醫院綜合實力重要手段,也是帶動培養醫院人才體系整體上升的重要方法之一,醫院領導充分認識到了引進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加強自身建設,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爲引進人才做準備,同時依靠中山大學百人計劃的支持,積極自籌經費,爲引進的人才提供經費支持,今年,先後引進浙江省東陽醫院的高級專家人,完善、補充了醫院的人才梯

隊建設,提高了科研實力,學科人才建設步入了良性循環進程。

4、堅持開放式培養方式效果明顯

***第一人民醫院一直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政策,加強和州內外高水平醫學院校及醫療科研機構的合作,爲具有較好發展潛力的中青年人才到省外高水平科研機構學習和進行合作研究創造條件,通過這些年的建設,先後和浙江省東陽醫院、重慶第三軍醫大、湖南湘雅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貴陽醫學院等10多個省內外知名醫院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今年,有名中青年學者出國進行爲期3~12月的進修學習以及科研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績斐然。

三、創建完善良好的科研平臺及管理體系

1、科學規劃科研平臺建設

20xx年初,我院重點學科產科獲院內科研經費資助,寬鬆的的工作條件、研究設備、技術力量得到了顯著改善,爲我院科研平臺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與此同時,醫院通過自籌經費,加強了公共平臺和特色專科實驗室的建設,對包括神經外科、骨外科、心內科、內分泌科、兒科聯合實驗室進行了建設與改造。

根據醫院的中長期發展戰略,在注重建設的同時,醫院也加強了對公共科研平臺的規劃,今年多次組織專家對信息管理平臺進行了科學論證並制定了建設規劃,爲醫院科研平臺建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高水平平臺建設將爲我院承擔市級重點或重大課題提供良好的研究條件和技術支撐。

2、規範臨牀科學研究體系

根據當前臨牀醫學發展的方向與特點,醫院領導認真審視醫院自身情況,參照省內外高水平醫療機構的'臨牀研究經驗,從“加強規範化、科學化管理,建設州內一流臨牀醫療研究中心”的目標出發,成立了“***第一人民醫院科研管理委員會”,制定了“***第一人民醫院科研管理辦法”。 進一步加強了我院臨牀研究的積極性,提高我院的科研水平,規範涉及人類的臨牀醫學科學研究和相關技術的應用,確保臨牀實驗的科學性和安全性,爲醫院產生具有生源影響的臨牀研究成果發揮重要作用。

四、重視學術交流 擴大學術影響力

完善學術交流機制,鼓勵從事科研工作的醫務人員,尤其是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幹參加高水平的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同時鼓勵各學科舉辦高水平的省內外、州內外學術會議。通過學術交流,掌握省內外最新的學術動態和研究方向,促進了醫院的學術發展。截止目前統計:本年度全院臨牀科研人員參加國家級學術會議 人次, 參加省內舉辦的學術會議人次。

五、科研管理

1、項目管理

20xx年,共受理各級、各類項目申請 項,組織院內評審 項。在項目的中期執行情況檢查過程中,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共完成項目項。根據項目執行情況, 完成了對20xx年以前的市級科技項目 項的清理性結題工作。

2、管理建設

加強科研管理的服務職能,實行科研經費使用狀況年度通知制度,使項目負責人根據項目完成情況有效地使用科研經費,避免科研經費浪費和重複購置現象的發生。建立了醫院內部科研信息網絡,實現了科研信息網上發佈,增強管理工作公開化、透明化,提高信息資源共享程度,方便廣大科研人員,工作成效明顯。在加強制度化建設的同時,爲提高管理效率,強化管理的公開、公正、透明,通過挖掘利用已取得的科研業績,指導科研管理工作。

3、科研評價及獎勵

爲提高廣大科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調動研究團隊、各學科的集體力量,醫院根據實際情況,在加強研究平臺上協調保障的基礎上,對各類科研項目給予不同程度的配套支持,對獲得科技成果、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的研究團隊給予獎勵和表彰。同時,醫院也制定相關獎勵細則重視對學科的獎勵與支持,年終,醫院根據各學科一年來取得的科研成績包括論文、成果、專著、專利等進行綜合評分,排出名次並給予獎勵,經過不斷改進,在學科間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氛圍,有力的提升了科研工作的積極性。

在20xx年中,我院的科研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與兄弟單位相比,還有不少的差距。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拓闊我們的國際視野,以國內外先進水平水平爲目標,以臨牀科學問題爲導向,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爲***第一人民醫院的發展和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科教工作計劃 篇2

一、以學科建設爲龍頭,帶動全市醫療衛生學科的發展

根據烏蘭察布市醫療衛生學科實驗室建設方案及評審標準,開展領先學科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評審工作,加大行政督查指導力度,科教科工作計劃。進一步加強領先重點學科、實驗室建設,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鼓勵各醫療衛生單位組織申報自治區級領先重點學科,積極開展學科研究,加強學科帶頭人和學科技術骨幹人才的培養,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與水平,推進科技進步,縮小我市在學科領域上的差距,帶動全市醫學進步與發展。

