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稻盛和夫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稻盛和夫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稻盛和夫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稻盛和夫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1

網上訂購了《稻盛和夫自傳》和《幹法》兩本書,這兩本書都是由稻盛和夫親自撰寫的。

昨天下午剛剛纔收到,我基本上花了通宵就看完《稻盛和夫自傳》,只是在昨晚11點多鐘時睡了2—3個小時,然後醒了就繼續看,等看完了,都已經天亮一段時間了。

我看完《稻盛和夫自傳》,讓我的內心釋然很多。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虎年,俗話說,本命年當中如果運氣好這一年中運氣都會好,如果運氣差這一年中運氣就差。當虎年已經過去三分之二的時候,我發現我的運氣時好時壞,我到現在都沒有猜到會有這麼多的事發生在我身上,時好時壞。

《稻盛和夫自傳》讓我瞭解如何以利他之心幫助別人。如果你做的事都以善念出發,那麼感動了老天,老天也會幫你的。

這本自傳我覺得自己還沒有任何思想深度去作評論,只有分享一下前輩稻盛和夫在書中寫的一段話,這段話對我有深刻的啓發,期待對您有所啓發,我們一起共勉。

回顧自己走過的人生,我認爲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或國家,都有着各自的命運。然而自己的命運並不僅僅就是由個人的命運所決定的,而是由與已相關的公司和國家等許多命運的波濤相互重疊撞擊所形成的。但命運絕非一成不變的,根據這個人的想法和行動,其人生時刻都在發生變化。佛教稱之爲因果報應,只要一個人思善行善,那麼這就會成爲原因,事物就會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如果命運正處於逆境之中,那麼無論怎樣努力地行善,或許也不會立刻顯現出善果,但從更長的幾十年的時間跨度來看的話,行善必將有善報。另外,無論有何種幸運降臨,在感到慶幸的同時,還必須時刻保持一顆謙虛之心,傲慢狂妄只會成爲自取滅亡的原因。

在波瀾萬丈的人生中,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和困境,都不能怨恨、嘆息、墮落,而是應該積極樂觀地接受人生的考驗,腳踏實地地付出努力。無論對於何種命運,只要時刻抱有感恩之心,積極進取,人生的大門自然就會敞開。在我古稀之年,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2

讀完稻盛老先生的自傳後,從字裏行間傳遞出來一種不能言語的,持續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灌滿我整個身心。一個多病又頑劣的窮小子成長爲日本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是他那份做事的執着和堅定還有那份大義名分的愛而有了今天的成就。也讓我深深的反省了自己的言行和身心。至從接觸稻盛哲學才讓我更深刻的清楚自己做企業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自己的生活物質上的滿足,它讓我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了要站在人類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是我原來想都沒想過的問題,開闊了我的視野和心胸。

從稻盛老先生的自傳瞭解到他老人家一生真是在真槍實幹中過來的,就是在這種真乾的狀態下去悟出人生的真諦——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從身體力行去做事情從而轉變到心性上的提高,從心性上的提高轉變到做事上,他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同時也以敬天愛人爲做人做事的準則。從他的身上也深深的讓我看到了他勇於創新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因爲他的這種精神感染到身邊的人也能和他一樣的忘我奮鬥,不斷的一次一次的有新的成果誕生。這也讓我體會到成功沒有捷徑,只有真正的付出纔能有預期的成果。

從稻盛和夫的例子也告訴了我們,唯有腳踏實地,而且全力以赴於當下的工作,纔是最有力的完善自我的方法,在工作中,我們能夠獲得提升,能夠從工作中不斷反省,從而改變性格,能夠在全神貫注的工作中獲得神的啓示,唯有努力工作纔是磨練心智的最佳方式。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3

稻盛和夫在度過了自己艱難的童年生活,考上了大學。然而在畢業抉擇自己的出路的時候卻處處碰壁。最終在自己的導師的幫助下,進了一家快要倒閉的生產絕緣子的公司。就在他爲自己終於找到工作的而高興的時候,卻發現這家公司的條件極其艱苦,與他一同被僱來的幾名大學生都在不久都辭職了。而當時稻盛和夫的家裏不讓他辭職,於是他只得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公司裏做研究。

