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愛和自由》讀後感範文(精選12篇)

《愛和自由》讀後感範文(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愛和自由》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愛和自由》讀後感範文(精選12篇)

  《愛和自由》讀後感1

讀完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感受頗多。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只是心靈上的震撼,更是思想上的吸引,我認爲這是一本可以改變老師、改變家長,最重要的是可以改變孩子一生的書。

當今的社會,我們關注教育、重視教育,但教育最需要的是什麼?是愛。要真正懂得愛孩子,並非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真正關注孩子生命內在的發展,而不僅是技能的馴化;真正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僅是物質的替代;真正尊重孩子作爲個體的獨特性,而非流水線上的作品;真正讓孩子創造自我並創造世界……這纔是教育!

愛到底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爲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這是看《愛和自由》最初打動我的地方,短短的幾句話卻讓人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在心頭。

作爲教師,從事幼兒教育六年來,自認爲是位充滿活力,愛心豐盈的老師,但是看完這本《愛和自由》,我突然領悟到我們的愛或許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是一種“虐”。我們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夠,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潛力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成果,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我們的安排,孩子總是問爲什麼非要聽大人的話,而我們的理由往往就是:“因爲我愛你們。”但是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成長規律。

幼兒教師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哪怕是小擦傷也好,也會讓我們覺得無法向家長交代。因此我們處處留意,時時留意,這個不許,那個不讓,始終讓孩子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們整天對寶貝們說:“孩子們不能這個樣子,不能碰那個東西,它會劃傷你的手,你們就聽老師的吧,老師是爲你們好,老師愛你們。”我相信,這是大多數老師都在做的事情。看完《愛和自由》,作爲80後老師必須要改變自己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爲是有原因的行爲,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同時,我們在自我改變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思想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園密切合作,我們才能給予我們的寶貝真正的愛與自由。

  《愛和自由》讀後感2

看完《愛和自由》,另一個感觸就是關於知識。我們是引領幼兒前行的教師,我們怎樣去“教授”知識呢?我們要改變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着孩子去認識,去感知,去自然而然的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課堂學習的過程。書裏有這樣一句話: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爲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就是智力。

孫老師說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身邊的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有愛沒有自由,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沒有愛,孩子便會冷漠。愛與自由同在,並加以引導和體恤,讓孩子們要學會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作爲家長,我們都曾經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希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然後,現實中的許多問題又困擾着他們,學校學習壓力的增大,各種興趣愛好班的層出不窮,使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我們常常會說:“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呢?我給他吃、穿、養他,我花錢讓他學這學那,我心裏愛他。”是的,但有用嗎?這是愛嗎?

你每天總在埋怨他、責備他、訓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語言都是否定的語言。你當着別人的面訓斥他,你甚至在大街踢了他一腳。家裏來人時,你當着孩子的面告訴客人你所認爲的孩子的某些缺點。你不斷地以一個成人的角度誤解孩子等等,這些都不是愛。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是在指責中長大的,此刻我們忘記了自我的童年,忘記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記自我童年的願望,忘記自我被束縛後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這是我們的遺憾,因此,我們就更應讓我們周圍的環境充滿愛、自由與溫情,對寶貝更應用心去關愛,彌補我們的遺憾。如果你愛孩子,讓他的精神愉快,你給了他們美好,兒童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金色的未來。

總之,我覺得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首先,一定要改變自己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們的行爲認爲是有原因的行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的環境裏健康成長的孩子。第二,要做一個有心的人,去仔細觀察孩子們的一言一行,傾聽和交流是最好的橋樑,也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最好方法。第三,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樣。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映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很重大。

其實,不只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不快樂,任何人都不會感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和溫暖,人與人之間要是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是不是都會得到好的結果。

愛與自由同樣重要,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要適當放手給孩子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寬容,學會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肯定也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熱愛孩子,讓他們充滿快樂,我們給與孩子愛與自由,孩子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完美的未來。因爲“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

  《愛和自由》讀後感3

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通過大量的實例來論述自己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於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過,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麼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麼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爲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爲。如果真的愛孩子,又瞭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我們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因此我很珍賞書名中的自由二字,從前我也是片面的認爲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麼會和紀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己?但通過親身的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一定要改變自己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爲是有原因的行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其次,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傾聽和交流是很好的橋樑,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彈力帶。成人是孩子的榜樣,老生常談到”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因此,我深感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溫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愛和自由》讀後感4

