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集合5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集合5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快樂的鈕釦”是一個由四幅圖組成的看圖講述內容。故事主人公鈕釦樂於助人,當別人有困難時,它總是願意用它圓圓的特性變成各種東西去幫助他人,當聽到別人的讚美時,它總是會說“你快樂就是我快樂”。因此,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快樂的鈕釦”。大班幼兒已經具備根據畫面創編故事的能力。但是,在以往看圖講述的教學中,我發現幼兒通過觀察畫面和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能描述出一些故事情節,但是不夠生動,究其原因,是幼兒對圖片中的細節缺乏關注。

由此,在活動中我通過操作課件、示範講述、師幼一起閱讀自制小書等一系列策略,引導幼兒觀察、思考、理解畫面的細節,激發幼兒講述的慾望,提高幼兒講述的質量。第一環節,我從鈕釦圓圓的特性導入,爲它接下來一系列助人爲樂的行爲作好鋪墊。第二環節,我運用FLASH技術將畫面一分解成兩幅圖,引導幼兒猜測情節並驗證,還重點練習了角色之間的對話,鼓勵幼兒用適當的形容詞來讚美小鈕釦。在這個環節中,我和幼兒一起探索如何講述細節,共同完成了第一次示範講述,即根據畫面一創編一個故事情節。第三環節,我重點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內容作充分、合理的想象,以幼兒爲主、教師爲輔協作完成第二次示範講述,即根據畫面二創編多個不同的故事情節。第四環節,我引導幼兒自主閱讀自制小書,運用之前學習的講述思路和方式,獨立創編、講述剩下的兩幅畫面。第五環節,我引導幼兒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並鼓勵幼兒講述自己幫助他人的經歷,真正實現從“故事”到“生活”的轉變。總之,本活動層層推進,既注重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注重促進幼兒觀察、想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目標

1.能觀察圖片內容,合理連貫地創編故事情節。

2.學會角色之間的對話,能恰當運用形容詞來讚美小鈕釦。

3.懂得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準備:課件“快樂的鈕釦”,班得瑞的音樂,自制小書《快樂的鈕釦》。

過程:

一、師幼談話,引出故事

師:你們知道哪些東西是圓溜溜的嗎?

幼:輪子/餅乾/瓶蓋……

師:圓溜溜的'東西可真多啊!今天我也帶來了一樣圓溜溜的東西。看看,是什麼呀?(點擊課件,出現鈕釦圖片。)

幼:有點像鈕釦。

師:對了。它是一顆快樂的鈕釦,它非常喜歡幫助別人。小鈕釦要去旅行了,讓我們一起看看它在旅行途中會幫助誰,是怎麼幫助它們的。

二、觀察畫面一,師幼共同創編故事

1.幼兒觀察畫面一中的(1),引出第一段故事。

師:畫面上有誰?

幼:小老鼠。

師:小老鼠在幹什麼?它的車子怎麼樣了?

幼:小老鼠的車少了一個輪子。

師:真的。小老鼠的汽車缺了一個輪子,不能開了。那小鈕釦可能會怎麼幫助它呢?

幼:小鈕釦可能會給小老鼠買一個輪子裝上去。

幼:小鈕釦會幫助小老鼠找輪子。

幼:小鈕釦可能把自己變成車輪子。

師:我們來看看小鈕釦到底是怎麼幫助小老鼠的。[課件畫面切換到畫面一中的(2)]哇,小鈕釦真的變成了車輪!小老鼠真喜歡這個鈕釦輪子啊。它會對小鈕釦說什麼呢?

幼:謝謝!

師:小老鼠除了說“謝謝”,它還用了一句話來讚美鈕釦輪子呢!它是這麼說的:“多麼好玩的鈕釦輪子啊!”大家一起說說看。

師:現在請你們也用多麼加一個好聽的詞來讚美一下鈕釦輪子。 幼:多麼有趣的鈕釦輪子啊!

師:這句話說得真好聽!我們跟他學一學!還有嗎?

幼:多麼舒服的鈕釦輪子啊!

幼:多麼滑稽的鈕釦輪子啊!

師:聽了這麼多讚美的話,小鈕釦說:“你快樂就是我快樂!”

師:小鈕釦是怎麼說的?

