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大綱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1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

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一段要數三國。三足鼎立的局面說出來是多麼的氣勢恢宏,即便不讀《三國》,腦海中同樣也會浮現許多精彩的故事。諸侯割據下的東漢末年,曹操以他的雄才大略脫穎而出,依靠郭嘉、程昱等謀士,及李典、典韋、樂禁等勇將,在北方迅速擴張,甚至南擊敗了十倍於已的袁紹,成爲當時最強的勢力。劉備則靠誠心贏得了五虎大將,臥龍鳳雛,和蜀地大部分地區,實力漸漸強大。久居江東的孫權接過你兄的接力棒,三代經營東吳,人才濟濟,風調雨順,是又一股較強的勢力。由此便形成了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

羅貫中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將這個戰火紛飛的時代,將無數的英雄好漢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原本已被歷史遮住的他們,重新來到我們的身邊。他筆下的三國,是一個英雄的三國。

提起三國,諸葛亮就好像是它的座標,沒有孔明的三國不好看,沒有孔明的三國不精彩,他“羽扇綸巾”的形象是中國人永遠的智者形象。諸葛亮的謀略無可比擬,他能清楚地說出敵人的一舉一動,甚至所思所想,他亦能讓天氣如他口中所言,在他的一生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的信仰,但“出師未捷身先死”卻是他唯一料不到的命運。

曹操,奸雄也。這個定義可能是最準確的。他的老奸巨滑無可厚非,他的疑心病也是“登峯造極”,但揚劉貶曹之徒,則將他定義爲“奸賊”。我覺得曹操稱得上“雄”。在某些方面,算得上英雄。他一統江山的氣魄和過人的膽識,歷史上爲數不多。在袁紹面前,他把他所有膽識和謀略用來導演了一場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一場經典之戰。他贏了。正反兩面結合,曹操便是個名副其實的一代“奸雄”。

合上書本的一剎好,我卻不禁有些缺憾。我爲悲情英雄惋嘆,我爲得志小人悲哀,我爲無辜冤死的將士嘆息。

但《三國》終究只是英雄的三國,卻不是百姓的三國。烽火連天的神州大地最苦的是誰?百姓!戰爭這一愚蠢的行爲將永遠是百姓的噩夢,哪怕仗打得多麼的酣暢淋漓,百姓始終過不上安定的日子。諸葛亮、曹操等終究是要逝去,成爲過眼煙雲。“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歷史就是這樣的殘酷。

在英雄的三國裏,我終於看清了一個別樣的三國,百姓苦難的三國。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2

四大名著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着深遠的影響。四部著作歷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場景,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思想都爲歷代讀者所稱道。他也影響到我周圍的人。毛爺爺曾說過:“生子當如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是瀏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能之海,也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所以我周遭所有的人都叫讀一讀中國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但我總是覺得跟我的取向不同,沒那興趣,可是這個寒假老師去佈置了這樣的一個任務——讀《三國演義》。

今天,持有一顆逼於無奈的心情拜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真是不讀不知道,一讀丟不掉。今天我也終於知道四大名著爲什們被大家及所有的世人廣爲流傳,家喻戶曉了,因爲故事裏講到的的能人賢士、文武之士、英雄之士、愛國之士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三國演義》故事開始於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結束於王浚平吳,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之間的軍事、政治鬥爭。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文字淺顯、人物形象刻畫深刻、情節曲折、結構宏大。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驚心動魄。但是我唯獨對諸葛亮這位大智大賢的化身,敬佩有加。他精通三韜六略,胸中常戰將,腹內隱雄兵,神機妙算,真是不愧對世人對他的種種美名雅稱,但是他沒有統一中華復興蜀漢。這也許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吧!

今天我也終於知道爲什們大叫都叫我看這本著作了,它裏面不僅包含了那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同時也蘊藏了一一個鮮活的道理。我從中深刻體會到:“人生中不管是做事還是做人都不能因小失大,釀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後果。書中劉備就因東吳殺了關羽和張飛一賭氣便率領七十五萬蜀軍進攻東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且燒得片甲不留。那一仗,就牽連到蜀國後來的命運。七十五萬大軍,就爲了一口沒爭得的氣而全的命喪黃泉,可惜呀!本來,蜀國糧食充足,兵多將廣,武有五虎,文有臥龍鳳雛,但自從那場仗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做人就因該能屈能伸,劉備就是爲了自己的二弟三弟的死而賠上了更多兄弟命。這實在是不值啊!能屈能伸,還得謹慎;否則,你也會失誤的很多很多的。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3

