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熱】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學習沿輪廓線剪弧線,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2. 通過活動,體驗剪貼畫的樂趣。

3. 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 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 畫好的蘋果圖若干張,沒有蘋果的蘋果樹圖四幅。

2. 剪刀、膠水、抹布。

3. 音樂《摘果子》。

活動過程:

1.律動《摘果子》,引入活動主題。

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各種水果都成熟了。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

2.教師出示畫好的蘋果圖,引起幼兒用沿輪廓剪蘋果的興趣。

教師:這張紙上有很多蘋果,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怎麼才能摘下這些蘋果?

3.教師一邊示範剪蘋果,一邊講解注意事項。

教師:小朋友在剪的時候要沿着輪廓線慢慢的剪下來,線條要流暢。在剪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剪刀不能對着旁邊的小朋友。

4.幼兒剪蘋果,教師巡迴指導。

5.幼兒貼畫,教師巡迴指導。

(1)出示蘋果樹,引導幼兒貼蘋果。

教師:小朋友們,蘋果寶寶離開了大樹媽媽,大樹媽媽可想它們了,讓我們一起把它們送回大樹媽媽的懷裏好嗎?

(2)提出要求:貼的時候,膠水不要太多,及時擦手,佈局要合理。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6.請幼兒欣賞剪貼畫。

活動反思:

我們在引入課題時聯繫“三八婦女節”爲媽媽送禮物,激發孩子們愛媽媽的情感。

一、要解決好“班級油泥多種顏色,不可能都和我們平時吃的蘋果顏色相似”的問題。

鼓勵孩子們製作各種味道的蘋果,如草莓味、牛奶味、巧克力味、香草味等等,很好的解決了此問題,同時也大大激發了他們製作的興趣。

二、要以孩子爲學習的主體。

活動中老師沒有直接示範講解,而是在引導孩子們認識了蘋果的特徵後,讓個別孩子示範製作,大家找不同。從而讓孩子們自己分析和解決:要壓坑、要裝柄等製作要點。同時,最大限度地激發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色彩的變化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2、引導幼兒通過玩色,發現兩種顏色混合後產生的一些新變化。

3、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清水人手一瓶(瓶蓋內有紅黃藍各色顏料)、抹布、紅黃藍各色小標籤、一次性塑料杯。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

1、教師拿一瓶清水用力搖晃後變成有顏色的水,吸引幼兒參與活動。

2、幼兒嘗試自己變出一瓶有顏色的水。

二、猜猜會有什麼變化。

1、請幼兒說說自己變魔術變出了什麼顏色的水。

2、猜一猜把其中的兩種顏色拼在一起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幼兒自由講述)

三、幼兒進行第一次嘗試活動。

1、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人取兩種不同的顏料少許,放在杯子中輕輕搖晃,觀察顏色的變化。

2、和身邊的朋友說說自己的發現,相互間比較一下各自變出的新顏色。

四、集中交流:我的發現。

1、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

2、引導幼兒互相觀察,發現各自顏色的不同,從而產生給顏色做上標記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五、幼兒再次進行嘗試活動。

1、幼兒再次玩色,並在杯子外面貼上與顏料水相同顏色的標籤。

2、幼兒將自己變出的新顏色放到展臺上,並嘗試多變出幾種顏色。

六、集中討論。

1、根據標籤說說自己杯子裏的新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

2、將顏色分類,啓發幼兒發現紅和黃可以變出橙色,紅和藍可以變出紫色,黃和藍可以變出綠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發現兩種顏色調出的新顏色深淺不一,猜猜爲什麼。鼓勵幼兒可以到區角中去試一試。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能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進行設計,在科學活動中整合了美工活動染紙和舞蹈表演。幼兒在遊戲中鞏固了對色彩的認識,並能採用各種色彩的搭配進行染色活動,孩子們深深地融入了這彩色的世界,感受着色彩的豐富多彩。

活動以生動有趣的遊戲開始《顏色大風吹》,孩子滿足於遊戲的快樂,不知不覺地複習了紅色、黃色、藍色、橙色、綠色、紫色。接下來的遊戲是色彩的辨別操作,孩子們根據小動物家的顏色給他們配上相同的玩具。第二個環節和第三個環節過渡得較好以給小動物送玩具爲由引入染紙活動。染紙活動簡單且色彩鮮豔,孩子容易完成,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染紙這個環節接近尾聲時響起了《彩色世界真奇妙》的音樂,有些較快完成的孩子已經拿起自己的作品,跟着音樂翩翩起舞,過了一會兒一些做得較慢的孩子也來了,大家一起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接下來的區域活動是讓孩子到小動物家做客,通過交流、探索感受顏色的變化規律,瞭解顏色的用處,孩子們認真地操作着,互相交流着。活動的各環節清晰,銜接自然。孩子的作品展示中,教師及時將幼兒的介紹及對顏色的認識記錄下來,作爲活動的資料進行展示,供幼兒觀察和欣賞。

