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熱門】讀後感的作文四篇示例

【熱門】讀後感的作文四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後感的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讀後感的作文四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這個星期,我讀了《讓孩子受益一生的美德故事》這本書.它讓我知道了要誠實守信,只有憑藉誠實的美德,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還讓我知道了要尊老愛幼、勤勞節儉、寬容善良……下面幾個美德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中賣火柴的小男孩,他雖然受了傷,但是他並沒有失信。而是讓弟弟實現了自己的承諾。他雖然很貧窮,但他卻十分誠實。誠實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更是一種美德。一個沒有誠信的人活在世上,不僅會寸步難行,而且一生都會受到世人的唾罵,就只能像一顆塵埃,飄忽不定,沒人理會。所以我們要向故事中的小男孩學習,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故事貪心的弟弟告訴我們:天上不會掉餡餅,要功和財富。如果說人人都只是空等、空談,農民伯伯不種莊稼、工人不去腳踏實地,不能只想着不勞而獲,只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獲得成工廠上班。哪這個世界要亂套了。所以只有大家各司其職,才能共建我們美好家園。

故事樑上君子,講的是陳寔和一位小偷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偷到陳寔家去偷東西,被抓後得到一次寬容機會,後來開始改過自新,重新做人。是陳寔的一番話,教育了他,使他成了一位好青年,看來寬容的力量可以幫助或改變那些犯錯誤的人,生活中我們也一定人學會寬容,不要因爲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這樣才能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故事許衡不吃無主梨,告訴我們:誠實是一個人必備的優秀品德,我們一定要守誠信。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許衡是一個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人,他知道,這棵樹的主人培養這棵樹肯定十分辛苦而他們卻隨隨便便地偷吃了那棵樹主人的成果,是很不道德的行爲,所以我們應該向許衡學習,沒經過別人的允許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美德故事》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一百多個生動、富含教育意義的小故事,從不同角度展現了衆多優秀品質。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理想國》是柏拉圖在思想成熟的中年所寫的,也是因爲慕着《理想國》響噹噹的名號,我才認真瞭解了柏拉圖: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出生於雅典的一個名門望族的奴隸主家庭,死於公元前347年。古希臘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他

是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公元前399)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曾三次去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活動,企圖實現理想的奴隸主貴族政治,但以失敗告終。而後由於恢復了民主制度,導致了他的老師和朋友蘇格拉底被。柏拉圖認爲,任何一種哲學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須包括一個關於自然和宇宙的學說在內。這樣的一個學說可以從屬於倫理學、政治學和神學。柏拉圖因此發展一種適合並從屬於他的政治見解和神學見解的自然哲學,使自然規律服從於神聖原理的權威。

柏拉圖還認爲,天文學和幾何學一樣,可以靠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來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他也認爲宇宙開頭是一片混沌,但他又認爲是一個超自然的神通過一個理性方案,來實現對混沌的開闢,而使宇宙變得井然有序。柏拉圖的宇宙觀基本上是一種數學觀。他認爲,數學並不是研究自然界的工具,而是使靈魂從暫存過渡到永恆的捷徑,是人進入“理念世界”的“跳板”。

在數學的刺激下,人的知識可以遠離“虛幻的”感性世界,走向真理的理性世界。他繼承和發展了畢達哥拉斯的宇宙和諧的思想,爲地心說打下了基礎。 柏拉圖認爲,在所有動物中,人最先出現。因爲頭是靈魂的器官,而且非常接近球形。別的動物都是人退化而成的,是人的靈魂投入低等身體的形狀。

四足動物是對哲學一竅不通的人變的。柏拉圖假定有一個惡的世界精神,這個魔鬼代表的就是他的最大敵手原子論者的見解。 柏拉圖的教育觀點是,教育應當由國家來組織,其目的主要是培養統治者。柏拉圖非常重視數學,他自己闡明瞭負數的概念,可以稱爲一個數學家。在柏拉圖學園的門口上就有“不懂數學者免進”的警句。

都說要了解一部作品的內容和核心思想,必須瞭解它的作者的生平及他的思想觀念。同樣的,在通過對柏拉圖的瞭解和閱讀《理想國》後,我再一次深深感嘆這句話的正確性----《理想國》是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豐富多彩、環環相扣的對話,給後人展現了一個完美優越的城邦。這個城邦是歷史上大大小小“烏托邦”的開山鼻祖。該書是柏拉圖中期思想的總結,其語言華麗,邏輯縝密,想象豐富,闡述精彩,在歷史上頗具影響力。

