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有所思》讀後感範文

《教有所思》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李鎮西的《教有所思》書中平實的語言和平實中透漏出的不一般的見解,使我覺得越是“大家”,越是學問精深者,表述其學問的語言越平實,我們越容易讀懂。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了“《教有所思》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幫助到您。

《教有所思》讀後感範文

  《教有所思》讀後感範文(1)

每一個做教師的都渴望做一個成功的教師,那麼什麼是成功的教師呢?怎樣才能獲得成功呢?讀完《教有所思》這本書,我從李鎮西老師身上找到了答案。他之所以成功,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他的人格魅力。書中他談到的一個個優秀的教師,如魏書生、陳鍾樑、朱永新等都是有着獨特的人格魅力的人。書中講到,教師應具有三顆心:童心、愛心、責任心。我想,這應該是李老師的魅力所在吧!

這本書中最打動我的是一節專門談童心的文章:《童心萬歲:寫給我永遠的兒童節》,摘錄如下:“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對人民的善良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對邪惡的正直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對事業的創造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之心……”的確,童心非常重要,永葆童心,可以永遠健康、陽光。做老師又豈能沒有童心?!

我不禁要問,我有童心嗎?學生們是否願意和我說悄悄話,是否願意和我開開玩笑,是否願意我加入到他們的活動中,他們是否喜歡我這樣一個老師呢?做老師做久了,忘了自己的學生時代,曾經也是如此癡狂,不知掩飾。其實,我們在學生面前真正該忘記的是我們的年齡,我們的身份,這樣才能找回有童心的感覺。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時常檢查一下自己:我是否開懷地笑了,我有沒有壓抑自己的感情;我是否在學生面前還想着成人世界的煩心瑣事,而帶着壞情緒來了;我是否因學生違背了一些尊師重道的潛規則而惱羞成怒了;……不要怕自己在學生們面前出醜,就端起教師的架子,不懂裝懂,而我們此時應該想到是,人都會犯錯,學生更欣賞你認錯的勇氣和真誠;不要學生一有差池,立刻就拿出自己的教師身份去教育他,總覺得自己有這個責任,有這個義務,與學生的距離不就在這時產生了嗎?我們應該好好想想自己的成長過程,是否也犯過諸如此類的錯誤,爲什麼不相信自己的學生,相信他犯錯誤的合理性,相信他自我教育的可行性,相信學生們相互之間的影響性?

葉聖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爲了達到不需要教。”我們做教師的應該有放手的勇氣和信心的,多給學生自我教育的機會。我們只需要保持着一顆童心與他們共同體味着成長的煩惱與快樂。

  《教有所思》讀後感範文(2)

用了三天時間,終於讀完了李鎮西的《教有所思》,掩卷閉目冥想,我收穫了什麼?一路讀來,一路思考,其實讀書也應做到讀有所思,我們並不是一味單純地無條件接受別人的思想,每一個人都是鮮活的個體,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豈能用別人的套路來充當自己的燈塔。我們可以去借鑑,去汲取,但不必全盤接受,不是有句俗語說的好嗎——博採衆長,爲我所用,爭取做獨立且有特色的自己。

一、微觀品教育

之所以說“微觀”,是因爲我還有自知之明,一個普通的小學教師與名師們相差甚遠,豈能相提並論。我只能一葉障目似的看到自己眼前的教育,並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和高度,高屋建瓴或跳出教育之外看教育。雖目之所及之處充其量還算不上冰山一角,但我依然熱衷於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也不止一次的去品讀、去背誦,只有牢記在心,才能運乎於行,把學習的基本自由還給學生:“一是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幹;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五是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裏去取得更豐富的學問;六是解放他的時間,不把他的功課表填滿,不逼迫他趕考,不和家長聯合起來在功課上夾攻,要給他一些空閒時間消化所學,並且學一點他自己渴望學的學問,幹一點他自己高興乾的事情。”其實這就是讓我們不僅在課堂上做到心中有生,而且生活中時時處處皆學問,正所謂“時時都是創造之時,處處都是創造之地,人人都是創造之人”,寫到這裏,不知爲何倏然想起了《窗邊的小豆豆》裏的小林校長對孩子們的做法,應值得我們深思。

