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彙總七篇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彙總七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小區的一些機構和設施,懂得尊敬爲小區服務的人。

2.積極主動地自由交談,能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有關小區的資料(畫,照片)

活動過程

一,互相交流,瞭解小區的設施:

回憶導入:這是哪?(播放梅園小區設施)

誰願意來介紹自己居住的小區?

幼兒交流時,教師利用照片或畫進行展示,並隨機插問:

——你們小區裏有什麼設施?

——你最喜歡小區的什麼設施?爲什麼?

——小區爲什麼那麼美?

介紹小區裏的`工作人員

插入圖片:這兩張照片哪裏不一樣?

垃圾去哪拉?誰做的好事?

小區裏還有哪些工作人員?

一一出示工作人員圖片(門衛,書報亭,花工)

小結:小區也是我們的一個家,在那裏的每一個居民都可以找到快樂,得到幫助,尤其是小區裏的工作人員,他們爲我們的安全,幸福的生活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感謝他們!

二,寫設想書

在小區裏有沒有讓你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爲什麼?

我們爲小區提的這些修改意見,怎樣讓小區的工作人員知道呢?

我們可以寫份建議信給社區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你們的設想。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小兔無意中撿蛋到成功孵蛋的故事情節。

2、樂意跟着老師一起說說、演演,感受小兔對蛋寶寶的關心和照顧。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教學重點】

通過說說、演演,感受小兔對蛋寶寶的關心。

【教學難點】

學會傾聽,樂意表達畫面內容。

【教學準備】

1、ppt

2、仿真蛋(可打開內藏小烏龜)

3、故事表演場景:草地、小山坡、角色玩偶等

【教學過程】

一、引題並激趣【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設疑來激發幼兒猜一猜的興趣,調用幼兒對"蛋"的生活經驗,引發對生活中"蛋"的關注。】

1、猜猜是誰的蛋出示ppt草地上的'蛋畫面

(1)小兔發現了什麼?

(2)猜測:這是誰家的蛋寶寶呢?

(提示:通過對畫面的觀察以及對關鍵點的設問,可以讓幼兒進行閱讀的一些隱性方法的習得,如:猜測故事的主角、猜測故事的主要情節等。)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旨讓幼兒通過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表述,來感受到小兔對蛋寶寶的關愛之情。】

(一)幫蛋寶寶找媽媽

1、遇見小豬(1)小兔子遇見了誰?它對小豬說了什麼呢?

(2)小豬會怎麼回答的呢?

敘述:哎,這個蛋寶寶不是小豬的,於是,小兔繼續抱着蛋寶寶出發了。

2、遇見小熊(1)這次小兔又遇到了誰?如果你是小兔會怎麼問呢?(激發幼兒樂意用不同的方式來詢問)

(2)那麼小熊會有什麼反應呢?

敘述:這個蛋寶寶既不是小豬的也不是小熊的,那麼到底是誰的呢?小兔想呀想,怎麼也想不出來。於是小兔決定把蛋寶寶帶回家,把它孵出來看看到底是誰的寶。

(二)小兔孵蛋

1、咦,小兔在哪兒啊?

2、小兔爲什麼要把蛋寶寶放在身體下面呢?

小結:小兔是爲了用自己的體溫溫暖蛋寶寶。

3、小兔是壓在蛋寶寶身上睡覺的嗎?它是怎麼睡覺的?

小結:小兔把蛋寶寶放在柔軟的小牀上,給它溫暖,還小心翼翼地跪着,不讓蛋寶寶受傷。

追問:小兔還做了什麼?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敘述:就這樣,好幾天過去了,可是蛋寶寶一點動靜都沒有,小兔有些難過。

4、討論:你覺得小兔會放棄嗎?如果你是小兔會放棄還是繼續孵蛋呢?

敘述: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小兔顧不得吃飯、顧不得睡覺,細心的照顧着蛋寶寶,用它的愛溫暖着蛋寶寶。不知不覺,60天過去了,這一天,小兔忽然聽到了"咔嚓-咔嚓"的聲音。

(三)蛋寶寶孵出來了

1、發生了什麼事情?