二、以衛生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爲先導,促進全市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提高

堅持以公共衛生和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爲重點,開展科學研究,加強組織科研立項課題和自治區科技進步獎申報和衛生科技成果登記推薦工作。堅持創新與引進相結合的衛生科技工作方針。加強和提高衛生部關於“加強適宜衛生技術推廣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的落實力度,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要積極引進吸收和推廣應用國內外已經成熟的高新、高難度臨牀診療技術服務項目,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科學合理選擇適宜技術開展推廣工作。要求各單位要開展一項新技術、新項目和適宜技術的推廣工作。市局將選擇兩項先進適宜技術在全市開展推廣工作。推進社區適宜技術的應用和社區科普工作,落實衛生部“適宜技術和衛生科普進社區專項行動計劃”。按照市委宣傳部、科技局和科協的部署,組織市直單位認真落實科技周活動和科普宣傳週大型活動。

三、進一步落實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工作,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

加強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學習貫徹落實和制度建設,根據衛生局下發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監督檢查表和督導意見進一步建立完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及責任追究制,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人體健康有關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和試驗活動備案管理辦法,完成實驗室試驗活動備案申請材料和現場初審驗查工作,以保證我是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實驗室、檢驗科能夠依法規範開展工作,工作計劃《科教科工作計劃》。加大對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督導監管工作和對病原微生物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

四、以農村牧區和城市社區爲重點,強化衛生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認真落實自治區衛生廳、教育廳、財政、人事廳《關於舉辦衛生院在職衛生技術人員醫學大專學歷教育的通知》精神,加強衛生院在職衛生技術人員醫學大專學歷教育學習期間管理,爲農村牧區基層衛生培養骨幹力量,完成培訓任務。

進一步加強和規範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和臨牀培訓基地建設。爲社區全科人才隊伍建設人員培訓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落實20xx年社區衛生人員培訓項目,提高培訓質量,完成社區人員培訓理論與實踐考覈工作,爲成績合格人員頒發培訓合格證書。繼續開展鄉村衛生人員全科醫學培訓。

五、加強高等醫學院校專業設置管理,規範臨牀教學基地管理

推進高等醫學教育的改革發展與管理,加強新增專業設置的管理和評估,根據社會需求調整專業設置。鼓勵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參加成人高等醫學教育,提高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認真落實教育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普通高等醫學院臨牀教學基地管理暫行規定》,進一步促進和規範醫學院校臨牀教學基地的管理,提高我市臨牀教學水平。

六、進一步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推進學術交流工作

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提高項目學科覆蓋率、繼教對象覆蓋率和學分達標率,利用市第二醫院開展遠程繼續醫學教育的有利條件,提高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質量。做好繼續教育學分登記冊和週期驗證工作,配合人事部門搞好年度考覈和職稱評定繼教學分的確認工作。

促進學術交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充分發揮學會的作用,積極開展學術活動,年內籌備召開兩個專科分會學術會議,努力營造一種良好學術氛圍,提高我市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完成有關部門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科教工作計劃 篇3

在局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我處緊緊圍繞省、市工作要求,以智慧交通建設、綠色循環低碳交通城市創建爲抓手,全力推進科技信息化、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質量標準,以及行業教育等工作,現將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況

先後印發了《20xx年南京交通運輸科教工作要點》、《20xx年度市交通科技項目計劃》、《關於進一步強化大氣污染防治促進行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及《<南京市“互聯網+”實施方案(20xx-20xx年)>任務分解》等文件;經市政府批准,印發了《南京市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規劃(20xx-2020年)》(寧政發[20xx]39號);編制《南京市交通運輸科技“十三五”指導意見》、《南京市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召開了成果應用推廣會,編制了《南京交通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指南(20xx版)》。完成科技項目驗收15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項,獲專利6項。重點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服務便民,深化智慧交通建設。落實市政府“互聯網+智慧交通”相關工作要求,收集整理跨部門數據供需清單,協調相關部門數據資源,包括江寧、溧水、高淳公交數據的接入;結合全省公交一卡通工程,同步實施刷卡機具增加客流數據實時採集傳輸功能改造。協同將“南京e交通”整體融入“我的南京”城市智能門戶,落實市政協提案,聯合市信息中心編制“公益性智慧公交導航系統”建設方案,並已將實時公交、公交換乘、公共自行車查詢等部分功能在“我的南京上予以實現。落實江蘇省政企合作模式市級出行信息服務建設要求,實現了基於百度地圖的實時公交信息服務,擴大了受衆人羣。繼續推進“南京智慧交通運輸(綜合運輸管理系統)”建設,並根據建設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召開相關平臺建設協調推進會;推動市區信息化聯動,重點服務高淳、江寧綜合交通運輸系統建設。完成省科技廳、市發改委對“南京智能公交系統(一期)的驗收,並落實項目審計整改意見。配合市經信委,做好全市公共區域WIFI免費覆蓋工作中涉及公交站點、客運場站的建設。協助省交通運輸廳完成第十四屆亞太智能交通論壇的相關保障協調和參展等工作。

