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人讀後感(通用23篇)

中國人讀後感(通用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國人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人讀後感(通用23篇)

前一段時間,品讀了林語堂的《中國人》。最想以爲他寫的是中國的昨天,細細體味後,實際上他寫的是今天的中國。而且,他真實地思考着自己的國家,反映人生的愛與悲,他會心地去理解國人的人生態度,而不是無情地去批判社會。我們看到了一個確實已陷入麻煩的中國,但也看出了這個民族有解決這些麻煩的能力,爲西方人提供了一個健康、真實的中國形象。

《中國人》是之前在西方國家很流行的的《吾國吾民》最早全譯本。它是一部有關中國社會、歷史和文化的著作,作者林語堂希望超越國家、民族與語言的隔閡,讓更多的西方人對中國人及其文化有比較客觀、全面的認識。它是有關中國的傑作,全書滲透着中國人的基本精神。美國總統布什曾這樣評論過這本書:“雖然他講的是數十年前中國的精彩,但他的話,即使在今天,對我們每一個美國人都很受用。”著名美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也曾評論:“與所有的偉大著作的誕生一樣,林語堂先生的這部著作不期而出世了。它的筆墨是那麼豪放瑰麗,巍巍乎,煥煥乎,幽默而優美,嚴肅而愉悅。我想,這是一本最真實,最深入,最重要的關於中國的書。尤爲可貴的是,它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國人,一位現代作家,他的根深深地植根於往昔,而燦爛的鮮花則開於今天。”這是一個思想家用心思考的結果,他用一種詩意的語言來剖析殘酷的現實,爲的是替中國尋找更多辨護的理由。

《中國人》講述述了作者眼中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諸如中國人的性格、思維方式、人生追求,婦女問題,政治社會問題,文學藝術,乃至中國人的最佳生活模式。作者語言樸質流暢,閒話家常般的娓娓道來,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而林語堂在自序中聲稱:本書不是爲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西方的愛國者而作,只是爲那些沒有失去自己最高人類價值#39;的人而寫。

他站在中西文化邊緣上,既找到這個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表達了對這種生存延續能力的欣賞;他用一種溫和而簡單的方式闡述了他的體會,他不想去證明真理,而是想讓他的國人去感知真理。美國《星期六文學評論週刊》也請著名評論家伯民撰寫書評。他認爲:“林具有在歐洲、美國等地生活的豐富經歷、這使他能夠以慧眼全方位評論西方的文化習俗。他對西方文化有着豐富的認識和了解。他的筆鋒溫和幽默。該書是以英文寫作、以中國爲題材的最佳力作。作者以一種整體式的筆觸向人們展示了一位文化學者眼中的中國,其方方面面的精細描寫讓人重新認識一個偉大的國家。”它實事求是,不爲真實而羞愧。它寫得美妙,既嚴肅又歡快,對古今中國都能給予正確的理解和評價。

書中寫到“中華民族的生命,好像是在迂緩而安靜地向前蠕動着,這是一種沉着堅定的生活的範型,不是冒險進取的生活的範型;其精神與道德習慣亦相稱而具有和平與消極之特徵。這就是歷史上常間歇地被北方民族所征服的根源。”作者各種對我們這個民族細膩的刻畫還是令我頗有感觸。尤其是那些對中國人劣根性的深度剖析。還有就是林語堂對外國人講中國文化,而對中國人講外國文化,西方人對《中國人》大加讚賞,是因爲他們對中國過於陌生,一切都覺得有趣。那時他們只是認爲中國是完全墮落的"另類",是文明畸形。通過這本書的全面描述,真實地瞭解中國人的各方面,其實這書只是“表達了一下他自己的觀點,是長期痛苦思索、閱讀和反省的結果”,並且“歡迎人們爲我辯護,也隨時準備接受人們對我的批判”。任何經歷了人間滄桑的人都能在茶餘飯後品出些“中國人”的“道”來。

另外,說到對封建思想的毒害,林語堂先生所指出的那種缺乏社會責任感、無集體意識、好安逸、好享受的弊病卻依然存在,而且似乎隨着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而逐漸加重。這明顯也在說着現在的中國。

引用美國一個著名書評家的話:“不管是瞭解古老的或是現在的中國,只要讀一本《中國人》就足夠了。”從林語堂先生字裏行間所蘊含的赤子之心、文人之誠,我相信每個讀者都會有所感觸。

中國人讀後感 篇1

母親,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那麼神聖、親切。人們習慣地把祖國比作偉大的母親,那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我們祖祖輩輩在祖國的懷抱裏生息繁衍,吮吸着偉大母親的乳汁長大。如果有人問我:“你最什麼?”我會驕傲地回答:“我最我的母親——我的祖國。”

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是炎黃孫高尚的美德。打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冊,每一頁無不閃耀着國主義的燦爛光輝。中華民族的國志士,不畏強權壓迫,不懼虎豹豺狼。爲了民族的解放,爲了人民的幸福,爲了國家的獨立和昌盛,他們譜寫了一曲曲響徹雲霄的國主義壯歌。在歷史的長河中,民族英雄,層出不窮;國人物,羣星燦爛。我們的祖先無愧於炎黃的優秀孫。在《我是中國人》這本書中,寫了抗日英雄吉鴻昌將軍,他,不愧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在美國,吉鴻昌要寄東西,在郵寄時,可恥的出賣靈魂的叛徒,讓他自稱是“日本人”,而吉鴻昌堅決不這樣做。他說:“我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還有,他在面對敵人的威脅利誘時,絲毫不妥協。他說:“我們中國人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我們可以犧牲一切,也要去換取抗戰的勝利!”多麼鏗鏘有力、多麼感人肺腑、多麼氣貫長虹的話語啊!他不愧是祖國母親的優秀兒女。

在《我是中國人》這本書中,還記述了另外18個人,他們當中有科學家、藝術家、國華僑、體育健兒,也有一些平凡崗位上的平凡人。

書中還記敘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英雄們。在那炮火連天的戰場上,他們把自己全部的投入戰火與熱血中,用自己的身軀,以至生命,捍衛着祖國的領土,痛擊敵人的侵略。有這樣一位年輕的戰士,爲了勝利,爲了祖國,毅然用自己的身軀滾向了將要爆炸的地雷。《我是中國人》這本書中的19位,不,不,那無數的祖國優秀兒女,他們的國之情,難道不值得我們戴,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難道不值得我們自豪嗎!

