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史記讀後感1500字

史記讀後感1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下面給大家分享史記的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史記讀後感1500字

  史記讀後感1

《史記》,是一部力透紙背的大書,內容深廣,包羅萬象,政治、軍事、文化、地理無所不容。《史記》最爲人稱道的是大量鮮活的歷史人物,栩栩如生,而在書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中,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總有一大批各種各樣的英雄人物,讀來讓人血脈噴張、蕩氣迴腸。

這些英雄,或是包藏宇宙之機,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良,“宰割天下亦如是肉”的陳平;或具吞吐天地之志,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彼可取而代也”的項羽,“大丈夫當如是也”的劉邦;或是戰必勝,攻必取的良將,如身先士卒,滅敵百萬的白起,身懷絕技,一生征戰令敵膽寒的“飛將軍”李廣;或是隱忍,胸懷大志,目光高遠的草莽英雄,如“爲人深沉好讀書”,受人怒目呵斥轉身就走,卻驚世一擊喋血秦王殿的荊軻,如受食漂母,受胯下之辱最終卻將兵百萬,威震天下的韓信;或是重義輕生,士爲知己死的刺客,如甘當刑人,吞炭易容,兩次趙襄子酬知己的豫讓;或是以武犯禁的市井遊俠,如“專趨人之急”的朱家,“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郭解····

唯英雄,識英雄。司馬遷就出生在一個讓人心馳神往,充滿英雄情結的年代:春秋,戰國,秦朝的大一統,楚漢相爭····戰火的餘煙還未散去,力拼的金戈聲迴盪在歷史的天空,大漢一統天下,國運日上,四夷臣服,生活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司馬遷十歲誦古文,二十歲足遍九州,並有幸隨西征巴蜀的大軍一直到達昆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樣一位滿腔熱血的年輕人,才高一代,被喜好文學的漢武帝賞識,似乎前途一片坦蕩。

唯英雄,識英雄。爲了被朝廷逼得無奈投降匈奴的軍事天才李陵的清白,金鑾殿上,在一片見風使舵的獻媚聲中,司馬遷挺身而出,拔刀相助,直諫犯龍顏,他和李陵素昧平生,一切只爲心中的正義,不平則鳴,結果因言獲罪,被打入獄中,因爲沒錢贖罪,身陷囹圄,被施腐刑!慘遭酷刑的司馬遷,也因此對人間世態認識更深刻。於是一腔抱負無處施展,而又窮困潦倒的他,寫出了李廣難封侯的憤懣,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情;爲別人打抱不平,自己被一文錢難倒時卻貧無達士將金贈,所以他更渴慕,欽敬那些其行雖不軌於正義,但是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的豪俠,“士可殺不可辱”,但是胸懷大志的他在生不如死的境地裏,想起的是管仲的“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像勾踐一樣臥薪嚐膽,發憤著史,默默地忍耐,默默地等待,默默地耕耘,在浩瀚廣闊的歷史時空中盡吐胸中塊壘,橫論千古,縱書八荒,一杆直筆終於寫就一部橫空出世的煌煌鉅著。

他也更深刻地認識到了英雄的侷限性,不迴避他們的缺點。越王勾踐的刻薄寡恩,霸王項羽的自負多疑,高祖劉邦的痞子習氣,大俠郭解年輕時睚眥必報的狹隘,以好客著稱的平原君葉公好龍……

在皇權當道的封建社會裏,在暗沉如鐵的命運裏,司馬遷爲了理想,爲了信仰,爲了奢侈的正義,孤獨地行走,拼命抗爭,終於衝破了命運的困鎖,一破繭就直衝九霄,迸出灼目的火花,在歷史皆爲帝王家書的中國,他爲那些“施於天下,莫不稱賢”然“墨皆排擯不載”的巷之俠開篇列傳,歌頌他們高潔的品質:幫助伍子胥渡江的漁丈人,夷門抱關的侯贏,爲亡命天涯的郭解自殺的籍少公……他讓人無論貴賤,在人性道德面前得以體現真正平等!實現人性的解放!司馬遷超越了時代的侷限,像十年磨一劍的俠客一般,以一杆筆當利劍,爲世間主持公道,爲平民掙出空間!