這時的稻盛和夫到了進退維谷的地步,反而感到輕鬆了,他知道再怎麼牢騷也於事無補,乾脆潛心的做科研。在經過了兩年的努力中,他終於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並在公司裏有了特磁課。

但是後來由於新任的技術部長的一句“你到底懂不懂新型陶瓷啊?”於是稻盛和夫辭職了,他的特磁課的幾個同事也跟着他一起辭職,並創辦了今天的京瓷公司。

到現在,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以及後來他創辦的KDDI都成了世界500強的公司,而他也成爲了兩大世界500強的創辦人。

如果不是他心態的轉變,也不會有他今天的成功。心態好了,事業就會變好,事業一好起來,就會得到相應的獎勵,於是又是心態變好,這樣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我非常贊同他的一句話:“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應該竭盡全力,做到每天都不留下遺憾。”

儘管我們有些人在學習上是落後與別人的,也有些人說學習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應該考慮合理分配節奏。但是有些落後的人就算拼命的衝刺也趕不上別人,也許他們沒有什麼勝算,但是這些同學應該在一開始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跑,否則就不應該參加這場比賽。如果今天不遺餘力的努力了,那麼自然就可以看到明天;這周竭盡全力就自然有了下一週;這個月勤奮的話就自然可以看到下一個月;今年同樣拼盡全力的話,就能看到明年。每時每刻都在付出努力是最爲重要的,總有一天你會看到成功的!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4

這次讀書活動發的稻盛和夫的《活法》,《活法》是稻盛和夫在70歲高齡寫的一本書,集結作者一生成功的經驗,有句名言30歲人寫的書看,50歲人寫的書讀,70歲人寫的書品一本書如果是作者在古稀之年的時候寫的書,會是其人生的經驗,無論是成功或者失敗的經驗,都是值得後人去慢慢品味的,但是稻盛和夫作爲一個創辦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領導者,分享更多的是成功經驗,《活法》這本書裏的經驗都是很簡單易懂的一些道理,從我們懂事起,長輩就在教導我們,但是很少有人能去一輩子去堅守,因爲這或者那的原因就放下,但是稻盛和夫堅持下來,所以其人生是輝煌的,是值得回憶的。

這天我所處的企業也因爲社會和外部經濟發展遇到一些麻煩,企業的效益暫時在下降,很多人因爲暫時個人經濟收入的原因離開公司,使我想到稻盛和夫大學剛剛畢業的時候,分配到一家陶瓷企業,已經幾個月發不出來工資,很多和他一齊到那家企業的大學畢業生選取離開,稻盛和夫也想過離開,但是外面沒企業要他,就選取留下來,並把自己的臥室也搬到實驗室,住在實驗室,經過不斷的努力,最後研究出一款新產品,得到老闆的賞識,並帶領企業走出困境,並後續自己建立京瓷公司,成爲世界500強企業,成爲日本四大經營聖人之一。而那些選取離開的人,沒有一個人記住他們的名字,這就是社會對失敗者和成功者的最大區別。同樣,這天很多離開企業的人,是因爲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選取離開,在人生這樣一點小的波折面前,都不能去擔當,人生或者事業是很難走上很高的高度。

人活在世上就一輩子,就像小瀋陽講的小品:人一睜眼一閉眼再一睜眼這一天就過去了,一閉眼再不睜眼這一輩子就過去了人一生是很短暫的,肉體隨着人的離去而離去,物資隨着人的離去而歸屬他人,只有思想是能夠傳遞的,人要證明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一次,就務必把自己的思想傳遞下去,失敗的思想是沒有人會去關心的,人們只會學習成功人的經驗,所以我要立志當個成功的人,去傳播我的思想,稻盛和夫傳遞給我們的思想都是很簡單的,就像成功的經驗都是簡單的,但是能堅持就是勝利,我也會堅持下去。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5