當我讀完《我是中國人》這本書,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雖然我們年紀還小,但要從小立大志,從小積累知識。鄧小平爺爺號召我們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四個現代化。我們一定要這樣去做,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時刻準備着,爲建設21世紀的中國,爲實現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奮鬥。

中國人讀後感 篇2

我們中國人的種種陋習,在這本書上寫的是淋漓盡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臺灣著名作家柏楊以“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嚴肅地批判了中國人的“髒、亂、吵、窩裏鬥”、“不成團結”、“死不認錯”等等,指出了我們那改不掉的陋習。想想我們中國幾千年文明跟外國人說,不笑死我們啊!這些陋習已經成了習慣,改也改不掉也成了中國文明史上的一個醜陋的斑點。

我們的經濟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社會治安好……但我們的人民素質卻變得一代不如一代。我們中國的這幾千年的文明結果被這幾種小小的陋習改變了,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我爲我們中國的幾千年“燦爛”文明而“驕傲”。看到這句子話,我的心裏可是恨透了這可惡的陋習。這讓我感到了無比的慚愧,這本書我纔看到一半,我的臉就跟紅蘋果一樣紅了,想想自己以前做了那些“好事”不由的埋怨自己起來,我爲我自己的所做所爲而羞愧而後悔,看看自己以前的陋習可真丟我們中國的臉。

我真爲中國這幾千年來的文明而惋惜和同情,惋惜的是這幾千年來的輝煌文明就要成爲外國人的笑柄了,同情的是幾千年的輝煌文明被這小小的陋習給污染了,誰也無法阻止,除了全國人民共同改掉這陋習戒掉這些陋習,難道陋習這個禍害還要留在自己的身上,難道還要讓這丟我們臉的陋習發揚光大?這光輝文明就象一個被醫院判了死刑的疾病患者等待着病發的來臨,就這幾種小小的陋習就象細菌一樣侵入了我們文明的體內,使這幾千年的文明即將“死去”。

再向外國人提起中國的幾千年的文明,外國人一看,就這結果肯定會想:中國號稱自己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就這樣,還幾千年的文明喲!要是你們有幾千年的文明,那我們國不就有幾萬年的文明禮儀了?

這就是爲什麼父母要讓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好得行爲做風,爲國家增光,爲國家的形象樹立良好的基礎。

中國人讀後感 篇3

平日裏並非愛看書的人,特別是對一些講大道理的書更是懶得翻閱,拜得此書,也實屬偶然。翻開封頁便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我可以坦誠相見,我並不爲我的國家感到慚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煩公之於世,因爲我沒有失去希望。中國比她那些小小的愛國者要偉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們來塗脂抹粉。她會再一次回覆平穩,她一直就是這樣做的。——林語堂”

“我可以把她的麻煩公之於世,因爲我沒有失去希望”,這是林語堂寫《中國人》的最終目的。林語堂把魯迅眼中的“黑暗”看成了“麻煩”,這與其說是他比魯迅更寬容,還不如說這個站在中西文化邊緣上的人,在思考中國時有一個先在的心理基奠,那就是驚訝於中國這個巨大的存在,且被這種巨大的存在力所折服,他不得不冷靜地思考並尋找這個存在的合理性。歷史真實地記錄了這個民族曾屢次被侵犯,而且不少時候是已經被侵犯了的,如元朝與清朝的出現。然而不論怎樣的改變,她依舊還是那個存在,那種個性,那些傳統,那種文化,只是變得越來越大,大到超過了人們心靈所能認知的程度。這種同化一切的超然生存力使林語堂驚歎,正是這種驚歎使他無法成爲魯迅。他既要找到這個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要表達對這種生存延續能力的欣賞;他用一種溫和而簡單的方式闡述了他的體會,他不想去證明真理,而是想讓他的國人去感知真理。他認爲他們能做到這點,因爲這種感知力與那種同化力相比是如此地微小。

中國人有着濃厚的原始情結,但卻又“對幸福總比對進步更感興趣”,這種矛盾如果存在於另外一個智慧不太發達的民族,則會釀成大禍,但中國人卻發明了“禍福相依”哲學,通過改變自我內心認同的“契約”來模糊苦難與幸福的界限,結果,每個中國人都學會了陋巷之中盡堪行樂、黃連樹下也好彈琴這種認地獄爲天堂的生存之道。林語堂把中國人這種不以實踐而以大腦、不以科學而以經學來造福人生的方法稱之爲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並認爲它是違揹人的自然本性的。於是,他似乎找到了中國人惰於革新的根本原因,所以,他不無憂慮地說“中國之患在於有過多的智慧”。這種智慧使這個民族看不清自己,更看不見自己以外的東西。

中國人讀後感 篇4

今天,我們語文第三單元考試。教室裏安靜極了,只聽到同學們寫字時發出沙沙的聲音。在考試卷上有一篇短文《我是中國人》,我便細細地讀了一下。原來文章講述了:作者是一個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平時,作者總是向別人介紹我的祖國,並且在下課時,時常到黑板上寫一些古詩、名家名言、家鄉的風景點……經過的努力,終於在測驗中獲得了連美國人也很少獲得的好成績。

讀完文章,我沉思,中國是一個騰飛在東方的巨龍,又何嘗不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呢?文章的字裏行間中都體現出來了一顆火熱的愛國心。而“我愛你----中國”這幾個字更加體現出了作者的愛國之心。

記憶的旋渦又把我帶近了另一篇文章——《祖國,我終於回來了》:“我是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裏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我應該回到祖國去爲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這一段激昂的文字,讓我體會到了強烈的愛國精神。這兩篇文章的作者的愛國心不都十分強烈嗎?

“來到異國他鄉,思鄉的感情會變得特別強烈。”這不正表現出作者思念祖國,想回到祖國的懷抱。那些做夢都夢到出國的人,眼睛已經被一摞一摞鈔票和美麗豪華的別墅矇蔽了。

我相信,無論何時何地,身在異國他鄉的華人華僑們熱愛祖國的心是不會變!

中國人讀後感 篇5

愛國之心,人皆有之。熱愛祖國是我們最基本的道德規範,《我是中國人》一文講的正是一名留學美國的學生熱愛祖國的故事。文中的小作者在黑板上自豪的寫下“我愛你——中國”幾個大字;在各種測驗中取得好成績而感到揚眉吐氣。這是兩件極爲平凡的小事,但在這平凡之中又突顯出小作者那深深的愛國之心。正如歌中唱到的“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中國是擁有無限潛力的,我們正應該如同小作者一樣,熱愛中國,以它爲榮。

可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如同文中的小作者一樣熱愛祖國呢不,事實並非如此。像賣國求榮的秦會,只求富貴,不顧中國的利益,他們這些人,爲了自己的私利,不惜出賣祖國,當萬人唾罵的“賣國賊”,他們的良心真是被狗吃了。他們如此這般地對待自己的祖國,真是枉做中國人啊!所以,我們決不能像他們一樣,出賣祖國,應以國爲榮,以報效祖國爲自己的責任。

當然,熱愛祖國的人也隨處可見。像劉胡蘭,江姐一樣的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爲祖國做貢獻的各條戰線上的工作者,還有千千萬萬愛國華僑等,他們就如天使一般純潔。即使他們有的只是工人,農民,可他們對祖國的貢獻也不容小視。他們和那些國家領導人一樣,都是不可缺少的。他們一樣愛國,一樣爲國奉獻,一樣值得我們尊敬。因爲愛國是不分強弱貧富的。

我們都忘不了2008年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辦的第29屆奧運會。在奧運會上,奧運健兒奮勇拼搏,摘金奪銀,爲自己的祖國取得莫大的榮譽,這不正是對偉大祖國最真摯的愛嗎?

