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一年級數學下冊家長會發言稿

一年級數學下冊家長會發言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家長會是爲了跟家長彙報學生的學習情況而進行的交流活動,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下冊家長會發言稿,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年級數學下冊家長會發言稿

  一年級數學下冊家長會發言稿篇一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各位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我們的家長會,我是一年級的數學老師——李老師。在此,同時也衷心的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們工作的關心與支持.我想借今天的家長會,從數學學習方面和大家一同交流。

剛剛結束的期中考試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事情,現在我就這次考試向大家做個彙報。一(1)和一(2)一共88名學生參加考試,兩個班的平均分分別是94 ,96.57; 一(1)班優秀率爲86.36% 一(2)優秀率爲90.90%;一(1)班及格率爲100% 一(2)及格率爲100% 。

從試卷情況來看,考查的知識面較廣,(有數數練習、比大小多少、區分幾個和第幾、常見的幾何圖形的分類、10以內數的口算、看圖列算式),類型比較多樣靈活,同時緊扣課本。既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計算的能力,尤其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檢測。

從考試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都還學得不錯,基本知識掌握得還好。對於分數,我個人認爲不要把考試分數看得太重,一年級的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分數更重要。當家長看到不太滿意的分數時,更多的是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應幫助孩子分析其原因,不要一味批評指責,和孩子一起看一看錯在哪裏,爲什麼會做錯,是沒聽懂?還是粗心大意?幫助孩子弄懂題意,再出類似的題加以訓練。

當學習成爲一種習慣,成績好就變成一件很自然的事。學習習慣一旦養成,那將是孩子一生的財富。尤其是一年級,正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下面,我就一些習慣和各位家長交流一下:

1、教育孩子上課認真學習的習慣。

2、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3、養成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的習慣。

4、最基本的一些習慣。比如,正確的坐姿和書寫姿勢,書寫工整,清楚,格式規範,認真讀題審題,這些習慣是最基本的,也是每一個孩子必須具備的。而這些習慣的養成需要你們家長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在此,我想給大家幾點建議:

  1、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1)每天出一點口算題(例如:口算題卡)

(2)口頭和筆頭相結合

  2、重視學生的數學語言的培養

(1)在生活中創造說的機會

(2)裝傻,向孩子請教。例如:問他今天學會了什麼,你發言了嗎?讓孩子說一遍當天的學習內容,同時也達到了鞏固新知的作用。

  3、作業的時效性

練習冊100分闖關每天做一頁,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因爲一年級學生很多字不認識,一般要求家長幫助孩子讀題。

  4、作業檢查

作業是學習的影子。建議每位家長拿出五分鐘的時間來檢查孩子的作業,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也有助於家長及時的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很負責任,可是,有的家長在給孩子簽字的時候連孩子的作業看都沒有看,錯題滿篇的、沒有完成作業的,這些家長居然能在本子上簽字,你們真的爲孩子盡到心了嗎?你不嚴謹的態度給了孩子什麼,你思考過嘛?簽字是有責任的,簽字意味着你對孩子作業的認可,錯題滿篇的、沒有完成的作業是你認可的嗎?你希望學生完成的就是這麼一份作業嗎?孩子的年齡還小、閱歷少,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孩子們心裏想到的只有吃和玩,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學習,您認爲孩子能夠重視嗎?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們對孩子的責任心在哪裏???

爲了孩子的成長,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唯有用心澆灌,默默等待,靜聽花開的聲音!

  一年級數學下冊家長會發言稿篇二

首先感謝各位家長能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這是你們對孩子的愛,也是對我們老師工作的支持和幫助。我們召開這個家長會,主要目的是:通過期中***的成績讓各位家長了解一下這半學期以來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以及共同探討接下來要怎樣讓孩子全面發展,在學習上有更多的收穫。

今天,我具體談幾個方面的事情:

  一、期中檢測分析

本次數學期中***的情況大家早已知曉。我總結一下測試中的失分原因,希望家長們聽了能督促孩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知識掌握不到位。就是我們說的知識掌握的不牢固,而這種情況通常被我們歸納爲粗心大意了對待了。如果他真正理解清楚了,做類似的題目就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是不容易出錯的。所以,我要提醒各位家長在對待學生***、做題時的錯誤不能光以粗心來總結,而應該透過錯題的背後尋找原因,是沒看懂題目還是某個知識點沒掌握好,又或者是這種題型的題目他沒有做過或還存在困難等,否則類似的粗心是永遠也杜絕不了的,相反還會給孩子帶來反思錯誤的一種思維定式——“因爲我粗心了,所以我錯了。”這樣的孩子永遠不會學着去反思自己究竟是哪裏不會,應該如何把這個漏洞補上,他只會一次又一次的用“粗心”來自我原諒。所以錯題的更正和反思是相當重要的。

(2)讀題,審題能力有待加強。因爲剛剛步入校園的孩子識字能力,讀題能力有限,所以此次***是老師讀題,儘管如此,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因爲不理解題意而出錯。那麼我們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會加強對孩子獨立讀題、審題方面的訓練,也希望家長在家裏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還要費心地培養他們讀題,審題的能力,多讓他們說一說爲什麼是這樣?那樣爲什麼不行呢?