2、哎呀,蛋寶寶裏孵出的是誰啊?(烏龜)小結:於是,小兔就帶着小烏龜出發去找烏龜媽媽了。

(四)送蛋寶寶回家

1、快看,那好像是烏龜媽媽,她正急着找自己的寶寶呢,我們快把她叫過來。

小結:烏龜媽媽找到了小烏龜很高興,而小兔子因爲幫助了烏龜也感到很開心。

三、情感體驗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爲幼兒創設情境通過演一演,讓幼兒更願意表達,同時進一步感受對蛋寶寶的關愛,並且在最後打開仿真蛋找出藏在裏面的烏龜,體驗成功感。】

讓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這個故事吧: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兔孵蛋》

教師分發蛋寶寶,教師帶領幼兒扮演小兔子。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幼兒充分挖掘畫面的內容,對繪本的文字、符號、色彩、造型等進行多元解讀,隨着孩子的興趣點適時調整教學過程,給孩子更多的閱讀自由和空間。再次,讓幼兒通過感知理解、觀察表述、角色體驗、互動表演等多種方式,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和感悟。最後拓展延伸,迴歸幼兒的真實生活,讓閱讀豐富幼兒的生活,滋養孩子心中真、善、美的種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嘗試爲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事物找關聯。

2、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競賽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誰和花兒好?”圖片或照片、卡片若干(柳樹、鳥、錄音機、電話、太陽、牛奶等)。

活動過程:

遊戲一:誰和花兒好?

玩法:幼兒爲花兒找十個不同的朋友。找對了,每一片花瓣的顏色就會變,最後成爲一朵美麗的花。

規則:

1、幼兒給花兒找好朋友,每講出一樣和花兒要好的東西,花瓣的顏色就會變,如果幼兒能講出十樣和花兒要好的東西,它就會變爲一朵美麗的花,你們就贏了。

2、幼兒爲花兒找到的朋友不能重複,而且要講出這些東西和花兒要好的理由。

重點:引領幼兒大膽想象,尋找不同的事物和花兒做朋友。

遊戲二:誰和誰好?

玩法:幼兒分成兩隊比賽,看哪一組能在卡片中尋找到多種關聯,得卡片數多的隊爲贏。

規則:

1、每組派一個代表選擇兩張能做好朋友的圖片,用優美好聽的話說出它們做好朋友的理由。

2、答對者將圖片放在排頭幼兒的旁邊。

3、找到的兩個好朋友不能和別人的重複。

4、遊戲輪番進行,最後圖片得數多的一隊獲勝。

重點:

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各種關聯。

附兒歌:誰和誰好?

誰和誰好? 藤兒和瓜好,

它們手拉手, 不吵也不鬧。

誰和誰好? 蜜蜂和花好,

蜜蜂來採蜜, 花兒仰臉笑。

誰和誰好? 我和小朋友好,

大家唱起歌, 一起上學校。

中班語言活動:微笑(散文欣賞)

活動目標:

1、喜歡傾聽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2、理解並掌握散文情節,豐富詞語“願意”、“微笑”。

3、能分角色朗誦散文,學會一句接一句的朗誦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具:(頭飾)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一羣小螞蟻。

2、散文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相互觀察同伴的微笑,激發幼兒的快樂情緒。

(1)請幼兒相互觀看同伴的微笑。

(2)集體討論。當你看到同伴微笑的時候,你覺得開心嗎?

(3)教師小結。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散文《微笑》的前四句,並提出問題。

(1)教師演示教具,朗誦散文前四句。

(2)教師根據詩歌內容提問如:“小鳥想出了什麼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引導幼兒回答時用散文中的語句:“我願意……”。

(3)引導幼兒討論,幫助小蝸牛想出各種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辦法。

3、教師朗誦散文的最後兩句。

(1)教師朗誦散文最後兩句。

(2)教師根據散文內容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

(3)鼓勵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展開想象,設想各種不同的方法,並學。

4、完整欣賞及朗誦散文,感受散文中美好的意境。

(1)在背景輕音樂中,教師有感情地完整朗誦散文,並用眼神和表情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

(2)幼兒分角色扮演小鳥、大象、小兔、小螞蟻,並學習散文中小動物的對話和動作表情。

5、幼兒表演朗誦散文。

(1)分角色朗誦。

(2)集體朗誦。

6、討論:你喜歡散文中的“微笑”嗎?生活中你會經常“微笑”嗎?生活中你最喜歡誰的“微笑”?爲什麼?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幼兒園做一件讓他人高興的事,把快樂送給其他的小朋友。

中班語言活動:三隻蝴蝶

設計者:上海市曹王幼兒園 張麗芳

目標:

1、通過共同翻閱大圖書、角色扮演等形式,瞭解故事內容,學習講述故事中反覆出現的對話和短句。

2、體會好朋友之間相互關心的美好情感。

準備:大圖書、三隻蝴蝶頭飾

過程:

一、故事討論:理解故事,練習句式,體驗情感,培養閱讀。

1、看三隻蝴蝶書名,猜猜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2、春天來了,花園裏飛來了三隻蝴蝶,一隻是紅的,一隻是黃的,一隻是白的,他們天天在花園裏一塊兒遊玩,一塊跳舞、遊戲,非常快樂。

3、看圖發生了什麼事情?(下雨了……)有一天,他們正在草地上玩,突然下起大雨來。紅蝴蝶飛到紅花那裏,向紅花請求說:“紅花姐姐,紅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淋溼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到你的葉子下避避雨吧!” 紅花說:“紅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黃蝴蝶、白蝴蝶,別進來!”

4、它們碰到了什麼麻煩的事情?(下雨了,沒地方躲)紅花姐姐說什麼?

5、這下它們怎麼辦啊?(到其他地方去……)三隻蝴蝶齊聲說:“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兒走。”

6、爲什麼不分開?(好朋友)可是會把自己淋溼的呀?(不能讓好朋友被雨淋)

7、雨越下越大了。看它們又來到了哪裏?(黃花)看來它們要向黃花姐姐求救了。哪隻蝴蝶會飛過去說呢?(黃蝴蝶)會怎麼對黃花姐姐說清楚呢?

8、是啊,黃蝴蝶飛到黃花那裏,向黃花請求說:“黃花姐姐,黃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打溼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飛到你的葉兒下避避雨吧!”黃花說:“黃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紅蝴蝶、白蝴蝶,別進來!”怎麼辦?要麼就分開吧?雨越來越大了,再不避雨,黃蝴蝶要生病的?三隻蝴蝶會分開嗎?(不會)(不能分開)

9、猜猜三隻蝴蝶它們會怎麼對黃花姐姐說?三隻蝴蝶齊聲說:“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兒來,要走一塊兒走。”

10、雨下得更大了,它們還沒有找到避雨的'地方。它們看到了白花姐姐,誰去請白花姐姐幫忙呢?(白蝴蝶)白蝴蝶飛到白花那裏,向白花請求說:“白花姐姐,白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淋溼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飛到你的葉兒下避避雨吧!”

11、白花姐姐會答應嗎?白花說:“白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紅蝴蝶、黃蝴蝶,別進來!”12、算了,分開吧?白花都快飛不動了?(不能分開)如果你們是三隻蝴蝶你們會分開嗎?三隻蝴蝶一齊搖搖頭說:“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兒來,要走一塊兒走。”

12、三隻蝴蝶在大雨裏飛來飛去,找不着避雨的地方,真着急呀!可是它們誰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朋友。

13、這時候,太陽公公從雲縫裏看見了,連忙把天空的烏雲趕走,叫雨別再下了。天晴了。太陽把三隻蝴蝶的翅膀曬乾了。三隻蝴蝶迎着太陽,又一塊兒在花園裏快樂地跳舞,遊戲。

二、找找你喜歡的一頁:回憶故事,練習翻書,練習句式,體驗情感。

1、多麼令人感動啊,你最喜歡哪一頁上面的故事畫面?(……)請你把它翻出來。爲什麼喜歡這張?(……)三隻蝴蝶說的哪句話讓你特別感動?(……)讓人感動的話再來體驗一下。動作、表情做得也讓人感動。

三、角色扮演:完整故事,會說句式,表達情感,學會翻書。

1、教師引導一個孩子翻大圖書邊講故事,老師扮演花,教師引導其他孩子選擇扮演蝴蝶。

附故事:三隻蝴蝶[]

花園裏有三隻蝴蝶,一隻是紅的,一隻是黃的,一隻是白的,他們天天在花園裏一塊兒遊玩,一塊跳舞、遊戲,非常快樂。

有一天,他們正在草地上玩,突然下起大雨來。紅蝴蝶飛到紅花那裏,向紅花請求說:“紅花姐姐,紅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淋溼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到你的葉子下避避雨吧!”

