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會飲讀後感範文

會飲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會飲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會飲讀後感範文

  會飲讀後感範文1

《會飲》的內容從各種角度詮釋了什麼是愛,愛能給人帶來什麼?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應該愛什麼的對象。讀來給人以許多啓發。其中以悲劇詩人和蘇格拉底的發言最讓我觸動。

悲劇詩人說,這世上的人是半個的,人原本有現在的兩倍。有男—男,女—女,男—女,三種組合,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另外一半。這個說法,很有趣,也爲同性婚姻提供了一種依據。讓我知道西方同性婚姻合理化可以追隨到如此久遠的古希臘。其中一句“所有這些事實際上都是人類原初狀態的殘餘,我們本來是完整的,而我們現在正在企盼和追隨這種原初的完整性,這就是所謂的愛情。”這句話很浪漫得詮釋了愛情,因爲我們本來是殘缺的,我們內心深處強烈得期盼完整,所以於茫茫人海中不斷尋找,期盼尋找一人,完成這種原初的完整性,這就是愛情。

蘇格拉底的發言中蘊含的哲理最多,最引人深思。

蘇格拉底說是愛的發出者對自身缺乏的東西的期盼追尋。是精靈,位於有和無之間,於朽與不朽之間。在《會飲》原文中寫到“所以愛決不會完全處於貧乏狀態,也不會完全脫離貧乏狀態。還有,愛也處於無知和智慧的中間狀態。”蘇格拉底首先說了愛的對象,愛是愛自己缺乏的東西。然後詮釋了愛不是結果,不是一個靜態的物質,而是一種過程,一種轉換。它介於有和無之間,是殘缺對完美的期盼,是無知對智慧的期盼,它是動態的。這個表述,我非常喜歡。私以爲,愛之所以讓人着迷,就是因爲這種動態,這種生機勃勃的屬性。人生中還有許多這種關於過程的東西,有些時候我們總是以爲,我們喜歡的是某個點,某個位置,其實殊不知,我們着迷的其實是,不斷追尋那個目標的那個過程。有些時候,我們也太在乎結果,忽視了本該享受的過程,其實想一想人生本是一個巨大的過程嘛,所謂目標不過是一個指引我們不斷奔跑的旗幟,而奔跑纔是本身嘛。

蘇格拉底說完愛是什麼之後接着說愛的對象,他一步步得推進,把愛得對象提高到對美本身的學問,也就是對可知世界的愛。蘇格拉底爲什麼要這麼說呢?或者說,柏拉圖爲什麼要這樣寫呢?私以爲這是爲愛的永恆提供了一種可能。

根據蘇格拉底的說法,愛是對自身缺乏的東西的期盼。位於無與有之間,朽於不朽之間。如果你愛的是世俗的,一般的東西。因爲世俗的東西一定不是完美,也許他有你缺乏的東西,但你終有一日會不缺乏它,甚至你會發現它有許多缺點,於人於物,皆是如此。而關於美本身,則是盡善盡美,無窮無盡。你在美本身的映照下永遠是缺憾,缺乏,無知的,除非你通過修行回到可知世界,否則你對美本身的愛也會無窮無盡。所以這種愛會是一種永恆。

而許多人看來這種對美本身的愛好像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沒什麼意義。其實不然,雖然我們不可能像哲學家那樣去愛那樣純粹完美之物,但於實際個體的愛戀,蘇格拉底的言論於我們也有借鑑意義。我們應該愛的是儘可能完美的東西,因爲這種的東西會讓我們永遠感到缺乏,感到對它不可分割的愛。這種東西若是外表的,那麼這種愛必不長久,若是名利也自不會長久,因爲這些東西在變化無常的人世和光陰的推演下都會煙消雲散,而若你愛的是美好的美德,美麗的心靈,優雅的氣質,高尚的行爲,這些東西則相對永恆,你的愛也會比那些愛表象易變之物的愛更爲長久。

