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對變換角度觀察事物的興趣。

2.提高幼兒參與遊戲的積極性,從中去探索、發現,並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

3.幫助幼兒學習禮貌用語,知道見到人要打招呼。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變換角度觀察事物活動難點: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

活動準備:

1.故事操作圖片3張。

2.老鼠胸飾人手一個:高老鼠用紅色,矮老鼠用藍色。高老鼠、矮老鼠大圖片各一張。

3.設置天空、草地場景。

4.自選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天氣有點冷,小朋友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動動我們的小身體。學學高人走,矮人走。聽好老師口令,‘高人走’(踮起腳尖,雙手舉起,擡着頭往上看),‘矮人走’(蹲下來,雙手放後,低着頭往下看)。小朋友學得可真棒!現在請小朋友找個位置坐下來吧!”

2.“剛纔張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一個什麼熱身運動呀?(幼:高人走,矮人走),一個高人,一個矮人。老師邊說邊做動作。”

二、欣賞故事

1.今天,我們教室來了兩隻老鼠,它們也是一個高,一個矮。小朋友先聽聽它們的自我介紹。(出示高老鼠),你們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紅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們好!我今天穿的是藍衣服,我就是矮老鼠。我們倆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想講給小朋友聽一聽。故事的.名字叫《高老鼠和矮老鼠》。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

(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東西一樣嗎?爲什麼?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

“小朋友,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到底是不是這些東西呢?我們再去問問高老鼠和矮老鼠。

3.教師分段講述故事。

第一、二段.提問:“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麼打招呼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第三段――第六段。

提問:

(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小鳥、大樹、屋頂、大門)矮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小狗、小花、地板、門檻)

(2)它們是怎樣跟它們看到的東西打招呼的?我們也一起跟着老鼠和它們看到的東西打打招呼。(你好,小鳥!你好,小狗!你好,大樹!你好,小花!等等。)教師邊指操作圖片。

“小朋友,高老鼠和矮老鼠真懂禮貌,看到什麼東西就會跟它們打招呼。我們也要向高老鼠和矮老鼠學習,碰見人要學會打招呼,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比如:周智超小朋友在路上碰見了吳蝶小朋友。周智超你應該怎麼說呀?吳蝶你又應該怎麼說?(你好,吳蝶!你好,周智超!)”

三、遊戲表演

1.“今天,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許多老鼠胸飾,我們也來玩一玩《高老鼠和矮老鼠》的遊戲。戴上這個穿紅衣服的老鼠胸飾就變成高老鼠。一起來說一句咒語:‘變,變,變,變成一隻高老鼠’。高老鼠應該做什麼動作呀?來,老師這裏還有穿藍衣服的老鼠,戴上穿藍衣服老鼠胸飾就變成矮老鼠。我們再來說一句咒語:‘變,變,變,變成一隻矮老鼠。那矮老鼠該做什麼動作呢?”

2.接下來怎麼玩這個遊戲?音樂響起,高老鼠做高人走的動作,矮老鼠做矮人走的動作,到那邊草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並且要和你看到的東西打打招呼。等音樂一停,老鼠們也要停下來。

3.幼兒遊戲。

提問:請這隻高老鼠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東西?請那隻矮老鼠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東西?你是怎樣和它們打招呼的?

4.“剛纔老師聽到那隻高老鼠說我想再去看看矮老鼠看到的東西,高老鼠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呀?矮老鼠呢?想不想也去看看高老鼠看到的東西?下面就請老鼠們自己互相換一下胸飾。準備好了嗎?遊戲開始。”

四、結束

1.“老鼠們跟你第一次看到的東西一樣嗎?”

2.“小朋友,今天玩得開心嗎?我們再到外面去玩一玩這個遊戲,來走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收集"的涵義,根據交流中出現的不同畫面,知道每個人的"收集"各不相同。

2.積極參與集體討論,初步理解物體間的相互關係,感受"收集"中蘊涵的美好情感。

3.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

活動準備:

ppt課件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詮釋意思

1.出示禮物盒圖片,猜猜裏面會有些什麼?

師:孩子們,看這是什麼?

幼:禮物盒。

師:這是我的禮物盒,你們猜一猜,我會在裏面放些什麼東西?

幼1:化妝品。幼2:衣服。幼3:玩具。

師:我們一起來看

小結:把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放在一起,並且非常愛惜地保存起來,這就叫"收集"。

2.你們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二、解讀圖片,說說自己和他人的收集。

1.出示奶奶圖片,猜一猜奶奶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2.出示垃圾圖片,誰喜歡收集垃圾?爲什麼?

3.這是什麼?這一堆怪怪的東西是誰收集的呢?

4.出示歡歡,歡歡喜歡收集什麼東西呢,我們來問一問她?

師幼:歡歡,你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歡歡:我喜歡收集藍色的東西

師:你喜歡收集什麼顏色的東西?

5.出示秋天圖片,誰來告訴我這是什麼季節?秋天喜歡收集什麼?

