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在一次看圖拼畫的數學活動中,我給孩子提供了圖樣,要求孩子照樣去拼圖。由於是操作活動,孩子們都很感興趣,也都能按要求去拼,拼好後我請幼兒說一說,是怎麼拼的,每種圖形片都用了幾個,然後再記錄下來。這時班上一位叫王志鵬的小朋友問:“老師,我拼的小人和圖上的不一樣,行不行呀?”原來他拼的小人的腳用的是長方形,而圖樣上是用三角形拼的。當時我想:是呀,爲什麼一定要用三角形呢?於是我就有了下面的活動。

活動準備:各種圖形片,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 找圖形(把各種顏色、形狀不同、大小不同的圖形片放在一起)

(1) 一組拿紅色正方形,第二組拿綠色長方形,第三組黃

色三角形,第四組藍色圓形,第五組紅色梯形,第六組綠半圓形,看看哪組拿得又對又快?

(2) 請每組幼兒分別拿5個紅圓,6個黃正方形,8個綠梯形、7個藍三角、4個紅半圓。每組一個幼兒在按要求拿的時候,其他幼兒在該幼兒拿好後要幫他數一數,看他數得對不對?(幼兒積極性很高,動作較快,也有一個組總是在最後,可組裏的成員都在幫忙,幫着找圖片,幫着數圖片。)

(這樣的安排主要是考慮本班有這學期新來的幼兒,有的幼兒照着圖形會找出同樣的圖形來,但如果老師叫他自己拿一個圖形來,可能要找半天,特別是長方形和正方形會混洧,梯形也不能很快找出來。通過這兩個操作活動,一是幫助幼兒複習圖形,二是幫助幼兒複習正確地數實物。)

2、 拼一拼,說一說,記一記。

教師爲幼兒提供圖形片,老師說一個東西,讓幼兒來拼,拼好後說一說你是怎麼拼的?每種圖形用了幾個,記錄下來。

(1) 請幼兒拼一個小人。 我在巡視的時候,有個叫王志鵬的孩子對我說:“老師我拼了一個女的。”我當時只是看了一下,隨口說了一聲“不錯”,但心想:爲什麼是女的?隨後又去看其他幼兒拼的情況,這時由於受王志鵬小朋友的啓發,我注意看其他孩子的,發現了孩子們拼的小人各有不同,全班只有幾個孩子和別人拼的是一樣的,其他都不相同。 拼好後,我就先請王志鵬說一說,他是怎麼拼的?王志鵬說:“我用圓形拼了這個女孩子的頭,用正方形拼了她的身體,用長方形拼了她的手,用梯形拼了她的裙子……”張潔說:“我也拼了一個女孩子,是圓形拼了她的頭,三角形拼了她的手和身體,梯形拼了她的裙子,腿被裙子擋住了。”也有好多是拼的女孩子,但他們不是體現在裙子上,而是體現在頭上,如趙磊用兩個半圓拼女孩子的辮子,冠曄是用兩個圓拼了辮子……

(就拼一個小人,幼兒就用不同的圖形拼出了不同的女孩子而且每個孩子都能把自己拼的過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如果孩子不說給你聽,你可能粗看一下還不能明白,但經孩子這麼一講解,當時真是恍然大悟,正如瑞吉歐所說: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念頭,一百種思考、遊戲、說話的.方式。)

(2) 拼一個房子 幼兒有的拼了三角形的房頂,有的拼了梯形的房頂,有的拼了長方形有房頂……有一個窗子的,有兩個的窗子的;有單扇門的,有兩扇門的……各式各樣的房子呈現在你眼前。

(這時我並沒有告訴幼兒拼房子該用什麼圖形來拼,而隨幼兒用什麼來拼,正因爲這樣,纔會有這樣的結果,幼兒都好像是建築師,造出了各式各樣很美的房子,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延伸活動

小組合作拼一個“我們的幼兒園”,拼好後各小組可進行交流。

活動後的反思:

1、 我真正體會到瑞吉歐的《其實有一百》,兒童有一百種 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念頭……我們要給幼兒足夠時間和空間,給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

2、 在數學活動也應多給幼兒交往合作的機會。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操作活動,爲幼兒創造了合作的機會,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幫助能力較差的 幼兒,如第六組的殷濤小朋友是本學期來的,各方面的能力都較差,不會數數,各種圖形的名稱也搞不清,通過小組活動,其他小朋友幫他數數、認圖形。

3、 數學活動中也注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拼完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拼的過程,因爲是幼兒真正親手操作的,孩子都會說,而且都搶着要說,說得都非常好,很有條理。

