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1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1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1

活動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願意用簡單語言描述媽媽的明顯特徵

2.嘗試用語言或行爲表達對媽媽的愛,學說短句“媽媽,我愛您”。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自己媽媽最明顯的特徵

2.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3.幼兒學習資源第1本第11~12頁。

活動過程

1.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小朋友知不知道這首歌唱的是誰?

幼:媽媽。

2.說一說:我的媽媽。

師:老師也有自己的媽媽。老師的媽媽短頭髮,戴着眼鏡,瘦瘦的。那小朋友的媽媽長什麼樣子呢?

3.閱讀幼兒學習資源。

引導幼兒逐副觀察畫面,感知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1) 小豬在幹什麼?媽媽高興嗎?(小豬送媽媽一張畫。媽媽很高興。)

(2) 小猴送給媽媽什麼呢?媽媽感覺怎麼樣?(小猴送媽媽一朵花。媽媽很開心。)

(3) 小熊幫媽媽做什麼?媽媽什麼表情?(小熊幫媽媽提菜。媽媽在笑,很開心。)

(4) 小朋友在做什麼?媽媽開心嗎?(小朋友和媽媽擁抱,媽媽很開心。)

(5) 師:他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媽媽,還用不同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你們喜歡自己的媽媽嗎?你們會爲媽媽做什麼呢?(引導幼兒學說“媽媽,我愛您“。)

4.交流小結。

提問:小豬、小猴、小熊、小朋友都愛自己的媽媽,他們用不同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有的送媽媽禮物,有的幫媽媽做事情,有的抱抱媽媽。你想怎麼表達對媽媽的愛呢?

教師小結:請小朋友回家後,先向媽媽說一句“媽媽,我愛您”,再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吧!

活動反思

這節課的效果與幼兒的年齡特點有很大關係。中班初期上過,孩子們可以說的'內容很少,表達不出來,別人說啥他說啥,乾巴巴的,講述沒達到預期的效果。中班後期再上時,孩子們生活經驗豐富了,語言能力提高了,教師設計的每個環節都環環緊扣,幼兒能圍繞提問進行回憶、講述,講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內容,有的女孩講到媽媽每天晚上給我講故事,哄我睡覺,讓人感到很幸福很感動,課的開始與結束部分都起到了烘托氣氛的作用,這節課不僅僅是一節語言課,更重要的是在語言活動中融入了情感的教育,讓孩子懂得愛學會愛。我感覺到一節成功的講述活動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積累、詞彙句子的豐富有很大關係的。

小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爲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2

活動目標

1.瞭解垃圾的分類並認識相應的分類標識。

2.初步嘗試對垃圾的簡單分類。

3.感受垃圾分類中的樂趣。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

瞭解垃圾四大類型,並認識相應的標識。

活動難點:

願意幫助地球媽媽,逐步培養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

《地球媽媽的哭泣》視頻,自制課件,不同類型的廢舊垃圾,四個帶有不同標識的垃圾桶

經驗準備:

幼兒知道一些常見生活垃圾的簡單分類。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地球媽媽的哭泣》視頻,引出主題。

師:地球媽媽爲什麼在哭泣啊?

師:在生活中你們還發現了哪些行爲會讓地球媽媽哭泣呢?

小結:地球媽媽受到了傷害,是因爲人們亂砍亂伐,隨意亂扔垃圾,胡亂排放有毒氣體等不愛護環境的行爲,導致了地球媽媽在哭泣。

二、思考問題,商討幫助地球媽媽的方法。

1、引導幼兒思考,激發幼兒環保意識。

師:地球媽媽受到了傷害,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她呢?

幼:我們應該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

師:愛護環境,我們就要從身邊做起,垃圾分類是環保的第一步,讓我們一起認識垃圾分類標識。

幼:好的,我們一起保衛地球媽媽,從垃圾分類開始。

2、播放課件,講解垃圾標識及含義。

師:我國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爲四大類:①可回收垃圾、②其他垃圾、③廚餘垃圾、④有害垃圾。

第一個標誌可回收垃圾,圖標是一個循環的三角形箭頭,表示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紙類、塑料、玻璃、金屬、橡膠等。

第二個標誌其他垃圾,也是不可回收垃圾。圖標也是一個三角形,不過有兩個箭頭,而且箭頭朝下。包括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瓷器碎片等廢棄物。

第三個標誌廚餘垃圾,圖標由一個果核,一根魚刺以及半個雞蛋殼組成,很容易辨別。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

第四個標誌有害垃圾,標識上面像一顆單葉的小苗,下面是一個很明顯的'叉。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垃圾。

3、動手操作,嘗試垃圾分類。

師:瞧,許多小朋友都發現了老師這裏就有一堆不同的廢舊垃圾還有四個垃圾桶。

師:剛剛我們認識了垃圾分類的標識及其一些垃圾分類,現在請小朋友來玩一個遊戲《送垃圾寶寶回家》,嘗試去把這裏的垃圾分類,放進不同標識的垃圾桶裏去,幫助垃圾寶寶順利回家。(鼓勵幼兒操作)

三、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把垃圾都分類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分的對不對,來說說爲什麼要把它放進這個垃圾桶呢?

師:你們認識這四個垃圾桶上的標記嗎?平時在生活中有見過它們嗎?那你們現在知道它們代表着什麼嗎?

