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撕貼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撕貼畫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撕貼畫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撕貼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撕貼畫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利用五顏六色的彩紙、廣告紙、彩色報紙等材料撕貼出一幅有趣的畫。

2.通過思考、比較、想象與討論,使學生感知繪畫與撕貼畫的畫面效果的不同。在設計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操作中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欣賞比較中提高學生審美趣味,在拼貼中瞭解撕紙方法和粘貼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在合作中感受創造活動的樂趣。

3.通過與同學合作一起收集廢舊掛曆、廣告紙、彩紙等,增進合作意識、集體意識,體驗成功感。並且在作業過程中養成專心、細緻和耐心的作風。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膠水(固體膠),收集廢舊彩色報紙、廣告彩紙、白紙、垃圾袋。

(教師)課件、範作、水彩畫(或其他繪畫形式的作品)、撕貼畫、彩色報紙、廣告彩紙、白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激發興趣。

(1)欣賞幾幅作品:點彩派畫家的代表作品、學生作品(蠟筆水彩或水粉風景)、《海神頭像》(馬賽克拼貼畫)、剪紙作品(或撕紙作品)、《京劇臉譜》(彩紙撕貼畫)。談話:你覺得這些作品和繪畫作品相比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提示:在這裏欣賞比較的作品數量和形式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瞭解撕紙拼貼畫的獨特魅力)。

(2)討論交流:①仔細觀察這幾幅作品在技法上有什麼不同?②風格上有什麼不同?③你更喜歡哪幅畫?以小組爲單位交流、討論“我的發現”。

(3)學生彙報。(彙報中說說哪一幅畫是用撕開的彩紙拼貼出來的。)

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用彩紙來製作一幅美麗的“撕紙拼貼畫”。

2.傳授方法,師生互動。

(1)撕:“你們以前用紙撕過圖形嗎?你是用什麼方法把紙撕開的?”

邊撕邊示範邊講解:①先把紙張撕成小塊面;②雙手捏住紙片,右手的拇指、中指緊捏線痕,左手拇指指甲配合食指,按紙的走向,自然地轉動右手所捏的紙面,雙手密切配合。

(2)拼:請學生把撕開的彩色紙片展示在投影儀上。紙片的形狀各種各樣,你們想一想它們像什麼?

(3)貼: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和幾個學生一起來合作表現“接力貼畫遊戲”,創作出一幅簡單的作品,以此演示“撕”與“貼”的整個過程。(提示:在學生和教師的互動練習中,建議把紙片撕得稍大些。鼓勵學生大膽隨意撕紙,認知撕紙的多種方式,在演示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瞭解撕貼的步驟,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3.小組合作,表現創意。

出示課件,提供集體創作的建議:

(1)討論表現的內容主題和表現方法。

(2)分工合作,組織隨意撕紙活動。(四人小組合作進行。)

(3)根據撕下來的紙片進行拼圖,然後粘貼在底版紙上,組成一幅有趣的.畫面。教師提示:撕貼時將要撕的圖形在紙上擺一擺,然後粘貼成畫。

(4)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提示:在練習中提醒學生撕紙的方法和粘貼的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當,纔有很強的表現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小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4.展示作品,師生評價。

(1)每一組把貼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評、互評作業。

(2)選出典型作業,全班評,教師小結。

(提供評價建議:①作品表現色塊的大小、色彩搭配是否恰當;②作品表現的內容是否有創意,與衆不同;③作品表現的工藝技巧性與撕的韻味是否統一等。)

5.小結談話,課後拓展。

教師小結:今天同學們學會了用手撕出各種形狀的紙片,並且粘貼成畫,使小紙片變成我們熟悉的形象。今後我們要更加關心身邊事物的色彩、形狀,展開我們豐富的聯想,收集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創造出更多更美的畫面。

學生課外的經驗積累:尋找馬賽克拼貼畫、剪貼畫和點彩畫,進行比較研究。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廢舊膠水(固體膠)、廢舊彩色報紙、廣告彩紙、白紙、垃圾袋。

(教師)課件、範作、剪貼畫和點彩畫、撕貼畫、彩色報紙、廣告彩紙、白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比較,啓發談話。

(1)出示剪紙拼貼畫、撕紙拼貼畫。

談話:

①這兩幅畫漂亮嗎?

②是用同樣方法完成的嗎?

(2)比較分析:

①這兩幅畫在技法上有什麼不同?

②風格上有什麼不同?

③哪幅畫更富有童趣?