  會飲讀後感範文2

蘇格拉底一反常態地精心打扮,原來是要赴一場宴會,阿里斯托得莫斯偶遇蘇格拉底,便被拉去做不速之客,於是讀者們纔有幸輾轉從他那兒得知這一場宴會的精彩。《會飲》的確更像是一部戲劇,而不是所謂的哲學論文。六位有學識有思想的男子齊聚阿伽通家中,在厄裏克希馬庫斯的提議下按着座次展開了對愛若斯——這一德高望重的了不起的但卻從未被人頌讚過的神——的頌揚,華幕拉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古希臘智者們奇妙的思維和精妙的言辭。蘇格拉底如戴着面具般的最後發言將話題引到一個新方向,給讀者新的思想刺激。戲劇卻沒有在這裏收尾,真正的不速之客阿爾喀比亞德醉醺醺地闖入,進行了對蘇格拉底牢騷般的頌讚。戲劇隨着一幫醉漢的闖入引得秩序混亂而進入尾聲,蘇格拉底在天色已亮後最後離去,日子依舊。

不瞭解古希臘的故事,對於那些哲人和那段歷史知之甚少,所謂的“會飲”也是通過這本書才得知的概念。第一感覺認爲這是一場類似於《論語》中“侍坐篇”的交流會,孔子和蘇格拉底常常被相提並論,但是從這兩個篇章看來二者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侍坐”是孔子向弟子們的發問,雖期望弟子們不要因他年長便有所隱瞞,要以平等態度講出自己真實的抱負和想法,最後仍是在孔子讚歎曾皙“浴乎沂,風乎舞雩”的圖景,評判其他弟子說法中結束。相比起《會飲》中衆人皆平起平坐互相侃侃而談甚至針鋒相對來說,是截然不同的。

又聯想起蘭亭集來,衆人都是在享受山水或是美酒的同時,各自進行詠歎抒懷。但文化的差異使得兩次宴會的主題應是大不相同。書的最後場景令我恍然想起蘇軾的《赤壁賦》,“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東坡借客主之口,表達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慨和深思,不就正像柏拉圖借衆人之口表達自己所思所想一樣嗎?都像是一場自編自導自演的戲劇,熱鬧與繁雜的背後是深沉的關於人生問題的探討,細細品味過才知道深意所在。不過不得不說,《會飲》相比起來豐滿得多,叫人見識到了古希臘哲思的深邃。

貫穿這本書的主題便是對愛若斯的讚頌,也就是對於愛慾的探討。作者在文中對於同性戀(“有情人”、“情伴”)的態度和當今社會的觀念差異甚大。在今日之中國,同性戀者不但很難得到人們的認可和理解,還常常被認爲是一種病態。而誰知蘇格拉底們絲毫沒有吝惜對男同的頌揚。書中認爲愛慾不同於性慾,愛慾能夠讓人對醜惡的事情有羞惡感,對美好的東西有追逐熱情,愛慾能激起人們砥礪品德的熱情,而男性之間的感情便可以做到如此,不是愛對方的身體而是愛精神,愛靈魂。所以欣賞這樣的一種感情,頌讚屬天的愛若斯,所謂的“柏拉圖式精神戀愛”。但是這若今日用來推崇,便有了矯枉過正之嫌。愛慾和情慾本就是相輔相成的,每一種愛戀都可能是身體和靈魂的共同作用,沒有必要將之割裂對立起來,甚至不是很必要將之區別開。而同樣地,他們對同性戀的過度推崇和今日對於同性戀的歧視在本質上都沒有區別,都是對性別的偏見和對情感的限制。阿里斯托芬所講述的那個有趣的故事,在最初便設定了三種性別,也就相當於解釋了同性戀和異性戀形成的共同機制和合理性。所以我寧願將這些都看作是對愛的頌讚,無論是同性之間還是異性之間。