他的心與歷史上的英雄前賢交響,也讓後世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與之共鳴!

司馬遷,亦是俠之大者!

凜凜千載後,無論是拜讀《史記》,還是仰望司馬遷,仍讓人高山仰止,心中依然如同瀚海回瀾,激盪不已!

讓我們一起翻開《史記》,一起感受噴薄而出的生命力,一起感受人性的光輝!

  史記讀後感2

在浩如煙海的中華史籍中,《史記》無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古往今來,有許多知名人士對《史記》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衆所周知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劉向等人認爲此書“善敘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而這一歷史鉅作出自於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他像鳳凰涅盤重生似的,不破不立,他忍辱負重,以心靈和血肉之軀完成這令世人稱讚的無法超越也難以企及的經典。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而從《史記》這一本書中我得以窺見了一個爲人處世的道理——“寬以待人,嚴與責己”。

寬以待人的態度是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潤滑劑”,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摩擦與爭吵。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傳》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廉頗是趙國的良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布衣藺相如得到宦官令的舉善薦賢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上立了大功,得到了趙惠文王的賞識並授予了戰國時最高的官階,位居廉頗之上。廉頗因此大怒,認爲本就是藺相如既然憑藉着口舌之勞而位居他上,感到羞辱並宣言“見相如,必辱之”。然而面對廉頗的挑釁相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氣概令廉頗自愧不如而後肉袒負荊請罪。藺相如也以休休有容的品格原諒了廉頗。就這樣“化干戈爲玉帛”成就了“將相和”的千古佳話,兩人最後也成爲了刎頸之交。

你看,就連戰功赫赫的廉頗也有犯錯的時候,“金無赤足,人無完人”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就連金子也沒有十足之赤。更何況是我們人類,當然都會有優點和缺點。《史記·淮陰侯列傳》中不也提到過一句經典——“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所以在日常生活,身邊的同學朋友也難免會碰壁,這時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感同深受地真正地去理解與包容他們,這時候事情往往會頓失前嫌,化險爲夷,一切恢復風平浪靜。這樣纔會爲你贏得更多的讚許和珍貴的友誼。

當然“見人之失,如己有失”,當我們看見別人犯錯誤的時候,如果能借之反觀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纔有利於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正所謂——“嚴與責己”。

人生是舟,自律是水,以水推舟,方能揚帆萬里。《史記·管晏列傳》中的晏嬰就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晏子認爲,節儉是一個賢人的基本品質,所以,他對那些富貴驕奢,鋪張浪費的人或行爲從心底裏抱有一種反感。他身爲丞相,仍“食不重肉,妾不衣帛”。雖然身居高位,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十分節儉。他吃的是粗米飯,住的是低矮狹小的住宅,乘的是駑馬破車,穿的是粗布衣服。齊景公無論是給他建新宅還是賜他車馬他都堅決辭謝了。爲了百姓不過分追求物質享受,而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和道德敗壞晏子一生都以節儉爲表率。

常言“歸咎於身,刻己自責”我們作爲學生,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要嚴格要求自己。但是有的學生,人在課堂卻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少數學生上課經常遲到甚至逃課上網;個別學生考試時抄襲舞弊,等等。其實,每個學生都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爲什麼還要明知故犯,甚至屢教不改呢?究其原因,就是不能做到嚴與責己。中國有一句諺語很接地氣,叫“強盜收心,廢鐵變金”。范仲淹曾劃粥割齏、刻苦學習而我們現在無論是在硬件上還是軟件上條件都這麼好就更應該奮發圖強,都應該做一個思想成熟能夠嚴與責己的人。

讀完《史記》這一本書令我百感交集,書中神形兼備,躍然於紙上的人物描述以及人物的悲歡命運使我徹夜難眠。它改變了我對歷史的態度,以前我認爲歷史一直是高不可攀、不可侵犯的尊嚴離我很遙遠,而現在卻讓我覺得近在咫尺,與我們現在的生活息息相關。

嚴己寬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是一個人具有很高素養的標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明禮儀之邦,這些歷史人物的精神不正是我們這一代人有責任有義務去傳承、弘揚與踐行的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嗎?