我喜歡小說,越精彩我越喜歡,在古代四大名著我看過《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其中我最喜歡《三國演義》因爲它是四大古典小說中唯一一本根據歷史實事所寫的。而且人物形象刻畫的非常有特色。

我之所以喜歡《三國演義》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想當大英雄。《三國演義》中英雄衆多,而且性格顯明,個性獨特。

曹操其實也是英雄,可能有很多人不是這樣想的,但你想想如果沒有曹操就不會有“官渡之戰”就不會有南方的統一,對他卻實是一個奸雄,但他也是一個治理國家的人才。還有他的胸懷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劉備本在他手中,他卻放了。這可能周瑜做夢都想不到吧!而曹操卻做到了。

還有關羽,乃是忠義之人,他降漢不降操,在得知大哥劉備消息後過五關斬六將,還在華容道義釋曹操。而且武功極高,誅顏良,滅文丑,刮骨療毒不怕痛,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差一點忘了。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原本只是個平頭百姓。後劉備得知他是臥龍後便三顧茅廬請他出山。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且對劉氏父子一生都奉獻給給他們。他草船借劍,請東風,罵死王朝,七擒七縱孟獲,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無法想到的而諸葛亮卻做到了。

還有許多英雄人物比如趙子龍,張飛,黃忠,馬超……看完此書後對我受益非淺,他們身上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4

大家都認識曹操吧!人們對它的評價都是:罪惡滔天、惡霸、亂世之奸雄hllip;hllip;其實,曹操有時也不壞,讓人敬佩hllip;hllip; 日記五年級日記。

有一次,曹操來到一個城鎮,便佔領了這裏,可有一些士兵卻亂搶白姓的糧食,所以,這個城鎮非常討厭曹操的來到,幾乎每一天,大家都死死地鎖住門,一刻也不出門,生害怕士兵來搶糧食,可有些百姓,想除掉曹操這個惡霸,可都失敗了,每一次都被士兵給趕了出來,還有的被殺了。一天,曹操準備出去散散步,結果剛出門,竟發現大街小巷上居然沒有一個百姓的人影,只有自己的士兵正在巡邏,曹操很納悶,便隨手找來了一個士兵問問,那位士兵說:“因爲有些士兵要搶百姓的糧食,所以不肯出門。”曹操一聽完,火冒三丈,因爲曹操知道,只要百姓不順他,那就打不了勝仗,因爲百姓隨時都可能要造反,而且必須要有順於他的百姓,這樣纔會有打仗的糧食。於是曹操馬上召集士兵,命令士兵不許動百姓的糧食和財務,就連踩一下也不行,違者令斬!士兵一聽,嚇得都成了縮頭烏龜,都不敢欺負百姓了,百姓自然就放心了。

一天,曹操騎着一匹馬經過一個稻穀田時,突然,飛來了一隻鳥,他的寶馬一嚇,把蹄子給擡了起來,曹操也被寶馬給嚇着了,一夾馬背,馬便跑進了稻穀田,踩死了許多稻穗,曹操見自己違反了自己定的軍令,便跪下馬來,摘下頭盔,準備拔劍自刎,讀到這兒,我嚇出了一身冷汗,曹操真不愧是厲害,說到做到!周圍的百姓和士兵連忙勸阻,才保了曹操的性命。曹操用寶劍把自己的頭髮給割了,因爲在那時候,割頭髮就相當於砍頭,所以,曹操用割發代替了砍頭,百姓就更加喜歡曹操了,真令人佩服呀!

原來,曹操也會說到做到呀!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5

初讀《三國演義》,我就被那緊扣心絃的故事吸引了,廢寢忘食地在這本書中遨遊。書中的每一個情節都具有歷史意義,每一個故事都教會我不同的道理,每一個人物都牢記於心。我感覺這本書彷彿有魔力似的,讀着讀着便沉醉了,沉醉於那緊張的戰爭中,沉醉在諸葛亮的妙計中。如果說鑽石黃金是珍寶,那《三國演義》就是稀寶,鑽石黃金只有華麗的外表,卻沒有實際用處,而《三國演義》雖然只是一本書,卻教會我很多東西,同時激勵了我。

