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一所小學的教育重建》有感大綱

讀《一所小學的教育重建》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4W 次

認真閱讀了這篇介紹山東省樂陵實驗小學關於“改革”的文章,名字是《一所小學的“教育”重建》,通篇讀下來,感覺名字起得真好,一個學校的改革從根本上講就是對“教育”的重建,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的修修補補,也不是亦步亦趨照搬照抄東施效顰。而是從根本上研究問題,完整系統的研究解決教育所面臨的的問題,而山東省樂陵實驗小學的校長李升勇及其團隊就是用行動給出了答案。從而實現了學校的“教育重建”。

讀《一所小學的教育重建》有感

歷來真正的改革不外乎兩種途徑,一種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另一種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各有其利弊,而中國的教育的改革往往是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卻是止步不前,而樂陵實驗小學卻通過自己的行動走出了一條教育重建之路。回顧其走過的改革之路,還是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一、 理論引領

一條歸零式改革之路:一切回到教育的原點來思考和設計。校長李升勇對現實教育的思考和研判。李升勇認爲,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根本改變。公民培養不能把目光侷限於課堂,侷限於學校,而要面向世界,在世界發展的大格局中確立培養目標。在當今時代,教師已經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教師的作用也在發生變化。所以,文本、手段、方式、方法的改換,都是教學改革的“術”,而不是“道”。教育變革不僅僅是教材版本的更換和教學方法的'變化,而是課堂性質、教師功能、課程教材等的徹底改變。

“教與學順序和關係的改變,只是一種修修補補的局部改革,而不是系統建構的整體改革。”李升勇要做的是大課堂、大課程、大教材、大教育,即改教學目標,改教學依據,改教學流程,改校本課程,改教材文本,改課堂形式,改合作方式,改課堂評價等八項改變。

在他看來,題海戰術可以把學生教會,精講多練可以讓學生學會,授之以漁可以讓學生會學,而啓智導學才能讓學生想學。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教育。教學是教育的一部分,必須服從服務於教育,要站在教育的高度看待教學問題。這些雖然不是專家、著作中的理論卻抓住了目前教育所面臨的問題的核心。正是對這些問題的深入而獨特的思考,才讓李升勇及其團隊的實踐探索更有價值和意義,也纔會有艱辛付出之後的教育重建。

  二、 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成立課改先鋒隊“聖徒學社”

榜樣的引領及部分的堅定支持是樂陵實驗小學教育重建的又一有利保障,文章對“聖徒學社”有很多的介紹,如聖徒學社成員採取自願報名的形式參加,凡是申請參加學社的教師,每人必須預交1000元的押金,作爲課改風險基金。並明確規定,自願參加課改的成員,凡學校的教研活動、外出學習等,必須守紀律——不能缺席,無論什麼原因,缺席一次就從風險基金中扣除50元,直到扣完爲止。報名截止時間爲消息公佈後的第三天上午8點。

李升勇對聖徒學社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每個成員必須做到“三當”、“四要”、“五有”、“六做”。三當:生活中當“傻子”,搞課改就要放棄一些世俗雜念;學習中當“呆子”,潛心課改,心無雜念;工作中當“瘋子”,只爲課改,不爭名利。四要:要有責任心,要有細心,要有耐心,要有愛心。五有:有正氣,有大氣,有才氣,有靈氣,有銳氣。六做:做一個胸懷天下的大寫的人,做一個遠離世俗的高雅之士,做一個寬厚仁慈的謙謙君子,做一個學識淵博的清貧書生,做一個立己達人的教育聖徒,做一個開拓進取的改革先鋒。爲了讓成員們靜下心來搞課改,聖徒學社要求每名成員跟家裏簽訂“君子協議”,取得家屬的支持,“如此課改團隊纔沒有後顧之憂”。

在聖徒學社裏,李升勇公開招收徒弟,自己是師傅,12名成員是徒弟。校長成了師傅,沒有了權勢的威嚴,而且拉近了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教師還具有了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期待。“爲校長做事是工作,是完成工作任務,跟師傅做事是學藝,是生命成長和專業成長的需求”。

聖徒學社更多的是激發人內在的自認肯定與精神需求,讓人自發的忘我的投入到自己願意從事的事業中,並在這個過程中促進自我的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