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雷雨讀後感(精選15篇)

雷雨讀後感(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雷雨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雷雨讀後感(精選15篇)

雷雨讀後感1

《雷雨》,“到底什麼纔是公正”這個問題在我腦中徘徊了好久。爲什麼故事的結局那個最該死、最該瘋的人安然無恙?爲什麼那麼多無辜的人就死的死,瘋的瘋呢?

周樸園,故事的源頭,作爲一箇舊社會的資本家,言行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圖和陰險狡詐。假如當初他沒有拋棄魯侍萍,那魯四鳳、繁漪就不會出現,那麼周萍的兩段戀情就不會發生,那麼慘劇也不會發生。可這只是個假設,事實上因爲他的貪婪,他的無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導致悲劇的發生,但是到了最後,魯四鳳、周衝、周萍死了,魯侍萍、繁漪瘋了,魯大海不見了,唯獨他完整無缺。可我們知道事實上他失去了一切……

那麼周樸園到底愛不愛魯侍萍呢?從一直隨身帶着的舊傢俱一直保留着夏天關窗的習慣,到幾十年都一直穿着的舊襯衣,都可以看出,樸園對侍萍仍有感情,可事實樸園愛的是他印象中三十幾年前那個美麗溫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現在他眼前的這個女人。周樸園所期望的是“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實際上它是一個醜陋的、混亂的家庭。妻子繁漪與他感情不和,處處與他針鋒相對,並且與大兒子周萍有私情。二兒子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實際又敬又怕,不願與他多接觸,周樸園在這個家裏,空有家長的尊嚴卻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間的真情。所以當年那個侍萍自然成了他感情上的依託。他的'所作所爲,只是爲了填補自己空虛的心,當他思念的侍萍出現在他面前時,他慌了陣腳,資本家的勢利、狡詐暴露無疑。他認爲侍萍會來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舊帳,害怕自己的名譽和財產受到威脅。這樣,一前一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便把他的嘴臉暴露了出來,鮮明的性格躍然紙上。

雷雨從開始似乎就註定了這個是一個悲劇。然而悲劇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錫公館的大少爺——周樸園。

就像衆多中國悲劇那樣,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刺骨始終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雖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那顆只懂愛自己的心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他爲了自己的前途最終放棄了侍萍。孤苦無依的侍萍帶着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

重讀《雷雨》時,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情節了,而是曹禺用細膩的手法塑造出來的一個又一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對於這些形象的描述可謂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多一分則胖,少一分則瘦,真是恰到好處。

雷雨讀後感2

在寒假的最後一天終於讀完了《雷雨》,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震撼,還有更深層次的思考,當所有的事情在極短的數小時內發生,所有的事情彷彿被雨給沖走了表面的僞裝,一一地浮現在我們的眼前。

三十年的漫漫時光,三十年的處心積慮,三十年的愛恨糾葛,終於在一場雷雨中轟然落幕。周樸園,他爲了自己的前途,娶有錢有勢的世家小姐進門,最終放棄了侍萍。孤苦無依的.侍萍帶着二兒子傷心地離開,原以爲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複雜的關係又上演了,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爲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然而最終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兩位受盡創傷的女人也瘋瘋癲癲,走上了不歸路。

對於蘩漪,她在家中卻處處被壓制的。明明如正常人一般,明明有着健康的身體,卻要因爲周樸園的話而天天喝藥。她的精神一直被壓迫着,得不到解放,而她的愛也付之東流。沒有依靠,沒有精神寄託。她爲着周樸園的謊言而喝藥,被人當作是瘋子、不正常的人。在如此環境之下,她怎麼能不怨恨?她如何能不瘋?對她來說,她所處的環境,就如同雷雨未來前的悶熱,令人窒息。然而當她沉浸在與大兒子周萍的不倫之戀裏時,她是多麼希望周萍能與她白頭偕老,然而令我感到失望的是周萍竟是一天也未曾愛過她,我眼中的他,自私,自以爲是,毫不遲疑地接受封建禮教,或許也正是這禮教的枷鎖束縛他不曾向蘩漪袒露內心。他那昏暗的眼神,閃爍着遲疑和矛盾。他總是悔恨自己的錯誤,當一個新的衝動來了,他的熱情與慾望就會像水一樣淹沒他。他那星星的理智,不過是卷在漩渦上的一段枯枝,這樣,一個大錯就跟着一個大錯發生。

對於那蘩漪我只能說你愛上某人願意犧牲一切,像是火焰那樣熊熊燃燒直至燒到灰燼,可那又怎樣?你毀天滅地屠龍降魔浴血歸來,你很牛可那又怎樣?你能給她什麼樣的生活?你就有權得到他的愛嗎?你的愛很沉重,可還得看他想不想要而對於周沖和四風,他們便是這場悲劇無辜的受害者,他們都對甜蜜的愛情那麼憧憬,對未來充滿了熱情,他們明亮的眼睛無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濤洶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輪廓,然而最終只能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早早結束生命。什麼是死?是終點,是永訣,是不可挽回,再也握不住的手,感覺不到的溫度,再也說不出的那句“我愛你”。

那個驚心動魄的雷雨之夜啊,愛與恨的廝殺滲透出的血腥之氣讓我不寒而慄,當一切又迴歸平靜,啜泣的問不再幽幽慨嘆,我們早應該明白,愛與恨終究不能長久,邊緣的問,兩個瘋子的女人,一個憂愁的老人,還在苦苦掙扎……