鄧小平曾經說過:“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着我的祖國和人民。”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愛國,不僅僅是一種本能,更是一種義務,一種光榮。而我們小學生現在最應該做的是把對祖國最真摯的愛投入到日常的學習中,爲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而努力學習,奮力拼搏!

中國人讀後感 篇6

"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卻覺得當中國人很光榮!”這是吉鴻昌反駁郵局人員的話。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並讓吉鴻昌將軍到國外“考察實業”。在美國期間,吉鴻昌被一二連三地遭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刺激:那裏的高級旅館,不僅從不接待中國人,還要羞辱中國人、諷刺中國人。但對日本人卻很恭敬,跟那街頭的狗不分兩樣!

有一次,吉鴻昌去郵局往國寄衣物,可那郵局工作人員竟說不知道‘中國’是什麼地方,還笑着對吉鴻昌說:“只要你說自己是日本人,你就可以受到待遇!”吉鴻昌聽了之後大怒,對於局工作人員怒斥:"你難道真不知道中國這個偉大的國家嗎?哼!你覺得當中國人是一種恥辱,我卻覺得當中國人是一種光榮!”爲了不讓帝國主義歧視中國人,維護民族尊嚴,吉鴻昌拿一塊木牌,用英語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1932年,吉鴻昌回國,率領抗日同盟軍,轉戰長城內外,給日本人一個沉重的打擊。後來,不幸被日本人誘捕,就義前他正氣凜然地寫下一首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讀了這則愛國故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吉鴻昌的愛國情懷,還爲‘我是中國人’而驕傲。生於戰爭時期的吉鴻昌,愛國激情從未停止,生於和平年代的我們,不用遭受到離別親人、被外國人恥罵,此時,我們更應該去‘愛國’,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有好好學習,長大後用我們的知識去建設祖國,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不要讓慘不忍睹的歷史重新上演!

中國人讀後感 篇7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朋友書桌上看到臺灣作家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看到這麼敏感的字眼,心生好奇,便借過來閱讀。

《醜陋的中國人》收錄了柏楊數十篇的文章,這些文章的幾乎都是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誠如“中國人的醜陋,來自我們不知道自己丑陋”這般,作者以“恨鐵不成鋼”的態度,態度鮮明地將傳統文化的種種弊端稱之爲“醬缸文化”,這種“醬缸文化”會讓我們的子孫後輩受到影響,且這種影響可能會持續不斷。難怪馮驥才先生認爲這是一本“令人深省的書”,肯定柏楊先生批評的正是中國人國民性的負面。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譽爲“禮儀之邦”。歷史的車輪向前,儘管她歷經五千年的燦爛文化的薰陶,但很多地方卻仍醜陋不堪,實在有負“禮儀之邦”的美譽。賞一葉而見秋韻,窺石出而知冬至。生活中,往往最是尋常和細微的環節,卻常總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縮影,也往往折射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水平。事實上,近些年來,我們不難在新聞上看到種種形式不同的中國人的“醜陋”,甚至在我們身邊就大量存在!這點,我們不以偏概全,但也不推諉逃避!公共場所的文明和素養,很多細節對中國人的“提醒”總是刺激着我們的神經。是呀,我們必須得承認,相較於很多西方國家,中國人的禮節和禮儀遠不及彼。這種內在素質的外在體現的差距,也絕不是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這些頑疾是一種慢性病,經過長年累月不斷累積,再逐步散落到各個角落。這着實讓我們之中的絕大多數有擔當、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國人倍感慚愧和壓力!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當認真思考,早點覺悟,發現自己的缺點並及時去改進。

寫到這裏,我的心不由得一驚!這讓我想到作品裏的《炫耀小腳》《虛驕之氣》《把羞愧當榮耀》等篇!那位山區老太得意地炫耀自己的小腳的“奕奕神采”令人無奈,那“做好事”儼然已經成爲“多管閒事”的冷漠無情,那絞盡腦汁的“窩裏鬥”……

難道僅僅只是這些?錯了!因此,我輩當自我反思、自我檢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爲“禮儀之邦”正名,用自己的舉動去喚醒那部分麻木的國人,而終於喚醒沉睡的中國大地。(張春福)

中國人讀後感 篇8

最近,我讀了《我是中國人》這本書,其中有一個故事----《在異國他鄉奏起了國歌》深深地感動了我。

故事裏的主人公是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爺爺,他才智過人,到美國學習時,在學術上迅速地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績,碩果累累。他還被一所著名大學聘爲終身教授。終身教授,在美國是爲數不多的,人們稱爲“金飯碗”,有多少人羨慕不已啊!但是,華羅庚爺爺並不稀罕着“金飯碗”,他身在異國,心向着祖國,決心返回故鄉。他在香港發表了一封公開信,信中情深意切地對在海外工作的科學家和留學生說:“爲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爲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爲了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建立我們的工作基礎,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鬥!”多麼慷慨激昂的聲音,多麼感人肺腑的話語,它表達了一個海外遊子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看到這裏,我激動極了,淚水潤溼了我的眼眶。我從心裏敬佩華羅庚爺爺。敬佩他時刻在爲祖國建設而貢獻自己的才學,我明白了,華羅庚之所以能成爲著名的數學家,正是因爲他具有一種爲祖國刻苦鑽研的精神。我也從中懂得了,要想長大爲祖國和人民做出貢獻,就應該像華羅庚爺爺那樣勤奮刻苦努力拼搏。

從前我一見到難題就頭痛,現在卻到處找難題做,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以前我討厭數學,從前我覺得數學枯燥乏味,現在卻感到數學豐富多彩,非常有趣;現在興趣濃厚,越來越喜愛這門功課。不知多少個夜晚,我夢見自己真的成了一名數學家,正在努力地爲祖國爲人民貢獻着自己的一切。

雖然這只是一個夢,但我還是盼望夢中的一切能成爲現實。我要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在通向理想之門的大路上闊步前進,爲祖國的騰飛而奮鬥。

