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童年》讀後感(通用10篇)

《童年》讀後感(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讀後感(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童年》讀後感(通用10篇)

  《童年》讀後感1

童年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童年裏有快樂,有幸福,童年時美妙的,童年是充滿陽光的,值得回憶的很多很多而阿廖沙的童年卻很悲慘。

阿廖沙3歲喪父,失去了父愛,跟着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他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他,使他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但外祖父也有慈愛的一面,比如書上說道:外公那端正瘦小的身體輕貼我,他開始講自己童年的生活,他的話語沉重,滔滔不絕。他講着講着,在我眼裏形象高大起來,這個乾瘦的老頭忽然變成了童話裏的大力士,他獨自一人拖着一條巨大的灰船逆流而上。他一直講到天黑,待他親切的和我話完別之後,我才知道外公並不兇狠,也並不可怕。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他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他們豐衣足食,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美好的童年來之不易啊!

  《童年》讀後感2

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這本書後,感觸非常深。

主人公阿廖沙那麼小,卻飽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十一歲時,便被外公趕出家門,自己謀生去了。其間,他被一些人欺負、嘲笑、歧視。他在船上工作完後看書時被監工發現了,監工就會不分青紅皁白的將高爾基毒打一頓;在他沒有住處時就只能睡在馬路上,這時就會有一些人欺負他、嘲笑他;凜冽的寒風使他直打哆嗦,酷熱的烈日使他汗流頰背。這對於我們現在的同齡人來說,想必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得到,然而,幼小的阿廖沙卻以他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做到了。他是一個"大寫的人"!雖然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遇到困難從不退縮,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克服。所以,我非常的敬佩他。

依靠一個人,只能依靠一時,不能依靠一世呀!人生的路還很長,需要自己慢慢走;人生的坎坷還很多,需要自己一個一個的克服。這樣的一生才無愧於心啊!面對困難時,只要我想起阿廖沙童年的悲慘遭遇,那一切困難都會顯得微不足道,我便有信心去克服——阿廖沙在這樣黑暗污濁的環境中都仍然保持着生活的勇氣和信心,難道我們不應該比他做得更好嗎?

  《童年》讀後感3

”童年是最難忘的,卻不是最美的“,《童年》這本書剛好能夠說明這句話的意思。

他寫的情節並不是很美妙,卻很真實。他的作者是高爾基,高爾基是一個人人皆知的文學家、思想家。《童年》這本書能夠說已經不是一本書了,每件事都歷歷在目,就像發生在自我身上一樣,可是卻永遠無法體會這本著作出爐前的淚水與悲傷。這些故事很難忘,卻都是灰色的,裏面的一字一句都很耐人尋味,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理會,會得到不一樣的感情色彩。

他的親人一個個離他遠去,當他的母親走向天國時,他好似已習慣這樣的悲痛,或者說是因悲而靜,他竟然還很平靜的說到:”母親死了。“當時的社會是那麼的黑暗,除了去痛恨,其他什麼都無能爲力,而有本事去改變這社會的人,個個不畏艱難,就是想不要再有人得到這樣的因悽慘而難忘的童年。

每一個名人的背後,都曾流過許多淚,受過許多苦,他們不放棄,纔會得到他們最終應得到的。也許,每一個經歷過痛苦的名人,只想做一個平常人,不想受苦,也不想得到什麼,只求平安。

童年,有苦就有甜。

  《童年》讀後感4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童年卻各有各的不幸。從高爾基的《童年》中可以看到一個俄羅斯兒童,甚至整個俄羅斯民族成長的歷程。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文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父親早逝,他和她的媽媽就搬到外公家住。外公非常討厭阿廖沙,經常打他,兩個舅舅又一直不和,外公最後實在受不了了,把家產分了。媽媽又離家而去,一直是外婆在疼愛、照顧他。媽媽經過幾番風波回家後,外公又逼她再嫁給一位有錢人。最後,所有關心阿廖沙的人都去世了,他終於走入了生活,開始了自己的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人和他一樣不幸。他們的父母很早就出去打工了,可是他們並沒有因爲生活艱難就自暴自棄。爲了生存,他們受了各種各樣的苦:上學前,去送牛奶;放學後,去賣報紙、撿廢品……他們從小就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與文中阿廖沙經歷的種種困難相比,我們所經歷的這一點小坎坷又算什麼!他在這麼悲慘的生活中都能堅持下來,我們難道就不能嗎?

從這篇小說中我體會到:不論有什麼困難我們都不要退縮和害怕,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沒有什麼是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

  《童年》讀後感5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童年》的書,當時我看到這本書的題目時便被吸引了,讓我想起童年的時光。

而當我再深入地看時,我才知道這本書並不是講述童年的快樂時光,而是陳述了一個悲慘的小孩在童年時過着那種慘無人道的生活。

本書的主人公名叫阿廖沙,很小的時候便失去了父親,於是便跟隨母親來到了外祖父的家裏生活。可是他們卻沒想到這裏就像地獄一樣,舅舅們總因爲家產而互相爭吵甚至毆打對方嗎,家中的大人總是毆打女人和小孩。在阿廖沙的眼裏,成人的世界是多麼地醜陋。幸虧家裏還有一個真正愛他的人,那就是他的外祖母,他的外祖母總是很慈祥地給他講故事,給了他生存下去的希望,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廖沙的悲慘童年中散發着耀眼的光輝,籠罩着阿廖沙。

這本書中的故事,其實也是作者高爾基小時候的真實遭遇,他也同樣是在那種慘無人道的環境下慢慢成長。作者寫本文正是爲了反映出當時那種社會的黑暗與對婦女及兒童的歧視,揭露了各種庸俗的行爲。而正是因爲當時社會中還是有向外祖母一樣的人影響着阿廖沙,使他不陷入這種庸俗的情趣生活中!