雷雨讀後感3

一直認爲《雷雨》是萬老先生最精彩的一齣戲,所有的主要劇情都集中在一個雷雨天,背景只有周家大院和魯家,如此緊湊的佈局讓你在短時間裏欣賞到一切。

序幕,開篇大段背景描寫,即周家客廳。佈景肅穆、深沉、古典,你似乎可以看到家主是一個封建強勢的老資本家。

緊接着,人物一個個出場,乖巧成熟的女僕四鳳、世故好賭的魯貴、壓抑執念的蘩漪、天真爛漫的周衝、空虛怯懦的周萍、老實認命的侍萍、進步衝動的魯大海……幾乎每一個人都被自己的囚籠困住:四鳳喜歡周萍卻礙於身份不敢暴露,厭惡貪婪的父親卻又無可奈何,不敢忤逆母親卻又放不下週萍;蘩漪想和周萍在一起卻不敢完全衝破專制家庭的`束縛,好不容易鼓足勇氣卻遭周萍拒絕,破罐破摔哪想揭開祕密換回一個誰都不想要的結局;周萍想要掙脫與後母的畸形關係,把四鳳當作救命稻草哪知又陷入另一場悲劇;原以爲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周樸園到最後才發現其實一切都不在他的控制之下;原以爲可以逃避所有的侍萍在崩潰前一刻才覺醒該逃的都逃不走……

單把周萍擺出來看:一個英俊而又憂鬱的青年,在長期專制壓抑下,內心的畏懼體現在蒼白的臉色、飄忽的眼神和畏縮的舉動上。面對四鳳他執着而熱烈,面對蘩漪他躲閃而煩躁,面對周樸園他崇敬而懦弱。他的內心無時無刻不在思考、掙扎,四鳳是一拯救他的神的形象出現的。他努力擺脫先前與蘩漪的“錯誤關係”,甚至打算以長期離家爲代價。然而當他在懸崖邊死命抓住的救命稻草在最後一刻反咬他一口的時候,他選擇縱身一躍,徹底粉身碎骨:躲閃與直面、懦弱與強硬在他體內碰撞最終毀滅一切。除了“矛盾”,我找不到任何其他更合適的詞來形容周萍。

當四鳳與周衝死於電擊、周萍舉槍自盡、蘩漪與侍萍精神崩潰、大海出走、周樸園孤家寡人之時,又有誰分得清誰對誰錯呢?曾有人說,一切的一切都源於周樸園:如果他沒愛上女僕侍萍,如果他沒有在侍萍生下週萍後趕走她,如果他不是自私自利封建強勢的資本家,如果他沒有忽視對周萍周衝兩兄弟的關注……其實哪來的如果呢?且不論這之時部戲,即使說人生如戲,即使“如果”的一切都成立,誰知道會不會出現另一種悲劇。我想萬老所要表達的不僅僅是那個社會的黑暗醜惡,耿直人性與人生中諸多不可思議的際遇。

看完《雷雨》後,很多人在討論:周樸園愛或愛過侍萍嗎?周萍愛或愛過四鳳、蘩漪嗎?周衝愛或愛過四鳳嗎?這一系列有關“愛或愛過”的問題見仁見智。我從不認爲這只是在糾纏與愛或倫理。社會太複雜了,人生同樣是,既然人生如戲,戲又何嘗不似人生?

再來看周家,不論是以前的深宅大院還是現在的療養院,它一直是個寂寞的存在,故事由始至終都在它身上上演,我可以說冷漠嗎,一如那時人心的冷漠。

雷雨讀後感4

《雷雨》的題目並非多麼吸引讀者,的確這一題目也許僅是用於點明瞭時間,可令我吃驚的是,僅僅在這24小時之內,作者構思瞭如此精緻,耐人尋味的作品,僅是以時間爲題作者曹禺創造了這部白話佳作,作者文學功底之深厚,劇情之豐富,複雜,人物矛盾之尖銳之類是無法估計出的。在這部作品面前,我感到了自己如此渺小,而只能將自己化身爲作者的一位崇拜者,去細讀它!

出身於舊軍官家庭的作者,專制,鴉片的煙霧並沒有吞噬作者,而使他在五四新思潮的影響下,無限壓抑情緒的爆發,並淋漓地揮灑出這部《雷雨》,這樣的一個成長環境,也許幫助他塑造人物間複雜的關係,專制,僞善的家長,熱情單純的青年,被情愛燒昏了心可魅惑的女人,痛悔這罪行卻又不自知地犯下巨大罪孽的公子哥,這些看作複雜的關係,在作者筆下如此條條有理,細細地醞釀,不覺間將事件推向了高潮。如僞善,貪圖和金錢,不惜間接殘害生命,假裝對魯侍萍有情有義,卻又說魯侍萍終究是找來了,可以說,任何親情,在周樸園這裏都成了他玩弄的對象,來豐富他虛僞,做作的`內心世界,如此反襯除了舊社會,專制下,人性的畸形,醜陋,黑暗,無法見人。同樣的,作者也塑造了最獨特的人物繁漪,她的美麗的心靈被環境裏窒息變成了乖戾,在這樣環境下,她有了一顆強悍的心,盡情展現她的辛辣尖銳和魅惑。同時她雷雨般的性格也推動劇情的發展,層層疊疊,逐漸登上了高潮一幕,在舊社會下,女人心中的黑暗被淋漓地展現出來。

《雷雨》對舊社會毫無保留地披露,也引起了讀者的共鳴,一代代在中國文學中佔據了不可小視的作用!首先,戲劇即爲衝突,《雷雨》的衝突及疊在其中的特色中起承轉合到極致。《雷雨》的戲劇中的衝突時具有夏日的雷雨特點,開始是鬱悶燥熱,烏雲密集,繼而有雷聲有詭譎的閃電煽動着漸趨緊張的空氣,忽地,天地間萬物止息,紋絲不動,靜極了,靜極了,就在人剛剛覺察到異樣還未來得及思忖,當頭。響起了一聲炸雷,電閃雷鳴。達到這種效果也憑劇作家牽動劇中人物之間的危險關係!