4、 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可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拼一個小人,有的用三角形來做他的身體,有的用長方形,有的用正方形……爲了拼一個女孩子,有的用梯形來做裙子;有的用半圓來做辮子,而有的用圓形來做辮子……拼房子有的拼成了尖頂的,有圓頂的,有梯形頂的……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進入中班年齡段以後,在數理邏輯思維和能力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前期的排序活動,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望,但他們在合作方面的能力比較欠缺,因此藉助《喜羊羊與灰太狼》這一幼兒喜愛和熟知的動畫片我設計了數學活動"快樂羊村",旨在通過遊戲讓幼兒感知學數學的快樂,掌握有規律的排序的方法,並能與同伴合作完成遊戲和學習任務。

活動目標

1、願意將自己排列的模式用語言與同伴交流,體驗與同伴遊戲和合作的快樂。

2、學習從AABB排序規律,按照物品量的差異或顏色有規律地排序。

3、能將物品有規律的排列,並和同伴相互合作完成遊戲。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用AB、ABC排列規律進行排序的經驗。

材料準備:《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曲;大小狼的腳印圖片;從AABB規律排序的小路;從AABB規律排列的座位;規律排序課件;四種顏色的長方形紙條若干;設置柵欄場景;拱形門4幹;不同形狀的彩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二、觀察地面上狼的腳印,複習ABAB的排列規律。

羊村發現了狼的腳印(大一小一大一小一大一小……)三、觀察羊村周圍環境,探索發現有規律的物品。

1.引導幼兒觀察小路、座位的排列規律。

教師:積木、棒棒糖都是有規律的排列的,你們說說他們是什麼規律排列的?

2.播放電腦課件,學習根據物體的差異尋找規律進行排序。

①出示喜羊羊家玩具櫃的照片,引導幼兒觀察照片上的物品擺放的規律。

教師:咦!喜羊羊家的積木擺的亂七八糟的,它們有什麼不一樣?我們來看看這些積木原來是怎樣擺放的?

請小羊幫忙恢復,說出擺好後的排列順序(高積木一高積木一矮積木一矮積木一高積木一高積木一矮積木一矮積木一高積木一高積木一矮積木一矮積木……)②出示懶羊羊家食品櫃的照片,引導幼兒觀察物品擺放規律。

教師:咦!懶羊羊家的棒棒糖擺的亂七八糟的,它們有什麼不一樣?我們來看看懶羊羊家原來的食品櫃是什麼樣的?

請小羊幫忙恢復,說出擺好後的排列順序(大棒棒糖一大棒棒糖一小棒棒糖一小棒棒糖一大棒棒糖一大棒棒糖一小棒棒糖一小棒棒糖……)四、幼兒操作練習:根據物體不同顏色尋找規律進行排序。

1.給羊村做柵欄,嘗試按物體的顏色有規律的排列。

教師設計各種顏色的`長方紙條,重點指導幼兒進行有規律排序,並說出規律。如:黃一黃一綠一綠一黃一黃一綠一綠……或紅一紅一藍一藍一紅一紅一藍一藍……等)2.集體展示,查找不符合排列規律的柵欄,並進行糾正。

3.幼兒分組做門簾,學習根據物體量的差異和顏色自由選擇合作進行規律排序。請四個小朋友一組,製作門簾。

看一看自己做的門簾是按規律排列的嗎?說說你是按什麼規律重複排列的?

4.幼兒相互交流,幼兒感知有規律排列的物品。

每組請一個代表說說製作門簾的排列規律。

活動點評:

活動中比較成功的地方:

1.寓教於樂。本次活動藉助了幼兒喜愛的"羊村"的遊戲情景開展活動,很好的激發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環環緊扣。整個活動始終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從ppt中感知排序規律到個體操作交流,再到分組合作交流,環節清晰、層次清楚,目標指向明確。

3.突出了操作性。在活動組織中,教師爲幼兒了豐富、充足的操作材料,很好的滿足幼兒的動手操作和探索研究的需求。

4.突破了重難點。能按照BB的排序規律來製作"羊村柵欄"和分組合作裝飾"門簾",是本次活動幼兒應掌握的重難點。幼兒在教師的巧妙安排和引導下樂於合作且通過操作較順利完成任務,有效的達成了活動預設的目標。

需改進和調整的地方:

教師的語言指導和語言有待進一步提高,表達應更清晰,指向要更加明確,讓每個幼兒能聽清楚並按要求去操作,有利提高活動的效果。活動中教師不僅要考慮如何引導,還要關注幼兒的反應,對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應給予及時的指導和。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認讀數字1和2,能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初步學會數的形成,知道一個數添上"1"能形成另一個數。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

1、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和2各一張。

2、趣味練習-在圖畫裏找數字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數字1、2的實際意義

1、教師根據畫面自編《捉迷藏》的故事,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說一說,大樹後面藏着幾頭獅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教師分別出示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使幼兒知道數字1可以表示一頭獅子。

3、想一想,樹上有1只松鼠,怎樣才能變成2只松鼠?

