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傷逝》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傷逝》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4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傷逝》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1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傷逝》優秀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傷逝》優秀讀後感1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感情小說,小說短短一萬多字卻生動地描述了子君與涓生從相戀同居到感情破滅的全過程。語言簡短有力,思想資料深刻龐雜。

涓生和子君他們單純追求個性解放,感情至上,走個人奮鬥的道路,最終造成了杯具。

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感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

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裏,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述,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感情正是那個提倡感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終卻爲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

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感情的過程,那裏能夠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着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而涓生之後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

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職責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爲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感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裏隱藏着不穩定性。

總之,《傷逝》中子君是個杯具性的人物,她對感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杯具色彩。涓生的“無愛之愛”又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杯具化進程。

  《傷逝》優秀讀後感2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愛情小說,小說短短一萬多字卻生動地描寫了子君與涓生從相戀同居到愛情破滅的全過程。語言簡短有力,思想內容深刻龐雜。

涓生和子君他們單純追求個性解放,愛情至上,走個人奮鬥的道路,最後造成了悲劇。

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愛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

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裏,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後卻爲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

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裏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着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而涓生後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

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爲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裏隱藏着不穩定性。

總之,《傷逝》中子君是個悲劇性的人物,她對愛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劇色彩。涓生的“無愛之愛”又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悲劇化進程。

  《傷逝》優秀讀後感3

《傷逝》是魯迅探索運用內心獨白的敘事方式寫作的一篇小說,這在魯迅的兩個主要的小說集《吶喊》和〈彷徨〉中可謂是獨一無二的。在這篇文章的寫作過程中,籠罩着作者對於現實最痛苦的揭示,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悲劇性色彩。

《傷逝》是收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作品,也是他取材於現實小說藝術探索的後期作品。在這篇作品中,作者以深沉的筆調爲“新青年的自由愛情”唱了一曲輓歌,對人性的殘酷真實給予了清醒的揭示。

魯迅曾經在《再論雷峯塔的倒掉》一文中說到“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如果從魯迅給悲劇所下的定義來看,《傷逝》無疑是一部真正的悲劇。

《傷逝》在魯迅的小說中具有特殊的意義。他是作者第一次以愛情爲主題寫的小說,也是唯一的一次。在這之前,作者曾經在1919年1月的《新青年》上發表了《隨感錄四十》在那篇小文章中魯迅指出“中國的男女大抵一對或一羣----一男多女-----的住着”,可是“愛情!可憐我不知道你是什麼”。中國人向來是不知道什麼是愛情的,作爲“中國人靈魂的孤獨探索者”,魯迅在文章結束時指出要讓“勾銷舊帳”,則必須“完全解放我們的孩子!”在魯迅看來,從孩子開始似乎還不至於讓人徹底對愛情絕望。但是到了《傷逝》中,兩個青年人涓生和子君,以極大的勇氣爭取到愛情,卻最終只有“悔恨和悲哀”,這未免讓人心生寒意。

如果說魯迅的《隨感錄》是一篇啓發愚昧的國人擺脫舊的傳統,勇敢的去追求真正的愛情的話,那麼《傷逝》無疑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揭示出一個更加殘酷的現實:鬥爭之後的悲劇。

  《傷逝》優秀讀後感4

仰望星空,勇敢大膽地釋放心的信念與夢想;腳踏實地,真切清醒地觸摸生的現實與失望。——題記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這是《傷逝》中子君擲地有聲的言語。起初,她是那樣的大膽與勇敢:同涓生談打破舊習,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他們的言語充滿了整間會館,接下來便是自由戀愛並義無反顧地與涓生同居。難道共同的話語,共同的理想就可以令他們不顧現實的存在而攜手以相老嗎?不,結果是:不久後,涓生失業,子君愁苦,兩人悽然分手,子君抑鬱而死,涓生也悔恨交加。

《傷逝》是有創作背景的——1925年10月,正是魯迅與許廣平處於熱戀之中的時候,魯迅有對愛情對生活的希望與夢想,但他卻要認清現實,對熱烈的愛情作出清醒的“冷思考”。他需要考慮他曾經失敗的婚姻,他要顧慮世人流言蜚語對許廣平的傷害以及他們17歲的年齡差距。但在接受了現實,認清了敵人的鬼魅伎倆,確證了許廣平對自己的愛之後,愛情上彷徨了多年的魯迅終於吶喊了——我可以愛!