幾十年來,《雷雨》比一代一代人閱讀,被一批又一批演員排演,但不失華彩,這與它複雜的人物關係,獨特的背景,等因素有關,同時,對這樣一部文學佳作,它還具有了不可估量的詩意!作者用詞優美,獨到,而又貼切,許多段落則是被別人反覆吟誦,得益於劇中人物詩意的性格,或許也可以說是細緻入微的舞臺提示,爲人物塑造更加球極致,每當分析,使人物形象深深印於讀者腦中,彙總而後開發出的一種形而上的氣質和品位!

雷雨讀後感5

《雷雨》周沖人物分析——坐在船頭望着前面醜惡的世界

在《雷雨》中共有八個性格鮮明的人物,比如最具“雷雨性格”的蘩漪、明明是僞君子卻又表現得極慈祥的周樸園……周衝從表面上看大概是最平淡的一位,好像從裏面刪掉也不會驚起太多的波瀾,可就是這樣的人物給了我最真實而又深刻的感受。

富有幻想力的周衝出場像個孩子,這與罪惡又黑暗的周公館實在不和諧:現在他的眼睛欣喜地閃動着,臉色通紅,冒着汗,他在笑。左腋下挾着一隻球拍,右手正用白毛巾擦汗,他穿着打球的白衣服。

這個出場像是悶熱煩躁的夏天裏忽然吹起的一陣清風,給沉浸在魯家人壓抑的衝突中的'觀衆片刻的輕鬆。在這以後,他的又一個可愛的行爲給周公館帶來活潑的色彩:周衝把頭由門口縮回來,做了一個鬼臉。面對嚴厲的父親,他也像孩子一樣膽怯。

而在劇中,周衝在面對他的父親做出開除工人的決定時,他卻一點兒也不膽怯,甚至可以說,他表現出了另外勇敢的一面。他說:“代表罷工的工人並不見得就該開除。”“這些人替自己的一羣努力,我們應該同情的。並且我們這樣享福,同他們爭飯吃,是不對的。”生活在一個壓抑的大家庭裏的少爺,接受的自由的思想表現了出來。

他的轉變在喝藥的一幕中已經體現。在他見識到父親是如何逼着母親喝下藥時,他才真正看清楚了父親威權籠罩下的家庭,看清楚了這個大家庭裏所有人的地位,於是這個天真的孩子哭着跑了下去。第三幕中他來到四風的家中說道:“我恨這不平等的社會,我恨只講強權的人,我討厭我的父親,我們都是被壓迫的人,我們是一樣。”他的理想社會裂開了一道縫。在那之後,周衝向四風描述了他理想的世界,包括他理想的愛情——

“我想,我想是在一個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無邊的海上……哦,有一條輕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風吹得緊,海上的空氣聞得出有點腥,有點鹹的時候,白色的帆張得滿滿地,像一隻鷹的翅膀斜貼在海面上飛,飛,向着天邊飛。那時天邊上只淡淡地浮着兩三片白雲,我們坐在船頭,望着前面,前面就是我們的世界。”

他的城堡初次展現時,便被現實一次一次攻擊着。魯大海的侮慢讓他發現自己與身邊人的格格不入,可他還是頑強的拼搏着:“你能同我拉一拉手嗎?”然而魯家的態度讓他放棄了抵抗,任憑打擊。他發出了最後的感慨:“謝謝你。大概以後都不會有我這樣傻的人了。”

而之後雷雨之夜的爆發將他殘留的堡壘徹底粉碎。伴隨着滾滾的雷聲,全劇進入高潮。當他親眼看到自己心目中慈愛的母親爲了胡扯的情愛變得瘋狂,瘋狂地喊叫……周衝的許多憧憬,對社會的,對家庭的,對愛情的,被一根名叫現實的鐵針逐個點破。至此,他夏日裏不真實的夢完全醒了過來。他的孩子氣,他的善良,他的禮貌,他的敢於反抗,在雷雨中完全死去了。

可憐的周衝獨自坐在船頭,望着前面,望着前面醜惡的現實世界啊……

雷雨讀後感6

《雷雨》是曹禺創作的一部以1925年前後的中國社會爲背景,描寫了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的悲劇。與一般人們所謂的“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的悲劇不同,釀成這場悲劇似乎不是人性中的惡而是許許多多的“人之常情”和一種宿命論的影子。

周魯兩家三十多年恩怨情仇宿命般的糾纏:周家老爺周樸園曾爲了門當戶對的聯姻驅逐平民魯侍萍和他奄奄一息的二兒子,三十年後魯侍萍卻重返周家,而礦地上那個激烈反對他的工人魯大海竟然是他的二兒子。這還不算,當週衝這個對未來懷揣着無限憧憬的無辜的向陽的青年斃命於天雷這種通常被認爲是最高的天之譴責時,我們的情感幾近爆發:“這真是太殘忍了!”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麥克白》結局懲罰的是人性對權利的貪婪,是貪婪之人自掘的墳墓,惡有惡報。然而魯迅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雷雨中有價值的東西不就是那些人之常情嗎?那些在封建社會中尚未湮滅的人性的光輝:周樸園爲父的涵養和氣度,周衝詩意的理想以及魯侍萍的善良等等。當這些在《雷雨》中被一件件毀滅,尤其是那象徵天譴的雷電劃過長空劈碎最後的美好時,我們多半會感到一種莫名的迷惘:善而惡報,這是爲什麼!難道這種情感就是曹禺所要傳達的悲憫之情嗎?