2.結合教材,激發創意

幼兒園小班撕貼畫教案2

一、教學內容分析

(簡要說明課題來、學習內容、這節課的價值以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有製造出很多沒用的“廢品”,這其中就包括許多沒用的廢紙,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好好地利用這些廢紙,用它來創作出一件件藝術品來,那將是一件好事。這樣做,既可以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又可以體驗到一種樂趣無窮的創造過程。彩紙撕貼畫是利用廢舊掛曆、彩色畫報、廣告紙等具有自然原色的紙張做爲創作材料,用手直接撕成小塊後,拼貼製成各種有趣的形象的一種創作畫,由於紙的質地不同,撕過後的輪廓形狀自然、質樸,形成不規則的邊線。其操作方法簡單、畫面裝飾性強,因此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二、教學目標

(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該課題預計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做出一個整體描述)

1.學生能利用五顏六色的彩紙撕貼出一幅有趣的畫。

2.通過觀察、思考、比較、想象與討論,使學生感知繪畫與撕貼畫的畫面效果的不同。學生能在在設計中發展創新思維,在操作中發展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欣賞比較中提高審美趣味,在拼貼中瞭解撕紙方法和粘貼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在合作中感受創造活動的樂趣。

3.通過與同學合作,增進合作意識、集體意識,體驗團隊協作成功的喜悅。並且在作業過程中養成專心、細緻和耐心的作風。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說明學習者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等三個方面的學習準備(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學習風格。最好說明教師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學習者特徵分析,比如說是通過平時的觀察、瞭解;或是通過預測題目的編制使用等)

三年級學生基本已經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材料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着濃厚的興趣,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說明本課題設計的基本理念、主要採用的教學與活動策略)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說明本課題的重難點)

重點:

能充分利用紙材的特性採用撕紙拼貼的方法,設計一幅有趣的撕貼畫並表現出色彩對比鮮明,形象生動飽滿的畫面。

難點:

1.在這節課中,最難處理的是色彩,在拼貼時,儘量注意大塊的顏色統一,在塊面與塊面的交接處顏色對比要強烈些,不然很容易“花”。

2.撕成的紙片大小、形狀要均勻,拼貼小塊的碎片時可以用牙籤或小木棍幫助粘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示範導入,激發興趣。

師:大家看看老師手裏拿的什麼呢?

生:一張紙。

師:現在請看老師手裏,(邊撕變問:)我現在在幹什麼?

生:撕

師:撕三片,我現在撕好了,擺在這裏,剛纔撕了很多了,現在我調整一下位置,你們覺得像什麼呢?拿出固體膠, 塗在花瓣上,再貼好。(出示完整作品) 師:你們看一下,老師的作品和我們平時繪畫的作品有什麼不一樣呢? 生:這是老師用紙撕出來,再拼出來的,繪畫是畫出來的。

師:是的,這就是撕貼畫。因爲紙能撕出另一種效果,它的邊緣線有不規則的形狀,

有時候還會出現你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是一種特殊的美,所以很多藝術家也都很喜歡用撕紙的方法來創作作品(欣賞海神頭像)。除了藝術家,小朋友們也喜歡用這個方法創作作品(欣賞學生作品),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彩紙撕貼畫。

二、新授課

1、學生初試

師:現在給你一分鐘時間,每人撕一片紙,小組六位同學在黑色卡紙上互相拼一拼,

擺一擺,你能拼出什麼圖形?(教師巡視,組織紀律)

(評2組)

師:這是哪一組的作品,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你們組拼的是什麼?(組員介紹)。 師:老師發現31班的動手能力真強,不光撕的好,拼的也好,那你想不想做的更

好呢?

生:想

2、師:要想做的更好,我們是需要方法的,首先我們要構思(板書),

就是你想要做什麼東西,一定要先想好,我們可以在紙上輕輕的畫一畫(直接拿起來出示畫好的稿子),畫好了接下來我們要幹什麼?

生:撕(板書)

師:對了,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 (邊撕邊示範邊講解)雙手捏住紙片,慢慢的撕出

你想要的形狀,你看老師就把魚尾巴的形狀撕好了,現在你們也試試看,撕一個三角形。

(學生一分鐘,組織紀律)

3、師:除了三角形,我們還可以撕很多你想要形狀(課件出示),比如正方形長

方形和許多不規則的形狀等等。現在你們撕的技術很好,再來學習拼貼(板書)的技術(出示貓頭鷹圖片),請同學們看看貓頭鷹身上紙片的貼法和後面月亮有什麼不一樣嗎?

生:貓頭鷹身上貼的有裂縫,月亮貼的`密密麻麻

師:你的眼睛真亮,像身上這樣裂縫的就是留白(板書)紙跟紙之間留

有縫隙就是留白,像月亮這樣一張紙片重疊在一張紙上面,我們就叫重疊(板書、示範),那我們來看看老師這幅畫有沒有用這些方法呢?