幼:你快樂就是我快樂!

2.教師帶領幼兒講述第一段故事。

師:小鈕釦幫助了小老鼠真快樂啊!我們把這件快樂的事情完整地來講一講,好嗎?

三、觀察畫面二,師幼合作創編多個故事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想象、講述畫面二的情節。

師:小鈕釦幫助了小老鼠,繼續往前走,又遇到了誰?

幼:小兔子。

師:小鈕釦變成了什麼?

幼:金牌!

師:你怎麼看出來的?

幼:小鈕釦掛在小兔子脖子上。

師:小鈕釦爲什麼變成金牌送給小兔子呢?

幼:小兔子參加運動會得了第一名,可是它的金牌丟了,難過得哭了。所以,小鈕釦就變成金牌送給了小兔子。

師:還有其他原因嗎?

幼:“龜兔賽跑”第二場比賽開始了,小兔子吸取了前一場比賽的教訓,一口氣跑完了全程,得到了冠軍。所以,小鈕釦變成金牌獎勵小兔子。

師:小兔子帶着鈕釦金牌,真好看!它會對小鈕釦怎麼說呢?請你像前面一樣也用“多麼”加好聽的詞來說一說。

幼:多麼特別的鈕釦金牌啊!

幼:多麼好看的鈕釦金牌啊!

師:小鈕釦會怎麼回答呢!

幼:你快樂就是我快樂!

2.教師引導幼兒擴展想象,繼續創編、講述畫面二的情節。

師:X X X小朋友認爲兔子脖子上的鈕釦是金牌,大家都覺得是金牌嗎?誰還有不同意見?

幼:項鍊。

師:小鈕釦爲什麼變成項鍊送給小兔子呢?

幼:小兔子要參加化裝舞會,可是沒有項鍊,所以小鈕釦就變成鈕釦項鍊送給了小兔子。

師:小兔子帶着鈕釦項鍊,它會怎麼說呢?

幼:多麼漂亮的鈕釦項鍊啊!

幼:多麼精緻的鈕釦項鍊啊!

師:小鈕釦又是怎麼說的?

幼:你快樂就是我快樂。

四、幼兒自主閱讀自制小書,觀察、想象、創編、講述畫面三和四的故事情節

1.幼兒自主閱讀自制小書並創編故事,教師巡迴指導。(播放班得瑞的音樂。)

師:剛纔我們編了小鈕釦幫助小老鼠、小兔子的故事,多麼聰明的小朋友啊!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本小圖書,請你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小鈕釦在接下來的旅行中幫助了誰,是怎麼幫助的。如果有困難,可以看一看、想一想前面小鈕釦幫助小老鼠、小兔子的故事。想好了可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2.幼兒集體交流、講述第三、第四段故事。

師:現在請小朋友上來講一講自己的故事。哪位小朋友先來?

師:還有誰有其他想法?

五、聯繫實際生活體驗小鈕釦的快樂情感

師:這是一顆怎麼樣的小鈕釦?

幼:愛幫助別人的小鈕釦。

師:當別人謝謝它的時候,它總是怎麼說?

幼:你快樂就是我快樂!

師:小鈕釦爲什麼總是說“你快樂就是我快樂”?

幼:因爲它很喜歡幫助別人。

師:你們喜歡這顆快樂的、喜歡幫助人的小鈕釦嗎?

幼:喜歡。

師: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是怎麼幫助別人的?幫助了別人你感覺怎麼樣?

幼:我幫奶奶拿眼鏡,我感覺很開心。

幼:我幫助小班弟弟妹妹穿衣服,感覺很高興。

師:你們真棒!請你們把幫助別人的快樂也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下次講給大家聽。

延伸活動:

1.幼兒可在區域活動中繼續繪畫並創編故事“快樂的鈕釦旅行記”。

2.把幫助別人的快樂編成故事,並通過班級“小小故事會”進行交流、分享。

3.用各種形式記錄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

語言活動設計――快樂的幼兒園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瞭解幼兒園環境及幼兒園生活,讓他逐步喜歡上幼兒園。

2、初步學會安靜地傾聽故事。

活動準備:

1、小兔、小狗的毛絨玩具各一個。

2、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材料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一、老師利用毛絨玩具講述一遍故事。教育幼兒要安靜地傾聽。

