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精華】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有益的學習經驗:

1.通過互相介紹家庭成員的情況,增近小朋友之間的個人情況瞭解。

2.認識家庭成員的勞動和家居生活,產生尊敬熱愛他們的情感。

準備:

幼兒自帶全家福照片,教師準備一塊展板或教室牆壁一角小房子數座。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觀察展板或牆飾一角帶有空白窗戶的.幾座小房子。告訴幼兒,這是新建的房子還未有人入住。詢問幼兒是否樂於讓全家住進來?

2.入住新房、佈置牆飾。請幼兒按小組爲單位,每組幼兒將自己的全家福嵌入其中一座房屋。佈置好後,互相欣賞。

3.教師請新住戶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以增近相互間瞭解。方式以一座房子―小組爲單位,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是準?叫什麼名字?做什麼工作?是否和自己住在一起?每天在家做什麼事情?

4.結束時,教師把座座小房子佈置在準備開設的娃娃家的牆壁上方,告訴幼兒剛纔大家通過介紹互相作了家庭情況的初步瞭解,希望小朋友回家各自觀察家人的勞動和家居生活,在即將開設的娃娃家遊戲中扮演他們。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同情別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關心和幫助。

2.瞭解給病人送溫暖的方式。

準備:故事、及圖片。

活動與指導:

1.看圖聽教師講故事《小鳥和牽牛花》。(故事見附錄)

2.提問:

(1)故事叫什麼名字?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2)小鳥生病時心裏怎麼想?它對風仙花、小草說了什麼?小草和鳳仙花又是怎麼做的?

(3)爲什麼小鳥哭了?如果你生病時,沒人看你、陪你玩,你會不會難過?

(4)誰給小鳥送來了溫暖?牽牛花是怎樣關心生病的小鳥的?它的關心有什麼用處?

3.請幼兒聯想自己說一說生病時的.心情和痛苦的經歷,渴望得到哪些關懷,是誰給予了關懷,自己的心裏怎樣想。

4.啓發: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關心愛護和幫助會感覺很幸福、溫暖。如果,小朋友、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病時,我們該怎樣讓他們也感到溫暖呢?我們應該說些什麼話?做些什麼事?

5.小結並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付諸行動。

附故事:

小鳥和牽牛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樹上,搭着一個鳥窩,裏面住着一隻小鳥。

小鳥每天飛到大樹下邊來,跟小花、小草一塊玩,在草地上捉蟲吃。

有一天,小鳥生病了。它孤單單地躲在窩裏,心裏很悶。小鳥想:“跟大樹下面的花兒、草兒玩玩多好!”可是它飛不下去了,只好慢慢地從窩裏伸出頭來,對大樹下邊的鳳仙花說: “鳳仙花姐姐,我生病了,不能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兒好嗎?”鳳仙花聽了,紅着臉兒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又對大樹下面的小草說:“小草弟弟,我生病了,不能飛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好嗎?”

小草聽了,搖了搖頭,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看着鳳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來跟它玩,嘆了口氣慢慢地把頭縮回去,躺在窩裏哭起來了。

大樹下面的牽牛花聽見了,就繞着大樹用力往上爬。牽牛花爬呀,爬呀,爬到了鳥窩旁。

這時,小鳥已經睡着了。

牽牛花想讓小鳥知道朋友來看它,就輕輕的吹起它的小喇叭來:“嗒滴嗒滴,嗒嗒滴嗒……”一會兒,小鳥醒了,它睜開眼一看,咦?牽牛花站在旁邊吹喇叭呢。小鳥心裏一高興,病就好多了。牽牛花看見小鳥的病好多了,就大聲吹起喇叭來:“嗒嗒滴滴嗒,滴滴嗒嗒嗒……”

小鳥隨着喇叭的聲音在樹枝上高興地跳起舞來了。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2、培養幼兒大膽說話的能力,並通過此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工作人員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配合瞭解一些電臺、電視臺、報紙的名稱,有目的地觀察或瞭解記者的工作。

2.收集本園部分工作人員的照片並對他們發出邀請,自制的簡易話筒、照相機、字卡、音樂、小卡片、筆等,“會議”場地及佈置物品。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你們聽說過記者嗎?”(引導幼兒回憶日常經驗)“你們知道記者有什麼本領嗎?他們去採訪的時候,通常要帶上什麼用具?”引導幼兒瞭解如何做一名“小記者”。“你們想當小記者嗎?”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你們去看看他們是誰?在幹什麼?”讓幼兒自由觀看。

3.提問: “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誰呀?在幹什麼?誰先來說說?”

