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數學教案 集錦15篇

幼兒園數學教案 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教案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數學教案 集錦15篇

幼兒園數學教案 1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我們小朋友對"一雙"、"一對"的概念不太清楚,經常會說出一些笑言。現在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都戴起了手套,但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找到一隻,丟了另一隻,或者是找到的兩隻不一樣。針對這種現象,我設計了雙雙對對這個數學活動,旨在幫助幼兒理解"一雙"、"一對"的含義,並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一雙"、"一對"的含義。

2、難點:能準確將物品進行配對。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雙"和"對"的含義。

2、能找出身邊成雙成對的東西。

3、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手套、鞋子、筷子、襪子、茶杯一對、耳環一對、小熊玩偶一對、操作材料、貼紙等。

活動過程:

(一)分類遊戲,引出"雙"、"對"的概念。

1、教師展示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

教師:請你們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好嗎?把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

【將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全部打亂放在一起,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分類、配對。】

2、觀察分類好的物品,初步瞭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分好的東西,說出分類的理由。

【這裏主要是爲了引出"雙"、"對"的概念,讓幼兒瞭解一雙或一對由兩個組成,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我們把他們叫做"一雙手套"、"一雙鞋子"、"一雙筷子"。

【向幼兒簡單介紹"雙"、"對"的含義及使用條件。】

(二)分類遊戲,進一步瞭解"雙"、"對"的含義。

1、教師展示茶杯、耳環、玩偶等物品。

教師:請小朋友再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儘量將這些東西也配成一雙或一對,並且說說分類的理由。

【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認知,並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成雙成對的物品都是有關聯的,我們將這兩樣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稱作"一雙××"或"一對××"。

(三)找找身邊成雙成對的物品。

1、教師:除了老師準備的東西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成雙成對的東西呢?(比如:身體,教室環境等)請小朋友找找,什麼東西可以成雙成對的。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麼多成雙成對的東西,他們雙雙對對多漂亮啊!

【通過此環節進一步的讓幼兒理解了活動的意義,也增進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對幼兒的知識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強化本活動中所學經驗。

1、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操作材料,我們大家帶動動手將它們進行成雙配對。

2、教師展示幼兒操作材料,分組進行操作。

3、幼兒成果展示。

【這一環節裏,主要是考驗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並再次強化幼兒所獲得的經驗,對知識進行鞏固。】

教師小結: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可以成雙成對的不僅僅是那些物品,我們人也可以成雙成對,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出去試一試吧!

(五)結束部分

遊戲《成雙成對》。

活動反思:

在"雙雙對對"活動中,幼兒掌握比較好,不但知道了鞋子,襪子,手套是成雙成對的,還了解了生活中的物品也有許多是可以成雙成對的,並能準確的用語言表述"一雙××"或"一對××"。幼兒對於該活動很感興趣,活動中表現的很積極。

小百科:雙(拼音:shuā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 ,其古字形像一手抓住兩隻鳥。雙的本義指兩隻鳥,引申泛指成雙成對的,又引申爲二或二的倍數的、偶數的。

幼兒園數學教案 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物一個接着一個的方法測量出蔬菜的長度。

2.嘗試探索不同的測量方法,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測量的結果。

活動準備

1.課件-黃瓜 ,茄子

2.長長的蔬菜實物若干,各種小型測量工具如小棒等若干,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長長的蔬菜

1.觀察圖片:黃瓜,茄子

教師:這是什麼蔬菜?

黃瓜和茄子看上去怎麼樣?

(引導幼兒說出長長的蔬菜。)

2.這些長長的蔬菜有多長呢?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知道?

(量一量)

二、尋找測量蔬菜的方法

1.教師:用什麼量?怎樣量?

引導幼兒回憶測量圖形邊長的經驗。

2.請幼兒演示用一個接着一個的測量方法測量黃瓜。

告訴幼兒量好後還要想辦法記錄下來,怎麼記錄呢?

教師:有一根小棒就畫一條短線,量出來有幾根小棒就畫幾條短線。

(教師在黑板上示範。)

讓幼兒想一想除了可以畫短線來表示,還可以畫什麼呢?

(提示幼兒還可以用圓點、圖形等。)

三、測量蔬菜

1.提出測量要求:

每張桌子上有兩種蔬菜和一種測量工具,先量一種,然後跟小夥伴交換。

量好了拿出記錄紙和筆用剛纔說的方法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對記錄有困難的進行引導。

3.交流:

你們用的是什麼工具測量的,你們的蔬菜量出來有多長?

4.引導幼兒從結果不同的小組中發現問題並討論:

爲什麼兩個人用同樣的工具量一樣的蔬菜,可是量出來是不一樣長的呢?

