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總七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總七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隨着孩子們認知水平的發展、生活經驗逐步擴大以及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中班(4-5歲)的孩子們與同伴、成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但是,由於他們缺少良好的交往技能和溝通技巧,容易與同伴之間發生矛盾衝突,甚至還會給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引導中班的孩子們在公共場所活動時守秩序、不擁擠、會排隊等待不僅能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更能培養他們遵守公共規則的良好習慣,避免意外事件給他人和自己帶來的'傷害。

活動目標

1、知道在公共場所活動時,要主動排隊、耐心等待並且不大聲喧譁。

2、有初步的自我約束意識,養成遵守公共規則的行爲習慣。

3、體驗排排隊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愉悅心情。

活動準備:

1、拱形門3個,呈曲線形放在草地上。

2、幼兒排隊活動的相關圖片和輕鬆歡快的背景音樂。

3、水彩筆和繪畫紙人手一份。

4、攝像機一部。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導入遊戲《鑽山洞》,激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自由玩《鑽山洞》遊戲,體驗無秩序可能帶來的危險。

2、教師介紹遊戲場地並告知遊戲規則:這裏有三個山洞,孩子們可以自由的鑽,看誰能又快、又安全的鑽過每個山洞,不能漏掉任何一個山洞。

3、幼兒在自由的玩《鑽山洞》遊戲,教師拍攝記錄幼兒在活動的擁擠、無序、碰撞、掉鞋等行爲。

二、教師播放拍攝錄像,引導幼兒分析、討論、總結快速和安全鑽過山洞的辦法。

1、師:"孩子們,看了老師剛纔拍的錄像以後,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怎樣才能又快、又安全的鑽過山洞呢?"2、教師小結:鑽山洞時,大家要從同一個山洞出發,拍好隊,一個跟着一個,不推不擠不掉隊,這樣做就能又快、又安全的鑽過每個山洞了。

三、教師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請幼兒再玩《鑽山洞》遊戲,豐富經驗。

1、幼兒自由遊戲,教師及時鼓勵幼兒排好隊、守秩序的行爲。

2、師:"孩子們,剛纔玩那邊《鑽山洞》有什麼感覺啊?爲什麼呢?"教師幫助孩子梳理過程,豐富經驗。

3、教師小結:當很多人一起做同樣的事情時,只要大家排好隊、守秩序,就會很快、很安全、很開心地把事情做好。

四、教師逐一播放幼兒排隊活動的相關圖片,遷移、拓展幼兒的經驗。

1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地方啊?大家是怎麼做的啊?爲什麼要這樣做?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大家排隊、有秩序地做事?

教師小結:孩子們,我們和爸爸媽媽在商場繳費、車站上車、遊樂場玩大型玩具時,都需要大家排好隊、有秩序的進行。

五、請幼兒爲需要排隊的地方設計一個排隊標誌,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活動延伸:

將幼兒設計的標誌張貼在活動室相應的位置,如把"排隊洗手"的標誌張貼在盥洗區牆面上;把"排隊取水"的標誌張貼在口杯櫥上。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美好情感。

2、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嘗試用多種材料表現冬天的景象,感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豐富的活動材料,如:泡沫顆粒、彩筆、膠水、各類紙張、松枝等。

2、範例畫《在冬爺爺的懷抱裏》

3、播放背景音樂《堆雪人》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說對冬天的印象和感受;冬天有那些開心的事兒?

2、出示範例畫《在冬爺爺的懷抱裏》,請小朋友欣賞並說出這幅畫畫了哪些事情?用了哪些材料?

