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範文集錦十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範文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範文集錦十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於在集體面前用動作來表現生活中洗澡的過程。

2、體驗與同伴一起模仿洗澡所帶來的快樂。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體驗遊戲的快樂。

重點:樂意模仿洗澡的過程。

難點:大膽的用動作來表現洗澡的.過程。

活動準備:

錄音機,洗澡歌的磁帶,沐浴露瓶一個,玩具小狗一隻。

活動過程:

1、複習律動《刷牙、洗臉、梳頭》,導入活動。

師:我們一起來刷牙、洗臉、梳頭好嗎?

我們刷牙、洗臉洗好了,現在我們來洗澡,好嗎?

師:爸爸媽媽平時在家給小朋友洗澡,是怎樣洗的呢?

2、引導幼兒講述並模仿洗澡的過程。

師請個別幼兒講述並模仿動作,師引導幼兒一起跟做。

3、幼兒跟着音樂和老師一起洗澡一遍。(動作有所變化)

4、剛纔我們洗澡時,忘記了塗沐浴露,我們用沐浴露再洗一次,好嗎?

5、以遊戲化的口吻,請小動物來檢查幼兒是否洗乾淨了,適當的提出小手、肚皮等地方沒有洗乾淨,要求重心再洗一次。動作變換。

小結:小朋友洗澡洗的真乾淨,現在,我們和小狗一起來跳舞,好嗎?

 活動結束:

放《晚安》的音樂,幼兒和小動物一起跳舞。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爲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並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小百科: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爲宜。洗的次數也不宜太多,因爲次數太多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羣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等症,皮膚的抵抗力也會因此而減弱,反而容易得病。洗澡分淋浴和盆浴以及缸浴。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能幹稀搭配地選擇早餐,知道吃好早餐的重要性。

2、培養每日吃早餐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麪包、牛奶、蛋、豆漿、稀飯等常見早餐食物。

2、天線寶寶(丁丁、拉拉)布偶,《營養早餐》電子圖片。

3、自助餐:各類幹稀早餐食物、餐具。餐廳環境佈置、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布偶情景對話,激發幼兒興趣。

丁丁:哎呀,我今天好難受呀!

拉拉:你怎麼了?早上都吃了些什麼呀?

丁丁:我今天早上吃了一塊大面包!呃……呃……(打嗝)

拉拉:真是奇怪,今天我也很難受,早上因爲快遲到了,只喝了一杯牛奶就來幼兒園了。

丁丁、拉拉:這是什麼原因呀?爲什麼會這樣?(設疑)

2、提問:你們會不會難受呀?(不會)那你們早上都吃了些什麼呢?

3、幼兒回答,教師一一出示幼兒所說的食物。

4、引導幼兒將出示的各種食物按幹稀分類。

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發現食物這些可以分成“幹”“稀”兩類。

5、討論解疑:爲什麼丁丁和拉拉會難受呢?結合生活經驗理解科學早餐的基本搭配方法――幹稀搭配。

6、欣賞活動:營養早餐。

(1)知道早餐的食物很豐富,可以有許多種的“幹稀”搭配方法,還可以在早餐後吃一點水果,均衡營養。

(2)師生討論、總結: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每天都要吃早餐纔會身體健康。

7、品嚐、交流:自助餐。在柔和的音樂聲中,幼兒根據幹稀搭配原則,自由選擇“自助早餐”。

8、活動延伸:家園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形成每天吃早餐的健康意識,並與幼兒一起合理搭配營養早餐。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3

 製作意圖:健康的孩子,在吃飽睡足之後,總是在不停的玩。玩或者說遊戲,是小孩子最喜歡的事情,也是他們生活中一件不可缺少的事情。玩有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與健康;玩可以使孩子增長知識。

教育價值:可以使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可以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機智的性格,克服膽小害怕的心理。

爲了提高幼兒腕指肌羣和腕指關節的靈活性,還能促進手眼協調能力和全身動作的協調能力,特別是在活動中能提高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我們設計了此遊戲。

選用材料:大泡沫板三個,即時貼,不同形狀的.積木,彈球若干。

製作方法:

1、分別在板子的上方挖兩個洞;其中一個板子在洞下分別挖兩個小洞。

2、板子進行裝飾。在下方貼兩條起始線。

應用年齡和地點:適合3――6歲幼兒使用。

遊戲玩法:

