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街道的美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街道的美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2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街道的美學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街道的美學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街道的美學讀後感1

作者蘆原義信是日本建築協會主席,並着有《外部空間設計》一書,作者對於外部空間的尺度、比例以及一些行爲心理學在空間設計上的應用頗有研究。在本書中,作者從文化角度出發,將日本街道空間與西歐的街道空間做了細緻深入的分析,同時運用格式塔心理學分析了中西方街道格局的圖底關係,從街道的自然特徵、美學規律、人文特色出發論述瞭如何發掘城市空間中的視覺秩序規律。

本書寫作於1979年,上世紀60年代歐美建築界正在颳起一陣人本主義風潮,亞歷山大的《建築的永恆之道》、簡·雅各布斯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文丘裏的《建築的矛盾性與複雜性》,他們的理論雖然各有傾向,但他們都關注到了工業和科技對人的異化,提倡對人性本身的觀照。蘆原義信在書中這樣寫,“所謂外部空間的構成,就是讓巨大的城市達到人的尺度,把大空間還原成小空間,把空間充實得更富有人情味的技術。”可以說,作者提倡的“街道的美學”,是以肯定人的存在爲基礎的。

本書分爲上下兩篇,上篇着重講街道空間的構成,下篇側重城市景觀的分析。對於書中的內容,做如下總結:

(1)內部和外部

作者開篇發問,爲什麼西歐的街道總是整齊劃一、充滿秩序感,而日本的街道總是雜亂無章?這是東西方街道的一個顯着差別,西歐的街道總是由建築構成連續的街景立面,而類似日本這樣的東方式國家卻沒有這樣的傳統,我們的街道往往缺乏組織,建築也鮮少面臨街道,都是以院落或者圍牆作爲屏障的。作者認爲這是東西方文化對空間的理解不同,我們對“外部空間”和“內部空間”的認識有偏差。對日本人來說,穿着鞋進入的空間是“外部”,脫了鞋進入的空間是“內部”,而西歐住宅的基本思想,在於它是城市或街道那樣公共的外部秩序的一部分。作者舉了旅館的例子,日本的溫泉觀光旅店夜間大門上鎖,房間不上鎖,西歐的飯店則是大門人人都可以進去,裏面的房間則要上鎖。他認爲,”西歐住宅的基本思想,在於他是城市或街道那樣公共的外部秩序的一部分,相對的,日本住宅的基本思想,在於它是家庭私用的內部秩序,結果在歐洲的家中和外邊一樣地要穿着鞋,而在日本的家中則要脫鞋。“由此作者得出的結論”具有內部秩序,同時也就意味着對建築的外部不關心,充實城市空間的思想是淡薄的。這頗有點像許多人多國人“公德”與“私德”的看法,認爲中國人“私德”很好,對外的“公德”卻很差。對此有點存疑,這是對現象的總結,因果必然性卻不盡然。

作者還有一段“坐的文化論”來解釋日本爲什麼沒有形成歐美式的秩序街道。傳統的日本住宅沒有傢俱,甚至沒有椅子和牀,一切日常活動都在地板上進行,因此衍生出與“坐的文化論”相對應的“地板型建築“,在這樣的建築中,”空間不是由厚重的實牆限定的,而是作爲形而上學的‘場(地)’觀念加以限定的。因此,作者認爲“日本這種牆的觀念淡薄的‘地板型建築’在街道的形成上是分廠困難的。

(2)街道的構成

對街道構成的分析,蘆原義信引入了一些格式塔心理學的方法,格式塔心理學又稱“完形心理學”,是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它主張在觀察現象的經驗時要保持現象的本來面目,並認爲現象的經驗是整體的或完形的,作者分別給出了意大利和日本古代江戶的地圖黑白反轉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在意大利的對比圖中,建築內部空間與街道的外部空間,在質量上市近似的,而江戶的對比圖中,道路與建築之間還有很多用途不明確的剩餘空間。因此作者得出結論,”意大利的街道和廣場,具有輪廓清晰的‘圖形’性格。常常能看到有人用圖底反轉的方法來做一些城市空間的比較與分析,我至今都對這種分析方法表示疑問,好像是一種爲論據而論據的過程

(3)“一次輪廓線”和“二次輪廓線”