“當給兒童自由時”是《愛和自由》這本書自序的第一句話,看完全書後,回頭再看這句話有很多感想。

本書以愛和自由爲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並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種事例充分講解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時,作者在全書的快結束部分,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爲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着兒童教育,並總結出一些經驗。但作者沒有對蒙氏思想提出創造和提升,也沒有結合時代和國情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實踐,還是停留在對蒙氏思想基本技巧的尊崇和仿效上。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句話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書的立意。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麼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係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着,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麼樣的愛,給什麼樣的自由。給什麼,怎樣給,取決於成人認爲怎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捨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並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棄。

  《愛和自由》讀後感5

之前自己曾經讀過一本《童年的祕密》,《愛和自由》和《童年的祕密》裏的觀念是相同的,包括叔叔和爸爸的例子也源自那本《童年的祕密》。不過因爲是中國人寫的,所以更好懂。

我把看完這本書自己感觸深的地方摘出來談自己的感受。紅色爲摘錄《愛和自由》的文字。排列順序不是原文順序。

因爲人們並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類社會的通玻

這個我感觸非常深。這裏要說起《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因爲讀完這本書我經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所幸自己的記憶力還不錯,多年前的事情一直記憶深刻,這個我想《窗邊的小豆豆》作者東徹柳子也一定是對童年的記憶深刻才能完成這本好書吧。我回憶起童年裏因爲把一羣小朋友領到家裏把媽媽辛苦曬的一罈子柿餅給分發了遭到媽媽的責備;回憶起小學時一位女老師把一盒粉筆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學習不好的同學砸過去,粉筆四濺的情形;回憶起童年本來美好的夏天晚上怎樣被表叔用鬼故事嚇的不敢回家;太多太多的故事讓我記起不要這樣對待我的孩子。所幸我還屬於下面這段話的前者。

自己有又知道有的人絕少,而自己有又不知道自己有的人太多。

關於這句話我最想說的是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時候,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童年,忘記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記自己童年的願望,忘記自己被束縛後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而又繼續把這種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

個性跟創造力是畫等號的。因此人的整個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個性的培養過程。有個性的人是指在思維上、在整個生存狀態上跟別人不一樣。

關於個性我的理解是一定不能讓孩子受到束縛,這也就是《愛和自由》這本書裏提到的自由。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每個敏感期,要學會尊重孩子。不然的話也就像下面說的一樣,只能是這樣的結果。

我們在成長中的每個敏感期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指導,我們甚至沒有在“自己發展”時得到尊重,我們深深的、獨到的思維能力喪失了。

雖然我的父母也愛我們,但是回想這一路的愛,自己還是覺得有缺憾,雖然我也很愛很愛父母,但是我不能說他們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自由的愛,寬容的愛和理解的愛!所以對下面的話我要謹記在心,學會怎樣去愛。

什麼是愛,是一種巨大的寬容和理解,有了愛,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給孩子發展的基本權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讓孩子經自由走向獨立。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爲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看完《愛和自由》還有的一個感觸就是關於知識,以及怎麼樣去“教”。首先談談我的認識,我認爲的教應該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着孩子去認識,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大量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課堂學習的過程。下面的這一條我就非常認同。

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爲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

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是這樣教的。看下面:普通的“教”的本質了: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向什麼,然後“教”什麼。但注意力不是感覺,更不是深入的感覺。

這一條我這個媽媽感覺做的還比較好,從來我抱着豆豆很少沉默不語不去關注孩子,即使她很小很小時,我抱出去,看見她在看什麼,或者她可能會看到什麼,我都會把我的注意力變成她的注意力,然後輕輕的告訴她她在看什麼,這個豆豆說話比較早以及現在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我覺得應該和她從小跟她說有關係吧。另外看完《窗邊的小豆豆》時我真的非常喜歡書中的巴學園,如果我們的學校都像巴學園那樣給孩子自由多好啊!而不是現在這種“普通的教”。

當一個人在樹林裏散步的時候,他能夠長久的沉思,他能夠浪漫的聯想,在這個時候如果遠處鐘聲傳來的話,那麼他這種感覺會更好的加深,像詩一樣。蒙特梭利說,一個優秀的蒙特梭利教師,她的傑出點就在於,當這個孩子正好在森林裏散步的時候,老師就是那個鐘聲,能夠把這種美好的感覺加深。