紅花說:“紅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黃蝴蝶、白蝴蝶,別進來!”三隻蝴蝶齊聲說:“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兒走。”

雨下得更大了。三隻蝴蝶一同飛到黃花那裏,齊聲向黃花請求說:

“黃花姐姐,黃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打溼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飛到你的葉兒下避避雨吧!”黃花說:“黃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紅蝴蝶、白蝴蝶,別進來!”三隻蝴蝶齊聲說:“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兒來,要走一塊兒走。”

三隻蝴蝶一起飛到白花那裏,齊聲向白花請求說:“白花姐姐,

白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淋溼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飛到你的葉兒下避避雨吧!”白花說:“白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紅蝴蝶、黃蝴蝶,別進來!”

三隻蝴蝶一齊搖搖頭說:“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兒來,要走一塊兒走。”

三隻蝴蝶在大雨裏飛來飛去,找不着避雨的地方,真着急呀!可是它們誰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朋友。

這時候,太陽公公從雲縫裏看見了,連忙把天空的烏雲趕走,叫雨別再下了。

天晴了。太陽把三隻蝴蝶的翅膀曬乾了。

三隻蝴蝶迎着太陽,又一塊兒在花園裏快樂地跳舞,遊戲。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設計意圖:

幼兒園科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教學中,我本着密切聯繫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來設計科學活動。本節活動課的時間教學缺乏直觀形象,是較爲抽象的。因此,我以幼兒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爲切入口,運用了幼兒比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引導幼兒認識整點,如;8:00入園,下午5:00離園,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最後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進一步讓其理解和接受。

教學目標:

1.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

2.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活動,讓幼兒懂得愛惜時間,珍惜生命,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4. 通過活動,培養幼兒“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整時;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教學難點:

整時時鐘面指針的規律。

教學準備:

1、實物鍾

2、幼兒操作材料

上午七點整起牀 上午八點整上幼兒園 上午九點整學習

十二點整吃午飯 下午三點整做遊戲 下午五點整回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這來了好多好多的客人老師,大家轉過身去向客人老師揮揮小手,打個招呼吧!

(小朋友們轉身揮手打招呼)

師:小朋友們真有禮貌,表現的太棒了,給個什麼獎勵呢?這樣吧,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童話故事,好不好?

(好)

一天清早,在一個美麗的鄉村,一隻美麗的小公雞起牀了。他跳到高處“喔喔”的叫起來。

2、提出問題:

(1)公雞打鳴是叫人們幹什麼?

(叫我們快快起牀)

(2)每天早晨你是幾點起牀的?

(五點、六點、七點?)

(3)你每天都是怎樣醒的呢?

(某某叫的、自己醒的、用鬧鐘鬧的、我看時間(表)、??)

3、談話揭示課題:

你們都是能按時起牀、上學不遲到的好孩子。值得我們大家學習。你們是用什麼知道時間的?

(用鬧鐘、看錶知道時間。)

大家願不願意也通過認鍾、表來知道時間,能夠自己按時起牀,都成爲時間的小主人?

(願意!)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鐘”。

(活動分析:這一環節,通過聽童話故事,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緊接着,提出了幾個問題,引導幼兒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解決問題,使幼兒產生求知慾,培養幼兒從小養成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二、自主探究

(一)初步認識鐘面

1.尋找生活中的鐘表

(1)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在什麼地方見到過鐘錶的?

(家裏、商店裏、學校裏以及爸爸媽媽的身上??)

(2)鐘錶都有些什麼形狀的`?

(有圓形的、有長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2.認識鐘面

(1)組織同桌玩鍾,提出觀察任務。

要求:在玩的時候,可以看看鐘面上都有什麼?把看到的、知道的、想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同桌合作學習)

(2)幼兒反饋交流結果。

A:剛纔小朋友玩了鍾,你們發現了什麼?

B: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

(幼兒自己展示)

注重引導認識到指針長短、大小等不同的特徵和鐘面上的12個數字。(及時給以肯定、用實物對照)

(3)小結:生活中的鐘表各式各樣,我們發現有的鐘面上有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較長的――分針;還有又細又長的――秒針。而有的鐘面上只有2根針。我們認時間主要看時針和分針。

(4)指針小檢查:指針說名稱。

(同桌合作)

(活動分析:這一環節安排了回憶鐘面、觀察鐘面、討論鐘面以及認識小數字活動,幫助幼兒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組織幼兒參加小組討論,在探索的過程中,互相借鑑,互相補充,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

(二)合作學習、認識整時

1、初步認知並感知

哪些小朋友已經認識時間了?請舉手!

真不錯!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小鐘,轉一個時間,告訴大家,是多少? 幼兒:3點、5點、4點??