小結:這個由三個箭頭組成的特殊三角形的圖案是可回收標記,比如我們的紙、塑料製品、衣服、易拉罐等都是可回收垃圾,應該把它們放到可回收垃圾桶裏。

四、懂得保護地球媽媽及垃圾分類的意義

師:小朋友瞭解了垃圾標誌,也嘗試了垃圾分類,那知道垃圾進分類對保護地球媽媽的好處嗎?

幼:就不會亂扔垃圾,污染環境了,地球媽媽也不會哭泣了,地球媽媽也會越變越美麗。

小結:垃圾分類減少環境污染,可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變廢爲寶,環保又節約資源,將有害垃圾分類出來,減少了垃圾中的有毒污染物。

小結:師:好了,小朋友們現在知道這四個標識的含義了吧,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這樣保護環境,進行垃圾分類扔進垃圾桶,做一個保衛地球媽媽的好孩子。

五、活動延伸:

現在跟老師到美工區一起去畫一畫這些垃圾分類的標識吧,畫好後我們一起去把它們粘貼到幼兒園的垃圾桶上。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孩子們都是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來,一開始我播放視頻《地球媽媽的哭泣》,從裏邊瞭解了一些常見的破壞環境的行爲,將孩子帶到想要幫助地球媽媽的情境中,又用遊戲法,請小朋友嘗試垃圾分類遊戲,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瞭解生活中的垃圾分類,懂得保護地球媽媽及垃圾分類的意義。雖然孩子們對本次活動中設置的實物分類遊戲也是很感興趣,因此在後面製作垃圾分類的標識時孩子的思維很活躍,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標誌,但是本次活動也存在着許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後的學習,來改正和提升自己。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3

教材分析:

爲了留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美好回憶,爸爸、媽媽珍藏起孩子出生後穿過的第一件衣服、塗鴉的第一幅畫、換掉的第一顆門牙……這一件件“寶貝”或許在別人看來一錢不值,但卻是爸爸、媽媽的無價之寶,凝聚着對孩子成長付出的心血。

活動目標:

1、欣賞記錄自己成長曆程的紀念品,瞭解爸爸、媽媽珍藏這些物品的原因。

2、能大膽地交流爸爸、媽媽收藏的關於自己成長的紀念品的故事。

3、體會父母對自己愛的付出和親人之間的關心。

活動準備:

1、幼兒提前瞭解爸爸、媽媽都收藏了自己哪些成長的“寶貝"、

2、請幾位收藏孩子成長物品的爸爸、媽媽帶着“寶貝”來園參加活動。

活動建議:

1、出示“寶貝盒”,引發幼兒的興趣。

請幼兒和家長打招呼,猜猜媽媽手裏的`“寶貝盒”裏會有什麼。

(1)組織幼兒欣賞紀念品,引導幼兒瞭解爸爸、媽媽珍藏“寶貝”的原因。

(2)由家長向幼兒展示自己收藏的寶貝,如:寶寶穿的第一件服裝、掉的第一顆牙……這些在別人眼中看似平常的東西,都是爸爸、媽媽心中的無價之寶。這些“寶貝”記錄了小朋友成長中美好的瞬間,包含着爸爸、媽媽對小朋友無盡的愛與期盼。

2、組織幼兒交流分享,體會親子之間的愛與關心。

(1)請幼兒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收藏了自己成長中的哪些寶貝?每一件寶貝分別有一個什麼樣的小故事?可採取自由講述、小組講述、個別講述的形式進行。

(2)組織幼兒討論:每個小朋友都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爸爸、媽媽是你們的寶貝嗎?你們想怎樣愛護你們的“大寶貝”呢?引導幼兒積極地交流關心父母的方法。

小結:小朋友真能幹,會關心自己的爸爸、媽媽,不管是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是被爸爸、媽媽愛着,我們都是幸福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4

一、設計意圖

《媽媽摘的葡萄》第一眼吸引讀者的是每頁上那火紅的身影。滿眼火紅之中,有小狐狸的哭泣、緊張,有狐狸媽媽的奔波、焦急。第二次細讀,還是那片火紅,火紅之中有小狐狸的難過、孤獨、無助,狐狸媽媽的辛苦、緊張、堅定。那份濃濃的母愛盡現眼底,令人禁不住潸然淚下。心中有隱隱的痛,那是爲狐狸媽媽的去世、小狐狸的孤苦無依;心中又有無限的感慨,因爲每個人都有一個愛兒女的媽媽。

學前期的孩子可能還無法體會媽媽對於自己的愛,有時還難免對辛勞的媽媽發發脾氣,使使小性子,那麼,爲什麼不可以用這個充滿愛的'故事來感動孩子,使他們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拳拳愛心呢?

二、活動目標

(1)觀察圖畫中的狐狸媽媽,理解故事角色的情感。

(2)討論故事中葡萄的來歷,說說媽媽爲自己做過的事。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三、活動準備

●PPT

●媽媽關心孩子的相關圖片或錄像·每人一張上面結滿大大葡萄(紫色外框、內部無色)的圖片·粉色水筆人手一支

4.活動過程

(1)興趣導入教師出示第一面:

*猜猜小狐狸爲什麼嗚嗚大哭?它可能遇到了什麼事7*你肚子餓得時候,誰會來幫助你7*看看故事裏,是誰來幫助小狐狸的? (講述故事第二面)

小結: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出現的總是媽媽,媽媽總會想出辦法來幫助我們。

(2)好媽媽*猜猜狐狸媽媽會怎麼對寶寶說?你來學一學。

*猜猜狐狸媽媽會怎麼做7*看看狐狸媽媽是怎麼做的?仔細看,待會兒請你來介紹你看到了什麼。

①觀賞PPT地5-10面:

*你看到了什麼?請你來說一說。

*狐狸媽媽是怎麼走路的?它爲什麼要這樣走?