引出測量方法的問題,師幼一起討論。

四、嘗試用多種工具測量蔬菜

1.教師:我們用了一種工具來測量蔬菜,現在請你們互相交換,

試試用其他的工具去測量,然後也像剛纔一樣記錄驗證。

2.幼兒操作。

幼兒園數學教案 3

設計思路:

新的《教育綱要》指出:科學應從生活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爲探索的對象。根據這一原則,我以帽子爲操作材料確定了數學分類活動的主題,這是基於下列考慮:第一,帽子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孩子對帽子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利於減少分類活動的難度;第二,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帽子的花色品種越來越豐富,有利於開展分類活動。第三,這一活動在分類的同時還有助於幼兒感受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同時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觀察思考的習慣。

目標:

1、通過活動,引發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產生探究的興趣,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帽子的特徵;

2、學習將活動過程用簡便的方式記錄下來,並和同伴進行交流。

準備:

1、不同款式、顏色、質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頂;

2、四張桌子,蓋布、黑板、筆、紙;

過程:

一、學習分類記錄的方法

1、以的口吻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請四名具有不同特徵的幼兒上臺,並請幼兒說說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

“這裏有幾位小朋友?”“他們什麼地方不一樣?”

3、教師引導幼兒記錄分類結果。

“我們要把這裏有四個小朋友的事記下來,可以怎麼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4表示人數,用娃娃頭表示小朋友)“誰能把有相同地方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是怎麼排的,他們哪裏一樣?”(這兩個是男孩,這兩個是女孩)“這又該怎麼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和簡單的標記來記錄)“除了這種排對的方法,還有沒有其它方法?”(教師在幼兒分類的基礎上再次引導他們用簡單的標記來記錄)”

二、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對帽子進行分類

1、引導幼兒觀察帽子的不同之處

2、啓發幼兒說出帽子的各種用途

3、提出分類的要求

“原來帽子的用處這麼大,我們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們這裏有這麼多帽子,那我們就來開一個帽子商店吧。想一想開店前,我們要先做什麼準備工作?”(引導幼兒先從整理帽子開始)“我們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亂七八糟的。你們說可以怎麼擺放呢?”(引導幼兒說出將帽子按同一特徵擺放)

三、小組活動

1、提出記錄的方法

“今天,我們四個小朋友整理一個櫃檯。大家先要數數櫃檯上有幾頂帽子,然後用數字和標記把它記下來,再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把有相同地方的帽子擺在一起並數數每樣有幾頂,大家一起商量怎麼記錄。如果大家還有別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後再數數每種有幾頂?想一想怎麼記錄。記住每分一次,就記錄一次。”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在分類時要按同一標準全部分完後,才能按別的標準再次進行分類。

3、引導幼兒多角度地思考分類的標準。

4、觀察幼兒不同的記錄方法。

四、講評

1、展示四組幼兒的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各自的記錄方法

“這些記錄單上記的都是小朋友分帽子的事情,大家相互看一看,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幼兒之間相互提問相互回答)“每組分帽子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有什麼不同?”“你最喜歡哪一組的記錄單,爲什麼?”

2、教師對幼兒的操作給予肯定

“今天小朋友想出了各種擺帽子的方法,有的按大小擺,有的按款式擺,有的按顏色擺,還會把這些事用數字和標記記了下來。而且每組記錄的方法都不一樣,你們真了不起。下次,我們玩帽子商店的時候就可以有許多不同擺帽子的方法了。”

延伸:

課後教師可以將一組帽子和這組分帽子的記錄單放在區角中,供幼兒進行分類活動,要求幼兒分的方法和記錄單上的不一樣,分好後並記錄。充分挖掘分類的多種途徑,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數學教案 4

活動目標:

1、能正確的點數4以內的物體並說出總數。

2、能按卡片上動物的數目,匹配相應數量的物品。

3、學習當小主人,熱情地招待客人。

活動準備:

小貓1只、小狗2只、3只、小兔3只、小雞4只

卡片人手一份、、找朋友音樂、蘿蔔、魚、骨頭、蟲子、1~4數字卡片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動物圖片,引導幼兒說出都有誰。

師:小熊再一次唱歌比賽中獲得了優秀的成績,他非常開心邀請朋友們來他家做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邀請了誰?

二、基本部分

1、正確點數動物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師:小紅給小動物們都準備了許多好吃的食物,你能幫助小紅數一數小動物都分別有幾隻?