每個活動都存在一些不足,本次活動的不足就在於教師試圖把所有的事情交代清楚,所以語言煩瑣了一些,就怕孩子做不好,部分思想還停留在替孩子包辦上,在染紙環節,交代過於細緻,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探索,染色的方法,比較哪種方法染出來的效果最好。這樣的經驗是孩子自己獲得的,對他們的成長更有利。另外教師應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點,並生成新的活動,效果會更深入和顯著。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幾種常見小動物的走路方式,並能用動作表現。

2、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學唱歌曲並隨音樂進行表演。

3、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音樂活動中獲得快樂。

活動準備:

1、有關PPT。

2、小烏龜、小花貓、小鴨子、小兔掛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們,去過動物園嗎?你們見到了什麼?

今天,老師請來了四個小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誰。

二、看PPT,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1、小白兔——謎語引出"長長的耳朵紅眼睛,愛吃蘿蔔和青菜。集體學學小兔走路。(學說: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蹦跳)

2、師:我們看看下一個是誰呢?(小鴨)“你是怎麼知道的?”(看到小鴨子的腳)它是怎麼走路的?請一個小朋友起來示範一下。集體學學小鴨走路(學說:小鴨走路搖呀搖呀搖)。

3、師:猜猜看,誰來了?(小烏龜)小烏龜是怎樣走路的?(慢吞吞地爬)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學說:小烏龜走路慢吞吞)

4、師:聽,什麼小動物的叫聲?(小花貓)小花貓是怎樣走路的?(靜悄悄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學說: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5、師小結:小朋友,現在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是怎麼走路的了,那我們用響亮的聲音說一說吧!(引導幼兒學習歌詞,並且加上動作動練習)

三、學唱歌曲。

1、師:你們的表現太棒了,掌聲送給你們。

2、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唱一唱吧!

3、分角色戴上頭飾表演唱歌曲數遍。

四、結束活動:

師小結:小朋友的歌聲真好聽,一起表揚一下自己吧!請小朋友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活動反思:

優點:我設計的是中班音樂活動歌曲《走路》,《走路》描繪出四種小動物走路姿態的幼兒歌曲,曲調簡短、精練、形象,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運用“蹦蹦跳”、“搖啊搖”、“慢吞吞”、“靜悄悄”生動的表現出小兔、小鴨、小烏龜和小花貓四種小動物走路的姿態,對這首歌曲進行感情處理,歌唱的時候“蹦蹦蹦蹦跳”要用跳音的歌唱方法,表現出小兔的活潑好動,“搖啊搖啊搖”要用連音的方法歌唱來表現小鴨一步一步穩穩地走路形象。“慢吞吞”要放慢速度歌唱來表現小烏龜的慢性格。“靜悄悄”則要用弱音的方法去歌唱表現小花貓走路的特點。我先創設出濃厚的森林音樂會的情景,用引導、鼓勵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這個活動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幼兒特別喜歡這首歌,因此活動中很積極,情緒愉悅,活動氣氛特別好。

活動的目標定位恰當:

1、知識目標: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把握好節奏。

2、技能目標:初步學習用跳音、連音、漸慢、漸弱演唱歌曲。學會演唱歌曲並能聽指揮團結協作的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3、情感目標:萌發喜愛小動物的情感。爲達到目標我活動之前給幼兒看了直觀形象的小兔、小鴨、小烏龜和小花貓走路姿態的視頻資料,並帶領幼兒學會了歌詞及動作。本節活動我準備了節奏卡圖片,開始及結束走路的鋼琴伴奏,幫助幼兒很快的熟悉節奏、學會演唱歌曲。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粗細、方向及排列方式不同的直線。

2、通過欣賞圖片、肢體動作的表現,感受直線的特點以及它們疏密、交叉、平行等不同的組合方式。

3、嘗試用設計好的瓷磚裝飾娃娃家的房子,感受集體共同創作後的成就感。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乾淨。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生活中用線條裝飾的物體或圖片,有用線條裝飾的經驗。

2、粗細、疏密等不同特點線條裝飾的圖片多幅。

3、泡沫板組合、拼搭製作的半成品房子。

4、幼兒繪畫用的長方形背景紙(淡紅、淡綠、淡藍、淡咖啡、淡黃、淡紫等)。

5、水粉顏料(大紅、深綠、深藍、深咖啡、橙、深紫等),粗細不一的水粉筆。

6、每位幼兒穿一件有線條的衣服或褲子。

【活動過程】

1、幼兒用身體表現直線,感受直線的伸展和張力。

師: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裏哪兒有直線呢?你會用身體表現直線嗎?像直線站得直直的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2、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直線不同的排列方式。

(1)觀察圖片,找找粗細不同的直線,欣賞其不同的排列方式。

師: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線條有什麼共同的特點?你最喜歡哪一幅?爲什麼?