中國人讀後感 篇9

老公給我買了一系列易中天的作品,讀過《品三國》後,我又拿起了《閒話中國人》閱讀,我想知道,做爲廈門大學教授的易中天,是如何品讀中國人的。

我以爲,易中天會寫一本官樣文章的正書,從學術角度把中國人抽象化,理論化,然而,讀着讀着,卻讓我沉迷其中而不捨放手,他用閒話般的語言,嘮家常的方式,風趣幽默地解讀了中國老百姓的飲食,穿衣,單位,家庭,人情,面子……等等這些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內容,輕鬆中切中要害,不讓人感到沉重,讓我讀後感到現實就是那麼回事,誰也迴避不了,誰都明知故犯,都有從衆的心理。

比如,今年國慶長假,不少新人結婚,親朋好友自然要奉上禮金,而遠在外地的親朋,有的因囊中羞澀,不能親自到場,就發明了給新人充話費作爲禮金的方式,既省了錢又保全了面子。平時,我們中國人愛請客吃飯,愛送禮辦事,愛講排場,……這些我們習以爲常又有些麻木的生活方式,行爲習慣,易中天認爲都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我細細品來,也覺得很有道理。

我常常看到一些作家,發表一些評論中國人和外國人文化差異的文章,也常常聽到國內一些人說我們中國人在國外怎樣怎樣,其中有抱怨,有感嘆,有批評,甚至怒其不爭。是啊,我們中國那麼大,人又那麼多,地域文化的不同,人的素質的參差不齊,必然使我們中國人看起來形形色色,千姿百態,也會表現出個別人的醜陋,這是可以理解的,不能一概而論,全盤否定。

我認爲,中國的傳統文化,經過五千年的風雨洗禮,大浪淘沙,沉澱的一定是被我們傳承下來的精華。事實可以證明,遠的不說,就從近兩年來國家發生的大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值得歌頌的民族精神,愛國熱情,和難以想象的凝聚力。從去年的抗震救災,北京奧運,到今年的祖國六十年大慶,我們中國人萬衆一心,齊心協力,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風采。

不知哪個名人說過,中國人表面看似一盤散沙,把他們裝進盤子裏,就抱團了,就有凝聚力了,而這個精美的盤子就是五千年的中國文化,我們要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中國人讀後感 篇10

桌上的檯燈靜靜地亮着,窗外的狂風裹着雨肆意地下着。我的心就像這風和雨一樣久久不能平靜,讓我激動的是一篇《我是中國人》文章。我不禁又細細品味了一番。“我”是一個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我”總是向別人介紹我的祖國,並在下課時,在黑板上寫一些關於中國文化的短文、詩句。在受到地理老師的歧視時,“我”下定決心,終於在大測試中得了美國人也很少得到的“A”。

我讀了這篇文章後,心潮起伏。中國是一個矗立在東方,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這是留學生的自豪,又何嘗不是我華夏兒女共同的驕傲呢?文中字裏行間都洋溢着留學生對祖國的熱愛。當自己受到不公正對待時,更是發奮圖強,最後贏得了包括地理老師在內的所有洋同學的尊敬。

對祖國的愛是一種深沉的愛,當民族英雄鄧世昌所在的軍艦身中數彈,艦體傾斜時,他不顧一切地開着軍艦,向敵艦撞去,拼死一搏;無數個革命烈士爲了民族的事業,爲了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可歌可泣!在那奧運賽場上,奮勇拼搏……

聯想到2008北京奧運火炬在西方一些國家傳遞中,受到一些反華勢力和分子干擾時,特別是我國殘疾人火炬手――金晶在巴黎受到傷害時,我更感到震驚,我爲金晶的勇敢而自豪,同時我又看到了全世界華人大團結,支持奧運那振奮人心的場面,祖國爲有這些好兒女而自豪。

今天,我們祖國雖然有了較快的發展,但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團結起來爲國家多出一份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讓世人刮目相看。

中國人讀後感 篇11

昨天,對《醜陋的中國人》這本書的想法,現在看來真的是有點偏頗,這在於我讀文章不夠深入造成的,當今天我瞭解了柏楊老先生的這一生,再與文章結合起來時,才真正發現了這本書的深意。

柏楊先生生活在臺灣當時一個較爲黑暗的時期,他在這個時期身心受到了摧殘,但無論個人遭際如何,始終不變的是他的民族情懷和世界眼光。他從國際視野考察國民性格,他看到了臺灣以至於中國許多醜陋的地方,這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和諧社會的蜜罐裏的年輕一代所體會不到的。

《醜陋的中國人》不僅是給作家自己的一面鏡子,也是給下一代,給我們這羣生活在蜜罐裏的年輕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教育我們要努力學習,修養身心,改掉以往中國人的缺點,把中國民族美德發揚光大,把自己做好,把祖國建設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強國。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

柏楊先生已經盡到一個作家,一個扒糞者,一個批判者應盡的責任,他把希望寄託在我們這一代身上,他已經用燈光照亮了一條道路,而真正重要的,是我們這一代能不能肩負使命任重道遠。

先生已經遠去,他的精神將燭照我們前行。

中國人自稱中國是禮儀之邦,可事實卻讓我們大跌眼鏡。“髒。亂。吵。窩裏鬥和不能團結等”缺點在中國人的生活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別的國家在表面上不說。但是,人家早已在心裏認可了中國人是醜陋的這一說法。所以,我們一定要證明給別人看,中國人不是醜陋的這一說法。

中國人讀後感 篇12

二十多年前,柏楊先生寫的<<醜陋的中國人>>轟動一時,但這並未引起國人足夠的反思。不久前北京街頭的一幕,在網上引起了激烈的論戰。

一位北京司機駕車違規行駛,一位外國婦女見狀前去阻止。她將自行車橫在街道上,試圖制止司機前行。沒想到,司機知錯不改,反而下車與婦女搏鬥好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男子漢,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樣的人有一個就罷了,可路過的人視而不見,麻木不仁。反正不管我的事,打打這幫洋鬼子,滅滅他們的威風。同志們,現在不是八國聯軍侵華,不需要你那份革命熱情。醜陋的中國人呵,人家是在糾正我們的錯誤,看看我們幹了些什麼?

中國現在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境旅遊成爲一種時尚。當你身處異國,領略美景之餘,看到方方正正的漢字,你有何感想?親切?愛國?錯,錯,錯!!!你看清了字的內容了嗎?請勿亂扔垃圾請勿隨地吐痰。看到這些哪裏來的親切?