當我讀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時,心裏覺得很舒服;讀到劉備爲掩護子民成功離開,而犧牲太多士兵,敗給曹操,我和他們一起憤怒,同時也爲劉備愛民之心感到佩服;讀到諸葛亮爲劉備出計謀,把曹操打得落荒而逃,覺得十分痛快,並要學習諸葛亮的聰明才智,遇事冷靜的態度。

我最喜歡的片段是諸葛亮的草船借箭。諸葛亮利用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己知彼,“借”走了曹操的十萬只箭。看來,無論和誰比賽,都要先掌握別人和自己的現狀,再根據別人的情況,利用自己的智慧,製造計劃,準備好一切。

其實,劉備之所以能戰勝曹操,並不只靠聰明的人和他手下的猛將,還靠支持他的子民,這都是曹操沒有的。曹操雖有八十萬兵馬,但一半都是俘虜,大多數都不服他,所以,一有什麼情況,他們就會兵荒馬亂。深得人心真得很重要,如果一個人利用自己的權利威脅別人,那有誰會支持他、信賴他呢?

我曾是一個失敗的班長,我的狀況和曹操一樣,做的事都只顧自己,沒考慮到別人,班裏的事,總叫別人去做,利用特權欺壓別人,大家只是表面服我,可心裏肯定不服我。讀了《三國演義》,我反省了一下自己,發現自己錯了,我下定決心,一定會改正的,我要學習劉備,無論做什麼都要顧慮到別人。

《三國演義》之所以能成爲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覺得是因爲書的情節吸引人,具有歷史意義,最主要的是,它能使我們隨着故事的“潮起潮落”而心情起伏不平。

讀完了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明白了做事要動腦筋,不要盲目地做決定。失敗了也不要心灰意冷,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重新振作,再作打算,就算要重新開始,也要努力,努力過後,一定會成功。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6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着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擡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裏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爲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爲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爲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爲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7

初讀《三國演義》,我對周公瑾的看法是: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由於周公瑾出現的.篇幅不長,我也沒太注意他。直到最近,我細讀了一遍《三國演義》,才發現,周公瑾出現的篇幅雖不長,但他的可研究價值非常高。

對於周公瑾這個人,公認的看法是:心胸狹隘、嫉賢妒能。我的看法是,從大方面來看。公瑾的卻是嫉賢妒能,心胸狹隘;但是單從東吳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因爲各爲其主,他之所以要害死諸葛亮,是因爲要維護本國的利益。所以,周公瑾只是要忠於自己的主公——孫權,纔要害死諸葛亮的。

其實,在車壁之戰中,周公瑾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沒有他,單憑他諸葛亮,根本無法打出這赤壁之戰,曹操南下,也就隨他去了。沒有周公瑾,就不會有草船借箭、火燒連營的典故。有一個有名的歇後語說: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如果沒有周瑜,曹操又怎會相信黃蓋投降?又怎會敗走華容道?

在赤壁之戰之後,諸葛亮從七星壇上下來後,周公瑾對魯子敬說:“諸葛亮竟會妖術,此人不除,必有後患。”從大體上看,周公瑾試看諸葛亮比自己厲害,要殺諸葛亮,但是細看一下,其實周公瑾是爲了東吳的後來着想,他認爲,一旦孫劉兩家鬧翻,一旦劉備哪方有諸葛亮在場,那將是麻煩重重。所以說,當時是各爲其主,如果讓周公瑾在劉備營中,定不會這樣。

說周公瑾間接害死了關雲長,這是事實,他逼着劉備還回荊州,同時也增加了孫權討回荊州的決心。終於,劉備在取西川之時,孫權親自率兵奪取荊州,在麥城殺死了關雲長。其實,只有一半是關雲長自己的錯誤,他剛愎自用。而周瑜呢,他也是爲了討回本國的城池。可以看出,這完全是因爲他忠於自己的主公。

其實,在歷史中,周公瑾確有其人,歷史上的他是一位儒將,所謂儒將,就是那種風流倜儻、瀟灑帥氣的將軍,歷史上的他:

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楊,發衆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

——裴松之《三國志注吳書九周瑜傳》

歷史中的周公瑾既是如此,但在《三國演義》中,爲了突出諸葛亮,不免把它寫成了一個論謀略,其策略被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得料到;論心胸,他心胸狹隘,遠不及諸葛亮豪放的人,不免被諸葛亮氣死的一個失敗的人。

