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到燈塔去》讀後感(通用5篇)

《到燈塔去》讀後感(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到燈塔去》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到燈塔去》讀後感(通用5篇)

  《到燈塔去》讀後感1

這兩天隨手翻看了牀邊堆放的詩集,睡前讀了一本之前木朵送的魯毅詩集《到燈塔去》。裏面有幾則木朵的讀後點評。我看了詩集的大半部分。詩人魯毅關注的是城市生活中的些許片刻點滴,某些爲常人所忽視的存在:那些細微的稍瞬即逝的感覺之物。而主體一般是我的出場,介於某種情境之中,其寫作的視域細化到極微末極短的一剎那時點上,但由於寫作的時點過於短促,詩人不得不將在有限的時點上拓展想像空間的張力。粗看這些文字,似乎找不到它的意義所在。

一張即景的照片、幾塊城市馬賽克拼貼而成的某個圖景,究竟有何詩意?但想想,作爲一個城市人的處境,身處物質膨脹的世界中,而作爲創造者主體的人卻被龐大的外在物質世界所壓迫,爲物質所奴役,且在這個正日益加速旋轉的轉盤上被迅速拋離世界,而成爲毫無意義的塵埃沙粒。

而《到燈塔去》這個集名,似乎表明了詩人的立場:無常的生命,再渺小的事物也有他存在的意義,儘管爲世人所忽視,他也曾存在,並不因他者的強勢而抹去其曾存在的事實,而詩人的使命就是去發現、放大、顯現,甚至於力所能及的用自己的文字的溫度去擦亮點燃這此細微的存在物。我想詩人魯毅無疑做到了他想做到的事。

  《到燈塔去》讀後感2

之前讀馬爾克斯,對意識流十分感興趣,於是就挖掘出伍爾芙、福克納、喬伊斯三位代表性作者,決定系統的閱讀一下。

《到燈塔去》的故事其實不復雜,但由於意識流寫作手法,使得閱讀時必須把各個角色的視角拼湊在一起,才能理清小說主線。這樣就間接提升了本書的閱讀門檻。這本小說的時間線,主要分成兩部分(中間有一個交待時間流逝的過渡章節):一部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拉姆齊一家和朋友們在海邊度假別墅的生活;第二部分是大戰之後,十年光陰流逝,物是人非,一家人故地重遊回到別墅的境況。

值得強調的是,這兩個部分所描繪的都是一天時間內的故事。也就是說伍爾芙用複雜的意識流手法,把兩天內的生活寫成了一部二百多字的小說,在有限時間內,加入大量的回憶和倒敘,把故事塑造得極有厚度。

小說定名爲《到燈塔去》,但其實直到故事最後,一家人才真正登上那座燈塔。在故事中,小兒子詹姆斯很想去海邊的燈塔看一看,卻因爲天氣原因沒去成。而等到他真正登上這座燈塔時,他已從小孩子成長爲青年,身邊的多個至親也在十年歲月裏,因疾病、戰爭相繼去世。除令人感喟歲月無情之外,這裏的“燈塔”也多了一層哲學意味,代表着人對理想的追尋(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理解)。因爲追尋理想是件不需理由的事,是人類反叛世界虛無本質時,對最優道路的選擇。

故事中的人物,其實就展現了理想面對現實時的不同形態。比如:拉齊姆先生在小說中是位哲學教授,但由於家庭生活和個人天分的原因,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一本輩子的成就都可能只侷限在教書育人,而提不出什麼開創性思想。他的選擇是:接受現實,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再比如:大兒子安德魯,他是個數字天分極高的年輕人,理想是到劍橋大學求學,成爲數學家。但他卻因爲戰爭被應徵入伍,最終殞命於槍彈下。

着重要講的是暫住在拉齊姆別墅的莉麗。她是個蹩腳畫家,同樣也是個堅定的“獨身主義者”。在當今的中國,我們尚且用“大齡剩女”這樣有負面色彩的詞給這類女性貼標籤,足可以猜測到一百年前世俗社會對這種生活方式的態度。伍爾芙夫人,對這一角色的刻畫,無疑帶有一絲女權主義色彩。許多當時的先進觀念,在這個角色身上得到具體展現。她對繪畫理想的堅持,對大男子主義的反感,以及面對婚姻徘徊不定的態度。使這個角色讀起來很有趣,富有立體感。