  史記讀後感3

《史記》歷來被奉爲史學界的經典之作,更被魯迅先生稱讚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因爲《史記》不但非常充分地體現了歷史史實,讓我們感到每個歷史人物都很豐滿,而且這本書本身具有極高的文學造詣,往往兩三個字就能傳神地表達人物的心理狀態,讓歷史變得有韻味。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史記》是司馬遷頑強創作的結晶,命運的苦難對司馬遷進行精神上的洗禮,也成就了他不屈的精神,造就了他對歷史犀利的視角和別樣的筆法。

剛開始讀《史記》確實有些吃力,首先文章中有很多生僻字,更有大量的文言詞彙需要查閱,甚至有的文言詞,一兩個字就能做出很長一句話的解釋,所以,利用空閒時間,僅僅第一篇《五帝本紀》就讀了五天。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讀完之後確實有不少感受。

完備禮儀自古有之

我們中國一直被稱爲是“禮儀之邦”,讀完第一篇之後就會發現,原來在遙遠的五帝時期,禮儀就相當完備,慶賀喜事、避免兇險、宴請賓客、軍事活動、賞賜嘉獎,這些都有不同的禮儀規定,就比如每個帝王都會專門選一個官員負責祭祀活動,包括祭祀天地、鬼神、祖先,不同的祭祀也要有不同的祭祀方式;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爵位應該佩戴哪種不同的玉製福信;在君主去世三年之內應該如何服喪,不能做什麼事這些都有詳細的禮儀制度。其實這些禮儀在之後的朝代地日趨完善,前段時間去河南省博物院參觀,在夏商周時期,青銅文化和陶瓷文化已經發展得非常鼎盛,每件器皿都雕刻得非常細緻,而且大部分的物品上面都雕刻有極其精緻的圖案,其實這也是我國禮儀制度的體現,不同地位的人,物品上的圖案不一樣;款待不同級別的賓客,所用物品上圖案也不一樣,所以,漸漸地,對我國的禮儀制度簡直到了歎服的地步!

農業大國名不虛傳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這一點在五帝時期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無論是黃帝還是其他各位君主,治國之初都是把這麼幾件事放在首位,首先種植五穀,安撫萬民,考察四方,讓四方百姓的溫飽問題都得到解決;其次是根據天象推算四時節令,一方面是爲了順應大自然,種植合適的農作物,另一方面是祭祀上天,以保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最後君主還會派專門的官員去教化萬民,教他們如何耕作,如何遵守作爲父母、子女、兄長、妻子、臣子應該遵守的準則,其實根本上還是爲了保證人民能夠和睦相處,安居樂業。

禪讓制度利國利民

黃帝之後,他的孫子高陽沉靜、穩練、有智謀,於是即帝位,稱爲顓頊帝,顓頊之後,他的侄子,也就是黃帝的一個曾孫高辛即位,稱爲帝嚳,帝嚳之後,先立了他一個兒子摯即位,但摯不善治國,於是帝嚳的另外一個兒子放勳即位,稱爲是帝堯,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帝位的繼承並沒有非常嚴格的制度,而是誰適合繼承、誰有能力就讓誰擔任國君。後來堯把帝位傳給了舜,雖然他們之間也有那麼一丁點的親戚關係,但從舜往上查七輩人都是平民,到舜這一代已經是無人問津了,但堯還是經過多方面考察,得知他的能力後,把帝位傳給了他。之後舜把帝位傳給禹,更是沒有親屬關係,完全是看中他的才能。其實這樣的帝位繼承方式纔是真正的利國利民。

所以五帝時期君主的本意,並沒有太多的私心,只是想把國家治理好,讓人民安居樂業,但隨着時代的發展,人的權欲越來越重,纔有了後面的嫡長子繼承製,纔有了加強中央集權,纔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纔有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如果我國一直都保持禪讓制,現在的中國會不會更加傲視羣雄呢?