3、引導幼兒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要求各組幼兒要按整體構圖分工合作,選擇材料,完成畫面。

評改:

孩子們小組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4、展示作品:請每組派一個小朋友給大家講講他們的作品。

結束部分:

表揚鼓勵小朋友的進步並把幼兒作品佈置到歡迎冬爺爺主題的`牆飾上。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教學活動中都非常積極,在做畫環節中孩子們都很興奮,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但在做畫過程中也有個別組發生爭執的現象,都想按自己的想法來佈置畫,經過老師的指導,孩子們握手言和。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教案:好朋友

設計意圖:《我的好朋友》這一活動教學以後,小朋友很喜歡這個話題,一直談論着自己的好朋友,感受沒有朋友是那麼的孤獨,從而體會微笑面對朋友是多麼的重要。我發現,他們對事物之間的關係也很有興趣,於是,特設計本次活動。

目標:

1、 通過遊戲活動,引導幼兒尋找事物之間的關係。

2、激發幼兒有好朋友的快樂情緒。

準備:小圖片、課件、實物:鎖、鑰匙

重點:通過遊戲活動,引導幼兒尋找事物之間的關係。

演示課件

導入課題

一、演示課件導入課題

引導幼兒觀察演示ppt說出物品名稱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好多小客人,小朋友看一下,都有些誰呀?

(小鳥、桌子、鑰匙、雨傘、椅子、雨鞋、茶壺、大樹、鳥籠、杯子)

二、引導幼兒找出朋友

1、出示實物鎖,引導幼兒尋找鎖和鑰匙之間的關係。

問:鎖和鑰匙爲什麼是一對好朋友呢?

2、小結:鑰匙能把鎖打開,所以鎖和鑰匙是一對好朋友。

3、幼兒操作:幫圖中小客人找朋友。引導幼兒找圖片中的好朋友,師生一起檢驗。

問:爲什麼水壺和被子是一對好朋友?(引導幼兒說說關係)

爲什麼桌子和椅子是一對好朋友?

爲什麼雨傘和雨鞋是一對好朋友?

討論:你們覺得小鳥和誰做好朋友最開心?爲什麼?

除了和大樹做好朋友,還和誰做好朋友呢?

小結:還和藍天白雲,還有我們小朋友也是好朋友。

三、遷移活動生活活動

1、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樣一對一對的好朋友呢?

2、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嗎?有好朋友心裏怎麼樣?

3、小結:有好朋友真好,好朋友在一起真快樂。

4、師生齊唱歌曲:好朋友

反饋:中班幼兒還是直覺行動思維佔優勢,所以我設計了課件與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方式,讓幼兒在親身操作的過程中掌握本次活動的.內容。本次活動,幼兒在活動中思維比較活躍,學習的積極性很高,積極地尋找生活中的朋友,從而引申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激發了幼兒有好朋友的快樂情緒, 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認識蔬菜的基礎上,瞭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給蔬菜分類(根類、莖葉類、果實類),發展幼兒的分類能力。

3、知道蔬菜有營養,培養幼兒愛吃蔬菜的習慣。

4、培養幼兒愛護大自然、愛護環境的優良品質。

教學準備:

1、菜場內各種蔬菜的錄像,音樂磁帶。

2、從各類蔬菜中分別選出一種蔬菜圖片貼在桌子上的大籮筐上。

3、幼兒每人一隻小籮筐,碗若干、湯匙人手一把,白糖若干。

4、實物蔬菜(白籮卜、胡蘿蔔、白菜、包菜、辣椒、西紅柿等)別放在各個籮筐中。

教學過程:

一、超市遊戲

“今天是樂樂淨菜超市開張的日子,小朋友們和我一起到超市去挑選一些自己喜歡的蔬菜。”

(幼兒自己選擇蔬菜,每位幼兒可以挑選3"4種不同種類的蔬菜)

二、提問,重點討論蔬菜的作用。

1、請小朋友告訴我,你剛剛在淨菜超市挑選了哪些蔬菜?

2、這麼多的蔬菜中你最喜歡吃哪一種?

3、媽媽平時是怎樣做給你吃的?

4、我們爲什麼要吃蔬菜?

(蔬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營養豐富,可以給小朋友的生長髮育提供必要的營養,使小朋友長得高、長得壯)

三、區分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1、每一種蔬菜都有哪幾個部分組成?