1、第一種玩法:在起始線後,用彈球向洞中彈,以進洞爲勝。不加任何輔助材料。

2、第二種玩法:用輔助材料積木在板子上任意拼搭軌道,然後在起始線後,延搭好的軌道彈球,使球進洞。

3、第三種玩法:在板子的洞下方挖好的小洞中,放上彈球,在起始線後,用手裏的球擊中前方的彈球,使其進入洞中。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根據小班幼兒好奇好動、什麼事都想親自探究、操作的特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科學、藝術、語言等有機地整合起來,爲幼兒創設自由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探索、操作中構建知識經驗。通過創設情境、探索操作、遊戲等形式,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同伴間合作、交流的快樂,從而讓幼兒獲得自信,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樂於助人的同情心與愛心。

2.增進幼兒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幼兒合作、表達、交流的能力。

3.瞭解腳的外形特徵、作用,進行保護腳的安全教育。

活動重點:

瞭解腳各部分的名稱。

活動難點:

用手製作腳印

活動準備:

彩珠、鵝卵石、報紙、音樂磁帶、水粉色、小盆、筐子、繪畫紙、大中小三幅腳印圖。

活動方法:

遊戲法、探索法、演示法

活動時間: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成長的腳印)

出示小中大三幅腳印圖。提問:請小朋友猜猜看這是誰的腳印?

二、探索用腳丫撿、撕東西

自由探索操作,瞭解腳丫的特徵

⑴、動一動小腳。

錄音機裏傳來一段輕快的音樂,我和孩子們一起隨着音樂念着兒歌動起了小腳:雙手撐住地,兩腿放輕鬆;小腳腕兒,你在哪兒?請你出來轉一轉;左三圈兒,點點頭,右三圈兒,點點頭,左搖右搖點點頭;一前一後真有趣,前前後後點點頭;腳趾娃娃快快來,一起和我跳跳舞,一二三四……八二三四。活動完了小腳,在老師的建議下,孩子們一起脫掉了襪子。

⑵、數一數小腳。

孩子們把襪子脫掉以後,興奮極了,一個個摸起了小腳。我便故意大聲地邊點腳丫邊數數:“1、2、3、4、5,呀!我有五個腳趾。”孩子們被我這麼一說也紛紛數起來。我便讓他們互相數數,並提醒他們,要慢慢點、慢慢數,點一個腳趾數一個數,(因爲小班孩子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還不太強)。

⑶、撓一撓小腳。

“孩子們,我們剛纔數小腳,知道了每隻腳都有五個腳趾,現在我們來撓一撓自己的腳,再撓一撓旁邊小朋友的腳,看看有什麼感覺。”

⑷、聞一聞小腳。

撓了大約三四分鐘後,我穩定了孩子們的情緒,然後提議“孩子們我們來聞一聞小腳有什麼味道”,再想一想“有的小朋友的腳爲什麼有味?用什麼辦法讓我們的腳千乾淨淨,舒舒服服”?(要天天認真洗腳,天天換襪子,還要換鞋子,這樣我們的腳就不會有難聞的味道了)

2、瞭解小腳的.特徵

⑴、提問:這裏都有什麼呀?(彩珠、報紙)

①提出要求:用腳丫把它們撿起來,把報紙撕碎。

②讓幼兒相互商量撿、撕的辦法,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探索操作,教師觀察並指導幼兒。

⑵、交流探索過程。

①提問: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撿的?用腳丫的什麼地方撿的?(引導幼兒大膽交流)

②幼兒說到哪個部位,教師就引導幼兒認識哪個部位。(腳趾、腳面、腳掌、腳心、腳跟)

腳趾動起來像什麼?腳面弓一弓像什麼?腳跟碰一碰像在幹什麼?師生間相互撓撓腳心,踮踮腳跟。

三、用遊戲、表演的方法鞏固腳丫的外形特徵

1.遊戲:指小腳。教師說哪個部位小朋友指哪個部位,看誰指得快又

對。

2.集體活動。朗誦並表演兒歌:

腳趾腳趾,點點頭,彎彎腰,

腳面腳面,弓一弓,像小橋,

腳心腳心,左撓撓,右撓撓,

腳跟腳跟,踮一踮,問個好。

四、集體探討腳丫的作用

1.提問:腳都會幹什麼?讓幼兒用動作表示出來。

2.師生共跳《腳丫舞》,體驗快樂。

五、探討如何保護腳丫

1.(出示腳丫寶寶)提問:怎樣保護腳丫?如果沒有腳會怎麼樣?

