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精選21篇)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精選21篇)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1

經過兩個多星期的艱苦奮鬥,我終於把《胡雪巖》這本書給看完了。過程那叫一個苦啊,想睡覺,又想看書,還險些把眼睛弄近視。不過說真的,這本書真的很好看,不然我怎麼會那麼癡迷呢?

這本書看到一半時,我單純的覺得,胡雪巖是一個好的商人,也是一個好官,他以後的生活會很美好。可是,當我看完最後一頁,合上這本書之後,不覺嘆了一口氣:“唉——胡雪巖富可敵國,錢莊也是佔據半個大清帝國,怎麼就落得這麼慘的下場呢?是他太笨,還是盛宣懷太聰明瞭?不對啊,如果胡雪巖笨,那他是怎麼把錢莊這一產業幹起來的?怎麼爲錢莊討回那欠了好長時間的死賬的?唯一的說法就是,胡雪巖讀書太少,而盛宣懷還比他小二十歲,又讀過書。胡雪巖惹上了這麼一個人,下場只有是鬱鬱而終。

換句話說,如果胡雪巖不去當官的話,如果他遵循祖訓的話,他就不可能落到這個下場。他只有經商的頭腦,但並沒有當官的經驗。官場可比商場要兇狠得多,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一個什麼大官,那麼,下場只有兩個:要麼死,要麼被貶爲庶民,不可再做官。盛宣懷的靠山可是李鴻章,這個馬屁精跟左宗棠是死對頭,在湘軍隊營裏,左宗棠被稱爲“罵王”,李鴻章被稱爲“罵神”。自從他們碰見以後,就從早上一直罵道晚上,罵道別人都上牀睡覺了,他們依舊“興致”不減。所以,以李鴻章的觀點來說,他不喜歡左宗棠,也不喜歡胡雪巖。當盛宣懷傍上了李鴻章這個靠山後,他們就想盡辦法把胡雪巖給除掉。造成了現在的結局。不由得感嘆:官場真的真的太黑暗了。所以,如果是我,我會聽祖訓上說的“讀書可以,幹什麼都行,就是不能當官。”

不過胡雪巖這一生也算是圓滿的,最起碼他有一個知心好友:王有齡。“得一知己,可以無憾”。

杭州城鬧饑荒,又是“倒地屍”,又是“人吃人”,真的很嚇人。在此勸告各位讀者:不要在深夜看這一篇,這一篇跟恐怖小說差不多,深夜看會讓你毛骨悚然,總覺得有人在後面……我可是深受其害啊!!不扯了,言歸正傳。王有齡在杭州城內看到這一幕幕都在他面前上演,城門外太平軍又一層層的包圍,眼看就要進來了,杭州城就要失守了。胡雪巖的十幾艘糧船在城外運不進去,外面急,裏面也急。王有齡知道杭州城氣數已盡,即使有那一萬石糧食,也不會燃起任何的求生慾望。所以,在杭州城破之時,王有齡先是吞金自殺,隨後服毒,未等毒藥見效,聽見杭州城內亂作一團,又立刻懸掛三尺白綾,自縊於巡撫大堂前的桂花書上,享年五十一歲。看到這,我想問:有齡兄,你不累麼?死都不讓自己死安生。

事情追溯到胡雪巖在錢莊當學徒時。胡雪巖在錢莊幹活的時候,有時會看到地上散落着一些銀元,他都會拾起來交給師傅,而師傅收到錢後,只是一句簡單的“謝謝”。久而久之,其他學徒們就會中飽私囊,只有胡雪巖依舊交給師傅,絕不貪污。直到錢莊老闆臨終時才告訴胡雪巖真相。原來,那些錢都是師傅故意散落在地上的,爲的就是看看每個學徒的秉性。毫無疑問,胡雪巖在這個考試中他獲得了滿分。

時間追溯到道光十七年。那時,英國着名發明家庫克和惠斯通發明了世界上第一份有線電報。而把有線電報變成無限的,卻是一個美國的畫家:莫爾斯。而莫爾斯發明了無線電報之後,盛宣懷和胡雪巖的大戰就開始了。

起初,左宗棠和李鴻章都向朝廷申請希望引進這種技術,可慈禧卻堅決不同意。而盛宣懷卻知難而上,瞞着朝廷在李鴻章的管轄範圍內設立了第一條電話線。之後,慈禧就立刻下令在全國推廣,並讓李鴻章去辦理此事。不久之後,盛宣懷和李鴻章就大賺了一筆。這麼豐厚的利潤,自然引起了胡雪巖的關注。他向左宗棠表示願意幹這件事。於是,左宗棠就把南方電信局的差事全部攬下來,讓胡雪巖去辦。對於這種行爲,盛宣懷非常生氣,可是面對胡雪巖這樣的商業巨鱷,他只能“智取”。而智取的辦法,就是那些洋人。中國那時並沒有製作電信材料的廠家,所以胡雪巖只能去洋人那裏購買。盛宣懷跑到洋人那裏,對他們說,只要不把材料賣給胡雪巖,下次買材料時,願意出現在三倍的價格。這樣一來,胡雪巖就不能買到材料了。就在胡雪巖火燒眉毛時,一個德國供應商映入了他的眼簾。在一番“洽談”後,德國人“爽快”地答應了胡雪巖的要求,胡雪巖也就立刻買了下來。可這批材料就是一些假貨,不僅讓胡雪巖賠了很多銀子,還電死了幾名施工的人。最後,朝廷收回了左宗棠承辦電信的權利,並且讓胡雪巖閉門思過。賠償家屬各項資金。這件事情後,胡雪巖和盛宣懷就開始了你爭我奪的大戰。

最後,在盛宣懷的“幫助”下,胡雪巖的所有錢莊全部宣告破產,只剩下“胡慶餘堂”這一個唯一沒有破產的行業。爲了把胡慶餘堂的精神和經營理念傳承下去,胡雪巖把胡慶餘堂轉手給了他的好友文煜,這才讓胡雪巖安下心來。他死後,他的正室夫人螺絲夫人和九姨太阿巧也相繼上吊自殺了。直到1990年,在胡慶餘堂工作了五十多年的老藥工經過兩年的尋找後,纔在今天的杭州上泗鄉找到了他真正的墳墓。這個“紅頂商人”胡雪巖終於落葉歸根了。

在胡雪巖一生的經歷當中,我覺得他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當了一個官,還是個大官。如果他沒有當官的話,他也就不會由一個家產萬貫、富可敵國的富商淪落爲一個身無分文的人。也不會安葬到一個沒有人熟知的地方。胡家的祖訓是對的,當官的真心傷不起,要麼就你死,要麼就我亡,總要有一個被社會拋棄掉。在胡雪巖和盛宣懷的“戰爭”中,胡雪巖因爲書讀的少而輸的一塌糊塗,而對盛宣懷來說,胡雪巖的失敗將是他成功的起點。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2

通過《胡雪巖》看這本書,我對胡雪巖這個歷史人物有了深刻的瞭解。胡雪巖他能夠成功,有很多經歷很值得我們去仿效,去學習。

胡雪巖雖然自幼喪父,但是他母親對他的教育是非常良好的。我們說一個人的家庭教育,決定了他的基本修養。在胡學巖小時候,一次意外的機會,他撿到了一大包的銀子,但是他沒有佔爲己有,而是非常誠實地把銀子交換給了失主。正因爲這樣,他得到了去雜糧行當學徒的機會。俗話說:三歲看大,六歲看老。我們看一個小孩子,他的才幹是看不出來的,但是他的品德是可以看出來的。一個人將來能有多大的成就,能爲社會做多大的貢獻,是和他的才幹成正比,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他的品德一定要好!我覺得一個人的品德基礎如果良好的話,那麼他的一生應該會比較穩固。胡學巖就是因爲他從小就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品德,所以爲他今後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很好基礎。

