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錦集5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錦集5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瞭解教師節的來歷。

2、瞭解幼兒園各類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度,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3、有尊敬和熱愛老師的情感。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帶幼兒參觀幼兒園裏各部門老師的工作,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提供製作小禮物的材料:彩筆、彩色紙、剪刀、膠棒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胸戴大紅花進入活動室,導入對教師節的認識。

老師今天爲什麼要戴上大紅花?爲什麼那麼高興?

你知道教師節是幾月幾日嗎?老師在幼兒園做些什麼呢?

2、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上有誰?老師在做什麼?老師是怎樣關心我們的?帶領幼兒閱讀畫面上的文字。

3、引導幼兒回憶參觀過的各部門教師的工作情況,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參觀見聞。

我們參觀了幼兒園的哪些部門?你看到那裏的老師在做什麼?

你還知道哪些老師,他們爲小朋友做些什麼事情?他們爲小朋友提供了哪些幫助呢?

4、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行動來表示"怎樣愛老師"的心情。

通過討論讓幼兒按自己的願意選取材料,分小組進行小製作作爲節日的禮物送給老師。

活動反思:

設計和組織活動的第一步,是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我在活動的開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感受老師的辛苦。激發幼兒的興趣,啓發幼兒對話題有關經驗積極聯想,打開思路,做好準備。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遊戲,知道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2.在玩玩、說說中願意積極想辦法解決遊戲中遇到的問題。

3.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識,能與其他幼兒共同遊戲,樂意與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5.主動參與遊戲。

活動準備:

1.有1—7數字的格子毯四塊。

2.四種跳的不同路線,記錄單,各種規則圖片。

3.音樂:甩蔥歌。

活動過程:

1.自主玩跳格子”遊戲。

——看一看,地上有什麼?(數字)還有呢?

師小結:這些毯子上有數字,有格子,而且顏色都不同,今天我們要在這個格子毯上面玩一個“跳格子”遊戲。這個遊戲可是要比賽的,我來當裁判,現在小朋友上來每人找一塊毯子,站在毯子前面。(注意起點的位置,找到紅線。)——幼兒跟音樂自主玩遊戲。

2.通過自主玩遊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師:誰是冠軍?你們覺得今天的比賽秩序怎麼樣?(很亂)哪裏亂?

幼兒說一種亂的問題教師就用畫畫的方式記錄。從而發現三種亂的地方:①跳的線路不一樣。②兩個小朋友容易撞在一起。③沒有排隊,人數不相等。

——師:既然我們發現問題了,是不是要解決問題?怎麼解決讓我們的比賽公平一點呢?幼兒相互討論商量。

(1)解決第一個問題:跳法不同。

——教師出示四種跳法,讓幼兒通過投票選擇一種共同的線路進行比賽。

——師:你想用哪種方法來跳?每個人跳的線路不同比賽公不公平?所以我們要選擇一條共同的線路來比賽這樣才公平,對嗎?那這樣吧,我們來投票決定哪種跳法,每人只能選一次,少數服從多數。

——選好後,問:這種方法怎麼跳?並請一幼兒進行示範。

(2)解決第二個問題:相互碰撞。

——師:怎樣才能不撞在一起,前面一個小朋友跳完用什麼辦法提醒後面的小朋友可以出發了?(拍手接力的方法)(3)解決第三個問題:人數不相等。

——師:怎樣才能不擁擠?(排隊)怎麼排?我們這裏有20個小朋友,4塊毯子,每塊毯子上應該站幾個人才公平?算一算。

——師:(出示排隊的規則圖)看看怎麼排隊?每隊的人數要相等,站幾個,數數。

——回憶想出來的三種好方法:每隊的跳法要相同;每隊的人數要相等;按照拍手接力的方法一個輪着一個進行比賽。

——幼兒按規則玩遊戲。

3.通過遊戲再次發現問題。

——師:你們覺得比賽什麼時候比完?你們剛纔跳了幾次?那我們要用最快的方法比出冠軍,那我們每人跳幾次?(1次)並出示相應的圖片。

——師:什麼時候知道你們這組比完了?可以用什麼方式表示?(舉手的方法,並出示相應圖片)——從頭回憶所想出來的好方法。

4.按規則玩遊戲。

——師:我是裁判,剛發現有人忘記拍手了,能不能得冠軍?怎樣才能得冠軍?拍手就可以得冠軍了嗎?這是你們想出來的好方法,我們要遵守這些好方法,既然是比賽,我們就要看誰跳得最快是第一名,而且你要遵守規則,這個“O”代表規則,這樣你就能得冠軍,相反,你得了第一名,可是你沒有遵守規則,能不能得冠軍?(教師一邊說一邊出示相應圖片)5.換種方法玩遊戲。

——師:剛纔你們跳得很開心,很熱鬧,想不想換種方法來試一試?選擇剛纔投票數是第二的跳法。這個方法怎麼跳?誰來試一試?

