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通用7篇)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那麼關於論語十二章讀後感需要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十二章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通用7篇)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 篇1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 篇2

《論語》是紀錄孔子及其門徒言行的書,其中有很多話都成爲格言流傳於世。今年暑假的兩個月裏,我每天都要和爸爸一起誦讀一則。

在這些對我來說覺得深奧而充滿哲理的語句中,印象最深的是學而篇的第一則。它的內容只有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告訴我們:學習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我覺得孔子的這三句話說出了我們學習、生活中的三種樂趣。第一是學習之樂,上課時,我們在老師的教導下,逐漸掌握了各種知識;下課後,我們又按時去複習、琢磨學習的內容,心裏就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然後還能去完成一道道習題,心情非常的愉快,體會到了學習成功的樂趣。第二是與朋友相處之樂,平時,我們同學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這也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第三是自身之樂。我認爲這是最難得到的一種樂趣,但我覺得平常我們應該努力這樣去做,那就是即使我們周圍的人不瞭解你,不看中你,你心中也能保持穩定的心緒,堅強的承受不公平的遭遇,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樂觀豁達的境界吧!

我反覆吟誦着幾句話,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一代聖人的智慧之花在靜靜地綻放。

讀《論語》樂在其中。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 篇3

學海無涯,人在一生中要學會做很多東西。學做人,是最基本的,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當然是要做一個美好德行的人,像孔子一樣,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我讀了是孔子的《<論語>十二章》,文章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講了孔子謙虛好學的精神;教我們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教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從文章中,我懂得了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德行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了知識、技能之後,時常去複習它,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學習了新的東西之後,我就要時常地去複習、熟悉它,這是一件快樂的事。在沒有學習這句話之前,我從來不重視認真複習,每次上課看到同桌記筆記,我也跟着記,下課後同桌認真複習,把上課的筆記反反覆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也常跟着他一樣學,但每次考試我的成績都不如她,我常常在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如今,學習了孔子的語句,我真正理解了學習,要及時複習所學的知識。

自從真正理解這句話我才知道,原來真正理解了學習,及時複習所學的知識,而且要用心把知識記憶理解好,這樣才能越來越好,當然也不能模仿別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性格品質,讓自己成爲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文中讓我感觸最大的是“曾子日:‘吾日三省吾省,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按時複習了呢?《論語》中告訴我們的永遠是簡單而質樸的道理,孔子要求自己要做一個德行美好的人,必須要每天都幾次反省自己本身的問題:替別人辦的事有沒有辦?替別人辦事有沒有辦好?跟朋友交友:有沒有誠實、平等、友好、關心自己的朋友?在朋友遇到挫折時,有沒有去鼓勵和幫助朋友?在朋友獲得成功時,有沒有真心的替朋友開心?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在一天中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還有學會了什麼。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吵架了,我把自己關在了臥室裏,不吃不喝,放聲大哭。學了《論語》,我發現自己錯了,哭鬧並不能解決問題,反省自己本身的問題纔是最重要的。通過反省你可以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別人錯了,從而反省自身,取長補短,不斷豐富完善自己,讓自己擁有高尚的品德。

《<論語>十二章》多麼讓人受益啊,在這裏教會了我如何學習,如何做人,做一個怎樣的人。我們應該在學習和實踐增長才幹,在與人交往上要心胸豁達,充滿歡樂,不斷完善自我,不斷修養身心,努力成爲一位品質高尚的人。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 篇4

《論語十二章》節選了《論語》中關於做人做事和學習態度與方法的幾段重要內容,目的是希望大家通過應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通過道德修養。如果一定要總結成一、兩個字得話,那就是“學”與“思”,這是其強調的內容!這裏就“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談談看法。溫故而知新是指,能夠通過對已知事物的瞭解和掌握,去認識和判斷新的事物。

能夠溫故而知新,說明這個人是有思想、有方法的,做到了學而思、思而學。“溫故”不是復讀或者複述已經學到的內容,而是對已學知識的思考,同時又在思考中探尋瞭解新的知識,思想認識不斷髮展和提高所以才能“知新”。這樣的人當然也會將自己的思想認識發揚出來,不論是否收徒當老師,都能起到老師的作用。而對於那些能夠做到溫故知新的人,應當將其作爲老師來對待,好好地向他們學習的。當然如果自己能夠做到這點,那麼自己也可以發揮老師的作用。

能夠溫故而知新,說明這個人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方法。而一個有思想、有方法,不斷回顧與思考,能夠將自己的思想認識發揚出來的人,其在品質方面應當不是問題了。因而也就具備了作爲老師的條件。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 篇5

本學期老師組織我們讀《論語》。學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老師一遍遍在課堂上講解所謂何意,我在下面聽得雲裏霧裏,想不通這古人好好的話幹嘛要說成這樣,在我眼裏,古人的經典文章一直是深奧難懂。

課間隨意翻閱書本,不覺被裏面的內容牢牢吸引了,這本書不像我想象的那麼枯燥難懂,論語中的經典話語加上一個個小故事,變得生動形象,從中可以學到很多爲人處世的道理,每當夜晚難以入眠時,我便捧着它細細品味,細讀之中,也讀出了一點點自己的心得.