  《愛和自由》讀後感6

趁着假期,讀了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一書。

一直聽說:"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畫了什麼,他就會顯現什麼。"但當我打開書的第一章節時,卻看到:"胎兒在母體中形成的那一瞬間,他內在就有一樣東西,那東西將在孩子一出生就指導孩子如何發展,指導孩子去抓什麼、摸什麼……"這兩種觀念是相沖突還是相依存?帶着許多的疑問我開始了這次閱讀。

作爲一名教師,我對書中的一些觀點頗爲贊同,同時也受到了一定的啓發。

在校園裏,有很多老師喜歡乖巧不鬧的孩子,最好那個孩子是坐那兒不動,不打擾你工作的。可是,書中指出:一個孩子是不可能坐在那兒不動的,這是一個老人的狀態。一個是剛剛升起的太陽,一個是將要落下的太陽,兩種對世界感知完全不同的人,一個生命剛剛開始,而另一個生命則快走到盡頭。

因此,你不能要求孩子像老人一樣的狀態。孩子出生後有一個自然法則,就是不斷地、不停止地發展生命,孩子沒有一秒鐘會放棄這種發展,所以活動中的孩子是最正常的孩子。

對於中國一窩蜂的加強孩子素質教育問題,從書中我們可以發現:幼兒期學什麼東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自己發展自己的心智、生命、認知能力、認知技巧,這纔是最重要的。對孩子來說,掌握知識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知識的方法。人生命中的頭六年如同黃金一般的貴重。很多家長把孩子掌握某種技能作爲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以前孩子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蒙特梭利說:人必須是自己的主人。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只能做孩子精神的僕人,而不是主人。

哈佛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生了一個兒子,他準備把兒子培養成天才。在兒子三四歲的時候,這個孩子已經會幾國的語言,6歲的時候,考人中學,10歲上了哈佛大學,16歲攻讀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心理學家每一分鐘都讓他的孩子不斷地"吸收、吸收"。18歲時,孩子成爲英國倫敦一家商店的售貨員。可是他什麼都不幹,他拒絕任何"知識性的活動",他覺得做一名售貨員特別高興,"滿腹經綸"對他沒有用,事實上"知識"使他非常痛苦。

我想如果人只有一個大腦而沒有感官,讓大腦爲這個世界服務,使它成爲工具,我們的痛苦可能會少很多,但我們還有感覺、心理、精神和心靈,我們必須尋找到我們自己,纔不會痛苦。

人的發展、人的精神必須從感覺中發展並由感覺伴隨着。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爲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麼愛我的孩子!我纔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說:"媽媽愛你!"

當今的許多家長,對孩子關愛倍至,願意爲照顧好孩子而放棄一切,但是她們只注重的是幫助孩子做什麼?指導孩子該怎樣做?有時外出看到許多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帶着寶貝在戶外玩,你往往聽的最多的是:寶寶,不能碰這個,這個危險;寶寶,不能去那邊,那邊危險;寶寶,不要摸這個,這個太髒了……孩子就像是個小木偶,被指揮的暈頭轉向,當他稍有不從,就有會聽到大人說:"這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有的就像書中所說,大人們甚至因爲孩子某些事做不好,就認爲孩子很笨。

在這本書中,孫瑞雪老師通過大量的實例來論述自己的觀點:只有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着在心理成長之上的。我覺得真正的愛,應該是無私的,包容的,而愛的前提就是這個孩子必須擁有了自由,這個自由是心靈、行動、空間和時間各個方面的自由。我們應該尊重他,給他自由的權利,讓孩子真正的成爲自己的主人。

作爲母親,我錯過了孩子許多寶貴的東西,作爲教師,我不想再錯過學生們寶貴的成長足跡了。我希望《愛與自由》能夠給我更多的幫助。

我相信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學會信任,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愛和自由》讀後感7

教育教學中教師眼裏要有一面欣賞性的鏡子,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就用凹透鏡看,那麼就會多一些寬容、理解;當孩子有了進步時,就用凸透鏡看,那麼就會有更多欣賞、信任。讓我們保持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待的目光放的遠一些,再遠一些,用一個細微的眼神,一聲輕輕的問候,一個真誠的微笑,一次輕輕的撫摸,一份小小的禮物,去帶給孩子更多的驚喜、笑容、感動、幸福和無限的生機。我們要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賞學生,摒棄用分數衡量孩子存在價值的做法,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使我們的教育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春天。