(2)教師小結:這些圖片上的線條都是直線。這些直線有的粗,有的細,有的排得密密的,有的相互間隔,有的垂直交錯……這些粗細不同、排列方式各異的線條帶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3)每三位幼兒在集體中合作排列,表現疏密的感覺。

師:剛纔我們看到有的線條緊緊地靠在一起、密密的,有的線條和朋友分開了、鬆鬆的,誰願意和你的朋友上來試一試?

3、遊戲:找一找衣服上的線條。

請幼兒結伴找一找並說一說自己衣服、褲子上的線條是什麼樣子的,又是怎麼組合的。

4、幼兒探索用水粉筆表現粗細不同的.線條及其不同的排列方式。

(1)教師出示兩支粗細不同的水粉筆,師幼探索如何用這些筆表現粗細不同的線條。

(2)教師示範用這兩支筆畫出粗細不同的線條。

要點提示

教師示範時重點強調:線條要從紙的一條邊畫到另一條邊。

5、教師情境導入,交代要求,幼兒創作。

師:這座娃娃家房子的外牆上還沒有貼瓷磚,今天我們就用粗細不同的直線、不同的排列方式來給它設計漂亮的外牆瓷磚吧。

6、展示幼兒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給每位幼兒提供一支水粉筆,探索用同一支筆如何表現粗細線條。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提供各種廢舊紙盒(紙盒四周用紙糊好),讓幼兒在紙盒四周用直線裝飾。

②數學區:提供長短不一的毛線,幼兒比較長短並記錄。

③開闢“直線的聚會”區,將幼兒收集的各種直線裝飾的生活用品放於這個區域,引導幼兒進一步欣賞。

☆環境創設

將幼兒用直線裝飾的娃娃家的房子放於“娃娃家”角色遊戲中。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5

活動名稱:詩歌“綠色的世界”(小班)

活動要求: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體驗詩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樂的情趣。

2.引導幼兒用詩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大膽進行想象。

3.學習仿編詩歌句,體驗創造的快樂。

教案准備:

1.教學用書——“綠色的世界”

2.綠色的眼鏡,幼兒每人一副。

3.紅、黃、蘭色的玻璃紙。

教案過程:

(一)觀看無色彩的圖書——“綠色的世界”

1.圖書上有什麼?

2.這些畫都是黑、白顏色的,有什麼辦法讓它變成彩色的?

3.我想了一個辦法,請你們來看一看!

(老師戴上一幅綠色的眼鏡)

4.請你們猜一猜,現在我看見的畫是什麼顏色的?爲什麼?

5.請你們也戴上綠色的眼鏡來試一試

(二)欣賞詩歌——“綠色的世界”

(老師配樂朗誦)

提問:1。這首小詩說了什麼?

2.綠色的`世界都有些什麼?

3.爲什麼一切都變成綠色的呢?

(三)學唸詩歌——“綠色的世界”

讓幼兒帶着綠色的眼鏡讀唸詩歌。激發興趣。

(四)仿編詩歌句

提問:

1.如果你戴上紅顏色的眼鏡,又會看到一個什麼顏色的世界呢?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6

一、設計意圖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爲核心的一種創造教育活動,每個幼兒都有創造的潛力,同時又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

魚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動物,對於魚的外型特徵幼兒已相當的瞭解和熟悉,我從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繪畫發展水平出發,以幼兒發展爲本,充分體現以幼兒爲主體,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充分調動幼兒的繪畫熱情和興趣,變"被動"爲"主動",通過創設"小魚不見了"的問題情境勾起幼兒強烈的好奇,激發幼兒探索及創作的慾望。並運用多種繪畫材料、工具及載體,通過用蠟筆和水粉間的常用又獨特的組合方式進行美術創作,引導幼兒自主創造,表達自己的意圖及對美術作品的感受,讓幼兒盡情地表現,畫出自己喜歡的、富有創造性、個性的魚,從而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在教學方法上利用直觀教學和幼兒操作法相結合。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蠟筆和水粉筆組合進行美術創作,體驗"變魚"過程帶來的快樂。

2、養成良好的作畫常規。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水粉顏料、毛巾、水粉筆、桌布、蠟筆、繪畫紙、等

2、畫有海底水草的`背景圖一張。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幼兒進場

指導語:今天讓我們坐上潛水艇去海底探險吧!。

2、來到範畫前,引導幼兒猜測海底的魚都去哪兒了?