  史記讀後感4

誰哀歌?誰流淚?誰敲起了戰鼓?青冥劍向左,悲傷向右。

誰舞劍?誰挽弓?誰攤開了卷軸?滅神鉞向前,繁華向後。

——題記

一本書,包含着歷史的塵埃,浸透着勇士的鮮血,瀰漫着人民的吶喊。它見證了烽煙四起的朝代更替,勾心鬥角的官場黑幕,以平凡的文字,傾訴着一個有一個悲傷的故事。歷史的片刻灑落在它的上面。

它就是《史記》。

講述了春秋末期,吳、越的爭霸,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洗雪國恥;平原君趙勝要從三千食客中挑選文武全才二十人出使楚國求救,毛遂的自告奮勇等等,印象最爲深刻的莫於有關項羽的故事了。

烏江畔,西風怒號,江水拍打着江岸,如森林中野獸的怒吼,令人心悸。帳篷已不知被風捲向何處,只剩下空空的支架立在那焦土上,旁邊還有一杆大旗斜插在地上,那個殘缺的“楚”字在風中獵獵抖動。鮮血染紅了江水,翻滾着透骨的淒涼。年輕的將領佇立在江邊,目光凜冽。淡青色的披風宛若一面旗幟,右手牽着那匹心愛的烏騅,左手緊握着懸在腰間的天子劍。面前是一葉扁舟在滔滔江水上左搖右擺,身後是橫屍遍野的戰場。

他就是項羽,西楚霸王!可如今,他敗了,敗在了劉邦手下。

小時的項羽就立下了遠大的志向。年少的你看見秦始皇南巡的威風凜凜時,只是拋出不屑的”彼可取而代之”這是何等的豪氣,何等的霸氣。然而當劉邦看見秦始皇時卻臣服道”嗟呼,大丈夫當如此也!”由此足見你遠勝劉邦十倍萬倍。

李清照說得好“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稱項羽作“千古英雄”決不過分。項羽是真誠的,他不善僞裝,不懂得用人爲己,難道不比劉邦在別人替他立下了汗馬功勞後殺害更仁義?他作爲一個男人,他成就了一代霸業;作爲一個丈夫,他愛危難關頭寧願放棄性命也不忍拋棄虞姬;作爲一個領袖,他與戰士並肩作仗從不退縮,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打得漂亮,士兵受傷細心撫慰令人尊敬;作爲一個江東人,富貴不忘衣錦還鄉,走投無路時深感有愧於江東父老,選擇死亡而不願苟且偷生給家鄉人丟臉。誰道他不是大丈夫,真英雄?在鴻門宴上范增多次使眼色讓你殺了劉邦以除後患,但是你沒有。范增感嘆”豎子不足與謀”以至於後世之人罵你婦人之仁,他們可曾理解你重情重義,遙想當年你與劉邦結義一起同仇敵愾並肩誅暴秦伐無道,你哪裏狠的下心對往日的兄弟痛下毒手。然而殺劉邦的機會又何止鴻門宴這一次,你的大義又豈是鄙陋的人能夠理解的。楚漢相爭也是你最不想看到的。你用劉邦的父母兄嫂威脅他投降不就是不想看到手足相殘血流成河嗎?可是劉邦呢,這市井之徒卻笑容滿面說烹食了他們父親不要忘了分我一碗羹喝。如此無情無義泯滅了人性之人你爲何還念故交?因爲你身懷情誼,身懷誠信,所以你遠遠不可能戰勝劉邦這個攻於心計的險惡小人。

當然,易受挑撥,輕信親戚,不懂得利用別人爲自己服務是一個領導人致命的缺點。但是,正如一場滑鐵盧無法磨滅拿破崙的功績一樣,一場垓下之圍,又怎能折損項羽的高大形象?“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過不去的,是項羽的良心底線;是對給無辜百姓帶來戰爭紛擾的虧欠了;過不去的是情義熱血。樹立起來的,是一個民族的豐碑。

你,一身正氣“曾是氣吞殘虜”。

你,憐惜美人,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歌。

你,君子之度,豈料成全了劉邦的陰謀詭計。

你,征戰沙場多年,未曾敗北。

在烏江畔,在四面楚歌中,一葉輕舟前,在生於死之間,瀰漫着無奈、悔恨、不幹……那一葉輕舟如何能載得動他心中這許多的憂和愁?只得望着那滾滾幽咽的烏江水裹着它們奔向遠方。