二、請小朋友說一說,故事裏都有誰?(小兔、小狗、大象、山羊伯伯)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小兔小狗第一天上幼兒園,非常快樂。)

三、請小朋友邊看活動材料,老師邊有感情地再講述一遍故事。

四、請小朋友想一想,小動物們爲什麼不願離開幼兒園?((1)幼兒園裏有漂亮的小房子、大螺旋滑梯,有會跑的小滑車,有丁零丁零響的大滾球,還有許多好玩的玩具,小動物們可喜歡了。(2)大象老師帶領小動物們一起唱歌、做遊戲,大家十分開心。(3)山羊伯伯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小動物們都高高興興地吃了起來。)

五、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喜歡幼兒園嗎?爲什麼?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本週是我們IB單元——“一百種語言”進行的第一個星期,正值“聲音(說、唱)”這個探索範疇。我們班有許多來自各個國家的孩子,平時時而聽到他們用本國的語言進行交流,而且孩子之間也會模仿幾句,可見他們對各個國家的語言已經產生了興趣,而且,班中家長的寶貴資源是非常值得我們引用的。何不把家長請到我們身邊,和孩子們一同去發現、探究奇妙的世界語言呢!

活動名稱:世界語言真奇妙!

內容與要求:

1、感受、體驗學習各國語言的樂趣。

2、感知不同語言相應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3、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材料與環境:

1、邀請家長代表穿着本國民俗的服飾,並讓家長準備一些簡單的圖文字卡。

2、讓家長和孩子準備一首《小星星》的自國語言版本的歌曲。

3、老師準備“太陽”的圖片,收集文字,人手一根星星棒。

過程與指導:

一、猜猜奇妙的語言

二、欣賞“太陽”不同的文字

1、出示“太陽”的圖卡,邀請孩子試試你能用幾種語言表達。

2、幼兒感知不同語言相應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三、我和媽媽一起學——“謝謝、再見”

四、欣賞《小星星》的各國語言版本的歌曲

五、孩子和媽媽一同舞動《小星星》(手持星星棒)

活動反思:

《世界真奇妙》是《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個主題活動。本單元活動主題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本課主要是讓孩子們在瞭解世界各國風情的基礎上,體會世界的奇妙。新課標中提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爲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教學活動是“爲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構築的平臺。在新課程標準的分目標(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中,寫到: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在(二)能力目標中,寫到:知道世界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知識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羣體、民族、國家之間和藹相處的重要意義。這些都是設計《世界真奇妙》第一課時的指導思想。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力求於從以下幾點來開展教學:

一、創設平等互動的課堂環境。在本課中我本着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教學理念,努力創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境,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讓課堂成爲學生煥發生命活力的舞臺。在課前,佈置學生去收集世界各國的資料,瞭解各國的禮儀,並學一學。在上課的過程中,我注意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通過師生平等的互動,一起學習各國不同的禮儀,學習“你好”,還有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給各國取別稱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激發學生認識世界的興趣。

二、層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整堂課設計我分爲三個不同的層次教學:“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過欣賞俄羅斯代表性的舞蹈《天鵝湖》、日本的櫻花、各國代表性的事物,初步感受不同國家的風格及多樣性;“不說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過讓學生取取別稱等活動形式,讓學生感受到各國的主要特點;“不學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過學一學各國的禮儀,瞭解中西禮儀文化的不同,感受世界之奇妙,從而更加熱愛這個多姿多彩的美麗的世界。這樣從知到行,從課內到課外,構成了品德教學的整體性。

三、採用豐富的活動,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教學。新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主動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世界真奇妙”這一主題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是很難把握教學內容的,因爲三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膚淺,對奇妙世界的感悟不深,如果我們在教學中一味地灌輸枯燥無味的知識,顯然不能激發學生探索世界的慾望。而且也是違背新課程中“以學生爲主體”這個理念。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努力尋找最佳的教學切入點,創設符合學生特點的遊戲情境,營造開放、寬鬆、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孩子們通過猜一猜、取一取、學一學等活動,在開放式活動中充分去體驗、去感悟、去獲得。讓學生學做各國的禮儀,使學生感受到世界真奇妙。這些豐富的活動,激發了學生探索世界的興趣,使課程充滿快樂和活力。