6.出示月亮圖片,月亮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7.聽海浪的聲音,這是什麼聲音?大海會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8.出示藍天圖片,藍天喜歡收集什麼?

9.聽雨聲?這是什麼聲音?誰喜歡收集雨滴?

三、深入理解,感受溫馨

1.理解意義,感受媽媽愛的情感。

(1)提問:我們的家人也喜歡收集,知道媽媽最喜歡收集什麼嗎?

(2)提問:媽媽有一份非常特別的收集是你們不知道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收集了什麼?怎麼會有這些收集呢?

四、集體欣賞散文詩

總結:孩子們,我們在不久的日子裏就要離開老師,離開幼兒園,我們一起來做一次收集,收集值得我們回憶又有紀念意義的東西。有了這份收集,不管以後你在哪裏,我們都能想起對方,想起實驗幼兒園的朋友們,這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份財富!

活動延伸:

將自己的收集在班級中展覽。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一、初步感知“氵”偏旁的漢字,瞭解“氵”偏旁的漢字均與說有關。

二、學會仔細地觀察畫面,正確認識並運用漢字:洗澡、游泳、流汗。

三、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字進行創作畫,會用簡單語句來描述自己的畫面。

活動準備:

教具:1、與洗澡、流汗、游泳有關的圖片和相應的漢字。

2、更多的帶有“氵”偏旁的漢字卡片。

幼兒操作材料:在16k白紙上貼有洗澡、流汗、游泳的漢字人手一份、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導入,激發幼兒學習慾望。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朋友,看看明明在幹什麼?(跑步),那跑完步就會怎麼樣呢?(流汗)明明流了那麼多的汗,那該怎麼辦呢?(洗澡)除了洗澡還可以幹什麼呢?明明洗了澡身上多舒服、多幹淨啊!教師逐個出示跑步、流汗、洗澡漢字,再逐個請幼兒表演跑步、如何會流汗、游泳的動作。

二、用肢體動作來表演如何洗澡、游泳、會流汗1、師:那還有什麼時候會流汗呢?誰來表演一下動作呢?(可以打球、騎自行車、跳繩、踢毽子等動作)。

2、師:你是怎樣洗澡和游泳的呢?(幼兒表演各種洗澡和游泳的動作)。

3、師:我們一起來玩個“看看誰最快”的'遊戲。當我出示卡片後,小朋友就要趕快做出相應的動作來,好嗎?

三、小結流汗、洗澡、游泳這些漢字都是“氵”偏旁,都與水有關。

師、這些字都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都有“氵”點水)。這些“氵”點水偏旁的漢字都與誰有關係呢?(與水有關係),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與“氵”點水有關的漢字呢?(幼兒說,師及時出示已準備好的帶有“氵”的漢字卡片)。

四、講述要求,幼兒創作:

1、出示幼兒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請幼兒給自己選擇的畫紙畫上相應的圖畫,並用一句好聽的話講述出來。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幼兒作畫,引導幼兒講述教師個別評價,幼兒個別講述自己的畫面。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並用動作準確表演。

2、嘗試以歌唱、肢體動作快樂地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1、"兒歌":《牙刷的表演節目》

2、掛圖:《牙刷的`表演節目》。

3、CD:《牙刷的表演節目》、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學念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完整念兒歌一遍,請幼兒傾聽。

2、請幼兒結合看錶演的經驗,說一說兒歌中的舞臺、幕布、主角、配角分別是什麼。

3、跟着老師完整念兒歌。

二、欣賞《牙刷的表演節目》。

1、出示掛圖,請幼兒欣賞畫面,感受畫家是如何表現牙刷上臺這一場景的。

2、鼓勵幼兒思考:畫家沒有表現出的兒歌內容可以怎麼表現?

三、學唱歌曲:《牙刷的表演節目》。

1、播放CD,請幼兒仔細傾聽,感受歌曲的歡快與熱鬧。

2、學唱歌曲。

四、情景劇表演。

幼兒自願分爲歌唱組、表演組,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動作並表現兒歌內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家》是一首兒童詩,主題簡單,內容淺顯,富有情趣,貼近幼兒生活,很受幼兒喜愛。在教學這詩歌時,我主要是針對兒童詩的特點,以讀貫穿始終,(教案:)例如:提問學生,你感覺小魚在水裏遊的怎麼樣,生:(……)。所以讀的時候就要讀得輕快一些,美一些。同時注重幼兒個性的感知、聯想、體驗等心理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展學生語言,讓他們的心靈和情感受到美的薰陶。最後,進行拓展,讓幼兒展開想象,說說什麼地方是誰的家,幫助更多的動物和植物找到家,培養幼兒的愛心。並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家,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家的熱愛。同時,針對“家”,進行提問:“現在小鳥、小魚都沒有了家,我們應該怎麼辦?”在教學中貫穿環保教育。

二、活動目標:

1、能正確、並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並說一說小鳥、小魚、白雲、寶寶他們各自的家在哪裏。

3、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幼兒對自己所住社區的熱愛,同時滲透環保教育。

4、讓幼兒學習觀察周圍事物並仿照詩歌的結構特徵,發揮個人的想象創編新的詩歌。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小鳥、白雲、小魚、房子、小河、大樹、藍天圖片,頭飾。

四、活動重、難點:

難點:讓幼兒學會仿編詩歌

重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家”的含義。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喜歡自己的家嗎?說一說什麼纔是家呢?