我喜歡小林宗作,因爲他對每個孩子都很關愛,特別是小豆豆,每次見到她都會說:“你真是個好孩子。”這句話讓小豆豆有了很大的自信心。小豆豆總是很調皮,但校長先生一次都沒有罵過他。小林校長是個讓人喜歡的校長,有耐心,有愛心,還有一顆童心。他會對孩子們提出一些有趣的要求,比如午飯要帶“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吃飯前要唱“好好嚼啊”的歌,衣服要穿最差的;他會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比如別出心裁的運動會,緊張刺激的“大冒險”,新奇好玩的“露營”、“泡溫泉”;他會用有趣的方式進行教學,比如孩子們可以自由挑選學習課程的順序,可以在完成了學習後進行散步,邊玩邊學,可以在課餘時間爬樹,還請來“旱田老師”給孩子們講課,甚至孩子可以在校園裏隨意地挖開廁所,只要把一切復原就沒有問題……在他的眼裏,連孩子們所犯的一切錯誤都是正常的,都是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他的“巴學園”裏,每一個孩子都是平等的,每一個孩子都很自由,每一個孩子也都很快樂。呼吸着這樣自由平等快樂的空氣,孩子們知道了寬容,懂得了責任,也學會了愛。這些東西,都是比成績更重要的東西,是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東西。我們作爲老師的是否能從中感悟些什麼?

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在這個例子中,我們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聽、說、讀、寫、思。可試看當下的課堂,還有多少教師在講臺上喋喋不休地把一篇篇文章嚼碎吐給學生,爲什麼不把時間留給學生自由思考呢?其實答案很簡單——怕浪費時間。雖然課堂上學生說得亂七八糟,但恰恰暴露了孩子們不會學習的這一現象,也正說明爲師者對於課堂上的收放還不能做到自如。一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更應能在學生不憤時啓,不悱處發。課堂如同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開始也許孩子們不會學習,不會思考,不會提問……真的會浪費很多時間,可如果長此以往堅持訓練下去,教給他們怎樣去提問、思考、學習……半個學期過後,定會面目非昨,我們既能輕鬆教學,孩子們又能學趣盎然,何樂而不爲呢?“授之以漁”比“授之以魚”更重要,教就是爲了到達不需要教的境界。當然,要想到如此境界,非得用心對待不可,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的: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備課,這種“一輩子”的準備,就是不要停住你閱讀的腳步,以書爲友,在書海中暢遊,徜徉在翰墨書韻之中。不間斷的讀書,您做到了嗎?

二、靜心做教師

選擇了教師這個在職業,就等於一輩子要與學生打交道,用我們的信念托起學生自由飛翔的心靈,讓學生成爲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人。我們不應囿於按教案教參照本宣科,一個不思進取的老師,怎能讓學生們奮發圖強。作爲教師正如李鎮西所言:我們應一邊教書,一邊讀書,一邊思考,一邊寫作。教育與文學共進,思想與激情齊飛,青春與童心爲伴,生命與使命同行。讓我們拂去生活中的繁瑣,拭去吞噬人心的急功近利,爲自己的靈魂恪守一方淨土。在純真中感動,在樸實中昇華,用愛去融化。書中“師恩難忘”“心動時刻”及“凝望窗外”讓我看到了一個性情的李鎮西,那一份份情愫,那一縷縷感懷,在歲月中蔓延、沉澱、留香。只管耕耘,莫問收穫,書香、墨香、悠遠飄香,靜思、凝思、一路沉思……

  《教有所思》讀後感範文(3)

細節決定成敗,這是我讀了李鎮西老師所着的《教有所思》之後最大的體會。

在書中,你清楚地可見李老師的爲人、性格、喜怒哀樂。結合之前所看的《愛心與教育》、《最好的老師》,我對李老師爲什麼能夠取得令人羨慕的成就漸漸找到了答案。

文如其人,通過讀李老師的文章,感覺到李老師是一個非常真實坦誠的人,是一個率性而爲的性情中人,是一個非常善良幽默的人,是一個感情極其豐富的人,是一個非常善於思考和創造的人,最重要的是因爲他是一個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是一個對祖國的教育事業乃至祖國的命運有着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

以我,一個渺小的初出茅廬的執教者的觀點,李老師是做了真正的教育。別的撇開不說,單就平常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小事說起。孩子渴了進辦公室喝水和教師在教室改作業紅筆沒水了。這本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李老師卻從中深挖到了一個教育界普遍的現象:平等關係,師生之間的平等關係。學生進辦公室喝水肯定是自己動手倒,臨走還會向你道謝。可你想到嗎?你在教室改作業紅筆沒水時,學生們會紛紛拿出自己心愛的紅筆跑上講臺毫不猶豫地借給你。還有個女孩子更加細心地將紅筆轉一下,旋出紅筆芯塞到你的手中。而你拿起就抓緊時間改作業。不知你是否忘了一件事,還是你已與孩子們在無形之中劃出了界限?你覺得這樣的師生關係平等嗎?