商人自然把經濟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按小說描寫,胡雪巖的經商奇蹟,得益於中國傳統文化所提倡的和爲貴、和氣生財、和衷共濟的社會文化美德,這倒是個很有新意的切入點。他叱吒商場,重視信譽,一諾千金,爲富且仁,樂善好施,這一切即是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的寬厚處世哲學,協調人際環境,以“仁愛”與“誠信”爲原則,達到人與人的相對和諧。

《胡雪巖》這本書中寫道,胡雪巖在與人交往方面,處處爲對方着想,胸襟寬闊,豁達大度,不計個人小怨。如他年輕時,因爲擅自借用錢莊銀子去資助王有齡,而被錢莊主管解僱。等到王有齡做了官,有了錢來還貸後,胡雪巖並沒有因此而“揚眉吐氣”,來報復錢莊主管解僱自己的一箭之仇,而是寬厚待他。這位錢莊主管後來成爲胡雪巖生意場上的朋友。當在商場上遇到十分棘手的“敵人”時,胡雪巖也是儘量“只拉弓,不放箭”,等“敵人”知難而退後,心裏明白是胡雪巖手下留情,便會心存一份感激。

由此,我認爲《胡雪巖》確是一本好書,撇開書中對“官場政治”的一些描寫,它盡述了人與人之間的“交”道。所以它說的不僅是經商,還是做人做事的一面鏡子。在市場經濟環境裏,搞企業追求利潤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哪裏利潤高,資本就往哪裏集中,這是經濟運行的規律,關鍵是通過什麼原則、用什麼手段去賺取利潤,這就涉及到道德問題,即必須誠信地獲取財富。人和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時候,不能妨害他人的利益,也不能妨害社會的利益,這是起碼的道德準則。而蘊含於中華文化傳統美德中的許多道理,與市場經濟的要求是相合的。

這本書體現出,胡雪巖能既富且貴,名滿天下,主要源於他處世哲學中的幾條過人長處,例如“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仇人多堵牆”、“看人總是往好處去看的”等,這對讀者也有很大的啓發。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要是人,身上就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或毛病。因此,在人際交往中要能夠看到人的另一面,要能從人的不好中看出好來。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你要有一個通達的眼光,有一副容人的胸懷。現實生活中,不排除會遇到這樣一種人:他誤解你、妒忌你、排擠你,甚至無中生有造謠中傷你。對你來講,這本來是件壞事,但當你遇到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時,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看待,不把它當成是壞事,而看成是對你的一個考驗、一次難得的鍛鍊機會。只要你這麼去想,你就會驚奇地發現,一向心直口快、容易衝動的你,一向說一不二、眼睛容不得半點沙子的你,此時卻變得冷靜、寬容、理智了,而做到了這些,你也就變得成熟了。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3

《紅頂商人胡雪巖》是一部大塊頭的書,內容太多,從他的平步青雲到顯赫一時,富可敵國,直到最後的一貧如洗,都充滿了故事性和傳奇性。看了十來天了,還在看他猶如鑽石般閃亮的前半生,故事非常精彩。我翻出電視劇看了幾集,覺得巍子簡直沒演出我心目中的胡雪巖的神韻,便遺憾棄劇了。又找出錢文忠教授關於胡雪巖的講解,看了一遍。這位復旦大學歷史系的教授感覺還不錯,大體白描出了我心中的那個胡雪巖。

說實話,如此富有傳奇色彩的一個人,如此有民族氣節又有慈悲胸懷的商界傳奇,居然最後以潦倒來畫完人生的句號,讓我不免唏噓。不是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嗎?不是說好人有好報嗎?爲什麼他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商業帝國瞬間倒塌?爲什麼他成了政治的犧牲品?爲什麼老天爺最後沒有給他福報?我實在不忍心繼續看他頂着各方壓力還在努力維持的辛酸,真的是不忍讀!前半部分,他春風得意,如魚得水;後半部分,他想要力挽狂瀾而又心有餘力不足,他在揹負巨大的精神經濟雙重壓力的前提下還努力想給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小客戶最妥善的安排,這份責任感讓人感動。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4

《紅頂商人》講的是清朝末年一位“官商人”他叫做胡雪巖。胡雪巖在之後曾擁有富可敵國的財產,有後人對其“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巖”的俗語美稱,而他也成爲了當之無愧的官與商中的模範與代表。

胡雪巖出生在安徽績溪胡裏村,那是一個樸實而貧窮的村子。胡雪巖在8歲時曾獨自一人將掉到山崖下的小夥伴救了上來。12歲時的他失去了父親後在母親金太夫人的教導下長大。在一次給別人放牛的時候撿到一個可以供自己與母親花一輩子的錢,而他卻坐在原地等失主,也就是從那次起他的命運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他的機智、聰明、勤勞使他在20歲時得到了錢莊老闆的錢莊,而他也幫助王有齡成爲了一個受人尊重的好官,後因太平軍圍困杭州城,王有齡爲國捐軀而他在之後找到了左宗棠,幫助左宗棠打敗了太平軍,收復了新疆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嘉獎成爲了“紅頂商人”。他奉母命創建了胡慶餘堂,胡慶餘堂也是胡雪巖一生衆多產業中唯一遺留至今的,胡慶餘堂也秉承着一百多年來的規矩——在臘八時向人們舍粥,在八月十五時向人們舍香袋。胡慶餘堂中迎面一塊兒匾上寫着“真無二價”,而在向堂內的方向寫着“戒欺”這是給店員們看的,要時刻記着店裏的規矩,不“欺”任何一位客人。

我在胡雪巖的生活經歷中看到了善良、機智、勇敢、誠實……也就是他的這些良好的品性爲他後來的成功奠定了鋪路石。我們新世紀的新一代不是更應該去學習他待人接物的良好品質嗎?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5

讀到紅頂商人胡雪巖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剛開始是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這個名字其中有作者寫的一句評語:"胡雪巖利用商人的智慧跟官府做生意,很圓潤圓滑,大家覺得,他的生存之道到今天還能用得到,這就是讀商業史的意義"。然後又看了一些其他人寫的關於胡雪巖的事情,總體的感覺就是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商人。文中胡雪巖商訓,是"天"、"地"、"人",內容即爲:天爲先天之智,經商之本;地爲後天修爲,靠誠信立身;人爲仁義,懂取捨,講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當今是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尤其是在這麼一個多元化的空間當中我們還是應該好好研究至少你應該知道作爲一個人,或者說作爲一個商人最起碼的道德。胡的商訓中我最爲欣賞的則是"誠信立身"。雖然說現代社會人所接觸的事物要比古人多得多,但是無論什麼時間我們都不能丟棄他。

胡雪巖從小就在信和錢莊當夥計,很機靈、勤奮,有先天下之憂而之憂之懷,待人很真誠,處事極其圓滑、老練。我想這與他的工作、閱歷有關吧。茶樓裏,王、胡相識,胡幫王解困,他的處事技巧得到充分展現。憑着胡敏銳的眼光,他明白王爲人正直,講求誠信,自己今後做事情需要有官場人士協助,有人做靠山,於是500百兩就這樣資助給王了。胡在生活中,儘量善待他人。周圍的人、朋友都非常認可胡的爲人。從他厚葬許瘋子一事就可見他待人以寬;茶樓裏對他很是關心的朋友也有所體現;漂亮的羅四姑娘對他的好也正是被他日常中舉手投足中真、善、美所打動。總之,在胡雪巖身上我們所能感受的不僅是他的經商之道而且還有那種爲人處世的方法,他利用他能接觸到的一切力量來幫助自己的發展,他不是經常說嘛:.眼光要放遠些,在目前留些交情,將來纔有見面的餘地。而且他也抓住了自己可以抓住的一切機會,去學習,去思考,去觀察。而他留給我們的是值得我們去認真的探究,雖然他最後失敗正如高楊先生所說得:那是因爲時局不穩定,因爲政府的腐敗,但是我相信當我們在生活或者真的步入商業的區域靜下心想一下胡雪巖的經商成功之道對我們的事業還是很有幫助的。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6

