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50字範文大綱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50字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偉大的經歷和平凡的故事完美的結合。海倫·凱勒堪稱人類意志力的偉大偶像。以下是小編收集的讀後感內容,歡迎查看!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50字範文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倫·凱特。

一個出生 在美國南部的傳奇式人物。她幼年就陷入一個黑暗的世界中,沒有聲音,沒有語言。但是你知道嗎?她的人生竟然照亮了整個世界!在海倫·凱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疾病使得她變得又盲又聾又啞。

命運帶給她的無情創傷使得她變得固執,焦躁,很難與人相處。在貝爾博士的建議下,她的父母爲她聘請了波士頓鉑金斯學校的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小姐。在莎莉文老師的“陪讀”下,海倫學會了依靠手指的觸覺來感知這個世界。

她通過超乎常人的努力,竟然完成了在拉德克利夫學院的全部課程。後來,甚至成爲了通曉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語言的作家和教育家。她還能夠熟練地騎馬,游泳,下棋。在性格上,她也變得越來越開朗,親和,博愛。在莎莉文小姐的影響下,海倫·凱特一直用“忘我就是快樂”來鼓勵自己。她後來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了自傳《我生活的故事》。

令人震撼的是,即使在博學多識者中,也普遍存在着對盲人的渴望和能力無知的現象,健全人大多認爲盲人,尤其是既盲又聾的人的世界與他們那充滿陽光,鮮花的世界截然不同。殘疾人的情感世界與感受世界因受缺陷的影響也與自己的大相徑庭。

健全的人更錯誤地認爲盲人的顏色、音樂、形狀無緣。懷有這些想法的人更應該清楚。盲人可以感覺到美,秩序,形式和對稱,美和韻律高於感覺。它們來自於精神世界。然而,有多少人清楚,這一點呢?又有多少人肯去想想,盲人,聾人從健全人那裏傳承了人類智慧的頭腦。

使自己黑暗的世界充滿了陽光與和諧。對於黑暗中的生命來說,愛是最可靠的嚮導。愛體現在我們爲他人的奉獻中。在奉獻中,我們聽到來自於愛和虔誠的聲音,它將最終闡釋生命的永恆。當那一天的黎明到來時,我們將沐浴着愛的陽光,只要我們彼此關愛,陽光就會永遠閃耀。

因爲充滿愛的陽光是世間一切事物的實質和生命。一切事物的未來都在其中,智慧來自於愛的陽光。從它那兒,我們獲得了遵循精神規律的本能。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個人的奇蹟,也是所有人走出困境的方向和信心。它使所有看得見光明的人能夠重新領悟到生存對於生命的價值,生活對於人生的意義。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在數萬殘疾人中,有一個傳奇人物。也許她在未努力之前並不傳奇,在數萬殘疾人中她普通得在普通不過了。 她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北部的土斯坎比亞小城, 19 個月時由於急性腦充血而喪失了視力和聽力,且變成了啞巴。沒錯,她就是海倫.凱勒。

她才 2 歲不到就失去了欣賞最美的器官,這對誰都一個非常大的打擊是一個打擊。在她模糊的記憶裏好像有這麼一段,她的父母曾不停的跟她請家庭教師。然而,她卻對這些老師非常暴燥,以及各個老師都無法教下去。

終於,有個叫沙利文的老師來到她身邊。起初,她對這位老師也非常暴躁,無理而沙利文老師卻總微笑面對。海倫第一個學會的單詞是 “water” ,學這個單詞的時候,沙利文就在她的身邊,沙利文,藉助了海倫的感官讓她觸摸到了水,她看上去是多麼的快樂。當然,海倫學會了。同時,她感覺到了世界的美好。

後來她又學會了許多單詞,如“doll” 、“dog”,可以說,這是我們中國孩子都很輕易學會的單詞,可是在她而言,已經是很難很難的`了。或許我們並不能感受到聽不見看不到的感受,可我能確定,在這種情況下能說出某個單詞,即使是現在的“一”,也是那麼的難。

