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老人與海有感作文(集合6篇)

讀老人與海有感作文(集合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讀老人與海有感作文(集合6篇)

讀老人與海有感作文(集合6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老人與海有感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老人與海有感作文1

含着眼淚看完了《老人與海》這本小說,感觸良多。

《老人與海》的故事非常簡單,寫: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在連續84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魚實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託了三天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一再受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這是根據真人真事寫的。

在生活中,有的人擺脫了“戰爭的”的摧殘,卻眼看親人死亡,無能爲力,只能像跟石像告別那樣離開他們的屍體,走向雨中。他們在厄運面前,至多表現得能“勇敢而富有風度地忍受”而已。

老人聖地亞哥呢?

儘管一開頭就處於不利的地位,84天沒捕到魚,認爲倒了“血黴”,而別的漁夫把他當作失敗者,他消瘦而憔悴,手上有刻得很深的疤痕,沒錢買吃食,得靠那孩子給他送來,然而他的英勇正在於知其不可爲而爲之,在85天上決心向遠方釣大魚,小學生作文《生命.漁夫作文》。等真的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明知對方力量比他強,還是決心戰鬥到底。“我跟你奉陪到死”他說,“因爲當漁夫是我生來該乾的行當”。等到鯊魚一再來襲時,他用盡一切個人手段來反擊。魚叉被鯊魚帶走了,他把小刀綁在槳把上亂扎。刀子折斷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丟掉了,他用舵把來打,結果儘管魚肉被咬去了,當什麼也無法摧殘他的英勇意志。老人在第一條鯊魚咬去了大約四是磅魚肉後想:“不過人不是爲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他堅強的意志,也就是我最感動的地方。而那條大魚的殘骸,作者最後描寫到:“它如今僅僅是垃圾,只等潮水來把它帶走了。”這等於暗示,所有物質的東西,包括人在類,都是註定要毀滅的,只有人的行動,和對行動的記憶纔是永存的。所以,全書最後一句是:“老人正夢見獅子。”通過獅子,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同時,也說明了老漁夫保持着完好的對事物的記憶。

《老人與海》最最讓我感動的地方便是老漁夫的英勇的意志、堅定的決心以及頑強的生命力了。他面對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次又一次的絕望,一點也沒有氣餒;他面對着生命的殘忍的摧殘,一點也沒因此喪氣;他面對着上天對自己的磨蝕、不公平,沒有一點怨言。

我以前是一個怕痛的女孩,打針、摔跤……等都要大哭一場,不過看過《老人與海》以後,我知道了人不是爲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知道了不僅神可以創造奇蹟,人也可以,只要你有着漁夫的精神。

是啊,人就要像漁夫那樣有着“人不是爲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信念,才能收穫碩果;人就是要不怕困難,不畏犧牲,面對危險不膽怯,不退縮……

讀老人與海有感作文2

一片海、一葉孤舟、一條大魚、一位老人。

但凡讀過《老人與海》的人,都毫不吝嗇地將鮮花和讚美都贈與了聖地亞哥,因爲他制服了大魚,因爲他擊退了鯊魚,但,當我初讀這本書時,發現最終他的收穫只不過是被啃食乾淨的骨架罷了。那時我想,這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一個陰雨天,我無意中再次翻開《老人與海》,漸漸沉醉於海明威的筆墨之間的那葉孤舟、那片滿是鯊魚、驚濤駭浪的大海,親身感受到老人的孤傲、老人的坦蕩。

站在船頭,一手緊緊握住船槳、一手死死抓住魚線的那個老人,在大海憤怒的聲討聲中仰天大笑的,就是那個隻身制服大魚,擊退前來侵犯的數十條鯊魚並安全返回的聖地亞哥。

在巨浪狂濤間,他咬緊牙關,收緊手中的魚線,與大魚展開拉鋸戰,繃緊的魚線彷彿尖刀一般鋒利,緩緩的、卻又不可逆轉地一點一點割老人手上厚厚的老繭,割開蒼老的皮膚、割開細嫩的肉,“啪!”那消失在浪花中的一抹鮮紅,是他的堅忍。

在那羣餓紅了眼的鯊魚之間,他用盡全力將折斷的船槳插入鯊魚猙獰的大口之中,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和鯊魚進行生死搏鬥,但是鯊魚無奈的死去,是因爲他有頑強的戰鬥精神。