近日讀《胡雪巖傳》,從好多方面對於這位中國近代經營之神有了一些瞭解,從他身上也學到了好多有價值的東西。胡雪巖是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商界名人,他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一個錢莊小夥計開始,通過結交權貴顯要,納粟助賑,爲朝廷效犬馬之勞;在洋務運動中,他聘洋匠、引設備,頗有勞績;左宗棠出關西征,他籌糧械、借洋款,立下了汗馬功勞。幾經風雨,幾多勞作,終於有一個錢莊小夥計一躍成爲顯赫一時的紅頂商人。胡雪巖雖然生逢亂世,但他年少大志、目光遠大、爲富且仁,叱吒與官場、商場、洋場甚至江湖,被人們稱爲一代商聖。本書從不同角度展示了胡雪巖的爲商之道、爲人之道,我特別感興趣的是寫胡雪巖立志成就大事的部分。

人有自信方能自強,纔會有知難而進的勇氣,纔會呈現出臨淵不驚、臨危不慌的英雄本色,自信會稱爲他發憤圖強、頑強進取的內在支撐。胡雪巖的名言是:“立志在我,成事在人”,他是一個認準方向不避艱難,充滿自信地幹下去的人,他用自信、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才能。胡雪巖認爲,做事要有恆心,要有韌性,任何事要麼不做,看準了,就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一定要做出個樣子來。的確,他是一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持幹下去的人,因此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功,他本人不僅立志,有自信,還能做到踏踏實實地去做事,而且有常人無法想象的“忍”功,面對一次次危機,面對一種種困難,胡雪巖都做到了把握分寸,抓住時機,充分利用一切有勢資源,做別人不敢做之事,敢於冒險,迅速做出爭取判斷,最終使自己立於勝地。而最令人敬佩的是胡雪巖身上展示出來的那種寬廣的的胸懷,那種丟棄得失心思的胸襟。是啊,人不能斤斤計較,性格偏狹,如果遇事就鑽牛角尖,得失心太重,就不可能超脫地譯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自然也就不可能在自己得利的情況下主動想到別人的難處,就會因一時的挫折而灰心喪氣,做起事情來就會畏首畏尾,最終的結果往往會在一些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的時候,讓自己失去的比得到的還多得多。

讀罷此書,瞭解了紅頂商人胡雪巖的靈活變通的心機、運勢營勢的才能、把握時機的精巧、識人用人的慧眼、誠信爲本的信義、善算好計的謀略、八面玲瓏的處事、敢爲人先的膽識,通、活、融、滿屈伸自如地做到極致,在近代中國的商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處事祕法和經商訣竅至今仍爲人們所津津樂道。作爲教師的我們,也能從中有所受益。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7

“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巖”。“經商要學胡雪巖”。這是兩句流傳民間百年的經典諺語,但它卻深刻道出了一個深諳中國傳統智慧的傳奇商人——胡雪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一次偶然的機會去了胡雪巖故居,從此對胡雪巖這個人產生了強烈的好奇,是怎樣一個人能從白手起家到達 一個富可敵國的程度。後來就一直想着拜讀一下《胡雪巖》,如今終於得償所願。

胡雪巖是晚清中國商界百年難遇的一位商業奇才,1823年胡雪巖生於安徽績溪的一個名門望族,由於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爲命過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後經人推薦,進錢莊當學徒自謀生計,師滿後,因爲他勤勞、踏實、能幹,很快成了錢慶正式的夥計。20歲時,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王有齡,並且資助他進京捐官,從而爲自己鋪就了錦繡前程。1862年,結識朝廷中權勢極爲顯赫的左宗棠,自此爲自己找到了勢力龐大的靠山。19世紀70年代,他的事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達到了事業最高峯。與此同時,他還獲得了二品官職,從而成爲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高級官銜的商人。他爲人處世慷慨大方、不拘小節、誠實守信、仁義待人。人們常說做事必先學會做人,我想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古往今來我們可以看到成就非凡事業的多半是爲人高手,當然胡雪巖也不例外。其實這道理很簡單,沒有一個人可以單獨把一項事業幹成,只有一幫人在一起共同努力纔有可能成就一番事業,而胡雪巖就是一個唯纔是交,用人所長,左右逢源的人。我覺得胡雪巖在生意場上能有如此高的成就,跟他的處世智慧是分不開的。在今天這個色彩紛呈的年代,人是社會化的人,每天都在這個世界上忙碌着,在與不同的人打着交道。如何與人溝通好,與身邊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維繫和諧的社會環境,甚至結交知己般的朋友,都是我們生活中所必備的能力。而清朝末年的這位紅頂商人之所以歷經百年,依然爲今人津津樂道,就在於他左右逢源、遊刃有餘的處世智慧。

胡雪巖不僅廣行善事而且還懷着一顆仁厚之心,他奉母命建起一座胡慶餘堂,以圖濟世救人,瘟疫流行時還向百姓舍藥舍粥,王有齡於危難之時雪中送炭,是爲朋友之義。他還懷着一顆愛國之心,協助左宗棠興辦洋務,以圖強國。與洋商鬥法,救蠶農於危境。而且當王有齡被困杭州時,孤身闖出敵營買糧,明知左宗棠在京城呆不長,而甘願冒險爲他借洋債是爲忠勇兼備。

不過儘管如此,胡雪巖先生留給我們的卻也不是可以計量的。他始終保持勤奮努力,爲國爲民的精神,得到了國人的認可,同時也讓我敬佩不已。在胡雪巖身上我所能感受到的不僅是他成功的經商之道而且還有那種爲人處世的方法,他留給我們的是值得我們去認真的探究和摸索的。總之,看完他的一生故事,我只能說人生由自己譜寫,奇蹟靠自己創造。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8

胡雪巖主動籌措錢財與王有齡,讓他去捐官,而後自己又給收回的死帳打了一張欠條。由此小感:一個人應該主動的去幫助自己可以幫助的人,因爲你的舉手之勞也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但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不要給自己設下一個陷阱,應該在今後收回這個錢的時候直接交回錢莊,也許這說明他的光明磊落,但是也說明他沒有自保的憂患意識,這也是他最後落魄的伏筆。

胡雪巖讓王有齡單獨去錢莊還錢,而自己還囑咐胡雪巖一定要褒揚錢莊主事。小感:做一個豁達的人,永遠不要記住別人的不是。也一定要記住常常給別人面子上好過。

胡雪巖回錢莊看望舊交,每個人都送去了適合他們的禮物。小感:一個人得意的時候也不要忘記自己可以給予別人什麼,要時時考慮別人的需要和情誼。

胡雪巖和遊五飯桌談心。本來是覺得要隱瞞很多的,但是看見別人很真摯,所以覺得自己不把自己的底交給別人,感覺就是對別人的不尊敬,也是對自己的不自愛。小感:首先真誠的面對任何人,當你面前的人是一個值得交心的人的時候,千萬不要隱瞞什麼,虛僞是人與人之間最痛恨的面具。真誠,是美德!一個對人真誠的人,會得到真誠的心的!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9

其實,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對這本書很不感興趣,但是,當我看完第一章的時候,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總覺得有什麼力量在吸引着我,不知不覺,已經看了半本多,我頓時覺得自己豁然開朗,這本書很有趣!

胡雪巖,是一個誠實,並不作假的孩子,他從一個放牛娃,拾到了裝滿了銀票和黃金的包裹,他開始也是很驚訝,但是,他也顧慮了這一點:如果把這些錢花完,不就和沒錢一樣麼?還不如到時候歸還給衙門呢。

正在放牛的時候,有一個人走了過來,問他有沒有拾到一個包裹,胡雪巖問,裏面裝的是什麼,這個人便知道他一定拾到了包裹,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胡雪巖。看來,這個人很有思維邏輯,聽到語言便知道是否拿了沒拿,胡雪巖將包裹紋絲不動的給了這個人,這個人很感激他(胡雪巖),也很賞識他(胡雪巖),便問他要不要到他那裏工作,胡雪巖卻拒絕了(不算是拒絕)胡雪巖卻說:我要問我的母親同不同意。這人一聽,眼睛一亮:這孩子我要定了!就是這一念之差,如果不給,這前途就沒了,如果給了,胡雪巖的前程似錦!

