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彙總九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彙總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彙總九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是春節中的大年。

2、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型進行講述。

3、通過回憶過大年的喜慶情景和參與爲過大年而做的準備活動,體會生活的美好。

活動準備

1、掛圖《歡歡喜喜過大年》

2、過大年情景錄像(穿新衣、帶新帽、放花炮、吃年夜飯、守歲、看“春節聯歡晚會”等)3、幾頂帽子,製作帽子所需要的材料與工具。

活動步驟

1、播放《喜洋洋》樂曲,告訴幼兒農曆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快要到了。到處都喜氣洋洋。

2、出示掛圖,教師提示:大年快到了,圖片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引導幼兒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型表述圖片所展示的情景。)3、播放錄像《歡歡喜喜過大年》,引導幼兒回憶往年過大年時的情景,感受過大年的幸福歡樂。

(1); 觀看錄像;(2) 提問引導:

a. 過大年時人們的打扮是怎樣的?

b.過大年時小朋友們在幹什麼?大人們在忙什麼?

c. 過大年時你覺得最有趣的事是什麼?

4、製作帽子,讓幼兒在參與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1) 出示帽子。

(2) 教師示範製作帽子。

(3) 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用紙張折帽子並進行自己設計簡單的裝飾。

5、放音樂《喜洋洋》,幼兒帶上自己製作的帽子進行自由的舞蹈。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相關領域

科學、社會

體會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知道吸菸有害於健康,污染空氣,音樂使人

精神愉快

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的小老鼠聰明和

善良

豐富詞:煙霧、嗆、奏、美妙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吸菸有害於人體健康,污染空氣,而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

難點:理解老爺爺生病及病好的原因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掌握初淺的環保知識

物質準備:教具――圖片3幅(見浙江版教材的陪同圖片);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出示薩克斯管

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簡單地進行吹奏)

二、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1.這隻菸斗是誰做的

2.小老鼠爲什麼要把老爺爺的菸斗做成薩克斯管

3.老爺爺的病是怎麼好的

三、逐幅出示圖片,講述故事第二遍

1.出示圖3―1,提問:

小老鼠怎麼樣了爲什麼會這樣(豐富詞:嗆、煙霧)

2.出示圖3―2,提問:

老爺爺是怎麼生病的小老鼠在幹什麼

四、討論:

如果你是這隻小老鼠,也有這麼一個菸斗,你會把它變成什麼

五、聽錄音機裏演奏的薩克斯音樂,感受美妙的旋律給人帶來愉快的心情。

【活動延伸】

留意周圍吸菸的大人,提醒他們不要吸菸,不要污染環境。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活動巧妙地利用故事中有趣的情節,能使幼兒體驗動聽的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吸菸有害於健康。活動開始部分出示薩克斯,激發了幼兒的學習動機;第二、三環節,教師生動地講述有趣的故事並提問,充分調動幼兒視、聽等感官,能使幼兒深刻理解故事內容,並感知故事中小老鼠變廢爲寶的聰明才智,體會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第四環節能讓幼兒在薩克斯音樂中充分感受美妙旋律給人帶來的快樂。

二、效果分析

活動一開始時出示的薩克斯管,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幼兒饒有興趣地觀察和傾聽。幼兒認真地欣賞教師講述的故事,在回答問題和討論時,幼兒踊躍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如討論“如果你是這隻小老鼠,也有這麼一個菸斗,你會把它變成什麼”中,有的幼兒說:“我會把菸斗變成一把小提琴!”有的說:“我會給它裝上輪子,讓它變成我的小推車!”有的說:“我會把它變成一個節水龍頭,保護地球媽媽的水資源!”……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深切地體會到驅除污染空氣的有害煙霧、保護環境的必要性。當錄音機裏播放出薩克斯管奏出的悠揚旋律時,將整個活動帶入了高潮,幼兒陶醉其中,親身感受到美妙旋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大班語言活動《鄱陽湖》活動目標:1、 引導幼兒通過畫面理解兒歌內容,用語言和動作表演打魚。

2、 感受兒歌琅琅上口的語言特點和念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撐船撒網的圖片。

2、 幼兒用書、磁帶/CD。

活動過程:1、 教師提問,引出話題。

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畫圖,說說圖上都有什麼。

教師:你去過鄱陽湖嗎?鄱陽湖是什麼樣子的?