東京銀座等最繁華的街道,立面往往都被巨大的招牌所佔據,如果“把決定建築本來外觀的形態稱爲”第一次輪廓線”,把建築外牆的凸出物和臨時附加物所構成的形態稱爲建築的“二次輪廓線”,“二次輪廓線”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對街道的認知和觀感,映入眼簾的往往是雜亂和無序,作者認爲應該把二次輪廓線整合在一次輪廓線中,例如把側招牌按照同樣大小等間距設置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操作手段。

由此可見建築師對於秩序感真是謎一般的癡迷。新生代的日本建築師BOW-WOW犬吠工作室卻對現實是一種“解構”而非“建構”的姿態,他們欣賞這種“非秩序“的東京景觀,對本土文化也表現出更多額自信。兩代建築師的觀點對照起來看也非常有趣。

  街道的美學讀後感2

近日終於讀完了《街道的美學》和《續街道的美學》,非常精彩。尤其爲作者蘆原義信漫布於全篇的對日本城市街道環境不佳的關注、呼籲的一片拳拳之心所感動,作者又以一個建築師的專業知識做出有理有據的分析和具體的改善方案,看起來真是過癮!

作者在“內部與外部”中說:“日本的傳統是在家的內部建立起井然的秩序,以家族爲中心,在一幢建築裏保持着內部秩序。具有內部秩序,同時也就意味着對建築的外部不關心,充實城市空間的思想是淡泊的。“日本人將家看作‘內’,把街道看作‘外’,不像西歐人那樣在空間領域上加以統一。換句話說,‘外’是外部,這就意味着它的整潔漂亮由誰來管是和人們無關的”。作者提到的這些“日本人”的特徵和問題,因其源流於中國,也同樣是中國人的特徵和問題,而在中國建築學者的文章中,卻尚未見到闡述得如此切中要害的觀點。不管是所謂“大師”還是一般的“業內人事”,多是以個人好惡或人云亦云的觀點來肆意謾罵甚至是人身攻擊。能夠像蘆原義信在文中對日比谷公園所做的那樣提出具體改善措施的,更是少之又少。

《街道的美學》成書於1978年,當時日本“正處於舉國上下同心協力,不顧衣着打扮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階段。”作者認爲:“爲了要成爲世界經濟大國”,光是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是不夠的,還應該“提倡都市的文化和美好”。我覺得作者說得很好,現在的中國也正在邁入“世界經濟大國”之列,不能再像改革初三十年那樣“不顧衣着打扮大力推進經濟發展”了,也應該在努力發展經濟、解決民生問題的同時,創造更美好的都市的文化和景觀。

借用作者書中的一句話:只重視‘內眺景觀’而對‘外眺景觀’不太介意的“中國人”,作爲文化高度發達國家,也該把街道的美學提到日程上來了。

  街道的美學讀後感3

街道與建築的關係?建築外牆既是廣場或者街道-即城市外部空間-的內牆。作者認爲街道是一種文化,是和生活緊密聯繫的。在現代城市裏面,絕大多數人都在室內活動,建築內部纔是最有活力的場所,所以要死的街道富有活力,就必須將建築內部的秩序滲透出來,街道的活力是兩側的建築造成的。

對於街道的熱衷程度是意大利人——英國人——日本人。意大利人認爲街道空間爲生活所必須的交流空間。在歐洲,建築內部秩序滲透到了街道跟廣場的秩序中,建築的外牆不是簡單的圍牆。作者強調道“街道和廣場一直鋪裝到建築的外牆根,與建築之間沒有什麼含糊的空間。”“意大利的街道和廣場大多連一棵樹都不植,地面常施以美麗紋樣的鋪裝。就像室內地毯一樣各個角落都鋪滿,完全是人工的城市空間。”而且其建築內部也沒有日式的擡高地板的做法,牆壁的內外牆也大體一樣,這樣,“內外空間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有沒有屋頂了。”建築的外廊承擔了外部跟內部溝通的作用,使得室內的活力洋溢到街道上,例如意大利聖馬可廣場等。

  蘆原義信把住宅和街道關係分爲3類:

1.開放式前院式。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廣人稀之地,“內部秩序滲透到外部秩序之中”,院子向城市公共空間做了貢獻。但是這只是低密度建築區域的做法,不能算作城市空間。