3、出示水粉筆

魔術筆粘上顏料塗在紙上,魚就出來了。

(二)基本部分

1、請個別幼兒嘗試變魚。

2、小結,作畫練習的過程。

3、全體幼兒操作

4、提出操作要求

(1)在變魚前先要用淡色的蠟筆畫出自己喜歡的魚和水草,魚要畫得多些,畫的重些。

(2)畫好魚和水草後,再用水粉筆塗上顏料就可以了。

(3)在塗色時水粉筆的水分不要太多,不然顏料會流出來。

(4)保持桌面和衣服等的乾淨,手髒了要及時擦乾淨。

5、幼兒分散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部分

1、評析

師:請動作快的小朋友坐上潛水艇去觀察水裏的魚,老師指出有特色的魚和幼兒一起分享。

2、開潛水艇離開教室

師:小朋友變出了這麼多的魚,我們把自己的作品帶到教室裏,大家一起來欣賞好嗎?

活動反思:

魚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動物,對於魚的外型特徵幼兒已相當的瞭解和熟悉,所以要從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繪畫發展水平出發,以幼兒發展爲本,充分體現以幼兒爲主體的活動設計,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充分調動幼兒的繪畫熱情和興趣,變“被動”爲“主動”,通過創設“小魚不見了”的問題情境勾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幼兒探索及創作的慾望。並運用多種繪畫材料、工具,通過用蠟筆和水粉間的常用又獨特的組合方式進行美術創作,引導幼兒自主創造,表達自己的意圖及對美術作品的感受,讓幼兒盡情地表現,畫出自己喜歡的、富有創造性、個性的魚,從而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魚,變變變》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課件,激發幼兒對排序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初步的觀察與比較能力,提高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發展幼兒的逆向思維。

3、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的形狀有規律地排列。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課件、教師及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操作課件,複習按顏色排序。

指導語:我收到了圖形王國發來的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看圖,引導幼兒探索形狀排序的規律。

指導語:在圖片中除了有紅、藍顏色之外,你們還發現了什麼?它們是怎麼排隊的?(三角形、圓形等)

3、玩“我說你做”的.遊戲,啓發幼兒自己操作。

指導語:剛纔的問題,小朋友都答對,我們再接着玩遊戲吧!請你們根據我給的圖形排隊,並說說你是怎樣排的?

4、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指導語:

今天你們通過遊戲,學會了按物體的形狀有規律地給圖形朋友排對,我們今天又學會了一種本領,我們要謝謝圖形朋友們,跟圖形朋友再見!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8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越,許多孩子都有挑食的壞習慣,想吃什麼父母總是儘量滿足,而對他們不愛吃的東西,父母也手足無措,不知該怎麼辦纔好。

《鬼鬼盯着你》生動有趣的情節正與中班孩子的認知特點相吻合,因此它吸引着孩子,他們會投入到故事情節中去,也會將自己的經歷和故事中主人公太郎聯繫在一起。在欣賞故事的同時,孩子們也能生動地理解、人士到挑食的危害,知道只有樣樣東西都愛吃才能長得壯壯的。

內容簡介:

太郎偷偷養了一隻怪獸,這隻怪獸叫鬼鬼。鬼鬼的用處可大了,太郎不喜歡吃的東西,鬼鬼全替他吃掉,太郎不愛喝的牛奶,鬼鬼也會替他喝完。爸爸、媽媽、老師都表揚太郎是個不挑食的好孩子,太郎可得意了。可是,太郎沒有想到,怪獸吃了那麼多好東西,一天天長大了,可怕的事情也跟着發生了……

活動目標

1。知道要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才能更健康更強壯。

2。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能理解、想象、講述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引發懸念(出示繪本《鬼鬼盯着你》介紹人物)

這個男孩叫太郎,這是他養的怪獸,叫“鬼鬼”。這個故事叫《鬼鬼盯着你》。

2、出示圖1:猜猜,太郎爲什麼喜歡鬼鬼?

3、出示圖23,看看太郎究竟爲什麼喜歡鬼鬼。(你看到鬼鬼幫太郎做了些什麼事情?)爲什麼太郎要讓鬼鬼幫他吃這些東西呢?

4、出示圖46。講述故事:鬼鬼把太郎不愛吃的.東西都吃掉了,爸爸、媽媽、老師還表揚太郎呢!

猜猜太郎聽了表揚,心裏是怎麼想的?

你喜歡鬼鬼嗎?如果你有一隻鬼鬼,你想讓他幫你吃什麼?

二、觀察圖畫,理解故事

1、 出示圖78

你看到發生了什麼事情?(鬼鬼想幹什麼?)

你覺得太郎能戰勝鬼鬼嗎?爲什麼?

2、 出示911

鬼鬼吃掉太郎了嗎?

誰幫助了太郎?大家是怎麼對付鬼鬼的?

爲什麼小朋友的力氣會這麼大呢?

你覺得太郎以後該怎麼做,才能真正戰勝鬼鬼?爲什麼?

3、 出示圖12

鬼鬼還在尋找新的朋友,如果鬼鬼找到你,你該怎麼辦呢?