人家爲什麼要用漢字?爲什麼專寫給你中國人?就是因爲我們的行爲讓人望而卻步。我們大量進出口貨物的同時,也把中國人的醜陋出口到了別的國家。這不是一個人的事,這是一個民族的素質問題。

最近網上評選中國的標誌,我看也許將中國人的醜陋作爲中國的標誌再合適不過了。

中國人讀後感 篇13

《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一出版就立刻引起了國民的關注。《醜陋的中國人》收錄的是柏楊先生的演講稿,筆風幽默而尖銳。書中所說的關於中國人的種種惡習,多爲日常所見,只是沒有人講、沒有人提、沒有人批評就不當一回事。2000多年來,中國人一直奉行“家醜不可外揚”,對於“有辱國體”的言論必定會屏蔽屏蔽再屏蔽,傳到外國的必定是好東西。然而柏楊先生則在《醜陋的中過人》中對中國人的惡習給予有力的批判,揭了自己的短,希望國人以此爲戒,也爲日後多位作家發表醒世之言奠定基礎。

《醜陋的中國人》之所以會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爲有個同學讀了之後經常說某同學是廣東人的代表,因爲廣東人說話總是很大聲,我覺得好笑之餘也被這本書的真知灼見吸引。柏楊先生說:“中國人是一個受傷很深的民族,沒有培養出讚美和欣賞別人的能力,卻發展成鬥自或阿諛別人的兩極化動物。更由於在醬缸裏醬得太久,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到醬缸的污染,很難跳出醬缸的範疇。”雖然話很難聽,但卻是事實,他是抱着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去寫的,書中的詞幽默諷刺,說的卻不是風涼話,而是希望通過對中國人的種種惡習的批判來警醒將要擔當振興中華之任的年輕一代。

其實,我還閱讀的一本名爲《醜陋的日本人》的書,書中同樣嚴厲的批判了日本文化的日益腐朽。這些書不能只是看過、罵過、笑過就可以置之不理的,而是要作更深層次的精神探討,那就是信仰問題。中國的儒家思想、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蘇聯的共產主義、美國的自由精神、歐洲的拜金主義等等,不論歷史對這些信仰作何評論,無可否認的是這些信仰都帶領了某一民族創造出無可複寫、震撼世界的歷史。中國受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的侵蝕日益嚴重,官員巨賈錢權交易、越權瀆職,商家唯利是圖、罔顧生民,如此種種讓人不寒而慄;即使是平頭百姓也只本着獨善其身的態度生存,對社會責任視而不見,這歸根結底都是缺乏信仰的過錯。誠然,社會主義在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上佔重要地位,卻未能很好的領導人民,現在仍需要通過國家、媒體、文學創作者、學校等等多方面的努力,重新建立起被國人接受和信奉的信仰,引導國家和人民走向更美好的的未來。無論是中國、日本還是其它國家,都總有他們的不足之處,中國人有醜陋的一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正視問題,努力解決。一兩條公益廣告、幾句文明標語、改掉幾個惡習可能改變不了什麼,但是,我相信通過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努力終能寫出一本《美好的中國人》。

中國人讀後感 篇14

暑假中,我讀了《我是中國人》這篇文章,深受感動。

故事大體是這樣的:吉鴻昌去郵局寄東西,而工作人員明知故問,問吉鴻昌是哪國人,吉鴻昌大聲說我是中國人,工作人員卻說地圖上已經沒有中國了。吉鴻昌聽了,很是氣憤,他說:“侮辱我吉鴻昌本人可以,但不可以侮辱我們中華民族。”從此以後,吉鴻昌每次出門都帶上一塊寫着“我是中國人”的大牌子。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良深。

吉鴻昌沒有因爲祖國的貧弱而自卑,大膽的說自己是中國人,這是多麼偉大的愛國精神。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愛國人士:屈原,甘願隨國亡而投江自殺;王昌齡,在外族入侵時寫下了“但使人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詩句;周恩來從小立下“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良好傳統;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屹立的脊樑;這種精神,就是黃繼光、劉胡蘭誓死如歸的精神支柱。不管是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還是李四光的“我是炎黃子孫”,亦或吉鴻昌的“我是中國人”,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一顆顆炙熱的愛國心。

讀了這篇文章,我想到了自己。我們作爲新時代的小學生,能爲祖國做些什麼呢?我想,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小立志爲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只有國家強大了,纔有個人的美好未來。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學習,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的祖國,用中華少年的自豪鑄就中華民族的驕傲。

中國人讀後感 篇15

早晨睜開眼,不捨得離開溫暖的被榻,抓過昨晚遺留下一章的《鬱悶的中國人》來讀,看完後時間剛剛好8點鐘,看着窗外的土地,已泛起一絲絲綠意。春天還是循規循矩的踩着約定來了,半倚在牀頭向遠處眺望,似乎在瞭望春天,又似乎在瞭望清晨。合上書,在腦海裏追憶整本書的內容,想不起來很多細節了,只能回憶出零零星星的片段。

談到了社會壓力,講起來了新一代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心靈的脆弱,分析出了在計劃生育環境下的農家子女也與土地失去了生生息息的聯繫,也如城裏的孩子甚至勝於城市裏的孩子得到了更多的溺愛和嬌寵,這些不屬於城市又不再屬於農村的新生代在城市化邊緣掙扎,極壞的情況下選擇了輕生的不歸路。

談到了愛與愛情的區別。這個章節對我的意義是大的。終於從一個老者的角度屢清了心裏的困惑與猶豫。愛是一瞬間的事情,如驚鴻一瞬,如一見傾心,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好感只需一眼就紮實的奠定。只是愛情比一瞬更久遠了一些,參雜了與時俱進的堅持與伴足,參與了責任、照顧與共同的生活。愛是點,愛情是線。或許跟一生的時光相比,我們的經歷過於短促了一些,在這有限的時光裏,辨不清愛與愛情的比例。愛是一時的緣分,愛情是一世的緣分。既已遇見愛之短緣,更企盼久長不散的長緣。

談到了各種身不由己。樑曉聲說現代社會的國人既被現實鬱悶着,又不得不適應着現實社會的種種規則與潛規則,我知道這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我也在作者自身看見了這種枷鎖。作者的哥哥被託管在精神病院,作爲一個囚禁的靈魂,每天都盼望弟弟將他接回家庭,樑曉聲既已到了不小的年紀,按理是可以從心所欲的完成哥哥的心願,但是他還是要兄長再等兩年,許諾退休後待兄長如何如何。我很慚愧我讀着作家的書,卻同時在質疑着作家的託詞,我不知道退休後是不是真的如他所諾接兄長回家細心相侍,又不知道其兄長等得到那一天否。作家本身在描繪社會的諸多問題,透過其視角給自己的書命名爲鬱悶的中國人,我相信作家本身對這種鬱悶定是有切身之痛的。每個人都眼見着許多不願見的現象,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描述他,但能夠逆不良而行的,恐怕作家本身也難以做到。對於精神病人的遭遇,通過姐姐的描述以及姐姐偶爾負傷的經歷讓我也有很多的瞭解。我知道能真正接這些病人回家的人很少,甚至心甘情願去爲這些弱勢家屬按時交納看管費用都是極難情願的。