爲人之道,貴在真誠.自懂事以來就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處世圓滑,左右逢緣;有些人巧舌如簧,善於奉承;有些人耿直憨厚,善良樸實;有些人刻苦兢業,舍已爲公;有些人無爲頹廢,胸無大志.這些類型,我覺得都和自己對不上號,我自己卻是挺喜歡真實,不太會耍弄心機,也不善於推卸任務,也許源於老師對我的教導:做一個真誠的人.真誠是搞好人際關係的良方,與人交往,不虛僞,不矯飾,真誠地面對每一個人,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我想他人也會熱情地接受你.

這本書還一直放在我的牀頭,有些故事我還沒有細細地讀完,不過我想我會擠出時間去細品的,看着書櫃里長年作爲裝飾品的書籍,我很慚愧,沒把書當成自己的朋友,我想我會重新去認識它們,就像《論語》裏說的,爲人之道,貴在真誠。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 篇6

學習了于丹的《論語》心得使我受益匪淺。于丹對《論語》從七個方面進行了拆講與分析。先我就從作爲一名普通的角度就於丹《論語》心得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天地人之道

孔子說:“天人合一”。于丹解釋說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我們作爲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們的和諧是什麼?我想最根本的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我覺得教師很學生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這就是我們學習這本書後,我們應該追求的和諧。

孔子教育學生時態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們作爲一名技校的老師,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紮實的學習功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我們的學生的時候能夠心態平和的教育學生,而且要對我們自己的學生有信心。能夠發自內心的肯定我們的學生。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提到了“怒”和“仁”,並對其進行了解釋。談到“怒”指得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說自己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給別人幹。我們在自己的工作、生活、教學中也許已經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我們怎麼處理的?我在教學工作中有過這樣錯誤的認識我是老師,你是學生。所以我不想幹的事讓你來幹。現在看到這樣的一個“怒”字。我不僅對自己有這種思想而覺得不該。這是沒有正確理解“教師”這個名詞的結果。而“仁”解釋是“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當看到這裏我不敢問自己我對別人做到“仁”了嗎?我只問自己對自己工作、教育的對象做到“仁”了嗎?我真的從心裏關愛我的學生嗎?真的做到了解每一個學生嗎?我認真的審視並認真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爭取在以後的工作中以天地人之道的中和諧的思想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二、心靈之道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一個老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生的思想觀念。于丹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說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而且要用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彌補遺憾。”因此我們在與學生接觸的時候要先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不要把自己不良的情緒傳染給學生。平靜自己煩躁的心情,于丹是這寫到的“當不幸降臨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儘快的過去,這樣你纔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纔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不僅我們有一個好的心態,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傳播出去教育學生在今天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更加重要。要使學生明白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麼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

三、處世之道

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我們如何和自己周圍的人相處呢?如何適應這樣的社會?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是這樣說的:“無論對朋友還是對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最美的境界。”

除了有正確的交際觀點,我們在爲人處世上還要自我做起。在與別人交談或評價他人時要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有資格去評價他人。所以我們在爲人處世上應該時時刻刻要遵循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少說多做,做事要積極,說話要謹慎。在遇到問題和處理問題時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用這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處世心態要約束自己要求自己。並貫穿到教學中去,使學生能從自己的觀念中提前適應社會。無論以後在社會中做什麼工作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政。

四、君子之道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就孔子提出的“君子”談了自己的三點認識,她認爲作爲君子要具備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做一個善良的人,不怨天、不尤人。第二種境界是無恆產而有恆心。第三種境界是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首先是第一種境界,我認爲做一個善良的人不只是“君子”應具有的境界。而且還是我們爲人的根本,做人的標準。可能我們無法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但是于丹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讓我們的有限生命在苛責外在的世界中度過。另外不要只一味的抱怨外界的環境,我們自己的身上也需要這種“苛責”。

論語十二章讀後感 篇7

我國春秋時期,有這樣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創建了儒家學派,周遊列國,廣收門徒,不問出身與家境,提出“仁”的學說,並留下了《春秋》一書,他與弟子的言論被整理爲《論語》,他就是孔子。在語文課本上,我們學到了來自於《論語十二章》,讓我受益匪淺。

這十二則中,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到做人三個方面教育後人。學習要按時複習;被別人誤解而不生氣;積極向他人學習;思考與學習要共存;珍惜時間……這些都是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留給我們的無價財富,每一則都讓我驚歎於先人的智慧,讓我感受到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論語》不僅要讀,更要應用於實際中。每一天老師教授的東西複習過了嗎?思考了嗎?向自己的目標前進了嗎?很多知識總是學過後堆積在腦海裏,每天不斷吸收着新的營養,但是在實際學習生活的面前卻僅僅只是一堆文字,這些知識應該在問題面前能夠及時“跳”出來,進行實際應用,而不只是一堆空洞的文字積累在腦海裏,它們的深層含義以及蘊含的知識道理纔是更重要的。學習要活,活學活用,讓這樣寶貴的精神財富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仁”是孔子創立的學說,也是社會需要的正能量,制止並反對苛政。“仁”包含了一切的美德,僅是一個字也可以折射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個字應該印在腦海中,時時刻刻能夠想起。

《論語十二章》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中華民族漢字背後蘊含着多麼巨大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