在對愛慾探討的主題之下,其實暗含的是更深沉的對於人生的探討,從他們精彩的言辭中我看到更多的是生活的感悟和啓發。泡塞尼阿斯論述完爲了錢財而委身和爲了美德而委身的不同之後說事情本身無所謂好壞,難以去界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做得好就是好,做的壞就是壞。這背後是深刻的道理,有的人也許是好心,但是卻辦成了壞事,反過來也成立。因此我們去評判一個人一件事,更加重要的標準不是想法而是結果,不是目的而是效果。

厄裏克希馬庫斯從醫術談起,認爲愛慾在健康身體上和疾病身體上是兩碼事,從而講到調正與協和。給交惡的東西灌情愛和協調,從而使得相牴觸的東西變得相親相愛,讓所有這些都變得一致。這和道家的'觀點豈不是異曲同工!道家認爲萬事萬物都是對立統一的,對立相當於交惡和牴觸,統一則對應協調和一致。只不過厄裏克希馬庫斯寄望於愛若斯的明智公正扶助,而道家則是強調人們自己在中間尋求平衡。應該戀上品行端正的神,弄清楚自己所敬拜的是哪一個神,其實也就是告訴我們要明白自己在追求的是什麼,追求美好的事物才能成就美好,尋求平衡,依從美德,纔可能得到福分。

高潮的論述在於蘇格拉底的一席話,他改弦易轍,不顧前面幾位極力頌讚愛若斯的基調,反溯到話題的源頭,去追問“什麼是愛若斯”。驚人地提出了與前面截然相反的觀點,愛若斯甚至連神都不是!因爲不欠缺便不會追求,愛若斯追求美,便是欠缺美,既是欠缺美,便不能說是美了,但是凡神都是美的,也就推出了愛若斯不是神的結論。一邊讀一邊驚歎於蘇格拉底的論辯技術,也在心裏暗歎不知當時的詭辯學派是怎樣一種氣魄。蘇格拉底戴上了第俄提瑪的面具,給了讀者出乎意料的一擊。反溯話題源頭本就是一種極難攻陷的戰略,有多少人能夠清晰地給事物下一個定義,對自己在探討的東西有明晰深刻的認識,更別說深入本質了。

不美不代表醜,不好不代表壞,正確的意見就介乎於洞悉和不明事理之間。類似這樣的話語才真是將古希臘哲人的深思表現得淋漓盡致,有如醍醐灌頂。由此也便清楚地顯示了柏拉圖寫這樣一部劇本,並非只是探討情愛之事。或許是談論美,或者是討論人生,總之可以從更加深入的角度去考慮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東西。前面所有對愛若斯的讚美其實都是對美和愛的探討,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熱愛的是什麼,我們所付出熱情和崇敬的是什麼,這些都是我們在閱讀中不由得會思考的問題。美的東西生生滅滅,美本身卻始終如是,愛便是在美的東西中孕育以達到永遠擁有這種美的盼望。

很感慨於蘇格拉底的說辭,一來他拷問了我在前面的閱讀中所沒有想到的問題,我在前面的讚頌中幾乎都認同的觀念,二來他激發了我對於更廣闊的問題的思考。比如說人生的短暫和永恆以及它們的轉化,事物的外在和本質之間的考量,一切都似乎在漫不經心的講故事中鋪展開來,這便是蘇格拉底的特別之處。他常常說自己只知道自己的無知,但實際上他能在不經意間將人引向光明。所謂“知道的越多的人會覺得自己知道的越少”,蘇格拉底顯然就是這一類人。受教於蘇格拉底與衆不同的言辭,不知該感謝的究竟是蘇格拉底還是第俄提瑪,抑或是柏拉圖本人。

閱讀的過程中總覺得古希臘的哲學思考和中國古代哲學有很多相互呼應之處,想來不同文明之間還是有着不少共同點的。《會飲》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部談論愛慾的劇本,更是開啓我們對人生問題思考的鑰匙,它沒有拋給我們塞給我們什麼,卻引着我們自己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