他在往後的路上,經歷坎坷:私自用公款,給王有齡用,王有齡成功得到皇上的升職,而胡雪巖,被辭職,卻因人緣好,飯店老闆娘的堅決,讓胡雪巖再次在錢莊工作,以後的路上,胡雪巖得到了很多人的賞識,結拜了尤五,王有齡等人,還有更多坎坷我還沒有看完,我很賞識胡雪巖,但是,看到中間的時候,我失望了,胡雪巖變得貪婪,認爲錢是萬能的,王有齡管的那個縣,被攻打,沒有糧食,導致人吃人,當攻打到王有齡的縣衙時,他吃金塊,死不了,喝毒藥,死不了,沒辦法,在院中的樹上掛白綾自殺,自殺殉國,自殺也不投降!我賞識這樣的英雄!

這本書裏有很多英雄豪傑,這裏面的各種正面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10

胡雪巖從小就在信和錢莊當夥計,很機靈、勤奮,有先天下之憂而之憂之懷,待人很真誠,處事極其圓滑、老練。我想這與他的工作、閱歷有關吧。茶樓裏,王、胡雪巖相識胡雪巖幫王解困,他的處事技巧得到充分展現。憑着胡雪巖敏銳的眼光,他明白王有齡爲人正直,講求誠信,今後做事情需要有官場人士協助,有人做靠山,於是500百兩就這樣資助給王有齡了。胡雪巖在生活中,儘量善待他人。周圍的人、朋友都非常認可胡雪巖的爲人。從他厚葬許瘋子一事就可見他待人以寬;茶樓裏對他很是關心的朋友也有所體現;漂亮的羅四姑娘對他的好也正是被他日常中舉手投足中真、善、美所打動。總之,在胡雪巖身上我們所能感受的不僅是他的經商之道而且還有那種爲人處世的方法,他利用他能接觸到的一切力量來協助自己的發展,他不是經常說嘛:“眼光要放遠些,在目前留些交情,將來纔有見面的餘地。”而且他也抓住了自己可以抓住的一切機會,去學習,去思考,去觀察。而他留給我們的是值得我們去認真的探究。

“經商要學胡雪巖”。“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巖”。兩句流傳明間百年的經典諺語,深刻道出了一個深諳中國傳統智慧權謀的傳奇商人——胡雪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他出身貧寒,白手起家,卻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迅速發跡,成爲當時中國最有錢的鉅商富賈;胡雪巖替清朝政府向外國的銀行貸款,幫助左宗棠籌集軍餉,收復新疆,慈禧太后賜他黃袍馬褂,因此,他也被人們稱爲“紅頂商人”。憑藉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國商史上寫下了燦爛的一筆。胡雪巖講“仁、義、忠、勇。”綜觀胡雪巖一生,於這四個字無一不合。,廣行善事懷着一顆仁厚之心,他奉母命建起一座胡慶餘堂,以圖濟世救人,真不二價童叟無欺,瘟疫流行時還向百姓舍藥舍粥,被人們稱爲胡大善人,當可稱之仁;力助王有齡於危難之時,是爲朋友之義,他懷着一顆愛國之心,協助左宗棠興辦洋務,以圖強國,與洋商鬥法,救蠶農於危境是爲民族之義;王有齡被困杭州,孤身闖出敵營買糧,之後更在闖絕域,明知左宗棠在京城呆不長,而甘冒險爲他借洋債是爲忠勇兼備。對當今的商人仍有借鑑意義。

他取得這麼大的成就,與他所處的時代不無關係。但歸根結底,還是在於他擁有絕學,讓他在常人之中脫穎而出,成爲那個時代的開風氣之先的一代領軍人物。這些絕學,既表達了他對中國幾千年傳統智慧的獨特應用,又體現了他對變幻莫測的人生現實的深刻感悟,不但指出一個人爲人處世應該遵循的原則,也指出了一個人達到商業聖者的道路。這些絕學,自然摻雜某些糟粕。但去其糟粕,對於今天那些想成大事的人來說,是值得參考和借鑑的。

這些絕學是他在經歷了商場官場磨難之後精心提煉出來的,是他對人生成敗得失的一種深刻總結。這些絕學,既表達了他對中國幾千年傳統智慧的獨特應用,又體現了他對變化莫測的人生現實的深刻感悟,不但指出一個人爲人處世應該遵循的原則,也指出了一個人達到商業聖者的道路。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11

讀完這本書後,我被胡雪巖的爲人處世,他的大氣,他的遠見,他的膽識所折服。

在學習上,我們一定要勤奮,好學,要爲將來做好準備,有遠見,機會來的時候纔可以更好地運用。但是,當你認爲沒有機會的時候,要學會自己創造機會。

在工作方面,我們要勤勞,忍耐,要把賺來的錢當成一種資源,而不是目的。身體健康,家人平安纔是最重要的。所謂“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在金錢方面,我們要學會去度過錢關。

在生活上,要與人和睦相處,多爲別人着想,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往往我可以得到更過。

在爲人處世方面,這本書的最後主要是講“自作自受”,這並不是一個貶義,而是要通過胡雪巖所犯的錯誤中,讓我們明白,我們所做的事都是要由自己負責,承擔責任的,誰也不能幫我們承擔。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12

提到胡雪巖我並不陌生,前些年看過《胡雪巖》電視劇,也聽過《百家講壇》對胡雪巖的評述。所以對這位轟轟烈烈,傳奇一生的富商巨賈頗有了解。今年春節期間我又拜讀了《胡雪巖經商的智慧》一書,更使我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

如果說中國歷史是一條長河,那歷史中的人物、事件就是河中的水滴,它展現給人的多是一種宏觀的羣像風格。而我從這本書中看到的是長河中的那些閃閃發光的水滴,它就是被放大鏡放大了的。使我比較清楚地知道了正史上沒有提及的細節:像漕幫的歷史演義,王有齡的發跡史,陶朱公就是范蠡,他不僅僅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著名的經濟學家。被後人尊稱爲“商聖”,乃中國儒商之鼻祖。我還知道秦檜還是一個大書法家,別看他在歷史上臭名昭著,但其人書法寫的是“槓槓”的,那真是超過顏真卿,不讓柳公權。那字寫的是漂亮、帥氣。我們電腦打字用的宋體字就是秦檜研究出來的······瞧,這就是讀書的魅力——只要你讀,就有收穫。

在這本書中,當我讀到洋務運動的開啓者就是胡雪巖時,我心中油然起敬,不禁豎起了大拇指。縱觀胡雪巖的一生,他的品德、誠信、勤奮、忠義讓我敬佩;他的愛國、愛民更讓令我敬仰。爲了抵禦外敵入侵,捍我國土,揚我國威,胡雪巖搞起洋務運動。也爲收復失地新疆,立下了汗馬功勞。爲了抵抗外國商人在中國的經濟壟斷,他利用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囤積大量的絲繭,跟洋人鬥,這是百年之後我們這一代中國人也難以做到的。他真的很有民族氣節,他絕對算得上是一位英雄的民族資本家!所以,我個人覺得在胡雪巖身上我們應該學的是他那種社會責任感。自古以來,商人總是爲利而奔波,於是整日裏算盡機關,極盡投機經營之事,而社會責任則被拋到九霄雲外。中國傳統從骨子裏看不起商人,這也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胡雪巖則不同,他也攻於心計,善於投機,但他同時也心憂天下,“上憂國,下憂民”雖處江湖之遠,但沒忘記廟堂之憂。他上海籌樑救濟杭州,舉辦義渡,開設當鋪等,爲國家省了多少物力、財力啊!再拿開藥店來說,在亂世之中,一時並無利可圖,開門就意味着賠錢,可胡雪巖還是開了,事實證明,他把藥業看做普度衆生的事業了。所以一代一代的經營者把他那種愛國、愛民的精神流傳下來了。胡雪巖獨特的經營理念,使他一生基業的胡慶餘堂口碑歷經百年,長盛不衰。