躺在牀上看完的枕邊書,實話說,不如小說來得讓人激動人心。也不如杜拉拉2來得點上的'知識那麼明確。甚至有些觀點,不那麼容易輕易讓人信服。但也許這纔是稻盛先生這種大家才能寫出的東西吧。參悟了些許佛法的理解,其實對於我們傳統思想下成長的中國人來說,還是很認同的。只是當前的中國社會,大家都很浮燥,很難做到稻盛先生提到的境界,甚至會懷疑其正確性及合理性的存在。

但我還是認爲,很多內容,值得去深思,去讀上多次。有幾個點,一直記着。

1、人生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這個,作爲激勵大家成長的基礎。需要一再去思考,學習。其實我們經歷過很多事,一開始就認爲,這事是不可能能做成的,就算稻盛先生提到的接IBM第一個訂單,京瓷當時也是很多人認爲不可能的。但有足夠的熱情,足夠的堅持。最終成功了。

其中還提到一條,不在現場流汗,什麼也學不會。作者有提到是本田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教會他的。後來他也舉例說明,當時做一種陶瓷,就在現場一直看着它的變化,終於成功製造出合格的產品。因爲在現場有用手壓着的衝動,從而想到拿個東西壓着就成功燒製。現場認知,深入瞭解現場實際的細節,你才能明白一件事如何做纔可能成功。

2、利他本來就是經商的原點。現在的說法,也就是以客戶價值爲中心吧。如果不能給客戶帶來價值,再好的產品也無意義。

3、託鉢化緣中邂逅人心之美。真是有點極端的做法。一個這麼富有的老人,去體會化緣帶來的出家感受,呵呵。至少說明老人足夠誠心歸佛吧。

4、關於京瓷生產人工膝關節帶來的災難。受到社會信任的質疑,但坦然去面對。或許這就是境界吧。也許也能理解些,爲何大企業家們,做到一定程序,更喜歡與佛法大師們在一塊。因爲那是心靈平靜的樂土,一切困難,在那都叫萬事皆空吧。呵呵。至少這個境界很值得學習。無謂的被眼前一點小困難困繞甚至嚇住,太沒有必要。要好足夠強大的心態,坦然去面對成長中的困難。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6

  一、經營哲學

稻盛和夫在逆境和困惑中,領悟了有關人生、工作和經營的理念、思維方式,以及其它的方式方法,歸納總結起來就是哲學。

哲學是科學的科學,這個標準定義對企業經營管理貌似作用不大。稻盛先生的哲學則很簡單明瞭:有關人生、工作和經營的理念、思維方式、方式方法的歸納總結。比如:京瓷哲學78條。

稻盛先生說:在我的哲學中,樹立高目標,持續不斷地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逼入絕境,極度認真地生活,敬天愛人。所謂的經營哲學其實是人生智慧。做人做事做公司是相通的,它們是相通的。你能看到人性的底部,你就能經營好自己的公司。

  二、稻盛哲學的原初

不論是“京瓷哲學”還是“阿米巴經營”,它們都是稻盛先生在製造或銷售“現場”與員工一起流血流汗、拼命工作中建立起來的。但他最原初的思想來源於哪裏呢?

1、年幼時親人的影響

爺爺的影響:信佛。

父親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爲人正直誠實。這成爲京瓷甄選人才的首要標準。

母親的影響:爽朗慈愛,捨己從人,自己對自己負責。無論遇到何種逆境,都不會消沉,時刻保持着開朗的心態。

2、成爲孩子王,早早了解人性

孩子王必須懂得:掌控和駕馭快樂、如何掌握人心、如何擁有人格魅力。擁有人格魅力就需要有氣勢、魄力、智慧、正直、正義、公平。

稻盛經常幫助一位同學免受欺負,該同學爲了表示感謝,三番五次說他爺爺想邀請稻盛去他家摘柿子。這一次,稻盛終於去他家摘了很多柿子。第二天,這位同學的爺爺非常生氣到學校告狀,說稻盛擅自摘了他家的柿子。結果稻盛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這次受傷的經歷,讓稻盛不由得反思:爲什麼有些人說話言不由衷,不可信呢?