人可以被打倒,但絕不能被打敗!“這句話就像是聖地亞哥心中的獅子,激勵着一代又一代讀者直麪人生挫折,

《老人與海》給予我很多人生啓示。什麼是失敗,失敗就是要跌倒了重新鼓起勇氣爬起來,再一次跌倒再一次爬起,永遠不要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不要失去了自己人生的夢想。什麼是英雄,英雄就是敢於面對挫折,挑戰挫折,戰勝自己,戰勝挫折的人,他們有勇氣完成自己也許失敗了很多次的夢想,這纔算得上是英雄。很喜歡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也瞭解到海明威的生平也有諸多坎坷,經歷了殘酷的戰爭,經歷了全身的疾病和精神上的折磨,其實他一次又一次地勇敢過了,可惜最後,他還是選擇了以自殺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許他有自己的理由,但是他卻違背了《老人與海》中對失敗和英雄的闡述,這是一個遺憾。

其實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對失敗屈服,一旦屈服,那麼所有夢想都不會實現,這在現實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義,人最重要的就是意志力,如果意志力垮了,那麼這個人就真的完蛋了。我覺得人生就像老人出海捕魚一樣,會出現那樣勇敢地去面對,即使沒有成功,也不會因爲沒有努力而給人生留下遺憾,我們也會是生活的強者,我們的生命也會因爲我們付出了努力而精彩。

誠然,以結果而言,他沒了大魚,但他在鬥爭中完美的展現了自己的剛強、英勇,他,不是一個失敗者!

讀老人與海有感作文3

今年開學初,班級圖書角買了好多的新書,這對於我來說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興奮之餘拿了一本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讀過之後,最令我佩服的是小說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小說通過人與自然的鬥爭,表達了人要勇敢地面對失敗的主題。桑提亞哥在同象徵厄運的鯊魚的鬥爭中雖然失敗了,但他並沒有在厄運面前屈服,認爲人雖可以暫時戰敗,但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遠也打不垮的。“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他的這句話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老漁夫桑地亞哥,他是一位孤獨、失敗,而又英勇無畏、熱愛生活、渴望勝利的老人。小說一開始,就奠定了其失敗與孤獨的命運基調——“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平底小帆船上釣魚的老人,這一回已去了八十四天,沒逮上一條魚”,“倒黴到了極點”。他的打了補丁的船帆,“像是一面標誌着永遠失敗的旗子”。他曾有妻子,但已去世的妻子只成了畫像,映照着他的孤獨。他也有過年輕時的輝煌,並曾在角力中榮獲過人人羨慕的“冠軍”。但是現在,他卻成了一面古老破敗、傷痕累累的旗。“他不再夢見風暴,不再夢見女人,不再夢見偉跡,不再夢見大魚,不再夢見搏鬥,不再夢見角力,不再夢見他的老婆”。彷彿他已一無所有。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一條大魚上了鉤,卻拉不上來。老漁夫同魚周旋了幾天後,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己漁船數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明知很難取勝,但仍不放棄。他充分利用自己捕魚的技巧,慢慢浪費大魚的體力,當魚不再夠力氣拉着漁船向前時,它開始繞着船轉,它越遊越近,最後被漁夫用漁叉一下刺死了。後來又因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羣鯊魚搶食,但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棄,與一條又一條的鯊魚搏鬥,但是無奈武器都被鯊魚破壞掉,魚被吃掉了一大半,只剩下魚頭和魚骨,漁夫此時筋疲力盡,無力繼續保護魚了,但他還是把殘骸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

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話“人不是爲失敗而生,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不正道出了本文的主題嗎?人真是很奇怪的動物,爲何有勇氣面對死亡,卻沒有勇氣面對失敗。失敗真的如此可怕嗎?人生誰能沒有失敗?就像人學走路,也得有過摔跤,而且只有經過摔跤,人才能學會走路。失敗可以毀滅一個人,也可以造就一個人,有人因爲害怕失敗不敢追求成功,這就是弱者。在弱者面前,失敗是傾覆生活之舟的波濤,波濤越大,他就越容易被吞噬。但我相信每個嚮往成功的人都不希望自己是弱者。那麼作爲一位強者,就不應該面對失敗而消沉悲觀,就不應該因爲沮喪而停止追求!

《老人與海》給予我們的啓示實在太多太多。它確實是—部好書,—本讓人受益終生的好書!

