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後感的作文合集七篇

讀後感的作文合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讀後感的作文合集七篇

讀後感的作文合集七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第一章 爲什麼會有人呢?

道金斯的目的,是研究自私行爲和利他行爲在生物學上的意義。在這裏,他嘗試解釋了一下他本人的立場,並舉出一些有爭論的學說。

他指出,目前主要有兩大理論體系:“羣體選擇”理論和“個體選擇”理論。

羣體選擇理論認爲:一個羣體,如一個物種或一個物種中的一個羣體,如果它的個體成員爲了本羣體的利益準備犧牲自己,這樣的一個羣體要比喻之競爭的另一個羣體,如果它的個體成員把自己的自私利益放在首位,滅絕的可能性要小。因此,世界多半要爲那些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個體所組成的羣體所佔據。

個體選擇理論認爲:即使在利他主義者的羣體中,幾乎可以肯定也有少數持不同意見者,拒絕做出任何犧牲。假如有一個自私的叛逆者準備利用其他成員的利他主義,則它比其他成員更可能生存下來並繁殖後代。這些後代都有繼承其自私特性的傾向。這樣的自然選擇,經過幾代之後,“利他性的羣體”將會被自私的個體所淹沒。一個羣體是否會滅絕,可能受該羣體中個體行爲的影響。

最後,他擺出自己的信念:選擇的基本單位,因此也是自我利益的基本單位,既不是物種,也不是羣體,嚴格說來,甚至也不是個體,而是遺傳單位基因。

這一章,他給了我頭腦冷靜、脈絡清晰,有公正而嚴謹的求學態度的最初印象,我很欣賞這個態度。

第二章 複製基因

至此,作者回答了在第一章中並沒有答案的疑問:爲什麼會有人呢?

那麼,爲什麼會有人呢?他指出,人是保存基因而存在的終極理由,是基因的生存機器。

他首先用極爲通俗的語言展示血紅蛋白模型,然後,在有了一個具象爲基礎的前提上,闡述複製基因的形成、競爭的出現,以及進化過程

簡單地說,複製基因自我拷貝,集結起着構件作用的分子組成穩定的鏈,當這樣的鏈越來越多,周圍存在的構件分子日漸稀缺時,不同品種或品系的複製基因必然爲了爭奪它們而互相搏鬥,而“在任何導致產生更高一級穩定性的複製錯誤,或以新方法削弱對手的穩定性的複製錯誤,都會自動地得以延續下來併成倍地增長”,由此導致“生存鬥爭隨之逐漸激化,生存機器的體積越來越大,其結構也漸臻複雜。這是一個積累和漸進的過程”,人,就是這個過程積累和漸進至今的產物之一。

第三章 不朽的螺旋圈

本章的要義是:基因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

我發現,道金斯對他所闡述的理論底氣似乎並不足,或者說,以他的才華,仍無法在宏觀上找到一個合適的具有說服力的比喻,來證明基因如何進行自我拷貝,又如何服從自然選擇等。同時我注意到,他多次用“碰巧”、“理所當然”這些詞,這是我不樂見的,這些詞是在不夠嚴謹。

諷刺的是,“碰巧”、“理所當然”、“運氣好”是達爾文主義者慣用的伎倆,如果他們不致於蠢到變節轉而服從拉馬克學說的話。

當然,儘管這樣,我仍然十分佩服他的敘述能力,他解釋了基因之成爲自然選擇基本單位的原因。這是一家之言,但非常有說服力。

基因通過拷貝形式的存在幾乎是永恆的,爲爭取生存,犧牲等爲基因增加自己生存的機會。基因是自私行爲的基本單位,可以肯定地說,能夠生存下去的`基因,必然是帶有自私特性的。

這一章很長,它顯示了道金斯是一個多麼傳統又地道的達爾文主義者。

我並不想省略很多有趣的例子,不過它們太多了。我贊同他提出的:一個(實體)同另一個之間的差別,可以很容易地在環境或者基因方面追溯到一個或幾個先前的差別,就是這些差別才真正關係到生存競爭和鬥爭,就進化而言,起作用的是受遺傳控制的差別。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愛是人心之根本,世界之根源。愛藏於父母的嘮叨裏,躲在老師的嚴厲下。沒有愛,就沒有我們這個溫暖和睦的世界。就在前天,我細讀完了這本《愛的教育》,心中頓時泛起陣陣漣漪,深深感受到了愛的力量,那是溫暖的,也是美麗的……《愛的教育》以日記體的形式記載了四年級男孩安利柯一學期的學校生活。書中雖未曾用到太多華麗的辭藻,但卻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主人公安利柯是個純真善良,勤奮好學的孩子。他待人誠懇,對同學十分友善。聽了父親的教導,也知錯就改。看看安利柯,再想想自身。平時動不動就和父母吵架、拌嘴,父母教育我,不是嘟噥個小嘴,就是揮袖而去,把父母的話當做耳旁風,也不知讓父母生了多少白髮,添了多少皺紋!而安利柯呢,孝順父母,從不和父母吵架。我一定要向他學習,遇事多和父母溝通,儘早改掉自身的臭毛病。