2.歐洲式。沒有前院,外牆形成街道,外牆面上門窗開洞。居民生活和街道生活交織在一起。

3.東亞式。和建築完全脫離的院子形成街道。

作者談到澳大利亞和美國的郊區住宅的前院。“與其說前院是爲了住宅的主人,不如說是爲了路上的行人更爲合適。”美洲的院落式外部城市街道的一部分,而亞洲的院子是住宅內部秩序的一部分。或者可以反過來說,因爲亞洲的傳統住宅很通透私密性不強,就必須依靠院落來完成其私密性;而美洲的住宅本身是因爲住宅的私密性好,所以可以把院子貢獻給街道。住宅的私密性成就了良好的公共性。在中國的傳統街道,街道往往被封閉的圍牆限定。傳統街道沒有建築外立面的幫助,衚衕中生活的人們還是充分利用了局促的街道焦爐,端出椅子納涼、喝茶或者聊天。雖然在傳統衚衕裏,人們沒有美化街道的觀念,但很濃的'生活氣息,仍然使得街道體現出建築內部的秩序。

“這是因爲我在勒·柯布西埃的作品中無論如何也看不到人情味,他的作品存在着以形式美爲出發點的美學觀念,其中甚至連人的存在都否定了。”

這句話對大師評價很犀利。柯布西耶規劃設計的昌迪加爾,柯布把城市當做一個有機體,並以“人體”爲象徵進行城市佈局結構的規劃。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當作城市的大腦;博物館、圖書館等作爲城市的“神經中樞”位於大腦附近;全城商業中心設在作爲城市縱橫軸線的主幹道的交叉處,象徵城市的心臟等。柯布的規劃從人體佈局出發,但是卻太過概念化,建成後的空間空曠巨大的,沒有從城市居民真正的生活角度考慮。在城市設計中,通常圖底關係理論進行分析,目的就是將外部空間圖形化,可是實際中,外部空間並沒與被賦予更多的人性化特性。

還有批評柯佈設計馬賽公寓亦如此。馬賽公寓配備齊全,是一個很成功的建築。可是人們是否願意就呆在一棟樓裏面解決所有問題呢?倘若每棟建築都如此,城市外部空間就會更加了無生氣。但是現代的網絡時代,使得人們不用走出公寓就能解決生活上的一切問題,是否建築也會有這種趨勢。

書中提到了建築的輪廓線,每次設計中總會有人提到建築輪廓線這個概念。但是到底什麼樣的輪廓線纔是好看的,似乎也沒有什麼標準可以判斷。

作者定義決定建築本來外觀形態的建築爲第一輪廓線;第二輪廓線:建築外牆的凸出物和臨時附加物說構成的形態爲第二次輪廓線。歐洲的街道多完整的保留了第一輪廓線,而亞洲的城市多呈現出第二次的輪廓線。作者認爲該儘量還原第一輪廓線,恢復建築外牆的可見性。對於亞洲多呈現出第二次輪廓的問題,也有很多專業人士提出了反對的聲音。例如在中國,上海就開始提出對戶外廣告的控制。

個人認爲第二次輪廓並非壞事。首先這個是一種很有特點的地域性特徵。商業上鋪天蓋地的廣告牌和燈箱,是最有亞洲地域性的標誌,這也是日本街道、亞洲城市區別於歐美商業大街的重要標誌。其中廣告上的圖案文字,也有像拼貼畫一樣的效果,有表現出更多的意思。地域性特點並不是一定要歷史悠久的,只有是伴隨着日常生活形成的就是有地域特點的。

其次這種鋪天蓋地的“第二次輪廓線”雖然打亂了建築本身分明的天際線,卻明顯起着溝通建築室內外的環境,反而溝通了室內外環境。如果這種廣告牌形成了很好的過渡空間,又何必非要追求清晰的建築輪廓?

中國和日本雖說都是東方的代表,文化上有相似性,但是國情差異是很大的。現在中國很多城市的街道確實不太美觀,立面不協調,但是既然存在就有其合理的部分。這種城市美化工程有時會把城市搞的不倫不類,而且這也不是說還原建築立面就能完全可以解決的。很多街道的立面就算還原,依舊是不美觀的。反過來想,建築的第二次輪廓,美化了完本不足的建築。

書中,作者還提到D/H比值的問題,自從這本書出版,這個問題就得到了廣泛認同和討論。和街道設計注重細節的問題。書中提到了下水井蓋的這個小部分,日本的下水井蓋,圖案豐富有些還有顏色。而國內的下水井蓋千篇一律。每次我們作設計的時候,都是想到1:200,1:500的比例,而沒有把自己縮小放在空間裏面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