師:你是怎麼數的?(我用手指着,一個一個數的)

師:它用的辦法真好,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手口一致數)1、2、3、4、,共有4只

師:我們用相同的方法再數數別的小動物有幾隻

師:剛纔小朋友們用的這個方法叫做手口一致的點數。

2、給小動物匹配相應的數字、卡片

師:小貓有幾隻?我們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師:小狗有兩隻,我們可以用什麼來表示呢?

3、出示食物招待客人

師:我們應該怎樣招待客人呢?你會怎麼做?

師:小紅給小動物們都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大家快看看是什麼(蘿蔔、魚、骨頭、蟲子、)

師:請小朋友們用手口一致的方法一起來數一數。

師:終於到分享食物的時間了小動物們迫不及待的想要品嚐了。

師:這時小紅提出了一個要求,我們認真聽哦,請你按小動物的數量分享相應數量的食物。

師:我們應該怎麼分?誰來幫幫小紅?

師:幼兒將食物分享給動物完成匹配。

4、遊戲“送動物回家”

師:小動物們玩了一天也累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好嗎?

師:一共幾座房子,每一個房子有什麼不一樣?

師:我們應該把小熊貓送回那個家呢?

師:請少數幼兒上來送動物回家

三、結束部分

1、遊戲“找朋友”

師:給幼兒事先準備點卡和物品讓幼兒找朋友。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提問,同伴討論,自由表達等方式,對幼兒學習的掌握,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進行及時評價,根據獲得的反饋信息,調整控制好教學節奏,速度 。能合理分配好時間組織好師幼活動,力爭做到讓不同的幼兒都有發展,使得對教學內容和教法達到最優化,體現因教施教的原則,提高活動的效益。從孩子的反應上來看,他們感受到了數學活動的遊戲化,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並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幼兒遊戲的過程中,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大膽的嘗試,個別幼兒思維還是比較侷限。

在活動結束前,針對幼兒情況進行終結性評價,考量幼兒是否初步達到活動目標。

本節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在找朋友環節可以分組進行。

2.活動中教師語速稍快。

幼兒園數學教案 5

活動目標:

1.能將風箏的不同區塊分解爲顏色和形狀兩種特徵。

2.能進行顏色。形狀和空間位置的二次對應關係聯繫。

3.樂於用動作表現空間位置。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孔雀、鱷魚、大象和小馬的圖片各一張

2.菱形格

3.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和菱形圖卡各一張。

4.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卡紙各一張。

5.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遊戲:"我演你猜。"

(1)教師做動作請幼兒猜一猜是什麼小動物?(教師分別用左右手和左右腳做孔雀、鱷魚、大象和小馬的動作。)

(2)幼兒模仿老師用相應手、腳坐相應的動作。

(3)教師出示菱形格,把四中動物分別放在菱形格里相應的位置。

2.遊戲開始。

(1)教師在菱形格的某個位置出示小動物圖片,幼兒看到什麼動物就對應某個部位做相應的動作。

(2)慢慢過渡到只在菱形格某個位置打√,幼兒看到那個位置有√就做什麼動作。即將菱形格相應的位置和動作建立起對應的關係。

(3)複習幾種常見的圖形,如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菱形,將√換成各種形狀繼續遊戲。

(4)複習幾種常見的顏色,再將圖形換成顏色繼續遊戲。

3.打開幼兒用書或觀看掛圖,完成連線聯繫、

(1)教師交代題意並示範做題方法,請幼兒按照要求進行連線。

(2)教師指導幫助能力較差,或沒有弄清楚題意的幼兒。

幼兒園數學教案 6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7以內序數的含義,知道用點數的方法確定物體的排列次序。

2.能準確運用序數詞表示物體的排列次序。

3.發現自己身邊序數的應用,並喜歡動手操作。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花燈的圖片。

2.PPT 課件。

3.遊戲音樂、火車頭標誌若干。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能從不同方向辨別 7 以內的序數。

2.難點:引導幼兒能準確運用序數詞表示物體的排列次序。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遊戲——乘火車。

(1)教師用小椅子搭成小火車,每列火車 7 把椅子,貼有火車頭標誌。師:小朋友們,火車站到了。數一數每列火車有幾節車廂?

小結:每列火車有 7 節車廂。

(2)幼兒聽音樂自由做動作,音樂停,幼兒各自坐下,說一說自己坐在第幾個座位上。遊戲反覆進行幾次。

2.看花燈。

(1)出示花燈圖片。

師:你最喜歡哪一盞花燈,它排在第幾?

(2)引導幼兒從左到右,從右到左說出每盞花燈的位置。

師:如果按照從左向右的順序,xx 花燈排在第幾?如果按照從右向左的順序,xx 花燈排在第幾?