還令我敬佩的就是見義勇爲的卡隆了。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以至於散學放假後大家仍舊對這位俠義少年難以忘懷。他看見葛洛西受人欺凌,便上前幫助他;看見那格受人嘲笑,就瞪着眼睛保護那格。再看看自身,身爲大隊委,每每遇見同學打架,不是袖手旁觀,就是煽風點火。與卡隆比起來,簡直相差甚遠呀!我真該學習學習他!( )

無論是純真善良的安利柯,還是品學兼優的代洛西,還是見義勇爲的卡隆。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動力源,那就是愛,對老師的愛,對父母的愛,對同學的關愛。讓愛這種奇異的力量進入我們的心靈,進入世界的每個角落,世界就會更加和睦,更加美好!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廣闊的海洋和宇宙一樣,蘊含了無盡的奧祕。茫茫大海中,有着無盡的寶藏:石油、礦石和沉眠海底萬年的海盜船。在大海中,魚類是霸主:有兇惡無比的鯊魚,體型超大的鯨魚,成羣結隊的熱帶魚,“長鼻子”的金槍魚……和陸地上生物一樣,它們也是弱肉強食。有句話叫:“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爛泥”。這句話明顯的概括了海洋生物的“食物鏈”。

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讓我更加了解海洋的奧祕,但是僅僅一本書是不夠的,因爲知識比大海還要廣闊,學習是無止無盡的!現在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關於海洋的知識吧。

人們總以爲珊瑚是海底植物,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的。珊瑚是一種低等動物---腔腸動物。珊瑚的每一個單體叫珊瑚蟲,活珊瑚蟲多羣居,可以出芽生殖。這些芽不離開母體,日積月累,形成枝狀的羣體。海里的腔腸動物還有很多,水母啦,海葵啦全部都是。

有一次,同學問我:“海里有帶電的魚嗎?”我說:“有!”同學不信:“水會導電的,那海里的魚不全電死啦!”其實當時我只是瞎猜。後來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500多種會發電的魚,像電鰻、電鰩、電鮎魚等都能發電。這些魚在水中碰到敵人或是獵物時,就會立即放電,使對方失去知覺或倉皇逃跑……

海洋與地球息息相關。海洋滋潤着樹木,太陽照射在海面時會產生空氣……在地球大約有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等。而且陸地也是有由海洋演變而來的哦,陸地上的江河湖水就是證據。

讀了這本書,我頓時穿越了時空,領悟了海洋的種種奧祕,讓我讀懂了大自然神奇的“魔法”,領會了大自然的獨特魅力!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我帶着電子閱讀器,看了好幾天張佳嘉的書《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然後對爸爸說了兩次“張佳嘉的書我不喜歡,他寫髒話!”今天吃早餐時,我又說了一遍,爸爸忍不住懟怒了,他說:“你不喜歡就不要看。這本書發行量之高,是近年來少見的。我就說其中一篇,熟讀《三國演義》的人,就看得懂《美食》。張佳嘉有很深的文學積累,他如實記錄生活中的髒話情形,不是他出口成髒啊。你能不能懂點閱讀理解呢?”

說到閱讀理解,爸爸就容易生氣,他總說該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了。28號我要去三明參加一個晉級賽,中午他就把我說哭了。爸爸不懂聲樂,可是他的耳朵很厲害,能聽得出我哪個唱詞跑出整個旋律了,我的聲樂老師也是在同樣的地方指出我沒唱好。爸爸說不要去模仿別人的原唱,那是別人理解了歌曲之後發出的心聲。當天晚上,我在三明的比賽中當場晉級了,爸爸說我唱得怪怪的,是表情和眼神很到位幫助了我,這是一個表演賽啊。“晉級卡”我也沒拿,合影也沒有參加,唱完就由大伯開車送我們去動車站趕回尤溪了,因爲第二天要做主持人。謝謝《三明日報社》的小芳阿姨,她幫我拍了很多舞臺照片;也謝謝大伯送我。