2、 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傾聽。

教師:你聽到了什麼?兒歌裏的鄱陽湖是什麼樣子的?

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聽到的兒歌中的內容,教師幫助幼兒整理、組織語言,用兒歌中的語言進行復述

3、 出示教學圖片,幫助幼兒通過畫面理解兒歌內容。

(1) 請幼兒說一說圖上有什麼,幫助幼兒整理思路,將畫面與兒歌內容聯繫起來。

(2) 結合畫面,請幼兒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琅琅上口。

4、 出示撐船撒網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打魚的,並進行表演。

(1) 請幼兒用語言表達怎樣打魚。

教師:看看圖上有什麼?圖上的人是怎樣打魚的?

(2) 請幼兒用動作表演怎樣打魚。

教師:請你學一學打魚的動作。

5、完整朗誦兒歌,在念完最後一句後,請幾位做捕魚人,表演打魚的動作去抓小魚,其他幼兒做小魚四散跑,增加幼兒念兒歌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逐步瞭解故事中各形象之間的關係,理解故事內容。

2.嘗試用語言、動作、表情大膽地表現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3.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

活動準備:

Flash動畫課件《老鼠嫁女》、各人物角色頭飾。

活動過程:

1.通過觀察.討論瞭解故事中各形象的特點。

(1)觀察老鼠爸爸的形象。

指導語:老鼠爸爸想把女兒嫁給一個世界上最神氣的人,什麼叫神氣?你們覺得誰最神氣?

(2)觀察故事中各形象,討論瞭解各形象的特點。

指導語:你覺得它們中誰最神氣?爲什麼?

2.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瞭解故事中各形象間的關係,理解故事內容。

(1)完整欣賞課件,傾聽故事。

指導語:①老鼠爸爸找了誰?它是最神氣的嗎?爲什麼?(鼓勵幼兒有表情地分角色對話。)②最後老鼠爸爸找到了誰?

(2)邊看課件邊講述故事。

3.分角色表演,體驗故事的幽默感。(老師當對白人,幼兒分角色表演,引導幼兒注意講述時的語氣、語調和表情。)

延伸活動:在區域提供故事形象,供幼兒表演故事。

附故事:老鼠嫁女

嘰裏啦、嘰裏啦,又是敲鑼鼓又是吹喇叭。咦,這是誰家在辦喜事啊?原來是老鼠家有個女兒要出嫁。老鼠媽媽問老鼠爸爸:“我們的女兒嫁給誰啊?”老鼠爸爸是個老糊塗,說了一句糊塗話:“誰最神氣,我們的女兒就嫁給他。”

老鼠爸爸去問太陽:“太陽,太陽,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氣的呀?”太陽說:“烏雲會遮住我,看見烏雲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問烏雲,烏雲說:“大風會吹走我,看見大風我就害怕。”爸爸又去問大風,大風說:“圍牆會堵住我,看見圍牆我就害怕。”爸爸又去問圍牆,圍牆說:“老鼠會打洞,看見老鼠我就害怕。”“噢!太陽怕烏雲,烏雲怕大風,大風怕圍牆,圍牆怕老鼠,我們老鼠怕誰呀?”爸爸想了想,樂得笑哈哈:原來貓咪最神氣,女兒應該嫁給他。

嘰裏啦、嘰裏啦,又是敲鑼鼓又是吹喇叭。老鼠女兒坐花轎擡到貓咪家。過了幾天,老鼠爸爸和老鼠媽媽到貓咪家去看女兒,可是女兒在哪兒呀?他們就去問貓咪,貓咪拍拍肚子說:“我怕別人欺負她,啊嗚一口吞下了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愛描繪大自然的優美散文,感受散文的畫面美和意境美。