讀老人與海有感作文4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是《老人與海》中的老人說的一句話。可以毀滅的是什麼?不能被打敗的又是什麼?帶着疑問,我翻開了這本書,走近了這位老人。

冷冷的海風吹着那張破舊的船帆,風中夾雜着一股濃濃的血腥味,老人乘着一架小船,孤獨的從遠方緩緩駛來,手裏還拖着一架巨大的魚骨,這是老人經歷了84次空手而返後又一次出海,這次他拼盡了全部的力氣捕獲了一隻大馬哈魚,可是這隻巨大的戰利品引來了一羣鯊魚,筋疲力盡的老人又不得不去面對,去打敗這羣掠奪者,他沒有選擇退縮,而是用盡最後一絲力量鯊魚對抗到底,老人用他的堅持頑強譜寫了一曲不敗的神話。

心潮澎湃地讀完這本書,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一個人可以被毀滅的是軀體,但不能被打敗的是精神與意志!

何等的堅持,讓老人在經歷了84次失敗後,依然出海捕魚;何等的毅力,讓老人與大海盤旋多日;又是何等的勇氣,讓老人爲了保護自己的勞動成果,寧死與鯊魚搏鬥!歲月與勞累雖然帶走了老人潔白的皮膚與強健的體魄,但卻沒帶走他頑強的意志!

人總會面臨逆境,而逆境並不代表失敗,只要你滿懷希望擁有一顆堅定的信念,勇敢大步地往前衝,勝利就會在對岸向你招手,但成功的前提是擁有希望,擁有希望的人在逆境中也依然充滿希望,而絕望的人在良好的環境中,也依然對世界對未來充滿茫然與絕望,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會造就不一樣的人生。

其實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向自己的目標前進的過程,重要的是在逆境中磨礪出自己頑強的意志,重要的是以一顆樂觀的心面對所有,這纔是人一生真正的意義。老人在經歷了84天打不到魚的挫敗與失望後仍然打起精神,再次出海,他的內心達到了一種令人難以想象的樂觀,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你以一個樂觀的眼光去面對世界,它將是美好繁榮的,如果以一個悲觀的眼光去面對這世界,一切都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你的心足夠樂觀時,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打敗,同時你也會發現生活是絢麗的,人生是光明的!

12歲的我,也曾經歷過一些挫折,但現在看來,我那點所謂的挫折算什麼呢?只是“爲賦新詞強說愁”吧!與老人所經歷的一切,我是在無病呻吟吧!人生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應有的煩惱與困難,以後的人生道路,我肯定會遇到一些真正的挫折,但我會謹記那句話:“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是的,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也會收起!

生命是在磨難與挫折中茁壯成長的,不應該隨波逐流,更不應該苟且偷生,應該勇敢地去承認它並且戰勝它,而不是去屈服它,無論最終如何,你都是一個勝利者,因爲你已經戰勝了自己,這也正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的一生是充滿荊棘的,但只要你堅持不懈,頑強拼搏,它終將會爲你展開一條光明的大道,就讓我們堅信風雨過後終將是光芒萬丈吧!

讀老人與海有感作文5

冷漠愁苦,靜默無言的身影背後,依稀掩藏着那顆倔強不屈,英勇無畏的心。大海深處的暗流在洶涌,聖地亞哥內心的烈火在燃燒……

“他把沉甸甸的釣索挪到左肩上,小心地跪下,在海水裏洗手,把手在水裏浸了一分鐘,注視着血液在水中漂開去,海水隨着的船的移動在他手上平穩地拍打着……”老人的動作因幾天幾夜與大馬林魚周旋而變得遲緩、艱難,可老人並沒有向大魚、困難屈服。而是充滿自信地繼續與其搏鬥。老人已經遍體鱗傷,可是困難無論如何也無法將其擊倒……困難在老人眼中變得微不足道。

“在這以後,他夢見了那道長長的黃色海灘,看到第一頭獅子在傍晚時分來到海灘上,接着其他獅子也來了。”開頭寫老人夢見獅子,結尾亦是如此。獅子——力量與美的象徵,就如老人堅持不懈的精神與其無與倫比的力量,獅子在老人眼中佔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彷彿看見:老人放棄抽筋的左手,用單手與大魚周旋、搏鬥,聽到老人對着大馬林魚自言自語,每一句話都體現了老人的自信與堅強。彷彿這條魚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一般……自信與力量成爲了老人的化身,也是我們嚮往的品質。

“跟它們鬥!”他說,“我要與它們鬥到死!”我彷彿進入了書中,聽到老人看着大馬林魚旁邊的巨鯊放出的豪言,因爲之前已經與鯊魚搏鬥過,老人此時已經沒有武器了,有的僅僅是一個舵把,可老人一絲退縮之意都無,一個完美的堅持不懈,胸有成竹,英勇無畏的硬漢形象躍然眼前……老人的豪情,不服輸的精神成爲永恆。

老人在面對困難、危險時毫不退縮,勇敢無畏。可在日常學習中,一點小挫折、小困難都可以將我們打敗,爲什麼我們不能像聖地亞哥一樣,以自己的頑強無畏的精神去面對數之不盡的困難呢?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當我讀完這本書時驀然醒悟,就算是最大的太平洋都裝不下這個雖敗猶榮的失敗者的內心中的熱血與烈火以及他的全部啊!