引導幼兒說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來就是2只松鼠。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2,幫助幼兒理解數字2的含義。

4、讓幼兒在圖中找出數量是1和2的其它動物(或其它物品),並用語言正確表述。

5、說一說,樹幹上藏着的數字分別是什麼?

二、引導發現

1、說出數字1和2分別象什麼,教師引導幼兒由數字聯想到許多物體的形象及時肯定幼兒的每一個創意。

2、教師分別出示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和2,引導幼兒從周圍環境中尋找數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量長方形的邊長,感知長方形的特徵,並能找出生活中與長方形相似的物體。

2、比較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異同。

3、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長、正方形卡紙各1(長方形的寬和正方形的邊長一樣長),長短、粗細相同的紅色、綠色小棒各1根,其長度爲長方形的寬的一半。

三、活動過程:

(一)複習認識正方形。

1、教師出示正方形卡紙,提問:這是什麼圖形?正方形是什麼樣子的?

2、你們怎麼知道正方形的四條邊是一樣長?除了用眼睛看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知道?(將正方形粘貼在黑板上,示範用小棒測量正方形的邊)

(二)測量長方形。

1、教師出示長方形卡片,提問:這是什麼圖形?它和正方形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

(教師在長方形卡片後面粘貼上磁釘,在黑板上展示長方形,並在黑板上演示長方形的特徵並和正方形卡片進行重疊比較。初步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一樣有四個一樣大的角,但四條邊不一樣長。)

2、教師出示紅色、綠色小棒,演示並驗證這兩根小棒一樣長。

3、小朋友想不想量一量長方形的邊長呢?教師演示測量長方形的.邊:將紅色小棒的一頭與邊對齊,不能超出也不能有空隙,小棒和邊要靠在一起,接下去拿綠色的小棒緊靠紅色的小棒,不能重疊在一起,也不能有空隙,第三部將前面的空色小棒取出姐在綠色小棒後面,記住一共比劃了幾根小棒。

4、長方形的長邊有幾根小棒長?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5、請一名幼兒按老師演示的方法測量長方形的短邊有多長,引導其他幼兒觀察,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

6、現在你們知道長方形是什麼樣子的嗎?:4個角一樣大,相對的兩條邊一樣長,相鄰的兩條邊不一樣長,這樣的圖形叫長方形。

(三)尋找長方形的物體。

1、那小朋友們看一看我們的教室,有哪些物體是長方形的?(如牆、桌子、窗等。)

2、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長方形的物體,那請小朋友回家的時候、在外面玩的時候也可以觀察一下,還有哪些物體是長方形的?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過程:

一、激發用腳測量的興趣。

(教師示範跨步測量的方法)小朋友,我們來玩個遊戲,看好我是怎麼過來的?(跨一步、並一步)我從大椅子跨到小朋友這兒,跨了幾步呢?

二、幼兒感受用腳測量的樂趣。

(1)請個別幼兒練習跨步測量。

想試一試嗎?我請一個小朋友從你的小椅子跨到前面的大椅子要跨幾步?我們可以邊跨邊數。

(2)請男小朋友練習跨步測量。

現在我請男小朋友從你的小椅子跨到黑板要跨幾步?

(3)請女小朋友練習跨步測量。

看,女小朋友也等不及了。我們也來試一下從你的小椅子到黑板要跨幾步呢?

 三、引導幼兒初步學習記錄的方法。

我來考考小朋友,剛纔你從小椅子跨到大椅子,跨了幾步?那我們把這個結果記錄下來。那小椅子到黑板呢?小朋友想一下,從你們的小椅子還可以跨到哪裏呢?

四、幼兒在情境中練習用腳測量,並進行簡單記錄。

(1)練習用腳測量,進行簡單記錄。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的動物朋友,看一看有誰呀?小朋友要去小動物家,還必須有一張邀請卡,就是讓小朋友知道從你的小椅子到小動物家要跨幾步,然後到前面的桌子上找一個相應的數字貼上去。那如果我們要去第二個小動物家,應該還是從哪兒出發?現在邀請卡已經爲你們準備好了,請你們從椅子底下拿出來。請小朋友看一下,你第一個去誰的家?第二次呢?好,現在我們開始吧!

(2)通過提問,幼兒得出測量結果。

你去了哪個小動物家?用了幾步?誰來說說你到哪個小動物的'家近,到哪個小動物的家遠?