兩人結合後,許廣平並沒有丟下曾經的信念與理想,把它們都變成了對魯迅堅貞不渝的愛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她協助魯迅工作,校對稿子,查找資料,安排魯迅的飲食起居,一切都是細心體貼,不亦樂乎。

魯迅與許廣平都是偉大的,因爲他們都懂得人生的規則,當然不僅僅是愛情方面。魯迅知道如何在“熱”中進行“冷”思考,不沉迷於飄渺遙遠的美好之中,而是將現實剖析。許廣平則瞭解怎樣將理想與願望有機結合,既沒有讓自己淪落爲家庭主婦,又沒有讓自己喪失工作能力。如果涓生、子君也能如他們一般,大概就不會把所有的悔恨和悲哀埋葬甚至遺忘中了吧!

  《傷逝》優秀讀後感5

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在課堂上都接觸過魯迅先生的文章,對於魯迅先生我是敬佩的,課堂之餘我看過他很多小說,我總覺得讀他的小說不會只簡單的感覺到寫得好或不好,有時候會感覺到時代的悲哀,有時候感覺主人公內心深深的無奈,有時候又無望中帶着一絲微弱的曙光,光弱似風中的蜘蛛絲,但終歸是有的。但以愛情爲題材的文章是少的,《傷逝》是少之又少的其中一篇,我雖然不喜這個關於愛情的悲劇,但今天也假想一下自己是這個悲劇裏一個普通的百姓。

《傷逝》以涓生的懺悔開始的,一開始就知道故事是一個悲劇,至少對於主人公來說一個悲劇。我覺得兩人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的結合是當時人們所不能接受的,他們是逆於世俗的,這就爲後來的結局埋下了伏筆。他們積極於追求自己的幸福是值得好的,可是他們生活的背景不允許他們的大膽開放。在開始的時候他們是幸福的,對於涓生來說子君是一個類似知己的存在。在當時,涓生是思想開始覺醒的青年代表,他認爲子君是可以理解他的,在那個時候可以找到這樣一個女子是很難的,而子君也認爲涓生是不同於當時那些青年的。但是,兩人之前的生活經歷對兩人之後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面臨生活中的瑣事時,子君發生了變化,涓生認爲她再不能像以前一樣理解他了,甚至他工作時都不能體諒他。

就算沒有那些生活背景,他們的性格弱點也註定了他們最終的分離,涓生的自私懦弱,選擇放棄子君來成全自己,對於子君的付出視而不見;而子君則沒有足夠的意志拒絕來自物資的誘惑,不體諒涓生,整天與房東太太攀比,沒有了最初的靈氣。他們的悲劇也許是當時很多愛情故事的代表,覺得那時候能夠堅持到最後的,真的很不容易。能堅持的除了對抗世俗之外,更多的對人性,彼此間的磨合習慣,性格的突破,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直到最後的勝利。他們的故事讓人覺得,愛情對抗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只有最強大的愛才能面對生活中的瑣事而依然不變。

  《傷逝》優秀讀後感6

大學裏黃老師講的魯迅的《傷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重新看了一遍,算是對大學現當代文學老師的的一次想念。

主人公子君和娟生兩個人的愛情故事很讓人感動,同時也留給人很多的思考!

很久以前就有人在呼籲女性解放,女性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讓這樣的一個弱勢羣體獨立,可是尋覓了這麼多年,世界的女性主義者也在爲此奮鬥了很多年,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女性真的就獨立起來了嘛?到了這樣一個發達發展迅速的經濟時代女性也許是有錢了從經濟上獨立了,可是他們真的就從人格上和男性有了平等的地位了嘛?

也許這樣講很多男性是反對的,男性會說女人已經怎麼樣怎麼樣了?可是這樣的爭論是沒有輸贏的,自古皆是!

愛情裏沒有對與錯,但是愛情裏受傷害的永遠都是女性!