曹禺在《雷雨序》中寫道:“生命本身的無奈,需要我們悲憫‘天地間的殘忍’”。我想這裏的悲憫應當是人類在面對一些天災人禍時情感的`共鳴,而不僅僅是一種深層次的同情。豐子愷的《護心畫集》正體現了這種悲憫:“亂世做人羨狗貓”、“洋房四面是茅棚”以及他觀阿里山的雲海時寫道的:“莫言千頃白雲好,下有人間萬斛愁”,無一不是這種悲憫的流露。有人批評他“不爲窮人喊救命,卻爲禽獸將護生”。這話也許一針見血:對任何生命的尊重、共情正是悲憫博大的內涵所在,不管這生命是動物還是戰爭中的敵人。

而曹禺說:“我念起人類是怎樣可憐的動物,帶着躊躇滿志的心情,彷彿自己來主宰自己的命運,而時常不能自已來主宰着。”《雷雨》所體現的悲憫正是對人類自身渺小的悲憫,是對任何生命尊重的一部分。悲憫既是對惡的寬容,也有些對“命運弄人”的惆悵。悲天憫人是一種人性的光輝,這樣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人世的苦難,也許是對曹禺作品中悲劇的最好情感歸宿。

《雷雨》所呈現的不僅僅是《俄狄浦斯王》中人與命運的衝突,不是傳統地讚揚人類戰勝並改變命運,而恰恰體現了其陰暗面,帶有種宿命論的影子,最終帶給人心以悲憫之情。懷揣着悲憫之情,我不禁想起《人間世》中一個又一個在命運中苦苦掙扎的患者甚至是那些與命運、死神鬥爭的醫護人員,想起被澳大利亞大火埋沒的五億多生靈,他們又何嘗不是在宿命面前渺小無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而悲憫正是這孤島間的橋樑,在每個生命的互相尊重中建立起一道愛的屏障,用悲憫用寬容化解惡與宿命。

雷雨讀後感7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專制僞善的家長;熱情單純的青年;被情愛燒瘋了心的女人;痛恨罪孽卻又不自知的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還有家族的祕密,身世的祕密。所有的一切在一個雷雨夜爆發,有罪的,無罪的一起走向毀滅。當我感動的一口氣讀完它,我被深深的震動了,我爲它落淚。

在這本書中,又三個女人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這場悲劇,她們都是那樣的卑微,那樣的無助,似乎她們都不約而同的爲了愛情,爲了美好的未來憧憬,她們渴望的只是平凡的愛情和平淡的生活,可生活無情的摧殘着她們的身心直到滅亡。

人們都說周繁漪是最有“雷雨”性格的人,因爲她有特色,個性鮮明,她敢愛敢恨,對於周家都害怕的周樸園也不放在眼裏。但是她卻用最畸形的方式表達出對舊制度的不滿,漸漸地,她也將自己推向一口殘酷的井,並把自己的一切埋葬在井裏。然而,事實上她只是一個女人,一箇中國舊式女人,是五四運動以來追究婦女解放,爭取獨立自由的新女性的.代表,可她也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靜,她的聰慧,她愛好文學。但是,即使受過良好的教育,她本性中的野性卻是無法掩蓋,無法消滅的。她的心、她的膽量,她的瘋狂的思想只爲愛情燃燒。然而在她面對與周萍的愛情,面對周樸園無情的冷落時,她的心已經不堪重負,她常常無助、自卑,甚至自虐,只因爲她找不到依靠。在我眼中,她只是一個傻女人,一個爲了愛情不顧一切的女人,可當雷雨來臨,無情的風暴讓她覺悟,她堅守的愛情只是一個夢,她永遠的依靠成了一個背影。

因爲太在乎愛,所以當夢破滅時,愛成了恨。因此,她爲周家庸俗單調的生活難過,對陰沉的氣氛煩悶,對精神的束縛痛苦。她要求擺脫這一切,她在難以抗拒的環境中走向變態。愛成了恨,倔強成了瘋狂。是哪個該死的環境摧毀了她的堅持,摧毀了她的倔強,也摧毀了她的青春和愛情。同樣有着倔強性格的就是魯侍萍了,她憑着自身的倔強在艱苦的處境中生存。然而她的沉默她的顧忌,讓我害怕沉默。作爲舊時代的下層婦女,她的一生只屬於她的丈夫和她的兒女。她希望在默默地奉獻中得到關愛、理解,從而證明自身的價值。可是沉默讓更多的無辜生命永遠的沉默了。在這三個女性中,四鳳是最讓人不忍心的受害者。她單純,清澈的像水,她用明亮的雙眼憧憬愛情憧憬未來,可是她永遠也看不到藏在黑幕下的波濤,殘忍的現實讓她頭破血流。這三個女性都是舊社會的犧牲品,殘酷的壓迫使她們將青春、個性埋葬。在雷雨夜裏,她們用生命書寫教材,爲人們指引方向。

在某種意義上,她們用生命喚起人們的良知。曹先生用一場雷雨向我們展現了父與子、兄與弟、主與僕的矛盾和悲劇,在這場悲劇中,我們看到了舊社會的可怕,體會到了革命的艱難。但我們相信,雷雨後的空氣會格外清新,雷雨後的天空會更加靈動,讓一場悲劇在雷雨中結束,讓一切美好在雷雨後升起。《雷雨》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雷雨讀後感8

猶記得,三年前讀完《雷雨》時的那種心情,那是抑鬱的,那是心痛的,那更是慶幸的,我慶幸我不是生在那個年代,不是生在那個舊社會的資本家的家庭。

故事的開始似乎就預示着故事結局的悲劇。而這個悲劇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錫公館的大少爺——周樸園。周樸園,故事的源頭,作爲一箇舊社會的資本家,言行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圖和陰險狡詐。假如當初他沒有拋棄魯侍萍,那魯四鳳、繁漪就不會出現,那麼周萍的兩段戀情就不會發生,那麼慘劇也不會發生。可這只是個假設,事實上因爲他的貪婪,他的無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導致悲劇的發生,但是到了_後,魯四鳳、周衝、周萍死了,魯侍萍、繁漪瘋了,魯大海不見了,唯獨他完整無缺。當到這裏,或許有人會說他不是很可恨嗎,不是_該死的人不是他嗎,可他卻沒事。但是,我們知道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是的,當他身邊的`人都離他而去時,他就剩孤家寡人一個,他只得自己孤獨終老,這不是很可憐嗎?是的,失去了一切的周樸園_終得到了他應有的懲罰。繁漪這個角色,作者沒有刻意美化她。她的發瘋是她的下場,因爲她的性格和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一個佔有慾如此強烈的女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後,她只能瘋。我也很可憐她,兩個男人都拋棄了她。而她只是在自以爲是的愛情中毫無頭緒地磕碰,也許她只有這個下場,也是因爲作者憐惜她,確實她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可憐的女人!