讀了這本書,我還悟出了一個道理。胡慶餘堂爲什麼有口皆碑,這是胡雪巖的經營理念之一-——顧客就是上帝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胡慶餘堂,在胡慶餘堂胡雪巖確實讓人們感受到了“上帝”的待遇。這也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我們學校甬道的愛心石上有一行字:愛學生就讓學生感受到愛。每次走過,心中總默唸,邊走邊思索。天天如此,感覺常常,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突然有一天,我恍然大悟:我也教過了很多孩子,我也很愛他們,奔着“一切爲了孩子”成績不好的還給他們吃小竈,有壞毛病的及時配合家長管教,但畢業之後和我聯繫的孩子不多,我總認爲孩子不懂事,但現在我知道了,我愛孩子們,但因爲生怕哪個孩子落後,心情急切,我的言行都很嚴厲,孩子們對我是望而生畏啊!那一刻一股傷感涌上心頭,我悲哀——我愛他們,但沒有讓他們感受到我的愛。也是從那一刻,我也下定決心,我要努力地一點一點地改變自己。我要潤物細無聲,讓孩子們悄悄地感受到我對他們深深的、濃濃的愛······

這本書給我帶來了認識及思想上的改變。這也算我人生旅途中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調整!所以我相信看了《胡雪巖經商的智慧》一書的朋友們一定也會有大的收穫。讓我們一起共勉——開卷有益,多讀好書!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13

其實,我一般對這一類書沒什麼興趣,沒插圖,字體小,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歷史,就算想看,也看不下去。不過,因爲太無聊,我還是看了一點,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它好像有一股魔力似的,把枯燥無味的歷史也變得生動有趣,吸引着我一天已經看了近半本了。

胡雪巖12歲時父親去世,自己和母親也被趕出家門,但是他因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了雜糧行,又被挖到了火腿行,但他不願一輩子就這樣碌碌無爲,又跟錢莊的人打好了關係,也學會了很多專業知識,後來又因有一次他發現錢莊老闆計算錯誤而使老闆發現這個人才,從而在錢莊闖下一番事業。而且,他還,救了落魄書生王有齡,是其後受益匪淺。

其實,我發現,胡雪巖其中好幾次,如拾到包裹,還回掉地上的銀元,不是因爲他明白這是個好機會,而是發自內心的去做了。這是源於他母親——金太夫人帶給他的影響。她即使受到了那麼大的打擊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在胡雪巖面前展現了她堅強的一面,而且她勤勞勇敢,心地善良,能幫助別人就義不容辭的去幹,而且不要回報。這提升了胡雪巖的品德。可是,在後文,我們也清楚地看到,胡雪巖長大了,雖然他也聰明瞭,但是,爲人也圓滑了,事故了,若不是對他有利的事,他也絕不會幹,如此謀利,怎能像初時那樣?不過,這也怪不得胡雪巖,畢竟當時爾虞我詐的,他們還有了敵人——曾國藩,如果沒心機,早就被當時的黑暗社會所淘汰了,也就不可能會成爲近朝第一商了。可是,這樣的“勢利眼”,只能見到利益,那他至死也不過是個商人,這以決定以後他的命運會有多慘。如果他善始善終,最後起碼不會僅僅62歲就鬱鬱而終了。

讀了這本書的前幾章,我明白了,做人最重要的是品德。如果一個人沒有品德,那麼即使他再有才華,但也會爲了自己的目的“無所不用極致”,甚至去害人,這種小人最爲危險。但是,如果一個人有德無才,他們也做到了爲人之本,不回去害人,做個好人。

從這本書中,我受益匪淺,從它那幽默、易懂的語言中,我還了解了歷史,知道了許多明臣,增長了不少見識。其實這本書,要說就真是一本好書!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14

學習了《胡雪巖的啓示》這本書,細細品味書中的故事,學到了不少有用的道理。

《胡雪巖的啓示》一書中,曾仕強教授講述了胡雪巖短短62年的人生,從當初的貧困潦倒然後到發跡後風光無限,成爲清末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最後再到傾家蕩產的人生經歷。講述時,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從個人性格、爲人處世、家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闡述胡雪巖成功的經驗和最後失敗的教訓。從中我們可以學到當今社會仍然適用的生活經驗和爲人處世的原則。

1、誠信

信用很重要,不管哪個年代,講信用都應該是爲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個人講信用顯得更爲重要,因爲人和人接觸更加頻繁,個人信用就像人的第二張名片,是人的第二張面孔。做人還得懂得變通,固執的人有自己的優點,但是懂得變通的人更能在社會生存,胡雪巖一生的言行,都有他自己的原則,他懂得予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並且他善於觀察,懂得隨機應變,最重要的是他爲人處事的智慧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他的勇氣和膽識,可以將想法付諸於行動

2、做好準備等待機遇

胡雪巖對其夥計說:做生意要看勢,你如果能看到一個省的勢,你就能做一個省的生意,如果你能看到全國,你的生意就可以做到全國去。勢對於我們做生意重要,對於我們做其它事情也非常的重要,把握好勢就能把好全局。如何把握呢,我想到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趨利避害,積小流而成大流,彙集成江海。一個人如果不是每一個階段都很紮實的話,突然委以重任或有了更大的機會,就會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去做。人最要緊的是時時刻刻充實自己,常常問問自己準備好了沒有。自己準備好了,沒有機會無所謂,那不是個人能控制的;有了機會又有充足的準備,這樣纔會幹出一番事業來。聯繫我們日常現實的工作生活,凡事都要想到前面去,做到前面去,落實到前面去。機會是給那些有準備有遠見的人的準備的。做事是爲自己做的,在任何一個集體都要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且要努力做好上司給予或是同事委託的工作,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只有做好了工作,贏得別人的信任,又講究信用,機會纔會垂青。

3、慾望太多,終將自作自受

曾仕強教授說任何事情都是自作自受。任何事情都是有前因後果的,切記自己淡薄名利,甘爲人梯,嚴謹篤學,不可貪慾過多。一個人做事失敗是自作自受,一個人做事成功也是自作自受。這句話告訴我們怎麼去看待工作和生活的成功和失敗。做人眼光要看得遠看得寬,世界會給那些有遠見的人讓路,在我們的工作環境裏面,有很多人總是以小的角度去看人看事,胸懷很是狹小,想法也都侷促,所以容易誤會,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單方面看人看事,只會讓自己陷入死角,這樣做是不利於自己的,不但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而且會不利於情緒會長時間困擾自己。

4、要懂得變通:借人、借物、借勢

在我們的工作生活當中也要借一切可用資源,如國家的政策和促進政策發展的措施,。我想引用《勸學》的段: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人盡其才、財盡其用。這句話在胡雪巖那裏可說是運用到了極致。用王有齡、用羅四一家、用競爭對手等,這些人爲什麼能讓他們用,用四個字就可以說明利益驅動。而市場經濟的規則是什麼呢?就是利益驅動。胡雪巖撐握了各個人或各個團體得益點,所以能左右逢緣,唯他所用,然後把事做得圓滿。善假於物也!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15

最近有幸拜讀了曾仕強先生所着的《胡雪巖的啓示》,感觸頗深。胡雪巖一生主要分成五個階段:開始學徒、獲贈財產、胡左聯手、紅頂商人、鬱鬱而終。就他的不同人生階段而言,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開始學徒一直到得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胡雪巖是一名商人,和我職業相去甚遠,作爲一名教師,不是要去學習他怎樣成爲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而是去學習他成功背後的付出、品質、信念。