*狐狸媽媽找到了什麼?它又是怎麼走路的?爲什麼要這樣做?

*聽一聽,故事中是怎麼說的? (教師講述故事地5-10面)小結:爲了讓小狐狸快點吃到葡萄,狐狸媽媽再累也不停下來。

②觀賞PPT第11-1 3面:

*看看發生了什麼事*媽媽爲什麼要停下來?你是怎麼知道的? (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聽聽你們發現的和故事裏講的是不是一樣?(教師講述故事第11-1 3頁)

小結:媽媽爲了寶寶能吃到好吃的東西,走了那麼遠的路,實在是太累了,媽媽真辛苦。 '

(3)我的好媽媽*你的媽媽辛苦嗎? 。

*圖片上的一個葡萄裏記錄下你覺得媽媽最辛苦的地方。

要求:時間爲5分鐘,讓大家能明白是什麼。

展示幼兒作品,請個別幼兒介紹。(教師以"你的媽媽真辛苦"、"你的媽媽真不容易.''烘托)觀賞媽媽照顧孩子的圖片或錄像。

小結:媽媽爲寶寶做那麼多的事情,再累也不怕。

(4)偉大的媽媽①教師講述故事第1 4-1 6頁:

*看看是誰來了?他正往狐狸家走,怎麼辦7*猜猜這麼嚴重的一件事,狐狸媽媽會怎麼做?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如果狐狸媽媽不這樣做,可能會發生什麼?

②觀賞PPT第1 9-24面:

*小狐狸爲什麼又哭了?

小結:小狐狸明白了媽媽的愛,所以哭了。

*你的媽媽爲你做什麼事,你也會感動?

*猜猜小狐狸會怎麼說?怎麼做?

*你的媽媽也爲你做過許多讓你感動的事情,你準備怎麼做?怎麼說?

(二)活動拓展

把你想說的話、想做的事,畫在剩下的"葡萄"裏,記得帶回去對媽媽說、爲媽媽做。

 教學反思

《媽媽摘的葡萄》是一篇感人的童話故事,情節雖然沒有特別的跌宕起伏,卻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天底下最偉大的愛——母愛。整篇故事以母愛爲線索展開,讓孩子通過觀察圖中小狐狸和狐狸媽媽的表情、動作,猜測可能發生的事情,以此來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整個教學過程以觀察圖片爲主線,讓孩子對故事大膽猜測,從中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並在孩子理解故事內容、理解故事角色情感的基礎上,逐漸引申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說出媽媽對自己愛的事例,知道媽媽的辛苦、不易,知道感恩,並用語言及行動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因此活動中我加入了幼小銜接的內容,讓孩子學會看書的方法,以及對重點字的理解和嘗試複述故事,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次活動目標達成,效果良好。閱讀常規有待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5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唱唱、跳跳等不同表現形式,想象自己在媽媽肚子裏的生長過程。

2.大膽展開想象,改編歌詞並用動作表現出在媽媽肚子裏幹什麼。

3.瞭解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關於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從受精到逐漸長大)的圖片若干、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建議】

1.出示圖片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發育圖,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

(1)小寶寶是怎麼出現的?

小結:爸爸和媽媽結婚後,覺得很孤單,他們想如果家裏有個小寶寶那該多好啊!於是爸爸把許多叫“精子”的小種子放在媽媽的肚子裏,精子在去媽媽肚子的途中遇到許多“卵子”,如果他們成爲好朋友,擁抱在一起就會變成小寶寶。

(2)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是怎麼一天天長大的?

除了圖片上的,你還知道些什麼,也可以和好朋友說說。

小結:媽媽肚子裏有一個器官叫子宮,小寶寶就住在裏面。子宮壁上有一層膜,那就是胎盤。胎盤上有一根臍帶,連着小寶寶的肚臍,幫助小寶寶吸收營養和排出身體裏的廢料。就這樣小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了,當他大得在子宮裏呆不下時,小寶寶就出生了。

(3)關於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祕密,還有什麼想知道的?