2.瞭解春雨和某些植物的特徵。

3.學習散文的抒情性語言。學習詞彙:落、淋、灑、滴、萬紫千紅。

活動準備:

1.準備表現散文內容的圖片,以及有背景音樂和配樂朗誦的錄音磁帶。

2.帶幼兒到戶外觀察春季花草樹木的色彩和形態。

指導要點:

1.教師邊指圖邊配樂示範朗誦,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

2.通過提問引發幼兒思考,幫幼兒理解作品的層次。

3.結合作品學習動詞"落""淋""灑""滴",知道動詞的豐富多樣性。

4.讓幼兒靜心欣賞一遍配樂朗誦後,在小組裏自由發言:聽了這散文,我好像看到了……我學到了動詞……學到了句子……5.引導幼兒用色彩畫出綠色的草地、柳樹、紅色的桃花、杏花,黃色的油菜花、蒲公英。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內容:

大話奧運(社會 語言 )

活動目標:

1、在相互交流中增進對奧運會有關信息的瞭解,知道8年奧運會在舉行,併爲此感到自豪。

2、積極參與交流活動,並能傾聽同伴的發言。

活動準備:

1、家長與孩子一起蒐集有關奧運會的圖片、資料,幼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2、教師將自己蒐集的和幼兒蒐集的圖片、資料佈置成展板。

3、剪輯過的申奧短片、電視機、DVD、視頻展示儀。

活動過程

1、出示奧運會會旗,引發討論。

? 提問:這是什麼旗?什麼時候要用到它?

:這是的會旗,召開奧運會的時候就要懸掛奧運會會旗。

? 提問:什麼是奧運會呢?

:奧運會是世界各國運動員參加的運動會,代表了世界運動的最高水平。

2、幼兒參觀奧運展板,自由交流。

教師根據展板內容與幼兒作個別交流。

3、集體交流奧運話題。

鼓勵幼兒根據圖片和資料向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奧運知識。

引導幼兒將自己看不懂的圖片提出來,大家討論。

教師,肯定幼兒的發言。

4、觀看我國申奧短片,激發自豪感。

提問:下一屆奧運會在哪一個國家召開?是什麼時間?

觀看短片。引導幼兒觀察申奧成功後大人們的激動場景。

討論:人們爲什麼這樣高興?激發自豪感。

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這次幼兒園有個安全教育周的活動,讓我準備關於安全教育的課,我選了一節《怎樣走斑馬線》,從這節活動中發現孩子們對城市的馬路很感興趣,有不少孩子很自豪地向我介紹斑馬線,講紅綠燈的重要性,有的小朋友就告訴我:老師,我爸爸過馬路時闖紅燈了!語言表達特別流暢,由此我抓住孩子們的這一興奮點,讓他們來觀察城市中的建築、設施等,以此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但孩子們對於“城市”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怎樣讓孩子更好的積累城市的經驗,我就想到了“野貓的城市”這個故事,《野貓的城市》是一個非常富有童趣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的野貓有點自以爲是,它向森林的動物介紹城市的三個特徵:城市裏有斑馬線、城市裏有地圖,城市裏有高樓大廈,但因爲它用了不清楚、不正確的比喻來形容城市,所以讓動物們對城市產生了誤解,以爲城市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同時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並且具有一定的傾聽和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所以可以通過故事教學讓孩子更好地認識我們的城市。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野貓的性格特徵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節。

2、啓發幼兒發現以及糾正故事中野貓所犯的錯誤,訓練幼兒逆向思維和判斷能力。

3、增進對我們的城市的認識和喜愛。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教學準備:

1、幼兒對我們的城市有一定的認識。

2、PPT課件《野貓的城市》。

4、字卡:疼、癢、重。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熟悉、理解故事內容,從而發現故事中野貓犯的錯誤。