小結:順序不一樣,花燈的位置就會不一樣。

3.做一做。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按要求點數、回答問題。

師:請你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引導幼兒用點數的方法確定物體的排列次序。

(2)請幼兒自由結伴,互相檢查操作結果是否正確。

活動延伸:尋找生活中的序數問題,如:自己的家在幾層?小朋友排隊時,自己在第幾位?

教學反思

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生活中的數學學習是幼兒園數學教育的主要途徑。序數是幼兒生活、遊戲中經常接觸的概念,但兒童對數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經驗化的,需要教師的梳理和提升。

本活動在幼兒生活中積累的數學經驗基礎上,充分利用遊戲的動力性、趣味性,幫助幼兒理解序數的方向性,強化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活動設計操作性強,注重動靜結合;兒童相關經驗較爲豐富,教學準備充分;在關注幼兒數學概念建立的同時,滲透語言教育、自我保護教育,突出融合課程的理念,注重幼兒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在組織過程中,我儘量用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的語言表達,密切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給與積極應答。幼兒學習常規良好,能有序的參與教育活動,效果良好。

幼兒園數學教案 7

活動目標:

1、通過送禮物等遊戲的方式,認識大小標記及其特徵。 2、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大、小標記圖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類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兒人手一份、教師處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動過程:

1、導入。“今天,老師和小朋友玩個遊戲。我說‘請起立’,你就說‘我起立’;我說‘請坐下’,你就說‘我坐下’,試試看好嗎?”

2、“今天,有兩位客人和我們一塊兒做遊戲。”

1出示大娃娃。“這是大大,我們拍拍大大,對它說句話好嗎?”(大大你好!大大我喜歡你!大大歡迎你!)“請起立”“我們一起說‘大大力氣大、大大是個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動作)

2出示小娃娃。“這是小小,我們也和小小打個招呼好嗎?”(小小你好!小小我請你喝水!小小我跟你玩!)“請起立”“我們一起說‘小小力氣小、小小不鍛鍊、小小吃小麪包’…”

3、遊戲:給大大、小小坐椅子。 “這兒有兩把椅子,看看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把大、一把小)“我請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誰來幫助它們?”

小結: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兒送禮物要求:幼兒能在目測比較出禮物的大小後,將對應的送給客人,並能講一句話。

(1) 教師提供,個別幼兒進行。

1相同的兩件東西,比較後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相同的三件東西,比較後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3從許多同類的東西中(每類3---4個)找出大小不同兩件東西,比較後,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 每個幼兒將自己小籃裏的.禮物送給大大和小小。

(3) 將大大小小送回相應的家,幼兒在娃娃家遊戲。

幼兒園數學教案 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記錄分解的結果,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可以交換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的規律。

2、學習正確書寫數字6。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可以交換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的規律。

2、難點:學習用數字記錄分解的結果。

活動準備:

六面小旗,兩團橡皮泥,每人一套1—6的數字卡片,筆

活動過程:

一、講解演示,把6面小旗分成兩個不同的部分數。

1、出示6面小旗和兩團橡皮泥,把這6面小旗插在兩團橡皮泥上,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請幼兒個別演示,並根據分成的兩個部分數量,說出6面小旗分成了幾面和幾面。然後教師指兩團橡皮泥上的小旗,讓幼兒說出6面小旗分成了幾面和幾面,可以用數字幾和幾來表示,全體小朋友找出相應的數字,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分合式。

2、教師把一塊橡皮泥上的小旗和另一塊橡皮泥上的小旗合起來,幾面和幾面合起來是6面?

3、教師把一團橡皮泥上的小旗和另一團橡皮泥上的小旗交換位置,並寫出分合式,請幼兒找一找,兩個分合式什麼地方相同和不同。

小結:分成的兩個部分數可以交換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

4、同上形式,練習其他幾種分的方法。

二、練習6的組成和書寫數字6。

活動反思: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們已經學習過了《5以內各數的組成》,對於數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在日常的教學中發現,平時執教這樣的活動所運用的教育過程與手段都注重記憶與訓練,於是在選材後思考:如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運用操作和遊戲覆蓋傳統的記憶和訓練。不要花哨要實用;不要枯燥要趣味。在本次活動中時刻遵循着這個原則。

幼兒園數學教案 9

一,導入

1,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之前講過的,關於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嗎?幾個小朋友之間,我們互相講一講聊一聊,看自己還記得多少。

嗯,小朋友的記性真好。上一次我們講的,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但是,今天,有一個大魔王,突然出現,把公主給抓走了。大魔王把公主抓到了高高的山上,山裏面有一座城堡。哎呀,公主被關起來了。

2,小朋友們,公主被關起來了,我們要怎麼辦呢!嗯,對,我們要去把公主救出來。王子也要去救公主,讓我們跟着王子一起去把公主救出來吧!