  《童年》讀後感6

在暑假裏,我讀了《童年》這本書,作者是蘇聯作家:高爾基。這本書大概意思是:主人公在父親去世後,在外祖父家裏度過童年的歲月。在外祖父家裏,阿列克謝、表哥、表姐和外祖母都受到外祖父毒打。然而慶幸的是外祖母對孩子的愛像一盞明燈一樣伴隨他們整個童年。也經常給他們講故事,她善良、聰明能幹。

在阿列克謝的童年,他在聖像作訪當過學徒;在船上幫廚;在大街上做過腳伕;在工廠裏鋸木頭;在花園裏當園丁;廚房裏做麪包師……,儘管他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僅僅只能維持生計。而我們的童年,和阿列克謝相比簡直太幸福了!在爸媽培育之下,我們學到了知識,在明亮的教室學習文化知識;在課外時間我們可以去玩耍;在假期裏可以去跳舞、學書法……我們生活在富足的社會裏,物質極大豐富,根本不用爲生計發愁。所以,我們要珍惜如今美好、幸福的生活。

我們的童年太幸福了,我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千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這麼好的學習環境,我們再不努力學習,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逝去了,迎來少年時期。讓我們珍惜童年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要離開我們了,要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吧!

  《童年》讀後感7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很悲慘。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僅有外祖母疼愛他。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厭惡他。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我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此刻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着。每一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教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父母就給你什麼。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侮辱他、欺負他。

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完美的童年生活,如果我們還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自我的父母了。

童年生活快要結束了,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終一刻,抓住童年最完美的時光,留下童年最感動的足跡吧!

  《童年》讀後感8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高爾基。在查他的資料時。我看到了他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其中《童年》講述了高爾基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裏行間涌動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家住尼日尼城。外祖父年輕時,是一個縴夫,後來開染坊,成了小業主。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家業已經開始衰落,由於家業不景氣,外祖父變得也愈加專橫暴躁。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爲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鬥毆。在這個家庭裏,阿廖沙看到人與人之間瀰漫着仇恨之霧,連小孩也爲這種氣氛所毒害。阿廖沙一進外祖父家就不喜歡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裏含着敵意。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課堂,自己就開始謀生。

我再想想我自己,我已經11歲了,高爾基早就走上獨自謀生的路了。而我卻連一本寒假作業都解決不了,我和高爾基的差距真大呀。我們要和高爾基一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坦然面對一切!

  《童年》讀後感9

暑假期間,媽媽和我去書店買書,書店裏的書真是玲琅滿目、樣樣俱全啊!關於什麼樣的書都有……我邊走邊看,看見非常多和我一樣大的同學手裏都拿了同一本書叫《童年》,看到這種情景我義無反顧的從千萬本書中選中了它!

剛到家,我立刻打開書,進入他的世界,在他的世界裏,那時他才三歲,父親就死了,母親把他放在外祖父家,他一直跟着外祖父和外祖母一起生活。因爲母親的回來,兩個舅舅以爲母親要嫁妝,所以,鬧着要分家。因爲父親的死,母親也住了進來,給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增加了份不小的負擔。在家裏外祖父的脾氣非常不好,外祖母因爲一句話曾遭到外祖父的毒打,我趁機想報復外祖父,把他心愛的聖像剪了,因爲聖像是外祖父的另一天命。母親因爲家庭的負擔不久就改嫁了,和馬克西莫夫結了婚,離開了他。經過幾年的艱苦生活,糧食的急缺,外公把外婆趕出了家,也讓他去人間要飯……

在他的世界裏如此痛苦和艱難,但卻使他養成了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性格,而現在的咱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童年》讀後感10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自己值得回憶的,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來說童年也會是我最寶貴的收藏,就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應該是他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童年》是高爾基用自傳體寫的小說三部曲之中的一部,它向我們展示了阿寥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鬥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高爾基3歲時,父親病故,而自己的母親就帶他回了孃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貪婪的小業主,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的發財夢,從此貧困潦倒,11歲的他被外公趕出家門,開始了到社會上謀生……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當過學徒工、搬運工、守夜人、麪包工等。16歲時,在與命運的鬥爭中他深入俄國社會的最低層,和各個階層,各種人物接觸,飽嘗生活的艱辛,從而不斷豐富生活經驗,而且當時受封建沙皇主義統治的社會十分黑暗,人們都信奉聖母與上帝,但高爾基不爲所動,因爲他有自己的想法,《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不僅是高爾基早年生活的寫照,同時也是俄國勞動人民經過艱苦複雜的磨練後走向新生活道路的藝術典型。

我們和高爾基比起,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