胡雪巖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可能很多人會認爲他一定有什麼成功的祕訣,或是常人不具備的過人之處。其實沒有。童年的生活,塑造了胡雪巖一些很樸素的性格,而這些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做得到的。

1、勤勞。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勤勞的民族,這是每個中國人身上都具有的一種品質。胡雪巖貧寒的家境,造就了他勤勞的品格。

2、節儉。小時候所遭受的困苦使胡雪巖清楚,有錢不能亂花。但節儉不是吝嗇,錢要用在刀口上,該花的錢一毛錢不省,不該花的錢一毛不花。中國有句古訓,叫“當省不用,當用不省”,正是這個道理。

3、忍耐。胡雪巖如果不忍耐,他是沒有辦法面對一生所遭遇的種種挫折的。我們要了解,一個人如果沒有做大事就算了,既然做大事,就要面對困難和挫折。挫折越嚴重,你就越知道自己是要做大事的人,這樣激勵自己,才能成功。

4、講信用。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胡雪巖對此堅信不移。不管公私事務,他都誠信守諾,所以聽到他講的話,大家從不質疑。當時外國銀行不信清廷而獨信胡雪巖,肯把鉅額款項借給他,被世人認爲是奇蹟。這可能嗎?但事實就是這樣。所以說一個人品德基礎良好,一生都會很穩固。

5、不跟別人比。一般人要爭氣,就是跟別人比。胡雪巖非常爭氣,但是他從來不跟別人比。這點是很多人沒有覺悟到的。胡雪巖跟誰比?他跟自己比。很多人跟他講別人如何如何,他總是說那是別人的事,我走我自己的路。我們都認爲同業一定會競爭,胡雪巖卻不是這樣想。他覺得,對手怎麼經營是對手的事,自己怎麼經營是自己的事。自己把事情做好,不是爲了把別人比下去,而是爲了證明自己比以前有了進步。這一點,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6、不求回報。胡雪巖幫助別人,從來不求回報。我們幫助別人的時候,常常怕對方記不住我們的人情,就怕別人以後忘記報答,其實這是不必要的。當你給乞丐一塊錢的時候,你會想到將來要他歸還嗎?如果真是要乞丐回報的話,恐怕自己也變成乞丐了。既然我們給乞丐的錢,從來沒想過再去要回來,那爲什麼幫助別人就一定要回報呢?我們做人應該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因爲收穫不是自己能掌控的。我們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不圖回報,這纔是應有的態度。

7、好學的態度。一個人如果從小培養起喜歡讀書、求知好學的興趣,比什麼都重要。胡雪巖到哪裏都知道自己要學什麼,要聽什麼,要做什麼。他的母親無法教導這些,他的妻子也沒有什麼學識,但他能夠自己闖出一番事業,就是靠這樣一種好學的態度。人生要隨着自己的發展,不斷地進行階段性的調整。

8、英雄不怕出身低。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認識現實,順應現實,但不要爲現實所阻礙。胡雪巖的出身是很低的,但是他後來的成就是很多出身好的人都趕不上的。所以,不必介意出身如何,只要肯努力,誰都有可能成功。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16

在胡雪巖的一生當中,他所做的生意幾乎涉獵了各個方面,錢莊、醫藥、生絲、房地產等。可以說在這衆多領域中,他都能坐收漁利,讓人對他敬佩有加。也有人說他的成功不過是歸於他那頂紅帽子,他通過賄賂開道才能獲得生意的順暢,可是僅僅憑藉此能夠成功嗎?我看未必,胡雪巖確實有其獨特的管理及經營之道,而這些也是我們現代企業中所要借鑑的。

一、誠爲本、信爲先、務財勿迷

胡雪巖,他爲人誠信,重視信譽,一諾千金。他常說,信譽就是錢,而實際上,信譽比錢要值錢的多。在當時的亂世中,他所做的各個生意都能遵循此原則,雖不易卻使他得到了良好的口碑,所以他能財源廣進。至今胡慶餘堂的“戒欺匾”仍掛在經理的辦公室裏。匾文如下:“凡百貿易均着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爲萬不可欺。餘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願諸君心餘之心,採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至欺餘以欺世人,是則造福冥冥,謂諸君之善爲餘謀也可,謂諸君之善自爲謀亦可。” 而現在的許多企業都忽略了這至關重要的商業定律,他們在經營活動中坑蒙拐騙,爾虞我詐,甚至還積極地去違背誠信經營準則。它們只考慮自己眼前的現實利益,不考慮消費者利益、其他企業的利益及國家利益,出現了種種損害消費者利益、其他企業的利益及國家利益的行爲,嚴重的損害了企業的形象。

還記不記得南京冠生園事件?南京冠生園用陳餡翻炒後再製成月餅出售的事件被媒體披露曝光後,一時舉國譁然,各界齊聲痛斥其無信之舉。這家有着70年曆史的知名企業最終以“經營不善,管理混亂,資不抵債”爲由向南京市中級法院申請宣告破產。因失信而後破產,南京冠生園破產案成了近年來國內知名企業中的的第一例,一位經濟學專家痛切地指出,南京冠生園的破產與其說是經營破產,不如說是信譽破產。而我們也知道前一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肯德基‘蘇丹紅一號’事件”和“雀巢金牌成長3+奶粉碘超標事件”。雖然說這兩家企業的補救措施比較得當,但也毀壞了他們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讓我們不得不質疑,這種有着悠久歷史的老店都存在着質量問題,到底什麼樣的食品我們才能安全放心的購買。

古人云:“誠者天之道也,誠者人之道也,誠者商之道也。” 而今人云:“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黃金規則。” 從中可知,從古到今,誠信乃立身處世,從政經商之通理。沒有誠信的社會,終究會止步不前,沒有誠信的企業可能逞一時之快,卻不能長久,猶如沒有土壤滋養的鮮花遲早會凋零。據社會調查資料顯示,在顧客心目中,企業的誠信度已成爲評價一個企業形象和企業道德好壞的衡量標準。因此,誠信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對此,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首先,作爲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應加強自身的誠信度。組織誠信與個體誠信協調統一,最重要的就是企業家羣體的自律垂範。企業誠信經營準則由企業家羣體制定,企業家羣體應率先執行企業誠信經營準則,爲員工們做好表率作用。誠信度不僅僅表現在對企業誠信經營準則的遵守上,而是在平時的點點滴滴都應該積累,誠信本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也在某些方面體現了人的素質。只有在平時生活中注意誠信問題,才被不會在企業的決策中出現有關誠信問題的偏差。

其次,應對員工進行誠信經營教育。任何一個企業要想獲得發展,必須把它建設成爲一個誠信型的組織。企業要有效實施誠信經營,必須在企業內部實施誠信經營教育,豐富職工的誠信經營知識,提高他們誠信經營水平。要讓員工知道只有遵守誠信經營準則,才能使企業長久地發展下去。在企業發展的的過程中,領導人應和員工共同遵守企業內部制定的誠信經營準則,這樣才能提高整個企業的誠信度,使企業具備強大的競爭力。

最後,只單單靠企業的誠信準則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建立完備的法律制度來保障企業誠信經營準則的順利運行。誠信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它更是一個法律問題,而我們要做到有法可依,纔可以懲罰那些爲了謀取暴利而侵犯其他人利益的企業,使這些企業得到應有的處罰,也使得其他企業警醒。這樣才能減少社會上的誠信問題。