二,過程。

1,王子走啊走啊,前面突然出現了一座大石頭,只見大石頭上寫着:只有回答對這一道問題,才能夠繼續往前走。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王子回答問題吧!

2,展示加法卡片,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回答,2+3等於多少?

哎呀,小朋友們真棒,2+3等於5。嗯,現在大石頭已經開了,王子可以繼續往前走了。

3,王子繼續往前走啊走呀走,哎呀,前面又出現了一棵大樹,大樹下面,有一個蹺蹺板,兩邊一邊是一個梨子,一邊是一個蘋果。,

4,教師展示,梨子和蘋果的重量圖片,讓孩子根據圖片上蹺蹺板的上下,,選擇蘋果和梨子誰更重。

5,王子繼續往前走呀走,終於走到了魔王面前。哎呀,現在我們就要來幫王子打敗魔王了。

6,選擇小朋友上來,一個扮演魔王,一個扮演王子,玩一玩打架的遊戲。

7,魔王被王子打敗啦!哎呀,漂亮的公主被救出來啦!現在讓我們跟王子和公主一起回到他們的家裏面吧!

三,結束。

現在小朋友們讓我們來回想一下,王子在打敗魔王的途中遇到了哪一些問題呢!小朋友們,要記住這些問題的答案喲,下一次我們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要知道怎麼解答。

幼兒園數學教案 10

活動目標:

1、能發現、再現物體的序列,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在操作活動中有規律地設計圖案,提高動手能力。

2、培養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初步感知數學中的規律美。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彩色珠子、彩皮、腰帶、綵帶等。

3、玩具小熊一個,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規律

1、觀看課件,引導幼兒發現並講出其中的規律出示玩具小熊,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呀?(小熊)

師:小熊他今天可開心了,因爲他搬新家了,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家的新房子吧!(觀看課件畫面)小熊的新家漂亮嗎?(漂亮)

師:今天小熊還請了三位好朋友到家裏做客呢,看看他們是誰呀?(小兔,小貓,小狗)

師:三位好朋友接到小熊的邀請可高興了,他們要出發啦!

師:(觀看課件畫面)哦,這三位好朋友每人都走了一條小路,哇小路上還有好看的小石頭呢!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走的小路上的小石頭是怎樣的。

師:先來看小兔,他走的小路上的石頭是怎樣的呢?(一塊紅色一塊綠色一塊紅色一塊綠色……)

師:小兔走的小路是一格一排列的石頭小路。小貓走的小路呢?(一塊綠色兩塊藍色一塊綠色兩塊藍色……)

師:小貓走的路是一格二排列的石頭小路。小狗呢?(一塊紅色一塊藍色一塊黑色一塊紅色一塊藍色一塊黑色……)

師:小狗走的小路是一、一、一排列的石頭小路。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這三條小路看上去漂亮嗎?(漂亮)爲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小石頭的排列有規律)

2、觀看課件,引導幼兒按規律排列

(1)引導幼兒發現並嘗試接着規律排列師:到了小熊家,小熊請三位好朋友吃點心啦!咦?怎麼是個空盤子呀?原來這是個神奇的盤子哦,盤子上有一些花紋,只要將盤子上的花紋按一定的規律說下去,好吃的點心就會出現了。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呀?(想)師:看看小兔拿到的盤子是什麼花紋?(一塊紅色一塊黃色一塊紅色一塊黃色)接下來應該怎麼排呢?(與老師一起講述)(一塊紅色一塊黃色一塊紅色一塊黃色……)看看對不對?哇,是什麼好吃的點心呀?(蘿蔔)師:小貓的盤子呢?(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接下來應該怎樣呢?(請幼兒講述)(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是什麼點心呀?(小魚)幼兒與老師一起吃美味的"小魚"。

師:我們也來幫幫小狗吧!誰願意來說一說?(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接下來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骨頭出現)

(2)拓展幼兒思維師:小朋友,除了這些排列,你們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排列?(兩個高人兩個矮人……三個大碗兩個小碗……)

二、應用創作師:吃完了點心,小熊要請大家唱歌跳舞啦,你們看,小熊打扮的漂亮嗎?(漂亮)那讓我們也把自己打扮一下和小熊一起跳舞吧!

1.簡單介紹各小組的活動內容師: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各種材料:花環和大小彩色花;彩色珠子和線;腰帶和彩色絲帶。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材料開動吧!