2、請小朋友從自己的籮筐中選出一種蔬菜,說說我們吃的是這種蔬菜的哪一部分?如:青菜吃的是莖葉,西紅柿吃的是果實。

3、小結:各種蔬菜吃的.部位不同,有的吃根,有的吃莖葉,有的吃果實。

四、給蔬菜歸類。

“廚房時的叔叔要開始做菜了,他請小朋友將自己籮筐中的蔬菜,根據它們不同的食用部分,送到相應的籮筐。”(幼兒聽音樂進行蔬菜的歸類活動)

“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放得對不對?”(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檢查活動)

五、操作活動。

“現在時間已經很晚了,廚房時的叔叔來不及做這麼多菜,所以請小朋友一起動手幫助他做一樣糖汁西紅柿”

(教師提供操作活動所需的各類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嘗試做糖汁西紅柿。)

“除了剛纔在淨菜超市看到的蔬菜,菜場上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蔬菜,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認識它們嗎?”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3.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練習: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問題導入課題。

提問:有人到你家裏面先要說什麼?

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麼?

在別人家裏我們要怎樣表現?

離開時我們要說什麼?

二、展開

1.經驗講述:做客。

提問:我們到別人家做客,意見活動過程

2.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提問:到朋友家做客,你應該說些什麼呢?

見到大人的時候。

大人給點心的時候。

回家的時候。

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

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

做客時不能在別人家裏亂跑,不隨便亂動人家的東西,

離開時要跟主人說:“再見”。

3.交流活動:請客。

(1)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

指導語: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給客人遞拖鞋,爲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晴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遊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引導幼兒分組利用環境佈置“家”進行遊戲,教師積極參與指導。

5.知識拓展: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比如:鉛筆,剪刀

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接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

三、結束

1.活動講評:根據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2.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禮貌用語。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快樂元旦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在活動中,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並獲得其中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舊掛曆、新掛曆、布做的“龍”二"三條。中華風俗CD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將身體縮成圓柱形狀,併發出被點燃的爆炸聲“砰”的聲音,請幼兒猜猜:“老師剛纔表演的是什麼?”

問幼兒:“鞭炮聲讓你想到了什麼?”

2、音樂遊戲:敲鑼打鼓放鞭炮

師:“過年了,除了放鞭炮,還有什麼呀?”(出示圖片)

隨音樂做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動作。

3、換掛曆:欣賞新掛曆上的圖畫,翻開第一張,念一念上面的字,瞭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生肖年的祝賀:瞭解今年是什麼生肖年。

問:“今年的生肖是什麼呀?”“明年是什麼呀?”

欣賞當年的生肖圖案。模仿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

師:“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唱新歌”。

6、耍龍燈。

老師在小朋友唱歌時出示“龍燈”引起幼兒興趣。

問:“這是什麼呀?”“它有什麼用呀?”

“我們也來耍龍燈好嗎?”

請幼兒來跟着音樂耍龍燈二"三次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做音樂遊戲的同時,感受到元旦活動其其中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

五、活動延伸:

師:“我們小朋友一起跟着龍燈去給其他小朋友拜年去。好不好?”

(帶幼兒隨着歡慶的音樂出活動室。)

活動《三隻蝴蝶》教學研討

陳:目標——1.感受蝴蝶與花對待朋友的熱情,積極幫助故事中的角色想辦法解決問題。

2.嘗試理解只有合理的幫助才能最終給大家帶來快樂。

以往的活動中是體現蝴蝶的相親相愛,但爲什麼不能分開躲雨呢?能不能從故事出發讓孩子引發思考,理性地對待這樣的問題。上課中社會和語言還是有較多的說教。

王:目標中不是熱情,故事中傳遞出的語氣是有些對朋友的不熱情。原故事中的體現不是這樣的。

冰:我一問孩子就說分開來躲。

王:這個故事的載體合適不合適。目標2中好像活動中沒有體現而且

吳:這個活動應該不是幫助,而是合理的解決問題。

王:以前的價值觀和現在的價值觀的轉變,

吳: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問題再現。

陳:社會領域比較容易說教,

丹:孩子的理解還是蠻淺層次的。

沙:第一個孩子處理辦法就比較好,說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幾片葉子。

王:社會活動應該來源於生活,到底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活動還是老師選擇的。

陳: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來不是這樣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說出來,是否有必要開始。