2.創編歌曲:在媽媽肚子裏

(1)“你們知道小寶寶要在媽媽肚子裏呆多長時間嗎?這麼長的時間,小寶寶在媽媽肚裏幹什麼,讓我們用好聽的歌聲來告訴大家。” (複習歌表演:在媽媽肚子裏)

(2)“小寶寶除了會在媽媽肚子裏洗澡,睡覺外,還會幹些什麼?”(老師就幼兒回答的內容引導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和表情。)

3.幼兒分小組創編歌曲,教師巡迴指導。

4.請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表演他們編得歌曲。

5.小寶寶要在媽媽肚子裏呆十個月,又是踢又是跳的,媽媽累不累呀?媽媽這麼辛苦才生下我們, 我們應該怎麼對媽媽?(激發幼兒愛媽媽情感)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6

活動目標:

1、熟悉歌詞、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通過情景表演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鋼琴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

《你的眼裏有個我》、《擠奶》、《手腕轉動》。

二、練聲:《山谷迴音真好聽》、《小鳥醒來了》。

三、學習歌曲《雨中接媽媽》。

1、下雨的時候,我們回家誰來接我們?(媽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很特別的'歌曲,名字叫《雨中接媽媽》

想知道歌曲裏上怎麼唱的嗎?聽完老師的演唱你們就知道了。

2、教師演唱歌曲,幼兒欣賞。

歌曲的名字叫什麼?(個別幼兒回答)

3,、你們從歌曲裏聽到了什麼?(去接媽媽)

還有誰聽到了不一樣的嗎?(請幼兒回答)

4、教師再次演唱歌曲。

5、你聽到雨點聲是什麼樣的?腳步呢?是怎樣去接媽媽的呢?(拿起大傘,撐起小傘)去哪裏接媽媽?(車站)

6、你們想學這首好聽的歌曲嗎?先跟老師把這首歌曲的歌詞先來念一念吧!

7、老師帶領幼兒學念歌詞。

8、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

9、幼兒隨音樂節奏演唱歌曲。

四、複習歌曲《鈴兒響叮噹》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7

活動目標:

1、請幼兒把故事中的一個情節畫成一幅畫,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讓幼兒注意畫面安排,注意遠近、大小關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感受色彩對比。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教師對故事內容要很熟悉,語言要生動、形象,特別是講到動物的形狀、色彩、動態時,更要仔細具體)

2、每個一盒蠟筆、油畫棒、彩色鉛筆和一張紙。

活動過程:

1、啓發談話:小朋友,今天我們要畫“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圖畫,怎樣畫呢?不是看着老師的畫再畫,而是聽了老師講的故事以後再畫。小朋友,你們會畫嗎?認真聽老師講故事的小朋友,就一定會畫。現在聽老師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小池塘邊,長着許多水草,在草叢裏,青蛙媽媽生了許多小寶寶。小寶寶長大了,變成了大腦袋、尖尾巴的小蝌蚪。許多小蝌蚪你追我趕地遊呀遊呀。小蝌蚪要回家了,可是媽媽呢?媽媽不見了,快快找,小蝌蚪找媽媽,游到西,游到東,游到荷花旁邊,看見一條金魚,眼睛圓又大,忙叫:“媽媽!媽媽!”金魚說:“你們認錯了,我是金魚,白肚皮的纔是你們的媽媽。”小蝌蚪問問這個,這個說“不是”,問問那個,那個也說“不是”。“呱呱呱”,青蛙媽媽游過來了,說:“孩子,好孩子!我是你們的媽媽呀。”小蝌蚪看看青蛙:大眼睛,白肚皮,四條腿,樣子怎麼跟我們一點兒也不像呢?青蛙媽媽說:“好孩子,你們還小呢,等你們長大了,就像媽媽了。”小蝌蚪終於找到媽媽了。

小朋友,故事講完了,請小朋友把故事裏的事畫給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看好嗎?不要忘記故事裏講到的地方,是哪裏?(在池塘裏)那裏有什麼呀?(有水草、荷葉、荷花,還有各種小魚……)更不要忘記小蝌蚪是去幹什麼呀?(找媽媽)……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安排好畫面,注意遠近、大小關係。

3、講評:結束後,將幼兒的圖畫張貼起來,讓幼兒觀看和相互學習。

活動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課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尋人啓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所表現出來的喜愛的情緒。課堂中,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有無,直接影響着課的質量。上課伊始,老師神祕地告訴學生,剛纔在校門口看到了一張尋人啓事,想看看嗎?在同學們詫異聲中,教師用幻燈打出

《尋人啓事》:

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在哪裏?聽說二(7)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同學們恍然大悟,不一會兒小臉上個個綻出燦爛的笑容,原來是可愛的小蝌蚪找他們幫忙來了。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問:“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孩子們一邊齊聲響亮地喊願意,一邊迫不及待地打開課本讀課文。沒有大費周折的導入語,也沒有頗費時間的練習題,學生就這麼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課文,進入了角色。

二、讀、說、貼、討論學文,豐富語言的積累

1.讀——分層朗讀,讀出感情

(1)初讀。教師有趣導入課文以後,隨即拋出問題。a.課件播放全文,學生思考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b.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從文中找出它媽媽的'特徵。學生在讀中瞭解內容梗概,獲得整體感知。帶着問題讀,使讀不再是漫無目的,提高了讀的質量。

(2)精讀。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教師精心導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課文第二、第三兩小節,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處理如下:a.讀這兩小節,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比較句子。

(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見烏龜在水裏遊,就追上去。c.朗讀指導。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d.分角色朗讀並表演。

2.說——以讀促說,說中理解

(1)說順序。要求學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後,說小蝌蚪的生長過程。通過學生的說來完成填空題。

(2)說內容。在學生知道青蛙的樣子以後,要求他們在尋人啓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徵。把學到的內容及時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3.貼——據文貼畫,貼中取樂

教師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爲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小青蛙。通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教師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鬆自如,毫不吃力。

4.討論——形式多樣,深入引導

新基礎教育理論認爲:

“任何學校教育活動都會對人的身心產生多方面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所以,每一項學校教育活動都應顧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