是啊,那個驚心動魄的雷雨之夜啊,愛與恨的廝殺滲透出的血腥之氣讓我不寒而粟,當一切又迴歸平靜,啜泣的問不再幽幽慨嘆,我們早應該明白,愛與恨終究不能長久,邊緣的問,兩個瘋子的女人,一個憂愁的老人,還在苦苦掙扎……

而這樣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讓人心痛?怎能不讓人同情故事中的人物呢?但,歷這樣的故事幾乎是久演不衰,在類似故事下的犧牲者不在少數,我想,這並不是簡單的故事而已,社會的真實情況應該是故事的原型。這與當時人民的道德準則、思想觀念密不可分。在現今社會,人思想的改變,女人變得堅強、勇敢,絕不會無聲無息受命運的壓制,必會反抗。除了科技發達以外,人文思想的進步也是時代進步的一大標誌。人們常常在知道過去的不幸後,暗自慶幸自己生活在這樣美好的時代。然而,我不但要感謝新時代,新中國給予我們的幸福生活,而更應感激麗時代給我們的覺悟。沒有過去的悽慘,哪來現在的幸福甜美?

那個驚心動魄的雷雨之夜的風雨之聲又再一次在我耳邊響起,我不禁想到:那個雨夜,那雷雨聲驚醒了多少中國人的沉睡的心靈啊……

雷雨讀後感9

周蘩漪是一箇中國舊式女子,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她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靜,她的明慧。周樸園用卑劣的手段將她騙到周公館來,十幾年來受到周樸園的專制,她被漸漸磨成了石頭樣的死人,她難以忍受周家的沉悶空氣,她變得乖戾。正因爲她受到過新式教育,新思想對她的衝擊使她不能安於“三從四德”所規定的命運,她要擺脫思想的束縛,掙開行動的枷鎖,遠離這個令她喘不過氣的地方,遠離那個專制蠻橫的周樸園,去尋找她真正想要的東西。

周萍的出現喚醒了她的熱情,他的.出現對於蘩漪來說,就像是在炎熱的沙漠中出現的一股甘泉一樣,她狠狠地抓住了這根救命稻草,抓住讓她“活”過來的他,不肯放手。蘩漪是矛盾的,她愛着周萍,卻也恨他,他的生命交織着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她擁有行爲上許多的矛盾,但沒有一個矛盾不是極端的,“她會愛你如一隻餓了三天狗咬着她最喜歡的骨頭,她恨起你來也會像條惡狗狺狺地,不,多不聲不響地恨恨地吃了你的。”

蘩漪懂得反抗,她大概是整個周公館唯一一個敢反抗周樸園的人。在四風端給她煎好的藥後,她雖然猶豫了一下,但最後還是讓四風將藥倒掉。在周樸園讓她喝藥的時候,她反抗地說她不想喝這種苦東西。她並不是真的因爲藥苦而不喝,她只是受夠了周樸園這些年來的專制,不想什麼事都依着他,最起碼在自己喝不喝藥的問題上,她想自己做主。所以纔有了對周樸園的反抗。但當週樸園叫周萍跪下勸她喝時,她沒法再堅持了,只得“嚥下憤恨,一氣喝下”,哭着,跑出了客廳。

雖然十幾年在周家沉悶的生活讓蘩漪變得乖戾,陰鷙,但在她身上,最本質的東西還沒有散去,她有她的善良。在她知道周萍是魯媽的兒子後,她逐漸開始同情周萍和四風,而且“不由自主地悔恨地望着自己的衝兒”。在四風難以接受現實的打擊而跑下中門後,蘩漪很不放心而叫衝兒出去看她。

蘩漪是個可憐的女人。她是一個做事情一條路走到黑的人。她本以爲周萍會一直留在她身邊,卻沒想到,即使沒有四風,周萍都以爲那是他做過最後悔的事,他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弟弟,對不起父親。而蘩漪卻沒有後悔過,她做事情從來都不後悔。她是一個極端的女人,她最愛周萍,也最恨他。因爲她關上了四風房裏的窗戶,魯媽才發現了周萍與四風的事。也是因爲她叫周樸園下樓,周萍的身世的祕密隨之解開。或許後者她是無意的,但確實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曹禺說,“(蘩漪)她有火熾的熱情,一顆強悍的心,她敢於衝破一切桎梏,做一次困獸的鬥。雖然依舊落在火坑裏,清熱燒瘋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憐憫與尊敬麼?”。

雷雨讀後感10

就像衆多中國悲劇那樣,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刺骨始終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雖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那顆只懂愛自己的心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他爲了自己的前途最終放棄了侍萍。孤苦無依的侍萍帶着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複雜的關係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爲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樸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這樣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讓人心痛?歷史上這樣的故事幾乎是久演不衰,在類似故事下的犧牲者不在少數,我想,這並不是簡單的故事而已,社會的真實情況應該是故事的原型。這與當時人民的道德準則、思想觀念密不可分。在現今社會,人思想的改變,女人變得堅強、勇敢,絕不會無聲無息受命運的壓制,必會反抗。除了科技發達以外,人文思想的進步也是時代進步的一大標誌。人們常常在知道過去的不幸後,暗自慶幸自己生活在這樣美好的時代。然而,我不但要感謝新時代,新中國給予我《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專制、僞善的家長,熱情、單純的青年,被情愛燒瘋了心的魅感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卻又不知地犯下大罪孽的公子哥,還有家族的祕密,身世的祕密,所有這一切都在一個雷雨夜爆發、有罪的、無辜的人一起走向毀滅,周萍、周衝、四鳳死了,魯大海與生父周樸園反目,兩位母親亦走向了崩潰。