(1)口頭語言的糾正

小朋友們知道這麼多時間,太能幹了。不過,老師有一點要告訴大家,我們平時說的幾點鐘,那是口頭語言(平常的話),在書上,我們叫什麼呢?有小朋友知道嗎?――幾時。

如:平時說的5點,書上是叫――5時。這種時間叫整時。

(2)自主學習,互幫互助

老師想請認識時間的小朋友當小老師,教一教不會認的同學,讓大家都會認識整時。行不行?

(行!)

(小組合作學習)

2、引導學習,強化認知

你是怎樣認整時的?分針和時針是怎麼指的?

(我是看分針指向數字幾,時針指向數字幾??)

3、教師小結,: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4、出示歌謠 珍惜時間的好寶寶 ;要把時間記得牢;

時針指幾就幾時; 分針必須指十二。

5、打手勢記整時

(活動分析:通過觀察、推理、找規律,使幼兒進行探索認識整點,讓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三、放鬆活動:

改編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老師和幼兒商討遊戲玩法,鼓勵幼兒自主遊戲。(規則:老師演老狼說時間,幼兒扮演小時鐘正確表示。)

四、實踐應用:

1、糾錯練習

(1)(出示實物鍾,2:40)提問:這是3時嗎?爲什麼?

(2)(出示實物鍾,8:15)提問:這是8時嗎?你會撥8時嗎?自己試試。

2、操作練習、深化認知

大家做得很好!現在,你能撥出一個你最喜歡的整時嗎?跟大家說你那時在做什麼?

3、聽時間打手勢。

4、比比誰的反應快

(1)早晨老師六時吃飯,過一個小時要上班,你知道老師幾時上班嗎? (七時)

(2)晚上老師6時吃飯,過四個小時要睡覺,你知道老師幾時睡覺嗎? (十時)

(活動分析:這個環節,通過動手、動腦及師生互動相結合,既讓幼兒充分地展示了自我,也活躍了活動氣氛,同時也使幼兒感到學得輕鬆快樂。)

五、完成幼兒操作材料《快樂的一天》

(1)接下來我們拿出操作材料,動手做一做。

(師巡視、輔導幼兒操作)

(2)展示小朋友們做得好的操作材料

(活動分析:此環節,充分調動幼兒動手能力,通過動手操作,加深新知識的理解,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整點、整時的認識,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

六、結束

引導小朋友們向客人老師說再見。

(活動分析:此環節的安排,就是爲了讓幼兒從小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畫面內容大膽想象,猜測故事的發展變化。

2、感受家的溫暖與快樂。

3、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1、《一座小房子》教學掛圖、課件。

2、幼兒學習資源②第1—5頁。

活動過程

1、出示草建的房子圖片,問幼兒:這個房子什麼樣的?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再分別出示石頭房子、木頭房子、樓房,問幼兒是什麼材料做成的。小朋友咱們一起去看看這些房子裏面都有什麼吧!(幼兒一起回答)這些房子都開心嗎?爲什麼會開心?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座房子,小朋友們看看它是用什麼做成的?咱們看看房子裏都有什麼?那你們想一想小房子的心情是怎樣的?之後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一幅圖。

3、出示圖二,提問:圖上都有誰?小房子會對他們說什麼?小動物們會說什麼?之後教師進行講述。

4、出示圖三,提問:後來誰到了房子裏?小房子還是空空的嗎?請小朋友連起來將這幅畫講一講,之後教師進行講述。

5、出示掛圖四、五,提問:小熊仔房子裏都幹什麼了?小房子的'心情怎樣?讓幼兒分組講一講這兩幅,之後教師進行講述。

6、小房子有了小熊一家人的陪伴心情怎樣?爲什麼小房子會開心?那小朋友在家的時候會開心嗎?爲什麼會開心?

教師小結:因爲家裏有爸爸媽媽還有很多的親人,他們都非常的愛你。

7、那小朋友說一說在家裏你的爸爸媽媽開心嗎?爲什麼?咱們怎樣讓爸爸媽媽開心?