愛,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無法用語言說清,愛是生命的祕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麼?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義在不同的領域又是不同的,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的行爲。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說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這本書中的自由可以說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可說實話,面對孩子,有時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擾很多父母的問題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尺度不好把握,話扯遠了,談談我對這本書裏感受最深的二點吧。

一、《愛和自由》裏表達的是蒙臺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很多觀念強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很多遺憾和未曾實現的夢想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爲自己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着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孫老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父母應該都有所收穫,能更寬容面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爲孩子着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二、書中說到其實教育的整個目的就是爲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爲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以前兒童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對此觀點我是贊同的,爲人父母,應該清楚知道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東西是對於孩子的未來是最重要的?通常偉大的人物後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過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們有個偉大的父親分不開的,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環境下,她們的爸爸宋查理就經常告訴她們:“我宋查理的女兒都是將來是要做大事業的人!”,玫琳凱的媽媽,從小就一直告訴她“寶貝,你一定行!”,就是這樣一種信念一直伴隨她走過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夢想、自信、積極樂觀的心態傳遞給孩子,孩子的將來一定會是美好的,他會學會享受生活給他的一切經歷,把困難當成挑戰,把挫折看做是磨鍊,天堂和地獄其實都在我們的心智之間。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人的成功、升遷、成就85%是來自於我們的態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來自於我們的技能,今天很多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整個教育體系教會我們的都是技能,卻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於“事實與數字”僅有10%在於“感覺與態度”,花90%的時間來研究只有15%和我們幸福相關的東西,我們的教育體系是不是有點問題呢?個人成長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課題,“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着在心理成長上的。”我認爲的成長是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挑戰,從而慢慢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

還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們中國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而不僅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們要探討和摸索的。

  《愛和自由》讀後感8

假期裏,我讀了一本叫做《愛和自由》的書,這是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說:“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

這句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知道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心情,感知兒童的苦難。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裏,我們面對的都是孩子,一個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自己有限的教育經驗是否能夠滿足於這麼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這也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話題——怎樣因人施教。即書中提到的“愛的能力”之一。

我覺得要樹立孩子的一種比較良好的自我評價感覺,因爲,孩子對自己的評價都不是很客觀,大部分評價都來自成人。所以,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好孩子比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壞孩子”更容易教育。

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時候,要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爲,不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他的種種不是,而是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錯誤行爲。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不斷髮揮和擴充自己原有的優勢,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比較系統的教育方案。

讀了這本書,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才發現,原來作爲老師,我是那麼不合格,我忽略了孩子的內心,缺乏對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從此刻起,在工作中,我要多聆聽學生的心聲,而不是急於批判學生。聆聽孩子的心聲,是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方式。聆聽是我們對孩子最好的愛!

總之,需充分觀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來尋找相應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恆,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有足夠的洞察能力,在每個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閃光點,我們也將更加具備了愛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擡起頭來做人。”通過閱讀《愛和自由》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會到:同時,也使我清醒地認識到:要教育好一個學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長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們能夠持之以恆,用我們火熱的愛心去點燃學生心中希望的火花,那麼,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個學生像一棵棵小苗苗沐浴着陽光雨露,茁壯地成長!

  《愛和自由》讀後感9

說實話,讀這本書之前沒有聽過孫瑞雪的名字,爲什麼會買它,也已經忘了。估計是之前歷次計劃要寶寶的時候,從哪裏看到了相關的介紹,一時心血來潮就買了。在我翻開它之前,它已經從這個書架到那個書架,挪了好幾次位置,連書脊都有點褪色了。

讀它是在這兩天守着寶寶睡午覺的時候。聽着悠揚的《綠袖子》,時不時擡頭看看寶寶熟睡的可愛的臉,覺得特別幸福和平靜。看到它說在中國,很多聲稱愛寶寶的爸爸媽媽,都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寶寶的自由,就覺得特別悲哀。寶寶是沒有錯的,他按照自己的天性發展,大人們卻迫不及待地希望他"懂事"和"聰明",很少有幾個父母能夠給予寶寶充分的愛和寬容,容許他們慢慢地、自由地長大。想起之前帶寶寶睡覺的時候,有時候寶寶不知道哪裏不舒服,會哭兩聲,叫幾下,自己就覺得特別煩躁,把他轉來轉去,恨不得他立刻安靜,就覺得自己真是特別的沒耐性,就像書裏寫的多數父母,有時候愛寶寶,有時候不愛他,全看他是不是按照自己想的樣子來。這真太可怕了,當父母的怎麼能這麼自私,只想着自己能少辛苦點呢?