王:課件裏與問題,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覺得有地方躲。還有好多細節,花這麼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畫面馬上跳到下雨,應該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節。在表演時應該投放一些胸飾。

丹:這個活動中還有一個相親相愛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師講故事的時候語氣較平,故事不生動。

王:老教材和時代有些脫節,而且情節很淡薄。需要藉助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王:三隻蝴蝶還有什麼其他的'角度。

丹:相親相愛的角度能不能挖進去。

吳:用生活的問題。

王:不過相親相愛的教材有更多優秀的教材。針對這個活動還是不用這個教材。

中班社會教案:有趣的交通標誌

活動目標:

1、培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2、培養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通過活動提高幼兒的蹦跳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交通標誌、畫有標誌或無標誌的拼板若干、立體骰子若干、帶有交通標誌的禮物若干、磁帶、錄音機、有交通標誌的牌子。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跳兔子舞進入活動場地。

二、你猜我翻

“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交通標誌啊?你們所說的可能會在後面的黑板上哦!”

三、出示各種交通標誌,引起興趣。

1、出示紅燈標誌,提問: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標誌呀?”(紅燈)“它代表什麼意思呀?”

2、出示綠燈標誌,提問:

“小朋友這又是什麼標誌呀?”(綠燈)“那它又代表什麼意思呀?”

討論:爲什麼要有紅綠燈呢?

3、出示畫有“交通事故”的圖標,提問:

“請問這張圖標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那要如何避免發生交通事故呢?”

4、出示畫有“閃電”的圖標,提問:

“那麼這個圖標用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四、進行拼圖活動,爲遊戲做準備。

“小朋友,你們看這裏有很多標有‘紅燈’、‘交通事故’的標誌,還有一個骰子和兩個代表出口和入口的箭頭,讓我們把他們拼起來通向中間的幼兒園,我們四人一組趕快來試試吧!”

五、和幼兒共同商討遊戲規則並用圖標的方式進行表示,讓幼兒知道每個標誌的意義,併爲幼兒示範遊戲一遍。

“我們通向幼兒園的路都拼好了,那我們就可以來玩〈〈爭分奪秒〉〉的遊戲了。那遊戲總要有個規則,那你們想想該怎麼定規則呢?”(按幼兒所定的規則在圖標旁邊進行表示,以便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教師示範遊戲一遍,幫助幼兒掌握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都定好了,玩起來一定很有意思,我先來試一試,你們可要給我加油哦!”

六、幼兒進行遊戲,教師進行指導並維持秩序並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我剛剛玩得可高興了,你們一定也想玩了吧,那我就在幼兒園等你們,你們要排好隊,輪到的小朋友就要按骰子上的數字前進最先到並遵守遊戲規則的小朋友就可以到我的百寶箱裏取一個寶貝哦!”

七、評價並結束活動。

“小朋友今天自己做小棋子一定玩得很高興吧,那經過這個遊戲小朋友一定能對交通規則更加遵守了,現在我們把這些交通規則去告訴小班的弟弟妹妹吧,LET’S GO !”

再次跳兔子舞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竹子,瞭解竹子的生長過程,及竹子的用途。

2.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各種竹製玩具、用具、圖片。

2.竹子盆景。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瞭解竹子的生長過程。

1.出示竹子盆景,讓幼兒瞭解竹子的生長過程。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與竹子息息相關。竹子長大以後,人們可以用它來製作很多東西。

師:小朋友們想想看你們家裏會有竹子製成的東西嗎?

(幼兒自由交流)我們再來看看竹子還可以做成什麼東西。

2.出示各種竹製作品的圖片。

二.出示各種竹製玩具、用具。

1.傾聽竹製玩具奏出的.“生日歌”,師生同唱“生日歌”。

2.教師讓幼兒猜猜,今天誰過生日(小狗),師:這是小狗今天過生日收到的第一份禮物,小狗還收到其它的禮物,小朋友想看看嗎?