後來,他終於省悟:語言並沒有獨特的含義,可能只是一種特定的環境中人物性格的反應。一句話,一件事,一個理念,甚至一個人的表現,都應該放到特定的背景和場域中去看,它們只是環境的產物。

於是在後來的經營管理中,稻盛特別重視氛圍和場域的建設。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7

雞湯有毒,那稻盛和夫《幹法》到底是雞湯還是管理哲學?五一長假,一口氣把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讀完,有雞湯的甘甜,其中對工作的態度、幹法更像是哲學,值得一讀,值得細讀,反覆讀,並消化到日常工作中。

爲什麼要工作?稻盛和夫開篇便拋出了這個問題?工作十多年,關於這個問題,不同時期,不同情緒,不同環境,會有不同的答案。剛開始工作時,我覺得我工作是爲了母親,貧困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想必都有同樣的體驗,寒窗十年,終於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終於可以回報父母,改善家庭生活,改善父母的生活環境,仍記得,工作第一個月,拿到1000多塊的工資,很興奮的告訴母親,自己沒有花錢的地方,可以往家寄回500塊,那時500塊在農村每月還可以過體面的生活:可以自由的去集市買點自己想買的東西,有點財務自由的感覺。隨着母親離世,自己組建家庭,爲父母工作的目的性越來越淡化,工作的目的開始變成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爲了能去超市自由購物,爲了買房子,爲了買車子,爲了老婆財務自由的目標,爲了子女能有更好的教育環境。。。。。。。

稻盛先生給了我們一個不同的答案:工作其實是一種修行,工作其實可以磨練靈魂,提升意志,早就人格,工作中種種的困難,其實是對我們意志品質的磨練,如果無法堅持而放棄,就會離成功越來越遠。想想桃花源中的隱士吧,隱居生活是修煉,如果有一天,隱士對隱居的生活也厭倦了,他們還能去哪裏?所以面對工作中的困難,正確的態度是把不幸當作幸事,當上級安排新的工作時,真心的理解爲“公司最大的獎賞就是給機會”,堅持愚直的,認真的,誠實的工作。西方人的意識中工作時間越短越好,工作強度越輕越好,這個可以從聖經中一窺端倪,亞當和夏娃因爲透視了禁果,所以被懲罰“勞動”,東方人的意識中,勞動時美德,是能帶來喜悅感、自豪感,並能讓人明白生活的意義,勞動是高貴的行爲。

附上作者中第一章中的感悟: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磨練自己的靈魂,鑄就美好心靈。有了美好心靈就自然的去想好事,做好事,爲社會,爲他人着想,並落實到行動中,你的命運就一定會想好的方向轉變。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8

這次讀書活動發的稻盛和夫的《活法》,《活法》是稻盛和夫在70歲高齡寫的一本書,集結作者一生成功的經驗,有句名言“30歲人寫的書看,50歲人寫的書讀,70歲人寫的書品”一本書如果是作者在古稀之年的時候寫的書,會是其人生的經驗,無論是成功或者失敗的經驗,都是值得後人去慢慢品味的,但是稻盛和夫作爲一個創辦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領導者,分享更多的是成功經驗,《活法》這本書裏的經驗都是很簡單易懂的一些道理,從我們懂事起,長輩就在教導我們,但是很少有人能去一輩子去堅守,因爲這或者那的原因就放棄,但是稻盛和夫堅持下來,所以其人生是輝煌的,是值得回憶的。