2.幼兒自選小組活動(1)裝飾花環(2)串項鍊(3)裝飾綵帶裙

三、評價活動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的作品呢?

互相觀賞,評價個別作品,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四、結束活動

師:孩子們,把自己打扮起來吧!(一起把自己的作品戴在身上歡樂起舞)

師:時間不早啦,我們該和小熊說再見了,小熊再見!(揮手離開小熊家)

五、課後反思:

我本來想達到這樣的目標,讓孩子主動發現ABAB和ABBABB的排序規律,於是我依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教學活動,以“小動物召開運動會”爲線索,巧妙地滲透各種具有規律排序的事物,讓孩子在運動會佈置的會場和動物排隊進場的規律,讓孩子去發現其中的規律,達到教學活動的目標。

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時,發現孩子們對今天的教學內容非常感興趣,這可能利用課件與情境的設置和層層遞進的環節有關係,而且孩子們也發現了其中的規律,但在讓孩子操作這個環節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孩子操作”的環節,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要求,要根據項鍊上的規律繼續往下穿。

2、老師提供的材料過於單一,都是穿的,可以是貼的等。

我想這節課的教案是比較完整的,在材料上在加以調整,活動效果一定會更好。

幼兒園數學教案 11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5。並理解5以內各數的實際意義。

2、能按數取物,按物取數。

3、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數數是多少》遊戲卡中的數字卡1—5。

2、《送水果》遊戲卡。

3、幼兒水果遊戲卡。

4、《小熊操過生日》操作單(一)、(二)。

活動過程:

☆排序

1、打亂順序出示數字卡1—4,請幼兒爲數字1—4排序。

教師:這是數字幾?我們可以怎樣給它們排隊?爲什麼?

(幼兒可從大到小排,或從小到大排)

教師:數字4後邊應該是幾?

2、出示數字卡片5,引導幼兒認讀並辨認5的特徵。

教師:這是數字幾,它像什麼?爲什麼要排在數字4的後面。

☆遊戲:送禮物

創設小熊過生日的情境,爲小熊送禮物。

教師:小熊今天過5歲生日,你們想送他什麼禮物?小熊希望是用數字5來代表這個禮物的數量。

☆操作:送水果

1、出示《送水果》遊戲卡,練習按數取物,引導幼兒尋找、點數水果。

教師:小熊最喜歡吃水果,這有很多水果,請小朋友每人取出一種水果,數量爲5個。

2、出示數字卡片,幼兒練習按物取數,引導幼兒互相驗證"禮物"的數量。

教師:請小朋友互相數一數,水果的數量對不對,並找出相應的數學卡片,放在旁邊。

3、完成操作單《小熊操過生日》操作單(一)、(二)。

教師帶幼兒閱讀操作單,在幼兒完成操作單過程中及時鼓勵引導,並以大拇指粘貼作爲獎勵貼在幼兒的操作單上。

☆延伸

將操作單放入活動區,請小朋友在活動區中繼續進行相互驗證操作單的正確與否。

教學反思:

教學活動的設計有利於幼兒探索、自主的學習,體現了以幼兒爲主體,改變過去數學活動中的教師爲主的教學模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特別是在幼兒想象5像什麼的環節上,給予了幼兒充分的思考時間,滿足幼兒想象的需求,對幼兒的發散思維的發展十分有利,使幼兒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本活動的容量較大,特別是後面的畫圓點環節,由於借班上課,忽略了對本班幼兒這方面能力的瞭解,使得時間過長,可將此環節作爲延伸活動,放入活動區進行。將此環節運用前面的水果卡片再設計一個小遊戲來替代。

他評:

林曉靜老師:教師的語言有欠規範。

張曉梅老師:

1、教師的鼓勵及時、到位。

2、活動內容的安排有些豐滿,使得教學容量過大,可將操作單環節放入活動區進行,改爲爲小熊再次選水果,加深難度選兩種水果,數量合起來爲5個。

3、教師的語速過快,提問的語言不規範,提問後要留給幼兒思考的空間。

4、注意活動能夠中的動靜交替,教師能採取好的策略將幼兒的注意力收回來,但要注意細節,特別是幼兒操作時,應採取相應的策略給予時間上的限制。

幼兒園數學教案 12

【活動目標】

1、能按形狀給物體進行分類。

2、會用視覺、觸覺等感官感知圓形、正方形。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餅乾(圓形、正方形的小包裝),食品盤子一個。

2、幾何圖形片若干,小盤子若干(每個盤子裏有6—7個幾何圖形片),碗寶寶(嘴巴分別是圓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動前組織幼兒將手洗淨。