”課堂教學尤需如此。鯉魚媽媽說蝌蚪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烏龜卻說蝌蚪媽媽長着大眼睛,披着綠衣裳,到底蝌蚪媽媽長什麼樣呢?他們倆誰說的對呢?問題一拋出,立即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討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變被動爲主動。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說出蝌蚪媽媽的樣子,並加以引申。通過學生課前資料的尋找以及課上資料的交流,學生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並且開動腦筋說出了許多保護的措施。增強了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許多遺憾。比如:學生讀懂了課文,但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總結的不及時、不明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堅持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評的自由還給學生。通過感悟、聯想兩個支點,儘可能讓全體學生參與,人人動腦、動口、動手,全員活動,全程活動,成爲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8

活動意圖:

音樂教學應該是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通過說一說,唱一唱,激發孩子愛媽媽的情感,爲新歌教學作好鋪墊。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旋律。

2、唱出對媽媽的愛。

3、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與歌詞相關的簡筆畫圖,微笑的媽媽、太陽、鮮花、全家照等。

活動過程:

1、感受的歌曲的特點。

2、教師演唱。

3、用手拍出相應的節奏。

4、歌曲唱了什麼?你喜歡媽媽露笑臉嗎?爲什麼?

5、學唱歌曲。

6、出示相關圖片,幫幼兒理解並記憶歌詞。

7、幼兒邊看圖邊哼唱歌曲。

8、啓發幼兒用怎樣的聲音唱出“只要媽媽露笑臉”。

9、用合適的表情、聲音來唱出“親愛的好媽媽”、“我的好媽媽”等歌詞。

10、創編動作。

11、根據歌詞,創編簡單的動作表現歌曲前後性質的不同。

12、用既歡快又抒情的.聲音唱出對媽媽的愛。

13、兩人一組進行表演唱,啓發幼兒注意表情、眼神的交流。(老師。)

活動反思:

《只要媽媽露笑臉》是一首深受孩子喜愛的兒童歌曲,爲了能讓幼兒學會演唱歌曲並能用歡快好聽的聲音唱出對媽媽深深的愛。所以我開了一個很好的頭,孩子們都融入在一個濃濃的氛圍中,達到了激發孩子愛媽媽的情感,爲學唱歌曲作了很好的鋪墊。整個活動下來感覺幼兒學唱的興趣比較濃厚。活動目標基本完成。

不足之處:

語言不夠精煉,引導性不夠。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9

目標

通過介紹幾種動物的不同繁殖方式,使幼兒瞭解娃娃都是媽媽生的,動物的繁殖方式與生存環境有着密切的關係。

準備

圖書:《媽媽和娃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各種動物頭飾(包括動物媽媽和娃娃)或圖片。

過程

1、媽媽和我

①小展覽——“媽媽和我”:請幼兒將自己和媽媽的照片帶到幼兒園。教師佈置一個專欄,指導幼兒將“媽媽和我”的照片貼到專欄裏。讓全班幼兒互相欣賞照片。邊欣賞邊議論:誰長得最像媽媽?

討論:你是怎樣長大的?媽媽是怎樣疼愛你的?你是怎樣愛媽媽的?

②家庭調查:教師向幼兒提出任務,回到家中向媽媽瞭解自己小時候什麼樣?自己是怎麼長大的?爸爸、媽媽的媽媽是誰?

2、動物媽媽和動物娃娃

①閱讀圖書《媽媽和娃娃》。教師用提問的'方式指導幼兒閱讀:小貓咪的媽媽是誰?剛出生的小貓是什麼樣子?小貓咪是吃什麼長大的?還有哪些動物是吃奶長大的?它們是怎樣吃奶的?

雞媽媽生的是什麼?雞蛋是怎麼變成小雞的?小雞是吃什麼長大的?鳥兒的家在哪裏?它們是怎麼孵蛋的?還有哪些動物會下蛋?它們會孵蛋嗎?

毛毛蟲是誰的娃娃?它是怎樣長大的?

②討論:你見過動物生娃娃嗎?它們的孩子是什麼樣子?教師啓發幼兒回憶並談論自己的經驗。

3、遊戲——找媽媽

給一部分幼兒戴上各種動物媽媽頭飾,扮演動物媽媽;其它幼兒戴上各種動物娃娃頭飾,扮演動物娃娃。(注意:動物娃娃多於動物媽媽)。

遊戲開始,全體說兒歌:“今天天氣真正好,小動物出門跑呀跑。”然後幼兒四散跑開。

動物媽媽們站到恰當的位置,說:“媽媽在家真着急,我的娃娃在哪裏?”

然後模仿動物的叫聲。動物娃娃聽到叫聲要迅速跑到自己媽媽面前排好隊。動物媽媽再數一數自己一共有幾個娃娃,它們是不是都回家了。

遊戲繼續進行,可以讓幼兒變換角色。

建議

此活動應在飼養小動物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繁殖、生長的過程。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10

【設計思路】

在秋風瑟瑟的季節裏,孩子們看到了大小、顏色、形狀不同的樹葉飄落在地上,一下子引起了孩子們撿樹葉的興趣,於是我帶着孩子利用外出散步的機會,撿了各種樹葉帶回了幼兒園,爲了充分利用這些自然教育資源,我便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將數和形有機滲透在活動設計了《小樹葉找媽媽》的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樹葉,瞭解葉子由葉脈、葉片和葉柄三部分組成。

2、能按樹葉的顏色、大小、形狀等特徵進行分類。

3、嘗試按樹葉上的點、物數數並進行匹配。

【材料提供】

各種形狀、顏色、大小不一的樹葉(上面有點子和圖形)

10棵樹(每棵樹上貼有1-10數字和不同形狀、顏色、大小的.樹葉)

【活動過程】

一、觀察欣賞:

1、幼兒按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樹葉看看講講。

2、你爲什麼喜歡這樹葉?(顏色、形狀等)

3、這些樹葉都一樣嗎?