伍爾芙夫人的這本《到燈塔去》風格很獨特,意識流寫法使小說從不同人物視角展開,相互疊加後,又繼續延伸。人物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件事物,補足其他角色“看不到”的部分,進而把整個故事拼湊完整。小說人物就像真實的人一樣,在頭腦裏迸出零零散散的念頭。而讀者的任務,就是從中撿取“有價值的信息”把故事拼湊完整。這種華麗且不失文學性的寫法,我個人真的非常喜歡。

如果你對意識流小說感興趣,喜歡有哲思的故事,或者喜歡有女權色彩的文學作品。那麼我想,伍爾芙的這本小說,你不應該錯過。

  《到燈塔去》讀後感3

讀完這本《到燈塔去》薄薄的小說,感覺是那麼安靜,安靜得不像是部小說,只像一幀幀靜態的畫面,展現的是一些心靈的意象。而它們那麼美好,哪怕表現的是暫時的風暴、憂鬱、頹廢、焦渴……作者準確地捕捉到人物瞬息萬變的情感,用文字把它們描畫出來,由抽象到具象,因真實而美好。

前幾年第一次夜讀時,我爲作者這種出色的能力而驚詫,常因心靈的感應而深深激動。可是讀完了卻說不出內心的感受,知道自己並沒有讀懂,只是想讀第二遍。第二遍,仍需要安靜的時光安靜的心情,這計劃卻因惰性擱淺了,只在潛意識裏留下朦朧的那幕印象:風雨前夕陰沉的海面,在夜空中遙遠的閃爍着幾點燈塔的光,那光隨風明滅不定,卻永遠不會消失。

小說的作者是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吳爾夫,一位“沒有人比她更女人”的女人。她就像一位出色的畫家,她用精準美麗的文字爲心靈寫生,創作了這部意識流小說。

小說全書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窗》,所有活動壓縮在一個晚上;過渡性的第二部分《時過境遷》,十年的變遷被壓縮到一夜之間;第三部分《燈塔》,表現一個上午裏發生的事情。

第一部分描寫了拉姆齊一家和幾位追隨他們的客人在海島別墅渡假,在窗前可以眺望大海中的燈塔。拉姆齊夫人迷戀那燈塔的隱約的光束,每一次看見都彷彿在撞擊心靈。小兒子也幻想着能到燈塔去,而父親理智地告訴他明天有風不能去。這個願望一直到十年後才得以實現。第二部分,十年之間,拉姆齊夫人在一次睡眠中安詳去世。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們的兩個孩子一個死於難產,一個死於戰場。海邊別墅早已破敗荒蕪,唯有燈塔的光偶爾照進房間,在漆黑的冬夜突然凝視牀和牆壁。拉姆齊先生帶着孩子們、當年的客人又回到這裏。第三部分,拉姆齊先生帶着最小的兩個兒女終於到燈塔去,實現多年前的夙願,也是與拉姆齊夫人在精神上匯合。岸邊的莉莉在凝望中思索,感受到靈魂的昇華,達到自己多年追求的境界。

很簡單的一條線索,沒有跌宕的情節,沒有激烈的高潮,沒有絢麗的讚美,沒有驚人的震撼,卻因作者的細膩筆觸展現出豐富的情感。讀過之後,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那份感受。此番重新撫摸這本心愛的書,仍無法表達太多。只能摘錄幾個片斷,通過那些勾勒心靈的、比花朵更精緻的文字,試圖展現這部作品描驀心靈的文學魅力。

  《到燈塔去》讀後感4

讀《到燈塔去》卻讓人很難感到四季的變遷。

它最開始講的甚至算不上是一個故事,簡直是瑣碎的生活本身。拉姆齊一家和他們的客人們在島嶼上的別墅裏度假,小兒子拉姆想要去海那邊的燈塔去,拉姆齊夫人答應他第二天去,拉姆齊先生說壞天氣不適合出行,於是行程取消了。第一部分就這樣結束了。