大學時有機會會跟隨班主任去老人院和兒童院去看望一些老人和殘障的兒童,跟老人用地野邊的野菜包餃子,給老人表演點節目,熱熱鬧鬧幾個鐘頭後老人又重歸於寂寞,我們不是他們的子女,怎給得了他們最需要的溫存。在兒童院,殘障兒童彎下身子撫摸我鞋子上的蝴蝶結,不能自控的口水滴在我的腳面上,我心疼的給孩子擦去口水,內心問自己,如果這是我的孩子,我能如此不厭其煩的照料他一輩子嗎?恐怕不能的。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又無法時時得到神靈的相助。社會裏的苦,可以看見的人很多,可以寫出讓人共鳴的書與博文的人很多,可是能起作用的博文與書是鮮少的。能救社會的不是語言,不是口號,不是主義,而是良善的行動。

只是這本雜文實在太零散了。或許是書裏的現象在現實裏已親見的'太多了,再讀不覺新鮮,卻更盼望有可以給自己燃起希望之燈的地方。合書後看地裏吐出的新綠,我知道書裏沒給的希望,生活已經給了。儘管春土仍寒,卻阻礙不了幼苗破土的希望。野草重生的繁冗,遮擋不住秋實待結的意望。

我堅信生活會越來越好的,人情會越來越濃的,社會會越來越向善的。

中國人讀後感 篇16

讀了《我是中國人》以後,我我內心無比激動。

故事講的是日本侵佔東北三省以後,爲了使中國人成爲他們的奴隸,不准他們學習中國的文字。有一個小女孩在這種環境下組織團員們一起學習中文,不幸被敵人發現。她被捕之後面對是服從還是跳江兩種選擇時,小女孩果斷的跳入了江心的故事。

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小女孩是多麼的愛國啊!她爲了國家,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許在她眼裏,死亡不算什麼,中華的振興纔是最重要的。小女孩又是多麼的勇敢!她能在日本兵的眼皮底下教其他孩子學習中文,這需要怎樣的勇氣和智慧啊!

面對小女孩的做法,我覺得羞愧萬分。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孩子們吃不飽、穿不暖,還有忍受帝國主義的欺凌,而我們呢?每天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豐衣足食。有些孩子更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又是甚至覺得這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倒退呢?

21世紀的少年,應該是勤奮學習、不怕困難、追求上進、刻苦鑽研的少年;應該是有所建樹,回報社會的少年。讓我們帶着這種堅定的信念努力學習,讓父母、讓社會、讓祖國以我們爲榮吧!

中國人讀後感 篇17

《忐忑的中國人》剛出版的時候,一度銷售很火爆,那天打開噹噹網準備買幾本書,習慣性地瀏覽了一下網頁推薦的書,一下子就瞅到了這本《忐忑的中國人》,沒有過多地去思考,就毫不猶豫地添加到購物車,其實不僅僅是因爲它銷售火爆被推薦,也不僅僅是因爲它是樑曉聲老師的新作,更多的是因爲它的名稱和簡介吸引了我。“人類的歷史上似乎還沒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多於五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一個國家,叫中國人;而在這個國家的國力變得空前強大的二十一世紀的初葉,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農村和城市,不分貧富,不分官民……總而言之,幾乎集體陷入了一個終於崛起後的大國的焦慮、忐忑年代。這種焦慮和忐忑不同於任何動盪年代,包括戰爭年代的焦慮和忐忑——因爲那種年代人心尚有盼頭:動盪總會結束的。這種焦慮和忐忑卻似乎是“太平盛世”光景之中的,人心介於有盼頭與放棄了盼頭的無爲的焦慮與忐忑之中。忐忑,多麼形象地說明了當代人的焦慮和不安。

書收到後,因爲沒那麼多的時間專心靜坐下來讀,隨手房在客廳的茶几上,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飯後便會拿起來翻上幾頁,斷斷續續的終於讀完了,感觸頗多。

首先是使我對作者樑曉聲有了更多的瞭解。讀大學的時候,一個讀中文的朋友就推薦過我看他的作品,但是因爲種種原因,也就讀過那麼幾部,所以還不敢說對之有多深的瞭解,但是通過《忐忑的中國人》,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真誠的而執着的人,爲了文學爲了良知,他奉獻了一切。他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着他所認爲對的東西,他真誠地對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面對社會不公正不陽光現象,他敢於指出、反抗和鬥爭。

其次是使我對於作家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思考。很多人都會覺得,寫作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提起筆來,我們都可以隨手寫上幾篇散文、雜文,或者是小說,但是要真正做一個作家,並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信仰去寫作卻是不容易的。一個真正的作家,除了需要具備較強的文字駕馭能力之外,還要時刻保持思考的頭腦,且思想必須要有深度,這就要求豐富知識的積澱和經驗的積累。此外,作家還需要一顆執着、勇敢的心,要敢於正視現實社會存在的種種問題,敢於直面一切黑暗,還要勇敢地去揭露和抨擊,並最終按照自己的活法活下來。

此外,它引發了我們對社會上的很多現實問題的思考。焦慮一直是人類文化要解決的精神問題。神話“西西弗”就隱喻了這種生命衝突的永恆性。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代表人物榮格說,二十世紀中葉以後,人類會“造成了許多潛在的焦慮”。我們在海明威、艾略特等著名作家的的文學作品中,也隨處看得見那種對人生、世界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彷徨和焦慮,生命的焦慮感已是一種普遍性的時代心情。焦慮,已然是我們人類常見的一種心理情緒、精神狀態,也是人類的文學常常表現的一個文學母題。

在《忐忑的中國人》中,作者描寫的當下我們面臨的生存狀態,向我們闡釋的仍是人類普遍的焦慮和不安。在書中,他分析了當下中國人的生活現狀以及普遍焦慮的社會現狀,其中“鬱悶”、“忐忑”、“彷徨”、“不安”等成爲很多人的心理態勢,使現如今的很多中國人出現種種自我分裂和心靈危機,造成國人普遍精神貧困現象,即“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農村和城市,不分貧富,不分官民,總而言之集體陷入了一個終於崛起後的大國的焦慮、忐忑年代”。因此,作者呼籲頂層設計改革,並希望從“中國文化”的深層次緣由中尋找答案,來找到這種拯救之途,通過個人問題、社會問題的解答,解決我們內心的衝突。對於這一點,我們只能期待着作者能夠在日後的作品中繼續深入地爲我們解析。

中國人讀後感 篇18

暑假中,我再次閱讀了《語文》書中“我是中國人”的着篇課文,併爲吉鴻昌的民族自尊心而深深地感動着。

這篇課文講的是,“九。一八”事變後,吉鴻昌在被迫出國考察途中,他不顧外國人的歧視,而表現出了一種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那個年代裏,我們中國人被外國人叫做“東亞病夫”,被人認爲是一個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只能由外國人來統治。而中國也有一些人,倒向了外國帝國主義,當了漢奸、賣國賊。這時,吉鴻昌不僅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而且在外國人面前公開表示自己是中國人,這反映出他作爲中國人的驕傲和中國人的骨氣。

我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決不應該自己看不起自己。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麼怎能叫別人看起自己呢?世界上的國家雖然有強有弱,但是隻要自己能奮發圖強,那末再弱小的民族也會自強、自立起來。難道今天的中國不就是最好的說明嗎?