4、歸納總結:

不同點:顏色、大小、形狀

相同點:每片葉子都有葉脈、葉片和葉柄三部分組成。

二、遊戲活動:《小樹葉找媽媽》

1、認識大樹媽媽。

2、找找樹葉上面的祕密。(每片葉子上有不同的點子和圖形)

3、請幫助大樹媽媽找找自己的樹葉寶寶。(按孩子不同的發展能力進行一維和多維特徵操作)

三、分享交流:

1、小樹葉都找到了媽媽,我們來幫助大樹媽媽看看有沒有找錯媽媽的樹葉寶寶。

2、幫助找錯媽媽的小樹葉回到自己大樹媽媽的身邊。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11

【設計意圖】

《拇指媽媽放假了》是一節非常有趣的活動,但教材的內容設計的比較少,我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用,對其進行了重新整理。大班的孩子正是鍛鍊手指發展協調能力的時候,她們對操作活動充滿了興趣,競賽類遊戲更是她們喜歡的活動。這節活動主要通過他們感興趣的闖關遊戲感受手指相互合作的作用。本意是通過利用四指和五指分別闖關,體驗大拇指“放假”後闖關的不易。通過情感教育,有初步愛惜雙手的願望。這節活動不僅僅是以遊戲收場,還設計了一張闖關記錄單,把幼兒兩次的闖關結果直觀地反映在記錄單。結果的對比性更強烈。而且通過講述記錄單的結果也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實驗活動,探索手指的作用。

2、能報告“大拇指放假了”的實驗結果。

3、鼓勵幼兒勇於參與挑戰,大膽驗證自己的猜測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糖果、木珠、盤子、各種豆子、花生、印泥、毛線、手絹、空瓶子、毛巾、記錄單、展覽板。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教師和幼兒一起玩遊戲。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手指遊戲,感受手指遊戲帶來的快樂及手指的作用。

2、提問:我們的除了能玩遊戲還能做什麼呢?(幼兒自由交流討論)

二、進行小手闖關遊戲

1、出示記錄單,幼兒猜測實驗結果

提問:

①小手闖關遊戲有幾關?有哪些遊戲?讓我們做什麼?

②兩張記錄單有什麼不一樣?

③你們認爲兩次闖關哪次速度快。(幼兒自由選擇)

2、幼兒進行第一次闖關遊戲,闖過一關貼一個過關標記。

3、教師隨機指導幼兒,適時給與幫助。

4、幼兒闖關結束後提問:

①小朋友們,你們都闖關成功了嗎?

②你們都闖了幾關?你都是怎麼做的?

小結:看來在幾根指頭的合作下你們很快就闖關成功了,你們真能幹。

三、進行第二次闖關遊戲

1、師:小朋友們剛纔的闖關遊戲都完成的太輕鬆,看來啊是難不倒你們,好,老師給你們出一個更難的任務。現在把大拇指收起來,看看還能闖幾關?記住闖關的時候不能用到大拇指。

2、開始第二次闖關遊戲,闖過一關貼一個過關標記。

3、教師隨機指導幼兒,適時給與幫助。

4、闖關結束後提問:

①小朋友們闖關成功了嗎?闖了幾關?

②你們是怎樣做到的?

四、總結遊戲

1、請幼兒對比兩次闖關記錄。

提問:

A.兩次闖關有什麼不一樣?你們認爲那次闖關更容易?

B.那光用拇指或者光用四指能不能做好事情?

師:對,小朋友們要手指配合起來才能發揮手的作用。

五、情感教育

1、觀看殘疾人的小故事,教育幼兒要愛惜我們的雙手。

2、總結

師:小朋友們,我們做很多事情都離不開我們的雙手。但是還是有一些人因爲疾病、意外事故而失去了雙手,這些人沒有害怕,經過鍛鍊也能正常工作。所以我們就更應該愛惜我們的雙手。

六、延伸活動

師:請小朋友到各區角進行小手真能幹的遊戲

【活動評價】

“拇指媽媽放假了”是一節非常有趣的探索活動,教師巧妙地運用闖關遊戲,激發了幼兒探索的積極性,爲幼兒設計的記錄單不僅爲幼兒進行兩次操作對比提供了有力的`保證,還讓幼兒知道了做記錄是進行經驗總結的好方法。通過猜想----實際操作----驗證結果等,鼓勵、支持幼兒主動參加科學小實驗,喜歡猜想與動手操作嘗試。活動中教師爲幼兒提供了一個自由探索,自主學習的環境,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探究以及解決問題過程中養成細心、專心、耐心、堅持、不怕困難等品質。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豐富和自由的語言環境和活動場地,小手闖關的遊戲形式也激發了幼兒極高的參與性。通過兩次分別利用大拇指闖關和不利用大拇指闖關的活動,體驗闖關的不同感受。從而探索雙手的作用。兩次的闖關活動分別準備了不同的記錄單,通過記錄單的形式記錄幼兒的操作結果,通過對比講述記錄單,更直觀地體現兩次闖關的不同。從而得出結論,有雙手做事情是更方便的,體驗雙手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幼兒愛護雙手的初步願望。活動的整過過程都是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自主探索,學習、交流,梳理活動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12