矛盾環環相應,扣人心絃的同時,卻做得那般自然,似乎從一開始我們讀到雷雨時,面前就有這樣一幅畫面:鬱悶燠熱,烏雲聚合,繼而有隱隱的雷聲,有詭異的`電煽動着淅趨緊張的空氣,忽然天地間萬物止息,紋風不動,靜極了靜極了,就在人剛剛覺察到異樣還來不急思考時,當頭響起了一個炸雷電閃雷嗚,雨橫風狂,宇宙發怒了,這像是寓示劇中人物之間的危險關係。

今天的社會佈滿着陽光,驅散了過去的陰霾,現在的天天對戀人都是幸福快樂的,因爲彼此是自己的選擇,我希望在今天的社會中不再會奏響雷雨天特有的隆隆樂奏,因爲今天是個陽光燦爛的世界。

們的幸福生活,而更應感激麗時代給我們的覺悟。沒有過去的悽慘,哪來現在的幸福甜美?

雷雨讀後感11

看過話劇《雷雨》好久了,心裏仍對其中的一些情節難以忘懷,當時的一些感受久久留在身體裏,所以想一吐爲快。

第一次瞭解是在語文課本里節選的文章,曹禺的代表作,強烈的衝突很激烈。後來買了書,看得很快,記得20xx年12月31日,全地球的人歡慶新世紀到來的時候,我,那時非常不屑人類的自我自娛,伴隨着新世紀的到來,我看完了《雷雨》,瞭解了整個故事,感慨很多,不過印象不是很深了。

今年,有幸和同事們到人藝看《雷雨》又一次深深觸動了我。

對於大少爺和四鳳,百轉千回,四處找不到出路。到後來母親隱瞞事實讓他們私奔不再回來,在我看來已經是一條沒有辦法的出路了——有些事實不知道至少能減少痛苦讓人還能活。可事情到了最後,自以爲是的老爺用他的道貌岸然,讓孩子們知道了事實,逼着大少爺認母親。當“母親”說出口,結局再也無法挽回。這話劇就像一道題,左右突擊,終於找到一條有些明朗的路,最後卻發現是個令人絕望的死結。

絕望,深深地絕望,讓人看不到出路。就是這種感覺,壓着每個人的內心,讓我也覺得心裏積蓄着萬種苦衷卻找不到出口,就這樣壓在胸口,實在憋悶得很。

這種絕望在繁漪身上也處處體現,就像她是絕望的化身一樣。我一直以爲四鳳纔是話劇的主角,中文系的宇哥告訴我,繁漪纔是,我才重新認識繁漪這個角色。繁漪作爲一個受過現代教育的女性,落入這個家庭,一方面被老爺的忽視、無愛、專制控制着,另一方面,被自己對老爺的愛的索求、對大少爺愛的要求控制着,即使追隨內心有所突破——可惜並不被世俗認可——另一方面又落入另一個欲求的陷阱。最後也成爲壓制別人的.人。繁漪也曾苦苦哀求,也曾像鬥獸一樣反抗,卻四處碰壁,突圍不得。當繁漪伴隨着閃電的霹靂,出現在四鳳的窗口,着實的嚇得我心驚。緊緊拉着旁邊的人的胳膊嚇得不敢看。一個可憐的繁漪,終於被內外的壓迫變成了一個可怕的繁漪。

作爲曹禺的代表作,話劇實在精彩,短短的三個小時跌宕起伏讓觀衆也投入其中。《雷雨》即使作爲現代的故事,似乎仍然是無解的題,除了對當時社會的批判,對現今的意義又有什麼呢?現在每每經典的演出仍是過去的那幾出,這樣精彩的新劇本很少有——屬於文藝的範疇不再說。

我想這種絕望是在讓人難受,其中哪些絕望是我們現在可以避免重複的?如果說那些絕望是當時社會造就的,如果說曹禺老先生批判的是當時的社會,那麼我們現在的社會又如何呢?我們已經解放了什麼?又被什麼禁錮着?又有哪些是人們自己畫地爲牢,被自己的思維套牢着的?

我想,想想這些,可能我們就能夠少些絕望吧。

——僅此作爲《雷雨》的,也算作一個小結,暫時放下心中的情緒,繼續前行。

雷雨讀後感12

雷雨交加,電閃雷鳴,愛恨情仇的交織。一場悲天慟地的雷雨,沖刷着舊中國的封建禮數,壓迫着人民的傳統思想。上輩人的恩怨,下輩人的痛。悲劇的開始,終要以悲劇收場,誰對誰錯?

《雷雨》是一部人物形象非常完整的話劇。劇中的人物不多,但作家對主要人物形象都通過戲劇衝突和富有性格特徵的對話,作了深刻的心理描繪,他們都有鮮明的個性,每一個人物都顯示了他的作爲社會人的豐富內容。

周樸園——悲劇的始作俑者。曾經,他也向往純潔的愛情,他也有過理想和憧憬。可是,他還是屈服了,在一個不適宜的時候,向封建傳統低頭。就是他的屈服,醞釀了三十年後的悲劇。周樸園是一個典型的富家子弟,趕走了地位低下的結髮妻子,娶了門當戶對的闊小姐;他是一個傳統的家長,嚴格地約束着子女的行爲;他是一個封建的地主,榨壓着勞動的百姓;他是一個僞君子,口口聲聲的說他一直留着前妻喜歡的傢俱,說他保留她的`習慣,珍視那繡了梅花的舊襯衣,與前妻久別之後的重逢,卻充滿了猜疑,最先想到的,竟然是她對他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脅……

有一個人,所有恩怨的交匯點——周萍:周樸園與梅侍萍的兒子,自己繼母的情人,同母妹妹四鳳的戀人,親弟弟魯大海眼中的仇敵與敗類……生在傳統的封建大家庭,卻不懂得獨立;活在愛恨糾紛中,卻不懂得堅強。世人以這樣的眼光看他。拿什麼解脫他充滿罪孽的靈魂?