三、討論延伸

你最不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圖片顯示)

這些你們不愛吃的東西該怎麼解決?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9

設計思路:

"魔法奶奶的電話"是"春夏秋冬"主題下的一個集體活動。幼兒在春夏秋冬中感知冷暖變化、動植物的變化,逐步積累有關四季的經驗。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特徵,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也是不同的,而幼兒對不同的季節有着各自不同的喜好,有的喜歡美麗的春天,有的喜歡炎熱的夏天,有的喜歡豐收的秋天,還有的.喜歡寒冷的冬天。爲了讓幼兒對四季有一個全面完整的認識,所以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經驗,描述四季的特徵並體會四季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發現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循環現象。

3、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活動準備:

Flash、"魔法奶奶的電話"圖片、四季變化圖、"春"字。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T:你們打過電話嗎?打給誰?

T:這裏有一部電話,請你們看看這部電話和我們平時用的電話有什麼不一樣?

T:我們平時用的電話上有很多數字鍵,還有一些功能鍵,但這個電話上卻沒有數字,只有圖片,真奇怪丫。

T:那你們覺得這四個鍵可能會是打給誰的呢?

T:我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哦,這部奇怪的電話是魔法奶奶的,它可神奇了,這上面的四個鍵可以給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打電話哦。

T:那你們喜歡哪個季節?想打給誰?(追問:爲什麼喜歡這個季節?)

T:我們小朋友都說了自己喜歡的季節,還說出了喜歡的理由,而且理由還都不一樣。

二、欣賞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

T:有幾個小朋友知道魔法奶奶的電話這麼神奇,可以打給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都想讓魔法奶奶幫他們打電話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他們喜歡哪個季節,看看他們喜歡的理由和我們說的是不是一樣。

播放Flash,欣賞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

T:請魔法奶奶打電話的是哪三個小朋友?

T:卓子一開始的時候說他喜歡什麼季節?他是怎麼說的?

T:說到春天,你還會想到什麼?

T:春天裏小草大樹都發芽了、花兒都開了,小動物們也都甦醒了,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

T:湯豆同意卓子的說法嗎?他想打電話給誰?

T:湯豆覺得夏天可以吃西瓜、可以去游泳很開心,你們喜歡夏天嗎?爲什麼?

T:那小添呢?他喜歡夏天嗎?那他喜歡什麼?

T:到了秋天,很多果實都成熟了,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

T:那誰喜歡冬天?(卓子)

T:卓子不是喜歡春天,可以穿漂亮裙子放風箏嗎?怎麼又喜歡冬天了?

T:那魔法奶奶,她喜歡誰?

T:魔法奶奶說兜了一圈又說冬天好,四季就像娃娃臉,有時哭有時笑,無論是苦還是笑,每個娃娃她都愛。因爲每個季節都各有各的好處,都是很重要的,一個也不能少。

三、感受四季有趣的變化T: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出示春字。

T:剛纔我們都說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那我們一整年就過春天,行嗎?

T:那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再過春天?出示四季變化圖T:四季真有趣,他們圍成了一個圓圈不停地在跳圓圈舞,一直不停地輪換着。

T:除了季節是輪換的,我們生活中還有什麼也是這樣一直輪換的?

教學反思:

在本節活動中,我以猜謎語的方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孩子們很感興趣,能積極參與互動。通過謎語和談話的方式來擴散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出故事,銜接嚴密。在教師提問"你喜歡什麼季節?""爲什麼喜歡這個季節"時,幼兒回答的內容有許多語言表述不完整、不連貫的現象,這也是我認爲的難點,因此在幼兒回答時,教師適時給予引導讓幼兒把話說完整,例如——我喜歡春天。春天可以······。通過讓幼兒多說,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在最後的互動環節中,培養其合作意識,語言交往能力。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布和塑料不同的透水性能。

2.瞭解布衣和雨衣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備布衣、雨衣、一塊棉布。一塊塑料布、塑料桶。

2.用於試水的各種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傘、紙袋等。

3.音樂磁帶和CD。

活動過程:

一.小實驗

1.教師:準備好兩個塑料桶,將一塊塑料布和一塊棉布分別固定在桶的上方,請幼兒猜一猜。

--教師:我把水澆在塑料布和棉布上面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引導幼兒猜想)

2.請兩名幼兒分別將水倒在塑料布和棉布上,幼兒驗證猜測。

--教師:桶裏的水漏下去了,哪個桶裏沒有水漏下去?爲什麼?

二.進一步實驗。

1.教師將棉布浸入水中,再拎上來,讓幼兒仔細觀察水是怎樣滲透棉布,再往下流的。

--教師:怎樣才能把布里的水弄乾呢?(擰、掛起來曬。烘乾、吹風等)

--教師:怎樣把塑料上水弄乾?(抹一抹就幹了。當場讓幼兒試一試)

三.觀察、比較雨衣和布衣。

1.觀察雨衣討論。

--教師;老師這裏有一件衣服什麼是料做的?穿在身上什麼感覺?摸上去有什麼感覺?它有什麼用呢?