設計意圖

這一活動來源於生活。年曆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是比較常見的,在年曆中蘊涵着很多知識,特別是數學方面的知識,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讓幼兒學習瞭解生活中的數學,使數學教學充滿生活的氣息。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一年有十二個月,有大月小月之分。

2、學習使用年曆查找日期。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日常已觀察過年曆,有一定的知識經驗。知道自己的生日,認識漢字年、月、日。

2、房子年曆卡片、數字卡(12、365、31、30、28)、漢字卡(大月、小月、平月)

活動過程:

一、出示房子卡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看看,這裏有幾座房子呀?(12)每座房子裏面住着一些數字寶寶,請大家仔細觀察每座房子裏住的數字寶寶一樣多嗎?奇怪。怎麼有的住了31個、有的住了30個、有的又是28個呢?想知道原因嗎?請聽個故事,答案就在故事裏。”

二、欣賞故事,加深理解。(邊講邊出示數字卡)

1、師:“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有多少個?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幾座房子?”

2、師:“這12座房子連起來就是1年,每座房子代表1個月,那一年共有幾個月呢?”

小結:原來一年有12個月把所有的天數加起來總共有365天呢。

三、瞭解大月小月。

出示數字卡(31、30、28)

1、師:“剛纔我們發現有的月是31天、有的月是30天、還有的是28天,是哪幾個月呢?請三個小朋友來找一找、排一排。”

2、師:“誰能將這幾個月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來排列。”

3、師:“現在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第一排31天的這幾個月和下面一排30天的這幾個有什麼不同?”

小結:我們把所有是31天的月叫大月,是30天的月叫小月。

4、師:“還剩幾月了?有幾天?二月是這一年中天數最少的.一個月,我們叫它平月。”

總結:剛纔我們瞭解了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是平月只有28天。

四、瞭解練習查找日期。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呢?我們來找找在哪?”(請個別幼兒來找)你是怎麼找的?”

小結:原來先要找幾月,然後在它下面找幾號。

2、集體練習“找生日”。

師:“前幾天請小朋友回去瞭解了自己的生日,想不想來找一找自己的生日在哪?”“誰願意來告訴大家你的生日在哪是幾月幾日?”筆圈。

3、個別操作,鞏固練習。

師:“老師來考考大家,這是哪一年的年曆?在一年中要過很多節日模擬知道這是什麼節嗎?能把這些節日9從年曆上找出來嗎?”(幼兒互相說說,請個別幼兒上來說。)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在年曆上找自己的生日、節日,回去可以幫爸爸、媽媽找找他們的生日,還有其他的一些節日。”

活動反思:

通過以故事的形式展開,使幼兒比較形象、直觀的瞭解的年、月、日之間的關係,活動中給幼兒提供了自主探索學習的機會,幼兒的興趣較濃厚。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13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歌詞內容,體會歌詞表達出來的情感。

2、能掌握歌曲旋律,學會唱這首歌。

3、通過角色遊戲,享受遊戲帶來的快樂,並能更實際地表達對母親的愛。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生活中與媽媽在家裏的互動。

物質準備:小桌子、小椅子、杯子、媽媽頭像的掛飾,能表現歌曲內容的圖片三張。

活動過程:

一、理解歌詞大意,體會歌詞情感

1、提出問題,引入情景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覺得自己的媽媽平時工作辛不辛苦呀?"(幼兒初步感受歌詞表達的情感)

幼兒:…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愛不愛自己的媽媽?媽媽下班回到家時,你在做什麼?對媽媽辛苦工作回到家,有什麼表示嗎?"(幼兒進一步體會歌曲情感)

幼兒:…

2、觀察圖片,講解歌詞大意及情感

教師向幼兒按歌詞內容分別展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表述自己的感受,讓幼兒形

象具體地理解歌詞內容,直觀感受到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的對媽媽的愛。

二、掌握歌曲旋律,清楚有感情地演唱

1、教師示範,熟悉旋律

教師先用手打着拍子,將歌曲旋律表現出來。幼兒跟着教師大拍子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唱的時候能抓準節奏。

2、教師領唱,幼兒學唱

教師有感情地先將歌曲演唱一遍,然後在分段讓幼兒跟着學唱。在幼兒學唱時,教師要強調,把握節奏,充滿感情地演唱。

三、角色遊戲-我的好媽媽

將幼兒分爲兩組,一組扮演歌曲中媽媽,一組扮演歌曲中幼兒。幼兒邊唱邊表演歌曲內容,然後角色進行互換。

幼兒在表演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歌曲帶來的`快樂,而且能懂得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延伸:

幼兒回到家,對媽媽表演《我的好媽媽》。並用除歌曲內容外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教學反思