周蘩漪——這個不得不提的女人。這個追求婦女解放,爭取獨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這個敢愛敢恨,卻爲了得到愛情不擇手段的瘋子;這個母親不像母親,情人不像情人的女人。“我希望我今天變成火山的口,熱烈地冒一次,什麼我都燒乾淨,那時我就再掉到冰川裏,燒成死灰,一生只熾熱地燒一次,也就夠了。”正如她的話,她有着最頑強最熾熱的一面,卻又是倔強變成瘋狂的一面;她對舊制度表現出畸形的反抗,卻在重壓下,常常無助、自卑、甚至自虐。繁漪的感情永遠是鮮明的,永遠有棱有角。她有一顆亮麗的心靈,只是上帝偏罰它生長在乾枯的土地上。這樣的人,本應活得轟轟烈烈,卻過着悽悽慼慼的一生。

《雷雨》,一本矛盾的小說,塑造了一羣矛盾的人物。裏面那幾個在死亡邊緣徘徊的角色,其實都有着對生命的無限渴望和追求,只是他們在命運的衝突裏偏離了原有的軌道,最終,淚水和痛苦是免不了交織相濡的。但是,關於那些愛與恨的矛盾糾纏,也許會因爲這些死亡而被我們釋然吧。

《雷雨》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不同階層的人的縮影。複雜,矛盾,交錯,那個年代的特徵,就在《雷雨》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歷史上這樣的故事幾乎是久演不衰,在類似故事下的犧牲者不在少數,我想,這並不是簡單的故事而已,社會的真實情況就是故事的原型。我們在讀一個故事,也是在讀一段歷史,讀一個社會人們的心理特徵。

雷雨讀後感13

上個星期同學們在語文課上對《雷雨》這篇劇本進行了激烈討論大家圍繞着“周樸園愛不愛魯侍萍”問題分別說出了觀點雖然有同學說“愛”有同學說“不愛”他們都有各自道理但我並不贊同這種絕對說法“愛”實在是個非常複雜東西怎能簡單說“愛”還是“不愛”呢?其實說“愛”或“不愛”從本質上說應該是人性複雜而導致了矛盾!

《雷雨》中人物在作者筆下充滿了矛盾!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內發生故事卻牽扯了過去恩恩怨怨剪不斷理還亂!人性立體面在《雷雨》中體現淋漓盡致!然而人天性原本就如此複雜嗎?人性原本就這麼讓人毛骨悚然嗎?

記得小時侯我曾背過《三字經》其中最開始兩句話“人之初性本善”確人出生時候就如同一杯清澈水!你給這杯水裏加入顏色這杯水就會呈現出顏色也許有人會說人天生都有求生本能這不是本性嗎?但是請注意我說人出生時候如同一杯清澈水但並說清澈水就性質清澈水也有它本質也說人天生也帶着一些本性但這些本性並不複雜!事實上人性之所以變得複雜是受到生活環境影響人性體現出社會環境!

周樸園天生就希望這麼令人唾棄自私、扭曲人嗎?毋庸置疑誰也不希望被人唾棄!然而周樸園生活環境使他變成了他是可憐!

大多數同學所同情都是被拋棄魯侍萍然而有誰同情一下週樸園呢?周樸園並不是希望變成如此說來他有錯呢?這應該是社會錯!我認爲周樸園更應該得到同情!他是當時社會產物更確切地說他是那個黑暗社會犧牲品!

把罪過歸到某人身上!事實上小偷也是值得可憐!如果小偷能靠正當方法掙錢養活我想他們絕對不會再做這個令人厭惡而且整天擔驚受怕小偷了!而世界爲會有小偷呢?這不就說明了社會不夠完善嗎?

大家都知道過去國家主要進行是物質文明建設然而在物質文明已經較爲發達今天國家又重視了精神文明建設!可見社會環境重要性!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社會主義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這是消除了階級社會生產力極大發展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極大豐富社會所有財產歸全人類所有產品各取所需所有人平等地享受社會經濟權利人們不再將勞動做爲謀生手段而“勞動將人們第一需要”之所以把共產主義做爲社會主義最高目標希望建立和諧環境讓生活在環境下人都能和諧相處社會!國家重視對和諧社會建立不就說明了社會對人影響是很大嗎?

由此看來社會環境纔是影響人性主導因素!人性複雜體現出社會矛盾!然而也太過於悲觀事實上像周樸園人已經少有了我不贊同老師說“十個人結婚有九個人後悔”說法這太過於悲觀了!現在社會已經不是當年社會了也許老師會說我經歷過愛情我怎麼會了解其中味?但我知道愛是需要互相包容!愛是需要互相付出!只有人付出婚姻絕對不是幸福婚姻!我想“後悔”人是不是一味地在乎對方付出而忽略了付出?我覺得“後悔”人也一定存在問題!請學會“換位思考”這真是非常重要東西!