4.“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園長、老師、阿姨請來了,你們都想當小記者,那麼想問些什麼問題呢?”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5.“哦!小記者,你們想採訪的事可真多呀,這樣吧,等一下,你們商量決定,願意採訪誰,就和他說說,問問你們想知道的事。不過,怎樣才能讓別人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呢?”請幼兒學習記者使用禮貌用語:我可以問你問題嗎?你能接受我的採訪嗎?謝謝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記者,你喜歡在什麼電臺、電視臺或報社工作呢?等一會兒,有禮貌地告訴你要採訪的人。”

7.“採訪完後,我們開個‘新聞發佈會’把採訪到的事告訴大家。小記者們記住啦:主辦單位是 ,地點是 ,時間是 ,請準時參加。”

8.“爲了工作和聯繫方便,麻煩各位記者先登記一下單位,再帶上採訪用具去採訪。”請幼兒自報自己的服務單位,工作人員即時登記,****。老師和幼兒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採訪對象談話。

9.師生共同採訪時,“工作人員”佈置會議場地,音樂響後,集中幼兒開“新聞發佈會”。

(1)開場白:老師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的到來並宣佈“新聞發佈會”開始。

(2)請幼兒自由發言,把採訪的事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

10.請幼兒代表“主辦單位”向幼兒園工作人員送上一份簡單的`

禮物,謝謝他們對採訪工作的支持,並對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讓小記者們與各位“大合照”結束。

四、各領域滲透

語言:開展多種語言遊戲,遊戲中重點加強禮貌用語的訓練並提高小朋友大膽說話的能力。

健康:通過讓幼兒玩一些體育遊戲,向幼兒滲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們的工作人員、社會上真正的記者爲了工作都在辛勤勞動。

科學:認識攝影機、照相機、錄音機、話筒等的特點、用途。

美術:學習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嘗試自己製作話筒,照相機等。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聽一些新聞廣播,給幼兒讀報,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主動和幼兒園工作人員接觸。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一些記者採訪過程的照片,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剪報等。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在家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收看電視新聞,收聽廣播、讀報,並引導幼兒嘗試大膽地和身邊人交往。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讓幼兒通過幫助“魚寶寶”解決污染的生活環境,激發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並從小養成愛護環境,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1個(污染的池塘中無力遊動的小魚和一個舒適、整潔的池塘中自由自在遊動的小魚)。

2.佈置“髒池塘”的場景(大盆中放入一些污染物品)。

3.池塘污水背景若干幅。

4.易拉罐、奶瓶、綠色水管、幹樹枝、皺紙等、剪刀、漿糊。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中的情景表演,讓幼兒說說“魚寶寶”哭的原因。

1.師操作課件(屏幕上游出幾隻小魚,邊哭邊游出來)。老師連忙問:“魚寶寶,你們爲什麼哭?”魚寶寶不回答,游到礁石和海草裏面去,繼續抽泣着。

2.師啓發幼兒思考:魚寶寶爲什麼哭呢?。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爲什麼不理我呀?

3.師生一起小結使魚寶寶哭的原因:池塘裏的水又髒又臭,魚寶寶快死了。

二、讓幼兒幫助“魚寶寶”尋找原因,並討論怎樣把家變乾淨、整潔。

1.讓幼兒觀看“池塘邊”的環境(大屏幕),師生一起小結出“工廠水流入池塘”、“工廠排放廢氣”、“垃圾倒入池塘”、“工地車往池塘倒沙土”等使池塘變髒變臭的原因。

2.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讓“魚寶寶”的家變乾淨。

三、分組操作活動,提供多種材料,啓發幼兒爲“魚寶寶”佈置一個乾淨、舒適的家。

A組:找出池塘背景圖中的有關污染環境的圖片把它們撕去,讓幼兒園在白色版面上自由想象,畫上清水、魚、岸上的花、草等美好景象。

B組:在“池塘”岸上種植柳樹、草和鮮花等事物(用水管、幹樹枝、彩紙等製作)。

C組:撈垃圾,在佈置成“池塘”情境的臉盆中撈垃圾,並想辦法讓水變清。

D組:讓幼兒自由找夥伴談解決的`方法,師幫助幼兒用形象的圖形記錄。

四、和魚寶寶玩遊戲

1.師操作課件,讓“魚寶寶”從礁石和水草中游出來,並笑嘻嘻地道謝。

2.音樂起,幼兒同魚寶寶們高高興興地做遊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目標:

1、懂得識別過馬路的標誌,安全地過馬路。

2、能夠大膽地進行交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遊戲扮演的樂趣,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品質

準備:

事先在有關交通規則的DV、自制的紅綠燈、佈置公路場景所需的道具。在活動室周圍張貼交通事故圖片、各種過馬路的交通標誌。

過程:

1、請幼兒一起觀察交通事故圖片,讓幼兒認識到交通事故的嚴重性。

2、與幼兒一起觀看DV。

引入主題,請幼兒觀看關於交通安全的DV。

請幼兒說說觀看DV後的發現及感受,一起討論應如何遵守交通規則。

師:你們在錄像中看到了人們是怎樣過馬路的`?你覺得他們這麼做會有怎樣的後果呢?我們怎樣才能安全地過馬路?

3、請幼兒到教室四周去觀察各種交通標誌,並猜測它的作用,請個別幼兒上來說。

告訴幼兒交通標誌的真正意義。

延伸活動:與幼兒一起玩“交通”遊戲。

(1)與幼兒一起將交通標誌佈置在“馬路”的各個角落。

(2)全班幼兒分兩組,一組當行人,一組當司機(身戴汽車胸飾),兩名幼兒當交通警察。(一個管行人,一個管汽車)

(3)未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及行人,交通警察給予罰單。

(4)老師與幼兒一起評議遊戲情況。(重點放在遵守交通規則方面)

你爲什麼會得了罰單?你違反了什麼交通規則?

(5)行人與司機交換角色繼續進行遊戲。

(6)與幼兒再次進行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