29號是“月芽兒電子琴”年度習奏會,張老師叫我做主持人。那天晚上,我是輕車熟路,超常發揮的。張老師和爸爸,還有很多家長都誇我表現得很出色。

這個暑假,我開始學習鋼琴。爸爸認識的孩子當中,志涵的鋼琴是彈得最好的,她彈奏時非常投入,彈的曲子都很流暢,聽起來非常舒服。志涵練琴是最刻苦的,“熟能生巧”在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要向她學習。爸爸總是對我說,文學、音樂、美術、舞蹈,它們之間都有共通的地方,那就是“理解力”。他希望功課學得好的我,可以把學習上的“閱讀理解”能力,轉化爲對歌曲、琴譜的理解;對鋼琴彈得好、舞蹈跳得好的孩子,可以把藝術理解能力轉化爲功課上的學習,反正他什麼時候都能把事情與學習扯上關係。

我有些明白了,正如爸爸所言,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我相信自己可以真正把歌唱好,把琴彈好來,因爲我有大量閱讀的基礎。

我是學什麼東西都很快,可那些全是別人理解後教給我的。我希望能變成自己的理解,寫自己的心思,唱自己的心聲,彈自己的心情,跳自己的心跳(哈哈)。

加一句話,這個月馬上過完了,乾媽和姨媽都沒來看我。

從我的全世界路過的,是我的助力,留下的纔是我自己的東西。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五三班的壞小子》這本書是著名的文學作家楊紅櫻的作品。小說以肥貓、米老鼠、豆芽兒、兔八哥這四個活潑可愛的男生們構成了開心,有趣,生動的校園故事。

這本書有許多有趣的地方。比如,他們軍訓的時候,一天晚上,要緊急集合,他們有的穿錯衣服,有的穿錯鞋子,有的記錯釦子,還有的把短褲當帽子戴在頭上,等等。有趣極了。

通過校園發生的一件件鮮活有趣的故事,反映出同學們的喜、怒、哀、樂和同學之間的爭鬥、友愛、互助、團結。突出的寫了壞小子的活潑、機靈、調皮的特點。

我讀了這本書,感覺非常的好,這些故事好像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鷹的重生》這個故事,講述了鷹在他的生命過程裏必須經歷的一次艱難而重要的決定,那就是如果想生存,就必須選擇未來要經歷一個十分痛苦更新的過程。

聽過這個故事,我感慨頗多,一方面是對鷹的整個生命有一個這樣的過程感到驚訝,另一個更重要的感受是在這個故事中無不顯示出我們在整個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中的影像出的種種狀態。

我們在整個生命中都有這樣的選擇。

首先,保持的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俗話說“寵辱不驚”。特別是面對挫折的時候抱有一種什麼樣的態度,選擇面對,還是自暴自棄。如果放棄,可能放棄的是整個的生命,如果勇於面對,纔可能抓住最後的機會,重新飛翔。雖然現在的我還很辛苦,但是一定要心懷理想,勇於創新,腳踏實地,戒驕戒躁的做人做事,這樣纔是會成長與發展。

其次,成長是需要重複的。生命是一種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我們會面對許多重複的事情,我們也在這個重複的過程中成長。就像故事中的鷹一樣,一生會遇到兩次質的學習成長。第一次是在一片空白中學習成長,而第二次則是要洗掉所有的從前、放棄所有的過去,做出一次艱難的抉擇,經歷一次痛苦的歷練,再次更新。第二次要比第一次更加痛苦,因爲已經有了無論輝煌,還是失敗的過去,更重要的是這一次要更加努力,更加奮進,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就像我們的成長一樣,每一次都有前面的積累,可是我們要突破前面的自我,這又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第三,成長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古語有云:“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每一次真正的歷練之後,纔會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成長,而且你自己經歷過多大的困難,突破他,就有多大的成長。就像鷹的選擇一樣,雖然辛苦,但是卻換來了三十年的生命!

《鷹的重生》中,我們應該學習鷹的視野,做人做事要有遠見,一次的歷練,可以換來三十年的生命,這個也是我們所需要的,每次的做事都要有突破,否則就不要做。我們也要像鷹一樣,勇敢的去飛翔!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今天,我們學習了26課《燕子專列》這一課。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燕子在飛回溫暖的地方時,在瑞士遇到麻煩,瑞士政府用廣播和電視讓人們找着燕子送去火車站,一個叫貝蒂的女還孩,一天她救了十幾只燕子,臉凍得通紅,手都凍的僵硬,但她不在乎,是爲了把燕子趕快送到火車上。

燕子得救了,在火車上燕子們嘰嘰喳喳的,好像在說;謝謝你們救了我。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我懂得了,要向貝蒂學習,做一個有愛心的好孩子,我們以後要愛護小動物,保護小動物,也不要讓別人去傷害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