以上是我對這次檢測的一些分析。我想要說的是,一次***分數的高低是偶然的,而是家長是否負責任,卻必然地決定了孩子發展的方向。孩子的一視同仁總是相對的。對於教育責任感特別強、能與教師緊密配合的家長,我們老師對您的孩子自然要熱別關注一些——這是很公平的。因爲沒有家庭配合,教師努力全然是做無用功。家長們以爲如果自己孩子的分數低,一定會被老師厭煩,這是家長們的一個認識誤區其實不然,我們更害怕那些不重視孩子學習的家長。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大發雷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班上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而這,恰恰就是班上及格、良好、優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二、關於學生平時表現的情況彙報

上課專心聽老師講,積極開動小腦筋,舉手發言不插嘴,聽其他同學發言的小朋友有:

課堂作業完成認真的小朋友有:

家長從以上唸的學生名字裏不難看出,成績優秀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名單裏。學生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分,聰明,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慾,這些素質,對於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有些孩子。上課不認真,影響周圍的小朋友,我們也煩得很,跟家長溝通,家長卻認爲我們家孩子就是聰明,不聽也都會,每次都能考高分,所以也不管不問。對於那些多動和富於攻擊性的孩子來說,最不幸的是他們自己——天長地久,他們會成爲班裏最不受歡迎的孤獨者。當然,教師會竭盡全力,不讓這種情況發生。作爲家長,對此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的孩子,性格成熟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視,及時扭轉。否則,學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三、後階段的要求

接下來我就結合着學生這兩個月的學習行爲習慣,來談談下階段應該對孩子提出的新要求。

(1)聽課習慣

一年級對課堂常規要求很嚴。要求學生聽課時,必須坐正;回答問題起立時,手必須放在兩邊;別人在回答時,必須停止舉手,管住嘴巴,仔細傾聽;大多數學生都還不錯,問題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孩子身上,這些孩子都很聰明,但是成績提不高,總在中上游水平徘徊,上課總愛撥手,趴着,這樣肯定影響聽課效率,老師總要犧牲上課時間,停下來指正。現在一年級看不出來,因爲有一些知識在幼兒園學過,現在都在吃老本,但是如果不改,到了二年級三年級全是新知識,不聽就會越來越差。習慣的養成不能單靠老師在課堂上進行強調,家長平時在家也要要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好習慣。家長都希望教師多提問自己孩子,唯恐孩子發言表現的機會比別人少。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傾聽——這纔是學會學習的關鍵。學生學會了傾聽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每天一節數學課,短短40分鐘一定要好好把握。上課40分鐘的時間把握不好,回家是用2個小時也補不回來的。一年級孩子比較好動,上課難免要開小差,老師要經常提醒,往往課上沒學會,回家還要補課,更嚴重的是養成了一種不良的上課習慣。所以,孩子回家後,家長可以問問他今天學會了什麼,你發言了嗎?讓孩子說一遍當天的學習內容,同時也達到了鞏固新知的作用。有時家長還可以請孩子出今天學到的題目來考考自己,讓孩子當小老師的過程,也是複習鞏固的過程。

(2)說話習慣

這一塊,我想結合我們班的一些例子,重點講一講我的做法和想法!我從教看圖數數開始,就要求小朋友回答問題要有一句完整的話,因爲在課堂上,反映一個孩子語言能力高低的重要標誌就是——說。你們只有一個孩子,可能比較性不強,但我面對四十幾個孩子,從孩子的回答中,我已經能感受到孩子語言能力上的差異了!

(3)作業習慣

孩子放學回家,先喝喝水,上個廁所,就馬上開始寫作業。儘量爭取寫完了作業再吃飯。飯後就可以跟爸爸媽媽做一些輕鬆的事情,如檢查讀書情況,看看電視,散散步等等。

要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1.培養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這就希望大家的配合,要每天檢查作業的書寫和正確率;從孩子的作業本和練習冊我看的出來,我們班許多家長在這一點做得非常好,一定會簽字,而且作業正確率高,作業本也很整潔。

2.獨立思考的習慣。當孩子在作業中遇到問題時,家長要做一個引導者,鼓勵孩子多讀題,不要直接講解,避免孩子形成依賴性。

3.做完作業認真檢查。爲什麼很多聰明的孩子卻不一定就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呢?主要是孩子沒有良好的檢查習慣。因爲即使是大人也不可能一遍全部做對,更何況是孩子,所以檢查非常重要。要培養學生從小養成按時、認真、細緻、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完成數學作業是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數學能力的重要環節。從現在起,就要讓孩子們懂得按時做作業的意義,注意孩子練習是不是抓緊時間了,是不是認真書寫了,從小建立起學習的責任感,即使是口頭作業也要認真對待,養成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作業態度。其實每天回家作業的量不是很多,主要是鞏固當天學習的知識內容,數學重在理解,弄懂了一個題型,做100道都不怕了,我覺得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理解了,就不用讓孩子多做,若孩子沒有理解,那麼煩請家長在家多督促輔導,因爲一旦沒弄清,孩子做題就會有困難,每天漏掉一點知識,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不喜歡這門課程,到那時想再補可就晚了。現在孩子還小,又不認識字,對他們來說,其實讀書挺困難的,我們做老師和家長的,在這一特殊階段一定要多幫幫孩子,讓他們能平穩地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我常跟他們說:“你把寫好的作業一道一道的讀一遍,在讀的過程中就會檢查出錯誤。”你們在家裏的時候也可以這樣要求孩子先自己檢查,再幫他檢查。如果孩子自己檢查出了錯誤,應該表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