五、幼兒自主選擇測量的距離,並進行記錄。

小朋友,想想看,還可以從哪些別的地方開始嗎?誰來試一試,我們把這個結果也記錄下來。現在我們都來嘗試一下,你從哪個地方開始到哪個地方結束,把它量一量、畫一畫,並在紙上記錄下來。剛纔,我們都是在教室裏面量的,那現在我們帶着紙和筆去外面量一量、跨一跨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複習1-7的數字排序。

2、正確感知7以內物體的數量。

活動準備

1、數量1-7的實物;

2、分別寫有1-7的動物頭飾7種;

3、1-7的數字卡每人一套;

4、地上畫有各種寫上數字的圖形。

活動過程

一、複習數數1-7和1-7的排序。

1、教師:今天聖誕老人帶來了七位客人,我們請他出來。

2、7位幼兒帶着動物頭飾出場,其他幼兒數出場的順序,按頭飾上的數字說出1-7的排序,複習認識1-7。

3、“聖誕老人”帶來了一袋的'禮物,“聖誕老人”拿出一種禮物,幼兒說出有多少。請個別幼兒點數看。

二、運用多種感官7感知以內的數量。

1、教師敲鈴幾下,幼兒說出相應的數字,並伸出相應的手指。

2、教師舉起一個數卡,幼兒輕輕拍手幾下。

3、遊戲:站圖形音樂響起,幼兒按圖形裏數字的數量多少站進圖形裏。音樂停止,幼兒一起說出三角形裏的是數字幾,有幾個人;正方形裏的是數字幾,有幾人……。

三、幼兒操作,複習點數1-7的物體。

請幼兒數一數,每行數量是多少,再按數字塗色。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內容分析]

《幼兒創新智慧遊戲》是以培養幼兒創新精神,讓幼兒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爲目標的新課程。教材本身內容來源於生活,特別是來源於幼兒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即注重讓幼兒多關注自己身邊的周圍事物。通過幼兒自身嘗試和體驗,培養幼兒大膽想象,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品質。此活動《多變的圖形》來源於教材本身的設計,以教材爲載體,充分挖掘孩子們生活中的經驗,在此基礎上經過不斷創新,大膽改良,培養了孩子大膽想象的能力,而且鼓勵孩子們大膽實踐,敢於嘗試新辦法。

[幼兒分析]

中班的孩子正是對自己身邊的周圍事物感興趣的.時期,語言表達不是很完整,也沒有什麼主見。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他們也能將事情做的很好。因此,在活動時,爲他們提供一些蘊涵教育目標的,適合他們的材料,讓孩子主動參與、積極探索,通過活動,發展孩子的思維,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設計思路]

幼兒喜歡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對長方形、梯形、半圓形、橢圓形產生興趣和好奇心,爲了開展分類、排序等探索活動在生活和遊戲中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大膽聯想和創造;幼兒還需要在各種操作時間中進一步學習、發現,爲此設計了本節活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拼圖添畫的興趣。

2、發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

3、引導幼兒在認識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通過聯想畫成簡單的物體,並表現出其主要特徵。

[活動準備]

箱子一個、圖形示範幾張、圖形拼插玩具每人一份、帶有圖形的紙張每人一份、彩筆。

[活動流程]

1、導入:聽音樂“找朋友”入場。

2、授課:遊戲“奇妙箱”。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奇妙的箱子,(出示箱子)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麼祕密阿?

A、老師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了,摸出來,看!是什麼?

拿出圖形(圓形):這是什麼呀?幼兒:圓形。

教師接着把此“圓形”粘貼在黑板上,討論:那你還看着是什麼?幼兒發散思維想象:大蘋果、太陽等。

B、 師再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小朋友摸出圖形後,如同上進行討論。(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三角形)

3、師:咱們再來玩個“超級魔術師”的遊戲。

拿起一張圓形,變變變,“變出不同的臉”,把什麼變成了什麼?是怎麼變成的呢?(引導幼兒學會添畫,變成另外的圖形)

4、引導幼兒自己想象創新。小朋友們,你們也想不想象魔術師一樣來變魔術呢?老師爲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圖形,下面就請小朋友們來開始設計、創造。咱們來比比看看誰能設計出和別人不一樣的。

5、將部分幼兒的作品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給大家,並進行評析,鼓勵幼兒的設計。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活動的進行,幼兒對圖形掌握的很好,一看到圖形就能立即能說出該圖形的名稱和特徵。對拼圖添畫很感興趣,想象的豐富,能把想象的某個物體說出是什麼圖形,拼圖完成的較好,添畫有的幼兒完成的不是很好,在這方面還需加強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