二、用人與管理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着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裏,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這個小故事給了我們很多啓示,佛祖知人善用,這讓我們想到了許多著名的量才使用的人。胡雪巖即是其中之一。他可謂是閱人既能用人。開始時,他慧眼識珠,賭定當時窮困潦倒的書生王有齡能“鹹魚翻身”,於是他私下借用了錢莊的500兩銀子,送給王有齡做進京的盤纏和做官的“本錢”。胡雪巖卻因此失業賦閒,但他並沒因此而消沉。不久,王有齡果真如願以償捐得道臺職位,並扶持胡雪巖開了自己的'錢莊。不能不說他眼光獨到、識人有術。他不僅善於用人,還敢於用人。之後,他碰到了小妾的叔父“劉不才”。此人是一個紈絝子弟,極盡揮霍還特別好賭,其祖上的藥店無法維繼後,落得以告貸爲生。別人都勸他避開這個難纏的親戚,可是他卻使這一“賭徒”成爲“有用之才”。他不僅敢於用人,還敢於放開手讓他們有所作爲,不過分壓制他們的想法,讓自己覺得有才可施。尤五、鬱四、古應春、劉慶生、嵇鶴齡等等這些最後都成爲胡雪巖的左膀右臂,在他經商的過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用人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利人利己,這是他用人成功的一個總原則。這種特點深究起來,與胡雪巖的性格密切相關,這也是胡雪巖對人情世故熟透的結果。要下屬人員長期爲己所用,且要他們心甘情願、忠心耿耿,施恩於人是最有效的方法。這樣,得到恩惠的人必定爲報效而盡心盡力,自然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甚至會比自己想象的好。這便是他所謂的“花花轎子人擡人”。

胡雪巖可謂是中國中用人的典範,那讓我們看看其他國家的用人之道。日本也富於傳奇色彩的名人——松下幸之助,他的用人之術也成爲其他企業家效仿的對象。他認爲,用才應通權達變揚長避短,這和胡雪巖的觀點也不謀而合。松下認爲現代領導者努力克服自己身上的不良情緒行,另外還要給員工一個適當的環境。經營者要善用人才,並創造一個讓員工能發揮所長的生活環境。他還認爲,工作性質,往往會影響個人能力的發揮。人員的配置,有時會使人勝任倍於其能力的工作,有時則只能發揮原來能力的一半,這就要看你領導者的才能,看你用人是否恰當。他不贊同其他人認爲團體效率低下的想法,他認爲當一個決策者有很好的規劃之後,就可以使羣體發揮其巨大的力量。

人類歷史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存在着管理,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管理已經作爲一種職業,一項專業而被人們實踐和研究。從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到法約爾的“行政管理理論”再到韋伯的“官僚制理論”,他們的觀點無不體現着對於用人的的重要性。其實管理的關鍵就在於用人。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17

3月份,我讀了高陽的《紅頂商人胡雪陽》。特定的歷史背景和人物一下子將我帶到了高中的歷史課堂,想起晚清的商人在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主義三座大山的夾縫中生存特別不容易。這是其他任何一個朝代不曾有過的,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書的主人公胡雪巖卻一手創辦起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餘處,並經營中藥、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三千多萬兩,而當時清朝的財政收入才5000多萬兩。大家都知道,商人逐利。胡雪巖也不例外,但他更是一個愛國的商人。他一生最大的功績是幫助左宗棠收復新疆。左宗棠曾經說過,沒有胡雪巖,新疆很難收復。他先經商後做官,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這在中國重農抑商的制度下是絕無僅有的。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官商一身的紅頂商人。他先後5次幫清政府借外債,高達1195萬兩。他創立了與北京同仁堂並列的胡慶餘堂藥店傳承至今,贏得“江南藥王”的美譽。他提出“欺戒”、“顧客乃養命之源”等徽商精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仍然實用。後世評價到,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巖。在中國歷史上被尊爲“商聖”人稱“爲官須看《曾國藩》,爲商必讀《胡雪巖》”。

他曾說,如果你有一鄉的眼光,你可以做一鄉的生意;如果你有一縣的眼光,你可以做一縣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這是何等的眼光和氣魄。雖然晚年他被抄家,但他的品行,爲商之道爲後世所稱讚。

胡雪巖的處世哲學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仇人多堵牆”,與人交往,他處處爲對方着想,胸襟寬闊,豁達大度,不計個人小怨。胡雪巖年輕時,因爲擅自借用錢莊銀子去資助王有齡,從而被錢莊主管解僱。等到王有齡做了官,有了錢來還貸後,胡雪巖並沒有因此而“揚眉吐氣”,來報復錢莊主管解僱自己的一箭之仇,反而委屈了自己,保全了別人。由於其居心仁厚,這位錢莊主管後來成爲胡雪巖生意場上的朋友。當遇到十分棘手的“敵人”時,胡雪巖也是儘量“只拉弓,不放箭”;當“敵人”知難而退後,心裏明白是胡雪巖手下留情,便會心存一份感激。一方面,胡雪巖擅長“化敵爲友”,另一方面,胡雪巖卻對“敵”估計不足,最終導致他破產。

胡雪巖成在識人用人,敗也敗在用人不當。胡雪巖經商後半期,他起用的幾個主事夥計,有的本事有限,有的品性不好,毀了他的事業,壞了他的名聲,他卻一點兒也不知道,有的雖有察覺,但卻防不勝防。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18

胡雪巖歷經62年的人生,一路走來,坎坎坷坷,而我看重的是胡雪巖那爲人處世的道理,而且能在失敗從尋找失敗的原因,來提高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抱怨生活,總是打抱不平,要時時刻刻記得,自己也有責任,不要總是推卸責任,不去怪自己,人生中有很多的機會,如果你讓機會擦身而過,就不能抱怨別人了,因爲每個人都用有機會,但是每個人的成就便是不一樣的,這就要看你的是怎麼樣去面對的!

晚清時代的胡雪巖,他出身貧寒,白手起家,憑着自己的努力,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成爲了一個享譽盛名的紅頂商人;而他所創建的胡慶餘堂,更是代代相傳,成爲百年老店。然而,富可敵國的胡雪巖,卻短短三年時間,就徹底傾家蕩產,僅僅六十二歲就鬱鬱而終了。

讀完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好多的道理:無論如何都要以誠信爲本,在他的整個一生中,他的誠信是隨處可見的,而誠信是每個人都向往的,也是更難做到的,說着容易卻做着難!

會說話是胡雪巖的絕技,他根本沒有讀過幾年書,可是總能化險爲夷,會說話,這是一種絕技!

人生中重在朋友,俗話說:“朋友是大海中的燈塔,沙漠裏的綠洲”“友誼是不因離別而斷絕”“朋友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方的路”對待朋友更要以誠相待,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俗話說的好:一個人沒有才幹,但是不能沒有品德;一個人可以沒有機會,但是不能沒有做好迎接機會來臨的準備;一個人可以自己生活平淡,但是不能沒有知心的朋友;一個人可以出身貧寒,但是不能不努力奮鬥;一個人可以沒有學歷,但是不能不學習”。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19

數十載步履維艱,嘆命運多變難揣,觀市井燈紅酒綠,哀遍體衣褸襤衫。顧往昔,食不裹腹愁似海,展前景,燈火樓臺樂無邊。漫漫仕途夢,於患難相交間萌芽滋長,遙遙商業路,於慷慨解囊中築就高梯。

“蕭何月下追韓信,劉邦築臺拜將軍”,一將難求,賢才罕得,胡王二人於人生的羊腸小道上羈旅前行,一個潦倒落拓,一個身微言輕,何以一朝置身洞天府地?“獨木不成林”,他們的追夢路怎少得賢能之士添帆加翼。桃園結義共生死,三顧茅廬延諸葛,方有劉備穩足三國鼎立之勢。劉傳志“分槽養馬”創前人之未有,盡顯賢者之能,方有聯想根深蒂固。胡雪巖遊刃商界,與其知人善任不可瓜分。一介無名小卒越身錢莊主人,由前途渺茫到馳騁商場,大有毛竹蓄勢而發之象,隱埋地下的日子何其煎熬,一朝破土,勢不可擋。而那些爲他所用的人似雨露一般助他拔節高長,胡雪巖是幸運的,因爲他的友誼鏗鏘擲地,絕非鴻毛一吹即散。鬱四尤五情義重,魚水之交嵇鶴齡,無不頃心相助。試想,胡雪巖若冷眼旁觀,不肯解囊助王有齡重登仕途,怎會有雨見天晴之時。轉瞬間,一個仕運亨通,一個商場得意,相輔相成,怎不羨煞旁人?若得他人生死以,必得趨利以抱之,唯有相知相惜,方能扶搖並濟。

曾幾何時,苦苦尋夢夢不至,卻只因一番偶遇,一段交情而揚帆起航;曾多少次,商門之外翹首望,卻只因一番憐惜,一次慷慨而推門闊步,是運氣?是能力?