2.教育幼兒同情、幫助殘疾人,培養幼兒的愛心

六、印腳丫,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悅

你們想不想像老師一樣,把自己的腳丫也印下來呢?今天我們就來印腳丫。教師教給幼兒用手印製腳丫的方法。然後幼兒印製,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活動延伸:

印下幼兒的足跡,明年再來看腳丫是不是長大了一些,並祝願小朋友快樂健康地成長。請幼兒繼續探索小腳丫的其它祕密。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幼兒很願意參與,因爲活動的對象來自於認識主體的自身,這對小班幼兒來講無疑是件很神祕而又充滿情趣的事情,全體幼兒始終興趣盎然地投入活動。但幼兒對小腳丫的興趣還很濃,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探索,我想今後要爲孩子創造條件,讓他們繼續探索下去。但仍存在不足之處,幼兒在動手製作小腳印時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在指導時要注意因人而異。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嘗試清洗玩具

2.知道東西髒了要清洗

活動準備:

1.裝少許肥皂水的盆子一個

2.小手帕每人一條

3.裝清水的盆子一個

4.各種能放在水裏玩的塑料玩具

活動過程:

一、以兒歌引入活動,激發寶寶爲玩具洗澡的樂趣。

1.師:小鴨洗澡嘎嘎嘎,小豬洗澡嚕嚕嚕,寶寶洗澡笑哈哈。喲!這麼多的'小寶貝都想洗洗澡,怎麼辦呢?

2.可結合平時的生活經驗,鼓勵寶寶說一說媽媽是怎樣給自己洗澡的。

二、出示裝有肥皂水和清水的大盆,請寶寶們自取玩具進行清洗。

1.提醒寶寶將袖子捲起來,不要弄溼衣服。

2.可引導寶寶先在肥皂水裏洗,再用清水洗。

3.可引導寶寶洗淨後用小毛巾擦乾玩具。

三、肯定寶寶的表現,引導寶寶將擦乾的玩具放回原處。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樂意與朋友分享食物,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各種好吃的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自由品嚐食物。

2、與幼兒討論:沒有吃到東西的小朋友會怎麼樣?怎麼辦?

3、幼兒自由拿糖果,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

4、請幼兒說說分享食物的'感受。

5、幼兒自由拿糖果,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

6、幼兒自由和同伴說說你和誰分糖果?你高興嗎?

7、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食物,體驗分享的快樂。

8、告訴幼兒生活中還有許多事物可以與他人分享。

教學反思:

1. 每逢小班新生入園,就會有個別幼兒哭鬧,哭着要回家,而其他幼兒受其影響,也會悶悶不樂。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參觀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親口嘗一嘗可口的餅乾,親手玩一玩好玩的玩具,親身感受一下哥哥姐姐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這一系列有趣的活動,吸引了幼兒的注意,使他們暫時忘掉了對家人的想念:在老師和大班哥哥姐姐的帶領下,他們開始參與活動,並體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此時,他們因爲離開家庭而產生的分離焦慮就得到了緩解。

2. 多開展對幼兒有吸引力的活動,活動要豐富多彩,要讓幼兒喜愛幼兒園,並主動願意來園上課。

3. 老師要熱愛每個幼兒,關心每個幼兒,如個別幼兒不聽勸告,也不跟着老師學動作,仍然哭鬧,老師要有耐心,不能對幼兒發脾氣,要慢慢引導,要讓幼兒覺得老師是最親的人。

4 .幼兒太小,有時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一點不如意就用哭聲來表達,老師要學會調節幼兒的情緒,要讓幼兒體驗快樂,逐漸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意嘗試用抱枕玩各種遊戲。

2、用抱枕玩爬、跑、跳等遊戲,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用抱枕玩爬、跑、跳等遊戲,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探索抱枕的多種玩法。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鮮豔的抱枕,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進活動室。