這的從男女不同的性別差異來分析,男性永遠都是向前看的,他們不會總是回頭看過往的一切,他們相信世界在他們的腳下,一切都要往前看;女性則永遠都是懷舊的,她們在愛情裏永遠都是傷痕累累的,但是她們最好的良藥——回憶曾經的美好,回憶曾經的甜蜜!在愛情裏,男人不愛了就是不愛了,而女人即使已經不愛了,她們都會想着曾經別人的好,想着去維持這份“遺失的美好”。

其實已經成了一個人的戰爭,總是要有傷害的,只在於什麼樣的方式結束這份曾經的愛,男人選擇不愛了就大聲的說出來。

娟生選擇了這種男人的方式來結束這份“殘缺的愛”,他告訴子君“他已經不愛她了”。子君離開了,後來死了。她的死給人在讀者的腦海中留下了一個問號“她怎麼死了呢?”,子君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他不愛她了”,也許在子君生命的最後一個時刻腦海仍然呈現娟生單腿跪地向子君求愛的場景!!!

在這場愛情的戰役裏,沒有勝利者。娟生一個人的戰爭使他獲得了自由,卻奪取了子君的生命,但是他沒有錯,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死了的人“帶着鐐銬”解脫了,活着的人仍然要一個人戰爭着!!

  《傷逝》優秀讀後感7

從小說的名字中可以感覺到這是一篇以悲劇結尾的文章。“傷逝”,爲逝去的一切而難過,讓人想起遺憾、悔恨,給人一種淒涼的感覺。作者通過“涓生手記”講述了“五四”黑暗社會時期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爲愛情走到一起,在社會的壓力和生活的殘酷中最終分離的愛情故事。

讀過《傷逝》之後,感觸頗多,有一種傷感的感覺。

在我看來,子君作爲一個時代的女性,是叛逆的,是艱難的,她能夠衝破封建觀念的束縛,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毅然追求自己的愛情,與時代格格不入的。但她下定決心去愛,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喊出了幾千年來女人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己,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一個個性解放的響亮聲音。

拋開世俗的眼光,她和涓生走到了一起,即使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當她和涓生生活在一起的時候,生活迫使她成爲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忙於家庭瑣事,爲瑣事爭吵。

慢慢地,她從一個解放的新女性變成了一個世俗的女性,在這個時候,她與娟生的感情也逐漸淡化,慢慢惡化,最終走向毀滅,子君被拋棄而死。

作爲一個新時代的年輕人,涓生的思想雖然新穎,但卻不夠深入。一開始,他是勇敢的,執着的,對未來充滿希望。但在本質上,他仍然被封建意識形態所毒害,表現出保守和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他自私、虛僞、怯懦逐漸滋長。當他和子君出去的時候,他害怕被人嘲笑、猥褻和輕蔑,而子君卻“無所畏懼”。

最後,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淒涼,面對生活的壓力,他把生活的重擔交給了子君,自己不敢面對。最殘酷的是他離開了子君,把她推入了死亡的深淵。我認爲涓生的新思想是膚淺的,經不起時間和現實的考驗。

一段美好的愛情就這樣逝去了,當涓生再次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時,一切都無法挽回,剩下的時間只能“悲傷地”繼續。兩個人的悲劇結局,讓人難免難過。因此,當我們戀愛時,我們既不能失去自己,也不能逃避我們的責任。

  《傷逝》優秀讀後感8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爲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裏,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當時的知識青年受到封建禮教的壓迫,外人的冷眼,親人的離棄,生活的種種困難與壓迫,對這個新一代的稚嫩的愛情百般折磨。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他們還是堅持不放棄的。兩個知識青年拋棄舊習氣,同居在一起,希望過上幸福和安寧的生活,可卻不斷遭受社會對他們的壓迫,遭到社會的“歧視”。幸福的時光是短暫的,在現實面前,他們的生活變得困難,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沒辦法解決,迫於生活和社會的壓迫,涓生開始對子君產生埋怨,兩人產生了矛盾,變得冷漠,終於兩個人分開了,各自走各自的路:子君回到了家人的身邊,受着家人冰霜一般的冷眼,而涓生則爲生計而四處奔波。涓生的事業慢慢有了發展,但仍然對與子君的分開感到很難受,在一次偶然拜訪友人的時候,被告知子君的死訊,痛苦不已,陷入深深的自責,離開了那個曾經與子君住過的房子,走向遠方……