書裏說,寶寶是有精神胚胎的,在愛和自由的環境裏,寶寶在6歲之前,就會通過自己的各種經驗,發展出獨立的,追求完美的道德體系和創造力出來。這是我之前不曾想到的,但是思考之後,我認爲應該是這樣的,人是如此神奇的動物,那麼小的寶寶從出生開始,小小的身體就按照神祕而精確的生物鐘在生長,他當然也會有天生的精神胚胎,指導他想着完美的目標形成目標和意志力。只是比起尊重寶寶的生理需求來,認識並尊重他的精神需求要困難得多。在這稍縱即逝的6年裏,媽媽會有那麼多機會不在寶寶身邊,如何能夠保證寶寶在傳統教育的環境裏能夠不受干擾的發展自己的人格和智力呢?於是,我又有點沮喪。

上網搜了一下,賣蒙氏教具的不少,但幼兒園似乎只有兩家。一個是孫老師在閔行開的,另外一個是青浦的一個私立蒙特梭利幼兒園,看看他們的網站,感覺更像貴族學校而不是真正的蒙氏幼兒園,哎,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讓寶寶自由的成長呢?

  《愛和自由》讀後感10

《愛和自由》一書便很好地詮釋了爲人父母如何把握好愛與自由的尺度,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什麼事真正的教育,這本書將引領我們去發現真實的孩子。

成爲最好的自己

泰戈爾說“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愛和自由》一書便很好的詮釋了爲人父母如何把握好愛與自由的尺度,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什麼是真正的教育。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兒童心理專家孫瑞雪,通過自身的實踐事例,將蒙氏理論描述的通俗易懂。這本書將引領我們去發現真實的兒童,靜心讀完,我們不僅要驚歎:原來兒童可以這樣解讀。

愛就是給予尊重

火車在軌道上行駛,這是成人的規則,當孩子用玩具火車進行其他玩法的時候,爸爸會說:“不對,火車應該在軌道上走。”試問你能知道兒童的內心嗎?在孩子心裏這可能是一個與火車無關的探索,也可能孩子是在複習或延續他的昨天。讓孩子成爲自己,父母應該去尊重孩子成長的軌跡,而不是把成人想當然的結論,強加給孩子。就像《那隻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中的爸爸一次次的飛行演示中,孩子終於按着自己的步伐明白了那道數學題一樣。

反思成爲父母的路:孩子很小的時候,你總是很用心的去教孩子認識顏色、物品的名稱、不厭其煩的和他練習走路,數1、2、3、4、5。或許連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或許是3歲,4歲,5歲還是孩子的孩子,在你心中已經不是孩子,彷彿他們應該會這,應該會那,把你認爲的應該變成了孩子的應該,於是我們對於他們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少了當初的耐心,多了更多無謂的懊惱。

別人的孩子都會,爲什麼三八24,我的孩子總是出錯,總想從一些專家的理論經驗中找到教育孩子的真經,但是卻忘了獨屬於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成長的過程、速度、方式、對某一問題的認知不盡相同,所謂讓孩子健康成長的父母的愛,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一無二的獨特性,孩子不同,你陪伴成長的軌跡當然就不同。

愛就是給他自由

“小心被燙着”“風大,把帽子戴上”“看着點,別碰頭”類似這樣的話是不是在你和孩子相處中層出不窮的飄出。大多數的爸爸媽媽都會不屈不撓維護自己的意志和看法。因爲孩子弱小,沒有自衛能力,大人的包攬本性就在孩子面前表露無遺。對待孩子的想法和“指導”總是很隨意。在“愛”的名義下,把孩子辨別能力,自衛能力和自理能力統統剝奪。