所以,我們要學習吉鴻昌的精神,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在任何時候都要自尊、自信、自強、自立,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更強大。

中國人讀後感 篇19

中國人的醜陋,如同阿Q精神一樣,基本上是每個中國人都具有的心理特徵。就像我們的臉一樣,具有中國特色。

二十年前的書放到現在來寫讀後感,固然有些過時,畢竟滄海桑田,畢竟物是人非,書中的很多言論已經不適合當今社會現狀,但是,還有很多東西沒有改變,畢竟是民族劣根性,畢竟是幾千年遺留下來的“光榮傳統”,不是說改就能改的。更何況,在這二十年中,又有許多新的陋習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所以,對於21世紀的中國人,《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中國人之所以醜陋,我認爲其根本原因就是太虛僞,太愛面子,以至於幾千年來都沒有勇氣去面對自身的病症,哪怕有向癌症發展的趨勢,卻依然蒙着眼睛自詡爲“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盡一切可能與手段來掩飾自身的缺陷——你說中國有缺點,是因爲你生活的環境不如中國,你嫉妒罷了;或者是你擔心中國崛起了會吞了你們那可憐的小國,所以想在此之前盡一切辦法來打擊我們龍的傳人的信心而已。

什麼宇航員只能看見長城,什麼中華民族是和猶太人並列的世界上最聰明的兩個民族,說實話我聽了真的覺得臉紅。拿這些子虛烏有的東西來自我陶醉,讓自己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使得自己在自己的世界成爲強者。

很多中國人都聽過這麼一個笑話,一對父子在坐公交車,坐了一會孩子悄悄的對他父親說:“爸爸,有人偷錢包。”這位父親急忙小心示意孩子不要說話,就當作什麼都沒有看見。等到下了車,父親突然發現錢包沒了,就責備孩子不注意幫自己看好錢包,可是孩子卻說:“爸爸,我剛纔給你說有人偷錢包,你不是不讓我說話麼,那個人偷的就是你的錢包啊!”真是對中國教育制度的絕妙諷刺啊。

在中國,家長從小就教育孩子“見了壞人一定要躲”的理論,致使現在街上小偷技術含量越來越低,因爲偷竊的時候,即使被發現也不會有人上前伸張正義,小偷的勝算還是比較大的,更何況大部分受害者還是女性。

在國內,大家都是中國人,不幫忙就算了,因爲畢竟都是“自己人”嘛,沒必要搞得“自相殘殺”麼。那出去了總該團結點了吧,呵呵,那只是個美好的願望罷了。我有一個在英國上學的朋友,她給我說,在英國,她寧願和一個有種族歧視的當地人在一個小組作實驗,也不願和中國人在一個組,因爲那樣至少不用擔心因爲試驗會涉及到自己未知領域而對方卻寧可試驗失敗也不願透露自己的知識這樣的問題。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想在世界立足,好的傳統是必不可少的。德國人殺猶太人是因爲他們太聰明瞭,而日本鬼子侵略中國卻是發現中國好欺負。一個日本人是一條蟲,三個日本人是一條龍;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一條蟲。自私,猜忌,迂腐有着這麼多缺點的民族,怎麼前進?就好像是我們那些公路上跑的經過改裝的小貨車,已經嚴重的超負荷了。要想大步前進,就必須甩掉這些包袱。《醜》就像一面鏡子,直接照到了國人的內心深處,那片最醜陋,最黑暗的地方。柏楊老先生,已經爲我們開好了處方,接下來怎麼做就要看我們自己的了。要想從根本上剷除中國人的陋習,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只有以《醜》爲鑑,時刻審視自己身上是否還有那些醜陋的毛病。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中國人讀後感 篇20

對這個標題,十分注意,醜陋二字顯得格外刺眼!爲什麼我們都不能承認醜陋呢?我只能說只要看過這本書的朋友,都會用兩個字形容--“震撼”!

04年最暢銷的書籍,已經過去了3年,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還依稀地印在腦海中,是柏楊老人家20年前的著作,悲哀的是:20年後才真正在大陸出版,或多或少現在的我也是受了這本書的刺激!那年我沒有在旅行社工作,選擇了在河源做兼職導遊,有時間就幫姐姐看管門市,在看店的時候,無聊透頂,就拿着這本醜陋,每天都看 ,一有空就看,我姐姐說我,別老是沉迷這本書,裏面寫的東西很多很偏激的,擔心我看了之後會變得偏激,的確,現在的我想事情,看事物,做人都比先前偏激了許多!事實上,我也比以前要BT!

自從看了這本書之後,對整個社會的看法,有着360度的轉變!我的姐姐曾經在這本書註釋過:中國人從來不喜歡講真話,愛說謊,因爲在中國 ,沒有言論的自由,以前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也許在外人看來,我身爲一箇中國人,當別人指責我們的不是時,就要維護自己!但現在,我並不是這麼認爲!我始終認爲,別人好的,就要學習!良好的習慣要發揚光大,不好的陋習就要改正,引以爲戒!這並不是說,我看了這本書後,就不愛國,在這裏,我要說明,我是一個十分熱愛自己祖國的公民!我不得不承認,我接受的教育是地道的中國文化,而我必須承認,我比較容易接受外面的文化!