2.比一比雨衣和布衣,討論。

--教師:這裏還有一件布衣服我們來感覺下,它和雨衣有什麼不一樣?下雨天可以把它穿在外面出門嗎?爲什麼?你喜歡怎樣穿它?

四.猜猜那些東西能裝水。

2.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各種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尼龍雨傘、紙袋等,讓幼兒猜猜這些東西能不能裝水。

3.請幼兒裝水試一試。

活動延伸:

1.聽歌曲,《雨,雨,走開吧》,並學唱。

活動提示:

1.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熱情,不要直接告訴幼兒布和塑料的區別在哪裏,引導幼兒再摸摸、看看、比比、做做中感知布和塑料的不同。

2.在實驗過程中要用水,建議教師提醒幼兒戴圍羣和護袖,避免幼兒因爲國語專注而把衣服弄溼。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新穎、有趣。幼兒從以往“教師示範,幼兒學樣”的舊教學模式中擺脫了出來,真正成爲科學活動的主人。我爲幼兒提供多種材料,幼兒進行了兩次主動探索嘗試活動,認識了水會流動,有的東西在水中會被溶解。在活動中我沒有進行一手包辦,而是強調讓幼兒直接操作材料,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慾望,充分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了動手能力,發展了直觀思維能力。同時在活動中師生感情融洽,幼兒專注投入,爲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又由於我對每個幼兒的嘗試活動都給予肯定、鼓勵,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後一個環節又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

在這一 活動中,我得到很多啓示: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善於觀察,善於捕捉教育契機,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着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二、幼兒嘗試精神的潛能是存在的,在設計活動時,應考慮到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這樣孩子們就能得到充分發揚創新精神,鍛鍊實踐能力。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1

目標

1.感知4以內數量,會給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粘貼相應數量的輪子。

2.體驗學習問答兒歌的樂趣。

準備

1.每個幼兒一張統計圖表。

2.幼兒事先剪下的輪子,膠水。

過程

1.數數車輪。

――請每個幼兒看統計表,分別數一數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的輪子數量,然後在統計表的右邊粘貼相應數量的輪子。

――請幼兒說說車子的名稱及其輪子數量。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比較輪子數量,說說什麼車的車輪多,什麼車的車輪少。

2.學念兒歌。

――教師藉助統計圖表,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教師與幼兒互換問答角色,體驗學習問答兒歌的'樂趣。

――將幼兒分成問、答兩組,完整念兒歌一遍。

3.模仿遊戲。

――引導幼兒把自己想像成一隻輪子,討論怎樣表現自行車、三輪車、 小汽車、火車等。

――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結伴組合進行模仿遊戲。如兩人組合模仿自行車,四人組合模仿小汽車,許多人組合模仿火車等。

建議

1.該活動可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感知輪子數量與車輛的關係。

2.模仿遊戲可充分尊重幼兒的生活經驗和主觀意願,及時肯定幼兒的造型創意,如許多人組合模仿大卡車,兩人組合模仿摩托車等。

附:輪子歌

一個輪子什麼車?

一個輪子獨輪車。

兩個輪子什麼車?

兩個輪子自行車。

三個輪子什麼車?

三個輪子三輪車。

四個輪子什麼車?

四個輪子是汽車。

許多輪子什麼車?

許多輪子是火車。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2

設計意圖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月餅是中秋節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小朋友也熟知,但對於製作過程比較生疏。爲了增加幼兒對月餅的瞭解程度,我設計了這堂課,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做月餅,掌握一些食品製作技能,從而發揮了想象力,體驗動手操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傳統習俗,體驗中秋節歡樂的氣氛。

2、瞭解月餅的製作過程,學習壓、團、切、劃等操作技能。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橡皮泥,幾個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

2、塑料刀、尺子、花生、米、花瓣、樹葉等。

活動過程

一、用謎語引出中秋節這一主題

教師猜謎語:“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讓幼兒知道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關於月餅的興趣。

1、每年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麼節日?(中秋節)爲什麼這個節日要吃月餅呢?(月餅圓圓的,象徵着家家團圓的意思。)

2、中秋節快到了,今天,我們就來上一次美術手工課,學做好吃的月餅。

二、出示月餅範例,引導幼兒觀察月餅的形狀花紋等

教師出示已經做好的幾個“月餅”,幼兒先觀察製作月餅的材料,說說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調動幼兒製作月餅的積極性。

師:大家看老師製作的這幾個“月餅”,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的顏色、形狀、用料等等。

這個月餅是用橡皮泥做的,圓圓的,上面有五顏六色的花紋;另外一個月餅是正方形的,周圍用米、豆、花瓣、樹葉等製作的花紋。

下面我們也學着做一做,看誰能製作出漂亮的月餅。

三、組織幼兒製作月餅

教師給幼兒發放橡皮泥及其廢舊報紙,帶領幼兒學習壓、團、切、劃等操作技能。

製作過程指導

(1)先將報紙鋪到桌子上,再將橡皮泥泥放在手中,用手心揉揉成一個球形,將球形泥放在報紙上,用手心使勁壓一壓,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再用塑料刀在周圍邊緣劃出一條條小花邊。