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孩子的“下樓梯事件”,孩子從剛開始下樓梯,大人就一直不敢放開孩子的手,孩子自始至終都知道怎樣下樓梯,從未想過自己要看臺階,要踩穩。一個趔趄,大人手一緊,沒摔倒,以後便更是呵護備至。許多孩子像這樣在呵護下長大,變得不知天高地厚,失敗後就是對父母的埋怨,沒有給予及時的幫助。父母呵護備至的愛剝脫了孩子成長的自由。

愛就是流動成長

父母、教師、學校……這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環境的構成。怎樣給孩子創造一個可以自由獨立成長的環境呢?書中告訴我們“環境必須是有生命的,作爲老師需要追求自我成長,如果始終一成不變的話,就不能給兒童創造一個有生命的環境。”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我們父母,如果一個成人的生命狀態是僵化不變的,那麼所營造出的家庭環境必然是缺乏生命力的,而不斷變化成長中的孩子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成長必然會受到制約。當你的孩子進入幼兒園時,你是否已經成長變化爲一名幼兒園孩子的家長;當孩子踏入小學的大門,你是否準備好成爲一名學生家長……

當你抱怨上了學還要家長這麼操心時,是否是你拒絕自我的成長變化,而你的停滯不前,所創造的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必然同孩子的前進節奏不一致,也就限制了孩子自由。正如書中所說“如果成人的生命狀態是開放的、流動的,那將能感知到兒童生命的流動和成長,並協助兒童的成長。”給孩子自由,成人的變化成長就是最重要的環境創設。

心理學家常說“你這一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爲你自己。”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爲他自己,你就必須給他一樣東西,就是自由。只有把自由給他,他才能成爲自己。如果孩子要創造自己,他必須生活在愛與自由中,他必須擁有時間、空間,必須擁有愛的照顧,這樣他才擁有創造自己的機會。我們一生能夠給與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也讓我們做一名睿智的父母,給孩子真正的愛與自由,讓他們成爲最好的自己。

  《愛和自由》讀後感11

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我花三天的時間學習完了。

對此我有點自己個人的看法。

總的來說,這本書強調的主要是先要給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自由,纔會培養出更加獨立的孩子。觀點還不錯,全書的經絡很清楚,整個的目錄和引言我都十分的感興趣。我當初在噹噹上購買的時候,主要是看了它的目錄和目錄引言,覺得講得很有道理,而且十分的實用。但是,拿到手上,細細讀完,發現其實內容很一般。

第一,其實它大多數的篇幅都是關於蒙氏教育的一箇中國化的解說和發展的實例,並沒有太多的自己的見解,或創新的內容。之前最早讓我接觸到蒙氏的書籍是馮德全的早教方案。它是在蒙氏的基礎上,加上了中國家庭和寶寶的實際情況,案例,來編寫的一套書,比較實用,也比較通俗。也有些很專業的知識,分析得也不錯。後來我開始對蒙氏的教育理念感興趣。在網上聽到很多的媽媽推薦了孫瑞雪老師的這本書,據說是很不錯,很有教育意義的。加上我在噹噹上看評價也好,看書頁設計和目錄設計也好,也覺得不錯。但是,全書看下來,也就是一個蒙氏園的教育講座。感覺上像是在宣傳蒙氏園的優勢啊什麼的。書的序言裏講到,以前孫老師沒有出書前,是經常參加各種講座的。後來應很多聽衆的要求,纔開始出書的。我個人感覺上,如果只是演講稿的話,的確是不錯的,也很值得媽媽們去聽,去參考一下。不過,出書的話,還是有很多的欠缺。裏面的案例很多是重複的。同時可以說明很多問題的案例,在一個論題裏講到過,在另一個論題裏又完全重複一次。而且本來書的版面在設計上就有很多空缺,一頁的內容原本就很少,加上又有太多重複,所以,如果這本書原來我在書店裏見過的話,我不會考慮買,我只會想到在網上查閱全文就夠了。對我來說沒有多大的參考價值。或者說對我的孩子來說吧!