讀者甚至連這樣簡單的情節也會遺忘,因爲它們就像幾根電線杆,零星地散落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當你在其間行走的時候,早已被花的繁複、草的叢雜所吸引。作家大量的筆墨描寫拉姆齊夫婦和幾個客人相互間的交流,以及他們各自的內心世界。於是,拉姆齊先生兀自朗誦詩句的威嚴和任性,拉姆齊夫人慈母般的溫情,孩子們尚未展開的人生得以一一浮現。除此之外,在一次散步或者一頓晚餐的時間裏,我們看到客人中的一位拉姆齊先生幾十年的老朋友、一位熱愛畫畫的獨身姑娘,一對相愛的年輕人以及一位躊躇滿志又出身潦倒的男青年,在他們近乎碎碎唸的心理交戰中,每個人都顯得不安、驕傲,在時間的洪流中無可奈何。作家的眼睛像是顯微鏡,看見了每一顆塵埃的跌宕起伏。

緊接着第二部分,作家的視野並未離開這棟別墅,儘管這裏已經空無一人。她不厭其煩地描寫歲月是如何悄悄侵入房屋的各個角落,又摧枯拉朽般留下傷痕。描寫這棟失去往日繁華,彷彿很快將墜入塵土中的房子,像是在電影屏幕上匆匆打出“二十年後”的字樣,無情地逼着時光前行。在大段的景物描寫中,伍爾夫淡淡地寫出拉姆齊一家的際遇起伏:一些孩子沒有等到他們的好時光,誰誰誰在戰爭中死去,誰誰誰死於難產,拉姆齊夫人也去世了,也許是重病。作家像是靜默千年的山河,冷看一代代鮮活的生命在轉瞬間萎去。

第三部分,拉姆齊先生回來了,帶着幾個長大成人的孩子和幾位昔日的客人。拉姆齊一家終於要到燈塔去了,拉姆齊先生坐在小船的中央,小兒子在船頭掌舵,女兒靜靜地觀察這一切。在多年之後,他們終於啓航了,不說是爲了紀念誰,他們之間的關係也並非甜蜜,他們還是出發了。七十一歲的拉姆齊先生對老漁夫說,他們不久就會脫離塵世,但是他們的子女還會看到一些新奇的事務。小兒子看到荒涼的燈塔,想,這些年來隔海相望的燈塔,原來只是這番模樣。而那位在別墅裏遙望他們的畫畫的姑娘,卻像是被完成了多年的夙願,她對於拉姆齊夫人難以抑制的懷念終於得以安放。

讀完這本情節寡淡的書,讓人很難意識到竟然已經讀完了。所謂的意識流,就是在這無數瑣碎的念頭裏,竟然有生活的真相吧。

  《到燈塔去》讀後感5

《到燈塔去》這本書我難以評價,只是記錄一些由這本書引發的一些思考而已。

我認爲我在恰當的時間讀了這本書,我完全可以想得到年輕時分浮躁又懶惰的自己恐怕剛讀幾頁就會不耐煩,或者覺得劇情太無聊,節奏太拖沓,拉姆齊夫人實在聖母之類的;如今懶惰未改,耐性倒是多了些,所以能夠有餘力去欣賞它。

首先,這書的重點不在於情節,而在於人與物,或者說,在於生動細膩的心理獨白、瑣碎卻又微妙的互動以及行雲流水般描述的場景概念:獨白如同棱鏡折射出此人豐富的形象與立場,互動編織出整本書閃閃發光的羅網,場景概念可能是我最佩服的,整個第二部全是場景,不僅是令人絕倒的描述,更襯托出一幕幕世態炎涼,而對於這些大事件只是一筆帶過,甚至帶着括號,彷彿字體是灰白色的,這個手法!簡直!太棒了!第二部我可以反覆讀很久……全書裏我也最喜歡這裏了!文筆相當不錯,有許多哲理性的`片段引人深思。