今天我所處的企業也因爲社會和外部經濟發展遇到一些麻煩,企業的效益暫時在下降,很多人因爲暫時個人經濟收入的原因離開公司,使我想到稻盛和夫大學剛剛畢業的時候,分配到一家陶瓷企業,已經幾個月發不出來工資,很多和他一起到那家企業的大學畢業生選擇離開,稻盛和夫也想過離開,但是外面沒企業要他,就選擇留下來,並把自己的臥室也搬到實驗室,住在實驗室,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研究出一款新產品,得到老闆的賞識,並帶領企業走出困境,並後續自己創建京瓷公司,成爲世界500強企業,成爲日本四大經營聖人之一。而那些選擇離開的人,沒有一個人記住他們的名字,這就是社會對失敗者和成功者的最大區別。同樣,今天很多離開企業的人,是因爲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選擇離開,在人生這樣一點小的波折面前,都不能去擔當,人生或者事業是很難走上很高的高度。

人活在世上就一輩子,就像小瀋陽講的小品:“人一睜眼一閉眼再一睜眼這一天就過去了,一閉眼再不睜眼這一輩子就過去了”人一生是很短暫的,肉體隨着人的離去而離去,物資隨着人的離去而歸屬他人,只有思想是可以傳遞的,人要證明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一次,就必須把自己的思想傳遞下去,失敗的思想是沒有人會去關心的,人們只會學習成功人的經驗,所以我要立志當個成功的人,去傳播我的思想,稻盛和夫傳遞給我們的思想都是很簡單的,就像成功的經驗都是簡單的,但是能堅持就是勝利,我也會堅持下去。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9

通過閱讀稻盛和夫的《活法》,我深深被他的哲學觀和人生觀所折服。對這本書感觸頗深,更知我們的人生需要更多的“精神糧食”,我們的精神需要不斷的提高才得以昇華。稻盛和夫是兩大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公司和日本第二電話電信公司創始人,是日本唯一在世的“經營之聖”。他很善於總結,他通過其親身的經歷爲向我們闡述了簡單人生的有價值“活法”,並希望其畢生總結出的人生哲學能夠引領我們走向最正確的人生道路。

稻盛和夫在書中說:“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所謂能力是指才智、健康等先天因素,而熱情是指工作努力和幹勁等後天因素。先天的不足可以通過後天來彌補,而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可以說是決定了人生的結果。我們需要具備準確的判斷能力,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和核心。而這本書全面地講述了他以何種思維方式去實踐了他的一生。

磨練意志,提升心志。裏面講到日本人爲什麼丟失了“美好的心靈”,這裏說的是謙虛這種美德正在被日本國民遺忘。說實在話,謙虛不光在日本被人遺忘,在中國也慢慢被遺忘,不知從何時起,受西方國家的影響,更多的是強調自我,堅持自我的主張。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來不及深思,變得有些急功近利,道德觀漸漸喪失,更多是追名逐利,強調金錢至上和物質享受。這樣的社會催生出能力優先,而不是道德至上。其實,越是高速發展的社會,越需要我們停下腳步,去靜觀細想。我們想要在這個世界留下什麼,我們想要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

以利他心度人生。做人要一顆美好、純淨的心,就是利他之心,要有愛心,與人爲善,就是爲家人、爲社會盡力。要爲家人努力工作,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爲家人和公司多作貢獻,同時幫助朋友、親人、孝敬父母,爲社會多做好事、善事,但要量力而爲,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會更美好。以利他之心度人生,社會更加穩定,人生會更加美好,家庭會更幸福美滿。

最後我感悟到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鍊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義。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10

近日,讀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寫得很富哲理,簡單質樸的思想,通過作者自己的親身體會,闡述了做人的正確準則,正直、勤奮、謙虛、堅強、節制、利他、知足和夢想等哲學道理,讀了讓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人要有夢想。人到中年,似乎提到夢想,別人會笑。也許恰恰相反,這個年令,夢想變得更清晰,在過往得失間更多一份沉澱、思考和冷靜,更喜歡這個年令的自己,不再浮躁、失衡和失重。夢想並不是高大上,也許是刻服了重重困難後心裏感到小小的征服困難的愉悅;也許是和好友小聚,心靈悟到新的思想;也許是通過觀摩大師的設計,買到一件百搭的精緻衣品;也許是困惑的情緒在經歷一番翻江倒海的折騰後豁然開朗;也許是學會一道色香味美的佳餚;也許是把家居清理一番後,留白的空間讓人莫名的舒暢;也許在秋日的陽光下邁着輕鬆的步伐走着,陽光暖暖的曬着後背;也許是在酒吧的角落裏品一杯咖啡,聽歌手吹薩克斯《回家》;也許是你看到的笑容後卻有一份難言的惆悵和糾結;也許是愁眉不展下的另一種鳥語花香。夢想其實是捉摸不定的,但夢想一定是清歡的,如淡淡的紫色,如淡淡的檸檬桔子香,盈繞在自由空間裏,在枝葉繁茂的綠蘿上的水滴中,在打開的一本書中,在午後的下午茶中,在一曲純音樂中。人有了夢想,纔有了前行的動力。