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愛情不能光是愛情,戀愛初始的轟轟烈烈,到現實面前如果就變得不堪一擊,那麼這樣的愛情又怎麼能算是美好。

“我就是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子君便是如此,堅強而溫柔,反叛而無謂,直到涓生因爲生活和社會的雙重矛盾放棄了她,子君的堅強外殼便瞬間崩塌。涓生與子君的愛情破滅,其實直接的原因是愛情與事業、自由的碰撞,在這樣的一個動盪的年代,愛情經不起太多的風吹雨打,何況是這樣的一個稚嫩的新一代的愛情!個人的解放總是需要以社會的解放爲基礎,這是新一代知識青年的孤獨與無助,知識分子在這個時代容易軟弱和妥協,受到挫折之後容易消極和絕望,這也是魯迅自己的孤獨與無助。

  《傷逝》優秀讀後感9

在魯迅的小說中,《傷逝》是最令我喟嘆的一篇,看過後很久都不能釋懷。子君給了我相當深刻的印象,她的溫順、柔和和悲哀的死亡令人不勝感慨。涓生和子君本性上都是善良的人,爲什麼子君會在這個小圈子中一步步走向滅亡呢?究竟是什麼害死了子君呢?“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句表達上還略嫌生澀的話曾令涓生非常高興,他從中看到了子君的獨立和堅強。然而,事實上子君是沒有學會獨立的。所謂“獨立”應該是自己主宰自己,而這一點又建立在有能力養活自己的基礎上。可是子君不行,她首先沒有維持生計的本領,所以她剛從家庭中脫離出來,又把自己全權交給了另一個人來主宰。表面上看來私奔是一種了不起的舉動,實際上卻只不過是一次權力的轉手罷了。她拒絕做一個封建家庭的乖女兒,卻心甘情願地做了小知識分子的家庭主婦。倘若子君目光遠大,投奔一個成熟的,有經濟能力的人,也尚不致落到如此田地。

可惜涓生也不過只是一個思想尚還幼稚,卻又自以爲進步的青年。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進步思想,但又喜歡將生活理想化;另一方面他又很貧寒,經濟上十分拮据,還沒考慮清楚麪包和愛情的關係,就不負責任地接子君一起生活。他將子君理想化了,他以爲她是堅強、獨立、富有進步氣息的新女性,他不知子君的勇敢完全是出於對他的信任和依賴。一旦子君見了他的無力,見他也必須爲生計奔波,她也不得不爲他變成一個家庭主婦。涓生和子君其實都厭倦這種生活,但他們都無力改變,當現實和理想產生了太大的落差,子君便逆來順受了,然而涓生卻不能忍受,他認爲子君違背了他的理想,於是歸咎於她。

再加上子君非常的軟弱、善良,他趕她,她就走了。其實他們合築一個家時子君也賣掉了自己的金首飾,她完全有留下的權利。但子君壓根兒沒想到這些,她歸根到底太幼稚,太單純了,她過於浪漫,看愛情重過一切,所以當涓生說不再愛她時,她便心如死灰,什麼都不想爭取了。究其根本,子君和涓生都是太幼稚的人,只是子君要更淺一些。她似是而非地學到一些新鮮的思想,造就了一種浪漫的氛圍,這種對愛情的嚮往使她敢於衝破封建家庭的牢籠,然而她只知依靠涓生,以他爲一切的出發點。說明她還未擺脫封建夫權思想的束縛,她適應不了社會,看不透生活,最終便被生活所吞噬了。

  《傷逝》優秀讀後感10

夢想的旅程帶着很多的感傷,情感的開始更於心中感悟,一副雋永幽遠的畫卷,幾許別樣浪漫的人生。

子君,兩副面孔出現的子君。會館時期的子君是戀愛時期的子君。這個子君在小說中是一個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見識,有主見。而吉兆衚衕時期的子君——即同居時期的子君——卻是一箇舊女性的形象,怯弱和無知,帶有中國舊時代烙印的傳統女性。不管怎樣說,子君這個女性,代表的是不只自我。世上最能打動人的是杯具,這是很殘忍。《傷逝》是一部徹徹底底的杯具。子君死了,爲涓生而死了,那是時代的杯具,更是子君把感情當作人生終極目標的癡情女子的杯具。