(二)持續發展,推進試點交通運輸城市建設。年初組織召開了南京市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就全面推進南京市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城市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動員。制定出臺了《南京市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城市區域性項目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寧交科[20xx]32號),印發了《關於下達首批南京市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城市區域性項目專項補助資金清單的通知》(寧交科[20xx]40號),完成部首批啓動資金的清單制定、公示和撥付工作。加強重點項目的現場督查和協調推進,重點對我市船舶岸電建設投用情況形成工作報告和推動建議,積極爭取環保、經信等部門的工作支持。組織召開了全市綠色循環低碳路面新技術、就地冷再生技術現場推進會,通過技術講座、現場觀摩、部署動員,深入推進冷再生、溫伴瀝青等技術應用。開展季度項目進展情況跟蹤報告,並按時向市政府報送工作推進情況和工作計劃。

(三)深化治理,強化環境管控。完成了相關規劃的配合編制,按時報送大氣污染季度報告和月度報表。配合做好國家、省政府對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現場考覈,完成涉我局職能的臺賬準備。按照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目標任務及市環保責任書要求,積極推進相關目標任務的落實,並按時完成階段性工作情況的上報。組織我市公交、客貨運及水運企業參與省廳20xx年交通運輸能耗調查監測,以及部“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完成了能耗調查監測樣本庫的調整,制定出臺了《南京交通運輸能耗調查監測考覈辦法》,提高能耗數據報送質量。

(四)質量先行,做好行業質量建設。配合市質監局做好“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市”及江蘇省對南京市的年度質量工作考覈,完成交通工程質量建設方面相關材料的準備和上報。組織行業開展質量獎和服務名牌創建工作,南京交通工程公司獲“江蘇省服務業名牌企業”稱號。組織開展省優秀QC成果申報工作, 3項成果獲省廳三等獎,9個小組獲優秀質量管理小組,1人獲質量小組活動卓越領導者獎。開展了“質量月”活動,組織召開了市交通運輸行業QC小組成果發佈交流及培訓會。

(五)素質提升,促進人才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南京交通運輸公共管理專題培訓(八期);組織科技工作分管領導和相關人員參加交通運輸部舉辦的“科技大講堂”學習和市信息中心舉辦的“交通大數據應用”、“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專題培訓;組織參加省廳開展的能耗調查監測培訓,自行舉辦了一期系統綠色循環低碳建設培訓班。協助做好南京交通技師學院掛牌整合後的相關工作。配合省廳政治處開展《公共服務視角下公交車駕駛員隊伍建設機制研究》的實地調研座談,及職業資格鑑定相關工作。推選全國交通技術能手候選人1名併入選。

二、20xx年工作計劃

20xx年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貫徹落實省市各級工作要求,立足科技引領、共享融合、綠色發展的主題,推進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

1、研用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積極申報部省市科技項目,做好項目推進工作;繼續強化科研課題與建設、養護項目相結合,突出集成應用,開展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改造關鍵技術研究、水性環氧技術在瀝青混凝土橋面養護中的應用、生活垃圾焚燒爐渣集料在道路基層中的應用等;開展以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爲主的科技創新評價體系建設,編制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指南,召開成果應用現場會,依託系統內外相關資源,搭建多渠道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交流服務平臺,加強標準化建設,促進成熟、先進、實用的科技成果上升到標準規範層面,促進成果推廣應用。繼續在行業內開展QC小組活動和優秀QC成果發佈活動。

2、加強協作,推動“互聯網+”的交通應用。立足“互聯網+便捷交通”的時代特點和發展要求,以“智慧交通運輸系統”建設爲抓手,依託行業以及市信息中心匯聚的靜、動態交通信息和交通相關專題信息,完善交通數據中心,深化行業應用融合。繼續推進交通運輸部“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範工程”建設,充分挖掘基於實時客流的數據分析應用;拓展“我的南京”交通頻道的功能應用,加強與百度的政企合作,擴大以百度地圖爲核心的交通出行服務和交通大數據應用,落實《城市智能門戶建設實施方案》中涉交通的共建任務和政協提案“公益性智慧公共交通導航系統”的相關工作。繼續協調推進市、區信息化聯動,深化高淳、江寧綜合交通運輸系統建設。