1、帶領幼兒開汽車進活動室。(用抱枕做汽車方向盤)

2、認識抱枕,感觸抱枕。

二、鼓勵幼兒探索抱枕的多種玩法

1、幼兒自由探索,引導幼兒頂抱枕、夾着抱枕跳…

2、躲貓貓用抱枕遮住身體的'不同部位

三、根據情境創造性地玩抱枕。

1、到小烏龜家做客小烏龜邀請我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想去嗎?可是小烏龜家住在河的那邊,我們要渡過河才能到小烏龜家,我們沒有船怎麼辦啊?"鼓勵幼兒想辦法,用抱枕做船。

2、教師:"快看,小烏龜家到了,我們敲敲門吧。"小烏龜打開門和大家打招呼。

小烏龜:"歡迎小朋友們來我家做客,我們一起做遊戲好嗎?我們來玩烏龜爬的遊戲吧。" 鼓勵幼兒想辦法,用抱枕做殼。

四、結束部分

轟隆隆,打雷了,寶寶們要下雨了,趕快撐起小傘回家了。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探索活動,敢大膽品嚐各種味道。

2、學會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鹹鹹的等詞彙描述所品嚐到的味道。

3、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4、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幼兒已會玩遊戲《捏攏放開》。

2、物質材料的準備:五種味道的水:甜、酸、鹹、辣、苦各三份,吸管人手一根,小盤三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捏攏放開》,導出活動

評析:在此環節中,我以幼兒熟悉的遊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並通過此活動讓孩子們準確地知道自己五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孩子們對此遊戲很感興趣,能隨老師說出的五官迅速地指出,並導出本節活動《能幹的小嘴巴》。

二、探索瞭解:

瞭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結構。

評析:小朋友們自由地發言,對嘴巴的作用有一定的瞭解,比如吃飯、唱歌、說話等,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在探索嘴巴結構這一環節,幾乎能說出有舌頭和牙齒,並演示了其作用,孩子們互相交流,互相看看,有一定的互動。

三、示範講解幼兒操作:

用舌頭品嚐各種味道,學會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詞表達出所嘗的味道。

評析:在示範講解這一環節教師講述很清楚,幼兒操作時都能正確地進行品嚐。由於水的味道調得不是很濃,幼兒在品嚐後能準確地說出所以嘗水的味道,教師在正確地引導下,積極肯定孩子們所說出的味道。並給孩子們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機會,所以孩子們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所嘗的味道。

四、遊戲:

《看錶情猜味道》,加深對味道的理解,並能說出是什麼味道。

評析:此環節中,通過幼兒去品嚐味道後作出相應的表情讓其他孩子們說出味道,在此活動前應作墊,讓孩子們先學會做這幾種味道的表情,孩子們就懂得看錶情辯別味道。

五、小結:

我們的嘴巴很能幹,不僅會說話,會唱歌,還會品嚐各種味道。我們把這個小祕密告訴其他小朋友好嗎?

活動延伸:

1、請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來嚐嚐這些水的味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交流,讓幼兒也當小老師進行知識的傳授。

2、瞭解保護口腔衛生的方法如:飯後漱口、少吃糖、不吃手指頭等。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靠墊是幼兒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它輕巧美觀、安全舒適,幼兒在家中也常常會拿着靠墊擺弄和玩耍。本次活動以靠墊這個低結構的材料作爲幼兒的遊戲玩伴,使孩子既感到親切熟悉,又有新奇感。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突出一個“趣”字,讓幼兒在與靠墊交朋友、做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鍛鍊身體,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積極探索,想出靠墊的多種玩法。

2.通過和靠墊寶寶的遊戲,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能力。

3.體驗玩靠墊遊戲的樂趣,激發幼兒的愉悅情緒。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知道靠墊的用途。

物質準備:小靠墊幼兒每人一個,遊戲情境圖,背景音樂,大筐三個。

活動過程

我和靠墊寶寶做朋友

1.幼兒到“靠墊寶寶樂園”自選一個喜歡的靠墊,熟悉瞭解靠墊。

引導幼兒根據靠墊的.形狀,相互介紹靠墊的樣子,如小豬豬靠墊、方形靠墊、小愛心靠墊等。摸一摸、捏一捏,說說有什麼感覺。

2.提問:你在什麼地方見過靠墊?有什麼用處?

