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看見》有感參考

讀《看見》有感參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心靈引言:柴靜看見並記錄下新聞中給她留下強烈生命印象的個人,每個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沒有人可以只是一個旁觀者,他人經受的,

讀《看見》有感參考

我必經受。書中記錄的人和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

——心靈咖啡網

現實就是現實,沒有那麼多的脂粉雕琢、浮光掠影,大多數事情

都冷靜地發生,只有當自己被生生摁在社會裏,纔會發現之前的顧影自憐和爲賦新詞強說愁有其蒼白和無力的一面,學會說人話的確要一定的功力。而恰恰在這樣的現實裏,生活自會顯現出張力,也正是這樣的真實才會給人以存在感和力量,才足夠強大,能夠塑造人的品格。每個問題的解開都可以窮盡很多人的一生,也有很多人已爲這些問題的解開被賦予了“開拓者”甚至“先驅者”的稱號。作者看見了什麼?我又能看見什麼?作者不願看見什麼?我又逃避看見什麼? 書中多數章節記錄的是調查報道,柴靜看到了一些問題,然後去

調查去報道去挖掘事情的真相,文章展現了調查與溝通的過程,並試圖在其中尋找意義,或給社會、或給當事人,或給觀衆,或給自己。在“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中展現了社會給人造就的無力感,不僅看見了非典病人病入膏肓的痛苦,更看見中國醫療系統包括信息傳播系統的病症;在“雙城的創傷”中展現了孩子內心的孤獨,不僅看見了孩子任無助吞噬了生命,更看見了中國農村家庭教育的失守;在“只求瞭解與認識而已”中展現了媒體對人與事的審判,不僅看見弱

者的面龐,出現一邊倒的傾向,也要傾聽他者的聲音,給平衡報道一個機會,否則每個人都可能會在媒體面前擺出一種受害者姿態。在“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等多個章節,柴靜對自己的新聞採訪與報道進行反思,不僅看到了自己種種不足,更看見了自己可以進步的空間,可以改進的地方。她報道的事情有時是微小的,有時卻有着龐大的範圍,但是報道也只是一種探索,只是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式,雖然有時力量弱小,但總歸是一種看見。

讀完柴靜的這本書,爲她不斷反思所看所感而感動,爲自己培養的看的一種態度而羞赧,可怕的不是看不到,而是懷着一種自以爲是的生存哲學假裝看不到,在本該清醒的看到認識到的地方,本該看到後大聲斥責的地方,本該看到後怒氣沖天的地方失明,不只是眼睛,還有心靈,眼睛這時仍是心靈的窗口,不過早已關閉,裏面什麼也沒有,除了無邊的黑暗。

在看《看見》這本書時,感覺着柴靜記錄的這些事情在我身邊輪番上演,我看見了嗎?看見了什麼?看見的是真實的嗎?這些個問題在我心裏打了好幾轉,依然是說不清道不明也看不見。看見這些對我有什麼影響,我也不敢妄下結論,即使因爲我看見了,也不一定會有勇氣去改變,不一定有毅力去不環顧周圍的看見。當然我不一定能夠看得見,知識的缺乏,對人類同情心的遏制,對周圍環境與人敏感度的丟失,有很多會看不見,當然還有一些可能的原因,我看不見,內外雙重關閉,看見實屬不易。同時,生活的經歷在時時警醒我“眼見不一定爲實”,現在有很多的東西已經分不清真假,實質與表象早已分道揚鑣,真可以用假來掩蓋,假可以用真來裝飾。

只看了第一節我的心情便開始變得沉重起來,不知道理由。一種無果的沉重。也許只是從書中她的視角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些生活中相識的影子吧。有時候想想,很多事情其實離我們是這樣地近。每個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沒有人可以只是一個旁觀者,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書中記錄下的人和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非典、汶川大地震,這些事情都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看見過的事啊。還記得2003年那場疫情,藥店的板藍根被人哄搶一空,後來又爆發了H7N9禽流感,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遭遇大災,希望都能有大福吧。我們這一代人,也開始漸漸成長,90後的孩子好像突然就這樣長大了,開始用我們稚嫩的眼光審視這個世界。

柴靜在書中說到,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她說那麼多年她才發現自己也是用這種模式來看人。老實說,很多事我們確實總是定要分出個好壞來的,可是漸漸發現,我們該知道,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只是表面的東西,從衆心理總是如此氾濫。誰沒年少輕狂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堅持的東西是對的,輕易就被矇蔽了雙眼,我們欠缺的是歷練,欠缺的是走走停停,欠缺的是思考。

我覺得,柴靜是個決絕的人,人性的柔韌度似乎離她很遠,至少暫時是。她關心“弱勢羣體”和發自內心地羨慕盧安克都可以說明這一點。她渴望像盧安克一樣思考和看待問題,可那是另一種社會情境和價值體系下發生滋長出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就像盧安克的:德國都已經完成了,中國纔剛剛開始。她還需要繼續上路,修行,我們更應該如此。

其實很多中國的問題都是古來有之的,像土地,中國的農民大多是背朝黃土面朝天成長起來的,你不說一句話強制徵了他們的地,他們失去了精神的寄託,失去了生存的根基,這樣還叫人怎麼生活?常常看到類似上述強制徵地這樣的報道,然後我也開始反思,如果再不行動保護別人的利益,是否最終輪到我們的利益受損時我們還能夠像此刻一樣淡定,一笑置之,如此談笑風生?國人的性子大多軟弱,喜歡依賴,新的體制只是把我們更加標準化,我這麼說並不是要抱怨什麼,只是道出我看完後的感慨。也許你也可以說,這也是你的親身感受。

“看見”是一個很質樸的動詞,揚着鞭子,趕着黃牛的鄉間老大爺都懂,伴着原始的動作,簡單而純淨。而今,歲月的變遷,我卻越來越不懂這個詞,它的內涵越來越多,配上表情,加上背景演繹着各種複雜。而我期願的只是我們從今以後看見的就是一種“看見”,伴着清脆的笑聲,簡簡單單。

當還未踏足新聞記者行業的時候,二十三四歲的柴靜面對高高在上的陳虻堅定地說,“我關心新聞中的人”。確實十年曆程她都堅守了自己的初衷。《看見》中也到處體現着人性的矛盾與光輝,體現着人性中本能的善與惡。關掉書本,看看周圍的人,我只能說這麼一句話: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與豐收,在理性與感性的較量中清楚地把握自己。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世故當成熟,把死寂當沉穩,完完全全進入了一個“成熟”打造的誤區。想打人一樣事故而實際,對於青春年少時遇到的一切機遇輕易放棄,不再會瘋狂,不再會拼搏,不再有揮灑熱汗熱淚的感覺,那不叫“變得成熟”,那頂多只能算“會模仿”。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早熟”,這是一種悲哀,一種全社會的悲哀。當你聽到,電視機裏一個17、8歲的少年對着全國觀衆說“長的漂亮的人,纔有青春”時,我知道很多同齡的孩子會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後,我看見了一個個人的沉默,看見他們從內心深處發出一種迷茫的無奈,從眼睛裏看着,那種感覺,一覽無遺。也許是我本性就透着些許的悲觀,所以我敏感於任何悲傷的情緒,甚至可能會自動的誇大一些悲傷的情緒,但是,無論怎樣,我看的出來,周圍越來越多和我一樣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誤區,慢慢淹沒了,原本屬於他們的青春。對此,我無能爲力。因爲,如果不是看見了這本書,我會和他們一樣,把世故當成熟,將成熟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