人要有目標和方向。每天做好一點點,目標和方向如一杯香醇的咖啡,微醉和美妙,也許,剛纔還是晴空萬里,現在便是陰雲密佈,暴雨如注,一會又雨後初晴,外界的勢態就是這樣千變萬化,重要的是你沒有心存僥倖,提前下載了天氣預報,還帶了傘,還就近找到遮風避雨的地方。也許無需逆風前行,因爲你在蹣跚中無意間找到了支點。

人要知足。人要學會節制,貪婪是人性的弱點。人只有在工作、生活、家庭中懂得知足,其實夠了就好,而不是越多越好,那將成爲負擔和負重,阻礙了前行的步伐。俗話說:無欲則剛。越是這樣,也許得到的越多。慾望越多,反而背道而弛,把你的根本也會失去。所以,人儘可努力做事,懂得知足,不要貪婪,你會得到更多。

人要有利他的思想。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總想有利於自己的。其實,當你多多爲別人着想,把利讓給別人,也許你會間接地得到更多的東西。私慾的追求要適度,滿足於略感不足的狀態,剩餘的給予他人或滿足他人,具備這種度量和慈愛之心,以利他、以德爲動機的新的文明或許誕生。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11

本書記載了稻盛和夫先生臨危受命,執掌瀕臨破產的日航,在短短的1155天內,讓日航扭虧爲盈,而且重新上市的事蹟。本書由日本著名產經記者大西康之撰寫,其對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歷程進行了深度的調查,並在本書中詳盡地披露了日航復興背後大量鮮爲人知的細節。

日本航空公司JAL是日本乃至整個亞洲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爲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曾一度被視作“日本株式會社”戰後經濟繁榮的驕傲象徵。但是身爲國策企業,從創立伊始便受到國家扶持,也因此淪落爲政客和官僚的政治玩物,最終因爲官僚主義侵蝕使其日常運營陷入了惡性循環,導致宣佈破產。面對這樣一家企業,很多人都對它失去了信心,正如稻盛和夫自己所說的:“全日本都聞到了JAL腐爛的臭氣,所以當時很多人都認爲重建是不可能的”。其實當時的稻盛和夫對JAL也是極其厭惡的,曾以一句“隔行如隔山,我對航空業一無所知”拒絕國土交通相請他出山幫助JAL重建。過後,稻盛這樣想過:“如果我能成功讓‘腐爛的JAL’重新站起來,那麼很多因爲不景氣而受苦的企業看到這一幕就會想:‘既然JAL能夠做到,我也應該能做到。’他們自然會加倍努力,衝破困境。”正是這種“利他之心”的理念,想通過這種方式改變日本的想法讓稻盛和夫最終臨危受命,出山幫助JAL重建。

在幫助JAL重建的過程中,稻盛和夫引進了他的稻盛哲學還有阿米巴經營模式,其實稻盛和夫所用的方法並不是宗教性的抽象信條,更多的是細節性的經驗,如票據的寫法、改變會議流程等。稻盛說:“不要撒謊,成爲一個正直的人;不要貪得無厭,不要給別人添麻煩,要親切待人。這些都是小時候父母和老師教過我們的那些身爲一個人必須遵守的規則。只要遵守這些‘理所當然的準則’管理企業就可以。”稻盛在JAL也是如是的重複着這些“理所當然的事情”。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感染和教導員工們從細節處開始改變工作方式,改變自己。很快,JAL員工的工作面貌煥然一新,在這樣的氣氛下,JAL變得也以前大相徑庭,完成重建也慢慢提上日程。