3.和靠墊寶寶跳舞真快樂。

靠墊寶寶還喜歡和我們跳舞呢,來,抱着靠墊寶寶準備好: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蹲一蹲,跺跺腳;

碰碰腿,碰碰腿,夠夠腳,夠夠腳;

彎彎腰,轉一圈,蹦蹦跳,蹦蹦跳;

跳碰腿,跳碰背,再來一遍,跳碰腿,跳碰背。

抱一抱,搖一搖。(放慢速度)

嘗試探索一物多玩

1.想一想,還能和靠墊寶寶怎樣玩?

如小兔跳、烏龜爬、開汽車、高人走、矮人走、頭頂靠墊等。

2.試一試,把靠墊寶寶放在身體的不同位置,能發明哪些有趣的玩法?

3.選一個最舒服的姿勢靠在小靠墊上休息,聽故事《小烏龜學划船》。

遊戲“小烏龜學划船”

故事:森林裏有個烏龜寶寶,從小就喜歡划船,想在森林裏的划船比賽中得冠軍,所以,小烏龜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堅持學划船。不過,雖然小烏龜是個游泳的能手,可他怎麼也劃不好船,怎麼辦呢?我們去幫幫他吧,可是小烏龜可要好了,怕別人笑話,不想讓人知道這個小祕密。那我們就讓靠墊寶寶幫你變成一隻烏龜哥哥去幫它吧。

1.小烏龜爬呀爬:請幼兒相互幫忙把靠墊放在後背上,手膝着地向前爬。

2.“嗨呦”來划船:幼兒坐在靠墊上,手腳協調配合,模仿劃小船,使身體和靠墊一起移動起來。

3.烏龜寶寶們的遊戲:靠墊一個接一個搭成一條長長的船,一起向前劃。

4.送靠墊寶寶回家:“天色晚了,小烏龜要回家了,我們跟小烏龜再見吧。靠墊寶寶也累了,來,輕輕拍拍靠墊寶寶身上的灰,整理一下衣服,送靠墊寶寶回家吧。”活動結束。

活動評析

1.尊重幼兒年齡特點,突出遊戲性。整個活動採用了遊戲的方式來組織,通過多媒體爲幼兒營造遊戲情境,以自編的兒歌等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得到技能的發展。

2.以健康活動爲切入點的整合教育。活動中對靠墊的特點、用途的認知,喜愛靠墊的情感的激發,以及語言、藝術等領域內容的自然融合,體現了整合教育理念。

3.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學習。雖然小班幼兒年齡小,在探究靠墊的玩法上會有些困難,但教師通過開放性、指向性的提問,運用觀察、比較、討論、情景設置和平等參與等方法,引導幼兒初步嘗試了靠墊的不同玩法。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練習聽信號快走。

鍛鍊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1、小鴨頭飾幼兒每人一個。

2、用插塑擺出游泳道的造型。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今天的天氣真熱啊!孩子們跟着媽媽去游泳涼快一下吧!(聽音樂)做準備活動,轉轉轉,們小手轉起來;扭扭扭,們身體扭起來;跳跳跳,們小腳跳起來;跑跑跑,大家一起跑起來!(重點活動手腕、腿。)

2、遊戲活動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幼兒(戴小鴨頭飾)分兩隊站好。小鴨站在起點線上,念兒歌:“遊、遊、遊,向前遊,看誰遊在最前頭。”唸完最後一個字時“小鴨”向終點快走,到終點時轉頭向回走,回來拍第二個小朋友的手並“嘎、嘎、嘎”的叫三聲。先走完的爲勝。

(2)幼兒分組比賽。

注意:①扮“小鴨”的幼兒“遊”時要模仿小鴨走的`姿勢。②扮“小鴨”的幼兒必須在念完兒歌的最後一個字後才能開始快走。

(3)表揚獲勝隊伍,併發紅點以示獎勵。

3、放鬆活動

隨着輕鬆的音樂,師生一起做放鬆活動。

小百科:鴨子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雁形目,鴨科鴨屬動物,是由野生綠頭鴨和斑嘴鴨馴化而來。是一種常見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