三.幼兒自由玩竹製玩具用具。

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進入和孩子們一起玩,也問問他們玩的是什麼?然後讓孩子明白,這些禮物全部都是由竹子製作而成的。

四.向幼兒介紹竹筍的食用價值。

教師告訴幼兒,竹子剛剛出生冒出土的時候非常嫩,這就叫竹筍,竹筍是可以食用的。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

師:有誰吃過竹筍做的菜嗎?

通過看圖片幫助幼兒回憶平時吃過的竹筍做的菜。說一說吃到嘴裏感覺是什麼味道?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和理解生活中等待行爲的意義,初步體驗秩序帶來的方便和快樂。

2、嘗試設計等待的溫馨提示標誌,提醒大家要耐心等待。

3、培養孩子耐心等待的意識。

【活動準備】

溫馨小提示的照片;紙和筆、糖果。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活動,激發孩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禮物呢,你們瞧!你們想不想要呀?等會音樂響時,大家跟着我一起跑一跑。

師:大家都拿到糖了吧,你們怎麼拿的?剛纔拿糖的時候亂哄哄的,怎麼回事呀?

幼:他們都搶着拿!都擠在一起了。

師:大家都擠着拿搶着拿,太讓老師失望了,算了,還是把糖都還給我吧!(幼兒送糖)等會,誰愛動腦筋誰愛舉手發言,還是可以給你們的哦!

師:我們拿糖果的時候怎樣才能不擁擠呢?

幼:前面的小朋友拿,後面的'小朋友就稍微等一等,這樣就不擁擠了。

二、尋找標記的基本規律,嘗試設計等待標記。

師:這個道理小朋友都知道,但有的時候一着急,就忘記了等待。就像剛剛拿糖果時一樣。

師:你有什麼好方法提醒大家要耐心等待呢?(看溫馨小提示)

幼:可以提醒別人注意等待。

幼:畫幅畫提醒別人。

標記一師:這上面畫的什麼呀?

幼:畫了很多標記,還有斜線呢!

師:斜線表示什麼?

幼:表示不許、禁止!

師:這下面還有字呢?有沒有誰認識?

小結:這個標記就是提醒我們不能踩踏小草,要愛護小草。

標記二師:這是什麼標記?你在哪見過?

幼:在洗手池那,告訴我們注意節約用水。

師:我們能不能也設計一個這樣的標記來提醒我們拿糖果的時候不擁擠呢?

師:畫些什麼來提醒大家呢?我們畫一個斜線表示不擁擠,我來試試。還可以寫上字呢!

師:除了不要擁擠,我們還可以提醒大家怎麼做呢?

幼:也要提醒別人耐心等待。

師:對,你來試試。(幼兒示範)

幼:看到了這個標記我們就知道玩遊戲的時候不能擁擠,要耐心等待。

師:我們把標記貼在哪呢?

幼:貼在玩遊戲的地方。(教師貼標記)

三、再次遊戲,體驗等待帶來的好處。

師:小朋友,馬上音樂響起時,大家跟着老師跑一跑,當音樂一停,每個小朋友拿一粒糖,不過大家要注意不能擁擠,耐心等待哦!(幼兒遊戲)

師:在幼兒園裏,還有什麼時候我們也需要耐心等待呢?(幼兒說,教師出示照片)

幼:我們在玩沙的時候也要注意等待,一個一個換套鞋。

幼:在玩滑梯的時候也要等待,不能擁擠。

幼:在喝水的時候也要排隊,不然水會潑在地上。

四、設計等待標記,培養等待的意識。

師:原來在我們的幼兒園裏還有許多地方需要等待呢,你覺得什麼地方需要等待,就給它設計一個標記吧。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紙和筆呢。(教師巡迴指導)

師:你畫的是什麼?

幼:我畫了滑梯,我要提醒大家在滑滑梯的時候要排隊,不能擁擠。

師:我來幫你寫下來吧!

師:我們把這些溫馨小提示貼到需要的地方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