《我的好媽媽》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典兒歌。在班級裏開展此次教學活動時,自己坐在幼兒中間,心和情感離幼兒很近,有種師生互動的感覺。然後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親切、自然,這樣迅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專注地參與課堂學習。接下來的各個環節可以說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使音樂的表現與創造在平日教學中緊密相連,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讓孩子們充分發揮了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並和生活聯繫緊密。同時,還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使音樂教學滲透到其它學科,成爲一整體。本堂課,幼兒在認知水平、藝術實踐能力及情感三個方面都得到了發展。但少部分幼兒的參與意識還不夠,導致課堂氣氛不夠熱烈,在以後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有待加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14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說詩歌。

2、學習詞彙:香甜、清涼、欣慰。

3、結合"三八"節進行愛媽媽教育,引導幼兒體會媽媽的愛,增進親子情感。

活動重點:

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朗誦詩歌。

活動難點:

理解"媽媽的心可真大",體會詩歌中所表現的濃濃的母愛。

活動準備:

課件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知道嗎?有這麼一個人,她有這麼一顆心,這顆心很大很大,大到能裝下一個孩子,裝下這個孩子所有的快樂、傷心。等有一天,這個孩子長大了,這顆心,還是能把孩子裝下。猜猜看,誰會有這樣一顆心?(媽媽)媽媽的心爲什麼可以裝下這麼多呢?

二、教師示範朗誦詩歌第一遍。

提問:

1、你還記得詩歌的名字嗎?

2、媽媽的心大嗎?詩歌裏怎麼說的?媽媽的'心裏滿滿的裝的都是誰呢?

三、結合課件,教師朗誦詩歌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

1、當我餓的時候,媽媽怎麼做的?出示蛋糕圖片

2、當我熱的時候,媽媽做了些什麼?

3、當我冷的時候呢?

4、生病的時候呢?

5、當我長大了懂事的時候呢?

6、媽媽爲孩子的成長操了那麼多的心,所以詩歌裏說"媽媽的心可真大不然怎能把我全裝下"

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的媽媽,總能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她的心裏邊,時時刻刻的關心着孩子,愛着孩子,所以我們說媽媽的心可真大。

學習朗誦詩歌:

讓我們來學習朗誦這首好聽的詩歌,送給自己的媽媽吧!

討論:

1。這首詩歌要怎樣朗誦纔好聽呢?

2、看課件跟誦一遍。

3、幼兒跟課件嘗試自己朗誦一遍。

五、話題擴展:我的好媽媽。

1、孩子們你們都是媽媽心中最珍貴的寶貝,媽媽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着我們,但她們卻不會掛在嘴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自己的好媽媽吧!

2、媽媽這樣關心愛護孩子,那孩子應該怎麼樣愛自己的媽媽呢?

3、師生共同小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煩媽媽。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聽媽媽的話不讓媽媽生氣,做最讓媽媽驕傲的寶貝!

幼兒園大班教案《媽媽》1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範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2、幫助幼兒瞭解一個人在家時的安全知識,知道陌生人叫門時不開門,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家裏的電器開關等。

活動準備:1、設情境:爸爸、媽媽不在家。

2、自制圖片4幅、磁帶。

活動過程:1、觀看情境表演,使幼兒知道爸爸、媽媽不在家時,陌生人敲們不能開。

(1)教師向幼兒介紹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爲大家表演一個小品,名字叫“爸爸、媽媽不在家”。

小品開始:幼兒亮亮獨自在家中玩耍,邊玩邊說:“今天爸爸、媽媽出去買東西,讓我好好看家,嘿!這回我可要自己玩個痛快。”這時,門外傳來了敲門聲,一個陌生人問:“這是李工程師的家嗎?”亮亮問:“你是誰呀?”來人說:“我是查電錶的,請你開門!”(表演暫停)

(2)教師提問,讓幼兒回答。

師:你們知道爲什麼小品不演了嗎,因爲亮亮遇到難題了,他不知道該不該開門,等大家回答問題,小品又繼續了。

提問:

①來的是什麼人?

②亮亮能開門?

③如果輕易給陌生人開門會發生什麼危險?

④亮亮該怎麼做?

(3)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遇到陌生人敲們,不要輕易開門,要先問清楚來人是誰、找誰,告訴來人等家長回來後再來,或讓來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讓人到父母單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讓幼兒加深印象。

一幼兒扮亮亮,另一幼兒表演陌生人(陌生人可隨便找理由)。

2、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談談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自己做了什麼事。

3、聽錄音《晶晶看家》。

師:有個叫晶晶的小朋友,她告訴我有一次她爸爸、媽媽也不在家,你們想知道她是怎麼做的嗎?

4、看黑板上的掛圖,幫助幼兒懂得一些安全常識。

師:小朋友,這兒有四張圖片,先仔細觀察一下,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這四位小朋友所做的事,判斷對不對,對的貼一朵小紅花。圖片內容:

①餓了時自己到廚房裏燒東西吃。

②玩小刀等尖利的'東西。

小朋友,這兒有四張圖片,先仔細觀察一下,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這四位小朋友所做的事,判斷對不對,對的貼一朵小紅花。

③一人在安靜地玩玩具。

④在牀上翻跟頭。

提問:哪些行爲是危險的,爲什麼?應該怎樣做?

5、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小朋友們要注意安全。陌生人來時不開門,不做危險的動作,不亂摸家裏的電器開關等,要學會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