教師小結:咱們小朋友的爸爸媽媽愛小朋友,咱們小朋友也應該學會去關心爸爸媽媽,這樣咱們的家纔會更加的幸福開心。

8、幼兒自由閱讀幼兒學習資源,互相進行講述。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爲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與分享節日的快樂。

2、發展與鍛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初步瞭解春節的風俗習慣,豐富幼兒生活經驗,嘗試用多種表達情感。

【活動準備】

1、把教室佈置成過年的氣氛,創設寬鬆、自由、熱烈的氛圍。

2、歌曲《拜年》磁帶。娃娃家的頭飾(爸爸媽媽寶寶)、表演材料。

3、幼兒自帶和家人一起製作的有關過年的圖畫。

4、歌曲《拜年》錄像帶,綵綢、鑼鼓等表演材料。

【活動重難點】

有條理地清楚地表達。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小朋友們看今天咱教室像是過什麼節日的呀?小朋友答:過春節。

2、引出主題。讓小朋友互相講一講自己是怎樣過春節的。

3、傾聽故事《過年》,可結合音像資料引導幼兒瞭解中國北方、南方過年的一些習俗趣事。

(二)進行部分。

1、教師提問小朋友動動自己的小腦袋想想“過春節”了。

(1)自己和家裏人是如何過的?如:全家人吃年夜飯的情景等。

(2)春節裏有哪些事自己最開心?如:爸爸、媽媽爲自己準備的新衣服,去長輩或父母的'朋友家拜年,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等。

評價:幼兒在回答以上幾個問題時教師要及時補充啓發幼兒有條理清楚的表達。

2、設置場景玩表演遊戲:拜年。

幼兒邊欣賞歌曲《拜年》,邊讓小朋友自由發揮表演娃娃家是怎麼過年的?怎樣拜年的?

【活動結束】

把小朋友們製作的畫貼在咱的教室。活動自然結束,表揚大膽講述的幼兒。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小動物到小姑娘家做客不允許到被邀請的過程,學說主要對話,學習字詞:亮堂堂、悶、熱鬧。

2.嘗試看圖說出故事中小姑娘和小動物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分角色進行簡單對話表演。

3.感受與好朋友共同分享的快樂。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多媒體課件。

2.小姑娘、小羊、小鳥、小狗、小猴卡片、頭飾。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請幼兒看背景圖,說說圖上有什麼(房子、大樹、花草)

房子是什麼顏色的呢?(金色的房子,紅的牆,綠的窗)

師: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金色的房子》。

二、播放課件請幼兒仔細看、聽故事,並動腦筋回答問題

1.故事裏有誰?(小姑娘、小羊、小鳥、小狗和小猴)分別出示頭飾。

2.這是一座什麼樣的房子?(紅的牆,綠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

3.房子裏住着誰?(小姑娘)

4.小羊見了小姑娘的房子是怎麼說的?

小羊:小姑娘,您好,您那金色的房子真漂亮,紅的牆,綠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

學習詞語:亮堂堂。

5.還有哪些動物也這麼說?(小鳥、小狗、小猴)

6.小姑娘聽了心裏怎麼樣?(真高興,並和小動物們在草地上一起唱歌跳舞。)

7.小羊、小鳥、小狗和小猴都想到小姑娘的房子裏玩,它們都是怎麼說的呢?

小姑娘,讓我進去玩玩吧!

8.小姑娘是怎麼說的呢?

對小鳥說:不行,你撲棱撲棱地亂飛,會把我的房子弄髒的`!

對小狗說:不行,你汪汪汪地亂叫,會鬧得我睡不着覺的!

對小猴和小羊說:那更不行,你們啪嗒啪嗒地亂跑,會把我家的地板踩壞的!

9.小姑娘一個人在房子裏的感覺怎麼樣?(悶極了)那麼房子的外面是怎樣的呢?她打開了窗戶看見——動物們在草地上玩得正熱鬧呢。學習詞語:熱鬧。

三、瞭解小姑娘態度轉變的原因

小姑娘不讓小動物們去房子裏玩,那麼她一個人在房子裏快樂嗎?(不快樂)

小姑娘後來邀請小動物們到房子裏玩,那麼她們在房子裏快樂嗎?(快樂極了)

小結:小朋友要與同班友好相處,讓夥伴們來分享自己的快樂才快樂!

四、請幼兒佩戴頭飾,分角色表演故事內容

1.提問:你喜歡小姑娘嘛?爲什麼?

2.師幼共同討論,故事中各個角色的動作、表情、語氣。如:小動物們看到小姑娘美麗的房子時誇獎的語氣;向小姑娘請求到“金色的房子”中玩一玩時請求的語氣;小姑娘再次邀請小動物們到“金色的房子”裏做客時熱情和迫切的語氣等。

3.教師請幼兒自由選擇頭飾,分組分角色進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