開始時我只對書中所描寫的師生故事感興趣,漸漸地卻對他的整個人產生了興趣。借用李老師書中谷建芬老師的話:“成功和成名是兩回事。有的人成名了,並不意味着他事業成功,事業成功的人也未必都成名成家。”李老師之所以由一名普通老師到一位名教師,我覺得其中最主要的還是人格的魅力。正如李老師經常提醒自己:“先爲人,次爲知識分子,再爲教育者,終爲語文老師。作爲知識分子的教師,同時也就是一名思想者,他應該站在人類精神文明的制高點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課,他的心中應該裝着整個世界——國際風雲、時代變化、社會焦點……這些都應該在他心靈的湖面激起思想的漣漪或巨瀾。”讀着李老師的書,他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時而親切,時而熟悉,時而陌生,時而激越,時而幽默,但最後一點點高大起來。

《教有所思》教我思考身邊的教育現象,教我觀察自己周圍的朋友同事,教我洞察自己的課堂,教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教我堅守自己的理想……感謝您,李鎮西老師。正如一句古詩所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書本上與您相伴,雖然相隔天涯,但是卻感覺思想上在與您同行。中國有您這樣的優秀教師代表,我們這些普通教師在前進的道路上就有了燈塔,有了舵手,有了追趕的方向。

  《教有所思》讀後感範文(4)

翻開書本——李鎮西《教有所思》教育隨筆,靜下心來,細細翻閱,給炎日裏浮躁的心帶來絲絲涼意。

喜歡開篇第一輯《邊教邊想》中的《童心萬歲:寫給我永遠的兒童節》,永葆童心,可以使人永遠健康、陽光、永遠年輕,擁有更多的朋友,在這方面,身爲“孩子王”的老師可謂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爲老師可以天天與充滿童真童趣的孩子打交道。

先閉上眼睛,回憶教過自己的老師,他們是不是有童心的人呢?喜歡小學那個和我們一起唱歌、一起做遊戲、一起歡呼的老師,她,直率而不虛僞;喜歡初中那個在我們面前不知爲不知,有錯就認錯的老師,他,真誠而不深沉;喜歡高中那個敢於伸張正義、敢於向邪惡說不的老師,他,正直而不世故;喜歡大學那個熱愛生活、不拘小節的老師,他,率性而不做作……

有童心的老師,意味着可以和他開玩笑;意味着可以將自己的祕密,煩惱向他傾訴,而他絕不會一本正經、板着臉教訓學生;意味着可以大膽地提問,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獨特的甚至有些叛逆的邪說,而他一定會耐心傾聽……

我不禁要問,我有童心嗎?學生們是否願意和我說悄悄話,是否願意和我開開玩笑,是否願意我加入到他們的活動中,他們是否喜歡我這樣一個老師呢?細想起來,我做得實在不夠。

反思自己,看到有的學生成績下降了,有時竟用粗暴的態度和嚴厲的言辭來對待學生,有時還把怨氣撒到學生頭上。讀李老師的著作,心中如針在刺着。李老師的文章似一面明亮的鏡子,照出了自己自私狹隘的一面。從李老師的文章中,我深深感悟到了: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贏得人格。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不是自我感覺的。

“走下神壇摘掉面具的教師纔有長久的魅力。”據調查,學生喜歡開玩笑的教師,喜歡看老師自己犯了錯誤抓頭皮的樣子,喜歡老師講義氣夠朋友,喜歡看老師在球場上與他們一起打比賽,喜歡聽老師在臺上唱歌跑調……原來學生討厭老師擺架子,他們寧願他們的老師有很多的小缺點,然後他們有資格當面評論你的小缺點,希望你改正,這時學生是多麼愛你!這樣的老師充滿魅力,因爲你本色,你個性。你是普通的,你是善意的,你是真實的,因而你也是最美的。