第二,其實我覺得完全的蒙氏教育在中國不現實。如果一個家長想讓孩子接受蒙氏的教育,最好從家長開始,不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都要是這個的推崇者,這樣才能像書裏講到的,可以培養出一個具備樂觀,堅強,寬容,自信等優良品格的孩子(當然,我所指的是一般情況,也有很多孩子天生就具備這些的)。書裏有個很明顯的例子,是這樣說的。講的是孫老師的兒子(辛辛)。孫老師有個朋友來她家裏玩,辛辛正抱着餅乾在吃。朋友就想到要逗下他,於是找他要餅乾吃,辛辛不給。朋友就假裝說:“你不給,我搶了啊!”並做出搶的動作。辛辛一下子嚇哭了。這個時候,朋友就跟孫老師說:“你兒子還是蒙氏的呢!這不行,這樣就哭了,我家孩子就不哭,知道你是在跟他玩的。”孫老師說:“我的孩子在蒙氏沒有接觸過這個,所以他不能理解,而且蒙氏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長做這樣的事情來引導他,這對他沒有好處。”

但是事實上,很多的家庭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家裏帶孩子的往往是爺爺奶奶,相信這樣的事情發生得很普遍。如果送孩子去了蒙園,在園裏沒有接觸到這些,但在家裏接觸了,不是一樣會造成孩子的混亂?也有很多的媽媽反映,蒙氏的理論說起來很容易,可是真正實施起來太難了。因此我認爲,如果要完全學蒙氏,就必須有個好的環境,要有蒙氏的環境纔可以做到。換句話說,就是在完全蒙園裏的孩子,跟普通園的孩子相處,一定有很多的摩擦。然而,現在更多的孩子都進的是普園,總不能讓這些優秀的孩子活動的環境和範圍受到侷限吧!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完全依賴蒙氏,也許我這叫沒有遠見,但在我吸收的育兒理念下,我的孩子發展得也還不錯,也有些蒙氏的思想,但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孩子的個性在裏面。我的想法是,蒙氏的教育只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部分,她更多的時間是和周圍普通的人和環境在一起的,必須要適應的是自己目前的生活。

第三,本書的重點在自由。孫老師還講到,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比如對孩子的零食。我不知道一般的家長是怎麼安排的,反正我家的孩子是每次進超市只要一樣,而且跟她說好,要是吃零食就不能同時玩別的,比如喂鴿子,劃小船等。她一般答應了就是接受了。買到的零食都是當時可以吃完的。如果有客人送來了,很多的話,我們都是放在食品櫃裏,等她想吃的時候,給她自己選,但仍然一次只能選一樣。孫老師的意見是,零食最好不限制她,放在她能夠得到的地方,想吃的時候自己去拿,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給孩子充分的自由,這樣對她將來的獨立性和完成自己理想的實踐性很有好處。這個觀點我不能認同。我覺得,孩子在吃的方面的自制力不是天生的,要靠大人的正確引導(注意是引導,不是強迫),完全的自由實際上是放縱,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的。

第四,我覺得,任何的教育理念,都需要家長去分析和挑選,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纔是最好的。

現在很多的育兒觀念都是矛盾的。有的說,當孩子很專注一個畫面或圖片的時候,最好不要打擾他,讓他自己學會去觀察或思考,但有的又說,當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畫面或圖片的時候,要趁機教他畫面上的東西,培養他從小看圖說話的能力,以及發現新事物,想像的能力,不能錯過了他學習的好時機。在我看來,兩種說法都對。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做。所以,目前我的做法是,當孩子在看兒歌或者DVD的時候,我一般不打擾她,但在看圖片的時候,如果她願意,我會告訴她圖片上的內容,以及顏色啊,東西啊什麼的。可是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對不對。

現在我在看的書是《怎樣說孩子纔會聽,怎樣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很實用,用書裏的方法對孩子,我感覺,自己的脾氣少了,孩子開心了,也慢慢能理解大人了。至少處理問題裏,有效了。等這本書完成了,就應該又有一些想法了吧!

另外還有一本書是《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還沒有開始看。看完了再來寫心得。

  《愛和自由》讀後感12

《愛和自由》是一本充滿愛的書,它在教我們如何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沒讀這本書前,一直以爲優秀的孩子是教出來的。其實不是,孩子是帶着精神胚胎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們的內心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父母不需要扮演上帝的角色,教孩子如何成爲一個優秀的人。我們能做的只是給孩子提供滿滿的,持久的,無條件的愛和自由的空間。只需這麼做,孩子便足以成爲一個優秀的人。

很多父母都聲稱自己是愛孩子的,他們給孩子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給孩子說自己是多麼的愛他們。然而這些所謂的愛,背後的真相是:父母小時候無法享受到優越的物質條件,他們就會盡可能給孩子提供,以彌補自己童年的缺失;強加給孩子的特長培養,也只是隨大流,亦或是成爲同事和朋友間炫耀的資本;至於,不停地向孩子灌輸自己的愛意,想來是給不夠強大的內心多一些安全感。其實這不是愛孩子,這是愛自己。當父母的心智發展的不夠好,自己都還是個缺愛的“大孩子”時,又怎麼能夠給孩子真正的愛呢?