3、綠色發展,深化區域性試點的生態效益。圍繞我市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的要求,抓好重點支撐項目建設,按時序完成相關目標任務。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制定我市貫徹落實意見,推進我市綠色交通發展。繼續協調經信、環保等部門,在船舶使用岸電等重點領域研究切實可行的支持政策和工作措施,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積極申報江蘇省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一般性項目和示範性項目,做好典型選塑,加強示範引領,會同相關處室和單位,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和各層面的宣傳培訓,營造全社會支持綠色交通發展的環境和氛圍。做好能耗調查監測樣本庫調整和監測數據上報,提高能耗數據報送質量。認真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各項要求和目標責任,做好內河水上污染防治、港口污染防治、交通工程施工工地揚塵和噪聲防控等工作,提升全行業環境質量治理水平。

4、準確定位,強化行業教育培訓。落實國家、省、市相關要求,做好系統幹部職工業務技術學習培訓工作。按照省廳統一部署,開展行業職能技能鑑定、職業資格管理相關工作,做好交通技術能手、工作室和名師的創建推優。全力配合交通技師學院開展江蘇省重點技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創建工作,深化校際、校企合作,促進學校發展。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節能減排、科技應用等培訓教育和技術經驗交流,協同推進行業從業人員資格培訓和繼續教育等工作,爲行業素質整體提升和人才培養創造條件。

科教工作計劃 篇4

一、工作思路

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黨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用法治的思維開展工作、用法治的方法解決農業發展中矛盾的問題,緊緊圍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比重,參加農業增產增效;切實抓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爲農業現代化夯實基礎;着力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補助項目條件建設,爲現代農業發展和美好鄉村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500人;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150人;組織全市292名縣鄉基層農技人員開展包村聯戶服務。

三、工作要點

1、大力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照“壓量提質”的原則,根據省市農委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積極調整新型農民培訓工作思路,轉變培訓觀念和方式方法,大力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重點開展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人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訓。培訓方式採取集中授課、現場觀摩與考察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培訓內容上注重加強對現代農業經營理念、農業企業經營管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創業能力、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以及農業新技術等的培訓。

2、紮實做好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工作。按照基層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人數佔在編在崗人數不少於85%的要求,組織開展好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全縣共組織 292名縣鄉農技人員開展包村聯戶服務,每名農技人員聯繫1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或農業企業、10個科技示範戶,每年在聯繫村開展技術培訓3次以上,每月入戶服務不少於1-2次,並通過短信、明白紙爲農民提供更多的服務。加強對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的督導,實行月通報制,每月通過電話抽查,瞭解農技人員入戶服務率和農民滿意度,切實提高農技人員的入戶服務率和農民的滿意度,着力提升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3、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組織全縣農業科技人員在春季田管、夏收夏種、秋收秋種等關鍵季節,開展好送科技下鄉活動。

4、認真做好上級主管部門和委黨組交付的其他各項任務。

科教工作計劃 篇5

新的一年開始了,衛生部新學期的工作也將如火如荼地開展。該學期爲迎接學校本科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衛生部將立足本職工作,努力爲大家營造乾淨優美的學習、生活環境,同時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督促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該學期我們將繼續本着“公平、公平、公開”的原則,爲同學們服務的態度,配合校衛生部,認真負責的完成我們的工作。

以下是衛生部的具體計劃:

1、例行宿舍衛生檢查(每週三有學生會衛生部檢查),並對宿舍檢查情況實行獎懲制度。

a、宿舍檢查範圍包括牀鋪、地面、陽臺、書桌,宿舍文化。 b、不放過任何衛生死角,努力打造良好環境。

c、調動各班衛生幹事協助衛生部工作。

d、學期末根據宿舍衛生檢查成績評定紅旗宿舍並給予獎勵。

2、週一至週五每天早上六點三十組織同學清掃衛生區,並負責全天衛生保持工作。每天早上配合校衛生部做好衛生區檢查工作。

3、定期反饋衛生檢查結果,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各班衛生幹事,便於各班同學們及時改正。

4、舉辦“宿舍安全周”活動,大力宣傳宿舍安全的必要性,杜絕大功率用電器的使用,提升同學們的宿舍安全意識。

5、積極響應學校後勤關於舉辦宿舍文化節活動,大力配合校自管會完成這項工作,確保本科評估期間不出差錯,在宿舍管理上能夠更進一步,爲本科評估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6、增強各班衛生幹事的責任觀念,增加衛生幹事考勤制度,督促衛生幹事能按時完成衛生打掃,按時開會並與衛生幹事探討管理模式。

7、配合校黨委,院團委,積極主動地迎接本科評估工作,完成上級下發的各項任務;加強與校衛生部以及學生會其他部門的溝通、配合,積極認真不推辭。

總之,我們的目標就是在校衛生部的指導和帶領下確保本院同學們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並全力以赴爲校衛生部的工作獻出本部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