自揚鞭從仕,王有齡就如魚得水,苦無銀錢上京投供的他蒙友相助,得以啓程。投宿客店,又似戲劇上演,一番交情憶及故人,誰人料舊日同窗得聖隆,一朝顯赫正得意,兩相重逢恩義重,施磚加瓦又登高,所謂無巧不成書,一番偶遇本就稀奇,卻不勝如此應接不暇,似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小小錢莊夥計,於商界之中摸爬滾打,與王有齡的再遇掀開了他新的人生章程,錢莊之念萌芽已久,終得落地生跟,似王有齡闊步仕途一般,他在商界亦是如日中天,鋒不可擋。不可否認,胡王之運不可多得,但僅憑好運,成功就只如過眼雲煙,永難長駐。王有齡精讀書籍,爲己所用,有着自己的獨到之處,胡雪巖洞察時局,眼光長遠,不愧爲商業奇才。一個胸無點墨的人,即使陰差陽錯呈一時之歡,也終將重歸潦倒。運氣固然是催化劑,但能力纔是一個人登上雲梯之巔的資本,有運無能爲枉然,有能無運只不過多些坎坷罷啦!

平川之上綠草生,險峯之中奇花放。愈是危險的地方愈驚喜連連,“放長線,釣大魚”誰人不知,但又有多少人爲蠅頭小利而躋身相爭。胡雪巖放眼長遠,非常人可比,舍小利而得大利,棄眼前而得未來,爲商者如此行之,豈無直步青雲之時?把頭顱深深低下的人,只看得腳下的一方土地,唯有闊步挺胸,方能高瞻遠矚。做爲商人,胡雪巖運籌帷幄,以一當十,對於其他商人,“長毛”一詞聞聲色變,但胡雪巖與他們大相徑庭,對政治有強烈敏銳感的他判定“長毛”氣數將盡,於是從中獨闢蹊徑。他亦不失爲一個政治家,談及時局,字字如珠,一番侃侃而談,無不令人折服。捨得,捨得,無有舍,怎有得?一味膽怯於徒有表象的危險,那麼前行的路便變得狹隘難走,而胡雪巖不懼風險,倒不是魯莽前進,而是洞徹前局,一切都瞭然於心,深知前方只是一堆紙虎,彈指可破,而況事在人爲,豈有天定?

風雨路上坎坷多,雨雪陰晴難料定,躍馬揚鞭赴征程,仕高天闊任鳥飛!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20

在中國歷史上,商界有兩位聖人,一位是陶朱公,另一位就是胡雪巖,所以流傳着“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巖”的說法。

陶朱公就是范蠡,他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實現了復國的理想。范蠡的更了不起之處,在於他功成之時,毅然選擇身退,由官轉商。短短几年,他經商積資又成鉅富,自號陶朱公,當地民衆都尊他爲財神,留有《陶朱公家訓》,爲歷代商人的經營寶典。

胡雪巖又是誰?他是清朝末期一位很了不起的商人,被大家尊稱爲“商聖”。要被中國人稱爲聖人,那是非常不簡單的事情,而胡雪巖做到了。胡雪巖跟范蠡相反,他是先經商,而後介入官常但他沒有做到功成身退,最後只落個一敗塗地。同爲商聖,經歷和結局卻截然不同,這正是我們值得研究的關鍵,我們要研究爲什麼胡雪巖不能功成身退呢?

胡雪巖成功是因爲他品德基礎良好,一生都會很穩固。

胡雪巖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可能很多人會認爲他一定有什麼成功的祕訣,或是常人不具備的過人之處。其實沒有。童年的生活,塑造了胡雪巖一些很樸素的性格,而這些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做得到的。

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勤勞的民族,這是每個中國人身上都具有的一種品質。胡雪巖貧寒的家境,造就了他勤勞的品格。

最後,在自鳴得意、自以爲是、自作自受、自作聰明的幫助下,胡雪巖中越陷越深,徹底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結局:自作自受,那麼,胡雪巖的下場是什麼呢?

《胡雪巖經商的智慧》讀後感 篇21

成功之人必起於平凡,而超越平凡。去研究一個人爲什麼成功,除了看到他光鮮的光環,其如何“發跡”更值得研究。近日,看近代富商巨賈胡雪巖的一些東西,感慨良多。世人都稱他爲“紅頂商人”,衆人對於其官商合作的巨大成功豔羨不已。對於此,我倒不是很關心。胡雪巖能成功,他一步步的品德、能力的積累,更值得每一個想有一番作爲的寒門子弟去學習。

胡雪巖幼年喪父,從小幫人放牛以貼補家用。13歲,因拾金不昧到大阜雜貨行當學徒。15歲,因爲細心照顧生病的大客戶,被這位更大的老闆看上,到金華做火腿行夥計。在金華火腿行期間,胡雪巖接觸到了銀票,於是下定決定要改行到錢莊工作。得知錢莊工作的人字要寫得好、賬都算得快,當日他就開始練字、練算盤、練心算。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19歲的胡雪巖,順利轉行到阜康錢莊,並開始了其傳奇的一生。

胡雪巖靠誠信、勤勞起家;在家,家和萬事興;出外,把每個人都當做朋友;工作,只管付出不計回報。其能夠成功,我想這纔是根源。人的一生要取得什麼樣的成就,要看天意、福氣。胡雪巖由於錢莊老闆無子,繼承了阜康錢莊的家業,又因緣際會結識高官王有齡、左宗棠,並改變一生。

每個人心中都有最初的夢想。每個人都是因爲最初的夢想走到今天。有些人功成名就,更多的人只是成爲滄海一粟,過處無痕。

美好的世界我來了。起初我們大多不求名、不求利,見到急功近利之徒,倒還心生鄙夷。那時,我們沒有太多顧慮,什麼也沒有,只求勤勤懇懇、心安理得。起於白紙一般,心中有的是夢想,堅持的是正道。

不到兩、三年,心中開始懷疑付出是否會有回報,爲什麼我如此努力還不能心隨人願。是慾望惹的禍,還是社會的不公?怨天尤人成爲揮之不去的陰影,痛苦與心有不甘使心不安、人不定。

遭遇過大的挫折,人開始明白所有的事情都來自於自作自受。不是這個世界怎麼了,應該問問的是我們怎麼了。看看我們想要的,我們要問自己幾個問題:一是爲什麼得不到,二是到底該不該得到,三是爲此我們又做了多少努力,德行到底配不配去擁有。不是世界有錯,不是慾望有錯,全在於自己沒有弄明白我們追求的是什麼。

找尋最初的夢想。我們一直在奔跑,而忘卻了爲什麼奔跑。

第一、沒有了自我;

第二、忽視了親人;

第三、不重視客觀世界;

第四、不講究科學方法。總結起來,也就是“無己、無親、無知、無智”。有此“四無”,你要如何成功?

對於成功,我們還必須明白一點:資源是有限的,你能夠做成一些事情,你能夠到一定的位置,個人的努力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家的成全。感恩成全你的上級、下級以及同級,感恩成全你的家人、愛人與朋友,更要感恩這一生賞識你的貴人與智者。

光羨慕別人的成功沒有用,安下心來腳踏實地纔是正道。一個人要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必定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而且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好階段性調整,做好當下的事情。

成功沒有捷徑。百多年前的胡雪巖要去經歷,對於每一個當代人也無二至。找尋最初的夢想,其實我們都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