作爲一名80後,我深感到自己的成長是父母教育不當的結果。我沒有責怪父母的意思,因爲沒有人教他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他們也是摸索着,用自己的愛來撫養孩子。父母是愛我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不正確。當我犯錯誤時,媽媽的臉色會很難堪,繼而是訓斥或打罵。用媽媽的話說,我很犟。哥哥捱打時是默不作聲的,而我,媽媽要求我跪下時,我不會照做。媽媽便用按的,但按下後我會立刻站起來,我是不服氣的,是不願意接受這種對待的。這是媽媽告訴我的,我自己並沒有這段記憶。但是媽媽難堪的臉色一直在我心中,那種表情是憤怒,是恨,還是什麼?我說不清楚,只是我很恐懼。於是每當有人生氣時,那種臉色都讓我非常不安,即使他們生氣和我沒什麼關係,但我會莫名的緊張和恐懼。原來這是我的心理障礙,我成了看人臉色生活的人。

都說打是疼,罵是愛。相信不止是媽媽,很多父母都是用這種扭曲的方式來愛孩子的。而且更可怕的是,這種方式是會延續的。小時候哥哥經常挨媽媽的打,現在哥哥的兩個孩子也會挨哥哥的打。理由也是驚人的相似:工作壓力大,孩子又不聽話。是的,父母希望孩子是順從的,是聽話的。但是他們沒有耐心用愛來表達,卻用打罵來要求。從小到大,媽媽說的最多的就是,你要聽話一點。我時常羨慕那些被父母擁抱,親吻的孩子。但媽媽認爲,都這麼大了還這樣,會寵壞的。是的,媽媽需要我做個乖孩子。一個尊敬長輩,順從兄長,謙讓弟妹的乖孩子。於是我一直是一個:“乖孩子”,一個壓抑的“乖孩子”。我只有不斷的壓抑自己的想法和行爲,才能假裝成爲媽媽心中的乖孩子。

還記得,小時候我特別喜歡捉蜻蜓,五顏六色的蜻蜓在天空中飛的樣子,真的好美,好自由。那天我捉了一隻蜻蜓,正在好好欣賞,表妹經過,被蜻蜓嚇壞了,哇哇大叫。媽媽聞聲而來,立即要求我放飛蜻蜓,我不肯,我不明白這麼美的蜻蜓有什麼好怕的。但是媽媽奪過了蜻蜓,摔在地上,我眼睜睜的看着蜻蜓在地上痛苦的掙扎,我的內心也隨着它痛苦的掙扎,但是我什麼都做不了,這是多麼殘忍的一幕。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喜歡錶妹,我討厭她跟着我,粘着我,更討厭她和媽媽告狀。但是我不能表達,因爲不被允許。於是我情緒低落的時候,不會也不想表達。我會擺一張臭臉,不願意和別人溝通。原來這是我的情緒侵入。

很感謝這本書,讓我覺知到我身上的缺點和不足,是父母教育的不妥。正是因爲自己曾經經歷過這些,纔會更願意用真正的愛去對待別人或是自己將來的孩子。不會給孩子臉色看,不會打罵,訓斥孩子,不會剝奪孩子的喜好。我知道這很難,因爲媽媽的這種教育方式已經潛移默化的深入我的內心,我需要學習,不斷努力的學習,才能堅定愛和自由的道路。

曾經,媽媽用打罵來愛我,爸爸用鼓勵來愛我。只可惜爸爸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就到外地做生意去了,在正負能量的抗衡中,我沒有很好的成長。值得慶幸的是,爸媽和哥哥是愛我的,我也是愛他們的。只是錯誤的愛折磨了我們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沒關係,我們可以用真正的愛來改變這一切。雖然我們已是成人但仍需成長,在愛與被愛中成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