理想國的宗旨是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圍繞這個宗旨,柏拉圖開篇不久就開始討論什麼是正義的國家,而不是什麼是正義的人,他從城邦至公民、從上往下、從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立法統治者,國家護衛軍,普通勞動民三個階級組成。該書的核心思想是哲學家應該爲政治家,政治家應該爲哲學家。哲學家不應該是躲在象牙塔裏死讀書而百無一用的書呆子,應該學以致用,去努力實踐,去奪取政權。政治家應該對哲學充滿嚮往,並不斷的追求自己在哲學上的進步,並用哲學思想來管理民衆。

而這些所要體現的東西在他的《理想國》開始時候並沒有直接提出來,他是利用了正義二字逐漸將其拓展並且引申出來的。正義是一種好的表現,然而什麼是正義呢,面對這個看似很好理解的詞語,柏拉圖首先對它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柏拉圖的《理想國》裏面不僅有着他對理想國的闡述,也包含着一種樸素的辨證主義觀點和應變的思想,他自始至終沒有明確給出正義的定義,也暗示着人們,這裏沒有什麼正確的定義,還需要繼續的探索研究,只不過他的想法是讓人們去利用這個探索研究構造他那種柏拉圖式的理想國。

柏拉圖“理想國”的宗旨就是要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他認爲國家就是放大了的個人,個人就是縮小了的國家,如同人的靈魂具有理性、意志和慾望三個部分一樣,最理想的國家也應由相應的三個等級組成。柏拉圖把分工看作國家的構成原則,他在《理想國》中編織了一個美麗的謊言,用於欺騙城邦中的所有人,那就是神創造三種人的說法:第一個等級是有智慧之德的統治者,這些人是神用金子做成的,具有智慧的品德,通曉“善”的理念及治國的哲學,是國家當然的統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衛國者,他們是神用銀子做成的,具有勇敢的品德,是國家的保衛者;三是有節制之德的農民和手工業者,這些人是神用銅鐵做成的,具有節制的品德。前兩個等級擁有權力但不可擁有私產,第三等級有私產但不可有權力。

孩子們通常都屬於他們父母的那一級別,有天賦的才能。即通常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孩子會打洞。”雖然他也認爲有時孩子不屬於父母的級別可升降級別,但這顯然是一種僞裝矯飾過的唯心主義的天賦論。這三個等級具有不同的德行,在國家中執行不同的職責。至於奴隸,在柏拉圖看來,根本就不算人,在《理想國》中毫無地位可言。

他認爲這三個等級就如同人體中的上中下三個部分,協調一致而無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謀其事,在上者治國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亂,就達到了正義,就猶如在一首完美的樂曲中達到了高度和諧,只有這樣,整個國家纔算是取得“和諧一致”,實現了正義的原則,否則就違反了“正義”的原則,國家就要滅亡。

處於大規模懷舊時期之中的伯拉圖,企圖描述出重新連接起分裂城邦的思想紐帶,他選擇物體的哲學本質爲切入點——尋找所有同類物體中本質的唯一性,這唯一性就是物體的.本質——是概念而非形象:比如說我們所看見的蘋果只是蘋果這個概念中一個實體呈現。他追求的是所有物體的理性歸納,純粹的理性,天吶,這跟康德如此相似:發現物體中唯一的本質,意味着找到了所有物體的一致性,並將這種一致性應用到政治之中,應用到社會生活中。

但是我個人認爲, 要實現這個應用,無疑是一件巨大得可怕的工程:要消除人們頭腦中對於日常生活中物體的所有感性感受,告訴他們;所看到的聯想的感受的,都是唯一概念——本質下的表象;告訴他們所有的差別都是表象,告訴他們在北京被砍一刀,和在紐約被砍一刀,都感受到同樣的疼痛,無差別的。使人們完全生活於理性之中,生活於哲學的極致追求中,然後人類就統一而毫無差別了,就仁慈和善了,大同世界。而這個過程永遠無法完成。

這就是《理想國》,令人難以忍受的拒絕生活的常態,拒絕物體呈現的多樣性,把人性醜惡的一面視爲人類這個概念的表象,所以寬容這黑暗的一面,一個完美的世界。因此,“理想國”的基礎建立於哲學空想上,並且由此推理出了瘋狂的城邦制度——哲學家統治的世界,哲學家的公民,哲學家的一切。

另外,讀《理想國》,我還產生了幾個感慨,既然是寫讀後感,今天就把它們也說出來:

第一, 蘇格拉底真是好辯才。他的那套主導式的提問辯論法,加上他神速的反應與通俗的比喻,讓所有的對手都無意間落入了他的圈套,稀裏糊塗地就被他打敗了。用他的一個對手阿德曼託斯的話說就是:“由於你巧用了以你爲主導問與答的技巧,他們在辯論中剛接觸到關鍵問題時就被你引進歧途,這些歧途儘管都是小的,但積少成多,直到最後辯論結束時,他們才發現自己原來的觀點在不知不覺中被顛倒了。”不過話說回來,當蘇格拉底不再饒彎子,真正去下定義時,那可是言簡意賅、明白易懂、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讓人十分信服。哪怕是他批判和鄙視藝術家時,也是有依有據,理直氣壯。若不是讀過尼采反駁的言語,真要偏信於他了。

第二,柏拉圖真是好尊師。始終以蘇格拉底與其他人的對話錄的形式著文,讓我讀到最後都有些分不清楚到底是柏拉圖還是蘇格拉底構建了這本理想國了。柏拉圖把自己的榮耀都歸功於老師,而他的高徒亞里士多德卻沒有學習這種把金子貼到老師臉上的優良傳統,柏拉圖估計也怪鬱悶的。那我也只能感嘆每個人的思想行事總是有所差異的!

第三,理想國真是好超前。從最基本的國家構建開始,提出了大量“前衛”的理念,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兩點:一是婦女和兒童共有化,在國家的調控下最優化生育與教育,比如說,允許勇敢的衛國者可以多找幾個妻子,好多爲國家留一些優秀的後代,連近代最先進的共產主義理論都做不到如此無私;二是按照男女各自的特性來分配合適的工作,給女性受教育和訓練的機會,使她們有能力爲國效力,甚至參軍,近代以來婦女爭取解放了那麼多個世紀,才踐行了2300多年前理想國裏提出的男女教育與就業機會的相對平等。

《理想國》的語言可以說再好懂不過了。但其思維方式卻是精妙的不可言說。而且,由於它所屬的古希臘哲學是所謂西方思想和文明的源頭,正如《老子》、孔孟哲學對中國文化的意義一樣,都是精髓中的精髓,因此,能夠好好讀一讀,收穫不可謂不大。

以上的這些種種,就是我個人首次閱讀《理想國》以後的感想。各人關注和研究的點不同,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我以爲,以後再定時重讀《理想國》,隨着年月的過去,人生經歷的豐富,必定會另有一番感想。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讀後感《《紅樓夢》讀後感 舒露露》。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這個暑假,表姐推薦了一部名著——《歐也妮·葛朗臺》給我看。讀完後,我感慨萬分。

歐也妮的父親,也就是老葛朗臺,他是釀葡萄酒的,非常富有。同時,他也有着有錢人的性格——吝嗇。

有一天,歐也妮的堂弟來了,她對這個從巴黎來的小夥子一見鍾情。但當堂弟知道自己的父母親因爲破產而自盡後,傷心不已,整日茶不思,飯不想。是歐也妮給了他前進的動力,是歐也妮求着老葛朗臺挽回他的名聲。後來,他們彼此私定終身!

歐也妮慈愛的母親因受不了病魔的折磨去世了。堂弟出海了後,老葛朗臺也去世了。一筆巨大的財產落到了她的面前。歐也妮是一位偉大的女性,雖然她也很“吝嗇”,但她的大半財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和教育,這是老葛朗臺從沒做過的事。她的善良和富有吸引了衆多追求她的人,但她一個都看不上——她在等她的堂弟回來。

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堂弟出海後,整日花天酒地,早已忘記了那個深愛着他的堂姐歐也妮了。直到他給她回信的那一天,歐也妮才死了心。不過,即使是這樣,她直到死去也一直單身!

歐也妮·葛朗臺就是這樣一位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女性。她善良、美麗、執着,可她卻落得了這樣的下場。而她的堂弟呢,爲了金錢和地位,拋棄了歐也妮,拋棄了愛情,拋棄了尊嚴,他是個令人唾棄的討厭鬼!想當年,葛朗臺老先生在世時,歐也妮什麼都想着她的堂弟,無論老葛朗臺怎樣罵她,她都不聽,繼續執着地順從她的堂弟。

故事的結局是悽美的,令人感觸甚多。歐也妮最美好的是天真,但也正是這一點,使她落得了這個下場!她所獲得的和她所失去的,該怎樣盤算計較呢?也許她看得很清,也許她當局者迷。

這本書似乎沒有太多我們所學習的課文裏所謂的佳句錦段,但作者對複雜人性的刻畫,對那個時代社會生活的寫實卻能打動我。我們應該學習歐也妮的執着與善良,畢竟現在的社會,像她這樣的女性已經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