茅塞頓開,恍然大悟。當教師首先是當回自己,不要刻意扮演,更不要老想着證明自己像個老師。你無須證明,你就是老師。如果你真實,如果你本色中有善良和美好,如果你有追求學問的勇氣和策略,那麼就盡情在學生面前表現你自己吧,不必遮遮掩掩,不必正襟端坐,像個被人供奉的神靈。儘管你也許並不高大,也不漂亮瀟灑,但是,你是最美的。

“一個老師有童心,有愛心,纔會有事業心。老師有童心,有愛心纔會有責任心。”“教育千萬不能以損害學生的尊嚴而去進行教育。我們的教育不能以傷害學生的心靈爲代價。剝奪學生的尊嚴,這不是真正的教育。”李老師的文章讓人瞭解,教育是需要思考、需要理解、需要愛的。

教有所思,是啊,教師在日常教育中既要勤奮踏實,又要勤於反思;既要把愛獻給學生,又要感受來自學生的愛;既要嚴格規範學生言行,又不能踐踏學生的自尊性來達到所謂的教育目的。

  《教有所思》讀後感範文(5)

很早就聽說過李鎮西老師的大名,知道他是全國著名的班主任,是從事中學語文教學的,由於之前我所教的專業與他相離太遠,因此沒有去拜讀他的文章。直至今年寒假前期,我無意中看到了李鎮西老師撰寫的教育隨筆選集——《教有所思》,隨手翻閱,沒想到被書中那一個個小標題吸引住了,繼而翻看其中內容,發現那散文式的敘述我頗爲喜歡,決定細細研讀。

從此,一有時間我就認真閱讀,經常被其中的一些文章所感動。當讀到《尋找楊老師》、《姨媽》、《鐵皮鼓印象》等文章時,心裏總禁不住地說:“真感動。”有時甚至忍不住紅了眼眶。也每每對他的文章產生共鳴,如《家長也是教育者》中李老師提到對於學生來講,他的真正成才,教師或者說學校教育的功勞最多佔三分之一,還有兩個三分之一分別是其家長的教育培養和孩子自身的天資以及勤奮,也就是說,成功的學生=1/3老師的教育+1/3天賦+1/3家教。是啊,孩子是社會人,生活於社會羣體中,與組成社會的各個羣體有着絲絲縷縷的聯繫,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好孩子。當我讀到這樣一篇文章《把祝福獻給普通的老師們》中的這些話語:“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沒發表過一篇論文,卻兢兢業業地上好每一堂課;他們也許從來沒有機會上公開課,卻把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送進了高級學校……”不由得非常敬佩那些老師。我想,他們應該也是成功的老師。那麼成功對教師來說是不是儘自己最大的能力,教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不是光說成績有多麼的優秀,而是要對社會有用,適用社會的健康的人呢?

身爲一個語文老師,李老師所提到的一些觀點也讓我獲益匪淺,如《讓語文課充滿活力與靈氣》中他說到:“師生內心深處的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要在課堂上流淌與飛揚,讓課堂呈現富於變化的蓬勃生機。要讓語文課有靈氣與活力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教師要讓自己成爲自己教學的主人,有自己的東西、自己的個性。”李老師還希望教育者《以書爲友》,不停地閱讀,是每位語文教師乃至所有教師教育生命的體現方式。大家都知道,“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多讀書,多充實自己,才能不斷地進步。

李老師的文章語言質樸、直白,娓娓道來,沒有長篇大論的枯澀的論述,有的只是一個個他經歷過的、所想到的細節上的描寫,但又蘊意其中。李老師認爲,今天中國需要一種把人當作人的教育,我們嚮往併爲之奮鬥的教育,應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爲了一切人全面發展的教育,是充滿着民主精神,散發着科學芬芳,閃爍着個性光芒的教育。那麼,當代老師就應具有童心、愛心。童心:赤子之心;愛心:對學生的所有能包容的愛。對於李老師來說,勤奮是成功的關鍵,但顯然,童心、愛心同樣是他成功的基礎,讓他塑造獨特的自己,這從他的文章《童心萬歲:寫給我永遠的兒童節!》、《讓孩子們走向大自然》、《學生請我吃火鍋》等可以看出來。一個老師有童心、有愛心,纔會有事業心,老師有童心、有愛心,纔會有責任心。捫心自問,我有童心、愛心嗎?學生是否願意和我說悄悄話,是否願意和我開玩笑,是否願意我加入到他們的活動中,他們是否會喜歡我這樣一個老師呢?……細想起來,我做得實在還不夠。

我願以此自勉,在教育的道路上繼續跋涉,追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