【活動過程】

一、碗寶寶來作客,幼兒觀察碗寶寶嘴巴的形狀。

1、用布遮住碗寶寶,提問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們猜猜看,這裏面是什麼好玩的東西?(幼兒自由猜),那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呀?哦,是兩個可愛的碗寶寶,那小朋友看看這兩個碗寶寶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碗寶寶,發現碗寶寶嘴巴的形狀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二、碗寶寶吃“餅乾”,按形狀分圖形片。

1、觀察“餅乾”。

教師出示圖形片:碗寶寶肚子餓了,它們想吃東西了,老師這裏有許多的“餅乾”,看看這些“餅乾”是什麼形狀的?(幼兒觀察、發現“餅乾”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2、喂碗寶寶吃“餅乾”。

師:現在我們就來喂碗寶寶吃東西吧!這個碗寶寶應該吃什麼形狀的“餅乾”呢?(幼兒根據碗寶寶的嘴巴形狀,喂相同形狀的“餅乾”。幼兒邊喂邊說:碗寶寶,給你吃“XX餅乾”。

3、幼兒操作:喂碗寶寶吃“餅乾”。

要求:根據碗寶寶的嘴巴形狀,喂其吃相同形狀的“餅乾”。

三、幼兒吃餅乾。

1、教師出示有小包裝餅乾的盤子:請每個小朋友拿一袋餅乾,看看你拿的餅乾是什麼形狀的?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餅乾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3、幼兒吃餅乾。

師:吃的時候可以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句話:我吃的是XX餅乾。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

幼兒園數學教案 1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幼兒喜歡數學。

2、願意上課大膽舉手回答問題。

3、能按照物體的長短差異排出3"5個物體的序列。

【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的褲子圖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等若干套(3—5個爲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褲子比一比

1、觀察褲子。

教師出示掛圖中的4條褲子。

師:看,媽媽給寶寶買了什麼?媽媽買了幾條褲子?它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褲子,並說出它們長短不一樣。

2、比褲子。

師:哪條褲子長,哪條褲子短?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褲子兩兩比較,得出結果。

二、褲子排一排。

1、教師出示長短排序板。

師:媽媽讓寶寶排一排褲子,你覺得哪條褲子放在前面?可以怎麼排呢?

鼓勵幼兒積極思考並講述自己的想法。

2、鼓勵幼兒自主地排褲子,然後說一說自己用什麼方法排的。

3、教師和幼兒討論長短排序的(jy135幼兒教育)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條線將褲子放整齊,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長(最短)的褲子排號,再通過兩兩比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長的褲子,發現長了再調整。

三、給物體排排隊。

1、討論活動規則。

師: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都來找小朋友幫它們排隊啦!

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總結:先找出物體中最長或最短的一個排好,在比剩下的物體,找出最長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後說一說。

2、幼兒操作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將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齊。

教師鼓勵幼兒參與多組操作活動。

幼兒園數學教案 14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判斷推理找出排列規律。

2.嘗試按要求在九宮格內進行排列,並能夠發現其中的規律變化。

3.喜歡接受挑戰,樂意用語言說出排列規律。

重點難點

發現九宮格排序規律,並學習按要求在九宮格排序的方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九宮格,對風箏的相關知識有了解;有按規律順序排序的相關經驗。

物質準備:九宮格、十六宮格題紙、蝴蝶風箏及其他昆蟲風箏卡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風箏王國要舉辦聯歡會,國王要給蝴蝶風箏排練一支舞蹈,於是請小朋友們來幫忙排列隊形。

二、操作探究:

1.請幼兒將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蝴蝶風箏,依照自己喜歡的規律排列在九宮格里,並能用語言說出自己排列的規律,例如每一排或一列顏色相同。初步感知九宮格規律的變化。

師: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這些蝴蝶風箏有什麼特點?誰願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給他們排排隊。

2.教師分組請幼兒合作,根據要求進行排列:每一行、每一列不能出現重複的蝴蝶風箏。教師舉例說明,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排列要求。(相同顏色的蝴蝶風箏不能排在一起;每一行、每一列都必須排列三種不同顏色的蝴蝶風箏)。

師:小朋友們剛爲蝴蝶風箏排列的方陣真漂亮,帶隊的國王要求後面的蝴蝶風箏在排列方隊時要求:每一行、每一列不能出現重複顏色的蝴蝶風箏。請小朋友們動動腦筋,兩個小朋友一組試着按照要求幫國王排隊。

3.幼兒操作探索過程中,教師觀察指導,鼓勵幼兒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排列方法,引導幼兒發現其中的規律。

師:你是怎麼進行排列的,有什麼方法?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

三、再次嘗試進行操作探索並歸納總結:

1.鼓勵幼兒說一說在排列中遇到的問題,並與幼兒一起總結九宮格的排列方法,尋找排列規律。引導幼兒總結經驗。

師:剛纔小朋友們找到了好幾種在排列方法呢!那麼你們有遇到什麼困難嗎?你是怎麼解決的呢?

