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就這點事》讀後感

《就這點事》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就這點事》這本書非常有趣。書中不僅有故事,還有“活動”。以下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就這點事》讀後感,歡迎閱讀。

《就這點事》讀後感

  《就這點事》讀後感1

在寒假中,我閱讀了《就這點事》這本書,對我深有感觸:想讓世界更美好,就必須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

作者寫《就這點事》的目標是:通過贈閱《就這點事》,希望中小學生在生動活潑、現代時尚的互動學習與實踐中,增強愛國情感,樹立遠大志向,養成文明習慣,培育正確的人生觀,自覺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弘揚者、實踐者。

在《就這點事》這本書中,作者分好幾部分來讓我們對生活,對人生,對世界有所感悟。下面,讓我爲大家逐一介紹吧!

第一部分的主題是“溫馨美文”。在這個部分裏的文章,都是一些關於高尚品德的文章,比如:《單于的忍耐》《德誠無價》《失敗的羽毛》。在這些文章中,我最喜歡《當蘋果落下的時候》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人請求上帝給予他機會,上帝給予了他兩次機會,但是他都沒有把握住。可見,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問題在於你會不會把握機會。比如:我們平時上課,你舉了幾次手,有沒有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只要你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終究有一天你會成功的。讓我們行動起來,好好把握機會吧!,正如一句話所說的:“機會老人先給你送上他的頭髮,如果你沒抓住,再抓時就只能碰到他的禿頭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快點把握住機會吧。

第二部分的主題是“謝謝您”。在這個部分裏的文章,都是關於感激之情的文章,比如:《“謝謝”是孩子成長的密碼》。在這些文章中,我最喜歡《謝謝可以改變人的命運》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敘述了:顧文參加海洋大學的考試,走出考場是對門衛說了聲謝謝,這個舉動被教務處主任看見了,成爲了海洋大學的第一名學生。我之所以喜歡這篇文章,是因爲:作者通過一件小事情,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說謝謝。在生活中,有序都地方都需要說謝謝。

我讀完這本書後,不禁感慨萬千,就這些小事,你能把它們做好嗎?如果能,那麼有朝一日,你一定會成功的。

  《就這點事》讀後感2

寒假裏,我閱讀了《就這點事》這本書。這本書很有趣,過去的事,現在的事,學習的事,身邊的事,看似簡單平常,細心琢磨,都與我們的成長有關,很實用。這本書中有故事,有活動,我覺得她不僅是書,還是一座巨大的引擎,帶我們連通e教育的新時代,爲我們打開了一個生動活潑的互動天地。

書中共分了“溫馨美文、謝謝您、PK網贏、捫心自問、危險一刻、有效學習、實踐廣場”七個板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謝謝您”這個版塊中的一篇文章——謝謝可以改變人的命運。看到這個題目,我就在想:難道一句謝謝真的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嗎?帶着疑惑,我便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顧雯是山東省某實驗中學高三的學生,這天她參加了中國海洋大學首次招生面試。面試出來後,兩位門衛幫她拉開大門,顧雯很自然地向門衛點頭致意,並說了聲“謝謝”。這個小小的細節被海洋大學教務處處長看到了,他對顧雯說:“你很有禮貌,在今天的面試的80多個考生中,你是第一個向門衛說謝謝的考生。”後來,顧雯成功進入中國海洋大學,光榮地成爲這裏的一名學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我想,和顧雯一同參加面試的考生有80多人,競爭是多麼激烈呀!顧雯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成爲海洋大學的驕子,除了自己的刻苦努力的學習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聲善意的“謝謝”。

“謝謝”,是極其平凡的兩個字,也是使用率非常頻繁的禮貌用語,卻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內心素質。一聲善意的、帶着笑意的“謝謝”,是一個很小的舉動,卻向對方表達了應有的尊重。其他80多名考生,對門衛的服務熟視無睹,甚至覺得心安理得。這聲“謝謝”,讓顧雯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個人修養,幫助她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聯想到自己,我覺得雖然平時也在使用“謝謝”這個禮貌用語,但大多時候心口不一,甚至面無表情,沒有幾次是真心說出“謝謝”這兩個字的。看了這篇文章,我能真切感受到:謝謝,應該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不是敷衍了事就可以的。

  《就這點事》讀後感3

寒假中,我閱讀了王芳老師編寫的一本書——《就這點事》。其中有許多內容值得深思,也有許多文字感人肺腑。一篇題目爲《夢想的價格》的文章,使我記憶猶新。

文中講述了裏基·亨利追逐他的足球夢的故事:裏基·亨利小時候家中貧寒,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給他介紹了一份暑期工,但這也意味着他將放棄暑假中的足球運動,他的教練得知此事後,便過問裏基·亨利:一個夢想是否就只值暑期工一小時的工資——3.25美元。最後亨利選擇了足球,在許多年後,他也圓了自己的足球夢,並得到了不止3.25美元的報酬。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過是又一個因夢想而成才的傻小子的故事,那你不妨想想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一面是每小時3.25美元的工作,另一面則是堅持已久的足球夢。而你的家中又十分困難,若去工作,一個暑假下來至少也有1000美元的收入來補貼家用,至於如果去踢足球的話,能否成爲足球明星也是個問題。我相信選擇與裏基·亨利相同的人並不佔多數。也就是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夢人很多,而敢於圓夢得人卻很少。

暫且不提夢想,這似乎對我們來說還太遠了些,就先說目標、計劃、諾言,有時候連這些都很難完成、兌現。拿我來說吧,週五早上還“自告奮勇”地對媽媽說:“今天不去任何同學家玩兒,晚上把語文和英語作業做光。”可下午同學一聲:“哎!去我家玩吧,都累了一個星期了……”於是我對媽媽的諾言和作業的計劃立刻拋到了九霄雲外。

那麼,如果連一個小小的承諾都不能兌現,談夢想還有何意義呢?

我終於發現,機會只會落在那些不僅有美好願望,還能爲了實現夢想而實實在在地付出的人身上。

也許命運就像冬日凋零的果樹,漠然的人只看得到它的孤獨和固執。但是,我相信,那些枝條總有一天會轉綠開花。因爲,我們有希望,我們知道它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