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在教學中,爲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創設了“世界真奇妙之旅”,帶領學生一起領略大千世界的精彩與奇妙。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標誌性事物。因爲學生知識的貧乏,所以本活動中我主要採用學生感興趣的多媒體的展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我還穿插了觀看《四小天鵝舞》和欣賞日本櫻花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直觀地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激發學生進行探究的慾望。各國代表事物用圖片配以音樂的形式出示,讓學生感受到世界的奇異景觀。在“別稱知多少”中,通過說一說各國的標誌,以“國家別稱我來說”的交流,讓學生擴大知識面,得出規律——各國的別稱跟他們的特點有關。然後讓小組合作進行實踐,給各國取別稱。這裏出現了三個,前面兩個對學生來說不太熟悉,所以我出示了他們的特點,後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小組交流中我鼓勵學生的創造思維,尊重他們自己的想法。以豎大拇指在希臘人眼中是“滾蛋”的不同意思,讓學生感受到要到世界各國去旅行就要了解各國的獨特禮儀,要不容易引起誤會,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世界的興趣。這些情境的創設,使課堂充滿濃濃的人文氣息,使課本資源、學生資源、教師資源有效合理地利用。

但一堂上下來,總感覺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比如因爲事先對學生的學情知識基礎沒有充分地瞭解,就出現了看標誌猜國家這一環節中,幾乎全班學生都猜不出俄羅斯這個國家,使課堂氣氛顯得沉悶,學生顯得拘謹。這也告戒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課前一定要對學生做好充分的瞭解,只有建立在學生基礎上的學習纔是有效的。

如果說這次彙報課活動,給我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磨練的平臺,那先前的一次次試教和反思,則只是用真誠收穫了一份真情;而最後一次的正式彙報課,在贏得學生的真情外,我還贏得了章老師的許多幫助和指點,成就了我生命課堂的精彩。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兩兩自主閱讀,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知小動物聰明、善良的形象特點。

2.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培養善於思考、敢於求異的思維品質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自制小繪本(幼兒人數的一半)、大圖片一套、小盤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談話,導入活動

二、引導幼兒兩兩自主閱讀

1.出示圖書,引導認識圖書的封面、封底和頁碼。

2.引導幼兒兩兩自主閱讀、討論。

三、出示圖書,理解故事情節

1.教師按順序出示書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出示圖(1)師:這是誰呀?它家買了一樣什麼?誰知道蹦蹦牀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用呢?

出示圖(2)師:是誰先到蹦蹦牀上去玩了?他跳的怎麼樣?接着又是誰?

出示圖(3)師:猜猜看,下面又是誰來玩了?小刺蝟上去,發生了什麼?

出示圖(4)師:小動物們會對小刺蝟說什麼呢?小刺蝟又是什麼表情?它的.心情怎樣?

出示圖(5)師:牛伯伯用膠水和布把蹦蹦牀補好了。

2.提問師:牀補好了。這下,你們覺得小刺蝟還能玩嗎?爲什麼?有沒有不一樣的想法?

3.討論:刺蝟的刺到底有什麼用?

出示圖(6)師:有什麼好辦法讓小刺蝟既能玩蹦蹦牀,又不會把牀戳破呢?

4.引導幼兒瞭解故事的名稱。

四、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並提問。

2.小結:讓幼兒感受小動物們聰明善良的形象特點。

3.出示圖書,組織幼兒兩兩閱讀圖書。

五、延伸活動。

師:老師把圖書放到我們的閱讀區,請你遊戲的時候和好朋友去說一說,演一演這個故事。

活動反思:

以教師爲中心的教育活動常沿着教的思路,以提問的方式控制活動中的幼兒,本節活動遵循幼兒的“學”路實施活動策略。

1、巧變學具,幼兒想說。本節活動把傳統的集體看一幅圖改爲師生共同準備學具,兩個幼兒合用一份小圖片,充分發揮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而且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

2、生生互動,幼兒敢說。活動中以幼兒相互提問、自我解答問題爲主要教學形式。因爲提問的幼兒有一個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的過程,而應答的幼兒有一個傾聽—思考—理解—回答問題的過程,這樣的互動能真正讓幼兒從“學會”到“會學”。