涓生,一個擁有感情卻又時時被時代所要挾的知識分子,他應對帝國主義的罪行能夠義憤填膺,而應對情感卻畏首畏尾,他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卻是那樣的脆弱卻又那樣的堅固:“她卻什麼都記得。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一般,能夠滔滔背誦;我的舉動,就如有一張我看不見的影片掛在眼下,敘述得如生,很細微,自然連那使我不願再想的淺薄的電影的一閃。夜闌時候,是相對溫習的時候了,我常常是被質問,被考驗,並且被命運複述當時的言語,然而常須她補足,由她糾正,像一個丁等的學生。”這,是他對子君的理解,更是他對感情的理解子君的杯具在於把感情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真的無法承受失去。子君選擇和涓生一齊生活,她的壓力在那個時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那“五四”初期的時代裏,子君的執著,卻給她帶來無數鄙視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這種絕然的態度,已經註定她把感情視爲生命的全部的杯具的開始。

《傷逝》是一種超越視覺和人生的衝擊,我們分析的永遠都只是別人的感情,而我們自己此時此刻正經歷着的、心碎着的感情卻是我們自己也不願去分析,不願去推敲的。箇中原因是經不起。

在感情夢想的追求過程中,涓生從浪漫走向實在,從幼稚走向成熟,而子君則從果決剛強走向平庸懦弱,從期望到滿足進而走向失望和絕望。在與生活所作的杯具性抗爭中,子君是弱者和犧牲品,而涓生則作爲一個強者最終站起來,“向着新的生活跨進第一步去,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作我的前導……”。不能說他必須會成功,至少,他還沒有失敗。

  《傷逝》優秀讀後感11

傷逝,傷的是又一股反抗力量的逝去,傷的是反抗最後走向了消逝。

子君與涓生是一對在五四時期幸運地自由戀愛了的青年,他們曾勇敢、曾幸福,修成正果後卻又離散了。和整場運動一樣,兩個青年有滿腔熱血,卻不成熟,都未能完全對他們的生活負責,都未爲做好去應對各種磨難,只是熱烈而單純地追求未知而神祕的自由,卻沒料到生活是艱難的,他們沒有爭取完全自由的能力。這樣的反抗,最終只能走向妥協,走向失敗。

子君的反抗,自然是受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誘惑,纔有勇氣追隨了爭取自由解放的隊伍,纔敢於說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英勇的話。子君是受了誘惑的,被未知的、也許美好的東西的吸引。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正如涓生所說:“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爲愛”。因而婚後,子君與《倪煥之》中的金佩璋一樣,自覺地沉淪在繁瑣而無趣的日常生活上,滿足於個人小天地裏的幸福,喪失了人生理想,不再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與歡愉。也許到死,子君自己也都還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爭取什麼。

相比子君,作爲領路人的涓生,卻讓我感到更大的失望。當與子君同時上街散步,只有看見子君高興而自豪的走着時,纔敢也擡頭挺胸起來。當丟失了本來就不高薪的工作時,涓生不敢面對自己失業的恐懼,就將自己的這份恐懼轉嫁給子君,認爲是子君在恐懼。也許程度再深下去,就如《神經病》中的方正英一樣,對生活的擔憂使自己神經衰弱,卻對別人說是自己的妻子發了神經。

涓生是虛僞的,高調追求自由,卻在上街時縮在子君後頭;涓生是無能的,面對失業的壓力,家庭的責任,只是選擇躲在通俗圖書館裏;涓生是可笑的,不讓子君打擾吃飯的他,卻計較自己吃飯介於油雞與趴兒狗之間的地位;涓生是邪惡的,在艱苦黑暗時期,竟認爲“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她應該決然捨去”,甚至想到子君的死。

同《玩偶之家》中的諾拉一樣,子君與涓生都是因一時衝動而做出反抗現實壓迫,都是不成熟的、沒有根基的,似玻璃般易碎。終有一天,只拎了件小包就出走的諾拉會回家繼續當她的“小鳥兒”、“小松鼠”抑或走向墮落,沒有任何資本的子君和涓生,不可避免地也只能是走向離別和失敗。反抗,就這樣行走在消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