誠然,稻盛和夫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企業家、傳道者。但我還是覺得這本書把稻盛神話了,見仁見智吧,稻盛這位管理大師獨特的經營哲學和管理法則,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地方,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作爲人,何爲正確?”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12

稻盛先生與27歲開始創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立第二電信,他憑藉自己一套獨特的經營哲學和人生感悟,使這兩家企業都成爲世界500強企業。而稻盛先生出身於普通家庭,也並不是非常聰明,甚至上初中、高中、大學常常不及格。但稻盛先生並沒有讓自己沉淪下去,他始終堅信,付出終有回報,所以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承受的努力,也得到了驕人的成績。

人生的目標在於追求美好心靈,外在的際遇都是磨礪:人的一生很短暫,與其碌碌無爲的度過一生,不如立志讓自己轟轟烈烈的奮鬥一生。也就是拼盡全力,活在當下,因爲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當下,也就是今天,過好每一天,才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力量,發現通往幸福之路的大門。讀過此書後,改變了我人生目標“大、空、遠”不切合實際的虛擬飄渺目標,從今天開始,我決定設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觸手可得的短期目標,如從明天開始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等。只有這樣纔有可能實現目標。反之一些大空遠的目標往往因爲不易實現而中途泄氣。

所以我們以後本着“拼盡全力,活在當下這一刻”的自我暗示和勉勵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爲活在當下,高人一籌的活在當下而付出努力。清晨,當我們睜開雙眼,就即刻開始行動,一切從今天開始,有今天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天,日復一日,積少成多,也就是取勝之道。

人生是爲心的修爲而設立的道場。人生的目的就是在災難和幸運的考驗中磨練自己的心志、磨鍊靈魂,造就一顆美麗的心靈。人的人生是好壞交替,好壞交替纔是完美的人生軌跡,稻盛先生在事業遇到挫折的時候始終堅信,只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考驗,成功就只有寸步之遙。要擁有開闊的心胸、時時不忘實現自己的目標。一個持有正面的思維方式就會有幸福的人生。正面思維是負面思維的天敵,剋制負面思維,用正面思維來置換負面思維,是事業成功和自我實現的唯一途徑。

人的價值由人的心靈決定,沒有美麗的心靈,是沒有大的發展前景的,即便有也只是曇花一現的瞬間而已。引申到現實社會中,我們身邊一少部分人自己不去努力工作,反而打擊譏諷甚至是嘲笑那些努力工作的同事,沒有剋制住負面思維,還錯誤的讓負面情緒傳播,長此以往對個人的發展是極爲不利的。

通過這一個忠告,使我懂得:剋制負面情緒,積極引導正面思維,每天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儘自己全力,幹好每一天。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13

最近,經朋友推薦我開始閱讀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著作,《稻盛和夫自傳》、《活法》、《幹法》、《你的夢想一定實現》、《創造高收益》……幾乎市面上能見到的稻盛和夫先生的書我全部買來,仔細閱讀。就像一隻飢餓的牛,闖進了長滿青草的園子,近乎瘋狂的咀嚼。讀書本來就是我生命中的必需,(我曾數次提醒同事們讀書的重要,讀書的幸福,可惜很少有人能聽得進去,並且身體力行堅持讀書的,我說不讀書悟道的人,活得很是可憐)。更何況是讀到如此簡單,深刻,質樸,優美的書呢。

一種強烈的認同感和強烈的共鳴,不斷地向我襲來。我忍不住將稻盛先生的書讀了一遍又一遍。這哪裏是白紙黑字的書啊,字字珠璣,句句生花,這簡直是老先生畢生心血的一種完美無私的呈現啊。對創業者、青年人、世人的諄諄教誨像是一曲曲人生優美的樂章,一首首充滿哲理的散文詩!