(2)利用米、豆、花瓣等物品,發揮想象、創新的能力,嘗試製作多種花紋、形狀各異、美麗好看的月餅。

四、月餅展評

將幼兒製作的月餅進行展示,互相評價,製作好的進行表揚,評選出誰做的月餅最漂亮。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3

一、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活動——尋找魔術宮,讓幼兒親自去探索道路,培養幼兒獨立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感受活動後,講述自己的尋路過程和戰勝困難的經歷,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體驗困難,並動腦筋戰勝困難。

難點:尋找去魔術宮的路。

三、準備

1、大廳佈置四條通往魔術宮的路,路上設置各種障礙物。

2、大地圖一張(從教室到大廳的路);小地圖人手一張(大廳內通往魔術宮的路)。

3、魔術師裝束,以及變魔術的小道具。

四、設計思路

用讓幼兒親自體驗困難,並且去想辦法戰勝它,這樣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對幼兒來說,有很大的誘惑力,會很有興趣。這節課,用去尋找魔術宮爲目的,一路設置障礙,讓幼兒動腦、動手、身體力行,從而培養孩子勇敢探索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過程

(一)聽錄音引起興趣

師:聽,誰在說話?他在說什麼?

錄音:小朋友,你們好,我是魔術師爺爺,我住在魔術宮裏,你們想到魔術宮來看我表演嗎?那就請你們來吧?

過渡:魔術師爺爺請我們去魔術宮,可是魔術宮在什麼地方呀?

(二)尋找魔術宮

1、想去魔術宮,又不知道在哪裏,怎麼辦呢?(啓發幼兒思考,因有電話機在身旁,幼兒會聯想到電話)請1~2人打電話(注意禮貌用語)。

放錄音:

魔:“噢,我已經變了魔術,把地圖變到你們的教室裏啦,它會指引你們走到一間房子裏,在那間房子裏,我又放了許多小的地圖,你們每個人都會拿到一張小地圖,然後看着地圖,按標記尋找道路,就能找到魔術宮。”

師:“真的,太好啦!魔術爺爺怎麼說(啓發幼兒回憶爺爺的話)。”

魔:“不過在通往魔術宮的路,你們還會碰到各種不同的困難,你們怕不怕?(頓)只要肯動腦筋,就一定能到達魔術宮,那時,我就在魔術宮門口迎接你們,好吧,一會兒見。”

師:1、“魔術爺爺又說了什麼?遇到困難怎麼辦?”

2、教師與幼兒在教室裏發現大地圖,與幼兒一起看地圖所指的道路邊走邊找到大廳。(邊走邊教幼兒學會看地圖,識標記的方法)

到達大廳門口,每人都拿到了一張小地圖。(牆上有一幅通往魔術宮的.大地圖,共有四條路:1、蔬菜標記路;2、數字標記路;3、水果標記路;4、幾何圖形標記路;)幼兒手裏小地圖的道路只有一條,4~5人相同。

教師先讓幼兒看清自己的地圖上是什麼標記的道路,然後找和自己相同路線的同伴,結爲一組,共四組,然後要求看懂在地圖中該走哪條路,一起到大廳中去找。(生生互動,互相幫助,結伴而行)

3、每條路上至少有3個障礙物,或爬山、過河、走城堡、水潭、鑽洞,並遇到怪獸、老虎、蛇等等,與“勇敢者的道路”相似,讓幼兒在錯縱的四條路中,邊看標記邊走,邊戰勝困難,邊尋找論述宮。

(三)到達魔術宮(魔術師爺爺由教師扮演在宮門口迎接)

魔術師爺爺:“小朋友,你們好,你們累了吧,快來草地上歇歇,你們本領真大,能不能告訴爺爺你們是怎麼過來的?路上遇到什麼困難呀?”(集體漫談)

“你們真勇敢,爲了獎勵你們,爺爺這就表演魔術給你們看。”

表演幾個小魔術。

結束。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4

活動目標

理解散文內容,感受作品表達的美好情感,懂得爲他人做事是快樂的。

學習用散文中的句式“我願意……讓他們高興”表述個人的經驗和想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初步瞭解小鳥、大象和小兔的生活習性及本領。

課件:輕快的音樂;散文配圖7幅。

紙面教具:彩色打印愛心卡片,裁剪好人手一份。

材料準備:勾線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談話激趣。

1、教師微笑着與幼兒問好,並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你有朋友嗎?你爲朋友做過什麼事?他們高興嗎?