2、難點:啓發幼兒糾正故事中的錯誤,訓練幼兒逆向思維和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導語:小朋友你們見過貓嗎?(見過)老師這裏也有一隻貓。我們用掌聲把它請出來好嗎?問候。大家好!我可不是一隻普通的貓,是一隻生活在城裏的野貓,是一隻會說話的野貓。

二、出示故事PPT,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並提問:

1、出示PPT1-2提問:

過渡語:你們瞧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幹什麼呀!小動物們都會問野貓什麼問題呢?(個別動物提問,河馬問什麼問題呢?)動物們圍着野貓問長問短,問城市哪裏有好玩的,哪裏有好吃的。有誰能告訴我“問長問短”是什麼意思?(就是問這問那,表示對城市的好奇.)野貓可得意了,晃着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後皺着眉頭說:“城市太大了,我們怎能用嘴巴講的清楚呢?讓我來比劃給你們看吧。

2、出示PPT3-4提問:

過渡語:你們瞧野貓會用什麼東西來比劃城市?(斑馬)

師:你們看看野貓會用斑馬來比劃城市的什麼呢?(斑馬線)

師:它會怎樣去比劃呢?(動物們從它身上踩過)

師:小動物從斑馬身上走過去,那斑馬會有什麼感覺呢?斑馬會怎麼說呢?(出示字卡:疼)

3、出示PPT5-6提問:

過渡語:野貓拍了拍腦袋說:城市是一個很大的地方,那它又會用什麼來比劃城市呢?那我們來瞧一瞧。

師:有誰呀?那花奶牛身上的圖案像什麼呢?(地圖)野貓在花奶牛身上畫來畫去,奶牛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出示字卡:癢)(請幼兒互相指一下身體的部位,來感覺一下.)

4、出示PPT7-8提問:

過渡語:野貓想了想說,城市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哪裏呢?

師:野貓讓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呢?(動物們疊起來)

師:小動物們這樣疊起來像什麼呢?(高樓大廈)看看河馬現在是什麼表情?(眼睛睜得大大的)那它有什麼感覺呢?(出示字卡:重)小朋友們故事聽到這裏了,覺得這隻野貓是一隻怎樣的貓呢?

老師引導幼兒共同小結:故事中的野貓有點自以爲是,用了自己以爲很正確的`比喻,來比劃城市,因爲它講述比喻得不清楚,所以讓森林裏的動物覺得城市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動物們都不喜歡野貓的城市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一遍,進一步熟悉故事的內容。

師:我們的城市真的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嗎?(不是)那野貓是怎樣完整地介紹它的城市呢?

師:野貓比劃的城市恰當嗎?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的城市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是一個先進的城市。

四、拓展延伸:

有一天,城裏來了一輛汽車,從車上下來許多小朋友,假如是你從那輛汽車上下來,你會怎樣介紹我們的城市?(出示PPT10)

五、總結:

我們的城市是旅遊城市,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希望小朋友們都用恰當的比喻向別人介紹我們的城市。

附參考故事《野貓的城市》:

森林裏住着許多動物,它們都沒有見過城市,很想知道城市是什麼樣子的。

有一天,從城裏來了一隻野貓,動物們見了,一起圍着問長問短,想請它說說城市的事情。

野貓可得意啦。它搖晃着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後皺着眉頭說:“城市太大了,我怎麼能用嘴巴講得清楚呢?”忽然,它拍拍腦門,“有了,讓我來比劃給你們看吧!”

野貓先讓斑馬躺在地上。它告訴動物們,城市有許多馬路,人們過馬路,要踩着斑馬線走。接着,它就帶領所有的動物從斑馬的身上走了過去。斑馬躺在地上覺得受不了了,站起來踢踢腳,說:“看來城市是一個很疼的地方。”

野貓又叫小鹿馱着它,站到了花奶牛的身旁。它對動物們講城市很大很大,有一種地圖就像花奶牛身上的圖案,這一塊那一塊表示不同的地方。野貓邊說邊用手指在花奶牛身上畫來畫去。花奶牛忍不住呵呵地笑着躲開它,說:“看來城市是一個很癢的地方。”