早期,我看到中央電視一則廣告,不知道現在在電腦屏幕前的你是否有看到過,是濮存晰做的一個節目,口號內容是:迎奧運,數新風,講文明!反覆地看這則廣告,我聯想到自己有時候帶客人出去旅遊,看到國內的客人,素質各方面,再結合這本書,真的感慨萬千!現實生活中,的確是這樣,旅遊車上,垃圾成堆!司機的工作負擔又重了,雖說,司機開車之餘,是有義務打掃,清潔車廂內的衛生,但,全車40多位遊客,難度就大多了!開了一天的車,累得夠嗆!還要那麼辛苦仔細的打掃衛生!所以,我是挺支持司機的工作!結果,我終於想到對付遊客的一個方法了,一上車,就強調衛生問題,就是隻要發現誰的座位底下有垃圾雜物,那我們就封這位遊客爲本年度最高榮譽獎:垃圾王的稱號!請大家互相監督!只要這樣說,大夥都自覺了,但最重要附上一句:謝謝大家的配合!去到景點,進景區驗票處,不喜歡排隊,亂七八糟的秩序,看慣了,無言,大聲喊也是無奈!到餐廳,明明在車上講好,10人一桌,是大夥自由組合,結果,還是很多人都找不到坐哪裏,唉!酒店分房,說好,是給 領隊按名字寫好房號,方便大家!偏偏就是有些人,到了酒店大堂,擔心怕分不到好的房給自己,照搶,有房卡照拿!車上,導遊在講解,偏偏有些客人就很不耐煩說,別說了,吵死人了!連最起碼的尊重都得不到,鬱悶!時間觀念問題,出來旅遊的中國客人,大多數人都是沒有時間觀念的,說好集中的時間,結果是等一個人,等了一個小時!還有很多很多自己看不慣的現象,都只能默默地承受!

朋友,明年的北京奧運,是中華民族的大事,也是國際體壇的盛世,我深信,我也有信心,通過明年的奧運,中國的大多數人,會看到自己丑陋的一面,會有很大的轉變,因爲有好壞去進行比較了,很多來自各個國家地區的人,不同的文化涌進中國,讓國民無條件的接納,感受,從而看清楚自己許多不足的地方!從此,中國也真正有更大的進步!朋友,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中國人讀後感 篇21

讀完《醜陋的中國人》一文,讓我覺得中國人確實是醜陋的,看我們的身邊,醜陋無處不在!

憑良心說話,中國人算不上野蠻,比起非洲那些嚴重落後又連年戰亂的國家和民族來說,中國的確是一個“禮儀之邦”!如果中國人都很野蠻的話,這個國家會是個什麼樣子呢?試想一下,沒事兒就來個大混戰,上面河北人跟內蒙古人打成一片,左面西藏人又和新疆人幹上了,再往下一點兒,四川人跟湖南人因爲誰吃辣椒更厲害而意見不統一來了個種族大屠殺……其實這只是打個比方,我認爲,顯而易見,如果中國人都很野蠻的話,那麼中國就不可能統一,至今仍然四分五裂且各自閉關自守,雖背貼背、胸靠胸,卻老死不相往來。

中國人雖然不算野蠻,但是其醜陋程度可以讓世人歎爲觀止!柏楊老先生在這本書中把中國社會形容成一個大醬缸,而那些思想僵化、阻礙社會進步、處處與時代步伐相悖的人被“譽爲”:醬缸蛆。我很贊成這樣的叫法,雖然覺得還有些不過癮,但因爲沒有找到更能出氣的稱呼,就暫且沿用前輩的叫法吧。

《醜陋的中國人》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出版,並形成一股風潮,席捲海峽兩岸、神州大地,稍微有文化的人看過此書後都會相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書中所批判的社會現象和文化傳統,上個世紀80年代我剛剛出生,所以第一次拜讀此書是高中的時候在網上看到了其中最精彩的一篇文章,當時我以爲《醜陋的中國人》只是一篇文章,不過看了之後也深受感悟,便保存下來,時而翻閱一番。雖言詞犀利,但收穫頗豐。事隔幾年以後,某日我閒逛一小書店,猛然看見新近出版的此書,毫不猶豫而買之!說實話我不喜歡那些軟綿綿的一看就知道是所謂的“文人”寫的文章,即使是批判性的,那也就像是身上癢得厲害,卻只是輕輕地撓一撓,小打小鬧,不過癮!

我並不是說文章寫得犀利,語言說得激勵,罵人罵得痛快就好。文章不是藥,而只是處方。醫生開出處方,是針對你的病症的,至於你承不承認你有病,去不去開藥,開了藥吃不吃,吃藥堅不堅持……這些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是頑症難症,醫生開的只是溫補的藥,那麼你吃了也無濟於事,但是如果醫生開的是猛藥很藥,你不吃,不承認自己已併入膏肓,那麼又能怪誰呢?

中國人讀後感 篇22

偶一翻書,讀到一篇《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的詩歌,我大爲感動,深深地被詩歌所表現出的磅礴氣勢和語言魅力所感染。

這首詩激情洋溢地列舉了中華民族取得的輝煌成就,謳歌了華夏史冊的昨天和今天,還預示了中華民族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讀完詩歌,我爲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無比驕傲、自豪。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愛極了我那頭柔順的黑髮;我愛極了黃皮膚、黑眼睛的搭配;我愛極了那方方正正的漢字……我要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疆域遼闊的中國山河壯麗。氣勢磅礴的長城,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濃妝淡抹的杭州西湖,雲霧縹緲的黃山、廬山,波瀾壯闊的長江、黃河……這些名勝古蹟無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朋友。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泱泱大國可謂人才輩出。精忠報國的岳飛,天才統帥毛澤東,航天精英錢學森,德藝雙馨的梅蘭芳……他們無不有着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勤勞、聰明的中國人用自己的雙手打下了一片廣闊的天空。WTO的順利加入,奧運會的申報成功,“神六”的如期返航……這無不顯示着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與世界接軌,迎接新的挑戰!

啊,祖國!我要把對你的滿腔熱愛化作學習的動力,將來我們一定會爲你建起新的大廈,造起新的輪船。願大廈的光芒照亮世界,輪船載着你的光輝歷史飄洋過海!

我愛你,中國!

中國人讀後感 篇23

二十多年前,柏楊先生寫的《《醜陋的中國人》》轟動一時,但這並未引起國人足夠的反思。不久前北京街頭的一幕,在網上引起了激烈的論戰。

一位北京司機駕車違規行駛,一位外國婦女見狀前去阻止。她將自行車橫在街道上,試圖制止司機前行。沒想到,司機知錯不改,反而下車與婦女搏鬥好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男子漢,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樣的人有一個就罷了,可飄過的人視而不見,麻木不仁。反正不管我的事,打打這幫洋鬼子,滅滅他們的威風。同志們,此刻不是八國聯軍侵華,不需要你那份革命熱情。醜陋的中國人呵,人家是在糾正我們的錯誤,看看我們幹了些什麼?

中國此刻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境旅遊成爲一種時尚。當你身處異國,領略美景之餘,看到方方正正的漢字,你有何感想?親切?愛國?錯,錯,錯!你看清了字的資料了嗎?請勿亂扔垃圾請勿隨地吐痰。看到這些哪裏來的親切?

人家爲什麼要用漢字?爲什麼專寫給你中國人?就是因爲我們的行爲讓人望而卻步。我們超多進出口貨物的同時,也把中國人的醜陋出口到了別的國家。這不是一個人的事,這是一個民族的素質問題。

最近網上評選中國的標誌,我看也許將中國人的醜陋作爲中國的標誌再適宜但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