最後他成功了。

她常常把自己想象在一個飄滿花瓣的玫瑰園中,她放棄一切雜念,她經常這樣想要是人們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這樣不浪費每一天。如果以爲生命還比較漫長,我們的每一天就不會過得那樣有意義,有朝氣,我們對生活就不會總是充滿熱情。

我們要向海倫·凱勒學習,珍惜生命。在困難面前永不退縮。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想得到這個世界所有的知識。第二天,我想得到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真心,就如同沙利文一樣。第三天,我想看到孕育我的生命,比如:父母,老師,朋友。

朋友們,讓我們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充實的過完我們的人生吧!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一本自傳。她不是一個平常的人,她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正是這麼一個生活在聾啞世界的人,竟畢業於哈佛大學,建立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並寫出了《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等幾部著作。連美國作家馬克。吐溫都這樣讚揚道:“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

在這本書中,海倫寫出了假如給她三天光明所想見到的內容:第一天,看望她的老師,約朋友來家,去樹林散步,觀賞落日。第二天,參觀博物館。第三天,看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來證實自己的精神力量的源泉。光明對於她來說確實是一種奢望,她只能用手觸摸有限的範圍,憑藉豐富的想象力,描繪自己假定獲得三天光明,所見到的光明世界和所體驗到的精神愉悅。

這也是一本催人奮進,鼓勵人們珍惜生活的書,它讓我們走進海倫的世界,體會沒有光明的一種生活,讓我們在體會中去感悟生活,去獲得滿足。同時它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人的價值是什麼?該怎麼樣去體現自己的價值,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迷茫,不放棄,正是因爲挫折的出現纔會讓我們更加珍惜成功後的感覺。

我是一個生活在幸福家庭中的孩子,有着健康的身體,但遇到什麼事就喜歡依着自己的性子來,遇到困難總不能堅持下去,直至向困難低頭。記得有一次考試,我考得不太理想,拿了捲紙後回家就哭了。與海倫。凱勒相比,她是多麼堅強,而自己顯得多麼渺小,多麼脆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教會我怎樣去面對困難,戰勝困難;教會我怎樣走出困難的陰影和寂靜。它是我戰勝困難的動力和勇氣。

親愛的同學,讀過這本書後你不妨設想這樣一個問題, 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將如和使用你自己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後,太陽再也不會從你眼前升起,你又將如何度過那寶貴的三日?!你又會讓你的眼睛停留在何處?!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

這學期,利用閒暇時間,我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一些部分,感受了一個真實的身殘志堅的感人故事。

馬克吐溫說:十九世紀有兩位令世界爲之驚歎的奇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位就是海倫凱勒。

泰戈爾曾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海倫凱勒的生命中也出現過失望,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新的希望。她的一生致力於慈善事業,照亮了人們前進的道路。正如她所說: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給無聲的世界帶來希望。

海倫凱勒是一位殘障教育家。年幼的一場大病奪走了海倫的聽力和視力。八歲時,海倫的父母找到了莎莉文小姐。在莎莉文小姐及其家人的幫助下,她先後進入帕金斯教育學校和劍橋女子學校學習,並在考入哈佛大學嘗試寫作。面對殘酷的現實,海倫勇敢地接受了挑戰。她不僅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還將自己的痛苦和幸福記錄下來勉勵後世。

與海倫凱勒不同,我們是健全的人,卻都淪爲平庸之輩。

我們的眼前是明亮的,所以不珍惜視力。我們是那麼的美麗、年輕、聰明,令人豔羨。在一覽無餘的光陰中我們失去了對光明的感受,對快樂的體驗,也忘記了感恩。我們何不學學海倫,用微笑面對生活,用一顆誠摯的心去感恩生活 ?