所以,我們要看清一個古人的真面目,就要遵從歷史,多看看正史,多動腦研究研究野史,就會看到:往日裏在野史中是個英雄的人,他可能默默無聞,或是個卑鄙小人;在野史中是個小人的人,他可能是個英雄。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8

讀了《三國演義》我想到了:人不可以整天都疑神疑鬼的,因爲如果你一直這樣的話,就一定會有不少好心人被你誤認爲是十分壞的人殺掉了。

而且一些人也會因此而不信任你,但也不可以盲目的聽信了別人的話,不然的話你就很容易就上了當的。在一些特別的情況用勸告有可能還不如用合適的激將法的效果大。自古至今,做計劃是由人來幹,的可是成不成功天氣也有很大的作用,如果要用中國的一句古話說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做人不可以有勇無謀因爲那隻不過是匹夫之勇,哪一天被一些十分壞的人給害了也不知道,如果你有個謀士的話,你最好多多采納他(她)的意見,這樣會比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強了不少但是對謀士也要保持十分大的防備。做人不可以太固執己見了聽不進別人的勸告的人必定會失敗而且會很慘很慘所以我們要聽進勸告,不可以十分的自大。做人不可以傳播謠言,因爲這個是極其不道德的小人行爲。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9

暑假裏,你一定讀了不少好書了吧?呵呵,我可是又把四大名著重溫了一下呢!不瞞你說,今日讀完《三國演義》,還真的是回味無窮、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描寫了蜀國、魏國、吳國三足鼎立,各自稱霸一方。然後便是三個國家之間不斷產生的戰爭,特別是曹操的野心太大,竟想稱霸世界。我就搞不懂了,都擁有那般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爲何不滿足?最後,司馬家族奪了曹代的帝位,統一三國,改爲晉代。如果曹操知道最後是司馬家族掌握三國,一定會氣得吹鬍子瞪眼了吧!

這本書還給了我無盡的啓迪呢!你看,劉備三顧茅廬,用誠意打動諸葛亮,使這個能文不能武的大人物對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己。這個大人物可不了的呀,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知爲蜀國出了多少謀略,出了多少力,他死後,全國上下的所有老百姓爲他哭喪。如果不是他的出謀劃策,赤膽忠心,想必蜀國也不知能不能發展到三國鼎立的情形?看來做事一定要堅持,劉備堅持拜訪諸葛亮,得到了他的幫助,從此三足鼎立;李時珍堅持嘗百草,編撰了《本草綱目》;數學家陳景潤堅持用畢生精力去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古往今來,哪位大人物不是因爲堅持才成功的?

諸葛亮的英雄事蹟可多了!你看,《空城計》《火燒赤壁》《草船借箭》……諸葛亮爲什麼就這麼聰明呢?世人只知道,只要天地間有的,就沒有諸葛亮不知道的,可見他是多麼地聰明呀。要是放在現代,他一定是個大名人,才貌雙全,大名一報,無人不曉,可是一個“萬人迷”吆!

我崇拜諸葛亮,不僅僅是因爲他足智多謀,還因爲他的誠信,如若不是與劉備有承諾,他可以取代劉禪當皇帝!我敬佩他,你呢?

讀《三國演義》有感的範文10

讀完三國演義讓我懂得了兩個道理。

第一個道理就是生存靠自己。因爲在蜀國還是在劉備統治的時候國家繁榮昌盛。但是劉備死後太子劉禪繼位時,蜀國的發展形勢開始有了轉變。當丞相諸葛亮死後,蜀國就慢慢地走向滅亡。這就是因爲劉禪太無能。他什麼事都要靠諸葛亮,當諸葛亮死後,沒有了依靠,再加上聽信宦官,不理朝政,最終把蜀國敗盡。所以我們辦事千萬不要靠別人太多,一定要學會自己去做,這樣我們步入社會後纔不會被別人欺負,歧視。

第二個道理就是不要驕傲。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這句話誰都能說,但是真正做到的去沒幾個。三國人物關羽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誅文丑”“斬顏良”威震敵膽。他熟讀 春秋,通曉兵法,深諳兵機,但是也因此清高傲世,剛愎自用,以致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遭到殺身之禍。所以大家有所成就之後千萬不要驕傲,否則就會步關羽的後塵。

讀史使人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