野貓想了一想,又拍拍腦門說:“對了,城市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城市裏的房子很高很高。”爲了說明這一點,它讓大河馬站在最底下,花奶牛站在大河馬身上,斑馬站在花奶牛身上,小鹿站在斑馬身上,他自己就站在小鹿身上。河馬馱着這麼重的東西,就咕嚕着,看來城市是個很重很重的地方。

野貓講的城市沒人要聽了,森林裏的動物都不喜歡野貓的城市。

有一天,一輛城裏的汽車開進了森林,車上下來了許多小朋友。動物們遠遠望地着他們,都在想一件事:“城市真的像野貓講的那樣嗎?”

活動反思:

在活動目標的指引下,我做到了充分備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有以下幾方面值得肯定:

第一,教師的情緒飽滿,態度積極,始終以微笑的面容對待孩子,無形中給孩子一種精神的鼓舞,因此孩子們能充分施展自己,把自己知道的都說出來與老師分享,一種積極互動式的良好師生關係奠定了本節課成功的關鍵。

第二,教師語言簡練,聲音甜美,充分發揮了語言課的特點。教師能通過自身的示範,給孩子的語言起示範引導作用。同時,老師能對幼兒的回答作出應答,不斷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因此孩子們思維活躍,踊躍發言,達到了語言課的目標:想說、敢說、有機會說。

第三,此活動教師物質準備充分,掛圖色彩精美、精緻,動物圖片逼真,因此老師操作起來非常吸引幼兒,所以他們聽得很仔細。課件動畫也很有特色,在課件的引導下,幼兒更積極地思考問題,又加深了對故事的理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四,活動設計難度層層遞進,符合幼兒認識事物的規律。各個環節環環相扣,非常有層次性、條理性。當講第一遍故事時,能讓幼兒記住故事的名字及故事中的人物。當看課件時能更深一層的提出問題。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不斷解決一個個問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加強,發展了幼兒連貫的語言。

第五,老師能將拋出的問題想辦法引導幼兒理解、回答。在引導幼兒回答“野貓的城市裏有什麼?斑馬、花奶牛、河馬分別說城市是什麼樣的?”時,老師進行很流暢,主要是聯繫生活中的例子。孩子們自始至終是活動的主體,這也充分看出教師以人爲本的思想。讓幼兒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給孩子們以正確的概念。

第六,把童話故事遷移到我們所生活的城市,讓幼兒從觀察身邊的城市做起,愛我家鄉、愛我中華,情感目標得到再次昇華。

縱觀整個教學活動,我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作爲語言課,我選擇的方式就是掛圖欣賞、課件強化、師幼複述,沒有想出更經典的更活潑的方法來,所以這是一個困繞我的大問題,這樣就讓課顯得沒有新意、沒有亮點。

第二,在活動過程中,解決最後一個問題“城市真的像野貓講的那樣嗎?”時,老師沒有解決好幼兒生成的問題。其實當老師拋出問題時,幼兒就開始思考、回答,只是幼兒回答不沾邊,而老師又沒有引導好,所以越扯越遠。老師預設的問題與孩子生成的問題怎麼銜接,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糉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爲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1.瞭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糉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麼名字呢?

幼:糉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糉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

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裏見到的?

幼:見過。家裏,商店裏、、、、、、

師:現在,我們在家裏,店裏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裏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

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說端午節,你們是怎麼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幼:6月6日(公曆) 五月初五(農曆)(給幼兒分析公曆,農曆)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屈原、、、、、、

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爲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完)

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誰?

幼:屈原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爲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爲什麼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

師:因爲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裏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說屈原怎麼樣啊?

幼:很偉大、、、、、、

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麼做的?

幼:劃小船,拿糉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裏。

師:人們划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爲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糉子、雞蛋扔進河裏,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裏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師:因爲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爲了懷念他,以後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糉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麼時候?

幼:農曆五月初五

師:我們都要幹什些什麼事呢?

幼:賽龍舟,包糉子、、、