有的人感到生活中有說不盡的難處。他們哀嘆宦海沉浮,卻不感恩身旁還有諸多百姓的愛戴;他們泣訴愛情的艱難,卻不感恩親人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看;他們埋怨父母沒給他們一個好的家境,卻不感恩父母的辛苦養育……

我生活的幸福,因爲我明白感恩。

飲泉時感恩自然的瞬息萬變,行走時感恩鋪路工人的辛勞。海倫生活在黑暗中,所以寫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渴望。我們是否也能寫出《假如給我三天黑暗》的磨礪呢?我想那也許會讓我們更加了解真實的世界。

黑暗與光明皆由心而定。心中痛楚濃霧則矇蔽雙眼,心懷感恩內心自有一幅光明的畫卷。

我們要像海倫一樣,在光明中成長,在感恩中成長。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

我一直都好想讀這本書,所以就每天擠出一點時間來讀,終於讀完了。

這是一部自傳體小說,講述的是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生命歷程。海倫。凱勒在生命之初只擁有了十九個月的光明和聲音之後,一場大病突如其來,而病魔離去是,也同時帶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她成了一個盲、聾、啞人。無盡的黑暗和寂寞籠罩着她幼小的生命,她開始變得暴躁和執拗。但她的父母並未放棄她。

在海倫近七歲時,她生命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走進了她的生活——安妮。莎莉文老師,她用偉大的愛心,用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幫助海倫學習看書寫字,幫她樹立信心,認識自我。海倫不斷地努力着,克服了種種困難,學會了說話,與人交談,她付出了多於常人百倍的努力,刻苦學習,考上了哈佛大學。

踏入社會的海倫積極奔走、演講,爲殘疾人的公益事業籌措基金。先後與貝爾博士、馬克。吐溫、愛迪生、福特等名人大師成爲朋友,從他們身上受益匪淺。她的一生,是堅毅的、光輝的一生,也是鼓勵千百萬人積極向上的一生。

海倫用自己的經歷及內心世界的表白,鼓舞人們積極向上,正確認識生命,認識自我,樹立良好的生活態度及價值觀念,用堅毅的毅力戰勝困難。她身處黑暗中,但卻能以微笑面對厄運,她的內心是一片光明。從這樣一個殘疾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人類最美好的心靈、最善良的天性。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着健全的五官和四肢,但許多人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有多麼可貴。他們睜着眼卻看不到許多美麗的東西,張着耳卻聽不見美好的聲音,而是在懈怠中虛度光陰,來日方長,可今日無多,所以要珍惜時光,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用一顆充滿愛的心靈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個充實而幸福的人!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

這是一本蘊含着人的毅力和堅強信念的書,這是一本珍藏着人生永不放棄性格的書。主人公——海倫·凱勒,這朵十九世紀的文學奇葩,她給了我無窮的啓示。

1882年,在海倫十九個月大的時候,因爲發高燒,腦部受到傷害,導致她失明和失聰,甚至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長大。七歲那年,家裏爲她請來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了她一生的莎莉文老師。

莎莉文老師爲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裏跑跳,在地裏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的關懷下,克服了失明與失聰的的障礙。她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與人交流。最後,她在世界著名的學府——哈佛大學畢業了。後來,海倫爲殘疾人四處奔走,爲不幸的人們服務。

啊!這是一種怎樣的堅忍不拔的精神啊!人類精神的美一旦被人們認識,我們就永遠不會忘記!

看着海倫,想想自己。要知道,我曾經是個多麼愛哭的女孩。每次被調皮的男生弄哭時,他們總是更起勁兒的捉弄我,漸漸地很多女生也和我疏遠了。從此,我下定決心,無論多麼委屈,都不能掉一滴眼淚。每次要哭出來的時候,我就使勁兒咬着嘴脣忍住。雖然有時也會流出一兩滴淚珠,但比以前斷線珠子般的淚水強多了。從這以後,我每忍住一次哭泣,就會在心裏鼓勵自己:你真棒!

這樣日復一日,除了在感動和悲傷的時候,我都能輕易的控制我的淚水,不在讓它“嘩嘩”的流了。

我那微不足道的經歷,對於海倫·凱勒所成就的事業和優美的言辭而言,實在算不了什麼。讀了這本書後,我明白了,這就是邁向成功大門的指路燈啊!

同學們,我想對你們說一句情真意切的話——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顆偉大的心靈對話,學會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