——師:這裏有這麼多的好方法,其實這些好方法也可以被替換掉的。在這裏,我準備了一個小道具,看看是什麼?(出示接力棒)你們覺得可以怎麼玩?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寬鬆、愉快的環境中,他們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地學,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幼兒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在活動最後應引導幼兒遵循遊戲規則,不推和擁擠,這也是今後活動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小百科:跳,一個物體向下俯衝。定義在原有棋子的同一條直線上,間隔一路下子的着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勇氣》這本書非常的生動而有趣,作者擷取了生活中的許多場景,說明如何克服困難,表現出勇氣。故事簡簡單單,但是蘊含了許多道理,真的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簡單、複雜,都是得需要勇氣,才能把事情完成、做好,生活也好......有了勇氣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理解勇氣含義。

2.能用“勇氣,是……”講述繪本內容並進行仿編。

3.結合生活,感受擁有勇氣的力量。

4.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 PPT課件、字卡、10幅畫面的圖片、勇氣之書。

2. 有閱讀繪本的經驗和能力。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勇氣。

1.看一看《勇氣》這本書,講了哪些關於勇氣的事情。

(二)集體閱讀理解勇氣的不同形式。

1.教師朗誦。

2.幼兒分析畫面內容。

你剛纔看到了哪些關於勇氣的事情?

(1)“智力競賽”的畫面。

(2)“女孩騎車”的畫面。

(3)“黑夜”的畫面。

(4)“主動講和”的畫面。

(5)“主動打招呼”的畫面。

(6)“不摘花”的畫面。

(7)“糖果”的畫面。

(8)“不講話”的畫面。

(9)“堆沙堡”的畫面。

3.師幼講述繪本內容。

4.原來勇氣有很多種,勇氣是勇敢,勇氣是控制,勇氣是主動,勇氣是堅持。

(三)用“勇氣,是……”句式進行仿編。

1.我們看到了這麼多關於勇氣的事情,那小朋友的勇氣是什麼呢?

幼兒講述生活中的勇氣,並用“勇氣,是……”進行講述。

2.師生集體講述自制圖書《勇氣》

(四)瞭解勇氣的內涵。

1.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勇氣,但是有的人他們的勇氣特別大,能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呢!書本中也有一些勇氣很大的人,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誰?

2.師生繼續欣賞繪本,瞭解勇氣的內涵。

活動延伸:

續寫勇氣——收集記錄自己的勇氣,製作成勇氣之書。

活動反思:

繪本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圖片。勇氣有很多種。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勇氣是勇往直前的氣魄,是敢想敢幹毫不畏懼的氣概。 勇氣是勇敢地面對自己,不恐,不懼,不驚,能夠勇於獻出自己的一切,這便是真正的勇氣,相信通過這節活動,大家會對勇氣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勇氣是我們大人孩子都需要的東西,只是要需要很大的勇於去做到勇氣,他不僅啓迪孩子,也足以讓我們成人受教。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一、提示:

家是孩子們最熟悉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孩子們最親近的人,通過活動,讓孩子進一步熟悉自己的家,瞭解自己的家人,瞭解自己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體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和關心。引發幼兒關心家人的情感,感受家庭的溫暖與美好,激發幼兒熱愛家的情感。

二、目標:

1、懂得家人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愛護。

2、感受家庭的溫暖與美好,激發幼兒熱愛家的情感。

三、準備:

短文《我們是一家》《我愛我家》歌曲磁帶,各種手工材料和繪畫材料。

四、過程:

1、聽歌曲《我愛我家》導入,提問:小朋友,你愛你的家嗎?你愛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嗎?他們愛你嗎?------幼兒自由回答。

過渡:有個小朋友已經告訴我們了,我們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2、欣賞短文,老師誦讀短文,引導幼兒欣賞。

3、談話:

①、老師引導幼兒組討論自己有家庭成員,以及其職業和每天做的事情,問:小朋友們,你的家裏都有誰?他們每天都做什麼?幼兒自由和同伴們說一說,老師來回指導,引導幼兒圍繞主題進行談話。