生:花瓶上的花紋是重疊的,花瓣這樣就是留白。

小結:留白和重疊是我們紙貼畫裏最常用的方法。

4、師:老師這裏還有幾幅作品(出示第二幅範畫),你更喜歡哪一幅? 生:因爲這一幅的顏色搭配的很漂亮,花瓶顏色很鮮豔。

師:是的,這一幅色彩對比強烈,讓人一眼就能看到,另一幅色彩相似,所以

色彩(板書)搭配也很重要。我們作畫的時候只要根據你畫面要求選擇合適的色彩搭配。還有一位同學也拼貼了一幅作品,你們覺得這一幅怎麼樣?

生:這幅亂七八糟的,都看不清楚。

師:恩,因爲這幅畫撕的時候就沒有目的的在撕,而且也沒有處理好留白和重疊的方法,所以那我們做的時候就要注意了,一定要處理好拼貼的方法,不然畫面就會變得像這樣很花,使我們看不清楚。

5、學生作業

師:老師相信每位同學都差不多掌握老師的方法了,接下去以小組爲單位,6位同

學共同完成一幅撕貼畫作品,但是要注意,根據撕下來的紙片先拼拼看,然後粘貼在底版紙上,組成一幅有趣的畫面。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提示:撕貼時將要撕的圖形在紙上擺一擺,然後粘貼成畫。

6、點評

把每一組貼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評、互評作業。

師:我們班的孩子個個都是心靈手巧,做的作品真是漂亮,這麼多幅畫,你喜歡哪幅? (若干學生回答)

師:老師覺得這組同學做的,顏色搭配的很漂亮,而且能夠撕貼出這麼漂亮的畫來,真實不容易。

三、總結

在我們生活中,也會碰到許許多多類似於這樣的小碎紙,只要我們開動的小腦筋,發揮我們的想象,就可以把它們裝扮的非常漂亮。

七、教學評價設計(創建量規,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也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這堂課,我要求學生用彩紙代替畫筆,用撕貼的方法來作畫。課堂上,我對此節課進行了講解、示範、點評、真正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孩子們。三年級的農村孩子接觸的事物不多,所以我所要求孩子們的底稿畫相對簡單。大部分的孩子都能順利完成 構思畫-----撕------拼貼----,整堂課比較完整,但是有些中間的小細節還是有待注意。

八、板書設計(本節課的主板書)

彩紙撕貼畫

構思—————撕—————拼貼

大小、形狀留白、重疊色彩

九.教學反思

可以從如下角度進行反思(不少於200字):

1.請簡單描述這節課的教學或學習流程;

2.有哪些精彩的瞬間;這節課中你最滿意的地方或者讓您最興奮的地方?

3.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達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嗎?你滿意嗎?這節課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爲什麼?或者讓你覺得不足的地方在哪裏?

4.課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發生嗎?你是如何解決的?

5.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

6.從學生的作業、課後談話等途徑你覺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7.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啓發?

教學反思:

整堂課下來整體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在課堂中也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通過這堂課,我便按照這樣的思路設計了教學環節。課前準備我和孩子們進行了互動,做了一個撕紙的遊戲,邊示範邊請學生將彩色紙徒手撕成碎片,在實踐中既親手嘗試了撕紙的技巧,讓他們看到這個效果,同時活動了雙手,也爲課堂製作所需準備了材料。孩子們撕得很起勁,也很高興,一會兒功夫就撕了滿滿一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爲了給學生留下更多的創作時間,我把貼這一步驟的講談省略,開始覺得貼是很簡單的,但是轉了一圈後發現,還是有極小一部分學生出現了一個紕漏。後來我一邊指導一邊講。進行了很好的引導,及時糾正了貼的錯誤。作爲美術教師多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

幼兒園小班撕貼畫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夠按照外框線撕出大樹樹幹和樹冠的形狀

2.保持畫紙整潔乾淨,膠水只塗在需要的地方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畫,激發幼兒興趣

咦!這是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呢?

原來這是一片美麗多彩的樹林,有這麼多漂亮的小樹,你看到了什麼顏色的小樹呢?

這裏的小樹可真有趣,粉紅色的樹冠、紫色的樹幹。

還有的是黃色的樹冠,綠色的樹幹。

二、教師示範,引導幼兒瞭解操作過程

這麼漂亮的樹林,你們想不想爲他添上自己的小樹呢?

老師也想來試試看,先選好自己喜歡的顏色,圓圓的是樹冠,直直的是樹幹。先沿着黑色的線把樹幹撕下來,食指拇指捏一捏,一點一點往下撕。可別把圓圓的樹冠撕壞咯。再找到一根直直的樹幹,沿着黑線一點一點往下撕,在樹幹的最最上面塗上一點點膠水,把樹冠粘得牢牢的,我的.小樹做好啦!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你們也選自己喜歡的顏色,試試看吧!

四、展示作品,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

活動反思:

活動內容是比較有難度的,但是本班幼兒已經有比較豐富的撕貼經驗了,部分幼兒還是能夠比較順利的將樹幹和樹冠撕下來的,但是由於黑線比較細,部分幼兒撕得歪歪扭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