當下的社會,物慾橫流,拜金主義,不勞而獲,缺乏道德,毫無信仰,毫不利人、專門利己,似乎已經成了一部分人的代名詞,我稱這部分人爲“行屍走肉”。一個沒有靈魂、追求和信仰的人,可不就是行屍走肉麼?多麼可悲而又可憐的人啊,但很多人確確實實是這樣活着的。人活着的目的和意義何在?人爲什麼要工作?換言之,人應該有怎樣的“活法”和“幹法”,應該有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勞動觀,這些看似老掉牙的問題,正是當今社會芸芸衆生所最最欠缺的,缺乏對此類問題的本質思索,沒有明確正確的答案者,可不就是行屍走肉乎!

人活着的目的和意義何在?稻盛先生講在於“提高心性,磨鍊靈魂”,——這就是最好的“活法”。

人應該怎樣對待工作?自我燃燒,付出比別人更加倍的努力。視苦爲樂,甘之若飴。工作是對人生的修煉,每日反省,日日精進……

如何經營事業與人生?敬天愛人,以德經營,利他經營。“萬術”不如“一道”,公平,公正,正義,誠實,謙虛,勇氣,博愛,勤奮,樂觀等都是最根本的“道”。守正於道,真心通天。經營企業不正是經營人生麼?

我一向認爲,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哲學家+心理學家+實幹家。已故國學大師季羨林說“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季先生做了非常中肯的評價,感謝稻盛和夫先生爲我樹立了事業和人生的榜樣!感謝朋友推薦讓我讀到了如此質樸美妙的書籍!

  稻盛和夫讀後感 篇14

《活法》讀完之後還有想讀第二遍第三遍的衝動,就讀完平凡的世界一樣,我相信每次看都會有不一樣的心靈上的洗禮。看了《活法》之後真正的修行是在人間,只有在塵世間修行磨練自身的心性才能讓自己的心更加堅定,那就是定心。

恆心與方向

只有當下的事情幹好,做好,儘自已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事,不去想得到什麼,失去什麼,努力的過程是艱苦的但是方向對了就不會有問題。

在《活法》的作者說:要想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事的時候就要天天想,常常想,多實踐多去總結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和答案,特別是在觀察一件事情上,要常常留心觀察,養成有意無意去觀察的思維。只有用心去觀察生活中和工作中的一些細節的時候就會在工作中得到不一樣的提升和進步。

生活中常常有人在抱怨這抱怨那隻能說是太閒了,有那個時間不如多用心思把事情幹好,幹什麼事的時候要往積極方向去想,沒有完成不了的困難,只要有恆心鐵柱也能磨成針。

敬業與專注

從書中我學到了人對待從事的職業要做敬業精神,盡職盡責一絲不苟,認真地做好這份職業,沒完成不鬆勁的勁頭,好多時候有的人在想這又不是我份內的工作我沒必要去做什麼的,但有時別人做了就在不經意間得到了成長和進步,得到了提高。

專注於當下的工作,工作才能體現一個作爲人的意義,和爲什麼而活着,和價值的體現,很多時候人並不知道當下主要去幹好什麼事,按照現在進行時的事,有的人不珍惜當下所做的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完成好當下的事。

工作中磨練自己,每天都要反審自己的言行舉止,每時每刻都要觀察自己的言行是否是對的還是錯的,錯了怎麼去改正,要常常想着怎麼去磨練自己的心性,或想着自己需要磨練做更好的自己,對世間對社會有用的人,不去做損人利已的事,要常常去爲他人着想,常常要想着吃虧是一種福報,就算現在別人看不到但神靈能看到的,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感動到神靈的。

利他之心

不要做違背道德的事情,這種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要追求做人的正確的準則,常思這樣做會不會損人利已了,會不會造成什麼後果,或是對什麼人或物有影響。比如亂丟垃圾造成環境破壞,亂塗亂畫影響別人等,再如散佈不正當言論危害他人或國家的利益等都是不好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