一件黑色的大氅、一柄烏黑的的君子劍、一匹驃壯的烏騅、一頭黑髮、一腔熱血。這是一個曾經叱吒風雲的西楚霸王在烏江畔留給我們的永遠回憶。

無疑,項羽是一個英雄,一個有愛有恨的赤血英雄!!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此時,歷史的那悲傷的一刻,又出現在我的腦海裏,揮散不去……

  史記讀後感5

讀《史記》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我們深深爲司馬遷的堅貞人格而折服,爲《史記》留下的光輝篇章所感動,所驕傲。《史記》裏光輝篇章,“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載之遺韻”,是傳統的優秀文化。這些優秀文化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有不可抗拒的影響力,鼓舞激勵着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史記》上到軒轅下到漢武帝,內容爲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七十列傳,三十世家,凡百三十篇,是司馬遷所傾注一生的心血,在困苦環境中寫成的。他清白無辜而蒙受冤屈,並遭受漢武帝宮刑,蒙羞含辱,撰寫《史記》。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說秦《說難》《孤憤》詩三百。此皆聖賢發憤所爲作也!”

此段話我們至今記憶猶新,發憤所爲,幹成不朽的事情。文革中他在安慰幹部。司馬遷的中心意思,是這些古人之所以發憤著書是因爲心中有憂鬱難解的信念,他們的理想無法實現,最好追求以往事情,希望寄託於未來。《報任安書》不到三千字,寫的極爲感人,字字血淚,聲聲衰腸,氣貫長虹,催人淚下。這裏司馬遷既感嘆厄運的悲痛,又抒發自己砥礪現實,堅持心志的一種情懷。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對死的看法異於常人,一般人都重生輕死,他認爲死有輕重,爲己、爲利而死者輕,爲義爲國而重,正如他在《史記》讚揚的人爲正義爲崇高的目標奮不顧身的李廣、項羽、荊軻、公孫杵臼等人。認爲他們死得其所,重於泰山。

在司馬遷看來,生命和人生價值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不是生理的而是心理的。人活百歲總有一死,對於死任何人都不能避免,關鍵是死的原因和目的,他自己受刑後沒有死亡,因爲還有事情和心願沒有完成。正如趙氏孤兒戲文中所唱:“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他要活下來幹一番不朽的事業,忍辱負重,發奮著書。在西漢時期沒有紙張,主要用刀刻竹簡成字,這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情,可司馬遷揮刀竹簡,拼命刻寫,成就五十幾萬字,最後終於寫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鉅著《史記》。

讀《史記》使人特別感到,在《史記》裏司馬遷的關注點,筆墨點有獨到之處,與漢以前的史官迥然不同,他不以輸贏論功績,不以成敗論英雄。他縱筆豪寫失敗者,《史記》裏屈原失敗了、項羽失敗了、荊軻失敗了,但他們都輸的光彩感人,可歌可泣。

寫項羽拔山扛鼎,力敵萬人,天生瞳目雄烈過人的英姿,寫他的事蹟“鴻門宴”“烏江自刎”“破釜沉舟”,事件清晰,情節曲折動人,令人扼腕嘆息,悲喜交加。一區霸王別姬喜劇就選自這些史蹟,唱響千古。

寫失敗者荊軻大義凜然,爲友、爲義、爲國,慷慨應諾,在易水之上,衆人送行都是白衣素服。高漸離擊築大家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易返。”這段文字寫的如泣如訴,冷人感慨萬千。

讀《史記》使人有異樣的感覺,書中寫成功者、勝利者如楚懷王、秦始皇、劉邦筆墨少的很。

精讀《史記》使人信念境界提升,書中上寫天文,下寫地理,三教九流,風物人情,犖犖大觀,彷彿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時空旅行。

品讀《史記》,使人心靈深處感動,史記是一首歷史長歌,波瀾壯闊,英勇悲壯!真正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讀《史記》,人們不僅爲司馬遷的不幸遭遇感到傷心,也爲他的崇高人生信念,堅韌不拔、矢志不移的意志所震撼,更爲他對生命價值的追問詮釋擊節稱讚。一言之,讀史記我們感到,《史記》留給我們的文化博大精深,它像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影響改變着我們的命運,讓我們人生過的尊嚴、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