3、教者尊重,幼兒樂說。教者通過創設互動的語言環境,培養幼兒質疑、解疑能力。當幼兒觀點有分歧時,教者沒有急於下定論,而是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尊重幼兒獨到的認識。改變傳統教育中追求統一答案的做法能培養幼兒善於思考、敢於求異的思維品質。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5—6歲的幼兒,這時的孩子語言表述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逾越,孩子們的言語表達有了自己的思維、表達方式和想法,他們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於是,多種形式的教育方法和內容的變化都要隨着幼兒的發展和需要來變化,於是,順應孩子們的興趣、結合幼兒的特點,我們嘗試了下面的語言教育形式進行探索與嘗試。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表達語言的連貫性,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若干。

[活動流程]

談話吸引興趣——分別出示圖片啓發幼兒聯想大膽講述——揭開整張圖片的謎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非常想看老師準備了什麼圖片。

二、教師分別出示不同內容的圖片。

(一)、看第一張圖“雞冠”(“你看像什麼呀?”)幼兒回答教師不做講評。

(二)、看第二張圖“公雞頭”(“這個公雞你們想想它會站在哪裏呢?做一些什麼事情呢?)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評價。

(三)、看第三張圖“公雞站在欄杆上,窗外還有兩個小朋友”(“圖上的小孩在幹什麼?站在哪裏?)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四)、看第四張圖“孩子站在屋裏的椅子上”(“這是什麼?‘門’門外會有什麼?”)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五)、看第五張圖“房子的外面有些小動物”(“這是些什麼小動物,圖上還有些什麼樣的房子?這是個什麼地方?”)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六)、看第六張圖“玩具房子、積木”(“你看到了什麼?這個人會是誰?”)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七)、看第七張圖“穿黃衣服的'小姑娘在玩玩具”(“你們在這張圖上還應該發現一個小東西,對,你們說會是什麼?”)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八)看第八張圖“一個人拿了一本書”(“你們看到了什麼?他手裏拿的到底是什麼?這個人是男人還是女人?這個人拿了一本書坐在搖椅上,搖椅可能會在什麼地方?”)

(九)看最後一張圖“一艘船”。

三、完整把故事講一遍。幼兒自己講,自己交流,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語言活動,思路新穎,打破原來教師灌輸的思想概念,在活動中教師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和幫助者引導者,大大提高了幼兒進行語言活動的興趣,改變了以往幼兒不願張嘴不敢發言的情況。圖片的準備是把一幅圖片從小範圍一點點擴大,吸引了幼兒的視線,幼兒自然很願意的投入到語言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勇敢、積極的發言,而且許多孩子的想象非常離奇,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想象力。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名稱:畢業詩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中對幼兒園、對老師、對同伴的依依不捨的情感。

2、把記憶最深刻的人或事編入詩歌中,並能有感情的朗誦。

活動準備:一隻掛鐘。

活動過程:

一、傾聽畢業詩。

1、輕輕閉上眼睛,傾聽掛鐘“滴答滴答”走動的聲音。

2、時間時間像飛鳥,滴答滴答向前跑……即將畢業的時候,時間飛快地向前跑着,你想到了什麼?

3、有一首畢業詩就是在說小朋友心裏的事。

4、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兩遍。

5、你最喜歡詩歌中的'哪一句?爲什麼?

6、集體跟唸詩歌若干遍,感受詩歌中對幼兒園、老師、同伴那份依依不捨的情感。

二、忘不了。

1、回憶在幼兒園裏最忘不了的事,並能用“忘不了……”的句式進行創編。

2、集體朗誦前四句,從“忘不了”開始由教師幫助幼兒填入自己創編的人或事。如:忘不了滑梯上的歡笑,忘不了草地上的奔跑,忘不了老師的擁抱,忘不了我們曾經有過的爭吵……

3、分小組討論,把小組成員中最忘不了的兩件事編入詩歌中,然後集體表演。第一遍完整朗誦詩歌,第二遍的“忘不了……”填入自己創編的作品內容。

三、說句悄悄話。

1、與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分享忘不了的人或事,可以是發生在好朋友身上的某一件事,也可以和好朋友分享別人的令人難忘的事。

2、給好夥伴一個最熱烈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