聖地亞哥,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硬漢,他無比地相信自己,對於勇氣和力量有着堅持與追求。啊!在他與各種鯊魚搏鬥時的滔天豪氣,無所畏懼的言語以及他對傷痛的不屑一顧在我的心頭烙下了熾熱的印記,老人那不服輸的精神,頑強的意志,面對各種困難都敢於亮劍的精神,給我們做了永恆的榜樣。老人雖敗猶榮,他是精神上的勝利者!成爲了人人爲之敬佩的硬漢子……

在生活中,一次批評,一次不如意,甚至一次失敗的考試,我們都可能爲之頹廢很久,甚至一蹶不振。何不學學聖地亞哥,從摔跤的地方爬起來,重新拾起信心,握起筆,充滿自信,努力頑強地去面對下一次考試呢?“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就要盡百分百的努力去實現它。”請記住:永不言棄!用老人不服輸的精神去面對一次又一次撲面而來的挫折,因爲失敗並不可怕!

讀老人與海有感作文6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所寫的一篇小說,一名叫聖地亞哥的老漁夫連續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雖然他已經白髮蒼蒼了,但他不肯服輸,依然充滿着奮鬥的精神。在他的堅持下,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了重一千五百磅,十八尺長的大魚,大魚拖着老人的船往海里遊,在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工具和同伴的困境中,老人依然在跟大魚作鬥爭,兩天後他終於殺死了大魚,但是又引來了許多鯊魚,雖然他與鯊魚展開了激烈的鬥爭,但他好不容易得到的大魚被鯊魚吃光,老人只好帶着剩下的魚骨頭回家。

看完了這本小說,我深深被老人感動到,有的人也許認爲老人的行爲十分愚蠢,在毫無收穫的日子裏居然還能堅持下去。而且老人倖幸苦苦,經過激烈的鬥爭纔得到的一條大魚還被鯊魚吃了,老人之前所做的一切在他們看來是毫無意義的。但是在我看來,老人是值得敬佩的。首先老人是十分有耐心的,在漫長的日子裏他沒有任何收穫,即使受到別人的嘲笑,他也依然堅持着。終於他的堅持迎來了收穫,但他必須與大魚展開鬥爭。在這個過程中,船上只有他一個人,從精神上來說他是寂寞的,而且船上也沒有糧食,肉體也快支撐不下去了。在肉體和精神都備受折磨的時候,他依然堅持下來了,這就是我最佩服他的一點。

對於老人的遭遇,我感同身受。在初中的時候,我們體育中考要改革跑長跑,對於沒有運動細胞的我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一開始練習的時候,我離滿分還差的很遠。對於我來說,拿到滿分簡直是癡人說夢,到對班上大部分同學來說都是輕而易舉的事。如果在體育這方面跟別人拉開差距,自己可能也會很遺憾。所以我決定要多練習長跑,說不定在考試那天還能衝刺一下滿分。於是除了每天學校規定的晨跑外,每天放學後我都堅持在田徑場跑幾圈再走。

距離考試還有一年多,長跑真的是很費體力,每次跑完出一身汗不說,對於我這種體質差的人來說,跑長跑真的十分難受,從第二圈開始呼吸困難,還有半圈的時候人都想倒在地上,但還有要加速跑,衝刺的時候喉嚨好像有東西頂住,彷彿下一秒就有東西要涌出來了。但我依然堅持着,終於到了考試那天,我雖然也盡力了,但是還差一點點就滿分了。知道成績的那一刻,眼淚不由自主的在眼睛裏打轉,心裏想難道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嗎。現在張思佳,覺得自己的努力也不是並沒有進步的,至少我比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也許有時候,在別人眼裏,你所堅持的事都是毫無意義的,但所有的事情不是都能一蹴而就的,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度過了這個漫長的過程,即使沒有成功,但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