後的感受,最好是要聯繫實際說說自己或者別人的同樣經歷。這就是一般寫讀後感的`步驟。

雷雨讀後感14

一場雷雨,一場夢。夢醒之後,一切成空。

我曾看過愛情溫柔地凋零,直到感覺到那一絲痛狠狠的劃過心田後,才明白原來所謂真愛無敵的童話,只不過是當一絲情愫如輕沙般心田時,人們彼此心照不宣的謊言,在這原本就是個暖昧不清的世界,那些孤獨追尋着的靈魂遊離在城市巨大的陰影之下,在每讓人窒息到極點的黑夜,失去自由的愛情便只能頹廢地躲在牆角邊喘息,冥冥之中,一切被註定了的就這樣永遠被註定了。

兩代的恩怨註定了一場無法逃避的悲劇,一場雷雨,悲劇註定是兩代人的結局,三十年的漫漫時光,三十年的愛恨糾葛,三十年的淚與鮮血鑄就了一場悲天慟地的雷雨。

中國封建舊社會吃人的禮教傳統,女人永遠是被傷害的對象,魯侍萍,悲劇的核心承受者。周樸園,那個傷害她到遍體鱗傷的男人,說他保留她的習慣,珍視那繡了梅花的舊襯衣,可說到底,這些都不是因爲愛,都是因爲要彰顯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他聽任家中長輩將梅侍萍趕走,隨後娶了門當戶對的闊小姐時起,他的心靈已徹徹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最佳寫照。在三十年後,他重又認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來的情感,不是久別重逢的喜悅,而是徹頭徹尾的'猜忌,懷疑與恐懼。他想到的,是侍萍是到來也許會對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脅,是真相揭穿後自己將面臨的尷尬處境,而不是對侍萍悲慘遭遇的同情和憐愛。這就是深愛他的女人的待遇。

蘩漪,《雷雨》中被愛情傷得最體無完膚的女子,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夢而救出自己,因這條路也引向了死亡,她的生命交織着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像是一朵在黑夜裏悄無聲息地綻放了的花,冷漠、詭異、妖豔,穿過被灼傷了的眼睛,直逼進你的靈魂,尋找苦海深處的共鳴。

現實在殘酷地獰笑,唯有死亡是舒適的溫牀,四鳳,整齣戲中最讓人不忍心的受害者,單純、清澈,對甜蜜的愛情那麼憧憬,對未來充滿了熱情,她明亮的眼睛無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濤洶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輪廓,當她的幼稚在殘忍的現實面前被得頭破血流的那一剎那,老鍾就已經鳴起,雷雨過後,我們不得不扼腕嘆息:多麼年輕的生命啊。

那個驚心動魄的雷雨之夜啊,四鳳觸電而死,蘩漪的兒子周衝爲救四鳳不幸送命,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魯媽癡呆了,絕望的蘩漪瘋狂了,倔強的魯大海出走了。罪惡的家庭崩潰了。

愛與恨的廝殺滲透出的血腥之氣讓我不寒而粟,當一切又迴歸平靜,啜泣的問不再幽幽慨嘆,我們早應該明白,愛與恨終究不能長久,邊緣的問,兩個瘋子的女人,一個憂愁的老人,還在苦苦掙扎……

在那個黑暗的社會裏,人們的性格已經被扭曲。

雷雨讀後感15

《雷雨》由劇作家曹禺創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

《雷雨》這本長篇小說我並沒有看完,不過它曾出現在我的高中課本上,我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麼一段。周樸園走到窗前望外面,風聲甚烈,花盆落地大碎的聲音。這個像是將所有一切得情感矛盾綜合在一起,彷彿正準備着迎來所有得黑暗與愁苦,將所有的仇恨都化作實體向着人物狠狠得砸來。

在本書裏,擁有着一段糾葛難纏得關係,上一輩得與老一輩的。然而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完全體會到當時社會的黑暗,周樸園與當年的女僕梅侍萍發生了一段不被承認得關係,而後梅侍萍被趕出了周家,故事從此就開始發展,周樸園納了新的女人繁漪,然而沒有想到的是當年梅侍萍得女兒四鳳機緣巧合下來到了周家,和周家得少爺,自己同母異父得哥哥周萍有了關係。

在故事中,女人總是悲慘得,繁漪是,梅侍萍是,四鳳也是。

還有更多的是對人性醜陋的描寫,試問,假如當初周樸園沒有將梅侍萍趕出周家,那麼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四鳳和繁漪,然而聯繫起這兩個女人的是一個叫周萍得男人,兩段不同的倫理關係,讓我們能體會到所謂得愛情真的不過是如浮萍一般得伶仃,情字帶給了這三個女人無一不是深入骨髓的絕望。

然而對於周樸園,卻是有諸多的`爭議,有人說他冷血心腸,拋棄妻子,在結局最後是孤身自保得人。有人說他爲了成就自己的大業泯滅了那麼一點良心又怎麼樣,男人就是應該幹大事。

至於我,是偏向前者的,周樸園太狠心了,將自己的妻兒趕出家門,在梅侍萍來到周家時,他那顆所謂念舊得對梅侍萍還存着愛戀的心,卻又變得自私自利,讓人可憎起來。

我最喜歡的人還是梅侍萍,梅侍萍在被周樸園,在被這個醜陋黑暗得封建社會拋棄下,竟還能堅持得爲自己,爲自己的兒子,爲自己的家庭堅持下來。然而她卻眼睜睜的看着一場噩夢來臨,最後,她被噩夢壓倒了。

本書最可憐的人是繁漪,繁漪是一個不被愛情所祝福的女子,所以她愛上了周萍,這個她以爲能帶給她幸福的男人,最後當整個世界都崩塌了,繁漪也隨着那崩塌的世界,一齊丟了自己得魂。

再說說最後一個女人四鳳吧,她本是一個無辜的女孩,聰明能幹,身上卻帶着上一輩的恩恩怨怨,以致於到了最後不能勇敢的去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當她知曉了真相,周萍和自己是同母異父得關係,這個很獨立堅強得女子也被逼瘋了,最後她死了。

一本書將三個女人的命運緊緊牽在了一起,一本書,寫滿了對舊社會的無盡黑暗,那個可怕的世界當中,沒有一點溫暖。

可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在等待着我們。我們不應該被這種扭曲的社會打倒,我們應該站起來,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