2.增添新的風箏種類,鼓勵幼兒根據已知規律再次進行操作,鞏固已有經驗。

師:螞蟻、瓢蟲、蜻蜓風箏也想排出蝴蝶風箏的規律隊形,不過有一組昆蟲風箏已經站好啦,那其它昆蟲風箏請小朋友們試試幫助它們排列隊形吧。要求:每一排、每一列不能出現重複的昆蟲風箏。

四、遷移實踐:

1.鼓勵幼兒運用九宮格的規律排列方法,三人一組合作嘗試進行十六宮格的排列方法,尋找排列規律。引導幼兒在合作體驗中,將學到的經驗遷移,在鞏固的同時又提升了難度,引導幼兒進行新的挑戰。

師:隊形排列的太好看了,又飛來了幾隻小昆蟲。這麼多小昆蟲它們的方陣可不一樣啦,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十六宮格)。請小朋友三人一組,合作進行活動。

2.與幼兒一起進行成果展示與驗證,感受成功感和喜悅感。

師:這麼多小昆蟲來排方陣都難不倒你們,真是太棒了!那小在請小朋友們來展示一下你們的成果吧!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是否符合風箏國王的要求。

活動總結

1.實現教學活動目標及幼兒發展:孩子們在解決風箏排列問題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觀察和反覆嘗試操作,並驗證來解決問題,判斷推理出排列的規律,發現九宮格排列傳遞性和可逆性的特點。能夠按要求在九宮格內進行排列,並將經驗遷移延伸到十六宮格中,感知發現其中的規律變化。

2.教學方法和遊戲特色:本次活動採用遊戲情景法,設置幫助風箏國王排練隊形的情景,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和操作,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邏輯思維能力。而且孩子們帶着這種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責任感,在不斷地探究過程中,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感,大大的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遊戲情境及遊戲材料:通過連貫的遊戲情節創設和充分地操作材料準備,將幼兒帶入到活動中去,讓幼兒通過實際的操作體驗,來判斷推理,感知九宮格規律的變化,學習排列規律的方法。

4.過程反思:在活動中,我發現有的孩子快速的發現了知識點,經過我的及時調整,以孩子的經驗和認知爲主,進行了活動的微調,鼓勵孩子親身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發現九宮格的規律,同時鞏固了能力強的孩子的已有經驗,也引導提升了能力弱一點的孩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活動中的教學機智一定要靈活,根據活動中幼兒的反應,來進行實際活動,尊重幼兒的發展和意願,才能更好的達到活動效果和目的。同時活動中有的幼兒自尊心較強,所以遇到困難,容易着急,不斷地給予他鼓勵,請同伴合作幫忙,並用不同的方法引導他嘗試操作,建立他的自信心,做到關注個體差異,也是集體活動中需要我注意的地方。

幼兒園數學教案 15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認真聽清楚各項活動的規則,用過的物品能歸還原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材料準備

1、幼兒人手一本《幼兒園課程指導.數學》。

2、小黑板一塊,粉筆若干。投影儀

活動過程

1、發放《幼兒園課程指導.數學》,幼兒人手一本。

2、集體活動

(1)按數拍手。

“我們來聽數拍手,我報幾你們就拍幾下。”

(2)認識序數。

老師在投影儀上出示書畫面。“有幾張小椅子,椅子上有幾個小朋友?第幾張椅子是空着的?我們按順序說說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師手指第三張空椅子。“這是第幾張空椅子?誰會用一個數字來表示這張小椅子的位置?”“你在這裏寫上‘3’表示什麼意思呢?”“我們平時還可以用‘3’來表示什麼?”“現在你知道數字有幾個用處了嗎?”(表示物體的位置,表示物體的數量。)

“能在每張空椅子上都寫上一個數字來表示它們的位置嗎?”老師蓋着第三第六第九張空椅子。“誰能說說,哪幾張椅子不見了?你又是怎麼發現的呢?誰幫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幾張椅子不見了?”

3、分組活動。

數數第幾張椅子是空的。

“說說範樣上每張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幾張椅子沒人來,是空的,請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數字寫在書上,邊做邊講,第幾張椅子是空的,做完後說說哪幾張椅子是空的。”

教師巡迴指導。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爲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活動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