生:……

師:小朋友們回答的真好,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個好朋友(白雲、小鳥、小魚),你們想知道它們的家嗎?好!老師請你們聽一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家》(板書)接下來,希望你們認真聽,用心記,詩歌裏都說了誰的家?他們的家是什麼樣子?

幼兒觀看配樂幻燈片,教師朗誦詩歌,給幼兒一個初步的印象。

二、初讀指導:

提問:剛纔詩歌裏都說了誰的家?

1、你認爲小鳥、小魚、白雲的家在哪裏?

2、他們的家都是什麼樣子的?

三、細讀詩歌:

(一)學習第一句

1.出示:森林,提問:①“這是什麼?”②“這是誰的家?”,③它的家是什麼樣子的”?(小鳥在家裏快樂地飛。如果你是一隻小鳥,在森林裏飛翔,會有什麼感覺?誰可以讀出小鳥快樂的心情。)

2、指導朗讀;

小鳥住在森林裏,森林就是它的家;

樹兒多,葉兒茂;小鳥天天愛着它。

3、爲什麼說森林是小鳥的家?小鳥爲什麼愛着它?小鳥在森林會做些什麼?(小鳥在森林裏搭窩,自由自在的飛來飛去,小鳥離不開森林,樹林媽媽保護着小鳥,所以說森林是小鳥的家)。

(二)學習第二句

1.出示:小河,提問:①“這是什麼?”②“這是誰的家?”,③它的家是什麼樣子的”?

2、指導朗讀:小魚住在小河裏,小河就是它的家。

河水清清草兒綠,小魚天天愛着它。

3.說一說小魚爲什麼天天愛着它的家(小魚離不開河水,如果沒有河水,魚兒就無法生存,所以說小河是魚兒的家,小魚天天愛着它)

(三)、學習第三句

1.出示:藍天,提問:①“這是什麼?”②“這是誰的家?”,③它的家是什麼樣子的”?

白雲在藍天中開心地散步?

指導朗讀:白雲住在藍天裏,藍天就是它的家。

天空明媚陽光好,白雲天天愛着它。

2.提問:爲什麼說藍天是白雲的家?

:一朵朵白雲飄浮在藍天上,藍天襯着白雲,白雲離不開藍天,所以說藍天是白雲的家

(四)幼兒自主仿編詩歌

1、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家在哪裏。

2、你家是什麼樣子的。

3、你愛你的家嗎?

4、用詩歌的形式進行創編

我家住在( ),( )就是我的家

我的家( ),我天天愛着它。

5、學習第四句: 寶寶住在社區裏,社區就是我的家。

花兒開,社區美,寶寶天天愛着它。

現在,我們知道白雲、小鳥、魚兒、還有種子都離不開自己的家,所以,小朋友從小要保護學會保護環境,不能讓他們沒有家,對嗎?

六、全班齊讀全文。

七、拓展練習:

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動物、植物,因爲現在環境污染,他們還沒有家要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幫他們找家。你能找到嗎?

練習什麼地方是誰的家。請同學回答,並把自己的答案告訴大家。我爲馬兒找了家,草原是馬兒的家。

八、配樂朗讀:

要求:邊讀想像小詩中美麗的圖畫,讀出它們快樂、自由、高興、熱愛的心情,看誰讀的好,還可以用自己的動作表現詩歌內容。

九、:

師: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生:學習了《家》這首詩歌)知道了什麼?(生……)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家》這首很美的小詩,表現了小鳥、小魚、白雲及小朋友對家的熱愛,回去請小朋友用你的畫筆把它們的家畫得更美、更漂亮、讓它們更愛自己的家,好嗎?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柚子皮展開想象,根據柚子皮的外形聯想出多種物體,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2、能主動參與創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實物:半個柚子皮(用袋子裝好)

2、畫有半個柚子皮的背景圖每人一張、小動物圖片、畫筆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對半個柚子皮展開初步的想象。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出示裝好的柚子皮,請幼兒通過看看、摸摸、聞聞,猜猜袋子裏面裝的是什麼?)

——師:這半個柚子皮看上去像什麼?(老師轉動柚子皮,讓幼兒從不同的方位進行觀察。

2、對柚子皮展開想象,嘗試用句子進行描述

——師:柚子皮會變魔術,瞧!它變出了什麼?誰會在上面玩呀?(出示柚子皮變魔術後的圖片。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了一句話。

——請幼兒用“柚子皮,變xx,xx用它來幹什麼?”的句式進行描述。

3、創編《有趣的柚子皮》的故事

(1)、老師出示背景圖,示範編故事。

(2)、幼兒對半個柚子皮展開想象,自由添畫,並選擇小動物進行故事創編。

請個別幼兒講述

鼓勵幼兒相互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