其次,這書的節奏非常富有韻律性。由於大片大片的獨白與社交細節,第一部的節奏相當慢,彷彿一個樂隊不是演奏交響樂,而是每個樂器來一章節獨奏,連接而成的文章,就連那最盛大的十五人晚宴,也是一個人唱主題,其他人在她的觀察之下默默哼着微弱的副歌,只不過主題切換的節奏相對於之前一人一章節要快了很多而已。這種主題表達非常不穩定,因爲人的心緒本來就是不穩定的,時常溜很遠(斜眼看蒙田),又時常跳來跳去,然而它總是以發出思緒的人爲中心,非常貼切而又形象地表述了這個人的種種個性,比如拉姆齊先生的自卑、正直、喜怒不定,拉姆齊太太的仁慈、細膩、專一的愛,如果能同這些獨白中引發共鳴,那麼讀這本書簡直如同在演獨角戲一樣,一會兒扮演這個,一會兒又扮演那個,每個角色之間的過渡渾然天成,其中的趣味難以言喻。而第二部,短短不到二十頁的敘述卻跨越了十年,蒙太奇式的場景切換象徵着一家人的興衰,如同水銀瀉地一般流暢漂亮,宛若一段急板驀地插進了慢板的主旋律,寥寥數語便打碎了第一部裏那永恆的美好場景。第三部又再次迴歸慢板,多年後已經物是人非,卻又漸漸迴歸到第一部懸而未解的主題中,最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這種慢—快—慢而且圓滿結束的整體佈局我很喜歡,第二部真的好棒啊啊啊,第三部裏的種種呼應與延展非常自然,筆法成熟老道。

然後說說拉姆齊夫人——這書裏的很多人物其實都值得一提,因爲他們形象豐滿,內涵複雜,又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不過我懶,就只說說拉姆齊夫人吧。最初讀到她對於拉姆齊先生那種盲目的寵愛與奉獻,她攪擾莉麗“結婚結婚我看班克斯先生就不錯”到讓對方覺得不勝其擾,她因卡邁克爾先生拒絕她的好意施捨而煩惱,這一類情節的時候的確引發了我不少不快,覺得這位夫人未免也太聖母且霸道。然而,讀下去的時候我意識到,正如譯本序裏所說,“她是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儘管這個人物形象具有很多在男性至上的社會中值得稱道的優點品質,被書裏書外的人鼓吹和大加讚賞,但她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奉獻者(或者說犧牲者),而是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爲有着清楚的認識,聰明敏銳且自省,也不自覺地給那些膚淺的讚揚打了臉(喂)。比如說,這書裏有傾慕者認爲“她像個孩子似的絲毫也沒意識到自己的美貌”,然而她完全知道自己外貌的影響度,會利用,也會“她的美強加於她的那種單調的負擔使她畏縮”;她對丈夫全心全意的支持源於愛,自願地去讓對方拼命吮吸她的生命力(所以看到後面拉姆齊先生失去妻子後乞求他人的同情,不由得使我嘆息的同時生出一絲快意);她很清楚自己本能的好意也帶着幫助他人獲取滿足感的意願,會苦惱於裝修所需的五十鎊這樣的現實,也一樣有着疲憊、笨拙、嫉妒、自私和不滿。儘管她的認識伴隨有相當的侷限性,但她的確是個高尚的人,因爲她的行爲起源不是一個空架子,而是建立在純粹的修養與個人喜好之上。這個人物與我的三觀可謂相距甚遠,然而看着她竭力營造下的和平與寧靜,我也受到了她的感染,不能完全贊同,但是可以理解,道不同,頂多不相爲謀,願她過得幸福。

最後說說爲什麼這本書會觸動我首次來寫這麼一篇長讀後感。《到燈塔去》並不是我會覺得“啊呀萌”的書,原因是意識流的敘述方式,那種大段大段的細膩內心感受我讀起來有些辛苦;然而這本書仍然打動了我,不只是寫作層面上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意義。燈塔的寓意儘管多次提及,仍然是一個較爲富有個人體驗的抽象概念。它給我的感受有點像是精神寄託,是隔海相望的黃色大眼睛,是畫布中央奠定主題的空白,也許永遠都到達不了,畫不上,甚至可以被輕視,被遺忘,可它一直在那裏,在夜晚投射出明亮的光芒。當最終,有人到達時,如同樂章最後的重音,樂曲戛然而止,只留下我在餘音嫋嫋中震盪——這書我沒有給滿星,但是我會爲它而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