2、幼兒自主討論並交流。

分段欣賞散文。

1、教師結合散文配圖第一至第四幅圖,有感情地朗誦散文的前半部分(“小鳥說”至“他能爲朋友們做什麼呢”)

提問:散文中有哪些小動物?他們願意做什麼事讓朋友高興?他們是怎麼說的'?(引導幼兒學習用散文句式“我願意……讓他們高興”來回答。)

猜想:小蝸牛可以爲朋友做什麼事讓他們高興呢?

2、教師結合散文配圖第五至第七幅圖,有感情地朗誦散文的後半部分(“一天”至結束)。

提問:小蝸牛做了一件什麼事讓朋友們“也高興地笑了”?(引導幼兒學習小蝸牛,微笑着與同伴互相問候。)

播放音樂,教師完整朗散文。

提問:散文的題目叫什麼?你喜歡散文裏的動物們嗎?爲什麼?

小結:小動物們都有自己的本領,他們用自己的本領關心和幫助朋友,讓朋友高興自己也很快樂。

大膽表達與表現。

1、教師帶領幼兒分角色一邊表演一邊朗誦散文。

2、討論:你有什麼本領?你願意爲家人和朋友做些什麼讓他們高興呢?(鼓勵幼兒結合散文詩句“我願意……讓他們高興”來回答。)

3、在輕快的音樂氛圍中,引導幼兒把自己的想法用簡單的線條畫在愛心卡上,並自由組合,交流自己的美好願望。

4、引導幼兒展示愛心卡並相互交流,自然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結合午餐和起牀環節,組織幼兒幫小班的弟弟妹妹,讓他們高興。

家園共育:請家長鼓勵幼兒爲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讓他們高興。

附【散文】

微笑

小鳥說:“我願意爲朋友們唱歌,讓他們高興。”

大象說:“我願意爲朋友們幹活,讓他們高興。”

小兔說:“我願意爲朋友們送信,讓他們高興。”

小蝸牛好着急,他能爲朋友們做什麼呢?

一天,一羣小螞蟻正在忙着搬東西,他們從小蝸牛身邊走過時,小蝸牛向他們友好地微笑。一隻小螞蟻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呀!”

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把微笑送給朋友們,讓他們高興呀!小蝸牛就畫了很多張圖片,上面一隻小蝸牛正在甜地微笑。朋友們看到這張圖片,也高興地笑了。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15

活動目的

1.感受生活中各種常見的漩渦,瞭解這些漩渦的共同特性。

2.嘗試運用手工或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看到的漩渦。

3.在操作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探索慾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資源準備教師演示包:

(1)漩渦圖片

(2)實物:彩色紙、剪刀、橡皮泥、毛線、水彩筆、筷子、勺子、竹籤、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長短不同的攪拌器皿

(3)記錄活動表格幼兒資源包:

(1)實物:彩色紙、剪刀、橡皮泥、毛線、水彩筆、筷子、勺子、竹籤、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長短不同的攪拌器皿

(2)記錄活動表格親子活動包:

(1)容器、攪拌器皿、沙。

自行準備:

(1)課桌。

(2)示頻儀、電源插座。

(3)黑板。

2.經驗準備教師:需要了解漩渦的形成。

幼兒:幼兒收集各種不同的攪拌器皿以及容器,會填寫簡單的表格。

3.環境準備在科學區準備各種不同的攪拌器皿以及容器。

科學詞彙漩渦:

水流急轉所激起的螺旋形。

方法詞彙觀察:

觀察怎樣製造漩渦。

操作:用不同的物體制造漩渦。

記錄:哪個物體能製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渦。

活動建議

1.導入活動律動導入:讓幼兒跳轉圈舞,感受漩的動作。

2.引導幼兒討論幼兒已經認識了漩渦,請幼兒說說在哪兒見過漩渦?你看見的漩渦是什麼樣的?你覺得漩渦像什麼?

3.幼兒作業組織幼兒用各種材料直觀的表現出自己看到的漩渦。

1.畫密密麻麻的螺旋線,拿剪刀順着螺旋線剪,剪一個漂亮的漩渦。

2.用毛線擺螺旋線。

3.把橡皮泥搓成長條,把長條擺成螺旋線。

水中做漩渦。先問幼兒會在水中製造漩渦嗎?然後請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制造漩渦?

(1)用手攪。

(2)用嘴吹一吹。

(3)用筷子攪水。然後用老師準備的'材料,嘗試製造出一個又大又漂亮的漩渦,把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4.過程關注。

在幼兒進行製造漩渦時,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操作時不把水弄到衣服和地面。

5.教師小結。

原來用長而細的攪拌器皿在大而深的容器中能製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渦。

6.活動延伸

(1)區域延伸在科學區提供一根蔥和有色的水:運用漩渦的知識看看蔥在漩渦中會怎樣。

(2)家庭親子活動延伸水中的散沙如何成堆:水中有很多沙子,怎樣把它們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