②、老師引導幼兒園集體談話,請幼兒用日常談話方式在大家面前說一說自己對家人的感情。

提問:小朋友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怎麼愛你的?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媽嗎?你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對他們的愛?幼兒自由討論,老師注意事項激發幼兒對家人愛的情感,引導幼兒說己愛的表達方式,如:給爺爺奶奶捶背,給爸爸倒水,幫媽媽擇菜等。

③、過渡:小朋友,我們今天就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製作一個小禮物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吧!你可能畫一幅畫,折一隻小動物,也可以捏一個小泥人等等。

④、手工製作:老師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製成小禮物。

五、建議:激發對家人愛的情感,並想到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可請幼兒表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動作,活躍課堂氣氛。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文內容,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讓幼兒懂得怎樣讓別人快樂。

2、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學會關心周圍的人,並體驗其中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散文《微笑》、動物歡快的森林背景圖一幅;郊遊、歡樂舞的錄音帶;排練好生活情景;各種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題。

師:小朋友,今天天氣這麼好,你們想不想到野外走走?放郊遊音樂,幼兒隨音樂進活動室,出示動物歡快的多媒體畫面,引導幼兒觀察。

師:看,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你們發現大森林裏的動物們怎麼樣?它們爲什麼這麼高興,究竟遇到了什麼快樂的事情呢?

師:我們一起在大森林裏仔細尋找一下,肯定會發現其中的祕密。

二、觀察畫面散文《微笑》的畫面內容,懂得怎樣讓別人快樂。

1、出示課件,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前半段內容。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小鳥唱歌、大象幹活、小兔送信是爲了什麼呢?(發揮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我們聽一聽小鳥、大象、小兔是怎麼說的?(邊看動畫邊聽)

誰聽清楚了它們說的話?願意說給大家聽聽嗎?

2、出示課件,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文後半段內容。

(出示小蝸牛着急的表情圖)你們看,這是誰呀?小蝸牛的表情怎樣?讓幼兒學一學。你認爲小蝸牛爲什麼着急?你平時着急過嗎?

小蝸牛也想爲朋友們做些事情,讓朋友們高興,可是它能爲朋友們做些什麼呢?誰願意幫小蝸牛想想辦法呢?(發揮幼兒的發散思維)

我們看看小蝸牛想的是什麼辦法呢?(看畫面,聽錄音。從一天,一羣小螞蟻……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把微笑送給朋友們讓他們高興呀!)

讓幼兒說說小蝸牛想到的什麼辦法。

怎樣才能把微笑送給朋友們呢?請小朋友幫小蝸牛想想辦法吧?小蝸牛自己是怎麼做的?小蝸牛看到朋友們快樂它自己心裏怎麼樣?

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微笑真的能使大家快樂嗎?師生互相微笑,幼兒互相微笑,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

現在我們再在森林裏仔細看一看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是怎樣讓朋友們快樂的,聽一聽它們是怎麼說的。

3、操作課件,全文欣賞,完整感知。(鼓勵幼兒輕聲跟讀)

4、鼓勵幼兒說出誇獎動物的話,感受到讓別人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

師: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都願意爲朋友們做事,讓朋友們快樂,那你想對它們說句什麼話呢?

5、扮演角色,想象森林裏動物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師:森林裏除了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爲別人做事讓朋友高外,還有許多動物它們也在想辦法讓朋友們快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扮演森林裏的小動物,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用你的動作、表情、或說句話來表示你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好嗎?

(幼兒選擇頭,進行表演)

請個別幼兒上臺說一說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三、遷移經驗,引導幼兒學會關心周圍人,並體驗其中的快樂。

1、情景表演,讓幼兒說一說怎樣讓他們快樂。

(1)媽媽工作回家感到很累,小朋友怎樣讓媽媽快樂。

(2)小朋友在幼兒園感到孤單,怎樣讓他(她)快樂

(3)老爺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做事情也不方便,怎樣讓老爺爺快樂。

2、平時你在家裏、幼兒園或別的地方關心過別人嗎?你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3、實踐活動:讓客人老師快樂。

師:小朋友,你們關心了別人,看到別人快樂,你們心裏感到怎樣?我們一起跳個快樂舞把我們快樂的心情表達出來。

四、隨音樂跳快樂舞,表達快樂心情。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到幼兒園找一找,哪些事情適合我們去做,可以讓別人。(隨音樂出教室)

活動反思:

我覺得利用這次活動足進幼兒的情感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助人快樂的良好品德習慣,並且讓幼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微笑能給別人帶來快樂,能瞭解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把幼兒帶到園內在外面進行“微笑”的遊戲活動。這節課上幼兒的積極性和感興趣很好,還有很好的配合這節課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